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影片《雨中曲》解读有声电影的诞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片《雨中曲》凯西与唐纳邂逅的一场戏中 , 借凯西之口 , 对无声电影的不足作了揭露 : “电影的 娱乐性十足 , 但人物的刻划差强人意”。为什么差强 人意呢 ? 因为 “他们不说话 , 也不演戏 , 只是装模 作样的哑戏”。凯西认为 “儒雅的舞台动作加上隽永 的台词才称得上戏剧”, 可是无声电影却无法把戏剧 中隽永的台词呈现给观众 。
现代电影技术 综 述 No. 7/ 2007 ADVANCED MOTION PICTURE TECHNOLOGY
从影片《雨中曲》解读有声电影的诞生
浙江传媒学院 王旭锋
【摘要】通过对影片《雨中曲》史学方面的研究 、分析 , 使人们对有声电影取代无声电影 的那段历史有更多理性和感性方面的认识 。
图 3 土著舞蹈
在同一个摄影棚里 , 由于没有声音方面的限制 , 可以允许多部影片或多个剧组同时拍摄 , 而且互不 影响 。由于无声电影的摄制受到的限制很少 , 只要 不影响画面 , 甚至摄影机有很大噪声也无所谓 , 因 此无声电影时期 , 影片的拍摄效率和摄影场地的利 用效率远远高于有声电影时期 , 无声电影的成本远 低于有声电影 。
人们一开始对有声电影并没有足够的认识 , 认 为 “只要照原来的方式演戏 , 再加上对话就行了” (图 2) 。实际上 , 声音与画面结合的有声电影在摄 制工艺 、表演 、表现方式等方面都与无声电影存在 着差异 , 需要人们去研究 、去适应这种差异 。
四 、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在摄制上的差异
影片《雨中曲》有一个场景是辛普森制片公司
·25 ·
现代电影技术 综 述 No. 7/ 2007 ADVANCED MOTION PICTURE TECHNOLOGY
求 。这个要求 , 使电影摄制工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不多 ; 话筒车是木制的 , 反映了有声电影初期设备
导演再也不能在拍摄时指挥演员 , 几个剧组再也不 的因陋就简 ; 当时的摄影机不是低噪声的 , 而是
相对于无声电影来说 , 有声电影受到的约束要 大很多 。影片《雨中曲》中不起眼的 “Q uiet While Recording” (图 4) , 即 “录音时保持安静”, 却是 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是有声电影摄制中的要
图 2 对有声电影的认识
图 4 Quiet While Recording (录音时保持安静)
隔声处理 , 正面窗口装有光学玻璃 , 摄影机镜头通
过光学玻璃拍摄 ; 屋底下装有轮子 , 拍摄时根据角
度和距离的需要调整小木屋的位置 ; 但摄影小屋太
图 5 歌舞场面拍摄
重 , 移动很不方便 , 因此无法拍摄运动镜头 。随着 低噪声电影摄影机的发明以及录音技术的发展 , 录
·26 ·
现代电影技术 综 述 No. 7/ 2007 ADVANCED MOTION PICTURE TECHNOLOGY
位的丧失 , 正是由于录音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 : 录 上的长杆吊着的 。
音从蜡盘录音技术 、光学录音技术 、磁性录音技术 有 声 电 影 初 期 的
发展到现在的数字录音技术 , 使得录音在技术上不 传声器相当笨重 ,
成为问题 , 使导演 、摄影部门得以从录音技术的束 如 果 象 现 在 的 影
缚中最大限度地解脱出来 。
张嘴无声 , 闭嘴有声 , 男女说话时 , 男发女声 , 女 发男声 , 造成对有声电影最严重的破坏 。
