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教案 复习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两三位数加减法的复习(2)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导学案: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两三位数加减法的复习(2)一、知识回顾在学习本单元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了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我们来回顾一下相关知识点。
1. 两位数的加法两位数的加法是指将两个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加的过程。
例如,52+37=89。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进位和对齐。
2. 两位数的减法两位数的减法是指将一个十位数和个位数减去另一个十位数和个位数的过程。
例如,78-23=55。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借位和对齐。
3. 三位数的加法三位数的加法是指将两个百位数、十位数和个位数相加的过程。
例如,357+248=605。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进位和对齐。
4. 三位数的减法三位数的减法是指将一个百位数、十位数和个位数减去另一个百位数、十位数和个位数的过程。
例如,824-359=465。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借位和对齐。
二、知识拓展在掌握了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之后,我们可以继续拓展一些相关的知识点。
1. 进位和借位的概念在两位数的加减法和三位数的加减法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进位和借位的情况。
什么是进位和借位呢?假设我们在做两位数的加法,计算52+37=?的时候,我们会在第一步将2+7=9。
这里没有进位的情况。
当计算5+3=8的时候,由于10以内的数只能用个位数表示,我们需要将5+3=8这个结果中的8拆分成5+3,并将进位后的1加到十位数上,得到9。
这个过程就叫做进位。
再假设我们在做两位数的减法,计算78-23=?的时候,我们会在第一步将8-2=6。
这里没有借位的情况。
当计算7-3=4的时候,由于3比7小,无法做减法,我们需要从高位向低位借位。
将7变成6,再从十位上的8中借1,变成7。
最终计算出78-23=55。
这个过程就叫做借位。
2. 检验和验算的方法在做加减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检验和验算的方法来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具体方法如下:•检验和:将加数和被加数的每一位数字相加得到的和。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三位数加减法的复习和应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两、三位数加减法的复习和应用苏教版教案:两、三位数加减法的复习和应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和巩固两、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涵盖了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相关内容,包括两、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计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两、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并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两、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难点:对于较大的数,如何快速准确地进行加减运算,以及如何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计算器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同学们熟悉的购物场景为例,假设小明去商店买了一支铅笔(2元)和一本书(8元),请同学们帮助计算小明一共花费了多少钱。
2. 例题讲解:以123+456为例,讲解两、三位数加法的运算规则。
将两个数按照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相加,如果有进位要记得加到下一位上。
3. 随堂练习:(1)123 + 456 =(2)789 321 =4. 讲解练习题:对同学们的练习题进行讲解,指出其中的错误和需要注意的地方。
5. 实际应用: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找出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用所学的两、三位数加减法进行解决。
每组选取一个问题进行分享。
6. 板书设计:板书两、三位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解题步骤。
7. 作业设计:(1)234 + 567 =(2)890 456 =(3)请用所学的两、三位数加减法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并写出解题过程。
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数学概念。
在引入两、三位数加减法时,我选择了同学们熟悉的购物场景。
这样的情景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还能够让他们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通过小明购物的例子,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到两、三位数加减法的实际运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说课复习课件
6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
课件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情境导入
我跳了 45下。
例1
我比小华 多跳28下。
我比小华 多跳23下。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小红跳了多少下? 45+23= ( ) (2)小军跳了多少下? 45+28= ( )
3.先说说得数各是几十多,再口算。
54+14= 68 六十多 49+37= 86 八十多
38+54= 92 九十多 26+29= 55 五十多
69+25= 94 九十多 32+45= 77 七十多
返回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4.红光小学一、二、三年级喜欢集邮的人数如下:
男生 女女生生
两个两位数的十位和十位相加,个位和个位相加,再把所 得和加起来。 也可以把其中一个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再用另一 个两位数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1.红光小学一、二、三年级喜欢集邮的人数如下表所示: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男生 女生 一共
36人
25人 (61)人
28人
49人
32人
26人
( 60 )人 ( 75 )人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1、看算式,说得数 3+9= 12 30+30= 60 53+9= 62
50+8= 58 30+59= 89 43+30= 73
2、说出下面数的组成
23
42
37
59
20 ( 3 ) 40 ( 2 ) 30 ( 7 ) 50 ( 9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六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案 复习
复习。
(教材第81~83页)1.巩固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掌握验算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能运用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巩固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能运用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件。
师: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就要结束了,通过学习两、三位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不管计算两、三位数加法还是两、三位数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我知道了两、三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和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都是满十进1。
