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书

合集下载

水质监测实施方案

水质监测实施方案

水质监测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保护水生态环境,加强水质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水质监测是指对水体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等指标进行定期监测,以评估水质状况、发现污染源和预测水质变化趋势的工作。

二、水质监测实施方案1. 监测目标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水质监测可以分为地表水监测、地下水监测和饮用水监测。

地表水监测主要针对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地下水监测主要针对地下水源,饮用水监测主要针对自来水厂的出厂水和管网水。

监测目标包括水质指标、污染物浓度、微生物数量等。

2. 监测频次根据监测对象的特点和水质变化的情况,确定监测频次。

一般来说,地表水监测每月至少监测一次,地下水监测每季度至少监测一次,饮用水监测每日至少监测一次。

3. 监测指标水质监测的指标包括物理指标(如水温、浊度、颜色)、化学指标(如pH值、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生物学指标(如叶绿素、藻类数量、细菌数量)等。

根据监测对象的不同,确定监测指标的具体内容。

4. 监测方法水质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监测两种。

现场监测主要用于监测物理指标和部分化学指标,实验室监测主要用于监测化学指标和生物学指标。

监测方法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监测设备水质监测设备包括水质分析仪、水质采样器、PH计、溶解氧仪等。

监测设备应定期维护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准确监测。

6. 监测人员水质监测工作需要专业的监测人员参与。

监测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监测方法和操作流程,严格遵守监测规程,确保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7. 数据处理监测数据应及时录入、整理和分析。

监测数据的处理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生成监测报告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8. 质量控制水质监测工作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质量控制标准、质量控制程序、质量控制记录等。

监测过程中应进行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一、引言地表水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地表水监测方案对于保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监测目标本方案的主要监测目标是掌握地表水体系的状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水质监测:监测地表水中常见污染物质的含量,包括有机物、重金属、营养盐等;2. 水量监测:监测地表水的流量、水位等参数,以了解水资源的利用状况;3. 水生态监测:监测地表水的生物多样性、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三、监测方法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地表水监测:1. 采样方法:根据地表水体系的特点,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进行采样。

每个监测点位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采样,保证样本的全面性和时效性;2. 分析方法:使用标准的水质检测设备和方法,对采样的地表水样品进行综合分析,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的测定;3. 数据处理:将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以发现潜在的趋势和异常情况;4. 结果报告:定期生成监测报告,将监测结果和分析结论提供给相关部门和公众,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四、监测频率和监测区域本方案将根据地表水体系的复杂程度和资源情况,制定不同的监测频率和监测区域划分方案。

一般来说,我们将重点监测以下区域和频率:1. 水库和河流:重点监测重要水库和河流的入口和出口位置,每季度进行一次采样和监测;2. 地下水和湖泊:根据地下水水源地和湖泊的规模和重要性,每年至少进行两次采样和监测;3. 海洋与海湾:关注海岸线附近的海洋和海湾区域,每年进行一次采样和监测。

五、应急响应机制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异常状况,我们将建立快速响应机制。

一旦发现水质异常或水体面临污染威胁,我们将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启动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水质监测设备和网络系统,监测地表水的实时数据,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信息;2. 协调相关部门:将监测结果及时通报给环境保护、水务管理等相关部门,协调各方力量,共同应对水质问题;3. 制定处置方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处置方案,包括水质修复、事件调查等;4. 宣传教育: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水资源保护意识和环境意识。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地表水监测方案的目的是确保水体的质量和安全,并为保护和管理水资源提供基础数据。

本方案旨在建立一个系统化、科学化的地表水监测体系,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以下是本地表水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

一、监测目标本监测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对地表水的水质进行监测,包括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指标。

监测的重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水体温度和pH值的监测,以了解水体的基本性质和稳定性;2. 溶解氧和化学需氧量(COD)的监测,以评估水体中的氧气供应和有机物污染;3. 悬浮物和浊度的监测,以了解水体中的颗粒物污染情况;4. 营养盐(如氨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的监测,以判断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5. 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的监测,以评估水体的污染状况;6. 水生态指标的监测,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二、监测方案为了全面监测地表水的水质,本方案采用了多点监测和定期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具体方案如下:1. 监测站点选择选择监测站点应该充分考虑水体的类型、活动水域的情况以及潜在的污染源。

