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部编版)教案_2.5.1法不可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5.1法不可违 教案设计
课标要求:知道社会秩序的含义,自觉维护规则、遵守法律。
教材分析:《法不可违》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公民》的第一框,主要内容是违法无小事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违法无小事”主要分析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让学生明白什么是违法行为,类别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主要帮助学生了解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理解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规范平等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本课既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又为下一单元内容的学习起了铺垫作用。
同时,对学生的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本节课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知道法律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规则,但是对于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的判定等了解并不深入,很多学生只能认识到杀人、纵火等严重犯罪是违法行为,对于一般违法行为了解极少。
青少年学生易受到环境影响,加之易冲动、爱表现的心理特点,他们虽然懂得要遵守法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又经常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觉得“小事”无所谓,不拘小节,容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违法无小事活动一:行为的底线(学生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思考:1.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学生讨论,研讨,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
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1.思考: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2.什么是违法行为?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
教师讲述: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罚;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一节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处不在,与我们每个人都有密切的关系。
当事人违反合同约定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打架成本:“打架成本=10日拘留+500元罚款+几千元医疗费+心情郁闷…”近日,呼和浩特市,一个写着“打架成本”的警方温馨提示牌成了网红。
民警介绍,因管辖区域学生较多,平日里,接警学生打架斗殴案件较频繁,才集思广益想到了这个办法。
警示牌挂出后,收效显著。
公民遵规守法对社会和个人有何好处?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课堂小结本课通过对三种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形式违法行为)的定义与典型案例的讲解,告诉同学们要正确辨别各种违法犯罪,并且远离违法犯罪,为和谐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法不可违》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一框。
教材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违法行为种类的基础上重点认识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是对下一框题“预防犯罪”做下铺垫,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2、了解违法行为的种类;3、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4、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作比较、分析案例等方式重点认识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 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重点】 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 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查阅相关的法律条文。
部编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 法不可违教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懂得法律规则是人们行为的准绳;知道违法行为的类别;明确身边的行为哪些是违法行为。
2.能力目标:有强烈的法律意识,知道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具有辨别身边的行为是否合法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守法意识,学会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守法公民。
【教学重点】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违法必然受到法律制裁。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环节】一、情景导入【多媒体呈现】今天在上学路上,小明遇见几个小青年故意“碰瓷”,被强行要走了二十元钱。
其中一个小伙子还恶狠狠地说:“小子,以后走路长点眼睛。
”另一个小伙子嘲笑道:“我很害怕,你可别去法院告我。
不过,这种小事法律也管不着。
”说完,三个人说笑着扬长而去。
小明是又郁闷,又纳闷?“碰瓷”是违法的事吗?法律到底管什么呀?请同学们一起来解答小明的困惑吧!教师点拨:我们知道违法无小事,违法必定受到法律的制裁。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时代,遵纪守法应成为我们每个公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学会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探究新知(一)违法无小事活动1 考一考~法律知识我第一【多媒体呈现】问题:(1)上述三幅图片中哪些行为是违法行为?你能说出他们违反了什么法律吗?(2)你知道什么是法律吗?要求:小组内探究分享,达成共识后在班级反馈展示。
教师小结: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行为规范。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了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法律,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
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道法
