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 变化的鱼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 《变化的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变化的鱼》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的巩固与应用;是本章的重点与难点;将为以后的学习函数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时探究和掌握图形坐标的变化引起图形的平移.伸长.压缩之间的变化规律。
二学情分析:1基于学生抽象想象力较差,需要适当设计一些实际操作环节。
2基于学生独立探索与归纳能力有限,应设计自主实验与合作探究相结合。
三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①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伸长.压缩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
发展学生形象思想能力,数形结合意识。
②;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发展学生探索中的数形相结合的意识。
3:情感目标:①丰富学生多已具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虚意识。
发展形象思维.。
②:通过学生亲自“鱼”变化的研究.激发其对学习的耐心与求知欲四教学环节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给出一组“有序数对”要求学生依次描点连线①巡视学生操作过程,展示优秀作品并搜集小组的探索结论②幻灯展示“鱼”的平移变化过程巡视.协助学困生完成描点连线过程并展示优秀作品收集各小组探索结论幻灯展示“鱼”的伸长.压缩变化过程与学生合作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收集学生本节课的学情自主完成课前小测并小组内互改在学案中依次描点连线分小组完成活动一探索“鱼”的平移与坐标变化关系合作完成活动二探索“鱼”的伸长.压缩与坐标变化关系全班合作总结本节课的收获独立完成课堂检测复习点与有序数对的一一对应关系为探索“鱼”的平移作准备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学生进行美感教育和培养学生空间观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动手能力,交流能力对本节课重点作总结难点,做方法的指导检测学生对本节知识的情况与探索知识。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上5.3变化的鱼(2)教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三节变化的鱼(2)教案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 进一步巩固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2.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已知轴一边的图形或坐标确定另一边的图形或坐标。
(二)能力训练要求1. 通过对称轴左边的图形,观察得出右边的图形,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2.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 通过研究有趣的图形,学生能进行探索和创造,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现实生活中。
教学重点:作某一图形关于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能写出所得图形相应各点的坐标。
教学难点:作某一图形关于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课堂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见到过哪些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生』:……『师』: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随处可见。
古时我国很多的建筑就有对称的结构,既美观又大方。
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图形的横坐标都乘以-1,纵坐标不变时,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y轴对称;把一个图形的纵坐标都乘以-1,横坐标不变时,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x轴对称。
把一个图形的横坐标、纵坐标都乘以-1时,所得的图形与原图形关于原点对称。
那么,如果已知一个图形,你能否求出这个图形中的某些点关于x轴或y轴或原点对称的对称点的坐标呢?或者已知轴对称图形(或者中心对称图形)的一半,你能否画出另一半呢?教学过程:探究新知1.例题讲解如图中,左右两幅图案关于y轴对称,右图中的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2,3),(4,3)。
嘴角左右端点的坐标分别是(2,1),(4,1)。
(1)试确定左图案中的左右眼睛和嘴角左右端点的坐标。
(2)你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
(此题较为简单。
抽学生解答)『师』:现从对称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发现什么?『生』:左右两幅图案关于y轴对称。
从而发现两幅图案上各个对应点的纵坐标相同,初中-数学-打印版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数学第五章变化的鱼(一)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第五章位置确实定3.变化的鱼〔一〕一、学生的知识技能根底:学生已学习了运用多种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使学生感受到了丰富确实定位置的现实背景;系统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根本概念,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准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清楚地认识了点和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能确定点的坐标及根据坐标描点、进而连线形成图形。
学生的活动经验根底:学生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根底,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中要安排一定的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的时机,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学生通过“变化的鱼〞这样一个趣味性较强的话题,深切感受图形坐标的变化与图形形状的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进一步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开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1.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情感目标】1.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开展形象思维。
2.通过有趣的图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通过“变化的鱼〞,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开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教学难点:由坐标的变化探索新旧图形之间的变化。
教学方法: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2探究新知;○3归纳结论;○4练习提高;○5课堂小结;○6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我们知道点的位置不同写出的坐标就不同,反过来,不同的坐标确定不同的点。
如果坐标中的横〔纵〕坐标不变,纵〔横〕坐标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横纵坐标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那么图形是否会变化,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这将是本节课中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变化的鱼教案
《变化的“鱼”》(第一课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变化的“鱼”》(P162--166)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压缩、拉伸等变换之间的关系。
(2)数学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与形之间的桥梁,感受数与形的相互关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问题解决:通过探究,归纳出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变化规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4)情感与态度:通过对有趣的图形—“鱼”的研究,感受图形的平移、伸缩的变化之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并掌握图形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伸缩等变换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由坐标的变化探索新旧图形之间的变化规律。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目标教学,小组合作,师生互动探究。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研讨式
四、教学过程
图1
活动2:亲身经历初探新知
问题与情境
)将图1的“鱼”的顶点纵坐标保持不变,横
坐标分别加3,所得各点坐标分别是什么?再将
得到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并观察所得的“鱼”与原来的“鱼”相比有什么变化?
