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

合集下载

《古代文化常识积累》公开课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积累》公开课课件

姓氏
• 姓是族号,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见于《春 秋》的有二十二个,如:姒、子、姬、风、嬴、 己、任、祁、芈、曹、董、姜、偃、归、曼、熊、 隈、漆、允。 • 氏是姓的分支。如华、向、乐、鱼是子姓的分支, 孟、季、孙、游是姬姓的分支,申、吕、许、纪、 崔、马是姜姓的分支。 • 取氏的情况比较复杂。如官职名称(王、侯、司 马),地名(郑、邓、邹),动物(马、牛), 植物(杨、李、柳)。孔子则以祖先的字为氏 (公孙嘉,字孔父)。 • 汉代起姓氏逐渐不分。
古代文化常识
天文地理
纪年纪时 姓名字号
礼仪制度
科举职官

【东方苍龙】 角木蛟 亢kàng金龙 氐dǐ土貉mò 房日兔 心月狐 尾火虎 箕jī水豹 【北方玄武】 斗木獬xiè 牛金牛 女土蝠 虚日鼠 危月燕 室火猪 壁水獝xù 【西方白虎】 奎kuí木狼 娄lóu 金狗 胃土彘 昴mǎo日鸡 毕月乌 觜zuǐ火猴 参水猿 (动如参与商) 【南方朱雀】 井木犴àn 鬼金羊 柳土獐 星日马 张月鹿 翼火蛇 轸zhěn水蚓 (分野)
三、干支纪年法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 按照顺序组合起来纪年。如甲子、乙丑,经 过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辛亥革命 庚子赔款
四、年号干支兼用法
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核舟记》“天启壬戌秋日”,“天启”是
古代纪年
一、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左传。骰之战》:“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三年春,秦师 过周北门。” 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二、年号纪年法
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
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 《琵琶行》“元和十年” 《游褒禅山记》“至和元年七月某日”

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教案

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教案

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性和影响。

2. 熟悉古代文化的基本概念和知识。

3. 培养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4.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古代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2. 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代表作品。

3. 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 古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三、教学过程:引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他们对古代文化的认识和兴趣,通过展示古代文物或视频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入:(10分钟)向学生讲解古代文化的定义和特点,探讨其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古代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主体部分:(60分钟)1. 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与代表作品:通过PPT或实物展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古代文明到唐宋文化、明清文化等时期,重点讲解每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如《诗经》、《论语》、《红楼梦》等,让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具体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

2. 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探讨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包括价值观、社会制度、文学艺术等方面,引导学生思考并展示他们的观点。

3. 古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展示现代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案例,让学生了解古代文化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古代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

小结:(1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学习动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和研究。

四、教学资源:1. PPT或实物展示:用于介绍古代文化的发展历程和代表作品。

2. 分组讨论:用于让学生展示对古代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的观点。

3. 古建筑保护与修复案例展示:用于说明古代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主动讨论、小组展示和相关案例分析,评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可以通过小测验或小作业的方式进行课后知识的巩固和评估。

六、拓展延伸:在公开课的基础上,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遗址,进行实地学习;安排学生进行古代文化研究或创作,培养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创造力。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优秀课件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PPT优秀课件
古代是把天象的变化和人事的吉凶联系 到一起的。如日食是上帝对当政者的警告。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练习1:查找资料,解释下面句中画线部分
(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诗) 参指西方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方苍龙七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歌咏牛郎织女的离别相思
杜牧《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写月夜观看牛郎织女星的闲适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二十八宿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 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 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恒星。古 人还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 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二十八宿的名称,按东北西南分别为: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àng氐dǐ房心尾箕jī;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kuí娄胃昴mǎo毕觜zuǐ参sh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梳理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关知识 过程与方法 联系文本,挑选生比较感兴趣的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悟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加深对古代 文化的认知
公开课课件优质课课件PPT优秀课件PP T免费 下载《 中国古 代文化 常识》P PT

