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重点知识整理
古代汉语上(王力)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整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 和“报”的韵母ao声调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 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 个部首分别归人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 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 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 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重点知识整理(汇编)
第一章天文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4、五纬:金、木、水、火、土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
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
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7、有关天象的词:“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
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12、分野:《史记·天官书》:“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
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第二章历法1、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2、阴历: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阳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3、我国古代历法: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六个大月各30天,六个小月各29天,每三年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相配4、置闰:三年一闰,五年再闰。
古代汉语(王力)
王力古代汉语复习资料第一部分古代汉语基础知识一、古代汉语常用工具书1字典辞书的编排:1)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2)按音序排列。
3)按号码排列。
2注音方式:1)直音:即用同音字注音。
2)反切: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
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
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h和“报”的韵母ao声调(ˋ)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3)注音字母和拼音字母注音。
3释义方式:1)直训:也叫语词式。
它用一个词去解释另一个词。
如:元,始也。
2)描写:对被释对象的特征、形状、位置、作用等给予解释。
如: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
3)义界:也称为定义式。
如:斗,十升也。
4)譬况:即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去比方不熟悉的或难以解说的事物。
如:黑,火所熏之色也。
4常用工具书:1)《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
是我国规存最早的字典。
全书分汉字为540部,开创了以部首统率汉字的字典编纂法,收字以小篆为主。
2)《康熙字典》:是清朝康熙49看开始编写的,参加编写的有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于康熙55看编成。
这部字典按部首笔画的多少,把214个部首分别归入十二集中。
十二集以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命名。
3)《汉语大字典》:是一部解释汉字形、音、义的大型语文工具书。
这部大字典是目前我国搜集汉字单字最多的字典,共收单字五万六千个左右。
4)《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专业等单位联合编写,1979年出版。
收古汉语常用字三千七百多个。
修订版于1993年问世。
5)《辞源》:专门为阅读古籍和古代文史研究使用的工具书。
6)《辞海》:是一部综合性的辞书。
所收对象除单字外,主要是语词、人物、著作、历史事件、古今地名、团体组织以及各学科名词术语等。
古语今语、古义今义并收。
7)《汉语大辞典》:由《汉语大辞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辞典》编纂处编纂。
1986年第一卷出版,1994年出版最后一卷。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王力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知识点
1. 五行理论:古代中国认为宇宙由五种基本元素组成,分别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相互作用,影响人和自然的运行。
2. 阴阳学说: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认为宇宙万物包括人体都由阴阳两种相对对立而又相互依存的原则构成。
3. 封建礼制:古代中国的一种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以家族与社会等级为基础,通过各种礼仪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关系。
4. 儒家思想:古代中国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伦理观念,崇尚“君子”风范和人伦关系。
5. 道家思想:古代中国的哲学学派之一,主张追求自然之道,强调无为而治,提倡个体的内在修养和与自然的和谐。
6. 佛教传入:古代中国接受自印度的佛教思想和宗教信仰,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传统。
7. 中国古代音乐:古代中国的音乐文化非常丰富,有雅乐、宫廷乐、民间音乐等多种形式,注重音律和节奏美。
8. 中国古代绘画: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为主要形式,追求创作出富有意境和审美价值的作品。
9. 中国古代建筑:古代中国的建筑艺术以宫殿、庙宇、园林等为代表,注重布局和比例的平衡美,提倡自然与人的和谐相融。