附:板书设计§5.3.1 变化的“鱼”
《变化的“鱼”》(第一课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
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变化的“鱼”》(P162--166)
平顶山市二十八中
张志明
2003-6。
变化的鱼-1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第一课时教案变化的鱼《变化的鱼》这一节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位置的确定》中第三节的第一课时,现就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目标、方法、教学过程作以下说明。
一、教学内容及其地位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的拓展性、开发性和探索性。
《变化的鱼》这节课也同样具有这一特征,它将图形坐标的变化与图形形状、大小、方向及位置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通过《变化的鱼》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从而形成数学的思想方法及数学观念和基本的数学素质。
让学生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伸缩、翻折、旋转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感受到图形坐标的变化决定着图形的变化(平移、伸缩、翻折),图形的变化又影响着图形坐标的变化这种辨证统一的思想。
《变化的鱼》即体现几何图形的现实性、趣味性,又不失数学内容的深刻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情感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观察、思考、交流、类比、归纳、动手操作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总结能力,加强对数形结合的理解和认识。
三、教法与学法分析1、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高效,在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先进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嘴,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
2、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通过互动的参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实际动手操作,总结出结论,主动愉快地获取新知识,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3 变化的鱼 教案2
变化的鱼(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进一步巩固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已知轴一边的图形或坐标确定另一边的图形或坐标.(二)能力训练要求1.通过对称轴左边的图形,观察得出右边的图形,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2.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研究有趣的图形,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数学学习中,并能进行探索与创造,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学重点作某一图形关于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能写出所得图形相应各点的坐标.●教学难点作某一图形关于对称轴的对称图形.●教学方法互动学习法.●教具准备坐标纸若干张.投影片三张:第一张:做一做(记作§5.3.2 A);第二张:练习(记作§5.3.2 B);第三张:练习(记作§5.3.2 C).●教学过程Ⅰ.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轴对称图形?[生]电视机、电脑、桌子、课本等.[生]还有建筑物如天安门城楼,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师]是的,轴对称图形随处可见.古代的中国人民就已经懂得了轴对称图形,他们在建造建筑物的时候就采用了对称的结构,既美观又大方,可见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悠久,人民之聪明,我们作为新世纪的主人,不仅要学习前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要有所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有发展,才能站在世界峰巅.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把一个图形的横坐标都乘以-1,纵坐标不变时,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y轴对称;把一个图形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时,所得图形与原图形关于x轴对称.那么如果已知一个图形,你能否求出这个图形中的某些点关于x轴或y轴对称的对称点的坐标呢?或者已知轴对称图形的一半,你能否画出另一半呢?这就是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Ⅱ.讲授新课1.例题讲解如下图中,左右两幅图案关于y轴对称,右图案中的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2,3),(4,3).嘴角左右端点的坐标分别是(2,1),(4,1).(1)试确定左图案中的左右眼睛和嘴角左右端点的坐标.(2)你是怎样得到的?与同伴交流.[师]这个问题比较容易解答,下面我找一位同学进行解答.[生]解:(1)左图案中的左眼坐标为(-4,3),右眼坐标为(-2,3),嘴角的左端点坐标为(-4,1),右端点坐标为(-2,1).(2)我是看图观察到的.[师]非常棒,从图上直观的可以得出答案,如果从对称的角度来考虑可以吗?[生]可以,因为左右两幅图案关于y轴对称,所以,两幅图案上各个对应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因此,左图案中的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是(-4,3),(-2,3),嘴角左右端点的坐标分别是(-4,1),(-2,1).2.议一议(1)如果将上图中的右图案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那么左右眼睛的坐标将发生什么变化?(2)如果作图中的右图案关于x轴的轴对称图形,那么左右眼睛的坐标将发生什么变化?(3)如果图中的右图案沿y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那么左右眼睛的坐标将发生什么变化?[师]上节课我们分别对这些情况进行过探讨,估计大家应该设计什么问题,所以自己先进行独立思考,然后再按小组交流,最后把你的答案说给大家听.[生甲]解:(1)根据题意可知,右图案沿x轴正方向平移1个单位长度,所以每一个点的横坐标都加1,纵坐标不变.因此左、右眼睛的坐标分别为(3,3),(5,3).[生乙](2)如果作右图案关于x轴的轴对称图形,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两图形中对应点的特点可知,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纵坐标的相反数,所以右图案中左、右眼睛的坐标原来为(2,3),(4,3),现在应变为(2,-3),(4,-3).[生丙](3)如果图中的右图案沿y轴正方向平移2个单位长度,那么图案中的每一点的纵坐标都增加2,横坐标不变.所以左、右眼睛的坐标为(2,5),(4,5).[师]大家非常聪明,回答的问题很好.如果在上面的问题中右图案不是沿x轴正方向或y轴正方向移动,而是沿x轴负方向或y轴负方向移动,那么左、右眼睛的坐标又该如何变化呢?[生]和上面相反,沿x轴负方向移动几个单位长度,横坐标减去几,纵坐标不变;沿y轴负方向移动几个单位长度,纵坐标减去几,横坐标不变.[师]大家认为这位同学的回答精彩不精彩?[生]精彩.[师]非常精彩,应给予掌声鼓励.如下图,正方形ABCD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1),B(3,1),C(3,3),D(1,3).