监测站点应该分布在不同的水体类型上,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水渠等。

同时,应该选择一些可能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区域,以评估人为因素对水质的影响。

2. 监测参数和频率根据监测目标,确定需要监测的参数和频率。

常规监测参数的监测频率可以在每月至每季度进行一次。

对于某些特定的参数,如水体温度和pH值,可以选择每日或每周进行监测。

监测的时间应该覆盖不同季节和不同水文条件,以获得全面的数据。

3. 监测方法和设备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设备对于准确评估水质至关重要。

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野外实地测量和室内实验室分析。

例如,可以使用多参数水质监测仪器进行现场监测,同时将样品带回实验室使用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等设备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4. 数据采集和分析监测数据应该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采集和记录,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监测数据可以通过在线数据传输系统进行实时监测,也可以通过定期收集数据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地表水监测方案制定

地表水监测方案制定

地表水监测方案制定背景地表水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供给着人类、动物和植物的生命活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威胁着公共卫生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因此,及时制定一套地表水监测方案非常重要。

监测目的地表水监测方案主要的目的在于保护和维护水环境的健康和安全,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具体目的如下:1.监测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和分布,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2.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支持环境和水资源管理政策的制定;3.评估水环境的健康状况和对水体的生态风险的影响。

监测内容地表水监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监测点位的确定:根据环境和水资源管理政策的要求,确定监测点位。

监测点位的建立应考虑地理区域、水质水量、人类活动等因素。

2.监测参数的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点位的特点,选择适宜的监测参数。

监测参数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指标。

3.监测频率和采样量的确定:根据监测目的和监测点位的特点,制定合理的监测频率和采样量。

监测频率可以根据地点的不同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4.数据处理分析:收集监测数据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将监测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以便决策者对水质情况的了解。

监测技术地表水监测主要涉及到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数据处理和管理。

常见的检测技术包括物理检测技术、化学检测技术和生物检测技术。

以下是常用的监测技术:1.水质标准参数:例如 pH值、溶解氧浓度、温度等。

2.可污染物:例如重金属、有机物、氨氮等。

3.微生物检测:例如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等。

监测技术的选择应根据监测目的和检测精度,以确定最适宜的监测技术。

地表水监测方案实施1.制定监测计划:根据监测目的、监测点位和监测参数等因素,制定监测计划。

2.指定监测单位和人员:指定监测单位和人员,保证监测的质量。

3.制定监测流程和方法:明确定义现场采样和实验室检测的阶段,确保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4.建立监测档案:建立监测档案,记录监测过程和结果,以便监测数据的整合和比较。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体及其汇集后形成的江河湖海等水系。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发展的加快,地表水的质量受到了日益严重的威胁。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科学、高效的地表水监测方案势在必行。

二、监测目标与指标地表水监测的主要目标是对水体中的污染物进行及时、准确的检测,以评估水质的安全性和污染程度。

根据国家标准和环保法规,我们将监测以下指标:1. pH值:评估水体的酸碱度,判断是否符合水环境的生态要求;2. 溶解氧:反映水中的氧气含量,对水生态系统的生物生存至关重要;3. 化学需氧量(COD):用于检测水中有机物的含量,作为衡量水体污染的指标之一;4. 总氮和总磷:反映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5. 氨氮和硝酸盐氮:用于评估水体中的氨氮和硝酸盐含量,判断是否存在污染来源。

三、监测方法与频次为了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我们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地表水的监测:1. 采样方法:选择合适的采样点,经过充分搅拌后取样,避免污染源的干扰;2. 仪器设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仪器设备,如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3. 实验室测试:将采样的水样送往具备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测试,确保结果的准确性;4. 监测频次:根据监测计划,定期进行监测,包括日常监测、季度性监测以及突发事件后的应急监测。

四、数据分析与报告监测完成后,我们将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判断地表水质量的状况。

同时,我们将向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提供监测结果报告,促使他们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确保水质安全。

