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大学古本旁注》:心学解《大学》

合集下载

王阳明 大学古本傍释

王阳明 大学古本傍释

大学古本傍释大学古本原序[号内为《大学古本序》补文与定文,〈〉号内为《大学古本原序》删文。

]庚辰春,王伯安以《大学》古本见惠,其序乃戊寅七月所作。

序云:《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

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矣。

(止至善之则,致知而已矣。

)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

以言乎己,谓之明德;以言乎人,谓之亲民;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体也;动而后有不善。

(而本体之知,未尝不知也。

)意者,其动也;物者,其事也。

〈格物以诚意,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不善复而体正,体正而无不善之动矣!是之谓止至善。

〉(致其本体之知,而动无不善,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则亦无以致其知。

故致知者,诚意之本也。

格物者,致知之实也。

物格则知致意诚,而有以复其本体,是之谓止至善。

)圣人惧人之求之于外也,而反覆其辞。

旧本析而圣人之意亡矣!是故不〈本〉(务)于诚意,而徒以格物者,谓之支;不事于格物,而徒以诚意者,谓之虚;(不本于致知而徒以格物诚意者,谓之妄;)支与虚(与妄),其于至善也远矣!合之以敬而益缀,补之以传而益离。

吾惧学之日远于至善也,去分章而复旧本,傍为之什,以引其义,庶几复见圣人之心,而求之者有其要。

噫!〈罪我者其亦以是矣夫!〉(乃若致知,则存乎心悟,致知焉,尽矣。

)《大学古本原序》作于正德十三年,《大学古本序》为嘉靖二年改作。

今据罗钦顺《困知记》三续二十章录入。

大学古本傍释[以续四库本为底本,续四库所用为百陵学山本,另过录函海本异文。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明明德、亲民,犹修己安百姓。

明德、亲民无他,惟在止于至善,尽其心之本体,谓之止至善。

至善者,心之本体;知至善,惟在于吾心,则求之有定向。

[此条函海本作:“亲,爱也。

明明德、亲民,犹言修己安百姓。

至善者,心之本体,尽其心之本体,谓之至善。

国学经典《大学》完整大字注音版(原文)

国学经典《大学》完整大字注音版(原文)
故 君 子 必 慎 其 独 也。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zēng zǐ yuē shí mù suǒ shì
曾 子 曰:“十 目 所 视,
shí shǒu suǒ zhǐ qí yán hū
十 手 所 指,其 严 乎!”
fù rùn wū dé rùn shēn
富 润 屋,德 润 身 ,
xīn guǎng tǐ pán
心 广 体 胖,
gù jūn zǐ bì chéng qí yì
故 君 子 必 诚 其 意。
shī yún zhān bǐ qí yù
诗 云:“ 瞻 彼 淇 澳,
lù zhú yī yī
绿 竹 猗 猗,
yǒu fěi jūn zǐ rú qiē rú cuō
有 斐 君 子,如 切 如 磋,
rú zhuó rú mó sè xī xiàn xī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zhī suǒ xiān hòu zé jìn dào yǐ
知 所 先 后,则 近 道 矣。
gǔ zhī yù míng míng dé yú tiān xià
古之欲 明 明 德于 天 下
zhě xiān zhì qí guó
者, 先 治 其 国;
yù zhì qí guó zhě xiān qí qí jiā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dà xué
《大 学》
dà xué zhī dào zài míng míng dé
大 学 之 道,在 明 明 德,
zài qīn mín zài zhǐ yú zhì shàn
在 亲 民,在 止 于 至 善 。
zhī zhǐ ér hòu yǒu dìng

王文成公解大学古本 繁体横排(明·王守仁)

王文成公解大学古本 繁体横排(明·王守仁)

王文成公解大學古本 王守仁,字伯安,號陽明,諡文成。

封新建伯。

生於明成化八年,卒於明嘉靖七年。

終生致力於追求中華儒家聖賢之道。

曾恢復講解被宋儒朱熹打亂次序的︽禮記·大學篇︾,使﹃孔氏之心印﹄得以再度彰顯於世。

◎王文成公《大學》古本序《大學古本序》原作於正德十三年,後於嘉靖二年改作。

今據《四部叢刊初編(重印本)·王文成公全書·卷七·大學古本序》所收的最终版本錄入。

《大學》之要,誠意而已矣。

誠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誠意之極,止至善而已矣。

止至善之則,致知而已矣。

正心,復其體也;脩身,著其用也。

以言乎己,謂之明德;以言乎人,謂之親民;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體也,動而後有不善,而本體之知,未嘗不知也。