(1)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将正方形向左平移2个单位,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写出各点的坐标;(2)将正方形向下平移2个单位,画出相应的图形,并写出各点的坐标.(3)在(1)(2)中,你发现各点的横、纵坐标发生了哪些变化?[师]请大家先按要求画出图形,再口头回答.[生甲]解:(1)将正方形向左平移2个单位,也就是横坐标都减去2,纵坐标不变.如下图所示.A(-1,1),B(1,1),C(1,3),D(-1,3).[生乙]将正方形向下平移2个单位,也就是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减去2.如右图所示.A(1,-1),B(3,-1),C(3,1),D(1,1).[生丙]在(1)中,各点的横坐标都减少了2,纵坐标未变;在(2)中,横坐标未变,纵坐标都减少了2.Ⅲ.课堂练习1.如下图,铅笔图案的五个顶点的坐标分别是(0,1),(4,1),(5,1.5),(4,2),(0,2).将图案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作出相应图案,并写出平移后相应5个点的坐标.[生]因为图案是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以纵坐标都减去2,横坐标不变,如下图所示.五个点的坐标分别为(0,-1),(4,-1),(5,-0.5),(4,0),(0,0).2.如下图,作字母H关于坐标原点的中心对称图形,并写出所得图形相应各点的坐标.解:字母中的六个点的坐标分别为(-3,3),(-3,2),(-3,1),(-1,1),E(-1,2),F(-1,3),因为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点的横坐标是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也是互为相反数.所以A、B、C、D、E、F这六个点关于原点的对称点的坐标为A′(3,-3),B′(3,-2),C′(3,-1),D′(1,-1),E′(1,-2),F′(1,-3).如下图所示.Ⅳ.课时小结本节课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1.会作出某一图形关于x轴、y轴、原点的对称图形,并能写出相应点的坐标.2.把整个图形整体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移动几个单位长度后,图形有何变化,对应点的坐标有何变化,变化的规律是什么.Ⅴ.课后作业习题5.7解:1.A(-4,2),B(4,2),它们的横坐标是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C(-4,-2),D(4,-2).它们的横坐标是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2.解:如下图所示.A′(4,0),B′(4,3),C′(2.5,0),D′(1,3),E′(1,0).Ⅵ.活动与探究1.如下图,以树干为对称轴,画出树的另一半.分析:要画出树的另一半,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关于对称轴对称的对应点的横坐标是互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因此需要在图中先建立直角坐标系,写出对称轴左侧某些点的坐标,然后对称地写出右侧的对应点的坐标,再进行连接.解:如上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对称轴为y轴,y轴左侧的点A、C两点的坐标为(-4,0),(-3,4),对称点A′,C′的坐标为(4,0),(3,4),O、B、D三点都在对称轴上,然后用线段连接起来.2.A、B、C、D、E各点的坐标如下图所示,确定△ABE、△EBD、△ABC的面积,你是怎样做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解:A 、B 、C 、D 、E 各点的坐标分别为A (0,6),B (0,3),C (6,1),D (-2,-2),E (-8,0).△ABE 的面积为21 (8×6-8×3)=12. △EBD 的面积为8×5-21×8×3-21×2×5-21×6×2=17. △ABC 的面积为21 (6×5-2×6)=9. 规律为可以将每个三角形的面积看成边与坐标轴平行的矩形的一半.●板书设计 变化的鱼(二)一、例题讲解(有关对称问题)二、议一议三、做一做(当一个图形整体向某一方向运动时,坐标的变化有何规律)四、课堂练习五、课时小结六、课后作业●备课资料一、数学大世界笛卡儿揭榜破题的故事笛卡儿是法国著名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早年就读于拉弗莱什公学时,因孱弱多病,被允许早晨在床上读书,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1617年5月,法国公爵奥伦治的军队屯驻在荷兰南部的布勒达城.刚从大学毕业的笛卡儿正在这支部队从军.一天,他在街头散步,忽听人声喧嚷,不知何事.他上前探询,只见众人正围观一张榜文,议论纷纷,榜文是用荷兰文写的,他看不懂,只好请旁边一位颇有风度的学者翻译成法语.原来榜文的内容是一道几何题,他认真揣摩思索了几个小时,就破解了这道难题,如此奇迹,使那位“翻译”大吃一惊,并盛加赞扬,邀请他到家中叙谈,果然话语投机,遂结为金兰之好.这位翻译就是当地有名的多特大学的校长毕克门.他为笛卡儿的数学才华感到高兴,但又为他弃学从军感到可惜.他劝笛卡儿,既然在数学方面有如此才能,何不脱离军界,专门学习数学呢?笛卡儿的破题成功,加上毕克门校长的评价赞扬,更加激发了他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出使他改变了从军的初志,转向数学探索,并在后来的创造性工作中,将过去对立着的两个研究对象“数”和“形”统一了起来,他在数学中引入了“变量”,完成了数学史上一项划时代的变革.革命导师恩格斯把它称为数学的转折点.此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二、参考练习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表示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的各个顶点的坐标.(1)作出这个正六边形关于x轴的对称图形,并写出各顶点的坐标.(2)作出这个正六边形关于y轴的对称图形,并写出各顶点的坐标.(3)作出这个正六边形关于原点的对称图形,并写出各顶点的坐标.(4)把这个正六边形整体向上移动3个单位长度,写出六个顶点的坐标;整体向下移动3个单位长度,写出六个顶点的坐标.(5)把这个正六边形整体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并写出六个顶点的坐标;整体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并写出六个顶点的坐标.(6)把上述每种情况中坐标变化的规律找出来.答案:略。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变化的鱼 doc
《变化的鱼》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变化的鱼》是八年级上第五章的最后一节。
本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体会坐标变化和图形变换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知道确定位置需要有两个量,也能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内容有所掌握。
如由坐标找点的位置,由点写出坐标,体会到数和形之间的联系,但是这些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还没有机会把第二章图形的变换和坐标变化联系起来。
而本节内容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契机,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连贯性。
本节是让学生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如平移,轴对称,伸长,放大等)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本节的内容在生活中频频出现,学习本节后让他们感觉到数学的作用,能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本节的内容对学生后面学习函数及位似图形起到铺垫作用,从而使学生学习函数图象时,都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的关系。
2.教学目标1)能够由坐标变化对图形进行变换2)能够自主探索,与同学进行交流合作3)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
3.重点:感受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内在关系。