·我知道了两、三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和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都是不够减时,向前一位借1。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真正计算的时候会怎样呢?我们来接受检查吧!【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引导学生总结相关的知识点,既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的知识,又为顺利进行练习做好了准备】师:先来看看我们身边的数学问题吧!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82页第6题)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张丽家到刘阳家有285米,到学校有458米。
结合看图,我发现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计算出刘阳家到学校的距离。
因为“到学校有458米”是指张丽家到学校的距离,从中去掉张丽家到刘阳家的距离就是刘阳家到学校的距离。
·我知道了李乙家到学校的距离有360米。
·我从图中知道他们三家和学校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只不过张丽家和刘阳家在学校的同一侧,李乙家在学校的另一侧。
……师: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还能结合图画进行分析,这样知道的信息就更多了。
可见画图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今后我们也可以尝试应用。
现在请大家尝试自己算一算,李乙家到刘阳家有多少米?到张丽家呢?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教师巡视了解情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内容包括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运算规则以及运算技巧。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并理解运算规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和一位数的加减法,但对两、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还不够熟练,部分学生对运算规则和技巧还不够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逐步掌握两、三位数的加减法运算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三位数的加减法计算。
3.理解两、三位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
2.运算规则和技巧的理解与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通过实际操作、练习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视频等。
2.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练习题和问题情境,以便进行课堂练习和解决问题。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卡片、小木棒等,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引导学生回顾一位数的加减法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方法,让学生观察和理解运算规则。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用小卡片进行加减法运算,加深学生对运算方法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运用所学的加减法运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完整版)新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两三位数加减法
教材没有单独编排估算的例题,而把估算教学融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和笔算结 合着教学。这样安排,体现出估算不是一种完全单独的算法,它与口算、笔算有着内 在联系,估算是为了方便地解决实际问题。另外,教材结合计算练习,适当安排一些 探索规律的题目和“动手做”。目的是增加计算练习的趣味性和数学思维的强度。 学情分析:
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小结:同学们通过合作得出了好几种不同的算法,也通过比较找到了自己喜欢的计算 方法。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 1.2 题。 电脑出示第 1.2 题,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 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第 1 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减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 数减两位数。) (第 2 题让学生体会退位与不退位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2.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 选出其中一组题让学生先估算再口算,并请学生说说估算的理由,将估算结果和口算 结果对照,看有无错误。 其余每组题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小结: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预测口算的得数。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验证口算 的结果。希望同学们今后自觉地在计算前或计算后进行估算。 3.完成“想想做做”第 4 题。 学生根据要求在教材上填表。 集体订正。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以及为什么这样算。 4.完成“想想做做”第 5 题。 让学生说说从题中知道了哪些信息,教材上提出了什么要求。 学生交流估算方法,再通过计算,检验估算的情况。 四、反思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9.2期末复习(2):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 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9.2期末复习(2):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一、教学目标1.复习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理解和掌握。
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和借位的含义。
2.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1.复习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给学生一些小问题让他们自主思考解决。
五、教学过程1. 复习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通过课前操练巩固学生对两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通过举例说明进位和借位的含义和实际应用。
3.给学生一些小问题让他们自主思考解决。
2. 复习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通过课前操练巩固学生对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规则。
2.通过举例说明进位和借位的含义和实际应用。
3.给学生一些小问题让他们自主思考解决。
3. 帮助学生理解进位和借位的含义1.通过课堂示范,帮助学生观察进位和借位的实际应用。
2.给学生一些小问题让他们自主思考解决。
4. 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1.给学生一些小问题让他们自主思考解决,并对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和提升。
2.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解决方案。
3.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和问题的本质。
六、教学方式1.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的能力。