10. 中国古代诗词:中国古代诗词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有唐诗宋词等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以表达情感和描绘自然景物为主题。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整理(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整理(王力古汉语常识笔记)◆古代汉语常识>>我们如果对古代汉语进行严格的科学研究,的确应该分为上古时期(一般指汉代以前)、中古时期(一般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近代时期(一般指宋元明清),甚至还可以分得更细一些。
◆(二)繁体字>>“干”是盾牌(“干戈”二字常常连用)。
◆(三)异体字>>德:悳匆:悤奔:犇粗:觕、麤梁:樑◆(一)古今词义的差别>>〔无虑〕古代有副词“无虑”,不是无忧无虑的意思,而是“总有”“约有”(指数量)的意思>>醒〕在上古汉语里,睡醒叫“觉”(又叫“寤”),酒醒叫“醒”,“觉”和“醒”本来是有分别的。
古书中所谓“睡觉”,也就是睡醒,不是现代语的“睡觉”。
◆(二)读音和词义的关系>>〔旋〕用作副词时读某uàn。
>>有些字,同一个意义也可以两读,例如观看的“看”,既可以读阴平,也可以读去声。
今天我们把“看”字读去声,但是读古典诗词的时候,为了格律的需要,有时候也还该读成阴平。
如杜甫《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又如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其中“看”字都该读kān。
◆(三)用典>>用典,就是运用古书中的话(典故)。
>>〔修门〕《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入修门些。
”修门,指楚国首都郢的城门。
◆(一)词类,词性的变换>>7.副词有一类词,经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前面,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这类词叫作副词。
>>.介词有一类词,同它后面的名词、代词等组合起来,经常用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或后面,表示处所、方向、时间、对象等,这类词叫作介词。
>>形容词变动词这又可以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使物变成其中一种状况,叫作“使动”;第二种是把事物看成其中一种状况,叫作“意>>不及物动词变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是经常不带宾语的动词,及物动词是经常带宾语的动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重点知识整理
《中国古代⽂化常识》(王⼒)重点知识整理第⼀章天⽂1、五星:太⽩(⾦星)、岁星(⽊星)、⾠星(⽔星)、荧惑(⽕星)、镇星(⼟星)2、古⼈认为各种⾃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们将它们⼈格化,并赋予⼀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师屏翳、云师丰隆、⽇御羲和、⽉御望舒3、七政(七曜):⽇、⽉、⾦、⽊、⽔、⽕、⼟4、五纬:⾦、⽊、⽔、⽕、⼟①⾦星:古⽈明星,⼜名太⽩,因其光⾊银⽩。
⾦星黎明见于东⽅叫启明,黄昏见于西⽅叫长庚②⽊星:古⽈岁星,迳称为岁。
古⼈认为岁星⼗⼆年绕天⼀周③⽔星:⼀名⾠星,并不是指⾏星中的⽔星,⽽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④⽕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宿)⑤⼟星:古名镇星或填星5、⼆⼗⼋星宿:古⼈先后选择了黄道⾚道附近的⼆⼗⼋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东⽅苍龙七宿⾓亢氐房⼼尾箕北⽅⽞武七宿⽃⽜⼥虚危室壁西⽅⽩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朱雀七宿井⿁柳星张翼轸6、四象:东⽅苍龙、北⽅⽞武(龟蛇)、西⽅⽩虎、南⽅朱雀7、有关天象的词:“⽉离于毕”:⽉亮附丽于毕宿“荧惑守⼼”:⽕星居于⼼宿“太⽩⾷昴”:⾦星遮蔽住昴宿8、参商:指参宿和⼼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喻为参⾠或参商。
⼜因参宿居于西⽅,⼼宿居于东⽅,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喻为参商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区,名⽈紫微垣。
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尾箕⽃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10、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衡、开阳、瑶光。
前四组成⽃⾝,古⽈魁;后三组成⽃柄,古⽈杓。
北⽃七星属于⼤熊座北⽃定季节:⽃柄指东,天下皆春;⽃柄指南,天下皆夏;⽃柄指西,天下皆秋;⽃柄指北,天下皆冬12、分野:《史记·天官书》:“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在春秋战国时代,⼈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天文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4、五纬:金、木、水、火、土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
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
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7、有关天象的词:“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
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11、十二次十二次二十八星宿黄道十二宫星纪斗牛女摩羯宫玄枵女虚危宝瓶宫诹訾危室壁奎双鱼宫降娄奎娄胃白羊宫大梁胃昴毕金牛宫实沈毕觜参井双子宫鹑首井鬼柳巨蟹宫鹑火柳星张狮子宫鹑尾张翼轸室女宫寿星轸角亢氐天秤宫大火氐房心尾天蝎宫析木尾箕斗人马宫12、分野:《史记·天官书》:“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王力知识点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知识点我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知识点一、我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我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最悠久、最璀璨的文化之一,它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元素,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社会生活。
我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语言文字、宗教信仰、艺术表现、思想观念等方面。
在了解我国古代文化时,我们不仅需要了解其整体性和共性,还要深入挖掘和理解其中的多样性。
