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慰冰匿名信事件
[外婆写给叶群一家的匿名信]写给老师的一封匿名信
[外婆写给叶群一家的匿名信]写给老师的一封匿名信1966年的春天,中国的大地上风云多变,外公的政治生涯更是危机四伏。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就在围绕《海瑞罢官》的斗争风云翻涌之际,又出现了一件令外公始所未料、十分震惊的事情。
这就是他的夫人严慰冰姥姥的“匿名信案”。
1966年2月上旬的广天,彭真约外公去他家里一趟。
平时,外公是不太串门的,这次他应约去了。
上午10时左右,他来到彭真家中。
彭真从保险柜中拿出一叠材料交给他,并告诉他:这是由公安部转来的一批匿名信的照片。
彭真接着说:公安部经过长期调查,搜集了许多人的笔迹,确认这些匿名信是严慰冰所写。
这些自1961年以来写的几十封匿名信,其中百分之九十是写给叶群―家的。
外公翻看着匿名信,听了彭真的话,不禁大吃一惊――这是他前所未知的事情。
怎么会在自己家里人中出现这等事,而自己却一无所知?!外公近视,当时他未带看书的眼镜,只是将信件粗略地看了看,但仍从照片上看得出来,许多字确与严慰冰的笔迹相同。
彭真文说:林彪是党中央的副主席,给他写匿名信,所以这个问题被认为是政治问题。
许多信署名王光x,发信地址用的是王光美母亲托儿所的地方,自然会被看做是挑拨中央常委之间的关系。
而且,不少信是用明信片写的,等于是公开的传单。
外公对彭真说:“严慰冰写匿名信,我根本不知道。
林彪有几个孩子,什么名字,今天看了匿名信才知道,以前不知道。
写这样的匿名信,真是不可想象。
有些字显然是严慰冰写的,有些字看不出来。
为了确证,我可以去把严慰冰的笔迹取来,请你给公安部核对。
”当时毛泽东不在北京,在京主持工作的中央常委有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同志。
显然,他们托彭真将真相告诉他,是对他的信任,相信他未曾参与写匿名信,也是要让他知道所发生的事情,以便心中有数。
当天晚上,外公回到家中,对严慰冰说:“你现在练帖有无进步?给我看看你的字。
”严慰冰经常练帖,她当即拿了她的毛笔字交给他。
然后,他同她谈话。
他说:“个人主义是很危险的,会发展成政治问题。
这个女子用一生,向世人揭露被掩盖60年的可怕真相,震惊了整个世界!
这个⼥⼦⽤⼀⽣,向世⼈揭露被掩盖60年的可怕真相,震惊了整个世界!2018年12⽉13⽇,南京⼤屠杀81周年。
1937年12⽉13⽇,⽇本军队攻破南京城,开始了长达40多天灭绝⼈性的⼤屠杀,30万⽣灵惨遭杀戮,这⼀举动在⼈类⽂明史上留下最⿊暗的⼀页,从此以后,⽇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
曾经,⽇本民智未开时,鉴真东渡传佛法,从服饰到书籍,从⽂字到⽂化,中国对⽇本⼈的影响不可谓不⼤,但后来,谁也⽆法否认⽇本给中国带来了巨⼤创伤。
《⼆⼗⼆》剧照唐太宗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近代中国,却有⼀段未曾得到公正对待的历史,施暴者不懂反思,只是⼀味的否认、篡改史实,随着岁⽉流逝,许多真相在西⽅世界渐渐被淡忘。
但世界华⼈永远不会忘记,⽽中国⼈除了铭记于⼼,还要感谢那个勇敢的华裔⼥⼦张纯如,是她写下英⽂版《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屠杀》,让全世界都看到了那场惨案——南京⼤屠杀。
那是⼀段令中国⼈痛彻⼼扉的记忆,⼀场屠杀,多少⼈失去了⽗母、亲⼈,多少⼈备受摧残,只能带着伤痛默默前⾏,那些逝去的⼈没有墓碑、名字,30万这个数字成了他们统⼀的称号。
历史不是冷冰冰的数字,⽽是⽆数鲜活⽣命的垒叠,年轻的张纯如带着对历史、⽣命的敬畏,开始了⼀场寻求真相,书写历史的征途。
冷暖⼈⽣《⼥⼉张纯如》完整视频01家族遗传的历史感张纯如祖籍江苏淮安,家中是书⾹门第,祖⽗张铁军,抗⽇国军将领,曾任台湾中华⽇报总主笔。
⽗母都是哈佛博⼠,⽗亲张绍进写了专著《量⼦场论》,在美国学术界挺有影响⼒的,母亲张盈盈从事⽣物科学研究。
1968年3⽉28⽇,张纯如在美国普林斯顿⼤学⾥出⽣,⽗母从《论语》:“从之,纯如也”给她取名“纯如”,寓意“和谐美好”。
虽然⼀家⼈定居美国,但⽗母那颗爱国之⼼从未变,他们与当地华⼈⼀起办了中⽂学校,母亲是第⼀届校长。
她记得,⽗母的谆谆教诲,“作为中国⼈,是⼀件值得骄傲的事。
”⽿濡⽬染,张纯如对那个遥远的地⽅愈加好奇,于是经常跟在⽗母⾝后,追问⼀切关于中国的事。
惊动国家审计署的小人物
惊动国家审计署的小人物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4年第13期一位没有行政级别、甚至还没有进入“官员”行列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庞大的干部队伍中,仅仅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人物。
然而,却有这么一位“小人物”竟然惊动了国家审计署,并且几乎让审计人员无功而返,这可以算是一个“奇迹”。
文/杨健鸿林目飞“老实”的被举报人彝良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每年国家为了解决民生、民利问题,都划拨了大量的扶贫资金。
2012年9月7日,彝良县发生了5.7级地震,震中就在该县洛泽河镇。
