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最新PPT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3)掌管官吏任免、考绩、升降和调动的是 吏部 ;掌管土地、户 口、赋税、财政等的是 户部 ;掌管典礼、科举、学校等的是 礼部 ; 掌管全国军政的是 兵部 ;掌管刑法、狱讼的是 刑部 ;掌管工程、 营造、屯田、水利等的是 工部 。
(4)丞相 是封建官僚机构中的最高官职,是秉承君主旨意总理 全国政务的人。封建时代对君主负责的人称为宰相,宰是 主持 的 意思,相是 辅佐 的意思。
(7)“孟襄阳”是用 籍贯 来称呼 孟浩然 的。张九龄是曲 江人,故而人称“ 张曲江 ”。
(8)“王右丞”是用 官职名 来称呼诗人 王维 的。韩愈,晚 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称 “ 韩吏部 ”。
(9)韩愈虽是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州)人,但因昌黎 韩氏为唐代望族,故其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则 因此称他为“ 韩昌黎 ”。
⑤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⑥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⑦再迁为太史令 ⑧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⑨屈原既黜 ⑩上书乞骸骨
授予官职 调动官职 提升官职 降低官职 罢免官职 辞去官职
①②
④⑥

③⑤⑧


地理常识
1.地区名 (1)文言文中有很多表示地理方位的名词。《鸿门宴》“沛公居山 东时,贪于财货”和《过秦论》“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中的“ 山东”顾名思义,指山的东面,这里“山东”之“山”指 崤山 。
(12)古代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 布衣 、 庶民 、 黎庶、黎首、黎元、黔首、白丁 等。
(13)不同类型的朋友,称谓也有所不同。贫困而地 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称为 贫贱之交 ,同生死、共患 难的朋友称为 刎颈之交 ,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称 为 布衣之交 ,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称为 忘年之交 。
(5)古代为了取得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必须要通过 童试 ,又 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 童生 。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大全课件(共137张PPT)
(3)用于对师长的敬称有君、子、公、夫子 ;用于朋辈之间的称 呼有 足下 、先生、执事等。
(4)谦称自己不聪明,用 愚 ;谦称自己学识浅薄,用 鄙 ;谦称 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用 敝 ;谦称自己身份低微,用 卑 ;老人 自谦时用 老朽 、老夫等。
(5)下列均是古人习用的称谓,按要求归类。(将序号填到横线上) ①寡人 ②陛下 ③夫子 ④足下 ⑤臣 ⑥公 ⑦不才 ⑧妾 ⑨子 ⑩上 ⑪愚 ⑫下 ⑬君 ⑭孤 ⑮卿 ⑯拙 ⑰老妇 ⑱不谷
古代文化常识
(1)Βιβλιοθήκη 真题14篇课前普查练14韦凑转
(2)
姓名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普查
1.基本称谓 古代常以字、号、籍贯、官职名、郡望、官地、书斋名及特殊 称谓等来称呼一些人。
(1)《师说》的作者韩愈,“退之”是他的“ 字 ”。
(2)陶渊明号“ 五柳先生 ”,李白号“ 青莲居士 ”,白居易 号“ 香山居士 ”,杜牧号“ 樊川居士 ”。
(4)弱冠是男子 二十 岁。
(5)三十岁谓之 而立之年 ,四十岁谓之不惑之年,五 十岁谓之 知非之年 ,六十岁谓之 花甲之年 ,七十岁谓 之 古稀之年 ,期颐之年则指 一百岁 。
官制官职
1.选官制度 汉代选拔官吏制度有 察举 、征辟 两种形式,后者是汉武帝时 推行的一种 自上而下 的选拔官吏的制度。
(4)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制度在明清时规定的文章格式为 八股文 , 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 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 破题 、承题 、起讲、入手、起股、中股、 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都有严格限定。 文章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内容也不得超出这个范围,要模拟 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不能自由发挥。
表示谦称的有 ①⑤⑦⑧⑪⑫⑭⑯⑰⑱ 表示敬称的有 ②③④⑥⑨⑩⑬⑮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高考语文《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笑牵牛”写唐玄宗和杨贵妃朝 夕相伴的美好时光。
古代地理
•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 “序八州而朝同列” (《过秦论》)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地理并 称。相传大禹治水,将全国划分 为九州,所以以“九州”这一名 称代指中国,沿用至今。
十二个月:孟春、仲春、季春,孟 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 孟冬、仲冬、季冬。
古人纪日
月相纪日法,指用“朔、望、既望、晦” 等表示月相的特称来纪日。每月第一天叫朔, 每月十五日叫望,望后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 后一天叫晦。
如《祭妹文》“此七月望日事也”; 《赤壁赋》“壬戌之秋,七月既望”; 《与妻书》“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 前后”。
2、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 山东:指崤山以东。
3、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过秦论》) 西河:指魏国黄河以西地区。
4、马超韩遂尚在关西(《赤壁之战》) 关西:函谷关以西。
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表:(长江之外的)江南地区(从中原看来,这
些地区在长江之外) 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
古诗与星宿
1、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 于斗牛之间。”
——写景之句,以星衬月。
2、王勃《滕王阁序》“物化天宝,龙光射 牛斗之墟。”
——咏物之句,以星衬物。
3、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 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4、李商隐《马嵬》“此日六军同驻马,当 时七夕笑牵牛。”