五、质量保证与持续改进为确保监测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监测操作规范、实验室质量控制规程等,确保监测过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2. 培训与实施: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3. 仪器设备维护: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检修和校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4. 数据分析和评估:建立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不断完善监测评估体系;5. 监测方案的持续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和相关要求,及时更新监测方案,提高监测效率和可信度。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1.引言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水体的总称。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表水的水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和管理地表水资源,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2.目的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地表水的水质状况,准确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并为保护和恢复水质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但不限于:2.1 监测地表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含量,如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等;2.2 评估地表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2.3 监测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2.4 提供水质数据支撑,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监测内容根据地表水的特点和国家相关标准,地表水水质的监测内容应包括以下方面:3.1 水样采集:按照规定的监测站点和频次采集地表水样品,并注意采样方法的标准化和一致性。

3.2 化学指标分析:对地表水样品进行化学指标分析,包括pH值、溶解氧、浊度、总固体、COD、BOD5、氨氮、硝态氮、磷酸盐等参数的测量。

3.3 生物学指标监测:通过对水样中的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水生植物等进行采样和分析,评估水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3.4 污染物监测:对地表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监测,包括悬浮物、有机物、重金属等。

可以采用分析仪器和实验室分析方法进行定量检测。

3.5 监测数据管理:建立水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对收集到的监测数据进行归档、整理和分析,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监测方法与技术在地表水水质监测中,应采用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法和先进的监测技术,以提高监测效率和数据质量。

常用的监测方法和技术包括:4.1 传统监测方法:包括实地采样、化学分析等,可以获得较准确的水质数据,适用于常规监测工作。

4.2 在线监测技术:利用现代传感器和仪器设备,对地表水中的水质参数进行实时或定时监测,可以实现自动化监测和远程数据传输。

4.3 遥感技术:利用遥感卫星或飞机对地表水进行遥感影像获取,通过图像处理和分析,可以获得水体的水质信息。

地表水监测的优秀方案推荐_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的优秀方案推荐_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的优秀方案推荐_地表水监测方案地表水监测需要人们时时进行管理与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改正才能共同进步与发展,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地表水监测的优秀方案推荐吧。

地表水监测方案一概述地表水自动监测系统可实现自动采样及预处理、在线测量、报表分析、数据传输、远程监控等功能,及时掌握水质状况、预警预报水质污染事故、保障公众用水安全等。

截止2021年我国已建设了97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

监测因子:常规监测因子包括: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氨氮,湖泊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监测项目还包括总氮和总磷。

部分站点进行挥发性有机物、生物毒性及叶绿素a的监测。

监测频次一般监测频次设为每4h监测一次(即每天6个监测数据)。

当发现水质状况明显变化或发生污染事故时,监测频率可调整为连续监测。

数据通过外网vpn方式传送到各监测站、省级监测中心站及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系统组成:地表水自动监测站主要由采水单元、配水单元、分析仪器、控制系统组成。

采水单元:包括水泵、管路、供电等,为系统提供可靠、有效的水样。

可采用栈桥、浮筒、固定桩等方式。

配水单元:包括水样预处理装置、自动清洗装置及辅助部分,为各分析仪器提供其所需要压力和流量的水样。

分析仪器:由一系列水质分析仪器、仪表组成,具有校准、测量、反控、自诊断等功能,并将测量结果发送到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系统自动完成采水、配水、分析测量、数据存储、数据传输、生成报表等功能,也可接受监控平台发送的指令,远程控制系统各部分。

站房及配套设施:包括站房主体、空调、供电、防雷、防火、给排水等。

对应仪器ph智能电极(amt-ph300)、溶解氧智能电极(amt-pr300)、电导率智能电极(amt-pd300)、浊度智能电极(amt-pz300)、多参数水质电极(amt-w400)、总有机碳水质分析仪(amt-zz300)、氨氮水质分析仪(amt-pa100)、总磷总氮水质分析仪(amt-1226)、生物毒性水质分析仪(amt-tox100)、紫外吸收水质分析仪(amt-0504)、全光谱水质电极(amt-0120)、叶绿素智能电极(amt-py300)、蓝绿藻智能电极(amt-pl300)。

