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汉代儒学人民版必修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最新高中历史课时作业2汉代儒学人民版必修3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历史学家顾颉刚说:“秦始皇的统一思想是不要人民读书,他

的手段是刑罚的制裁;汉武帝的统一思想是要人民只读一种书,他的手段是利禄的诱引。结果,始皇失败了,武帝成功了。”要理解其中

关于秦始皇的评价,可能需要依据 ( )

A.统一文字、焚书令、秦朝速亡

B.统一度量衡、修筑长城、秦朝速亡

C.焚书令、秦朝速亡、科举制度

D.焚书令、秦朝速亡、后世没有采用该手段

解析:A选项中“统一文字”内容不符合题意;B项与统一思想无关;C选项中“科举制度”与秦始皇无关。故正确选项为D项。

答案:D 2.董仲舒在论证“人性与教化”的关系时写道:“天生民性,有

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可见,他把教化

民众的权力和责任首先归之于( ) A.圣人B.儒者C.官吏D.帝王

解析:注意理解董仲舒这段话的含义。民性有善质却未能善,于

是上天“立王以善之”,这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依据,同时表明帝

王有教化民众的权力和责任,故选D项。

答案:D 3.董仲舒主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

使并进。”汉武帝采纳了这一主张,实行的措施是( )

B.建立“中朝”

A.“焚书坑儒”

D.推崇兼爱

C.独尊儒术

解析:根据董仲舒提出的主张以及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主张,可

以得出这一措施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C项正确。

答案:C 4.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 )

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B.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

C.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

解析: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符合汉武帝“大一统”的政治需要,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所以才能成为统治思想,故

选B项。

答案:B 5.董仲舒认为,“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因此

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和政治思想都应该是统一的。这一主张表明董仲

舒的治国理念是( )

A.竭力救济贫困以安抚广大民众

B.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治”

C.主张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政治

D.兴办太学通过教育培养出贤士

解析:材料中表明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统

治,故选C项。

答案:C

6.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思想多元化;秦代“定法家于一尊”;西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在思想

界形成了大一统局面。这一变化过程反映了 ( )

A.中国社会的大变革

B.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

C.文化专制统治日益加强

D.儒家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

解析: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局面到西汉时期的“罢黜

百家,独尊儒术”,反映出思想领域从多元走向单一,也反映出了政治领域的相应变化,即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故B项正确。

答案:B 7.在古装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太监宣诏高呼“奉天承运,皇帝诏

曰”。“奉天承运”的理论依据是( )

A.“以法为本”

B.“君轻民贵”

D.“工商皆本”

C.“天人感应”

解析:“奉天承运”的开首语,标榜了皇帝是感应上天的旨意发

布诏书的。君王的权力来自上天的授予,天人是相通的,符合董仲舒

的“天人感应”说,故选C项。

答案:C 8.有一说法是“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学说。”下

列言论中,哪一说法比较完整地表达了这一观点( )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D.“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解析:“天人感应”在于强调自然和社会的一切变化,国家的兴

衰存亡,都是上天的意志。“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人们服从皇帝就是服从天道,反对皇帝就是反对上天。由此可判断出正

确答案为B项。

答案:B 9.汉武帝时,董仲舒上“天人三策”,提出“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建议。其“养士”的主要目的是( )

A.教授诸子经典,以求“通经致用”

B.培养政府官员,扩大统治基础

C.统一思想,维护政治稳定

D.明定规制,确立官学体系

解析:题干中董仲舒上“天人三策”要求“兴太学”“以养天下

之士”。而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授内容,以儒家经典养天下之士。这体现了董仲舒的思想大一统观点,而思想大一统是为政治大一统服务

的,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是主要目的。

答案:C 10.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

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 )

A.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

B.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C.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

解析:太学是传授儒学的地方,也是儒生入仕的重要途径,太学

生人数的增加,说明入仕的儒生也在不断增加,儒生入仕人数的增加,客观上刺激了社会上进入太学学习儒学的积极性,故答案选C 项。A项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完善不对,汉朝时,中央集权还在不断发展当中;B、D两项虽然符合历史史实,但不是太学人数增加的根本原因,人们不是因为儒学发展了而去学儒学,进入太学的目的是做官。

答案:C 11.汉武帝时期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举措;汉元帝主张:“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可见,汉代统治政策的特

点是( )

A.尊儒学为正统,灭绝其它思想

B.儒法并用,把二者放到同等地位

C.实行外儒内法,以儒学为正统

D.无为而治,儒学与黄老之学并用

解析:本题材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家自有制度,本以

霸王道杂之”反映了西汉统治者对于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的态度和政

策,即实行外儒内法,以儒学为正统,因此选C项。

答案:C 12.科举制度的创立和完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下列

有关科举制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A.儒学地位上升,成为奴化臣民的工具B.促成良好的读书风尚,推动人们积极探求先进科技

C.作为选官方式在一定意义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