王力先生在其著作中对我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有着深刻的见解,他指出,我国古代文化是一个综合性、开放性和包容性极强的文化体系。
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语言文字是一大特色。
在王力先生的著作中,他多次提到了古代汉字的发展和变迁,以及文字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汉字作为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还影响着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
通过研究汉字的形体、结构和内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二、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念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它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生活方式。
在王力先生的著作中,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指出了其在我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王力先生认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念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传统和历史积淀,它展现了我国人民对于生命、自然、道德等问题的理解和思考。
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念包括仁爱、孝道、忠诚、礼仪等多个方面,在王力先生的著作中,这些价值观念都得到了详细的阐释和解读。
这些价值观念不仅是我国古代社会的行为规范,还体现了我国人民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认识和反思。
通过深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价值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启迪。
三、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古代文化持续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在王力先生的著作中,他多次提到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传统与革新,以及我国古代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高考版)
授官常见词 (6)封:孝武西迁,(豆卢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 后进爵为公。(内师大附中周考卷8) (7)拜、除: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8)授:既履中授兵部主事,粤西适溃,窜身蛮獠中十余 年,弗得归。《魏叔子文集》(2016呼市一模) (9)仕: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10)知:既擢知宿州,以将母弗起,闭门谢宾客。《魏叔子文 集》 (11)补:初,以恩补将仕郎,调秀州华亭尉,累官至浙西提刑 司干办公事,除明州添差通判。《宋史·赵伯圭传》(全国100所 名校最新高考模拟示范卷二)
童生 案首 生员(秀才) 举人 解元
贡士 进士及第(一 甲,3人)
会元 状元 榜眼 (鼎元) 探花
进士出身(二 传胪 甲,若干) 同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
强化训练
类型 考场 考官 考中学生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县试 童生试 府试
县 府 府、州
院试
乡试 桂榜 (秋闱) 会试 杏榜 (春闱) 殿试 金榜
4.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包括其它地位很高的人)、 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
5.庙号是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唯一名号, 如高祖、明宗、太宗。 6.古人有名有字。古代婴儿出生三个月时由父母命名,供长辈呼唤。字 是男子20岁(成人)举行加冠时所取,以便和人交往时用来自称。
高考链接
【2015新课标2卷】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 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才起的。
2、号
号
自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号: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简称号。 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 系。在古人称谓中,别号亦常作为称呼之用。号 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称呼外,还用作文章、书 籍、字画的署名。
王力古代汉语重点文章笔记
王力古代汉语重点文章笔记一、郑伯克段于鄢古今字:1、“谓之京城大叔。
”大太:极大。
2、“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避;避开。
3、“姜氏何厌之有?”:满足。
4、“食舍肉。
”(今仍作“舍”)舍危放开。
5、“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
”l:(今皆简化为“尝”)吃。
6、“佗邑唯命。
”佗他:别的。
异体字:“不义不俊!筷牵亲昵。
词类活用(一)并使动用法1、“怒姜氏”2、无生民心其他此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18、今京不度。
度,合法度。
19、隧而相见。
隧,挖隧道。
本义和引申义1、邑:本义,人所聚居地之地,大小不一。
本篇中“制,岩邑也”、“佗邑唯命”、“大叔又交贰以为己邑”等句中的“邑”都用其本义。
2、都:本义,大邑。
本篇中“都过百雉,国之害也”、“大都不过参国之一”说的都是比国都小的都。
3、鄙:本义,边邑。
“西鄙”、“北鄙”就是本义,衍生出来质朴,识见、轻视等意义。
4、斩:本义,折断。
“箭其右,斩与车中。
”后来则表示死去,“馈焙笃鹱郑今“斩”枪决。
5、及:本义,赶上。
“故无法手推车而及”。
本课中“无庸,将自及”所指他将可以自己赶上灾祸。
6、;精简“兴”本义,进门。
课文“夫人启之”就是说道武姜准备工作替共叔段关上城门并作内应。
古今词义不同1、国;1)都所指国家,但含义相同。
周代的国指诸侯的封地,西汉的国指王侯的封邑。
2)古代的国通指国都。
就是现代所没。
2、城:1)城墙。
2)现在指城市、城区。
用如动词指修筑城墙。
课文中的“都城”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都指都邑的城墙。
3、乘坐:1)在利用车马等替代步行的意义上古今基本相同。
2)念四声时,全系列为古义,指兵车。
4、回去:1)在完备、全然的意义上古今相同,用如动词就是完备,因而存有修葺的意思。
