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

要给城市中的人们树立起榜样,要学习他们身上的这一些闪光点,要肩负自己的责任的同时,还要尽心尽力的帮那些人,下面是小编带来的2018感动上海年度人物先进事迹材料【4篇】,快来看一看吧。

1.

丁昆源

男,193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16岁入伍,从军30年,曾任军飞行大队副政委、政委等,转业退休后,迁住青浦区夏阳街道桂花园社区,积极投身形势宣讲,先后加入社区党建服务中心讲师团、青浦区形势教育宣讲团。2005年以来,撰写讲稿75篇,累计40万字,开展宣讲600余场,听众达4万多人次,累计志愿服务时数1140小时。曾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上海市社区教育优秀志愿者、上海市基层宣讲先进个人等。

丁昆源出生于上海的一户中产家庭,1938年时值抗战时期,年仅4岁的他随家人一路颠沛流离,最终在重庆市长期生活。1949年11月30日,重庆市解放后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其就读的重庆市广益中学冉冉升起。而其班主任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项阳信同志,在班主任的影响下,丁昆源逐渐接触了党的理论和思想,牢固树立了对党的坚定

信仰和坚持党的事业的拳拳初心。

在校期间,丁昆源积极加入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了解放后第一届广益中学学生自治会文化宣传部部长,从事群众宣传动员工作,这或许就是他投身于宣传教育的起点。

1950年,年仅16岁的丁昆源响应国家的号召,参军入伍,开始了长达30年的军旅生涯。刚入伍的他因学历较高被安排到十八军教导团,作为后援部队跟随陆军进入原西藏地区,该教导团主要负责做好后方群众、藏民的宣传发动和稳定民心,并让当地老百姓真正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好、人民解放军好、社会主义好。

1994年退休后,闲不住的丁昆源一时适应不来,四处找“活”干,积极参加各类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但他还是有“怨言”,他说:“社区活动多是多,但是都是‘临时工’,最好能有份稳定的‘长期工’。”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这位老党员、老军人如愿以偿了。2005年,全国上下掀起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夏阳街道组织筹备形势教育宣讲团,桂花园社区党支部推荐丁昆源为宣讲团成员,听到这消息可把他乐坏了,他说:“我做了大半辈子的宣传工作,本以为退休后要没事干了,没想到还能发挥余热,真是大喜事,大喜事啊!”

自2005年起,他先后加入夏阳街道社区党建服

务中心讲师团、青浦区形势教育宣讲团,向社区居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社区青少年忆传统、讲世情。他所主讲的报告,覆盖了夏阳街道居委、村委、两新组织、盈浦街道侨联、香花桥街道侨联等40多个单位。

与一般的老人相比,丁昆源不打麻将、不打牌、不抽烟、不喝酒,更是从来不睡午觉,唯一的兴趣爱好就是读书、看材料。或许是因为军人出身,直到现在,他仍保持着部队的“原始生态”方式,早起早睡,被子都是叠得方方正正的。

有人对丁昆源说,“活得潇洒点”“生活太单调”“没劲头”,但丁昆源总觉得很充实,他说:“基层党员、村委、居委对于时政的关注度很高,他们又有高涨的政治热情,这让我感动,让我有动能,不间断地做一些社区宣讲。”

因为军人出身,丁昆源至今都保持着良好的习惯,那就是“两眼一撑忙到熄灯”,但如今,他忙的多是“备课”。不会百度、不会微信,丁昆源的所有资料都来源于每天的9份报纸,剪报成了丁昆源的日常工作。

“八九点钟入睡,凌晨两点会醒,醒了就会在床上思考、想课程。迷迷糊糊,5点多再起来,写下来……”丁昆源打趣地说:“对于写作的人来说,凌晨这个时候头脑是比较清醒的,我讲课的材料方向一定要对,内容更不能出错。”

在丁昆源的家中,放的最多的就是一摞摞的报纸与一叠叠手写的讲稿。看似杂乱的案头其实有着特别的归置方式,属于朝核问题的放在一起,属于中美贸易争端的用夹子夹在一起,要是领导人的最新的讲话或是资料,那就需要留档保存了。

讲课如今已经成为丁昆源生活的一部分。尽管近年曾因胆结石两次住院,但老人身体总算硬朗,行动自如,讲话中气足,声音如洪钟。他说:“很多老年人喜欢出去玩,也蛮好的。我想来想去,祖国的名山大川、好看的风景,我在藏区当兵的时候都见过啦。现在,做宣讲工作就是让我感到最快乐的事。”

2.

刘绍旭

男,1979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上海市杨浦区房屋建设开发公司总经理。带领团队克服种种困难,在全市率先完成杨浦滨江公里贯通任务,实现基础建设与新旧建筑协调美观的设计施工,开发出锈而不沾、金属纹理清晰的滨江独有“锈色”,获得专利。亲自抓安全生产不松懈,被工友们成为“守护神”,带出一支过硬的年轻团队。曾获上海市住宅建设实事立功竞赛建设功臣、第五届杨浦好儿女等。

去年年底,黄浦江两岸滨江45公里全线贯通,昔日“养在深闺”的岸线,成为市民赏景、休闲、健身的好

去处。为了绘就这美丽画卷,无数建设者奋战在工地,倾注心血,贡献智慧。杨浦滨江公共空间项目经理刘绍旭就是其中一位。

打通断点,构筑亲水平台是滨江最主要的工程之一。但施工平台漂浮在黄浦江中,受到过往船只掀起的波涛和潮汐的影响。为了防止施工平台撞击建设中的亲水平台,操作中需要用小船把施工人员送入亲水平台下部。可是,万一涨潮,水位把小船顶在亲水平台下,那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刘绍旭二话没说,拿起救生衣上了平台。

刘绍旭是山东人,2002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便到杨浦区建设集团和住房保障中心工作,干水上项目是头一回。站在平台上,江水反射着阳光,时间长了腿发软。有一次中午太阳特别猛,他的眼睛被刺伤,疼了一个星期。

工程结束,刘绍旭才敞开心扉:“说一点不害怕是假的。但我是共产党员,又是工地负责人,我不带头谁带头?”

“涛声回响”,是杨浦滨江的一个特色景观。前来参观游玩的人们,却不知道,这“涛声依旧”来之不易。

原来,过去单薄的防汛墙在巨浪拍击下,会发出巨大的涛声。但亲水平台的建设将使这一声音景观闷在平台下面消失不见。刘绍旭带领团队跟设计师沟通后,决定将部分亲水平台制作成透水又透气的钢格栅,游人可以清晰地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