八年级上册 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课题 5.1法不可违单元第二单元学科道德与法治年级八年级上册课标要求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理解宪法的意义,知道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能够初步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遵守规则和法律规范,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意外伤害,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教材分析《法不可违》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一框,主要内容是围绕违法无小事和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本课既是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又为下一单元的内容学习起了铺垫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初中阶段乃至以后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有主见,但往往又很片面,只看到法律约束自己的一面;情绪不稳定,做事易冲动,对法律、犯罪等内容了解不多,法制观念淡薄;在认识和态度上容易受环境的影响,想表现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极易产生某些不良行为。
所以,培养学生的守法意识、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就非常重要,教师要教会学生,谨遵法律要求,积极预防违法犯罪,运用法律维护权益,提高守法、用法的自觉性和依法从事社会活动的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核心素养目标政治认同: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道德修养:加强自身修养,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健全人格: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责任意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重点法律的作用是什么?如何做到遵章守法?为什么法不可违?难点违法行为的原因、含义及分类是什么?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导入:观看视频:“捡万元金手链后丢弃”,被判赔8376元并不冤枉材料阅读激发学生据广西崇左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号“崇法之疆”8月28日消息,2022年8月4日22时许,何某抱小孩从后排车位下车时掉落一串手链在地上,何某当时未察觉,径直离开。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法不可违》优质教案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知识目标1.知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知道违法行为的分类。
3.认识身边的违法行为,遵章守法。
能力目标1.能认识法律的作用,明确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3.知道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4.能够判断辨别身边的违法活动与行为,自觉遵章守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不违法这一底线意识,增强规则意识和法律观念。
2.明确什么是违法行为,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3.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
重点1.认识、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1.区分三大违法行为。
2.对民事违法行为的认识和理解。
教师准备:各种违法活动的幻灯片。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新课,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
一、案例导入,场景激趣【案例1】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
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
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
【案例2】父母从潮阳到广州做生意后,阿龙就跟着奶奶一起生活,奶奶对这个孙子百依百顺。
2002年,父母把14岁的儿子接到广州来生活。
由于长期缺少沟通,阿龙的父母和儿子已经没什么话可说,只要见儿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夫妻俩就严厉斥责,早被奶奶宠惯了的阿龙哪里受得了,没几天,和父母大吵一番后,阿龙离家出走了。
当年1月30日,阿龙在外面和同学的弟弟、10岁的小文一起玩时,发现身上的钱花得差不多了,阿龙想在小文身上打主意。
阿龙把他带到白云区三元里附近的草地上,勒死后把尸体扔到旁边的沙井里。
第二天上午,阿龙拨通了小文家里的电话,要小文家长拿1000块钱来赎人。
最后压低到600元,在约定地点一手交钱一手交人。
小文家人随即报警。
阿龙几次变换交钱地点,最后约定小文的家人把600元现金放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口左侧垃圾桶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法不可违教案
第二单元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第1课时法不可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法律的作用;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分类;了解典型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警惕违法行为;尊重他人的权益;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分类及区别,我们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要防微杜渐。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律的作用,违法行为的含义与分类;一般违法与犯罪的行为的异同难点:法律的作用,从事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启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善,即使是小善也必须要做;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去做。
我们的社会需要规范,而法律明确告知人们可以做什,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 很多人因为他们不懂法,不知道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有不良行为不注意加以矫治有很大关系。
(二)、讲授新课一、违法无小事:1、法律的作用:规范:规范是指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具有明晰性和合理性。
法律:法律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机关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主要是司法机关)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
作为一种行为规范,法律明确告诉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法律还告知人们、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要做到不违法,就要了解什么是违法。
2、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物权法》规定:拾得遗失物、漂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
拾到东西不交还失主是民事违法行为,所谓的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事法律法规,侵害了他人的民事权利,需要进行赔偿或承担其他责任的行为。
【可编辑全文】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参考教案2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5.1法不可违
环节二
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李某等人的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分法,破坏了体育馆的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处分;赵某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
课中作业
1.观察与思考: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法行为又可以分为哪几种?