地震发生后,国家和社会各界投入了大量的扶贫救灾资金,作为重灾区,洛泽河镇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
2012年年底,正当灾后重建工作有序开展时,一封匿名举报信寄到了国家审计署。
该举报信反映彝良县洛泽河镇扶贫办工作人员利用职权贪污扶贫资金。
由于此时正值灾后重建的关键时期,该举报引起了国家审计署的重视。
举报内容直指扶贫办,因此在这次审计中,洛泽河镇扶贫办主任段贵隆成为重点审计对象。
在两个多月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发现,彝良洛泽河镇扶贫办的账务非常混乱,虽然账务收入和支出都是平的,但下拨资金本该入账的未入账或虽账簿上有反映但金额不一致等情况比比皆是,单从账面上无法看出端倪。
就在国家审计署接到举报的同时,同样的举报信也送到了检察机关。
彝良县检察院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将此情况上报了上级检察机关昭通市检察院。
得知审计署已对该举报进行审计,检察机关立即向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员了解情况,得到的消息让侦查人员心里沉甸甸的:由于洛泽河镇统一由镇会计统一做账,根本无法看出扶贫办的收支情况。
为将事情查个水落石出,昭通市检察院反贪局派员参与彝良县共同办案。
根据确定的方案,检察机关将侦查员分为两个小组。
第一组通过扶贫办的银行交易明细与账务资料核对后,发现:会计人员所做的账簿,科目混乱,将较大的扶贫资金做小或将较小的扶贫资金做大,银行账与现金账不一致,资金的发放都有村民领取扶贫款的相关依据,资金的来源和去向是平的。
谁是制造吴敬琏间谍门的黑手
谁是制造吴敬琏间谍门的黑手?2008-09-27 |谁是制造吴敬琏间谍门的黑手?我闻到了玫瑰的香味,却忘记寻找棺材!8月27日我从上海启程到北京参加一个会议,到北京后也没有上网,28日才打开信箱,信箱里有一封海外某编辑老友的信,信件附录了一份新闻稿,就是那篇后来广为流传的吴敬琏涉嫌间谍门的新闻稿。
编辑信中说,他们收到这样的稿件,但不能确定真伪,想请我给个意见,他们再决定是否发这则新闻。
凭我对中美情报机关的了解和研究,已经可以判断这新闻违反了一些基本“常识”(后来我也在博客里提到了)。
首先,美国(包括其他一些主要国家)的情报机关对华情报工作中可以发展哪些人有严格规定。
据我的了解,吴敬琏老师这种人不应该在美国的间谍发展名单内,或者说,要发展吴老师这种人充当间谍,其审批权要到美国总统那一级,而以目前的中美关系,不应该有这种情况出现;其次,虽然当时没有见过吴敬琏老师,但从我了解到有关他的情况判断,吴老没有任何理由和动机“充当外国间谍”;第三,以吴老在体制内的身份和地位,以我对国安部门的了解,即便他有什么问题(纯假设),国安部也不会采取这种方式,事先张扬,轰轰烈烈。
不过,当我看到朋友发到信箱的信件时,关于吴老间谍门的消息已经在海外多家网站登出。
有一个朋友解释说,等不到我的“专业判断”,因为提供这则消息的人同时向多家海外网站发送了消息,他们怕落人之后,所以,也发表了。
实际上,如果大家稍微看一下国内对间谍门消息报道,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的报道都把矛头直接指向28日开始刊登这则新闻的几家海外网站。
实际上,有关吴老师的间谍传言,早在这之前就在大陆纷纷扬扬。
而且,虽然和海外网站联系的人使用了代理隐藏了IP地址,但大体可以确定那是来自大陆的IP。
发表就发表了,也没有人追究责任。
有一两个海外网站还在后来还发表了纠错声明。
网络时代往往有这个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中国的一些新闻,在资讯不畅通的情况下,难免有些误会,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消息。
卢某某、宁某某、俞某某间谍案
卢某某、宁某某、俞某某间谍案文章属性•【案由】间谍罪•【审理法院】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程序】二审•【裁判时间】1986.08.20裁判规则参加国内敌人的特务组织(如台湾国民党特务机关)或接受特务组织的派遣任务,为特务组织窃取、刺探、提供国家情报以及进行各种破坏活动的行为,应认定为特务罪。
1997年刑法将此行为定性为间谍罪。
正文卢某某、宁某某、俞某某间谍案被告人:卢某某(ROLANOSLOO),又名鲁岚,男,67岁,美利坚合众国国籍,住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达马斯克大街6108号。
1985年12月23日被逮捕。
辩护人:北京市第三特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敦先、北京市第一律师事务所律师杨莹。
被告人:宁某某,女,42岁,原系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所工程师。
因本案,于1985年12月23日被逮捕。
辩护人:北京市第一律师事务所律师雷琼。
被告人:俞某某(宁某某之夫),男,48岁,原系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编导兼摄影。
因本案,于1985年12月23日被逮捕。