2.通过教师讲解和课堂示范,带领学生认识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七、教学资源1.课本和习题册。
2.白板和彩色粉笔。
八、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练习和小组讨论,对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评价。
2.通过作业和考试,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评价。
九、教学反思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互动交流的能力。
2.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 2、期末复习(2):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 精品
期末复习(2)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本学期学习的加、减法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提高运用能力,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加、减法笔算的算理和算法,形成完备的认知结构。
2.在复习中,通过对比和交流,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感受估算与精确计算的不同特点,增强应用意识。
3.通过复习,让学生体会所学计算的实际应用价值,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问题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的口算、估算和笔算方法,提高运算能力,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根据数据的特点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习单三位数笔算方法便利贴教学过程:学生沟通:小朋友们大家好!又和大家见面了,通过昨天的交流,我发现咱们班的孩子特别聪明、勇敢,而且都很爱思考。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回忆一下你头脑中的知识,利用它们来和奇奇博士一起闯关吧!第一环节:三位数加、减法笔算分类(第一关)谈话:小朋友们,小博士奇奇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数字朋友,请大家根据学习单要求任选两组数字组成一道算式,看谁写的算式多、谁算的对。
拿出学习单一:每人写几道加法和减法的算式,比一比谁写的算式多、谁算的对。
352 149 278 543 369 301(教师巡视,寻找不同的算式)谈话:谁来把你的成果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提问:根据这些同学的回答和你的计算过程你能不能给这些算式分分类(加法和减法)追问:如果让你把加法和减法再分一分,你会分吗你先试着分一分,分好之后小组内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明确:加法可以分为不进位、一次进位和连续进位加法,减法可以分为不退位、一次退位、连续退位和隔位退位减法。
小组交流,说说你写的算式属于哪一类追问:笔算三位数加法和减法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小组先说,再全班交流。
教师总结并出示:笔算三位数加法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
二年级数学下册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新版)苏教版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目标:进一步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减法。
能正确地进行相关计算。
教学重点:能正确口算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和减。
教学难点:掌握整十数、整百数的加和减的口算方法。
教具准备:挂图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这节课老师想知道大家计算的熟练程度,你准备好了吗?
出示课题:练习六
完成“练习六”第7题。
引导学生先口算每组题的地1小题,再算第2、3小题。
口算结束后交流算法。
让学生说说通过口算发现了什么?
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8题。
对比练习,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你发现了什么?
(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变大,和怎样变化的。
减数不变,被减数变大,差又是怎样变化的。
)
完成“练习六”第9题。
出示题目,让学生口答,部分题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完成“练习六”第10题。
学生读题,题目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要求什么?
学生口答。
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六”第11题。
说说原有、卖出、还剩的之间的关系。
学生各自填表。
集体订正。
完成“练习六”第12题。
理解题意后学生独立列式计算,订正时说说解题过程。
完成“练习六”第13题。
指名说说线段图所表示的意思。
独立解答。
交流并订正。
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反思总结
今天我们练习了整十数、整百数加减的口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课
后
反
思。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三位数的加法笔算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运算规律。
2.能够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运算,通过学习,可以掌握一些计算技巧。
3.能够通过加减法的运算将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字运算问题,并通过算法得到正确答案。
二、教学重点1.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运算规律。
2.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算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如何将实际生活中的数据转化为数字运算问题。
2.对三位数的加法笔算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教师通过授课的方式,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和教学重点,先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这个话题中来。
然后,教师可以从简单的例子开始,让学生慢慢了解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规律。
2. 拓展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动手进行加法运算,帮助学生将实际的问题转化为数字运算问题。
3. 重点讲解在课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加法计算技巧,让学生能够更加熟练地进行加法运算。
同时,对于三位数的加法笔算,教师需要详细地讲解算法和技巧,并将这些知识点直接应用到实际的问题中。
4. 练习巩固在课程最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的知识点。
这些练习题需要涵盖课堂所学的知识点,并适当增加难度,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运算规律,掌握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算法和技巧,还能将实际的问题转化为数字运算问题,并通过加减法的运算得到正确答案。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巩固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并且创造出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的知识点,在学习中更加主动,更加积极。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复习
计算出的结果是600,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546 )
想:216+( )=600补充习题:
600-216=384
相应练习
162+384=546
➢ 回顾总结
和同桌说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答:从学校经过邮局到少年宫要走825米, 经过体育场到少年宫要走898米。
➢ 巩固练习
11.中国、美国、俄罗斯在 第30届奥运会上获得奖牌 的情况如右表:
中国一共获得多 少枚奖牌?你还 能提出什么问题?