在有声电影初期 , 声画不同步是比较常见的问 题 。对于蜡盘录音来说 , 一旦画面胶片发生断裂 , 就会使断裂处之后的声音与画面无法同步 , 除非有 专业人员对着画面进行修剪 。而光学录音中 , 即使 放映时胶片发生断裂 , 重新接上 , 声音与画面也还 是同步的 。因为不论是变密式还是变积式 , 放映时 声音与画面都是同时记录在发行拷贝上的 , 声音与 画面是同时剪接的 。
但是 , 在有声电影上映之初 , 作为一种新事物 , 对有声电影持观望态度的人并不在少数 。正如《雨 中曲》中所反应的那样 , 起先人们以为是有人躲在 银幕后面说话 , 当人们知道这是一项新技术时 , 不 少人认为只是 “一个玩具”, 并不知道 “说话电影” 这一新事物的前景到底如何 , 对有声电影有一个从 怀疑 ———观望 ———接受的过程 。
能同在一个棚里拍摄 , 演员再也不能在拍摄时胡说 “有声”电影摄影机 , 因此摄影机要放置于摄影小屋
八道 。因为电影又增加了一种重要元素 : 声音 。在 内 , 以隔绝摄影机的噪声 。但在本场景中摄影机并
拍摄画面的同时 , 还要进行录音 。
未装入摄影小屋 , 所以很可能是采用先期录音工艺 ,
此时 , 也正是电影史上声音最受到重视的时刻 , 现场录制的声音只作参考 。
图 8 录音小屋内情景
由于当时话筒灵敏度低 , 影片中录音师往往要 求演员 “对着话筒说话 , 不然我录不上”。演员不对 着话筒说话 , 不只是音色上的损失 , 而且可能是信 号几乎录不上 。当时的电影录音 , 是录在蜡盘上或 胶片上 , 录音成本相当高昂 , 多录几遍就意味着成 本要增加很多 。
但是 , 较为人们接受的有声电影的标准是 : 声音 和画面记录在载体上并能同步放映 ; 有与画面同步的
·24 ·
现代电影技术 综 述 No. 7/ 2007 ADVANCED MOTION PICTURE TECHNOLOGY
的拍摄现场 , 这个长达 50 秒的跟移镜头很好地向我
影片具有歌舞片 、音乐片和喜剧片的特点 , 让 观众在轻松的观影过程中了解到一次革命 ———有声电影诞生前后的状况 。
二 、有声电影取代无声电影的历史必然性
电影最初只是以视觉艺术的形式来到这个世界 上的 , 无声电影虽然可以实时捕捉现实世界中真实 的运动图像 , 但毕竟只是一个 “哑巴”, 存在着先天 不足 。
视同期录音那样 ,
对演员来说 , 有声电影所带来的挑战要更大些 。 让 录 音 助 理 用 手
有声电影诞生之后 , 一批无声电影时期的演员或者 因为台词功底无法过关 、说话不好听 , 或者是习惯
举着的话, 时间 是 不 能 长 久 的 , 图 6 有声电影初期好莱坞现场工作照
了无声电影的表演 , 在摄影机前不会说话 , 说话就 因此当时必须使用话筒车上的粗大结实的长杆吊着 。
们展示了无声电影的拍摄场面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
“土著舞蹈” (图 3) 的拍摄 , 我们看到导演拿着号
筒 , 在拍摄过程中随时发号施令 , 大声地 、语速急
促地指挥演员 , 而且边上还不时有人走动 。从这个
角度来说 , 无声电影的拍摄具有相当大的便利性 。
图 1 画面深处的现场伴奏乐队
语言声音 。因此 , 1927 年 10 月 6 日《爵士歌王》一 上映就打破了票房纪录 , 可以说有声电影一诞生 , 就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 成为一种不可抵挡的趋势。
“为了录好声音 , 宁愿一定程度上牺牲画面”, 从而
图 6 是有声
把摄影机装到摄影小屋里 , 这使得摄影机的调度变 电 影 初 期 好 莱 坞
得非常困难 。而且导演在每拍完一条后 , 都要停下 片 厂 的 工 作 照 ,
来主动征询录音师的意见 。现今这种录音优先的情 从 中 可 以 看 出 传
况已一去不复返了 。而更有意思的是 , 录音优先地 声 器 是 用 话 筒 车
《雨中曲》中放映的无声电影《皇家恶棍》所出 现的字幕正是无声电影的特殊语言 ———文字语言 。