辩护人:北京市第一律师事务所律师韩立红。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分院以被告人卢某某、宁某某、俞某某犯间谍罪,向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该案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于1986年6月4日和7月9日,进行不公开审理。
经审理查明:1984年6月,被告人卢某某受北京航空学院邀请来华讲学。
来华前,卢某某接受了台湾国民党军事情报局的派遣,以讲学为掩护进行特务活动。
卢某某到北京后,以物质利诱等手段,拉拢被告人宁某某帮助其进行特务活动。
尔后,卢又指使宁与居住在美国旧金山市的台湾国民党军事情报局驻美直属员杨鹏(化名杨宗山)直接取得联系。
1985年3月,卢某某离华后,宁某某在杨、卢二人指使下,于同年4月至9月间以托我出国人员带东西为名,先后三次向杨鹏、卢某某提供我经济、外事等机密情报和内部文件数份。
1985年10月中旬,卢某某接受台湾国民党军事情报局的派遣再次来北京,发展宁某某正式参加了特务组织,并向宁传授了密写和收听特务电台指示的方法,传达了给宁规定的化名。
11人“自毁式举报”,学阀垮了
11人“自毁式举报”,学阀垮了作者:来源:《世纪人物》2024年第02期这是一场被誉为“举全师门之力”进行的举报。
1月16日,一份落款为“华中某业大学动物Y系黄某若教授课题组硕士、博士研究生集体”的举报材料在互联网疯狂传播。
这份11人共同撰写的举报材料,长达125页。
文章举证了黄某若曾指导的3名博士及13名硕士生的学术论文与学位论文存在数据异常雷同及篡改等学术造假问题。
举报材料还称黄某若本人涉嫌操纵同行评审、论文不当署名、教材编写造假、打压学生等行为。
举报材料里,学生们一边用微信截图和论文比对阐述黄某若及其利益团体学术造假的论点,一边在自白中处处透露着对无法顺利毕业的担忧。
但他们还是这样写道:“总有人要做看起来蠢但正确的事”“6年的时间很有可能就白白浪费了”“只能跟本科阶段在三教四教楼道里背书的自己说声对不起了”这些担忧加重了举报的悲壮色彩,在网友看来学生举报老师的每个字都指向同一个结果:自毁前程。
一时间,“他们赌上了前途,毫无退路”“小镇做题家拼命学习,却发现没有未来”的评论在网络风传。
很快#华中农业大学#便登上了各大社交媒体的热搜。
18日晚,黄某若本人接受上游新闻采访,他坚持自己不存在学术不端。
手底下十几个学生就有11人站出来举报他的唯一理由是:有学生带头,并威胁了其他学生。
但打脸来得异常迅速,1月19日凌晨,华中农业大学官方调查已经出了初步结果。
认定黄某若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即日起停止校内职务和工作。
这11名学生以悲壮的自毁前程的方式,亲手扳倒了矗立在他们面前的学阀。
11位学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份举报材料从起草到发布一共经历了1个多月的时间,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不希望还有人面临跟他们一样的情况,磨灭掉对科研和学习的热情。
举报材料的开头,学生们配了3张 2022 年之前课题组的实验室照片称:这个约 20 平方米的房间既是实验室又是自习室,是 20 多名学生学习和工作的主要场所。
说是实验室,却没有独立的实验空间,只有个4平方米的细胞间。
ZT《南方周末》21日被查封之原版文章:“希望”工程
ZT《南方周末》21日被查封之原版文章:“希望”工程近一个月来,海外媒体揭发中国青基会挪用希望工程捐款的丑闻通过各种渠道传入内地,在内地媒体引起了反响,不少媒体也陆续开始转载或跟踪报道,披露青基会挪用捐款的弊案。
中国青基会负责人徐永光对此十分紧张,通过各种关系向上游说,要求主管部门颁令,禁止内地媒体加入这场揭发中国青基会的行列。
据明报3月22日报道,中共中央宣传部2 0日对各地新闻主管机构发出紧急通知,禁止各媒体报道希望工程事件。
与此同时,正在印刷、按计划21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广州《南方周末》,由于刊登有揭露希望工程弊案的报道,于20日晚被喝令停机换稿,已印刷好的三十多万份被封存。
下文据称是《南方周末》21日被查封之原版文章,全文选自3月23日时寒冰主办的《中国》电子期刊。
当《南方周末》死于婊子之手时寒冰《南方周末》2002年3月21日有2个不同的版本!原因是《南方周末》披露了有关希望工程的丑闻,最终遭到查封。
伸向希望工程的黑手不仅仅毁坏了中国希望工程的声誉,也毁坏了中国"有关部门"的信誉。
我自己认为,这种腐败是天底下最为可耻的恶行之一,因为,它耽误的是渴望求学的孩子们的前途,它玷污的是一块最为神圣的事业。
当那些畜生把贪婪的手伸向孩子们的时候,他们已经丧失了仅有的人性和良知。
而且,希望工程的资金都来自于好心人的无偿赞助,正是那些钱在给孩子们带来微弱的阳光和希望,当他们知道自己的钱并没有给孩子们带来福音,而是被腐败分子吞噬的时候,他们的内心该是一种怎样的失望和哀痛……然而,就是这样的禽兽不如的东西竟然也受到保护!然而,就是这些的禽兽不如的恶行竟然也被无端掩盖!我实在难以理解"有关部门"的行为。
中国希望工程的黑幕曾经多次被国内外媒体披露,其声誉早已受到损害。
如果"有关部门"当机立断,把腐败分子绳子以法,使资金的运作更加透明和公开,不仅仅希望工程的声誉会得到恢复,中国的声誉也会大大提高。
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多大?