2.从“承当的法律责任〞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环节三
以下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情景一、李某等3人在电影院起哄、打闹、吹口哨。
影院工作人员屡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
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分。
情景二、朱某在工厂于是拾到苏某的进口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
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说表否那么赔偿苏某损失350元。
情景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屡次手持三菱挂到,抢夺9名小学生的财务,的赃款400多元。
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一句刑罚判处其有期徒刑。
课后作业设计:
完本钱课对应的根底训练
〔修改人:〕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法不可违》◆教材分析本框是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的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的第一框。
教材旨在引导学生在了解违法行为种类的基础上重点认识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是对下一框题“预防犯罪”做下铺垫,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学法、知法、守法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2、了解违法行为的种类;3、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4、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作比较、分析案例等方式重点认识身边的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2、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故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查阅相关的法律条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2016年7月4日,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以受贿罪、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滥用职权罪三罪并罚,对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令计划宣判执行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思考:令计划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教师总结:说明了谁都不能违法,违了法就要受到追究和制裁。
引出课题《法不可违》。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违法无小事(一)法律的规范作用活动一:行为的底线(学生阅读教材P46“运用你的经验”)1、思考:小勤为什么会被送到派出所?2、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教师讲述:小勤不懂法,不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实施了违法行为。
这样的事情是可以避免的,那就是了解法律,不做违反法律的事。
教师总结: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活动二:认识违法行为(学生阅读教材P47“探究与分享”)1、思考:上述行为分别违反了什么法律、给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行为人落得什么结果?2、什么是违法行为?3、根据这三个案例和教材知识,回答违法行为有哪些。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2.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2.5.1法不可违一、教学目标: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2、刑法的含义。
3、犯罪的基本特征。
4、我国刑法的种类。
5、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导入:案例分析1、“不可任性”,哪些社会行为规范可以限制人们的“任性”?2、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教师总结: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一、违法无小事1.结合课件案例:想一想,说一说,(1)小A、小B两人在古镇做了什么?(2)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小A、小B两人这样做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教师总结: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①法律规定应该做而不做的,是违法行为。
②法律规定不能做而去做的,也是违法行为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1.结合三个材料,完成表格情景一: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
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
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情景二: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
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或者照价赔偿给苏某。
情景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
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情景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所属违法类别一二三教师总结:三个材料共同点是1.都有社会危害性2.都是违法行为3.都要承担法律责任2.我们要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呢?教师总结:遵章守法是和谐社会的保证。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既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又要维护他人的利益。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5.1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1.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理解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3.明确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树立法治观念。
4.学会在实际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做守法公民。
二、教学重点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
3.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如何帮助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培养守法意识。
3.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违法行为(如交通违法、盗窃等)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什么是法律?违法行为的分类有哪些?法律与道德有何关系?如何在实际生活中遵守法律法规?【学生活动】认真听讲,思考问题,进入学习状态。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常见的违法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与新课内容相关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课内容。
(二)新课学习1.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教师讲解】介绍法律的概念、特征和作用,强调法律的强制力和权威性,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内涵和重要性。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法律?法律与道德有何不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遵守法律?【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理解并记忆法律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结合实际例子,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遵守了法律法规以及不遵守法律法规可能带来的后果和问题。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建立对法律的基本认识,明确法律的强制力和权威性,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反思自己是否遵守了法律法规以及不遵守法律法规可能带来的后果和问题,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
2.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教师讲解】详细讲解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其分类,包括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强调违法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有哪些分类?这些分类之间有何异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避免违法行为?【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观看PPT展示的违法行为分类表格,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违法行为?你认为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行为?你觉得自己在哪些方面还有待提高?你有什么好的经验和故事可以分享吗?【设计意图】通过讲解违法行为的概念、分类及危害性,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违法行为;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违法行为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危害;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 上册 第二单元 5.1 法不可违 教案(表格式)
课题
5.1法不可违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法律意识,增强守法观念,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过程和方法:
能够辨别各种违法行为,远离一般违法行为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的种类,认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危害,懂得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重点
知道违法行为的含义、类别及其承担的法律责任
(二)违法行为的含义
活动一:认识违法行为
1.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
2.分组对三种不同的情形进行讨论:这些行为有哪些不同的影响?对社会产生了哪些危害?触犯了何种法律?怎么才能解决问题?
示例:朱某拾到苏某的手表拒不返还,违反了物权法,给苏某造成了财产损失,被法院判决限期归还苏某的手表
3.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事例?你是如何看待的?
(二) 民事违法行为
学生阅读教材探究与分享的三个镜头,探讨:
查阅合同法、民法通则、著作权法,分析上述行为的危害。
示例:镜头一中卖方不履行合同,给买方造成财产上的损失,卖方的信誉度降低,影响双方继续进行合作。我国《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5、违法行为的含义
6、违法行为种类?依据?
(一)法律的规范作用
1.阅读教材“运用你的经验”
2.角色扮演: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角色,以小品的形式表演出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小勤为什么被送派出所?
4.这样的事情可以避免吗?