意者,其動也;物者,其事也。

致其本體之知,而動無不善,然非即其事而格之,則亦無以致其知。

故致知者,誠意之本也。

格物者,致知之實也。

物格則知致意誠,而有以復其本體,是之謂止至善。

聖人懼人之求之於外也,而反覆其辭。

舊本析而聖人之意亡矣!是故不務於誠意而徒以格物者,謂之支;不事於格物而徒以誠意者,謂之虛;不本於致知而徒以格物誠意者,謂之妄;支與虛與妄,其於至善也遠矣!合之以敬而益綴,補之以傳而益離。

吾懼學之日遠於至善也,去分章而復舊本,傍為之什,以引其義,庶幾復見聖人之心,而求之者有其要。

噫!乃若致知,則存乎心悟,致知焉,盡矣。

◎王文成公《大學》古本旁釋正文以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禮記註疏·卷六十大學第四十二》(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雕版)爲底本。

注文有百陵學山本與函海本兩種傳世版本,由於二者多有相同之處,則注文以百陵本爲主體,另過錄函海本異文。

百陵學山本注文據《叢書集成初編·大學古本附旁釋及問》錄入,函海本注文據《叢書集成新編·大學古本旁注》錄入。

百陵本注文爲“【】”内文字,函海本異文为“()”文字。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大学》条解

《大学》条解

<大学>条解(上)作者:丁纪一,古大学制度三代明王设教,国有辟雍,乡有庠序;秦汉以后,国家则设太学或国子学。

周制,弟子八岁入小学,所学者,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艺;十五岁乃入大学,以达于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也。

大学既承小学之所成功,则不废所习之节文制艺,而将使学者明其所以然也。

又既已自小学进于大学,则学之之法,不但学习以知之而已,更得思索以通之,躬行以实之也。

朱子曰:“小学涵养此性,大学则所以实其理也。

忠信孝弟之类,须于小学中出。

然正心、诚意之类,小学如何知得?须其有识后,以此实之。

”(《语类》卷十四《大学一·纲领》)又曰:“今人不曾做得小学工夫,一旦学《大学》,是以无下手处。

今且当自持敬始,使端悫纯一静专,然后能致知格物。

”又曰:“致知、格物,《大学》中所说,不过'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之类。

古人小学时都曾理会来。

不成小学全不曾知得?然而虽是'止于仁,止于敬',其间却有多少事,如,仁必有所以为仁者,敬必有所以为敬者,故又来《大学》致知、格物上穷究教尽。

”(同上)二,《大学》之作者《大学》一篇,论“大学之道”也。

朱子谓,其文分经、传两部分,其经则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传则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

此与《论语》总章八一,夫子道“一贯”,曾子曰“唯”,门人问“何谓也”相似。

总之,《大学》之文,七十子后学所以传述圣意也。

然而后世学者或疑乎此,以为作于战国、作于秦汉之际、作于汉初等等,杂说纷陈,互不相胜,无论推倒朱子矣。

熊十力曰:“《礼记》当有战国及汉初儒者增窜之说,然其中大义微言,必出夫子传授,七十子后学相承未坠,最可宝贵。

”(《读经示要》)此论确矣。

三,《大学》之地位《大学》本为《礼记》卷十第四十二篇。

韩愈于《礼记》中识别出之,《原道》征引其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且论之曰:“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者,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云云,其中,“将以有为”指修齐治平也,“欲治其心者”指佛老之徒也,是所以据《大学》以斥异端也。

《大学》繁体全文及释义

《大学》繁体全文及释义

《大学》繁体全文及释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此謂知本,此謂知之至也。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拚其不善,而著其善。

人之視己,如見其肝肺然,則何益矣。

此謂誠于中形於外。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詩雲:“贍彼淇澳,綠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澗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煊兮。

”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澗兮者,恂溧也;赫兮喧兮則,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煊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雲:“於戲!前王不忘。

”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康誥曰:“克明德。

”大甲曰:“顧是天之明命。

”帝典曰:“克明峻德。

”皆自明也。

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誥曰:“作新民。

”詩雲:“周雖舊邦,其命維新。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詩雲:“邦畿千里,唯民所止。