38+27=65(枚) 65+23=88(枚)
答:中国一共获得88枚奖牌。
➢ 拓展练习
李曼曼在计算162加一个数字时,不小心把162抄成216,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注意满 10进1,减法注意退1作10。
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
加法可以交换加数位置验算,也可以用减 法验算;减法可以用加法或减法验算。
➢ 基础练习
7.口算下面各题。
84-47= 37 30+90= 120 52+18= 70
44+25= 69 93-36= 57 150-80= 70
705-153= 552 . 705 -1 5 3 552
705-158= 547 .. 705 -1 5 8 547
➢ 基础练习
9.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458+542=1000
620-328= 292
4 5 8验算:5 4 2
+ 1 51412
+141518
1000 1000
.. 6 2 0验算:2 9 2
-328
+31218
292
620
(教学设计)第六单元 三位数的减法笔算(一)-二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第六单元三位数的减法笔算(一)-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学会三位数的减法笔算,掌握借位减法的方法,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三位数的减法笔算2.借位减法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掌握三位数的减法笔算方法2.了解借位的含义和方法难点1.对于一些较难的减法题目,掌握借位的方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教师出示一些简单的三位数的减法题目,要求学生在纸上计算并将答案写在黑板上,检查答案的正确性,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呈现新知教师通过资料或示范,向学生呈现三位数的减法笔算的含义和方法。
特别是当被减数的个位是0时和不足减法(不用借位的减法)。
3.检查理解教师出示几道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尝试,将学习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学生通过计算、比较来检查自己掌握的程度,并及时提出问题。
4.拓展练习教师出示一些较难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尝试,特别是在借位的情况下。
教师给学生时间自己独立思考,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帮助他们掌握借位的方法。
5.总结巩固教师总结讲解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并让学生通过完成出题让其他同学完成的作业来巩固他们的知识。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积极探究和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六、教学中的注意事项1.学生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性,避免因疏漏而出错。
2.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进度和深度。
3.明确让学生明白三位数及以下位数的数值意义。
4.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引导学生合作,分工合作地获取解决方法。
七、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采用多形式的考核方法,如自评、互评、小考、综合考核等,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能力水平。
八、教学反思本次课程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实践中学习三位数减法,结合小组讨论,让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减法运算技巧,而且也掌握了借位减法的方法。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说课稿-第6单元 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精品说课稿-第6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在本单元中,学生将学习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前面单元的数的大小比较、进位和退位的基础上,是数学学科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能力的重点之一。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1.掌握两位数和三位数的数学符号,并能进行简单的笔算。
2.能够准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识别和纠正常见的错误。
3.了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重难点一:掌握两位数和三位数的数学符号,并能进行简单的笔算。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也是后面计算的基础,学生必须掌握。
重难点二:能够准确地进行加、减法运算,识别和纠正常见的错误。
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是学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部分,教师应针对学生在加减法运算中常见的错误,进行及时辅导和帮助。
三、教学流程设计1. 导入新课在课堂上,我将与学生谈论数学符号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学习数学符号是学习数学知识的基础,帮助他们认识到数学符号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让他们积极参与进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2. 前置活动在学习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之前,需要学生掌握进位和退位的基本操作。
因此,在本节课中,我将提前安排一个小练习,让学生运用前一单元所学的进位和退位知识,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
3. 讲解主要知识点在本节课中,我将以几个例子为例,介绍两位数和三位数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符号的含义,并掌握运算过程。
同时,我会给学生介绍和普及一些加减法的基本技巧和技巧。
4. 生活实践应用在加减法的计算实际应用中,我将提出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例如:拼凑钱数、计算购物价格等,与学生一起研究这些问题中的数学技巧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本质和意义。