王勃写滕王阁序时多大? 《滕王阁序 》是一首非常著名的作品,那么王勃 写滕王阁序时多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诗人王勃,字子安,天聪早慧,六岁能文,九岁时读颜师古所注《汉书》, 即能发现其中谬误,并写出《汉书注指瑕》十卷。
据《唐摭言》记载,王勃写出 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时,年仅十四岁。
《旧唐书》 说他“渡南海, 堕水而卒, 时年二十八”, 《新唐书》 又说他“度 海溺水,悸而卒,年二十九”。
这里所说的年龄都指虚岁,因为古人把十月怀胎 也算作一岁。
而现代学者的研究结论是:王勃生于公元 650 年,664 年写《滕王 阁序》,卒于 676 年,在人世间只匆匆度过了 26 个春秋。
以下一事也证明王勃当时只有 14 岁: 文革前, 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问到会的同志: “你们谁知道, 听说王勃写 《滕 王阁序》 时很年轻, 到底是多大时写的?什么地方有这个证明?”在座的有陈伯 达、康生、胡乔木以及中宣部、文化部的负责人,众人面面相觑。
严慰冰(陆定 一的妻子)听了笑着说:“这有何难!王勃 14 岁时写了《滕王阁序》,有书为 证。
”陆定一惊讶地说:“你说有书为证,快拿给我看看。
”严慰冰从她卧室的 书橱中,翻开 15 卷的《唐摭言》交给了陆定一,证明所言属实。
严慰冰催促陆 定一快把书给主席送去。
陆定一却说:“这是你的答案,还是你送去吧,乘主席 现在正在吃饭,快去。
”严慰冰骑上自行车,很快就从增福堂来到毛泽东住处。
毛泽东高兴地赞赏道:“想不到许多大秀才答不出的问题,你能回答。
” 王勃诗歌 方面的成就: 王勃的诗歌直接继承了贞观时期崇儒重儒的精神风尚, 又注入新的时代气息, 既壮阔明朗又不失慷慨激越。
具体来讲,送别诗或气势磅礴、雄浑壮阔,如《送 杜少府 之任蜀州》 写离别之情, 以“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相慰勉, 意境开阔, 一扫惜别伤离的低沉气息; 或优美静谧、 隐约迷蒙, 如 《江亭夜月送别》 其二“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复旦黄山门事件及其反思
复旦黄山门事件及其反思复旦黄山门事件及其反思2021年12月12日复旦大学登山协会组织了以18名学生为主的旅游团体前往黄山明文禁止的未开发地区进行探险。
由于缺乏必要的探险设备以及探险经验,团队在黄山中迷路受困,并通过手机向警方求救。
黄山警方迅速动用200多名警力进行救援,找到遇险的学生后并组织下撤过程中,民警张宁海不幸坠下悬崖牺牲。
然而当民警张宁海的尸体被搜寻到的时候,18名学生并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悲伤与歉意,显得异常平静。
更有甚者,其中的学生回校后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推卸责任,在网络上讨论利用学校搞好媒体公关,对牺牲民警漠不关心,并且18人中没有一人出席复旦校方组织的追悼仪式。
18人获救名单中的杜彬是复旦登山协会成员,他在网上与同学的一段对话,被称为“夺权贴”,被网友截屏放猫扑上。
刚刚获救回校的杜彬称自己“心理状态还可以”,与同学在留言对话中透露出“校方让大家克制”,复旦登山协会会长“石翔”提醒杜彬“要学学危机公关,经过这次,登协就是你的了”,“你要学着去建立秩序,去控制老人,去协调关系,去利用资源,这是这个协会可以给你的”,杜彬回应“嗯,还得靠你们,我经验太不足”,“先度(渡)过这次难关吧”。
天涯论坛贴出了几封复旦大学BBS站内信,发信人ciang在信中说,“现在媒体都在宣扬复旦学生的推卸责任,是一件很糟糕的事。
”因此ciang想,“复旦的新闻人若能在更广泛的媒体上客观地报道这件事,针对复旦的情绪就会很快消失。
”他还表扬了上海某记者(复旦毕业)的报道,对复旦效果好,如果换另一个记者写,绝对是反效果。
ciang指出,通过这件事,看出复旦对新闻媒体的控制力有所下降,建议新闻专业的毕业生应该多去几家报纸,而不是集中在一两家报社,阵地要多占领,会有很好的效果。
这封信中还提到,“黄山事件”的根本原因在于公共品的提供和个人自由的矛盾,也是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必然经过的阶段,没什么可讨论的。
这位学生建议,复旦应该趁此“黄山事件”机会将安徽以前的关系巩固起来,民警的追悼会可以有一些校长或副校长参加,在此基础上,顺便争取生源和巩固其他关系。
沈雁冰: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沈雁冰: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作者:暂无来源:《检察风云》 2011年第8期文/何立渡沈雁冰(茅盾)不是一个职业政治家,不是一个职业革命家,但他却与政治、与中国革命有着不可割裂的紧密关系。
他是上海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员,是中国第一批共产党员,也是文坛第一个共产党员。
大革命失败后,沈雁冰于1928年流亡日本,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
此后,沈雁冰便长期以党外人士身份从事党领导的革命文化事业。
他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大革命做了很多工作,而这些工作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中央秘密联络员沈雁冰的神秘女友“钟英”沈雁冰(1896-1981),笔名茅盾,浙江桐乡人,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8月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从事翻译和编辑工作。
1919年末,沈雁冰开始接触马列主义,就在这时候他结识了陈独秀。
1920年初,陈独秀从北京来到上海,在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自己的寓所约见陈望道、李汉俊、李达和沈雁冰。
沈雁冰赞同和支持陈独秀在上海继续出版《新青年》杂志,并在白天繁忙的编辑事务后积极为《新青年》撰稿。
与此同时,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等开始讨论筹组上海共产党组织的问题。