《古代文化常识》优秀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优秀课件

陶渊明 李白 欧阳修 白居易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屈原 名___,字___ 孟子 名___,字_____ 李白 字_____ 杜甫 字_____ 王维 字_____ 苏轼 字_____ 苏辙 字_____ 岳飞 字_____ 毛泽东 字_____
屈原 名_平__,字_原__
孟子 名__轲_,字_子__舆__ 李白 字__太__白_ 杜甫 字_子__美__ 王维 字__摩__诘_
冠礼
射礼
飨礼
宴礼
贺庆礼
二、天文地理
二十八星宿
北(玄武 )
西(白虎 )
东(青龙 )
南(朱雀)
二十八星宿
角、亢、氐(dī)、房、心、尾、箕 (jī)、牛、斗、女、虚、危、室、 壁、奎、娄、胃、昴(mǎo)、毕、 觜(zī)、参、井、鬼、柳、星、 张、翼、轸
分野
古人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 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 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 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 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 野。
• 如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 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是说江西 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 李白《蜀道难》:“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参宿是益州(今四川) 的分野,井宿是雍州(今陕西、甘肃大部) 的分野,蜀道跨益、雍二州。扪参历井是 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极高的山上,人 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5、江表英雄,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江表:(长江之外的)江南地区(从中原看来,这
些地区在长江之外) 6、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姜夔《扬州慢》)
淮左:淮河东面(古代称江河东面为左,西面为右)
阴阳: 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 阳:山南水北。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49张PPT)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49张PPT)

宗法礼俗
1.宗法 (1)宗法是根据 血缘关系 来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核心 是 嫡长子继承制 ,基本点在大宗、小宗的区分。
(2)古代帝王、诸侯或士大夫为维护宗法制度而建造的祭祀其祖先 的礼制性建筑,称为 宗庙 。其正殿叫 庙 ,后殿叫 寝 ,合称 寝庙 。
(3)宗庙的等级有严格规定,周天子为 七庙 ,即后稷、文王、武 王三庙和四亲庙。诸侯为五庙 ,大夫为 三庙 ,士为 一庙 。庶人 不准设庙。
(3)古人常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 作为每年的序号,这种纪年法叫“ 干支纪年法 ”。1995年是农历 乙亥 年, 1996年是农历 丙子 年,1997年是农历 丁丑 年。
(4)《梅花岭记》中写道:“顺治二年乙酉四月(1645年2月),江 都围急。”此处采用的纪年方式是 年号干支兼用法 。
(7)杭州 ,又称临安、钱塘、武林。 (8)元代的大都就是今天的北京 。 (9)汉代的“两都”,又叫两京 。指 长安 、洛阳 。 (10)东汉的“三都”指的是东都 洛阳 、西都 长安 、南都 宛 。 (11)唐代的“三都”指东都 洛阳 、北都 晋阳 和京都长安 。 (12)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句中的“锦官城”指的 是 成都 。
极高的山上,人们要仰着头摸着天上的星宿才能过去。
纪年法
古代历法
纪月法
古代历法
纪日法
古代历法
纪时法
古代历法
纪年法
(1)中国古代历史上纪年方式多种多样,主要的纪年法有:帝王年 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 、年号干支兼用法 。
(2)我国古代最早的纪年法是 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如“周平 王元年”,依次以元年、二年、三年的顺序计算;春秋战国时, 以诸侯即位年次纪年。如: “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

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通用课件

古代文化常识公开课通用课件

VS
古代社交
古代中国的社交活动很多,比如宴请、赏 花、品茶等。这些活动都是人们交流感情、 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06
古代文化常识在当代的应用
古代文化在教育中的应用
语文教育
古代文化常识在语文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涉及古代文学、 历史、哲学等方面,有助于学生了解古代文化和文明,培 养语言文字能力和文化素养。
文化旅游 古代文化常识是文化旅游的重要资源之一,涉及 古代建筑、文化遗产等方面,有助于发展旅游产 业和推广古代文化。
影视作品制作 古代文化常识在影视作品制作中具有指导作用, 有助于制作出符合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的影视作 品。
古代文化在学术研究中的应用
历史研究
古代文化常识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基础之一,涉及古代政治体制、经 济制度、社会结构等方面,有助于深入研究和理解古代历史和文化。
05
古代生活与风俗
古代服饰与饮食
古代服饰
汉服是古代中国的主要服饰类型,同时也有胡服、唐装等。不同时期、不同阶层的人在穿着上有不同的规定和偏 好。
古代饮食
古代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美食。主食以五谷为主,同时也有肉类、蔬 菜等辅助食品。
古代节庆与习俗
古代节庆
古代中国的节庆很多,比较重要的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
古代音乐与舞蹈
音乐
古代音乐形式丰富,如琴、瑟、鼓等,常与诗歌、舞蹈相结合。
舞蹈
古代舞蹈多与祭祀、庆典有关,如巫舞、龙舞等,后发展为独立的艺术形式。
04
古代建筑与园林
古代建筑风格与特点
木结构建筑
以木材为主要支撑结构,具有轻 盈、抗震、防火等特点,代表作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49张PPT)