难点:探索在同一坐标系中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说教法设计本节的设计主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在己有的经验基础上更好的学习数学,因此在整体设计中我采用“问题境情——探索交流——建立模型”——的模式安排教学。
第二、体现数学知识的形成,提供充分的探索时间,让学生在自己的经验中通过观察,实验,猜测,交流等数学活动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
第三、让学生清晰有条理地表述自己探索的过程,并总结成规律,形成模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开阔视野,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说学情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学生对计算机非常热忠,而Z+Z又是专门为学生进行学习提供平台的软件。
学生经过前段时间的应用对它非常感兴趣,本节课应用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想学习的空间,让他们在一个有趣的空间自由的发挥,使学习变成乐趣。
八年级数学教案变化的鱼
八年级数学教案《变化的鱼》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平移、旋转在实际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生审美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移、旋转的意义,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平移、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观察法、操作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 鱼图片若干张2. 剪刀、彩笔等绘画工具3. 课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鱼图片,引导学生观察鱼的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鱼是如何运动的吗?2. 新课导入:介绍平移、旋转的定义。
平移是指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3. 课堂讲解:讲解平移、旋转的性质,如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等。
4. 实例分析: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滑滑梯、汽车行驶、风车等,引导学生发现平移、旋转的应用。
5. 动手操作: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鱼图片,通过剪贴、绘画等方法,创作出平移、旋转后的鱼。
6. 作品展示: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解创作过程中的思路。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平移、旋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8.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平移、旋转现象,下节课分享。
9. 板书设计:变化的鱼平移:将图形上的所有点按照某个方向作相同距离的移动。
旋转:将图形绕着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
10.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平移、旋转的定义及性质,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但在课堂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给予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的机会。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掌握平移、旋转在实际中的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八年级数学上册-变化的鱼教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变化的鱼教案-北师大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八年级数学上册变化的鱼教案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1、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通过图形的平移,轴对称等,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情感目标】1、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2、通过有趣的图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通过“变化的鱼”,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教学难点:由坐标的变化探索新旧图形之间的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我们知道点的位置不同写出的坐标就不同,反过来,不同的坐标确定不同的点。
如果坐标中的横(纵)坐标不变,纵(横)坐标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横纵坐标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那么图形是否会变化,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这将是本节课中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练习:拿出方格纸,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读出的点的坐标在纸上找到相应的点,并依次用线段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坐标是(0,0),(5,4),(3,0),(5,1),(5,−1),(3,0),(4,−2),(0,0)。
『师』:你们画出的图形和我这里的图形是否相同?『生』:相同。
八年级数学变化的鱼(3)教案 北师大版
变化的鱼(3)●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本章知识的网络结构.(1)在平面内,确定点的位置一般需要两个数据.(2)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3)认识并能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4)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5)会画坐标系,描述,连线,看图.(6)理解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二)能力训练要求1.熟练掌握本章的知识网络结构及相互关系.2.在现实情境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3.会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在此坐标系中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4.通过描点、连线、看图以及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5.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1.通过本章内容的小结与复习,培养学生学会归纳,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2.认识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化.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点本章知识的网络结构,及相互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突出本章重、难点内容.●教学难点所学知识的应用.●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式归纳教学法.●教具准备坐标纸若干X.投影片三X:第一X:本章知识网络结构图(记作§5.4 A);第二X:练习(记作§5.4 B);第三X:练习(记作§5.4 C).