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方案

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方案

技术方案地表水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目录1 项目概述 (3)1.1项目背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项目建设能力.................................................................................................................................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项目建设优势.................................................................................................................................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地表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3)2.1标准规范 (3)2.2水质自动监测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4)2.1.1水质自动监测站系统工艺设计 (6)2.1.2水质自动监测站系统布局设计 (6)2.3站房建设方案 (7)2.3.1站房选址条件 (7)2.3.2站房建设方式 (7)2.4采水系统方案 (9)2.4.1采水方式 (10)2.4.2采水工艺设计 (12)2.4.3采水工艺功能 (13)2.4.4输水单元设计 (13)2.5配水系统方案 (13)2.5.1配水系统设计思路 (14)2.5.2配水单元 (14)2.6预处理设计方案 (16)2.6.1沉砂预处理装置 (16)2.6.2过滤预处理装置 (17)2.7控制单元 (17)2.7.1 控制系统设计 (17)2.7.2 系统管理软件 (18)2.8数据处理单元 (19)2.8.1数据传输方式 (20)2.8.2数据采集/控制 (20)2.8.3数据传输终端 (21)2.9辅助系统方案 (22)2.10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22)2.10.1视频监控点位布置需求 (22)2.10.2系统组成 (23)3仪表分析单元 (24)3.1水质四参数分析仪器单元 (24)3.1.1WS1501型COD CR水质在线自动分析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河流、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中的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重要水资源。

为了保护地表水的安全和可持续利用,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地表水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一个地表水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目标、监测内容、监测方法以及监测频率,并提供一些建议以供参考。

1. 监测目标地表水监测的主要目标是确保地表水的质量达到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并能及时发现和预警地表水污染事件,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2. 监测内容地表水监测需要对多个指标进行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水质指标:监测水中的溶解氧、悬浮物、氨氮、总磷、总氮、铜、铅等指标,用于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情况。

(2) 生物指标:监测水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等生物群落结构和数量,反映水体的生态状态。

(3) 水量指标:监测水体的流速、水位、流量等指标,用于评估水体的水量状况和流动性。

(4) 其他指标:根据实际需要,可增加对特定污染物质的监测,如重金属、有机物等。

3. 监测方法地表水监测可以使用多种方法进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野外监测:通过采集水样、底泥样、生物样本等,利用实验室分析仪器对样本进行分析,获取水质指标和污染物含量等信息。

(2) 在线监测:在监测点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质指标、水量指标等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心数据库,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

(3) 遥感监测: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地表水的反射、散射、吸收等信息,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空间分析,评估水体的质量和变化情况。

4. 监测频率地表水监测的频率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建议采取以下两种监测频率:(1) 定期监测:每季度或每半年进行一次定期监测,包括对水质、生物和水量等指标的监测,用于长期趋势的分析和评估。

(2) 事件监测:当发生重大污染事件、水质异常波动等情况时,应立即进行事件监测,对受影响的水体进行紧急监测和应急处理。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湖泊、河流、水库等自然水体以及人工建设的水体。

地表水的水质一直是重要的关注点,因为它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保护和监测地表水的水质,各国纷纷制定了相应的监测方案。

一、监测目标和指标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首先需要确定监测的目标和指标。

监测目标可以是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饮用水安全等不同方面的要求。

监测指标包括了水质的化学指标、生物指标和物理指标等。

1. 化学指标: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总磷、总氮、氨氮、铜、镉、汞等物质的浓度。

这些物质的浓度可以反映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有机污染程度和重金属污染状况。

2. 生物指标:监测水体中的藻类、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

这些生物的组成和数量反映了水体的营养状态和生态状况。

3. 物理指标:监测水体的色度、浊度、pH值、温度和电导率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水体的透明度、酸碱程度、温度变化和盐度等情况。

二、监测方法和频率地表水水质监测需要使用一定的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

常见的监测方法包括现场监测和实验室分析。

1. 现场监测:使用便携式仪器进行监测,可以直接在采样点进行测量。

现场监测可以及时获取监测数据,并可针对特定情况做出调整。

现场监测常用于测量水体的温度、pH值、溶解氧等物理和化学指标。

2. 实验室分析:将采集到的水样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实验室可以通过精密的仪器和化学试剂来测量水体的各项指标。

实验室分析可以获得更准确的数据,并且可以扩展监测指标的范围。

监测频率是指监测的时间间隔和频繁程度。

监测频率的确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可以根据监测目标、水质状况和资源情况来进行选择。