本文“大叔完聚”。
“回去”指重修城墙,就是现代所没。
而现代的“完”、‘完了’就是古代所没。
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做宾语:1、君何患焉?(您对这件事还担心什么呢)2、敢问何谓也?(低声下气地问一声,你说道的就是什么意思)宾语用代词“之”复指3、姜氏何厌之有?(姜氏有什么满足)4、其就是之曰乎?(大概说道的就是这种情况吧)其他句式双宾结构1、佛性民心。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重点知识
第一章天文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4、五纬:金、木、水、火、土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
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
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7、有关天象的词:“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
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1112、分野:《史记·天官书》:“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第二章历法1、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2、阴历: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阳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3、我国古代历法: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六个大月各30天,六个小月各29天,每三年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相配4、置闰:三年一闰,五年再闰。
王力古代汉语笔记
古代汉语笔记(王力)古代汉语笔记一、填空:1、汉语字典的编排方式主要有三种:A、按音序排列。
现在通行按照汉语拼音字母次序排列(汉语拼音方案);古代按照平水韵106韵排列(上、下平声各15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B、按部首和笔划排列。
同一部首的字归在一起,部首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同一部首内,字的先后以笔划多少为序。
笔划相同时,在按起笔的笔形排列。
一般是把起笔分成点(、)、横(一)、直(ㄧ)、撇(ノ)四种或点、横、直、撇、折(┐)五种依次排列。
C、按编码排列。
通行的是四角号码检字法。
汉字方形有四个角,角的形式共十种,用0至9代表。
角的顺序是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右下角。
每字得四码。
2、《康熙字典》张玉书、陈廷敬等编,在明代梅膺祚《字汇》和张自烈《正字通》基础上编成。
按照部首排列,分成214部,在按十二地支分十二集,每集分上中下三卷。
释字体例先音后义。
先列主要韵书的反切,再释义,每义引古书为证。
3、王引之《字典考证》、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进行纠正。
4、《中华大字典》陆费逵、欧阳溥存主编,1915年中华书局。
部首排列,注音用《集韵》的反切,还加注直音。
5、《辞源》1915商务印书馆,陆尔奎、方毅等人编写,是近代出版最早的以语词为主,兼顾百科常识的大辞书。
部首排列法,沿用《康熙字典》214部首。
注音反切,全部采用清代李光地《音韵阐微》的改良的反切。
基本奠定了汉语现代词典的编纂体例格局。
1958年修订为“以语文为主,百科为辅”的工具书,吴泽炎、黄秋耘。
刘叶秋负责。
采用汉语拼音字母和注音字母注音,采用《广韵》的反切。
6、《辞海》1936中华书局编印,舒新城、沈颐,张相主编。
1958年修订为综合性辞书。
舒新城、陈望道主持。
7、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国文字学奠基之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字典,分析小篆字形。
宋代徐铉采用孙愐《唐韵》校订过。
清代黎永春的《说文通检》。
徐灏《说文解字注笺》8、清代研究《说文解字》的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解字义疏》、王筠《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天文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4、五纬:金、木、水、火、土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
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
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7、有关天象的词:“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
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12、分野:《史记·天官书》:“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
说某星是某国第二章历法1、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2、阴历: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阳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3、我国古代历法: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六个大月各30天,六个小月各29天,每三年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相配4、置闰:三年一闰,五年再闰。
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識(一)
王力《古代汉语》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識(一)古漢語通論(十九)古代文化常識(一)古代文化常識(一)天文,曆法,樂律(一)天文在上古時代,人們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認為整個宇宙有一個至高無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
在上古文獻裏,天和帝常常成為同義詞。
古人又認為各種自然現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們把它們人格化了,並賦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風師謂之飛廉,雨師謂之荓翳(屏翳),雲師謂之豐隆,日御謂之羲和,月御謂之望舒(注:這裏是舉例性質,見《廣雅·釋天》。
),等等,就是這種觀念的反映。
這些帶有神話色彩的名字,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典詩歌辭賦中的辭藻。