在无声电影中 , 文字语言对影片叙事起到了很大作 用 , 使得一些不便于用画面表达的事物 、信息 , 可 以传达给观众 。比如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 , 可以 通过文字语言来非常清晰地传达给观众 。但观看这 种文字语言必然会打断观众观影的欣赏过程 , 造成 观众出戏 , 因此这种方式具有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 , 无声电影也就注定了其被淘汰的命运 。
六 、关于录音工艺
影片《雨中曲》中表现了后期配音工艺的形成 , 在因声画不同步而 “女声被替换成男声 , 男声被替 换成女声”后 , 录音工作者得到灵感 ———通过配音 来替换同期声 , 这就成就了后期配音工艺 , 即从声 画不同步导致的错位中发明了后期配音工艺 。
影片《雨中曲》展示了采用先期录音工艺的现 场拍摄场景 (图 9) , 即先期录音拍摄时现场放音 , 让演员跟随着播放的声音对口型 , 即声音指挥口型 的方法 。片中可看到先期录音同期放音拍摄现场 , 用了两个喇叭进行放音 , 而且用一个结识 、粗壮的 木制话筒车来吊话筒拾音 。现场录下的声音只用作 参考声 , 便于剪辑时同步 , 后期剪辑时采用的是先 期录制的声音 。
电影的现场工作照 , 差不多跟图 6 类似 。从照片中 明星公司发现了悬挂着的话筒 、打板器 、摄影小屋 等新玩意 , 从而意识到拍摄有声电影 , 不是仅购买 一台录音机就能够解决的 , 而是要有与录音 、摄影 相关的一系列设备 , 以及操作这些设备的人员 。
有声电影初期 , 摄影机以及录音设备的噪声都
会对录音质量产生影响 。尤其是摄影机 , 还不是适
于有声电影拍摄的低噪声电影摄影机 , 因此 , 拍摄
现场要 有 两 座 小 屋 , 分 别 作 为 录 音 小 屋 ( So und
Boot h) 和摄影小屋 (Camera Boot h) (图 7) , 以隔
绝录音和摄影设备的噪声 。当时的摄影小屋 , 作了
演不好戏 , 从而适应不了有声电影 ,“一夜之间”被
我国有声电影发展初期 , 为了解 、学习有声电
淘汰 。
影的摄制技巧 , 明星公司弄到 2 张好莱坞拍摄有声
五 、有声电影初期的电影录音技术分析
在影片《雨中曲》中有一个歌舞场面的拍摄场 景 (图 5) , 从这个镜头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早期有 声片的拍摄信息 : 有声电影初期的传声器 、话筒车 、 现场录音场景 。当时话筒很笨重 , 大小跟热水瓶差
【关键词】雨中曲 有声电影 录音技术 录音史
一 、《雨中曲》简介
《雨中曲》又名 《万花嬉春》 ( Singing in t he Rain) , 由米高梅公司出品 , 1952 年 4 月首映 。本 片导演斯坦利 ·多南以流畅而有趣的手法介绍了好 莱坞从默片时代转变为有声片时代初期某制片厂明 星们的趣闻 , 再现了有声电离取代无声电影的历史 过程 , 使观众从娱乐之中了解电影发展史的这个重 要阶段 。影片中展现了很多有声电影初期的有声电 影摄制技术 、设备 、工艺方面的情况以及当时电影 界的一些动态 。由于影片摄制时间离有声电影的诞 生 ———1927 年的《爵士歌王》不过二十几年 , 创作 人员对有声电影初期电影摄制状况比较了解 , 因此 本片作为有声电影的史料研究 , 比较接近真实而且 有价值 。
影片《雨中曲》生动地表现了有声电影初期的 最大问题 : 声画不同步 。声画不同步 , 往往会造成
图 9 现场放音
音乐歌舞场面 , 之所以采用先期录音 , 因为音
乐要求有一个连贯性 , 中间不能断开 。而语言声 ,
可见 , 在有声电影诞生之前 , 观众就渴望在看 到画面的同时能听到声音 。因此电影从诞生伊始 , 科学家 、电影发明家们研制有声电影的努力就没有 停止过 。
三 、对于有声电影的态度
无声电影时期 , 为了使影片不致太沉闷 , 影院 里经常会有乐队现场伴奏 , 以致于有人认为 , 电影 从来就是有声的 。影片《雨中曲》中 , 就有乐队现 场伴奏的镜头 (图 1) 。