”詩雲:“綿蠻黃鳥,止於丘隅。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

”為人君止于仁,為人臣止于敬,為人子止于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無情者不得盡其辭,大畏民志,此謂知本。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惕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

《大学》原文、注释、译文(六)

《大学》原文、注释、译文(六)

《大学》原文、注释、译文(六)【原文】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5),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4),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注释】(1)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

此谓知之至也”两句。

朱熹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

所以,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就是朱熹补充的文字。

(2)即,接近,接触。

穷:穷究,彻底研究。

(3)未穷,未穷尽,未彻底。

(4)益,更加。

【译文】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

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

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

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

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读解】格物致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

这种认识论很具有实践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对儒学死啃书本的误解。

“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未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

事实上,时至今日,当我们说到知识的获取时,仍离不开“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

因为,它不是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而是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实践论》语)简言之,“格物致知”把我们引向万事万物,引向实践,引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源泉。

《大学》完整拼音版

《大学》完整拼音版

大学 ❶. 大d à 学xu é 之zh ī 道d ào :在z ài 明m íng 明m íng 德d é, 在z ài 亲q īn 民m ín ,在z ài 止zh ǐ于y ú 至zh ì 善sh àn 。

知zh ī 止zh ǐ 而ér 后h òu 有y ǒu 定d ìng ,定d ìng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静j ìng ,静j ìng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安ān ,安ān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虑l ǜ,虑l ǜ 而ér 后h òu 能n éng 得d é。

物w ù 有y ǒu 本b ěn 末m ò,事sh ì 有y ǒu 终zh ōng 始sh ǐ,知zh ī 所su ǒ 先xi ān 后h òu ,则z é 近j ìn 道d ào 矣y ǐ。

古g ǔ 之zh ī 欲y ù 明m ín ɡ 明m ín ɡ 德d é 于y ú 天ti ān 下xi à 者zh ě,先xi ān 治zh ì 其q í 国gu ó;欲y ù治zh ì 其q í 国gu ó 者zh ě,先xi ān 齐q í 其q í 家ji ā,欲y ù 齐q í 其q í 家ji ā 者zh ě,先xi ān 修xi ū 其q í 身sh ēn ;欲y ù 修xi ū 其q í 身sh ēn 者zh ě,先xi ān 正zh èng 其q í 心x īn ;欲y ù 正zh èng 其q í心x īn 者zh ě,先xi ān 诚ch éng 其q í 意y ì;欲y ù 诚ch éng 其q í 意y ì 者zh ě,先xi ān 致zh ì 其q í 知zh ī;致zh ì 知zh ī 在z ài 格g é 物w ù。

《大学》注释(二)

《大学》注释(二)

则动莫甚焉,何以反谓之静乎?⽈:凡⼈之争端,必起于不安其分。

不安其分者,由审察之不明也。

既有⾊相,则易于审察,各安其分⽽争端息矣。

《礼》⽈:‘定⽽后能静,静⽽后能安。

’⾔⼈能定其⼼⽽不移,始能详审⽽不乱,能详审⽽后能安其⾝⼼也。

‘定’、‘静’、‘安’三字,等级不同如此。

”《庄⼦·天道》:“圣⼈之静也,⾮⽈静也,善故静也。

万物⽆⾜以挠⼼者,故静也。

⽔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匠取法焉。

⽔静犹明,⽽况精神。

圣⼈之⼼,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

夫虚静恬淡,寂寞⽆为者,天地之平⽽道德之⾄,帝王圣⼈休焉。

”明·贝琼《清江⽂集·处静轩记》(卷⼗):“镜之空也,物⾄⽽鉴,不能使之不鉴也,鉴万物⽽不为物昏也。

⼼之灵也,事⾄⽽应,不能使之不应也,应万事⽽不为事挠也。

君⼦之学如此⽽已。

”[4] 静⽽后能安宋·禇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天道》(卷四⼗):“欲尽其性,必先静⼼。