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國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耕生活的國家之一,農業生產要求有準確的農事季節,所以古人觀測天象非常精勤,這就促進了古代天文知識的發展。
根據現有可信的史料來看,殷商時代的甲骨刻辭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記載,《尚書》《詩經》《春秋》《左傳》《國語》《爾雅》等書有許多關於星宿的敍述和豐富的天象記錄,《史記》有《天官書》,《漢書》有《天文志》。
我們可以說遠在漢代我國的天文知識就已經相當豐富了。
古人的天文知識也相當普及。
明末清初的學者顧炎武說: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七月流火”,農夫之辭也。
“三星在戶”,婦人之語也。
“月離於畢”,戍卒之作也。
“龍尾伏辰”,兒童之謠也。
後世文人學士,有問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注:見《日知錄》卷三十“天文”條。
“七月流火”見《詩經·豳風·七月》,“三星在戶”見《詩經·唐風·綢繆》,“月離於畢”見《詩經·小雅·漸漸之石》,“龍尾伏辰”見《左傳僖公五年》。
)。
我們現在學習古代漢語當然不是系統學習我國古代的天文學,但是瞭解古書中一些常見的天文基本概念,對於提高閱讀古書能力無疑是有幫助的。
現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別加以敍述。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來稱為七政或七曜。
王力古代汉语墨子知识点
王力古代汉语墨子知识点
摘要:
一、王力与《古代汉语》
二、墨子及《墨子》
三、墨子思想概述
四、墨子与古代汉语的关系
五、总结
正文:
王力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他在古代汉语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代表作《古代汉语》是一部经典的古代汉语教材,对我国语言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是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战争和诸侯间的争斗。
墨子的思想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学说被整理成《墨子》一书,是研究先秦思想的重要资料。
墨子的思想概述:墨子的核心思想是“兼爱”,他认为人们应该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无论亲疏、远近。
在政治方面,墨子主张“尚贤”,即选举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
他还提出了“非攻”的战争观,强调和平与反对战争。
此外,墨子还关注民生问题,提倡节俭和勤劳。
墨子与古代汉语的关系:墨子的时代正处于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汉语正处于发展变化的关键阶段。
墨子的《墨子》一书反映了这个时期汉语的语法、词汇和表达方式,具有很高的语言学价值。
通过研究墨子的著作,我们可以了
解战国时期汉语的发展状况,为研究古代汉语提供宝贵的素材。
总结:王力《古代汉语》对墨子的研究,让我们更加了解战国时期汉语的发展和墨子的思想。
墨子的兼爱思想、非攻观念以及尚贤政治观等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王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重点知识整理
第一章天文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4、五纬:金、木、水、火、土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
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
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7、有关天象的词:“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
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12、分野:《史记·天官书》:“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
说某星是某国的分星,某某星宿是某某州国的分野第二章历法1、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2、阴历: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阳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3、我国古代历法: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六个大月各30天,六个小月各29天,每三年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相配4、置闰:三年一闰,五年再闰。
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
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古代汉语》王力古汉语通论(十九)古代文化常识(一)天文,历法,乐律(一)天文在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
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
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屏翳),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义和,月御谓之望舒(注:这里是举例性质,见《广雅·释天》。
),等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
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典诗歌辞赋中的辞藻。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
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於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
我们可以说远在汉代我国的天文知识就已经相当丰富了。
古人的天文知识也相当普及。
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
“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
“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
“月离於毕”,戍卒之作也。
“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注:见《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
“七月流火”见《诗经·豳风·七月》,“三星在户”见《诗经·唐风·绸缪》,“月离於毕”见《诗经·小雅·渐渐之石》,“龙尾伏辰”见《左传僖公五年》。
)。