●教学过程Ⅰ.导入[师]本章的内容已经全部学完,请大家回忆并归纳本章所学的知识,以致能进一步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Ⅱ.讲授新课[师]首先请大家通过投影屏幕来看本章知识的网络结构.投影片(§5.4 A)[师]从上面的知识网络结构图中,可看出本章知识的主要内容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部分知识,尤其是图形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轴对称、平移、压缩、放大等之间的关系是函数的基础,因此要求同学们要熟练掌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请同学们回忆主要知识点.[生]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式很多,如电影院里找座位需要确定排号和座位号两个数据;在海上确定船的位置需要知道船距某一地方的距离和方位角;在地图上确定某一城市的位置需要知道这个城市所处的经度和纬度;找家庭住址需要知道几号楼、几单元、几层、几号四个数据.因此确定位置的方式方法很多,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用什么方法,数据的个数也会因问题的不同而变化,不过,确定物体的位置时数据不能少于两个.一般地,在平面内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两个数据,在空间中确定物体的位置需要三个数据.[师]2.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确定给定点的坐标,以及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生]对于平面内任意一点P,过点P分别向x轴、y轴作垂线、垂足在x轴、y轴上对应的数a,b分别叫做点P的横坐标、纵坐标,有序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反过来,过x轴上的点a作x轴的垂线,过y轴上的点b作y轴的垂线,两条垂线的交点就是所要找的点.[师]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y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横坐标相同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的位置有什么特点?[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点的纵坐标为O;y轴上的点的横坐标为O;如果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则连接这两点的线段或直线平行于y轴;若两个点的纵坐标相同,则连接这两点的线段平行于x 轴.[师]根据刚才的总结,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投影片(§5.4 B)[师]请大家在坐标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并进行描点.[生]如下图所示.A(-4,0),B(0,4),C(-4,4).[师]4.已知某一图形,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各个顶点的坐标.已知矩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8,6,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写出它的四个顶点的坐标.[生]如下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A(-4,3),B(-4,-3),C(4,-3),D(4,3).[师]5.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某些点,并将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得到一个图案,当这些点的坐标发生变化时,图形应怎样变化.投影片(§5.4 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为(0,0),(2,4),(2,0),(4,4)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图案.(1)这四个点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1,将所得的四个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所得的图案与原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 (2)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3呢? (3)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加3呢? (4)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乘-1呢? (5)纵、横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2倍呢? (6)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乘-1呢?[生](1)如下图所示虚线表示原来的图形,实线表示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1之后形成的图形,所得的图案与原图案相比,图案纵向未变,横向被压缩为原来的一半.(2)如上图所示,虚线表示原来的图案,实线表示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3后的图案,所得的图案与原来的图案相比,图案被向右平移3个单位,形状、大小未发生改变.(3)如下图所示,虚线表示原来的图案,实线表示后来的图案,与原图案相比,图案向上平移了3个单位,形状、大小未发生变化.(4)如下图所示,虚线表示原来的图案,实线表示后来的图案,所得图案与原图案关于纵轴对称.(5)如下图所示,虚线表示原来的图案,实线表示后来的图案,所得图案与原图案相比,形状不变,大小放大了一倍.(6)如下图所示,虚线表示原来的图案,实线表示后来的图案,所得图案与原图案相比,两个图案关于横轴对称.[师]在上面的例题中已知:(1)当横坐标乘以-1,纵坐标不变时,所得图案与原图案关于y轴对称;(2)当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乘以-1时,所得图案与原图案关于x轴对称;(3)当横坐标都加上(或减去)某一个数,纵坐标不变时,所得图案与原图案相比整体向右(或向左)移动.(4)当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加上(或减去)某一个常数时,所得图案整体向上(或向下)移动.(5)当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成原来的几倍(或几分之一)时,所得图案横向不变,纵向被拉长(或压缩)为原来的几倍(或几分之一).(6)当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成原来的几倍(或几分之一)时,所得图案纵向不变,横向被拉长(或压缩)为原来的几倍(或几分之一).(7)当横坐标、纵坐标都变为原来的几倍(或几分之一)时,所得图案放大(或缩小)为原来的几倍(或几分之一).Ⅲ.课堂练习在直角坐标系中,将坐标是(2,0),(2,2),(0,2),(0,3),(2,5),(3,5),(2,2),(5,3),(5,2),(3,0),(2,0)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图案.(1)每个点的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变成原来的21,再将所得的各个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所得的图案与原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2)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3呢? (3)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加3呢? (4)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乘以-1呢? (5)纵、横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2倍呢? (6)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乘-1呢? 答案:略 Ⅳ.课时小结本节重点复习归纳了本章内容中的各知识点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与各知识点的熟练综合应用能力. Ⅴ.