⽔静明平,⼤匠取法。

⽔则静犹能若此,况⼈⼼乎?⼼者精神之宅,静之则精⼀⽽神全,挠之则精竭⽽神疲。

精⼀神全,则其⼼圆明,何所不照。

此天地之鉴,万物之镜也。

⼼虚⽽后能静,静⽽后能安,安⽽后能⾄于⽆为。

”元·吴澄《吴⽂正集·跋静安堂铭》(卷六⼗三):“古今⼈⾔‘静’字,所指不同,有浅深难易。

程⼦(颢)⾔‘性静者可以为学’,与诸葛公⾔‘⾮静⽆以成学’,此‘静’字稍易,夫⼈皆可勉⽽为。

周⼦⾔‘圣⼈定之以中正仁义⽽主静’,与庄⼦⾔‘万物⽆⾜以铙⼼故静’,此‘静’字则难,⾮⽤功圣学者未之能也。

《⼤学》‘静⽽后能安’之‘静’,正与周⼦、庄⼦所指⽆异。

朱⼦以‘⼼不妄动’释之,即《孟⼦》所谓‘不动⼼’也。

孟⼦之学,先穷理知⾔,先集义养⽓,所以能不动⼼。

⼤学之教,穷理知⾔则知⽌,集义养⽓则有定,所以能静也。

‘能静’者,虽应接万变⽽此⼼常如⽌⽔,周⼦所谓‘动⽽⽆动’是也。

安则素其位⽽⾏,⽆⼊不⾃得之意。

《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

《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

《大学》原文、注释、译文、读解《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

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

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朱熹又认为收在礼记中的《大学》本子有错乱,便把它重新编排了一番,分为“经”和“传”两个部分。

其中“经”一章,是孔子的原话,由孔子的学生曾子记录;“传”十章,是曾子对“经”的理解和阐述,由曾子的学生记录。

这样一编排,便有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学》版本。

《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入之学”。

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王阳明心学—王德峰(文字稿)1

王阳明心学—王德峰(文字稿)1

王阳明心学—王德峰(文字稿)1王阳明《传习录》孟子讲,人生总是有所求,求有两种。

1.第一种求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

2.第二种求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孔子讲: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不仁者:心中无仁之常体。

指心没有安顿好的人)一、如何安顿好自己的无限心?(中国哲学的主题)1.第一步就是超越现实世界,出世。

(因为现实世界的事物都是有限的,流变的)第二步是入世。

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情。

这恰好就是中国哲学的境界。

中国哲学的主题(追求):人如何安排好自己这个最难安排的生命?人如何安顿好自己的无限心?西方哲学的主题是自身问题。

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人生问题。

西方哲学认为人生问题解决的前提是自身问题的解决。

西方哲学要追求的是:我们人类的关于世界的客观知识它的前提是什么?基础是什么?获得客观、可靠、有效的知识的方法是什么?这是他们处理的中心问题,在自身问题解决了之后,顺带回答人生问题。

儒释道三种哲学:三条出世的路:1.儒家:无所为而为不把我们正在做的事情当成是达到另外一个目的的手段和途径。

而是我们之所以做这件事,是因为它本应当做,它自己就是自己的价值,自己就是自己的目的。

我们甚至可以凭借我们的经验和知识知道做了这件事之后的后果对自己是不利的,我仍然去做,这即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

这就是儒家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统一。

2.道家:无为而无不为。

儒家重点在人,道家重点在天。

道家认为人生的幸福都来自于天,人生的烦恼都来自于人自己。

所以道家的原则一定是让我们做减法的。

最大程度减去人为的因素,叫为道日损,损之又损。

损:减少人为的因素。

生非贵之所能存,身非爱之所能厚。

不增人为的因素,而顺应自然无所不为。

老子道德经和庄子的著作我们从里面学什么:学的是它们教了我们怎么做减法的方法,而不要企图从这些著作中获得关于道的/天道的说明。

3.佛家:无心而为人带着业力而来。

做事就是消业,所以我们不求结果,最好没有结果。

王阳明神奇的心学前言——向死而生的奋斗

王阳明神奇的心学前言——向死而生的奋斗

王阳明神奇的心学前言——向死而生的奋斗王阳明,字伯安,名守仁,浙江余姚人。

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心学”创立者。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有问学向道之心,以“学为圣人”为自己的崇高理想,孜孜不倦地在典籍中探求这方面的学问。