通常,地表水水质监测需要定期进行,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监测网络和站点选择为了全面监测地表水的水质状况,需要建立监测网络和选择监测站点。

监测网络的构建要考虑到地表水的流动特点和水体的分布情况。

通常,监测网络应覆盖不同地理区域、水体类型和环境状况。

地表水水质监测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制定

地表水水质监测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制定

>1000
3-5条
较宽的河口酌情增加
2.3 采样垂线和采样点的布设
水深 ≤5 5-10 >10
采样点数 1 2 3
河流采样点的布设
位置
说明
水面下0.5m
1、不足1m时,取1/2水深
水面下0.5m,河底上0.5m 2、如沿垂线水质分布均匀,
水面下0.5m,1/2水深, 可减少中层采样点
河底上0.5m
人为污染
主要是水的社会循环造成的污染;主 要为工业、农业、生活污染。
1.2 水质监测对象
江、河
地表水
湖泊、水库
环境水

体监测
质 监
地下水
海洋


生活污水

水污染 源监测
医院污水
其他废水
1.3 水质监测目的
经常性监测 掌握环境水体水质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监视性监测 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应急监测 管理性监测 研究性监测
按每一斜温分层1/2处设置
3.3 采样时间和采样频率的要求
对湖泊要求
(1)设有全国重点基本站或具有向城市供水功能的 湖泊,每月采样一次,全年12次。 (2) 一般湖泊水质站全年采样3次,丰、平、枯水 期各一次。 (3) 污染严重的湖泊,全年采样不得少于6次,隔 月一次。
主要内容
水体污染及水质监测概述 河流水质监测方案制定 湖泊水质监测方案制定
(3)掌握地表水(河流和湖泊)
(4)能正确处理数据和编写 水体的监测方案制定原则和方法。
监测报告。
教学目标
3.素质目标 (1)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团结协作的工作态度;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地表水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环境保护决策、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等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对地表水的监测,可以了解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评估水体的生态健康状况,发现潜在的环境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以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公众健康。

二、监测范围监测范围应包括本地区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

具体的监测断面应根据水体的功能、水文特征、污染源分布等因素进行合理设置。

对于河流,应在干流和主要支流的上、中、下游分别设置监测断面;对于湖泊和水库,应在入湖(库)口、湖心、出湖(库)口等位置设置监测断面。

同时,还应在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水功能区等敏感区域增加监测点位,以确保水质安全。

三、监测项目(一)必测项目1、水温、pH 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等物理指标。

2、化学需氧量(COD)、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总磷、总氮等常规污染物指标。

3、重金属指标,如汞、镉、铅、铬、砷等。

(二)选测项目1、挥发酚、氰化物、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等。

2、特定有机物,如多环芳烃、农药残留等。

3、水生生物指标,如藻类、浮游动物等。

监测项目的选择应根据水体的污染特征、环境管理需求以及监测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

四、监测频次(一)河流1、对于国控、省控断面,每月监测一次。

2、对于市控断面,每季度监测一次。

3、对于重点河流或污染较重的河流,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监测频次,如每月监测两次或每周监测一次。

(二)湖泊、水库1、大中型湖泊、水库,每月监测一次。

2、小型湖泊、水库,每季度监测一次。

(三)饮用水水源地1、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每月监测一次常规项目,每年进行一次全分析监测(包括所有必测和选测项目)。

2、应急监测:在发生突发水污染事件或水质异常时,应立即启动应急监测,根据事件的严重程度和发展态势,确定监测频次和项目。

五、监测方法监测方法应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的方法,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地表水是指地球表面的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湿地和地下水体,对地表水进行监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了解水体的质量、水文情况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为环境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以下是一个地表水监测方案的设计。

一、目的和背景地表水监测旨在收集有关水体的重要数据,评估水体的状态,检测水质污染及时采取措施,提供保护生态系统的参考依据。

本方案将定期监测地表水的水质和水量情况,分析水资源的可持续使用性,为环境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监测内容1.水质分析:监测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COD 和BOD等指标,了解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有机物污染和其他污染物的程度。

2.水量监测:定期测量水体的流量,包括流速、流态、输沙量等,了解水资源的供应和运动情况。

3.生态监测:通过采集水体的生物样本,了解水体中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情况,评估水体的健康状况。