课后作业在方格纸中,每个小格的顶点叫做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叫做格点三角形.如图,三角形ABC 的顶点A 、B 、C 在格点上.(1)作三角形A′B′C′,使三角形A′B′C′的三边分别是三角形ABC三边的2倍.(2)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表示图上各点的坐标.答案:略Ⅵ.活动与探究P(a,b),如果ab=0,那么点P在什么位置?解:若ab=0,则a=0或b=0,或a=0,b=0.当a=0,b≠0时,点P在y轴上;当a≠0,b=0时,点P在x轴上;当a=0,b=0时,点P在原点.2.矩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4,6,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使它的一个顶点的坐标为(-2,-3),与同伴交流,你们的答案相同吗?解:如下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四个点的坐标分别为A(-2,3),B(-2,-3),C(2,-3),D(2,3).答案有无数个.●板书设计§5.4 回顾与思考本章知识内容(网络结构图)一、生活中确定位置的方式方法二、在直角坐标系中,会写给定点的坐标,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坐标轴上的点有什么特点,横坐标相同的点或纵坐标相同的点与坐标轴的位置有何关系。
变化的鱼教案
变化的鱼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进一步巩固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2.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已知轴一边的图形或坐标确定另一边的图形或坐标.
(二)能力训练要求
1.通过对称轴左边的图形,观察得出右边的图形,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2.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研究有趣的图形,使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数学学习中,并能进行探索与创造,把学到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二.教学重点
作某一图形关于对称轴的对称图形,并能写出所得图形相应各点的坐标.
三.教学难点
作某一图形关于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四.教学方法
互动学习法.。
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变化的鱼》教案 北师大版【精品教案】
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中学八年级数学上册《变化的鱼》教案 北师大版一、学生起点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已学习了运用多种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使学生感受到了丰富的确定位置的现实背景;系统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准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清楚地认识了点和坐标之间的对应关系;能确定点的坐标及根据坐标描点、进而连线形成图形。
学生的活动经验基础:学生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基础,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教学中要安排一定的合作交流与自主学习的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学习任务分析本节课学生通过“变化的鱼”这样一个趣味性较强的话题,深切感受图形坐标的变化与图形形状的变化之间的密切关系,也进一步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认识.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平移、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1.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情感目标】1.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2.通过有趣的图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通过“变化的鱼”,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伸长、压缩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教学难点:由坐标的变化探索新旧图形之间的变化。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2探究新知;○3归纳结论;○4练习提高; ○5试一试 ⑥课堂小结;⑦布置作业第一环节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师』: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5.3变化的鱼》二课时教学设计
5.3变化的鱼(1)桐乡四中张惠琴一、内容分析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五章《位置的确定》的第三节。
它一方面是巩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找坐标、由坐标确定点的位置”的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本节的学习,将图形中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体现几何图形的现实性、趣味性,又不失数学内容的深刻性;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理解点的坐标变化与点的位置关系;理解图形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关系;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合情推理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2、过程与方法: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交流合作习惯;提高学生对思考结果的表达、交流的程度和水平;让学生再一次体验到数学知识的美妙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平移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同一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看过哈哈镜吗?哈哈镜中人的体形的变化中有数学问题吗?回想电视屏幕上的各种画面的变化,这说明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图形变换,我们可以运用坐标系去探究图形变换的规律。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点的坐标变化对图形的影响。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前面我们学习了已知点的坐标如何描点的方法,请大家回忆一下由点的坐标如何找点?假设点P的坐标是(-1,2)。
(学生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并找到点P。
)根据上述描点的方法完成引例: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0,0),(5,4),(3,0),(5,1),(5,-1),(3,0)(4,-2),(0,0)。
《变化的鱼》教案
变化的鱼(一)一.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变化的鱼》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第5章的第三节,是一节趣味性较强的课,本节内容教材安排2个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将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形状、大小、方向及位置的变化之间的关系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研究图形的平移、伸缩和对称变换与相应点坐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观察猜测——实践操作——总结规律——迁移应用”,逐渐递进,层层深入的活动。