后来在“阳明洞”筑室隐居,因此以“阳明”为号。

王阳明三十五岁那年,因为上疏言事,替弹劾当时权倾朝野的宦官刘瑾的戴铣等人申辩,被刘瑾残酷迫害,判“廷杖四十”,被打得奄奄一息,死而复生,投入锦衣卫狱,最后被贬谪至穷山恶水的边远山区——贵州龙场。

在赴龙场的途中,王阳明也曾想过逃避现实,一走了之,但经过友人劝说及反复思考,终于下定决心面对这艰难的人生之路,前往龙场,并因此赋诗一首: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太过空?夜静海涛三万里,月明飞锡下天风。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王阳明那不畏艰难的求道精神,只要心中不滞于事,即使身处异常艰难的境地,一切荣辱得失不过如同浮云飘过天空而已!在夜深人静的晚上,海涛拍岸,响彻万里,虽然前路茫茫,其心如皎洁的明月,看淡世间名利,勇敢地接受命运的挑战。

王阳明在龙场任驿丞的日子里,尽管环境十分恶劣,处于缺衣少食甚至连住的地方都没有的境况,但他以一种坚定的求道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励志修身不已。

终于在一个夜晚,他领悟到了儒家湮没已久的“格物致知”要旨,洞见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彻悟了“知行合一”这种天地间的终极智慧,从而创立了影响后世的一门学说——阳明心学。

经过龙场悟道,获得了大智慧的王阳明担负起教化百姓、经世安邦的重任,由默默无闻的自我修养,转为轰轰烈烈地大干,以纯粹“一片天理流行”的身心状态和觉悟,做好了“内圣外王”的人间事业。

同时,王阳明继续以讲学的形式向世人阐述他的心学思想,他自“龙场悟道”后,独倡“知行合一”,强调“心即理”,后来提出“致良知”说,发展了系统化的“心学”理论。

所谓“心即理”,意思是人之本心就是天地万物的规律,蕴含着万物之理,只要通过格物致知的实践功夫,将各种蒙蔽心体的闲思杂念拂去,便能认识本心中的“良知”,从而让源于良知的本能智慧显露出来。

大学第六章注释崇阳大学笔记第三章

大学第六章注释崇阳大学笔记第三章

大学第六章注释崇阳大学笔记第三章第三章修身本章引经据典较多,分段解读。

正文《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僴兮,赫兮喧兮。

有斐君子,终不可谖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

“如琢如磨”者,自修也。

“瑟兮僴兮”者,恂栗也。

“赫兮喧兮”者,威仪也。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崇阳解读本段诗句来自《诗经·国风·卫风·淇澳》的第一段。

这首诗是夸赞卫武公的,《史记》记载,“武公即位,修康叔之德,百姓和集”。

康叔,后面谈《康诰》会提到,是周武王的兄弟,卫国第一个君王。

卫武公是康叔的后代。

这里就是夸赞卫武公像康叔一样仁德,永远不会被百姓忘记。

淇,淇水。

澳,又作“奥”,水岸深曲处。

菉通“绿”。

猗猗,茂盛美丽。

斐,又作“匪”,文采。

“切、磋、琢、磨”都是打磨物件的方法,古人很讲究用词,打磨骨制品用“切”、象牙用“磋”、玉用“琢”、石用“磨”。

瑟,矜持端庄的样子。

僴,威武的样子。

赫,光明正大的样子。

喧,心胸开阔的样子。

谖,忘记。

整段诗词先写景后抒情,先用竹子喻君子高尚节操,然后又夸奖卫武公像精雕细琢出来的人一样,又端正威武,又光明磊落,被世人记在心中不可忘记。

接着,《大学》对诗词进行了重点解读,这也是引用这段诗词的目的所在。

道学、自修,是告诉大家修大学之道要进行“切、磋、琢、磨”。

恂,谦恭谨慎;栗,因害怕而发抖;恂栗,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

后几句的意思呼吁大家要做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外表威严,道德非常高尚的君子。

不为后人所忘,其实就是众多儒者心中期盼的流芳百世。

整段文字就是拿《诗经》夸卫武公的例子来作榜样,鼓励大家学习卫武公做个君子。

正文《诗》云:“於戏,前王不忘!”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此以没世不忘也。

崇阳解读这句诗摘自《诗经·周颂·烈文》。

周公归政周成王,周成王掌政祭祀祖先时,先是夸奖诸侯功德达到安抚的目的,指出能参加祭祀是诸侯的荣耀。

大学全文及解释《大学》全文、注释及译文【国学经典】

大学全文及解释《大学》全文、注释及译文【国学经典】

大学全文及解释《大学》全文、注释及译文【国学经典】《大学》原本是《礼记》中的一篇。

宋代人把它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相配合,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大学全文及解释,欢迎阅读!【大学全文及解释】【注释】(1)大学之道:大学的宗旨。