教师总结: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法律意识,不能违法。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1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法不可违》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章节,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
本章节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的基石。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法律的概念、法律的作用、法律的特征、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但对法律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过一些法律知识,但缺乏系统的法律观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结合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法律的概念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权益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的概念和作用2.法律与道德的关系3.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景模拟法: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讲授法:教师讲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法律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情景模拟道具和素材。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4.提前布置教室,确保教学环境舒适。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法律相关的图片,如法庭、警察等,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法律的概念、作用和特征,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知识。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讨论结束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51法不可违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5.1法不可违预览教师讲述:我们可能想不到,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治理处分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就是违反治安治理的行为。
违反治安治理的行为是指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平安,X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治理,具有社会危害性,尚不够刑事处分的行为。
活动五:警惕身边的民事违法行为(学生了解教材P50“探究与分享〞)思考:上述行为违法吗?会受到哪些处分?教师讲述:镜头一中卖方不履行合约,给买方造成财产上的损失,卖方的信誉度降低,影响双方继续进行合作。
我国〔合约法〕第—百零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约义务或者履行合约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镜头二中照相馆X了对方的肖像权。
〔X民法通则〕第—百条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百二十条规定: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受到侵害的,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排解影响,赔礼抱歉,并可以要求赔偿损失。
(一)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发表其作品的。
这三则事例都属于X公民权利的民事违法行为。
民法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法来标准公平的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
X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约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活动六:远离一般违法行为思考: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我们如何远离这些违法行为呢?教师总结:(1)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标准自己的行为。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治理的法律规定。
(3)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X行为和合约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开展。
三、课堂总结本节课我们了解了违法行为及其种类,了解了身边的一些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懂得了违法无小事,要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增强守法观念,自觉标准自己的行为。
部编八上道德与法治51法不可违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道德与法治51法不可违教案课题法不可违课型新授课时 1教学目标知识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能力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内容分析教学重点违法无小事。
教学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教法学法【教学方法】讲授法、问题引导法、分组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学习方法】讨论法、交流法、自学法教具学具一体机教学过程不同教法及风格体现一、新课导入“要”了300元,犯了抢劫罪就读于郑州市某中专的吕莉和胡艳、李晓(均系化名),把同学袁婧(化名)叫到女厕所,在向她要钱遭拒后,3人对其进行殴打,胡艳趁机拿走了袁婧的300元钱。
“我不是抢劫,只是要点钱花。
”17岁的吕莉在法庭上坚称自己不是抢劫。
经法院判决,3人因犯抢劫罪分别被判处两年到三年的有期徒刑。
讨论思考:300元=失去几年自由,这个交换值得吗?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导入新课:法不可违。
二、教学建议1.违法无小事活动一:以案说法案例1:兰州市市民钱某、曾某两人因在新世纪购物中心内违规吸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被城关公安分局给予行政拘留处罚。
案例2:市民张某见钱眼开,花光了别人错汇到他卡上的5万元,面对汇错款的人的催要,竟称要给2年期限。
法院依法判决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要求张某10天内归还。
案例3:因上网、抽烟等开支大,家长给的零花钱不够花,年满18周岁的广西田东县某高中二年级学生陆某竟然绑架某小学学生廖某,勒索钱财。
后被县法院以绑架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 000元。
(1)结合案例分析什么是违法行为。
(2)分析上述三则案例,比较不同行为的危害与性质。
师生共同完成下表:三种违法行为的对比所属违法类别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违反的法律承担的法律责任行政违法较轻②______ 行政制裁民事违法较轻民法③______刑事违法①______ 刑法刑事处罚教师总结:(1)违法行为包括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的行为和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5.1《法不可违》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法不可违》是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五单元第一节课的主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以及每个人都应该遵守法律。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基础,但对法律的理解还比较肤浅。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法律的意义,认识到遵守法律的必要性,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法律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
2.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提高法律素养。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四. 教学重难点1.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原则。
2.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案例,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资料,用于分析和讨论。