图 7 画面深处的摄影小屋
音优先的地位已一去不返 。 录音小屋开有窗口 , 录音师可以通过窗口看着
演员的表演进行调音 。在摄影小屋调整位置后 , 录 音小屋 (图 8) 往往也要跟着摄影小屋一起移动 , 以便在录音时录音师能看到演员的表演 , 便于调音 。 图 8 的右上角是光学录音机 。就当时的光学录音机 而言 , 可分为变密式光学录音机和变积式光学录音 机 : 幕维通光学录音机和富托风光学录音机 。
现代电影技术 综 述 No. 7/ 2007 ADVANCED MOTION PICTURE TECHNOLOGY
从影片《雨中曲》解读有声电影的诞生
浙江传媒学院 王旭锋
【摘要】通过对影片《雨中曲》史学方面的研究 、分析 , 使人们对有声电影取代无声电影 的那段历史有更多理性和感性方面的认识 。
图 3 土著舞蹈
在同一个摄影棚里 , 由于没有声音方面的限制 , 可以允许多部影片或多个剧组同时拍摄 , 而且互不 影响 。由于无声电影的摄制受到的限制很少 , 只要 不影响画面 , 甚至摄影机有很大噪声也无所谓 , 因 此无声电影时期 , 影片的拍摄效率和摄影场地的利 用效率远远高于有声电影时期 , 无声电影的成本远 低于有声电影 。
人们一开始对有声电影并没有足够的认识 , 认 为 “只要照原来的方式演戏 , 再加上对话就行了” (图 2) 。实际上 , 声音与画面结合的有声电影在摄 制工艺 、表演 、表现方式等方面都与无声电影存在 着差异 , 需要人们去研究 、去适应这种差异 。
四 、无声电影与有声电影在摄制上的差异
影片《雨中曲》有一个场景是辛普森制片公司
·25 ·
现代电影技术 综 述 No. 7/ 2007 ADVANCED MOTION PICTURE TECHNOLOGY
求 。这个要求 , 使电影摄制工艺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 不多 ; 话筒车是木制的 , 反映了有声电影初期设备
导演再也不能在拍摄时指挥演员 , 几个剧组再也不 的因陋就简 ; 当时的摄影机不是低噪声的 , 而是
相对于无声电影来说 , 有声电影受到的约束要 大很多 。影片《雨中曲》中不起眼的 “Q uiet While Recording” (图 4) , 即 “录音时保持安静”, 却是 电影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是有声电影摄制中的要
图 2 对有声电影的认识
图 4 Quiet While Recording (录音时保持安静)
隔声处理 , 正面窗口装有光学玻璃 , 摄影机镜头通
过光学玻璃拍摄 ; 屋底下装有轮子 , 拍摄时根据角
度和距离的需要调整小木屋的位置 ; 但摄影小屋太
图 5 歌舞场面拍摄
重 , 移动很不方便 , 因此无法拍摄运动镜头 。随着 低噪声电影摄影机的发明以及录音技术的发展 , 录
·26 ·
现代电影技术 综 述 No. 7/ 2007 ADVANCED MOTION PICTURE TECHNOLOGY
位的丧失 , 正是由于录音技术的发展所导致的 : 录 上的长杆吊着的 。
音从蜡盘录音技术 、光学录音技术 、磁性录音技术 有 声 电 影 初 期 的
发展到现在的数字录音技术 , 使得录音在技术上不 传声器相当笨重 ,
成为问题 , 使导演 、摄影部门得以从录音技术的束 如 果 象 现 在 的 影
缚中最大限度地解脱出来 。
张嘴无声 , 闭嘴有声 , 男女说话时 , 男发女声 , 女 发男声 , 造成对有声电影最严重的破坏 。
在有声电影初期 , 声画不同步是比较常见的问 题 。对于蜡盘录音来说 , 一旦画面胶片发生断裂 , 就会使断裂处之后的声音与画面无法同步 , 除非有 专业人员对着画面进行修剪 。而光学录音中 , 即使 放映时胶片发生断裂 , 重新接上 , 声音与画面也还 是同步的 。因为不论是变密式还是变积式 , 放映时 声音与画面都是同时记录在发行拷贝上的 , 声音与 画面是同时剪接的 。