“大学”一词在古代有两种含义:一是“博学”的意思;二是相对于小学而言的“大人之学”。

古人八岁人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十五岁人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学问。

所以,后一种含义其实也和前一种含义有相通的地方,同样有“博学”的意思。

”道“的本义是道路,引申为规律、原则等,在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学里,也指宇宙万物的本原、个体,一定的政治观或思想体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环境里有不同的意思。

(2)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有使动的意味,即“使彰明”,也就是发扬、弘扬的意思。

后一个“明”作形容词,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亲民:根据后面的“传”文,“亲”应为“新”,即革新、弃旧图新。

亲民,也就是新民,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4)知止:知道目标所在。

(5)得:收获。

(6)齐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庭或家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兴旺发达。

(7)修其身:修养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获得知识。

(9) 格物:认识、研究万事万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

本:根本。

(12)末:相对于本而言,指枝末、枝节。

(13)厚者薄:该重视的不重视。

薄者厚:不该重视的却加以重视。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

没有这样的道理(事情、做法等)。

【译文】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

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志向坚定;志向坚定才能够镇静不躁;镇静不躁才能够心安理得;心安理得才能够思虑周祥;思虑周祥才能够有所收获。

读书心得——阳明《中庸》首章诠释及其意义

读书心得——阳明《中庸》首章诠释及其意义

读书心得——阳明《中庸》首章诠释及其意义作为朱子四书学的内在继承者和批判者,阳明的《四书》诠释在方法、义理上皆提出诸多与朱子不同的看法,体现了《四书》诠释的新面目。

学界多关注阳明《大学》之学,对其《中庸》学相对忽略。

事实上,阳明的《中庸》诠释颇为新颖,翻转了程朱所主张的《中庸》多言形上本体的明道性质,将其定性为与《大学》同一的修道工夫之作。

“《中庸》为诚之者而作,修道之事也。

”阳明紧扣《中庸》首章,认为仅此就足以囊括《大学》全书之义,提出“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并将此理念落实于《大学古本旁释》中。

针对朱子以戒惧、慎独分指未发和已发两层工夫的做法,阳明合两者为已发一层工夫,并从本体与工夫的关系视角诠释不睹不闻与戒惧,“不睹不闻,即是本体;戒慎恐惧,即是功夫”。

在中和的认识上,阳明对朱子思想有继承和发展,既从本体角度主张“良知是未发之中,人人所同具”,又从境界立场提出“常人未有未发之中”说,进而探究了中和与天理、存气的关系。

故深入理解阳明的《中庸》诠释,对从经典学的角度准确把握阳明心学,领会朱、王学术异同,推进对《中庸》学的认识皆有一定学术意义。

一、“《中庸》为诚之者而作,修道之事也”1. “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

”阳明对《中庸》首章评价甚高,提出子思将《大学》要义皆浓缩于《中庸》首章,实为《大学》精华所在,此解突出了《学》、《庸》内在义理上的高度同一性,这与程朱强调两者之别迥然不同。

“澄问《学》、《庸》同异。

先生曰:‘子思括《大学》一书之义,为《中庸》首章。

’”《中庸》与《大学》确是风格有别的著作,朱子给予《学》、《庸》不同定性:《大学》多言心,侧重为学工夫次第,确立了圣学纲领,亲切可行,以为《四书》之首;《中庸》多言性,侧重形上本体,阐明儒学高远之境,最为难读,置于《四书》之末。

阳明主张“括《大学》一书之义”的《中庸》首章,在朱子看来包含了本体、工夫、境界三层含义,《中庸章句》言:“首明道之本原出于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于己而不可离,次言存养省察之要,终言圣神功化之极。

《大学》集注 四书遇

《大学》集注 四书遇

大學隨筆【大學章句】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於今可見古人爲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

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聖經章【大學原文】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脩其身;欲脩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脩,身脩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脩身爲本。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右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