古代文化常识课件(共49张PPT)

天文历法
1.古代天文
二十八宿
(1)古人为观测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运行而划 分成二十八个星区,称为二十八宿。分别为:东方七宿:角、 亢、氐 、房、心 、尾、箕,其动物形象是 苍龙 ;北方七宿: 斗、牛、女 、虚、危 、室、壁,动物形象是 玄武 ;西方七 宿:奎、娄、胃、昴 、毕、觜、参,动物形象是 白虎 ;南方 七宿:井 、鬼、柳 、星 、张、翼 、轸 ,动物形象是 朱雀 。 《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牛宿、斗宿都 是星区。
(6)“势拔五岳掩赤城” 中的“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 是东岳 泰山 、南岳 衡山 、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 嵩山 。
4.别称 (1)西安,古称 长安 。 (2)苏州,又称 姑苏 、吴门。 (3)扬州,又称 广陵 、江都 、维扬 。 (4)镇江 ,又称京口。
(5)北京古称 燕京 、大都 、北平。 (6)南京,古称 建康 、金陵 、江宁、石头城 等。“白下有山皆绕 郭,清明无客不思家 ”中的“白下”,也指南京。
(8)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 家乡 、 同乡 。
(9)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 区,称为 三辅 ,负责管辖京都及其附近地区。
3.山川关隘 (1)文言文中将山之 南 水之 北 称为“阳”,山之 北 水之 南 称为 “阴”。如《游褒禅山记》:“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也。”
(2)古人常用天象变化来占卜吉凶祸福,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或 州的分野。如《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 翼轸 ,地接衡庐。”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又如《蜀道 难》:“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参宿 是益州(今 四川)的分野, 井宿 是雍州的分野,是说入蜀之路在益、雍两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D
二、官职制度
1、政府机构 “三公九卿”
皇帝
太尉 (军事)
丞相 (行政)
御使大夫 (监察)
奉常
郎中令 卫尉
太仆 廷尉
(司法 审判)
典客
宗正
(宗庙 (宫殿 礼仪) 警卫)
(宫门 (马 警卫) 政)
(外 交和 宗室 (租税 用的山 民族 事务) 钱谷财 海池泽 事务) 政收支) 之税及 官府手 工业
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 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 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 有评判性质的称号。 特征:君王为某某帝,后妃为某某后妃,大臣为评价词。
昭德有劳曰昭。 安乐抚民曰康。 威彊敌德曰武。 慈惠爱民曰文。 照临四方曰明。 屡征杀伐曰庄。 死于原野曰庄。 年中早夭曰悼。 在国遭忧曰愍。 不悔前过曰戾。
欢迎各位老师莅临指导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做一个有素养的中国人
教学目标:
一、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对 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对文言 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 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自主学习、 独立探索的能力。
1.年龄称谓
天文
地理山川
礼仪习俗
2.避讳 3.谦辞敬辞
治粟内 少府 (皇族、 史 皇室需
下面各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死了叫“薨”。后世有封爵的 大官死了也可以叫“薨”。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 ,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 地,头顿地再举起。 D、“乞骸骨”就是官员自请退职,字面意思就是请求 使骸骨归葬故乡。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 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 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 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 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 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 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 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 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 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 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 替。 垂髫(tiá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 下垂的短发)。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 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 称“总角”)。 豆蔻是指女孩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 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 未成年女孩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
下面各项中不属于直呼姓名的情况是(