三、监测方式和频率1.定点监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监测点,对水质、水量和生态进行定期监测,以确保监测结果的代表性。

2.活动监测:在特定的事件或情况发生时,如雨季、污染事件等,加大对地表水的监测和分析。

3.实时监测: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对水质和水量进行实时、自动化监测,提高监测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四、数据收集和分析1.数据收集:建立数据库,收集监测数据和样本,包括水质数据、水量数据和生态数据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和模型评估水质状况、水资源使用效益和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形成监测报告,为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五、结果应用和保护措施1.监测结果应用:将监测结果与相关环境标准进行比较和评估,及时发现和预警水质异常情况,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措施。

2.保护措施:根据监测结果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加强污染源的治理,提高水体的净化和保护能力,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六、预算和人力资源1.预算:编制监测项目的预算,在设备购置、样本分析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合理配置,确保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地表水监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地表水体的水质状况,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管理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地表水的监测,可以了解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时空分布特征,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和生态健康状况,为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二、监测范围监测范围应涵盖区域内的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

根据当地的水系分布、污染源分布以及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确定具体的监测断面和监测点位。

对于河流,应在干流和主要支流的上、中、下游设置监测断面,包括出入境断面、城市河段断面、重要功能区断面等。

对于湖泊和水库,应在主要入湖(库)口、湖心、出湖(库)口等位置设置监测点位。

三、监测项目1、物理指标水温、色度、浊度、透明度、电导率等。

2、化学指标pH 值、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NH₃N)、总磷(TP)、总氮(TN)、重金属(如汞、镉、铅、铬等)、石油类、挥发酚等。

3、生物指标叶绿素 a、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等。

4、其他指标流量、流速等水文参数。

四、监测频次1、河流对于重点河流的出入境断面、城市河段断面等,每月监测不少于 1 次;对于一般河流的监测断面,每季度监测不少于 1 次。

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应适当增加监测频次。

2、湖泊、水库对于重要的湖泊和水库,每月监测不少于 1 次;对于一般的湖泊和水库,每季度监测不少于 1 次。

在水体水质变化较大或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应及时进行加密监测。

五、监测方法1、水样采集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选择合适的采样器具和采样方法。

采样时应注意避免搅动水底沉积物,保证水样的代表性。

对于不同的监测项目,可能需要采集不同类型的水样,如瞬时水样、混合水样、综合水样等。

2、现场测定对于一些能够在现场测定的物理指标和化学指标,如水温、pH 值、溶解氧等,应在采样现场进行测定,并记录测定结果。

地表水水质监测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1.监测范围地表水监测断面以《“十三五”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网设置方案》(环监测〔2016〕30号)为准,监测范围为2050个国家考核断面,包括1940个地表水和195个入海控制断面,其中85个为地表水与入海河流双重考核断面。

新增国考地表水断面1646个。

2.监测项目(1)现场监测项目河流断面现场监测项目为水温、pH、溶解氧和电导率、浊度。

湖库点位现场监测项目为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透明度和浊度。

入海河流控制断面现场监测项目为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盐度和浊度。

(2)实验室分析项目河流断面实验室分析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硫化物。

湖库点位实验室分析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和叶绿素a。

入海控制断面实验室分析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铜、锌、氟化物、硒、砷、汞、镉、铬(六价)、铅、氰化物、挥发酚、石油类、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硫化物、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

可选测硫酸盐、氯化物、铁、锰、硅酸盐项目。

(3)新增1646个国控断面监测项目按照水体类型,开展相关监测项目的水质监测。

断面属性为入海口的断面按照入海控制断面要求开展监测。

(4)245个国控省界断面按照《关于开展国控地表水部分省界断面流量监测工作的通知》(总站水字[2018]451号)的要求开展流量监测。

3.监测频次“十三五”国家考核断面已建设水质自动站,且稳定运行的断面,按季监测,每季的2、5、8、11月开展监测。

对于水质不稳定的,动态开展加密监测。

西藏、青海、新疆、海南4省(区)水质稳定的和国界等偏远的196个“十三五”国家考核断面,按季监测,即2、5、8、11月开展监测。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地表水是指地表自然水体中的水,包括江河湖泊、水库、运河等。