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

舊本頗有錯簡,今因程子所定,而更考經文,别為序次如左。

【大學集註】子程子曰:「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也。

」於今可見古人爲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孟次之。

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程子曰:「親,當作新。

」○大學者,大人之學也。

明,明之也。

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眾理而應萬事者也。

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昬;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

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以複其初也。

新者,革其舊之謂也,言既自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以去其舊染之污也。

止者,必至於是而不遷之意。

至善,則事理當然之極也。

言明明德、新民,皆當至於至善之地而不遷。

蓋必其有以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也。

此三者,大學之綱領也。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后,與後同,後放此。

○止者,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

知之,則志有定向。

靜,謂心不妄動。

安,謂所處而安。

慮,謂處事精詳。

得,謂得其所止。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学》原文及译文

《大学》原文及译文

《大学》原文及译文《大学》原文及译文【原文】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2)。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5),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始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4),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传5)【注释】①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

此谓知之至也”两句。

朱熹认为,”此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

所以,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就是朱熹补充的文字。

②即,接近,接触。

穷:穷究,彻底研究。

③未穷,未穷尽,未彻底。

④益,更加。

【译文】说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是指要想获得知识,就必须接触事物而彻底研究它的原理。

人的心灵都具有认识能力,而天下万事万物都总有一定的原理,只不过因为这些原理还没有被彻底认识,所以使知识显得很有局限。

因此,《大学》一开始就教学习者接触天下万事万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一步探究,以彻底认识万事万物的原理。

经过长期用功,总有一天会豁然贯通,到那时,万事万物的里外巨细都被认识得清清楚楚,而自己内心的一切认识能力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再也没有蔽塞。

这就叫万事万物被认识、研究了,这就叫知识达到顶点了。

【读解】格物致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

这种认识论很具有实践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对儒学死啃书本的误解。

“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到清朝未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称)又成了对声光化电等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

鲁迅在《呐喊自序》里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格致,算学,地理。

绘图和体操。

”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

事实上,时至今日,当我们说到知识的获取时,仍离不开“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

儒家《大学》详解

儒家《大学》详解

《大学》注解(敬守版)《大学》,既是年长一点人该学习的内容,教导人们怎样安身立命,怎么样协调个人、事业、家庭、社会及自然的关系。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与教育的作用肯定是分不开的。

下面就来看看古人的教学方法: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先看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之道,就是大人的教育方法,教育内容,或者教育规律。

明德,就是光明的德行。

是行得通的德行,是合乎社会发展的德行。

是利己、利人、利天下的德行。

德,是按照“道”执行后,所得到的收获。

亲民,就是更新人民的思想道德。

至善,就是最好的境界。

到底怎么好,这句也没有讲,下文肯定有具体说明的。

止于至善,就是让心事放到这个至善的环境里面。

这句话,通俗的解释,就是要明白什么是真确的,再用这个真确的思想去教导人民,让人民从心里上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

大学之道,不是大行之道,讲学习的事情的,是一种心里上的改变。

按照《内业》的思想,人的形体是需要精神去充实的,精神真确,形体也得到完善,所以,明明德,止于至善,心理就有一个目标。

这样来看,也是很有道理的!说的通俗一点,大学之道,就是统一认知。

统一思想呢!当然,这个认知,这个思想,是高明的,是无上完美的,是利己、利人、利天下的!怎么统一呢?就是新民!新的内容是什么?就是明德!就是用“明德”来“新民”,让人民的思想,统一到一个“至善”的境界上来。

王阳明《大学问》

王阳明《大学问》

王阳明:大学问吾师接初见之士,必借《学》、《庸》首章以指示圣学之全功,使知从入之路。

师征思、田将发,先授《大学问》,德洪受而录之。

“《大学》者,昔儒以为大人之学矣。

敢问大人之学何以在于‘明明德’乎?" 阳明子曰:“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

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

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岂惟大人,虽小人之心亦莫不然,彼顾自小之耳。

是故见孺子之入井,而必有怵惕恻隐之心焉,是其仁之与孺子而为一体也;孺子犹同类者也,见鸟兽之哀鸣觳觫,而必有不忍之心焉,是其仁之与鸟兽而为一体也;鸟兽犹有知觉者也,见草木之摧折而必有悯恤之心焉,是其仁之与草木而为一体也;草木犹有生意者也,见瓦石之毁坏而必有顾惜之心焉,是其仁之与瓦石而为一体也;是其一体之仁也,虽小人之心亦必有之。