1920年5月左右,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上海共产党早期党组织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经过—段时间的酝酿,8月左右,首先由陈独秀、李汉俊、李达、俞秀松、陈望道、沈玄庐、施存统等人发起建立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
大家推选陈独秀为书记,并由陈独秀等人草拟了一个简单的中国共产党党纲草案,以统一大家的思想。
1920年10月,在李汉俊的介绍下,沈雁冰和邵力子等参加了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此后作为一个思想启蒙者和文学活动家进入有组织的革命活动的行列,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沈雁冰在1957年4月所写《回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时说:“小组开会在陈独秀家里。
会议不是经常开,主持人多是陈独秀。
开会时,有一个苏联人,中国名字叫吴廷康,很年轻,好像是顾问,他是共产国际派来做联络工作的……小组在当时有个名称,我忘记了,但不叫共产党,也不叫马克思主义研究会。
两封信的波澜
两封信的波澜作者:单世联来源:《同舟共进》2015年第02期革命者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世界与改造世界观是同一个过程。
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延安时代以来反复提倡的。
在《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中,毛泽东期待的革命者,是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在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革命队伍中确实有达到或基本达到这种境界的典范人物。
比如1929年春,彭德怀率部退出井冈山路过赣南的安远县时:“县委杜同志来城汇报情况,谈到他们县委靠砍柴和烧木炭维持生活,很艰苦。
我们给了二三十两鸦片烟(从反动县政府没收来的)和二百元作为党开展工作的经费。
他退还二百元,只拿去那点鸦片烟。
杜同志说:‘砍柴烧炭卖,可以勉强维持生活,现洋留给你们作军费,鸦片烟卖掉之后,买个油印机和救济几个死难同志的家属。
’他们的艰苦卓绝,真是令人感动。
后来我在湘赣边和湘鄂赣边苏区,介绍过这个县委的艰苦工作的作风……在王明路线统治时期,他被诬为AB团杀掉。
这样惨痛的事,在王明时期不知有多少!”(《彭德怀自述》,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但也有一些革命者,他们的一些行为确实难以归入“革命”行动,写匿名信、诬告信就是其中的两种。
朱明的匿名信中宣部原部长陆定一夫人严慰冰写信羞辱林彪夫人叶群的故事,各种文献与读物中多有介绍。
(详见叶永烈《“基度山”一案新探》,同舟共进》2014年第3期)其实,不仅林副主席夫人,就是毛主席的夫人江青,也收到过攻击性的匿名信。
现有的公开出版物中,浙江省公安厅原厅长王芳的回忆录介绍得较为具体。
1953年12月27日到1954年3月14日,毛泽东住在杭州。
毛走后,与之同来的江青继续留在这江南春天里。
3月下旬,江青收到一封由上海发出、写明由浙江省交际处长唐为平转交的匿名信,看后非常恼火。
次日上午,江青约见负责保卫工作的浙江省公安厅厅长王芳,首先说自己青年时期就是一个非常进步、非常坚强的革命者,现在有人诬蔑她,是别有用心的,是有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的。
陆定一夫人严慰冰生平简介
陆定一夫人严慰冰生平简介严慰冰,1938年在延安抗大学习,曾任《中国妇女》特约记者,延安中央党校四十五班学员,延安中央研究院新闻研究室研究员。
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陆定一夫人严慰冰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先来看看严慰冰的简介。
严慰冰于一九一八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从小爱好文学和写作,是十分有才华的女子,其常用的笔名为倩一。
毛主席曾经这样评价过严慰冰,说她如果生在还有科举制度的年代,一定能考个女状元。
严慰冰的丈夫为陆定一,两个人都是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这是一方面关于严慰冰的简介。
再来看在成就方面严慰冰简介。
1938年的时候,严慰冰就已经在延安抗大学习,在此之前,1933年极具文学才华的严慰冰就已经开始发表自己的作品,并受到了社会上很多学者的赞赏和好评。
研究生毕业的她还曾担任过《中国妇女》的特约记者,在工作方面,严慰冰还曾在北京大学负责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门课程,也在北京教育局担任过其他学校的导员一职。
在1982年的时候,爱好写作的严慰冰又加入了作家协会。
并出版了多部散文和文学作品。
总体来说,关于严慰冰的简介,她所从事的工作一直都与教育离不开关系。
尽管严慰冰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但据说她的精神曾经受到过严重刺激,曾经因看不惯林彪夫人叶群的作风,而给当时的国家副主席林彪以明信片的形式,写过很多封匿名信,这件事情被发现后,严慰冰也因政治问题而被关押。
最后的结局不是很好。
这是其他方面关于严慰冰的简介。
严慰冰匿名信严慰冰匿名信的直接起因与她和叶群之间的个人过节有关。
严慰冰做为一位女子,她不仅为人正义,好打抱不平,更重要的是,严慰冰从来不惧怕来自对方强大势力的压迫。
这样的一种性格特点,也是最终导致忍无可忍的严慰冰写匿名信的原因。
关于严慰冰和叶群之间的故事,最早要从延安说起。
在当时延安开展整治工作作风的时候,严慰冰发现叶群的党龄以及以前的很多荣誉信息,都存在虚报的情况,于是正直的严慰冰便向其所在的工作单位,反映了这件事情,但后来由于叶群和林彪结婚,这件事便不了了之。
吴秋婷一封信真的假的
吴秋婷一封信真的假的吴秋婷一封信真的假的吴秋婷一封信犯罪案件的背后掀起了巨大风波。
这封信的真实性备受争议,许多人对此表示质疑。
然而,真相究竟是什么呢?信的起源据称,吴秋婷一封信最初是由一名匿名网民在网络空间中发布的。
在信中,吴秋婷深情告白自己的男友,声称她对他的爱意无法言语。
信的内容令人唏嘘,引发广泛共鸣。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对这封信真实性的质疑逐渐增加。
许多网民指出信的用词过于成熟,与吴秋婷的年龄不符。
此外,信的写作风格也与吴秋婷此前的写作风格大相径庭,让人感到奇怪。