5. 小结和作业布置在本节课的结束,我将对这个单元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快速回顾和掌握本单元的重点知识,同时布置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作业。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6三位数的加法笔算丨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6 三位数的加法笔算丨苏教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三位数的加法笔算,理解进位加的概念。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运算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内容1. 三位数的加法运算规则2. 进位加的概念和操作方法3. 三位数加法笔算的练习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掌握三位数加法笔算的运算规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进位加的概念,熟练进行进位加的操作。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PPT2. 学具:练习本、铅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出三位数加法笔算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内容:介绍三位数加法笔算的运算规则,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3. 活动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三位数加法笔算的操作活动,培养他们的运算能力。
4. 进位加的概念:介绍进位加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理解并掌握。
5. 练习:让学生进行三位数加法笔算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三位数加法笔算的运算规则2. 进位加的概念和操作方法3. 三位数加法笔算的练习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三位数加法笔算题目。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家中,用实物进行三位数加法笔算的操作。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三位数加法笔算的运算规则,理解了进位加的概念,并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提高了他们的运算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对进位加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练习。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进位加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进位加的概念和操作方法进位加是整数加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尤其在三位数加法中,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进位的处理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6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苏教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会:1.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
2.熟练掌握三位数的加减法基础知识,特别是进位的方法。
3.能够进行三位数的加法计算,能够进行简单的口算和笔算。
2. 教学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教师备课组织材料,包括教案、课件、学案等•笔和纸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课件或者实物物品,让学生感受到三位数的数值,如用三个小球或者三根小棒等,让学生感受到三位数的大小。
3.2 完成陈述详细地介绍“连续进位”的概念,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需要进位。
例如,以 365 + 245 为例,先进行 5+5,直接得到 10。
但是这里是连续进位加,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再进 1,也就是写成竖式:365+ 245-----先从右往左加,在个位数上得到 5+5=10,但是需要进位,所以将 10 拆成两个部分,1 是进位的数,0 是写在个位上的数,再在十位上加上进位 1 和 6,得到 1+6+1=8,写在十位上,最后在百位上加上进位 1 和 6,得到 1+6+1=8,写在百位上,所以这个加法的结果就是 610。
3.3 自主练习教师可以给予几个练习题进行练习,让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方法也是先从右往左,最后得到最终结果。
练习题示例:1.288 + 1872.468 + 2373.655 + 387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教师可以找一些学生进行口算并将答案写在黑板或听写纸上,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3.4 小结在教学结束前,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教师可以适当加入补充说明,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了本节课的内容。
4.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位数加法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通过使用课件、实物物品等,让学生能够更快地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在自主练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大部分学生掌握了笔算方法。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6章《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能根据个位相加是否进位,估计出两个两位数的和是几十多。
2.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推理、迁移等思维能力,增强数感。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学校正在举办“快乐运动飞越梦想”校运会,接下来我们一起跟随小记者团到运动会的现场去看一看吧。
(课件播放运动会开幕式进场音频图像,学生举题板分别代表不同年级演示进场)师:你们瞧,小运动员们进场了,每个年级代表队精神抖擞地向我们走来。
每个年级代表队由男生和女生组成,现在请大家帮小记者们算一算每个年级代表队一共有多少人?(口算:22+7=29 28+9=37 32+4=4622+20=42 31+10=41 15+30=45)师:进场结束之后,同学们在操场上热热闹闹地开始进行校运会的比赛。
小记者们来到了跳绳比赛的现场,采访到了这些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从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学情预设:小华跳了45下,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跳28下。
师:根据你们找到的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谁愿意先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预设学生回答:生1:小红跳了几下?生2:小军跳了几下?生3:他们三人一共跳了多少下?……师:小朋友们真会提问题,那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小红跳了几下?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谁来(板书:45+23),你们同意吗,为什么用加法?生:小红跳的比小华多,求多的用加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期末复习教案单元复习计划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期末复习计划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的所有教学内容的复习是为了迎接期末检测,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本学期所学知识,我们制定一个系统的复习计划,以提高本班学生的复习效率。