9.至日-----
10.腊日-----
11.除夕-----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常复杂的。
反复分析比较各选项的解说,用已知的文化常识对各选项进行筛选排除,缩小确定范围,推 断出解说错误的一项。
阅读《晋书·何攀传》 ,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 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 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 选拔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 父老乡亲。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解析:“与子弟们诗文唱和,住在乌衣巷”的是谢混,不是谢弘微。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pt课件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ppt课件

(五)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逐渐衰落— —明、清(鸦片战争以前)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7
完整版ppt课件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明太祖朱元璋,在政治上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封建君主 专制统治,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并设立特务机构 东厂、西厂,推行八股取士。 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 立大顺政权,同年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的统治。
11
完整版ppt课件
2.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嫔妃
太皇太后:皇帝的祖母。
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皇后:皇帝的正妻。
嫔妃:皇帝诸妻的通称。有美人、贵人、才人、昭仪、婕 妤、贵妃、贵嫔等称号。
3.皇太子、皇太孙
皇太子:皇帝诸子中皇位的法定继承人,也称为“太子”.
皇太孙:由皇帝册封的有皇位继承权的嗣孙。
隋代在官吏选拔上的突出贡献就是废除九品中正制,创 立了科举制度。
16
完整版ppt课件
此后,科举制度经过唐代的发展,日趋完善,到明清 时期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基本的官吏选拔 制度。
二、科举制度及四书五经、三纲五常
(一)科举制度概述
科举,即分科取士之意。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 考试,通过公开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吏的制度。
隋唐时期科举考试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 两科,考试的种类有常举、制举两种。
1.常举
常举是每年都进行的考试。考试合格者称为“及第”,
进士第一名称“状头”或“状元”。进士及第仅仅是取得
完整版ppt课件
一种做官的身份,经吏部考核合格或先做地方官的幕僚, 经举荐后才能正式授官。
17
2.制举
4.公主、驸马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高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 课件(18张PPT)

解析:首先,通读选文,了解大 意。其次,理清画波浪线句子中 的人物关系。①谢弘微“童幼时, 精神审,时然后言”。②过继后 的叔父谢混有知人之明。③谢混 向谢思夸赞谢弘微“此儿深中夙 敏,方成佳器”。同时注意,表 示时间的词语“童幼时”,提示语 “曰”,虚词“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 解析: 对于文化常识类题目,考
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
古代文化常识
考点探究
一、明确考查内容,了然备考方向
• 古代文化常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 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 惯例。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 是非常复杂的。
耿、厚、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 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等。 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庠、序、太学、博 士、太傅 堤、决、溃、溢、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 熟、刈、籴、粜、廪、禀、府、荒、、赡、足、给、佚 糗、馔、肴、膳、羞(馐)、蔬、果、饱、饥、饿、馁、馑、俸、 禄、秩、饷、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绦、缟、 缣、缯、蚕、桑、纨绔、布衣、履、绶、冠、冕、 (1)狱(2)脱(3)第(4)独(5)他 (1)下车(2)乞骸骨(3)用事(4)视事(5)听事(6)逆旅(7)部曲(8)祖道(9)家 人(10)起家(11)作色(12)从子
2.生僻的文化常识。高考命题要依据选文来设题,因此,难免有生僻、 偏难的题目出现。但这类生僻的文化常识有的与教材(注意:不仅是语 文教材,还包括历史、地理等)中某些文化常识相同或相关,有的跟选 文内容密切相关(选文中有诸多信息显示了其内涵)。这类题目表面上生 僻,实则暗含了诸多“熟悉”因素。对这类文化常识要多依据选文内容 来判断。