地表水水质监测是为了保护和管理地表水资源,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至关重要。

一、监测目标。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首要目标是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其次,还包括保护水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监测目标的明确性是制定监测方案的基础。

二、监测内容。

地表水水质监测内容主要包括水体的理化指标和生物学指标。

理化指标包括水质的透明度、浊度、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

生物学指标包括水中微生物、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三、监测频次。

地表水水质监测的频次应根据监测目标和监测内容确定。

一般来说,对于重点保护水域,监测频次应该较高,而对于一般水域,监测频次可以适当降低。

监测频次的确定需要考虑到监测成本、监测数据的时效性等因素。

四、监测方法。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法包括野外采样和实验室分析两个环节。

野外采样要求采样点的选择具有代表性,采样方法应当规范,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

实验室分析要求分析方法准确可靠,分析设备和仪器的维护保养要到位。

五、监测数据处理与评价。

监测数据的处理应当科学规范,要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

监测数据的评价应当结合当地的水质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对水质状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

六、监测结果应用。

地表水水质监测结果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为政府决策和公众参与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监测结果还应当用于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中,为改善水质状况提供技术支撑。

七、监测方案的完善与改进。

地表水水质监测方案应当不断完善和改进,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同时,应当加强监测技术和方法的研究,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结:地表水水质监测是保障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和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建立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对于实现这一目标至关重要。

监测方案的制定需要明确监测目标和内容,确定监测频次和方法,科学处理和评价监测数据,充分应用监测结果,并不断完善和改进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

地表水监测方案一、监测目的地表水监测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准确地掌握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为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监测,可以了解地表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评估水体的污染程度,确定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预测水体质量的发展趋势,为制定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支持。

二、监测范围本次地表水监测范围包括_____地区内的主要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

具体监测点位将根据水体的功能、规模、水流特征以及周边污染源分布等因素进行合理布设。

三、监测项目(一)物理指标1、水温:使用水温计或热敏电阻传感器进行测量,了解水体的热状况。

2、色度:通过目视比色法或分光光度法测定,反映水体的颜色程度。

3、浊度:采用浊度仪测量,表征水体中悬浮物质的含量。

(二)化学指标1、 pH 值:使用 pH 计直接测量,反映水体的酸碱性。

2、溶解氧(DO):采用碘量法或溶解氧测定仪测定,是评估水体自净能力和水生生物生存状况的重要指标。

3、化学需氧量(COD):常用重铬酸钾法或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测定,反映水体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4、生化需氧量(BOD):通过稀释与接种法测量,用于评估水体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含量。

5、氨氮:采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或水杨酸次氯酸盐分光光度法测定,是反映水体受氮污染的重要指标。

6、总磷:使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量,表征水体中磷元素的含量。

7、总氮:通过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反映水体中氮元素的总量。

8、重金属:包括铜、锌、铅、镉、汞、铬等,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荧光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检测。

(三)生物指标1、浮游植物:通过显微镜观察和计数,了解水体中藻类的种类和数量。

2、浮游动物:同样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类计数,评估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四、监测频率根据水体的类型和功能,以及污染状况的不同,确定相应的监测频率。

1、对于主要河流,每月监测一次。

2、重点湖泊和水库,每季度监测一次。

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

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

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1. 引言地下水是地表水和雨水经过土壤渗透后储存起来的水,是重要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来源。

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以确保地下水质的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监测目标地下水水质监测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地下水中存在的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以及判断地下水是否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和要求。

具体的监测目标包括:•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氨氮等)的浓度;•地下水中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存在与否;•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地下水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3. 监测方案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的设计应根据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并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一般而言,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3.1 监测站点选择选择合适的监测站点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和代表性的关键因素。

监测站点应覆盖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类型和潜在污染源。

根据地区的特点,可以采用随机选择或者系统选择的方法确定监测站点。

3.2 监测参数和频率监测参数应包括常规的水质指标(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主要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氨氮等)以及微生物的检测指标。

监测频率应根据监测目标和技术可行性确定。

一般而言,可以采用定期采样监测和定点连续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3.3 采样和分析方法地下水的采样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确保采样过程中不会引入外部污染物。