是乃根于天命之性,而自然灵昭不昧者也,是故谓之‘明德’。

小人之心既已分隔隘陋矣,而其一体之仁犹能不昧若此者,是其未动于欲,而未蔽于私之时也。

及其动于欲,蔽于私,而利害相攻,忿怒相激,则将戕物圮类,无所不为,其甚至有骨肉相残者,而一体之仁亡矣.是故苟无私欲之蔽,则虽小人之心,而其一体之仁犹大人也;一有私欲之蔽,则虽大人之心,而其分隔隘陋犹小人矣。

故夫为大人之学者,亦惟去其私欲之蔽,以自明其明德,复其天地万物一体之本然而已耳;非能于本体之外而有所增益之也。

” 曰:“然则何以在‘亲民’乎?" 曰:“明明德者,立其天地万物一体之体也。

亲民者,达其天地万物一体之用也.故明明德必在于亲民,而亲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

是故亲吾之父,以及人之父,以及天下人之父,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父、人之父与天下人之父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孝之明德始明矣!亲吾之兄,以及人之兄,以及天下人之兄,而后吾之仁实与吾之兄、人之兄与天下人之兄而为一体矣;实与之为一体,而后弟之明德始明矣!君臣也,夫妇也,朋友也,以至于山川鬼神鸟兽草木也,莫不实有以亲之,以达吾一体之仁,然后吾之明德始无不明,而真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矣。

《大学》的功夫就是明明德

《大学》的功夫就是明明德

《大学》的功夫就是明明德蔡希潮问:“文公《大学》新本,先'格致’而后'诚意’工夫,似与首章次第相合。

若如先生从旧本之说,即'诚意’反在'格致’之前,于此尚末释然。

”先生日:“《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

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

即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如新本先去穷格事物之理,即茫茫荡荡,都无着落处,须用添个'敬’字,方才牵扯得向身心上来,然终是没根源。

若须用添个'敬’字,缘何孔门倒将一个最紧要的字落了,直待千余年后要人来补出?正谓以'诚意’为主,即不须添'敬”字。

所以提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

于此不察,真所谓'毫厘之差,千里之缪’。

大抵《中庸》工夫只是'诚身’,'诚身’之极便是'至诚’。

《大学》工夫只是'诚意’,'诚意’之极便是至善。

工夫总是一般。

今说这里补个'敬’字,那里补个“诚"字,未免画蛇添足。

[译文]蔡希渊问:“朱熹《大学》新本,先有“格物致知’,然后才是'诚意’的功夫,似乎与《大学》首章的次序不合。

如果遵从先生旧本的说法,'诚意’应当在'格物致知’之后,对此我还有点不明白。

”先生说:“《大学》的功夫就是'明明德’,'明明德’就是'诚意’,'诚意’的功夫就是'格物致知’。

如果以'诚意’为主,再去'格物致知’,功夫才有着落之处。

所谓为善去恶,无非都是'诚意’的功夫。

如果像朱熹新本的次序,先去穷尽事物的道理,便会空空荡荡,没有着落,必须再加一个'敬’字,才能与自己的身心关联起来,然而这终究是缺乏根源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阳明《大学古本旁注》:心学解《大学》
对于《大学》,在文本上,王阳明认同东汉郑玄传下来的《大学》“古本”;在义理上,他对《大学》的理解早期以“诚意”为本,后来转向以“致知”为宗。

不管是以“诚意”为本,还是以“致知”为宗,以“诚意”为核心,王阳明对《大学》的解读,都具有整体的内向性特点。

阳明先生训“格”为正,训“物”为事,而且是“意之所在”之事,这样就把“格物”转变成为“格心之不正”,在“心体上用功”。

《大学》之要,诚意而已矣。

诚意之功,格物而已矣。

诚意之极,止至善而已。

正心,复其体也;修身,著其用也。

以言乎己,谓之明德;以言乎人,谓之亲民;以言乎天地之间,则备矣!
是故至善也者,心之本体也;动而后有不善。

意者,其动也;物者,其事也。

格物以诚意,复其不善之动而已矣!不善复而体正,体正而无不善之动矣!是之谓止至善。

圣人惧人之求之于外也,而反覆其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