古代文化常识(全面)PPT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全面)PPT课件

政收支) 之税及
官府手
工业
下面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 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 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 地,头顿地再举起。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 使骸骨归葬故乡。
状元
榜眼
(一甲,3人) (鼎元)
进士出身
传胪
(二甲,若干)
同进士出身
(,是科举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在宫廷举行, 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场。 B:唐太宗贞观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 中试者皆称进士。 C:“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 次,“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 为可以进授爵位之人。 D:进士即科举时代称会试考取的人,举进士 ,指参加进 士科考试。
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答案:B
二、官职制度
1、政府机构 “三省六部” (隋朝建立)
皇帝
中书省 (起草政令)
中书令
尚书省 (执行政令)
尚书令
门下省 (审核政令)
侍中
吏部
(主管
文职 官员)
户部
(掌管户 籍、疆土、 田地、财 政事宜)
礼部
(主管典 礼、教育、 科举之事)
兵部
(军队、武 官选用、训 练)
(4)辟: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5)荐:朗荐光禄大夫杨彪,且称疾,让位于彪。《三国 志·魏书·第十三王朗传》
授官常见词
(6)封:孝武西迁,(豆卢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 后进爵为公。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最新ppt课件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最新ppt课件
√ 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
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
6
皇位继承
• 【2016全国卷1】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
√ 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
嫡长子继承制。
× • 【2015全国卷1】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 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 其他儿子。
× • 【2015全国卷2】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 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 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
24
尊称。 对君王称陛下、大王、皇上(已
死的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 对上官或长辈称公、君、足下、
大人。 对老师称子、夫子、师、先生。 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
.
25
谦称。 王侯自称孤、寡人。 大臣自称臣。 一般人自称仆、不才、不佞、不
肖、愚、鄙人等。 女子自称妾。 晚辈自称小子。
.
26
【2015新课标2卷】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
√ 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
礼才起的。
.
15

号是一种固定的
别名,因此又叫“别
号”。号往往即兴而
起,不一定和名之间
有联系。但号往往用
一些漂亮或高雅的字
眼,因此号又俗称雅
号。
.
16
李白: 青莲居士 王安石: 半山
杜甫: 少陵野老 白居易: 香山居士
“结生三月而加名” ——《周礼》
公文场合,自称,蔑称,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礼记》
上对下,长对晚等
他人敬称:下对上,平辈间
.
13
古人自称名,称人称字。
平辈间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 (1)不然,籍何以至此?

高考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优秀课件

高考复习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优秀课件

•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 A ) • A.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 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魏明帝太和 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皆称进士。 年间”错误,应为“隋炀帝大业年间” • B.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 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 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罚的原则。 •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 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 D ) • A“即岁稔不足支数日”中“稔”意思是“庄稼成 熟”。 • B“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中“绥辑”意 思是安抚集聚。 • C“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中“厘”意思 是治理处理。 • D“致仕”中“致”意思是“获得”,“致仕”意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思是获得官职。
•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 确的一项是( C )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 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 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 “察茂才”“举孝廉”是自下而上 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 •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 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乡亲。
•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 比如诸葛亮,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 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的意思,字“丝”,则是少的 意思。 B.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 贵族、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 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 褒,周厉王的“厉”是贬。 C.坐姿有多种:“常同席坐”这个“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 “常同席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不同, 相同的,但是“箕踞”的坐姿则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 因为有“席”,这表示其坐姿是古人双 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如“轲自知事不就, 膝跪地,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 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D.皇后,皇帝的正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 主。古代皇后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 为“正宫”或“中宫”。“中宫”“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49张PPT)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49张PPT)