通过《变化的鱼》教学,学生经历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伸缩、对称变换之间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感受到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决定着图形的变换(平移、伸缩、翻折),图形的变换又反映出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这种辩证统一的思想。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图形变换是初中数学新课程的一个学习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多是从“形”的角度来认识图形变换的,而本节课,着重是从的“数”的变化来研究“形”的变换,为此,要求学生感受图形上各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换之间的关系,建立“数”与“形”之间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本节课内容在生活中有丰富的实际素材,学习本节课后学生能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能够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课内容对学生后面学习函数及位似变换起着较好的铺垫作用,从而使学生在学习函数图象时,可以更好的理解坐标变化与图形变换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知道确定平面上一个点的位置需要一对有序实数,如根据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写出相应坐标,体会到“数”和“形”之间的联系,虽然这些还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但也具有了把图形的变换和坐标变化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基础。
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进一步让学生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下,进行描点、绘图的实践操作和探索,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引起图形变换,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思想,由于本节课趣味性较强,容易受到学生的喜欢,因而,只要教师注意课堂教学情景和氛围的创设,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5.3变化的鱼课时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5.3变化的鱼课时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鱼类群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2.了解鱼类群体数量变化原因,并理解其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3.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与体验能力。
教学重点1.掌握鱼类群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2.掌握鱼类群体数量变化原因,并理解其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教学难点1.了解鱼类群体数量变化原因,并理解其与生态平衡的关系。
教学准备1.模拟水族箱或观赏鱼缸(含透明隔板)一套,需提前添水并等待水质稳定。
2.罗氏网、尺子、计时器等实验器材。
3.观察鱼类的PPT或视频资源(选用优质教育影片)。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1.教师出示鱼类的照片,让学生看图猜词,预热本节课。
2.教师介绍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
实验环节(40分钟)1.教师将模拟水族箱分成A、B两部分,每一部分含10条鱼。
2.在A部分添加罗氏网,每10秒记录鱼类数量,并记录10分钟。
3.在B部分不添加罗氏网,每10秒记录鱼类数量,并记录10分钟。
4.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两部分鱼类数量的变化规律,并给出思考问题:为什么添加罗氏网的部分鱼类数量变化不明显?是否存在稳态?如果存在,如何解释?5.学生自行思考并讨论,教师在旁引导答疑。
归纳总结(10分钟)1.学生就本节实验现象、思考问题展开探讨并将结论画板书出。
2.教师梳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和教学目标。
巩固练习(20分钟)1.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观察鱼类资源。
2.学生自行思考:鱼类为何要变色?鱼类的眼睛用来干嘛?3.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展开思考与探讨。
4.教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课后作业1.提供鱼类生态环境实地观察或网络模拟实验的作业,让学生自行探究鱼类群体数量变化的现象,并发现其中的规律与原因。
2.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实验等方式,更深入地了解生态平衡、生物群落等概念。
教学反思1.该课时设计将实验与理论相结合,能够引导学生发现并解释鱼类群体数量变化规律,使课堂更具生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上册变化的鱼教案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变化(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1、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空间与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通过图形的平移,轴对称等,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情感目标】
1、丰富对现实空间及图形的认识,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2、通过有趣的图形的研究,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3、通过“变化的鱼”,让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教学重点: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的平移,轴对称,伸长,压缩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教学难点:由坐标的变化探索新旧图形之间的变化。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师』:在前几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知识,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能在方格纸上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由点的位置写出它的坐标。
我们知道点的位置不同写出的坐标就不同,反过来,不同的坐标确定不同的点。
如果坐标中的横(纵)坐标不变,纵(横)坐标按一定的规律变化,或者横纵坐标都按一定的规律变化,那么图形是否会变化,变化的规律是怎样的,这将是本节课中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练习:拿出方格纸,在方格纸上建立直角坐标系,根据读出的点的坐标在纸上找到相应的点,并依次用线段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坐标是(0,0),(5,4),(3,0),(5,1),(5,−1),(3,0),(4,−2),(0,0)。
『师』:你们画出的图形和我这里的图形是否相同?