采样容器应使用洁净的塑料瓶,并且在采样前应进行充分的洗涤和消毒。

采样点的确立应在不同时段、季节和代表性地域进行。

对于水样的分析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常用的地下水监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先进的仪器分析方法。

对于微生物的分析,可以采用培养方法或者分子生物学方法。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应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和评估结果。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计算和统计,可以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监测目的及意义。

为了了解我校景观湖的水质现状,为景观湖的治理与保护,提供必要数据以及为了让我们熟悉水质监测方案的制定内容和评价内容,我组将进行校园景观湖(天承湖)的水质监测。

二. 天承湖环境信息
1.天承湖位于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的中间部分,2平均水深5米,最深处约7米,面积可以到800平方米,四
周环树,大量乘凉椅,前接图书馆,后是“凤凰园”宿舍区,是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区的标志景观之一,湖水清澈,灵气十足,湖内还养殖了大量的鲤鱼,风景宜人。

2.天承湖水源
天承湖水源与承德市武烈河水是相通的,而且武烈河又称热河,既是承德避暑山庄,湖区的主要水源,又是承德人的主要引用水源,是承德人的母亲河
3.主要污染源调查.
天承湖湖水的污染来自于校园内的树叶,其他垃圾,再水,污水以及湖中鱼儿产生的污染物。

树叶和其他垃圾会通过风的作用被2刮入天承湖内,从而使得天承湖的上面会飘散着许多垃圾和树叶。

天承湖湖水中的鱼儿每天需要进行有氧呼吸,另外任辉会投大量的事物以供湖中鱼儿的需要,这样也会产生大
量的垃圾,而对天承湖水造成一定的污染。

天承湖湖水来自于武烈河河水,在武烈河中下游的部,会有一些化工厂污水,制药厂污水,各个小区的生活污水等的排管道,导致湖水水质的污染更加严重
三、水质监测方案制定
1.监测项目:PH. 溶解氧.BOD.COD.总磷.色度.浊度. 高锰酸盐指数.氨氮
2.布点方案。

断面位置区避开死水区,回水区,排污口处,尽量选择顺直河段,河床稳定,水比平稳,水面宽阔,死肌瘤,无浅难处。

天承湖湖区并没有明显功能区别,所我们布了5千米样点,分别是,岸边分为3个,有宿舍区,图书馆区,还有在去教学楼那边,另外两个,一个是湖心,另一个是天承湖入口。

3.采样方案
天承湖湖水测定是利用质量表征方案,根据地表水采样中湖泊监测量,我的布设的规定,在一个监测断面上设
采样容器为实验室的容量瓶。

采样时间为进行试验提作前进行取样,取样时把容量瓶洗净,采样时,用采样处的水润洗
4.水样的保存和预处理。

(1)水样运输和保存,采集完水样后,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震动和碰撞,尽快送回实验室,并测定PH.DO。

(2)水样的预处理,当测定含有有机的水样中的无机物时,需进行消触处理,当测定组分含量低于测定。

方法的测下限时,就必须进行宫集,当有共有干扰组分时,就必须采取分离或掩蔽措施。

5.水质检测
序号监测项目测定方法分析方法来源
1 PH值PH试纸
2 高锰酸盐指数酸性法GB11892-89
3 COD 重铬酸钾法GB11914-89
4 氨氮氨氮中和滴定法HJ537-2009
5 DO 碘量法GB7489-87
6 总磷铝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
7 BOD5 稀释法HJ505-2009
8 色度目视比色法GB11903-89
9 浊度分光度法GB13200-91 6、数据预处理
(1)数据的取舍“4d”检验法
检验步骤:① 对一组数据求可疑数据以外的其余数据的平均值和平均偏差。

②计算可疑数据与平均值之差的绝对值
③判断:︳X可疑值-X平均|>4d,则X可以应舍弃,否则保留。

(2)求标准偏差
求相对应标准偏差
Sr=S/X平均*100%
水质检测报告书
序号检测项目测定方法检测方法来源
1 PH值PH试纸
2 高锰酸盐指数酸性法GB11892-89
3 COD 重铭酸钾法GB1914-89
4 氨氮氨氮中和滴定法HJ537-2009
5 DO 碘量法GB7489-87
6 总磷铝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