天文历法
1.古代天文
二十八宿
(1)古人为观测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而划 分成二十八个星区,称为二十八宿。分别为:东方七宿:角、 亢、氐 、房、心 、尾、箕,其动物形象是 苍龙 ;北方七宿: 斗、牛、女 、虚、危 、室、壁,动物形象是 玄武 ;西方七 宿:奎、娄、胃、昴 、毕、觜、参,动物形象是 白虎 ;南方 七宿:井 、鬼、柳 、星 、张、翼 、轸 ,动物形象是 朱雀 。 《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牛宿、斗宿都 是星区。
(6)“势拔五岳掩赤城” 中的“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 是东岳 泰山 、南岳 衡山 、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 嵩山 。
4.别称 (1)西安,古称 长安 。 (2)苏州,又称 姑苏 、吴门。 (3)扬州,又称 广陵 、江都 、维扬 。 (4)镇江 ,又称京口。
(5)北京古称 燕京 、大都 、北平。 (6)南京,古称 建康 、金陵 、江宁、石头城 等。“白下有山皆绕 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中的“白下”,也指南京。
(8)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 家乡 、 同乡 。
(9)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 区,称为 三辅 ,负责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
3.山川关隘 (1)文言文中将山之 南 水之 北 称为“阳”,山之 北 水之 南 称为 “阴”。如《游褒禅山记》:“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也。”
(2)古人常用天象变化来占卜吉凶祸福,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或 州的分野。如《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 翼轸 ,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又如《蜀道 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参宿 是益州(今 四川)的分野, 井宿 是雍州的分野,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精品PPT课件

高考古代文化常识汇编精品PPT课件

典客
(外 交和 民族 事务)
宗正 治粟内 少府
(皇族、史
宗室 (租税 事务) 钱谷财
皇室需 用的山 海池泽
政收支) 之税及
官府手
工业
二、科举制度
1、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 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 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 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 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 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 深远的影响。
例如: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少昊是嬴姓, 太昊是凤姓。到了周代,王室及同姓封国鲁、晋、 邓、卫等都是姬姓,异姓封国齐是姜姓,秦是嬴姓, 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
2.名字



人的名称代号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 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
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
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
贡士
进士及第 (一甲,3 人)
会元
状元 榜眼 (鼎元)
进士出身
传胪
(二甲,若干)
同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
探花
三、古代姓名称谓
1.姓
姓作为一种族号,他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族的 称号,而是整个氏族或部落的称号。
姓因生而定,是不变的。
姓的由来已久,从许多古姓如姜、姬、嬴、姚 等都有女字偏旁。我们可以推测,大约在母系社会 中就有了姓的分别。
特征:君王为某某帝,后妃为某某后妃,大臣为评价词。
昭德有劳曰昭。 屡征杀伐曰庄。 安乐抚民曰康。 死于原野曰庄。 威彊敌德曰武。 年中早夭曰悼。 慈惠爱民曰文。 在国遭忧曰愍。 照临四方曰明。 不悔前过曰戾。
——《逸周书·谥法解》
岳飞——先谥“武穆”,后谥“忠武” 秦桧——先谥“忠献”,后谥“缪丑”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文化常识课件

【 ➢ 2019年(III卷)
近 13
殷纣: 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敛 酷刑,是有名的暴君。与夏末国君桀并称为“桀纣”。

文 武王: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

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 文 化
三晋: 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 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 ➢ 2020年(I卷)
近 13
主司: 1.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2.科举的主试官。
年 殿试: 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

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
学 、
,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 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 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

左尹、右尹,左尹地位略高于右尹。后又为古代

官的通称,常指地方长官,如京兆尹、河南尹、

州尹、县尹等。
考 察
御名: 皇帝的名讳。古代与皇帝有关的事物前常加“御” 字,如御玺、御驾亲征等。

【 ➢ 2019年(I卷)
近 13
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学术派别的总称,其中又 以儒、墨、法三家影响最深远。

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称为“丁忧”。

常 私禄(文义判断): “私”强调个人拥有,与“公”相对;

“禄”指俸禄,即古代官员的薪水,后
考 察
也常用以借指仕途。 私禄在此强调是私人财产。

【 ➢ 2017年(II卷)
近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
礼才起的。
.