真相揭秘在对吴秋婷一封信的调查中,一些证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他们声称,这封信实际上是一名网络小说作家所创作的虚构故事,并非真实的情书。
这样的发现让人们对这封信的真实性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许多人开始猜测这封信背后的真实意图,甚至有人提出了一些阴谋论。
但是,这些猜测都未得到证实。
对于这一事件,警方也加入了调查。
他们追查了信的发布者,试图找到信的来源。
但是,调查并没有取得太大进展。
结论虽然吴秋婷一封信的真实性目前无法得到确认,但是这一事件引起的社会关注和讨论也不能忽视。
对于这样的虚构事件,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警惕,学会辨别真假信息,避免被不良信息所侵害。
在这些辨别工作中,我们需要依靠媒体的监督和舆论的监管。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更加健康、积极和负责任的社会氛围,在其中大家都可以安心生活和工作。
吴秋婷一封信事件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社会中的许多现象和问题。
唯有积极应对种种挑战,我们才能建设更加美好、和谐的社会。
震旦学生不是“告密者”,而是“吹哨人”
362022年 3月 总期数872论辩圆桌2021年12月14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第二天,上海震旦职业学院东方电影学院老师宋某某在课堂上质疑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说30多万是没有数据支撑,还说“突然搞了个公祭日”。
其错误言论被学生录制视频上传到网络后,引起全国无数网友的愤慨和不满。
校方经过调查核实,给予宋某某开除处分。
然而,竟有人为这样的宋老师“打抱不平”,将上传视频的学生定义为卑劣的“告密者”。
随后,该学生遭到网暴,有网友冷嘲热讽说“这孩子以后将很难找到工作”。
老师有错,学生举报曝光,是否就是令人不齿的“告密者”呢?请看人民日报社《环球时报》的驳论:“不管是先前由学生上传的视频,还是后来被曝光的完整版视频,都没有干扰该事件的核心事实:宋姓教师举出的论据一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人数有多个版本,30多万这个数字是‘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历史学家选的’;二是南京国民政府没有根据身份证对遇难人数做统计。
相对的,二战时期纳粹集中营中被屠杀的犹太人都有姓名记载。
对此,相关专业机构人士严正澄清和批驳了宋姓教师的言论。
其一,‘30多万’这个数字来源于战后东京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法庭的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其二,对全国人口开展户口清查、登记,并对适龄人口发放身份证件,这一工作直至南京国民政府倒台都没有真正开展过。
至于犹太人大屠杀遇难者人数,是纳粹的统计及欧洲各国人口统计等综合估算的结果,但仍做不到每个死者都有名有姓。
可见,宋姓教师对历史缺乏起码尊重和认知,其以教师身份传播荒谬主张,更是错上加错。
“在德国,公开质疑纳粹大屠杀事实,严重者可入刑;在美国,也有老师为了向学生展示‘言论自由’把美国国旗踩在脚下,被学生举报并经校董会全票通过开除的事例……“至于上传视频的学生是否为卑劣的‘告密者’,我们认为,在涉及捍卫历史真相和民族大义的问题上,使用‘告密’一词纯属偷换概念。
特别是,宋姓教师是在公开而非私人场合发表言论,学生也没有通过某个秘密渠道上报,他的行为更谈不上所谓‘告密’,也不是诬告,而是公开的事实呈现。
严慰冰《魂归江南》
魂归江南一悼严朴同志逝世三十周年严慰冰1949年6月5日,我的爸爸严朴同志患胰腺癌、脾脏癌,加上胃动脉破裂,逝世于北京。
我失却慈祥的父亲,可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志已经整整三十年了。
春风杨柳年复年,此生几经沧桑,思及往事,泪簌簌下。
我不清楚父亲的全部斗争历史,因为他开始遭反动派悬赏通缉,被迫流亡时候,我尚。
在童年。
等到我稍微长大些后,家乡正处在严重的白色恐怖下,父亲为革命奔波,两地无法通讯,我根本不知道他的吉凶存亡。
1938年我去延安,父亲在国民党统治区工作,彼此匆匆偶聚,没有空闲谈过往事;满以为相处之日正长,殊不料江南解放之际,父亲因早年受过酷刑,加上积劳成疾,身罹不治之症,溘然长逝。
我与父亲朝夕相处的日子,只在他临终前的四十天。
这四十天,我随时受到他的教育与熏陶。
当时,他大量吐血、高烧不退、浮肿、喘息……使我心焦,但有朝夕的聚首机会,却使我深感幸福。
在父亲重病住院的五十多天中,许多事是可歌可泣的。
他已大量吐血三次,完全不能进食,周身浮肿,不停地打嗝,但对家乡、对战友、对年轻人,却仍满怀着真挚与深沉的眷恋。
我怎能忘记这一情景?每天早晨,父亲要我告诉他前方胜利消息,大夫因为他病重,常加劝阻。
当我迟迟才将无锡解放的消息告诉他的时候,他晶莹的热泪潸潸地落满了那花白的双鬓。
他的双唇颤抖着,一句一句叮嘱说:“帮我写封信回去,向故乡的父老们致贺、致敬……二十年前,当我在无锡、江阴、常熟、宜兴一带搞革命活动时,他们对我的爱护是无微不至的……告诉江南亲爱的老乡们,二十年前跟他们一起与反革命作殊死斗争的老伙伴,快要回去了……”我又怎能忘记这一情景?每天早晨,当内科主任、主治大夫、住院医师、实习医生、护士长排着长长的行列,来查病房的时候,父亲每次都非常吃力地举起浮肿而苍白的右手,频频打着招呼。
当主任、主治大夫用英语彼此交谈的时候,父亲常常苦笑着说:“讲中国话吧!我是共产党员,有正确的生死观……请什么都不要瞒我……你们用英语讲,这些乡里来大医院实习的年轻人不懂啊!这对他们培养、提高没有什么好处。
徐海蛟作家匿名信
徐海蛟作家匿名信
(实用版)
目录
1.徐海蛟作家匿名信的背景
2.匿名信的内容
3.社会对匿名信的反应
4.徐海蛟的回应
5.事件的启示
正文
徐海蛟,一位在国内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作家,近期因一封匿名信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封信直指徐海蛟作品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并声称要将其揭露。
这封匿名信一时间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这封匿名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中指出徐海蛟部分作品中存在严重抄袭现象,并列举了一些具体例子。
其次,信中提到徐海蛟在创作过程中,曾借助他人之手进行代笔,严重违反了作家的职业道德。