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汉语当然不是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但是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於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
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
古人把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合起来称为七政或七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天文1、五星:太白(金星)、岁星(木星)、辰星(水星)、荧惑(火星)、镇星(土星)2、古人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将它们人格化,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飞廉、雨师屏翳、云师丰隆、日御羲和、月御望舒3、七政(七曜):日、月、金、木、水、火、土4、五纬:金、木、水、火、土①金星:古曰明星,又名太白,因其光色银白。
金星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②木星:古曰岁星,迳称为岁。
古人认为岁星十二年绕天一周③水星:一名辰星,并不是指行星中的水星,而是指恒星中的定星(营室)④火星:古名荧惑,指恒星中的大火(心宿)⑤土星:古名镇星或填星5、二十八星宿: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二十八个星宿作为“坐标”,分别是: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6、四象: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7、有关天象的词:“月离于毕”:月亮附丽于毕宿“荧惑守心”: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金星遮蔽住昴宿8、参商:指参宿和心宿,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
又因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商9、三垣:紫微垣、太微垣、天市垣古人在黄河流域常见的北天上空,以北极星为标准,集合周围其他各星,合为一区,名曰紫微垣。
在紫微垣外,在星张翼轸以北的星区是太微垣;在房心尾箕斗以北的星区是天市垣10、北斗: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
前四组成斗身,古曰魁;后三组成斗柄,古曰杓。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座北斗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12、分野:《史记·天官书》:“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
在春秋战国时代,人们根据地上的区域来划分天上的星宿,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使它们互相对应。
说某星是某国第二章历法1、周期: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日”,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为一“月”2、阴历: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阳历: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3、我国古代历法:阴阳合历:平年十二个月,六个大月各30天,六个小月各29天,每三年闰一个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大约等于一个太阳年,并和自然季节大致调和相配4、置闰:三年一闰,五年再闰。
殷周时代已经置闰,闰月一般放在年终,称为“十三月”,但无定制。
有时一年再闰,所以会有“十四月”,这种现象在春秋时代以后消失。
汉初在九月之后置闰,称为“后九月”,这是因为当时沿袭秦制,以十月为岁首,九月为年终5、月份: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后来又按照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除了日月季年意外,还有更大的时间单位: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76年),二十蔀为一纪(1520年),三纪为一元(4560年)6、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7、二分二至二分《尚书·尧典》把春分称为日中,秋分叫做宵中《吕氏春秋》统名之曰夜分,因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二至《尚书·尧典》把夏至称为日永,冬至叫做日短《吕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至8、干支纪日9、每个月有特定名称的日子:第一天:朔最后一天:晦大月十六、小月十五:望近在望后:既望10、一天之内的纪时法:日出时叫旦早朝晨,日入时叫夕暮昏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太阳西斜叫做昃,日入之后是黄昏,黄昏以后是人定,人定以后是夜半鸡鸣和昧旦是夜半以后相继的两个时段。
昧旦又叫昧爽,是天将亮的时间古人一日两餐,朝食在日出之后、隅中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食时或蚤时;夕食在日昃之后,日入之前,这段时间就叫做晡时11、每个月的特殊称谓先秦时代,每个月都有特定称谓。
例如,正月为孟陬,四月为除,九月为玄,十月为阳12、月建“月建”即把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和十二个月份相配,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十一月(夏历)配子,称谓建子之月,由此顺推,十二月为建丑之约,如此周而复始13、纪年法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按照王公即位的年次纪年。
汉武帝以前以元、二、三的序数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
汉武帝开始用年号纪元,更换年号就重新纪元。
这两种纪年法是过去史家所用的传统纪年法。
战国时代,天文占星家根据天象纪年,有所谓星岁纪年法,星指岁星,岁指太岁①岁星纪年法: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分为十二等份,由西向东命名为星纪、玄枵等十二次。
古人认为岁星由西向东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行经一个星次假如某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②太岁纪年法:古人所谓十二辰的概念,就是把黄道附近一周天的十二等份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等十二支,其安排的方向和顺序正好和十二次相反因为岁星纪年法使用不方便,为此,古代天文占星家便设想出一个假岁星叫做太岁(《史记·天官书》叫岁阴,《淮南子·天文训》叫太阴),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十二辰的方向顺序一致,并用它来纪年。