号是一种固定的 别名,因此又叫“别 号”。号往往即兴而 起,不一定和名之间 有联系。但号往往用 一些漂亮或高雅的字 眼,因此号又俗称雅 号。
.
李白: 青莲居士 王安石: 半山
杜甫: 少陵野老 白居易: 香山居士
贺知章: 四明狂客 李商隐: 玉溪生
√ 与当今某些国家内阁或政府首脑的含义并不相同。 × C.古代朝廷中分职设官,各有专司,所以可用
“有司”来指称朝廷中的各级官员。
√ 【2016全国2卷】 C.吏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文
官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长官为吏部尚书。
× 【2016全国3卷】 A.礼部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
祭祀、土地、户籍等职事,部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
二、古代科举
1、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 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 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 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 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
.
2、明清科举流程
类型
考场
考官
考中学生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童生试
县试 府试 院试
特征:唯有君主,非宗即祖,并不唯一
庙号≠谥号 如康熙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 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庙号:清圣祖
孝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 文皇后
.
高考链接
【2015年新课标1卷】 C.庙号是皇帝死
√ 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
祖、太宗、钦宗。
√ 【2015年新课标2卷】B.谥号是古代帝王、
太尉 (军事)
丞相 (行政)
御使大夫 (监察)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宗庙 (宫殿 (宫门 (马 (司法 礼仪) 警卫) 警卫) 政) 审判)
.
典客
(外 交和 民族 事务)
宗正 治粟内 少府
(皇族、史
宗室 (租税 事务) 钱谷财
皇室需 用的山 海池泽
政收支) 之税及
官府手
工业
高考链接
【2016全国1卷】 A.首相指宰相中居于首位的人,
√ 【2015全国新课标1卷】 B.兵部是古代“六部”
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
等事宜。
.
2、官职变动词语
× 【2016新课标2卷】 D.移疾指官员上
书称病,实际是官员受到权臣诋毁, 不得不请求退职的委婉说法。 【2016新课标3卷】 C.致仕本义是
√ 将享受的禄位交还给君王,表示官员
同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
.
探花
高考链接
【2015新课标1卷】A.登进士第,又可称
√ 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
录取成为进士。
.
三、古代称谓
1.姓
姓作为一种族号,他不是个别人或个别家族的 称号,而是整个氏族或部落的称号。
姓因生而定,是不变的。
姓的由来已久,从许多古姓如姜、姬、嬴、姚 等都有女字偏旁。我们可以推测,大约在母系社会 中就有了姓的分别。
乡试
桂榜
(秋闱)
会试
杏榜
(春闱)
殿试 金榜
县 府
府、州
省会(三年 一次,农历 八月)
明:提 学官 清:各 省学政
皇帝派遣 主考官
京城(乡试 礼部主 次年三月) 持
皇宫(会试 皇帝 同年四月)
童生 生员(秀才)
案首
举人
解元
贡士
进士及第 (一甲,3 人)
会元
状元 榜眼 (鼎元)
进士出身
传胪
(二甲,若干)
例如: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少昊是嬴姓, 太昊是凤姓。到了周代,王室及同姓封国鲁、晋、 邓、卫等都是姬姓,异姓封国齐是姜姓,秦是嬴姓, 宋是子姓,越是姒姓等等。
.
2.名字



人的名称代号
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 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
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
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
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
皇位继承
√ • 【2016全国卷1】B.建储义为确定储君,也 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 嫡长子继承制。
× • 【2015全国卷1】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 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 其他儿子。
× • 【2015全国卷2】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 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 最年长的儿子继承
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 如武帝、哀帝,炀帝。
.
5.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 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 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 即位后首创年号。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2020最新版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高考涉及内容
•一、古代官职 •二、科举制度 •三、姓名称谓 •四、天文地理 •五、风俗礼仪
.
推荐书目
书名:《中国古代文化常 识》 作者:王力
书名:《中国古代文化常 识(插图修订第4版)》 作者:王力
.
一、古代官职
1、中央官职
“三公九卿”(秦)
皇帝
.
皇帝相关
√ • 【2016全国卷2】A.中宫是皇后所居之宫, 后来又可以借指皇后,这与东宫又可以借 指太子是同样道理。
√ • 【2016全国卷2】B.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 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 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 • 【2015全国卷2】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 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 可指赴京都。
昭德有劳曰昭。 屡征杀伐曰庄。 安乐抚民曰康。 死于原野曰庄。 威彊敌德曰武。 年中早夭曰悼。 慈惠爱民曰文。 在国遭忧曰愍。 照临四方曰明。 不悔前过曰戾。
——《逸周书·谥法解》
岳飞——先谥“武穆”,后谥“忠武” 秦桧——先谥“忠献”,后谥“缪丑”
.
4.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 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 号,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苏轼: 东坡居士 欧阳修: 六一居士
秦观: 淮海居士 黄庭坚: 山谷道人
.
3.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 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 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 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特征:君王为某某帝,后妃为某某后妃,大臣为评价词。
“结生三月而加名”
——《周礼》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公文场合,自称,蔑称,
——《礼记》
上对下,长对晚等
他人敬称:下对上,平辈间
.
古人自称名,称人称字。
平辈间直呼其名是不礼貌的行为。 (1)不然,籍何以至此?
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2)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苏武传》)
.
高考链接
【2015新课标2卷】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