最后,信中还称徐海蛟在文学奖项的评选过程中,存在暗箱操作和利益交换现象。
面对这封匿名信的指责,社会舆论迅速分化。
有人支持匿名信的观点,认为徐海蛟作为一位公众人物,应该接受公众的监督,对作品中的问题进行严肃整改。
而有人则质疑这封匿名信的真实性,认为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不应轻易对一位作家进行指责。
就在舆论纷纷之际,徐海蛟公开回应了这封匿名信。
他表示,对于信中提到的问题,他会认真对待,并积极展开自查。
如果确实存在抄袭、代笔等行为,他将诚恳地向读者和社会道歉。
同时,徐海蛟也强调,在文学
创作中,他始终坚持原创和诚实守信的原则,对于这封匿名信的指责,他会用法律手段进行维权。
这起事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作为作家,应该时刻保持对文学的敬畏之心,严守职业道德,为读者创作出高质量的作品。
其次,公众人物应勇于接受社会的监督,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勇于承担责任并加以改进。
匿名信引发的风波
匿名信引发的风波(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少儿故事、儿童诗歌、儿童笑话、唐诗宋词、小学作文、经典国学、宝宝护理、宝宝教育、宝宝食谱、百科知识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hildren's stories, children's poems, children's jokes, Tang poetry and Song poetry, elementary school composition, classic Chinese studies, baby care, baby education, baby recipes, encyclopedia knowledge,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匿名信引发的风波可恶的“猪八戒”“唉!唉——唉唉唉!”课间操结束没多会儿,大企鹅庞君就拖着慵懒的步子走进了教室,嘴里还长一声短一声地直叹气。
延安杨剑君检举信
延安杨剑君检举信
【实用版】
目录
1.延安杨剑君检举信的背景和内容概述
2.延安杨剑君检举信的主要指控和证据
3.延安杨剑君检举信的影响和后续处理
正文
近日,一份名为“延安杨剑君检举信”的文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检举信详细列举了延安某官员杨剑君的一系列违法违纪行为,并提供了相关证据。
以下是该检举信的主要内容。
首先,延安杨剑君检举信指出,杨剑君在担任延安市某区区委书记期间,存在严重的经济问题。
检举信称,杨剑君通过虚构工程项目、套取国家资金等方式,非法获利数千万元。
此外,杨剑君还利用职务之便,为亲友安排工作,并收受贿赂。
其次,检举信中还提到了杨剑君的生活作风问题。
据检举人透露,杨剑君长期与多名女性保持不正当关系,且涉及权色交易。
这一指控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少网民对杨剑君的道德品质表示质疑。
此外,延安杨剑君检举信还涉及其他方面的问题,如杨剑君在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过程中,存在严重违反国家政策的行为。
检举信中提供了大量照片、文件等证据,力图证明杨剑君的违法违纪行为。
该检举信在网上曝光后,引发了广泛关注。
许多网友对检举信的真实性表示质疑,希望有关部门能够介入调查,给公众一个明确的答复。
面对舆论压力,延安市政府表示已关注到此事,并将根据检举信中提供的线索进行调查。
目前,杨剑君尚未对检举信中的指控作出回应。
总之,延安杨剑君检举信涉及的问题严重,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希
望有关部门能够严肃查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信访工作真实记录:背后的故事
信访工作真实记录:背后的故事提示:信访工作是指政府接受和处理民众来信、来访的工作。
请根据提示复述以下内容,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2023年,信访工作依然是政府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这个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访工作仍然存在许多细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一个一个背后的故事,道出了这份工作的艰辛和重要性。
故事1:“读信夹鼻”事件一位年轻公务员每天收到大量民众来信,然而,他发现只有很少一部分的来信得到回复,还有很多信件被扔在一旁,而且没有得到处理。
很快,这位年轻公务员就发现了原因。
当他打开一个信封时,他闻到了一股嗆鼻气味,信纸上也有明显的咳嗽和打喷嚏的痕迹。
做出调查后,他发现有些民众故意污染信件,以给政府添麻烦。
此后,公司采用专门的装备来处理污染信件,并采取更好的的防范措施,以更好地处理来访和来信的问题。
故事2:反反腐追腐某年,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市民群体上访反映过去几年的精准打击腐败浮躁不堪。
然而,处理部门却认为市民已经拿到了胜利,并没有在追查腐败方面继续。
一名公务员回忆道,自己在信访工作中,曾经收到很多群众举报的信件,其中有些是对过去腐败的追查,这些信件内容极其详细,但从未得到任何回应。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采取了一些行动,如加大反腐力度,按照法律程序追查问题,并加强公开信息和透明度等。
故事3:“一封信改变他的人生”在收到一封求助信的时候,公务员发现这个求助者已经走投无路,甚至想要自杀。
公务员心怀善意,发动政府的相关部门和志愿者,去解决这个家庭的所有问题。
不久后,求助者成功地脱离了困境,恢复了生活的秩序,并且还收到了高校的录取通知书。
这个事件,彻底改变了求助者的人生,并让公务员们意识到信访工作的深刻意义。
公证员说:“我们的信访工作不仅是处理来信的具体问题,我们更需要关注来信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如何引导和帮助他们。
”结语信访工作是政府走近民众的桥梁和组成部分。
这份工作有些艰辛,也很重要,需要我们不断提高信息处理技能、做好透明公开、重视心理帮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严慰冰匿名信事件
严慰冰是谁?