一、复习目的1、使学生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1000以内的数等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巩固本学期学习的基础知识。
2、使学生对三位数与两、三位数相加减,两位数和一位数相乘,以及有余数的除法等计算,在正确率和速度两方面都能达到基本的要求,使计算能力进一步的提高。
3、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米和毫米、确定位置和认识角等基础知识,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作用和价值,增强数学意识,提高数学思维的能力。
通过复习,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整理所学知识。
沟通有关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概念、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要求。
三、复习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数与代数:①在把若干个物体平均分的活动中认识“剩余”现象,理解余数的含义,理解余数一定比除数小的规律。
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会列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②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学具操作认识千位,知道计数单位百和千的关系,掌握三位数的组成,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会对千以内的数的大小进行简单的估计和判断。
③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基础上探索三位数加、减笔算方法,掌握计算要领,并进行相关的估算和验算。
④会口算整十数乘一位数和不需要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会估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积的范围。
空间与图形:①通过有效的学习活动,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能根据给定的东、南、西、北某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能运用方位词语清楚地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能看懂、会设计简单的路线图。
②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会直观地比较角的大小。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6章《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口算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能根据个位相加是否进位,估计出两个两位数的和是几十多。
2.使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能力,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比较、分析、推理、迁移等思维能力,增强数感。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运动吗,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今天我们学校正在举办“快乐运动飞越梦想”校运会,接下来我们一起跟随小记者团到运动会的现场去看一看吧。
(课件播放运动会开幕式进场音频图像,学生举题板分别代表不同年级演示进场)师:你们瞧,小运动员们进场了,每个年级代表队精神抖擞地向我们走来。
每个年级代表队由男生和女生组成,现在请大家帮小记者们算一算每个年级代表队一共有多少人?(口算:22+7=29 28+9=37 32+4=4622+20=42 31+10=41 15+30=45)师:进场结束之后,同学们在操场上热热闹闹地开始进行校运会的比赛。
小记者们来到了跳绳比赛的现场,采访到了这些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情境图)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1.课件出示情境图。
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从中你们看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学情预设:小华跳了45下,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跳28下。
师:根据你们找到的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谁愿意先和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预设学生回答:生1:小红跳了几下?生2:小军跳了几下?生3:他们三人一共跳了多少下?……师:小朋友们真会提问题,那现在我们先来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是:小红跳了几下?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怎样列式,谁来(板书:45+23),你们同意吗,为什么用加法?生:小红跳的比小华多,求多的用加法。
三位数减法笔算(连续退位减)(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三位数减法笔算(连续退位减)(教案)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掌握三位数减法中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准确、迅速地进行三位数减法计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连续退位减法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教学内容1. 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2. 三位数减法中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3. 连续退位减法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三位数减法计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连续退位的原理,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连续退位减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挂图2. 学具:练习本、铅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讲解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演示,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计算。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结合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连续退位减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三位数减法笔算(连续退位减)2. 板书内容: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计算方法、应用实例七、作业设计1. 基础练习: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2. 提高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连续退位减法进行计算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数学。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找零的场景,来引出连续退位减法的概念。