2.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真实的法律案例,引发学生对法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简要介绍案例,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遵守法律?法律对社会有什么作用?2.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更多的法律案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3.操练(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学生可以讨论案例中的问题,分析法律如何起到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巩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法律的作用和原则。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在小组讨论中的发现,共同总结法律对社会秩序的维护作用,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部编版初中政治教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5.1法不可违
2.5.1.法不可违预习案一、预习目标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2、刑法的含义。
3、犯罪的基本特征。
4、我国刑法的种类。
5、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预习要点重点、难点: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三、预习问题1、什么是违法行为?2、根据违反的法律,违法行为可以分为哪几类?3、什么是刑法?4、犯罪有哪些基本特征?5、什么是刑罚?6、刑罚的种类有哪些?四、预习检测1、如果说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那么,人们行为的底线则是()A. 不违纪B. 不违法C. 不违宪D. 守纪律2、违法行为是指( )A.违反宪法的行为B.违反法律和纪律的行为C.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D.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禁止的行为3、社会上的违法表现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从这些行为违反的法律类别上可以将违法行为划分为( )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严重违法行为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④探究案一、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小A和小B周六相约去盐官古镇玩,公交车到站后两人便步行前往景点。
行至风情街附近的十字路口时,遇到红灯,此时正好没有车辆和行人通过,小A心想这又不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于是叫上小B一起闯了红灯。
两人到达盐官古镇后玩得很开心,还去占鳌塔看钱塘江,两人正打算回家的时候,小B捡起石子在占鳌塔下面刻上‘到此一游’说:“今天没带相机,这样再过个三年五年,来这里还能看到我们友谊的见证。
”(1)小A、小B两人在古镇做了什么?(2)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小A、小B两人这样做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探究活动二:材料一: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
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
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材料二: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表弄丢了。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部编本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八年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五课第一框《法不可违》教学设计课题 5-1法不可违 1.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行为,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知道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了解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区别;导学了解行政违法行为和民事违法行为的表现;掌握遵章守法的要求。
目标 2.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要增强法制观念和守法意识,学会分辨是非。
重点违法行为的种类。
难点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课型新授课课时 1课时主备人审核人教学过程流程时间教学教学任务教师活动播放吉林省副省长谷春立落马的视频。
提出导入 5分钟新课问题:播放视频吉林首虎谷春立受到法律的惩罚说明了什么?提示:说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谁都不能违法,无论是谁违法就会受到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问题引领, 7分钟自主学习导读问题:学生观看、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对策视频的展示,激发学生探究学习本课的兴趣,引发学生对法律及法不可违的思考。
阅读教材P46~52,自主学习方法不一定得当。
内容 1、运用你的经验说明法律的规范作用具体体现在整理基础知识。
哪些方面?要求:1、学生会听措施:深入到小组中,遇到问题点拨、2、结合P47活动,什么是违法行为?从哪两个角课,记好笔记。
度对违法行为进行分类? 2、结合自己的生活指导。
经历独立解决各题。
学生根据3、一般违法行为要承担怎样的法律责任?学习目标4、违法必定犯罪,犯罪不一定违法。
观点对吗?和问题导5、P49探究,我们身边有哪些行政违法行为? 8、民法基本原则有9、我们为什么要遵章守法?怎样做到遵章守法?读自主预6、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经常从事哪些民事活动?哪些?习。
哪部法律规范公民的民事活动? 7、结合P50探究和P51上相关链接,社会生活中有哪两种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小组 5分钟交流,合作探究深入组内巡视并点拨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1法不可违
一、教学目标:
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类别。
2、刑法的含义。
3、犯罪的基本特征。
4、我国刑法的种类。
5、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判断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行为,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
教学难点: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者的区别。
三、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分析
1、“不可任性”,哪些社会行为规范可以限制人们的“任性”?
2、人们行为的底线是什么?
教师总结: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一、违法无小事
1.结合课件案例:想一想,说一说,(1)小A、小B两人在古镇做了什么?
(2)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小A、小B两人这样做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
教师总结: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作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①法律规定应该做而不做的,是违法行为。
②法律规定不能做而去做的,也是违法行为
二、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
1.结合三个材料,完成表格
情景一:李某等三人在电影院观看电影时,起哄、打闹、吹口哨。
影院工作人员多次劝阻,他们就是不听。
工作人员找来民警将这三人带走。
公安机关给予李某等三人警告的处罚。
情景二:朱某在工厂浴室拾到苏某的进口名牌手表,先说第二天还,后来又说自己把手
表弄丢了。
苏某向人民法院起诉,法院判决朱某限期归还手表,或者照价赔偿给苏某。
情景三:17岁的中学生赵某,多次手持三棱刮刀,强夺9名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400多元。
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教师总结:三个材料共同点是1.都有社会危害性2.都是违法行为3.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我们要如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呢?
教师总结:遵章守法是和谐社会的保证。
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在社会生活中,既要维护自己的利益,又要维护他人的利益。
作业:完成导学案的习题
板书设计:法不可违
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违法的含义
违法行为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