严慰冰的父亲是著名革命家严朴。
严朴家是无锡有名的大财主,但早在1926年左右,严朴就把自己的田地分给了农民,之后又变卖了家产,投身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曾在瑞金中华苏维埃政府任财政部副部长,后抱病参加了长征。
1938年,严朴先后任中组部二科科长、西安和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秘书长等职。
1949年6月5日因积劳成疾在北京逝世,享年52岁。
1957年,毛主席亲自为严朴签发了烈士证书。
上世纪六十年代,严慰冰的丈夫陆定一,正担任着国务院副总理兼文化部部长。
因在延安时期,严慰冰就对林彪的妻子叶群作派很反感。
加之1960年初严慰冰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看望儿子,看到林彪前妻的女儿林小琳受叶群的虐待,十分气愤,便采用一种不适宜的写匿名信的方式辱骂林彪、叶群。
从1960年3月到1966年1月,严慰冰用“基督山”等化名,不断写匿名信说叶群年轻时生活作风乱七八糟,说林立衡(又叫林豆豆)不是林彪的亲生女儿,搅得林彪一家不得安宁。
林彪夫妇对匿名信很恼火,调查写信人。
公安部把此案列为重大案件,1966年春查出匿名信原来是副总理陆定一的夫人严慰冰所为。
破案的过程很巧合。
在1966年春天的一个下午,严慰冰、叶群都在王府井百货大楼出国人员服务部买东西。
因严慰冰不小心踩了叶群的脚。
两人吵了起来。
一气之下,严慰冰直奔军委总政治部,向总政负责同志反映叶群这种蛮横无理的态度。
严慰冰是上海人,说话有口音,气头上说话又快,那位负责同志实在听不懂她的话,就要她把事情经过写一写。
严慰冰就写了。
事后,那位负责同志真的拿了严慰冰写的东西去向林彪反映。
林彪、叶群一看,觉得这字面熟,就交给了公安部。
公安部经过笔迹鉴定,确定严慰冰就是匿名信的作者。
1966年4月28日,严慰冰被捕。
中央经过调查,认为陆定一对此事并不知情,严慰冰经医学检查为精神病态。
对这样的调查结果,林彪自然大为不满。
5月14日,林彪给中央写了一封奇特的“证明书”,要求在会上传阅。
这天会上,每个座席上都放了一张林彪亲笔的影印件:
我证明:
(一)叶群在与我结婚时是纯洁的处女,婚后一贯正派。
(二)叶群与王实味等人根本没有恋爱过。
(三)老虎、豆豆是我与叶群的亲生子女。
(四)严慰冰的反革命信所谈的一切全系造谣。
林彪
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四日
在1966年5月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林彪大声质问陆定一:“你为什么害我?我这个人一直喜欢一点知识分子,对你陆定一我还是比较喜欢的,你为什么干这么坏的事,用意何在?”所有与会的高级干部对严慰冰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愤慨,军队干部尤甚,叶剑英、杨成武、肖华等人都在会上发言表态。
周恩来总理在会上对陆定一作了严厉的斥责,还激动得把喝水缸子砸到陆定一坐的那边去了。
总理这样发怒,是十分罕见的,可见事态之严重。
对于林彪与严慰冰之间的仇怨,后来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曾作过这样的评价:“严慰冰同志写匿名信这件事,我原来一点也不知道。
叶群固然很坏,但我觉得严慰冰同志采取这种方式实在不好,有问题可以向组织上反映嘛!而且,她反对叶群,可又要把这事往别人头上栽,这不是挑拨吗?她在有的匿名信上署名“王光”,信里说‘咱俩是同学,谁也知道谁’,还把发信地址故意写作‘按院胡同’。
按院胡同是我母亲办的洁如托儿所的地址。
这不是有意让人以为写信人是王光美吗?我原先完全蒙在鼓里,好几年都不知道,一直到破案,才大吃一惊。
”
严慰冰被捕后于1967年2月被送进秦城监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给严慰冰平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