这样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如果小明有 305 元,他买了一本书花了 217 元,他还剩下多少钱?”通过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减法计算,并自然地导入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完整版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教案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第六单元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内容课本第59-60页,例1、“想想做做”1~5题。
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生活,培养学生学习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与同学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先学探究1.口算:15+4 8+9 20+3 7+16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出示例1的情境图。
学校跳绳比赛活动,你从图中能知道什么?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小红跳了多少下小军跳了多少下二、交流共享明确问题:“小红比小华多跳23下,小军比小华多28下”是什么意思分别怎样列式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算式,提问:你能口算出得数吗?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是怎样算的。
在此基础上,在指名说说,并适当加以点评。
对于不同的口算方法,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板书。
引导学生总结两道算式的共同点,揭示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提问:这两道题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交流中小结:这两道题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时都可以采用相同的思路和方法,只是第一道相加时不需要进位,第二道相加时需要进位。
今后在口算时要注意适当加以区分。
三、反馈检测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让学生看清题意后把口算的结果直接写在教材上。
集体反馈,电脑验证。
比较每组题的异同点。
第1题让学生体会如何在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基础上思考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
第2题让学生体会进位加与不进位加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与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习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以及相关的实际问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千以内加减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计算和验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千以内加减法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有关加、减法的计算,(板书课题。
)通过复习,要能又对又快地口算加、减法,还要能比较熟练地列出竖式进行加减法的笔算,并且能验算。
二、复习口算
1.复习口算方法。
(1)出示:
40+20= 32-3= 15-8= 7+5=
400+20= 320-300= 150-80= 70+50=
(2)请学生们一组一组地口算。
(3)结合每一组口算提问:
①第一、二组口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指出;在口算时,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
②第三、四组分别是怎样算的?指出:遇到像这样的题,我们可以按百以内的加减法进行计算。
2.完成期末复习第10题。
(1)学生们独立完成。
(2)对有错的题目要及时查找原因,进行纠正,注意了解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三、复习笔算
1.完成期末复习第11题。
(1)小朋友已经掌握了口算方法,现在来算第11题的第(1)组题,看看笔算加法怎样算,
请大家把这两题做在作业本上。
提问:这两道笔算加法是怎样做的?得多少?每一题的十位上是怎样相加的,为什么第二题的十位上相加不得9呢?比一比:两题计算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笔算加法,除了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之外,要特别注意,哪一位满十要怎样?
(2)学生练习第(2)组,指名板演。
完成后集体订正,检查时注意强调退位方法。
提问;为什么同样是用823去减,一题得4百多,而另一题则得3百多?
(3)学生练习第(3)组,指名板演。
完成后集体订正。
提问:说一说每一题的十位上是几减几?为什么会不同?
(4)提问:笔算减法要怎样算?笔算减法时要特别注意哪一条?
2.总结方法:
列竖式笔算加、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计算时要特别注意,加法里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减法里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再减。
3.完成期末复习第12题。
(1)现在,请同学们按刚才的方法来算第9题,每道题在计算之后,都要想一想怎样验算,用竖式验算一遍。
(2)学生们练习,指名学生板演。
(3)集体订正,注意提问学生根据什么来验算,让学生说出验算的方法,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
四、复习解决实际问题
1.完成期末复习第13题。
(1)出示插图,请学生看清图意。
提问:从学校到少年宫有几条路线?先分组讨论,再组织交流。
(2)根据学生回答,老师相应的板书出行走的路线。
组织学生估计;走哪一条路线会近一些呢?为什么?(允许学生采用多样的估计方法。
)
(3)请学生们算一算近多少米,以证实自己当初的推断。
2.完成期末复习第14题。
(1)出示统计表。
提问:这题我们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第(1)个问题。
集体订正时,提问:你是怎样解答的,先算的什么,再算的
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解答?
(3)学生独立完成第(2)个问题。
要集体订正时,提问,在求问题时你是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为什么先求二年级一班和三班一共有多少本?
(4)小结:我们在解答类似这样的题目时,一定要认真读题,理解已知条件与问题的关系,从而确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完成期末复习第15题。
(1)请学生们看题后再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提问:已知什么,要求什么?
(2)学生们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提问:你是怎样解答的?为什么这样解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些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