A:称所厌恶、Leabharlann 轻视的人。 B:用于对人表示尊敬和敬仰。 C:用于介绍或作传。 D:自称姓名或名。
答案:B
2、号

自号
谥号
庙号
(年号)
号: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 简称号。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 所起。与名、字无联系。在古人称谓 中,别号亦常作为称呼之用。号的实 用性很强,除供人称呼外,还用作文 章、书籍、字画的署名。
兵部
(军队、武 官选用、训 练)
工部
文职 官员)
(管理 全国工 程事物)
2、官职变动词语 1.授官: 察举征召辟选荐,封赏拜授除,起仕知,补
2.升官:升、迁、超迁、拔、擢、陟、加、晋
3.兼任: 兼、领、判、摄、行、署、权(代理、暂代)
官 职 4.调官: 转、调、迁、徙、改、出、入 变 告老、告归、解官、乞骸骨、请老、乞身、 动 5.辞官: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 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 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 冠”)。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 之意)。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 花甲是六十岁。 古稀是七十岁。 耄(mào)耋(dié)指八九十岁。 期颐指一百岁。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高考涉及内容
一、科举制度 二、官职制度 三、姓名称谓 四、风俗礼仪 五、古代地理 六、天文历法
一、科举制度
1、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 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 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 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 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 远的影响。
答案:A
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 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 也泛指军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 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 侯、伯、子、男五种。
“总角”指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 髻,不分男女。常用来指少年时期
(2)职业的称谓。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 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 的职业身份。如《庖丁解牛》中的“庖丁”,“丁” 是名,“庖”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中的 “师襄”和《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师旷”, “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柳敬亭传》中的 “优孟”,是指名叫“孟”的艺人。“优”,亦称 优伶、伶人,古代用以称以乐舞戏谑为职业的艺人, 后亦称戏曲演员
丞相总管行政,御史大夫主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答案:B
二、官职制度
1、政府机构 “三省六部” (隋朝建立) 皇帝
中书省 (起草政令)
尚书省 (执行政令)
门下省 (审核政令)
中书令
吏部
(主管
尚书令
礼部
(主管典 礼、教育、 科举之事)
侍中
刑部
(主管刑罚、 审核案件)
户部
(掌管户 籍、疆土、 田地、财 政事宜)
类型
童生试 县试 府试 院试 乡试 (秋闱) 桂榜
考场
县 府 府、州
考官
明:提学官 清:各省学 政
考中学生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童生 案首 生员(秀才) 举人 解元
省会 皇帝派遣主 (三年一次, 考官 农历八月) 京城 (乡试次年 三月) 礼部主持
会试(春 闱)
杏榜
贡士
会元
殿试
金榜
皇宫 (会试同年 四月)
致仕、移病、悬车 6.罢官: 罢、黜、夺、免、“绌”通“黜” 7.降官: 贬、谪、放、窜、左迁、左除、左降、 左转
授官常见词 (1)察举:“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
(2)征: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张衡传》
(3)召: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 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张衡传》
皇帝
进士及第 状元 榜眼 (一甲,3人) (鼎元) 进士出身 传胪 (二甲,若干) 同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
探花
强化训练
类型 县试 童生试 府试 考场 县 府 府、州 考官 考中学生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明:提学 童生 官 清:各省 生员(秀才) 学政
案首
院试
乡试 桂榜 (秋闱) 会试 杏榜 (春闱) 殿试 金榜
——《逸周书·谥法解》
岳飞——先谥“武穆”,后谥“忠武” 秦桧——先谥“忠献”,后谥“缪丑”
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 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 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
特征:唯有君主,非宗即祖,并不唯一
庙号≠谥号 如康熙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 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庙号:清圣祖 孝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 文皇后
庙号 世宗
年号 元狩、元鼎、元封、太 初、天汉、太始、征和 贞观 顺治
刘 彻
李世民
文武大圣大广孝 皇帝
太宗
爱新觉罗·福 临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 世祖 英睿钦文显武、大 德弘功至仁纯孝、 章皇帝
【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 (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 苍生、黎元、氓等。
3.文言传记常见官场作为词汇
到任:下车、视事、听事(处理政事) 言事:疏、奏、表、谏、白、矫(假托,假传) 典(主持、主管) 巡(巡视) 劝(鼓励,奖励) 课(考核、督促) 按(巡视,巡行) 案(考察,核实,巡行,巡视) 劾(弹劾,检举) 构 (构害,诬陷) 党(偏袒,结党) 短(进谗言,说坏话) 收系(逮捕) 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4)辟: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5)荐:朗荐光禄大夫杨彪,且称疾,让位于彪。《三国 志·魏书·第十三王朗传》
授官常见词
(6)封:孝武西迁,(豆卢宁)以奉迎勋,封河阳县伯, 后进爵为公。 (7)拜、除: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8)授:既履中授兵部主事,粤西适溃,窜身蛮獠中十余 年,弗得归。《魏叔子文集》 (9)仕: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10)知:既擢知宿州,以将母弗起,闭门谢宾客。《魏叔子文 集》 (11)补:初,以恩补将仕郎,调秀州华亭尉,累官至浙西提刑 司干办公事,除明州添差通判。《宋史·赵伯圭传》
纪 年
岁时历法
古代年龄称谓
文化典籍
古代节日及有关习俗
人名称谓
古诗文集命名例谈
科举职官
官 名
九卿三公
上联:一乡二里共三夫子, 不识四书五经六艺, 竟敢教七八九子, 十分大胆! 下联:十亩九分有八不收, 得米七合六钱五斗, 却养活四三二人, 一家消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