例如某年岁星在星纪,太岁便在析木(寅),这一年就是“太岁在寅”《春秋》和《孟子》多用周历,《楚辞》和《吕氏春秋》用夏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以建亥之月(夏历十月)为岁首,但是夏正比较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月为正月,不改正月为四月。
汉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此后大约两千年间,除王莽和魏明帝是一度改用殷正,唐武后和肃宗时一度改用周正外,一般都用夏正15、一些节日(1)元旦:正月初一日(2)人日:正月初七日。
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3)上元:正月十五日。
旧时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4)社日: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在春分前后。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秋分前后(5)寒食:清明前二日(6)清明:四月初五日(7)花朝:二月十二日。
又叫百花生日(8)上巳:原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旧俗以此日临水祛除不祥,叫做修禊。
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
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9)浴佛节:四月初八日。
传说是释迦牟尼的生日(10)端午:五月初五日。
人们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11)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
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12)七夕:七月七日(13)中元:七月十五日(14)中秋:八月十五日(15)重阳:九月初九日(16)冬至(17)腊日:一般解释为十二月初八(18)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第三章乐律十二律分阴阳两类:奇数六律为阳律,叫做六律;偶数六律为阴律,叫做六吕。
合称律吕4、乐调:音阶的第一级音不同,意味着调式的不同:以宫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思是以宫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以徵为音阶起点的是宫调式,意思是以徵作为乐曲旋律中最重要的居于核心地位的主音5、九宫:五宫四调五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黄钟宫、夹钟宫、林钟宫、夷则宫、无射宫四调:大石调(大食调)、双调、商调、越调第四章地理1、州①禹: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②舜:十二州:冀州、并州、幽州、兖州、青州、营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③汉:十四州:增加交州和朔方④东汉:十三州:司隶、豫州、兖州、徐州、青州、凉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益州、荆州、交州⑤晋初:十九州:司隶、豫州、兖州、徐州、青州、雍州、凉州、秦州、并州、冀州、幽州、扬州、梁州、益州、宁州、荆州、交州2、郡①秦:三十六郡:著名的有:陇西、颍州、南阳、邯郸、巨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后来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
共四十郡②隋:取消郡③唐:州郡迭改,都是行政区域④宋:废郡3、国: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4、道:唐代的道士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
①贞观年间,分全国为十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②开元年间,分为十五道:增加京畿(治长安)、都畿(治洛阳),把山南分为山南东道和山南西道,把江南道分为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5、路: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粉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
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6、省:本来是官署的名称。
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路之上分设中书省,简称行省。
后来行省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域名称,简称为省7、府①唐:依唐代制度,大州称为府,因为这些州都置有都督府或都护府,府隶属于道②宋:隶属于路③元:有的隶属于路,有的直辖于中央④明清:改州为府8、军:宋代的行政区域,一个军等于一个州或府,直辖于路9、县:是地方基层行政区域。
秦汉的县属于郡,后代的县属于州或府第五章职官1、中央官制(1)战国:国君之下分设将相,分掌文武二柄楚国的最高长官成为令尹,次于令尹的是武官上柱国(2)秦代:皇帝之下设丞相府、太尉府和御史大夫私=寺组成中枢机构(3)汉初:沿袭秦制,汉武帝以后,丞相权力逐渐缩小西汉末:丞相改称大司徒,太尉改称大司马,御史大夫改称大司空,号称三公(三司)汉光武帝时,三公只处理例行公事,台阁反而成了实际上的宰相府(4)魏:改尚书台为外围执行机构,另设中书监、令为首长的中书省,参掌中枢机密(5)南北朝:设以侍中为首长的门下省,形成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分职的制度(6)唐:改中书省为内史省,改侍中为纳言唐高宗、武后和玄宗是,三省名称曾有几度改变:尚书省:中台、文昌台中书省:西台,凤阁、紫微门下省:东台、鸾台、黄门(7)宋:中书和枢密院分掌文武二柄,号称二府(8)辽:北、南宰相府,各设左、右宰相(9)明:废中书省,皇帝亲理国政,以翰林院官员加殿阁大学士草拟诏谕。
大学士后来号称辅臣,首席辅臣有元辅、首辅之称(10)清:沿袭明制,雍正设立军机处2、九卿①奉常:后来改称太常,掌宗庙礼仪②郎中令:后来改称光禄勋,管宫廷侍卫③卫尉:汉景帝时改称中大夫令,管宫门近卫军④太仆:管皇帝车马⑤廷尉:汉代有时称大理,是最高的法官⑥典客:后来改称大行令、大鸿胪,管理少数民族来朝事宜⑦宗正:管理皇族事务⑧治粟内史:后来又称大农令、大司农,管租税赋役⑨少府:管宫廷总务廷尉、典客和治粟内史掌管政务,其余六卿掌管皇帝私人事务3、汉代加官:①侍中:出入宫禁,成为皇帝的亲信②给事中:掌顾问应对③诸吏:对宫廷官员进行监察和弹劾④中常侍:在禁中侍奉皇帝⑤散骑:皇帝骑从4、六部①吏部:掌官吏的任免、铨叙、考绩、升降等②户部:掌土地、户口、赋税、财政等③礼部:掌典礼、科举、学校等④兵部:掌全国军政⑤刑部:掌刑法、狱讼等⑥工部:掌工程、营造、屯田、水利等各部的首长称为尚书,副首长称为侍郎5、监察官①战国时代: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