但是 , 在有声电影上映之初 , 作为一种新事物 , 对有声电影持观望态度的人并不在少数 。正如《雨 中曲》中所反应的那样 , 起先人们以为是有人躲在 银幕后面说话 , 当人们知道这是一项新技术时 , 不 少人认为只是 “一个玩具”, 并不知道 “说话电影” 这一新事物的前景到底如何 , 对有声电影有一个从 怀疑 ———观望 ———接受的过程 。
能同在一个棚里拍摄 , 演员再也不能在拍摄时胡说 “有声”电影摄影机 , 因此摄影机要放置于摄影小屋
八道 。因为电影又增加了一种重要元素 : 声音 。在 内 , 以隔绝摄影机的噪声 。但在本场景中摄影机并
拍摄画面的同时 , 还要进行录音 。
未装入摄影小屋 , 所以很可能是采用先期录音工艺 ,
此时 , 也正是电影史上声音最受到重视的时刻 , 现场录制的声音只作参考 。
图 8 录音小屋内情景
由于当时话筒灵敏度低 , 影片中录音师往往要 求演员 “对着话筒说话 , 不然我录不上”。演员不对 着话筒说话 , 不只是音色上的损失 , 而且可能是信 号几乎录不上 。当时的电影录音 , 是录在蜡盘上或 胶片上 , 录音成本相当高昂 , 多录几遍就意味着成 本要增加很多 。
但是 , 较为人们接受的有声电影的标准是 : 声音 和画面记录在载体上并能同步放映 ; 有与画面同步的
·24 ·
现代电影技术 综 述 No. 7/ 2007 ADVANCED MOTION PICTURE TECHNOLOGY
的拍摄现场 , 这个长达 50 秒的跟移镜头很好地向我
影片具有歌舞片 、音乐片和喜剧片的特点 , 让 观众在轻松的观影过程中了解到一次革命 ———有声电影诞生前后的状况 。
二 、有声电影取代无声电影的历史必然性
电影最初只是以视觉艺术的形式来到这个世界 上的 , 无声电影虽然可以实时捕捉现实世界中真实 的运动图像 , 但毕竟只是一个 “哑巴”, 存在着先天 不足 。
视同期录音那样 ,
对演员来说 , 有声电影所带来的挑战要更大些 。 让 录 音 助 理 用 手
有声电影诞生之后 , 一批无声电影时期的演员或者 因为台词功底无法过关 、说话不好听 , 或者是习惯
举着的话, 时间 是 不 能 长 久 的 , 图 6 有声电影初期好莱坞现场工作照
了无声电影的表演 , 在摄影机前不会说话 , 说话就 因此当时必须使用话筒车上的粗大结实的长杆吊着 。
们展示了无声电影的拍摄场面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
“土著舞蹈” (图 3) 的拍摄 , 我们看到导演拿着号
筒 , 在拍摄过程中随时发号施令 , 大声地 、语速急
促地指挥演员 , 而且边上还不时有人走动 。从这个
角度来说 , 无声电影的拍摄具有相当大的便利性 。
图 1 画面深处的现场伴奏乐队
语言声音 。因此 , 1927 年 10 月 6 日《爵士歌王》一 上映就打破了票房纪录 , 可以说有声电影一诞生 , 就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 成为一种不可抵挡的趋势。
“为了录好声音 , 宁愿一定程度上牺牲画面”, 从而
图 6 是有声
把摄影机装到摄影小屋里 , 这使得摄影机的调度变 电 影 初 期 好 莱 坞
得非常困难 。而且导演在每拍完一条后 , 都要停下 片 厂 的 工 作 照 ,
来主动征询录音师的意见 。现今这种录音优先的情 从 中 可 以 看 出 传
况已一去不复返了 。而更有意思的是 , 录音优先地 声 器 是 用 话 筒 车
《雨中曲》中放映的无声电影《皇家恶棍》所出 现的字幕正是无声电影的特殊语言 ———文字语言 。
在无声电影中 , 文字语言对影片叙事起到了很大作 用 , 使得一些不便于用画面表达的事物 、信息 , 可 以传达给观众 。比如人物的语言及心理活动 , 可以 通过文字语言来非常清晰地传达给观众 。但观看这 种文字语言必然会打断观众观影的欣赏过程 , 造成 观众出戏 , 因此这种方式具有与生俱来的致命弱点 , 无声电影也就注定了其被淘汰的命运 。
六 、关于录音工艺