『生』:相同。
『师』:观察所得的图形,你们决定它像什么?
『生』:像“鱼”。
『师』:鱼是营养价值极高的食物,大家肯定愿意吃鱼,但上面的这条鱼太小了,下面我们把坐标适当地作些变化,这条鱼就能变大或变胖,即变化的鱼。
(板书课题)
二、新课学习
1、【例1】将上图中的点(0,0),(5,4),(3,0),(5,1),(5,-1),(3,0),(4,-2),(0,0)做以下变化:
(1)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2倍,再将所得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所得的图案与原来的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
(2)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分别加3,再将所得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所得的图案与原来的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
『师』:先根据题意把变化前后的坐标作一对比。
如下:
(1)(0,0),(5,4),(3,0),(5,1),(5,-1),(3,0),(4,-2),(0,0)
(0,0),(10,4),(6,0),(10,1),(10,-1),(6,0),(8,-2),(0,0)
(2)(0,0),(5,4),(3,0),(5,1),(5,-1),(3,0),(4,-2),(0,0)
(3,0),(8,4),(6,0),(8,1),(8,-1),(6,0),(7,-2),(3,0)
根据变化后的坐标,把变化后的图形在自己准备的方格纸上画出来。
你们画出的图形与下面的图形相同吗?
『生』:相同。
『师』:这个图形与原来的图形相比有什么变化呢?
『生』:比原来的鱼长了。
『师』:将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所得图案与原图案相比,整条鱼横向拉长为原来的的2倍。
即鱼变长了。
(师选一生的第(2)题的图对比)
『师』:大家的图形和他画的是否相同?
『生』:相同。
『师』:这个图形和原来的图形相比是变长了还是变胖了?
『生』:没变。
『师』:新的图案与原图案相比,鱼的形状、大小不变,整条鱼向右平移了3个长度单位。
小结:从上面的两种变化情况来看,当横坐标分别加3,纵坐标不变时,整个图案向右平移了3个单位;当横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时,整条鱼被横向拉长为原来的2倍。
这两种情况都是横坐标变化,纵坐标不变,图形是被拉长或向右移动,当纵坐标发生变化,横坐标不变时,鱼会怎样变化呢?
2、【例2】将第一个图形中的点(0,0),(5,4),(3,0),(5,1),(5,−1),(3,0),(4,−2),(0,0)做如下变化:
(1)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分别乘-1,所得的图案与原来的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
(2)横、纵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2倍,所得的图案与原来的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先做第(1)题:描述坐标的变化,再画图)
『师』:图形应变成什么图形?
『生』:图形和原来图形相比,好像鱼沿x轴翻了个身。
『师』:是的,所得的图案与原图案关于横轴成轴对称。
(指导学生做第(2)题,方法同上)
『师』:图形应变成什么样了?
『生』:所得的图案与原图案相比,形状不变、大小放大了一倍。
『师』:即鱼长大长胖了。
3、分小组讨论:当坐标如何变化时,鱼就长大了;什么情况下,鱼就向右移动了;什么情况下,鱼就翻身了;什么情况下,鱼既长长又长胖。
『生』:(1)当横坐标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数,纵坐标不变时,鱼向右移动。
(2)当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时,鱼长长了,没胖。
(3)当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分别乘以-1时,鱼翻身了,即后来的鱼和原来的鱼关于x 轴对称。
(4)当横、纵坐标分别变成原来的2倍时,鱼既长长又长胖了。
『师』:当坐标如何变化时,鱼就长胖了?当坐标如何变化时,鱼就关于原点对称了?当坐标如何变化时,鱼就向上移动了?当坐标如何变化时,鱼就关于y轴成轴对称?
『师』:以上我们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了探索整理,也找到了规律,在以后的学习中大家要多思考,找规律。
这样理解得深,学的知识比较牢固。
三、随堂练习
(1)将右图中的各个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都乘-1,与原图案相比,所得的图案有什么变化?
(2)将右图中的各个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都乘-1,与原图案相比,所得的图案有什么变化?
(3)将上图中各个点的横坐标都乘-2,纵坐标都乘-2,与原图形相比,所得的图案有什么变化?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主要研究横坐标或纵坐标发生变化时,新图案与旧图案相比有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