影片《雨中曲》中表现了后期配音工艺的形成 , 在因声画不同步而 “女声被替换成男声 , 男声被替 换成女声”后 , 录音工作者得到灵感 ———通过配音 来替换同期声 , 这就成就了后期配音工艺 , 即从声 画不同步导致的错位中发明了后期配音工艺 。
影片《雨中曲》展示了采用先期录音工艺的现 场拍摄场景 (图 9) , 即先期录音拍摄时现场放音 , 让演员跟随着播放的声音对口型 , 即声音指挥口型 的方法 。片中可看到先期录音同期放音拍摄现场 , 用了两个喇叭进行放音 , 而且用一个结识 、粗壮的 木制话筒车来吊话筒拾音 。现场录下的声音只用作 参考声 , 便于剪辑时同步 , 后期剪辑时采用的是先 期录制的声音 。
电影的现场工作照 , 差不多跟图 6 类似 。从照片中 明星公司发现了悬挂着的话筒 、打板器 、摄影小屋 等新玩意 , 从而意识到拍摄有声电影 , 不是仅购买 一台录音机就能够解决的 , 而是要有与录音 、摄影 相关的一系列设备 , 以及操作这些设备的人员 。
有声电影初期 , 摄影机以及录音设备的噪声都
会对录音质量产生影响 。尤其是摄影机 , 还不是适
于有声电影拍摄的低噪声电影摄影机 , 因此 , 拍摄
现场要 有 两 座 小 屋 , 分 别 作 为 录 音 小 屋 ( So und
Boot h) 和摄影小屋 (Camera Boot h) (图 7) , 以隔
绝录音和摄影设备的噪声 。当时的摄影小屋 , 作了
演不好戏 , 从而适应不了有声电影 ,“一夜之间”被
我国有声电影发展初期 , 为了解 、学习有声电
淘汰 。
影的摄制技巧 , 明星公司弄到 2 张好莱坞拍摄有声
五 、有声电影初期的电影录音技术分析
在影片《雨中曲》中有一个歌舞场面的拍摄场 景 (图 5) , 从这个镜头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早期有 声片的拍摄信息 : 有声电影初期的传声器 、话筒车 、 现场录音场景 。当时话筒很笨重 , 大小跟热水瓶差
【关键词】雨中曲 有声电影 录音技术 录音史
一 、《雨中曲》简介
《雨中曲》又名 《万花嬉春》 ( Singing in t he Rain) , 由米高梅公司出品 , 1952 年 4 月首映 。本 片导演斯坦利 ·多南以流畅而有趣的手法介绍了好 莱坞从默片时代转变为有声片时代初期某制片厂明 星们的趣闻 , 再现了有声电离取代无声电影的历史 过程 , 使观众从娱乐之中了解电影发展史的这个重 要阶段 。影片中展现了很多有声电影初期的有声电 影摄制技术 、设备 、工艺方面的情况以及当时电影 界的一些动态 。由于影片摄制时间离有声电影的诞 生 ———1927 年的《爵士歌王》不过二十几年 , 创作 人员对有声电影初期电影摄制状况比较了解 , 因此 本片作为有声电影的史料研究 , 比较接近真实而且 有价值 。
影片《雨中曲》生动地表现了有声电影初期的 最大问题 : 声画不同步 。声画不同步 , 往往会造成
图 9 现场放音
音乐歌舞场面 , 之所以采用先期录音 , 因为音
乐要求有一个连贯性 , 中间不能断开 。而语言声 ,
可见 , 在有声电影诞生之前 , 观众就渴望在看 到画面的同时能听到声音 。因此电影从诞生伊始 , 科学家 、电影发明家们研制有声电影的努力就没有 停止过 。
三 、对于有声电影的态度
无声电影时期 , 为了使影片不致太沉闷 , 影院 里经常会有乐队现场伴奏 , 以致于有人认为 , 电影 从来就是有声的 。影片《雨中曲》中 , 就有乐队现 场伴奏的镜头 (图 1) 。
图 7 画面深处的摄影小屋
音优先的地位已一去不返 。 录音小屋开有窗口 , 录音师可以通过窗口看着
演员的表演进行调音 。在摄影小屋调整位置后 , 录 音小屋 (图 8) 往往也要跟着摄影小屋一起移动 , 以便在录音时录音师能看到演员的表演 , 便于调音 。 图 8 的右上角是光学录音机 。就当时的光学录音机 而言 , 可分为变密式光学录音机和变积式光学录音 机 : 幕维通光学录音机和富托风光学录音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