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地质灾害与防治汇总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与防治

地质灾害与防治

地质灾害与防治地质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成为世界范围内普遍关注的问题。

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威胁,也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

因此,有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地质灾害的定义、分类、原因以及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展开论述。

一、地质灾害的定义与分类地质灾害是指在地质作用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下,地壳内、地表上发生的一系列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控性的自然灾害事件。

按照灾害发生地点的不同,地质灾害主要分为山地灾害、滑坡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灾害等。

其中,山地灾害主要发生于高山、山地和丘陵地区,包括山体滑坡、崩塌、危岩滚落等现象;滑坡灾害主要发生于山区、丘陵区和平原坡地,导致土石质量下滑或顺坡滑动;地震灾害主要由地壳运动引起,造成地震波及相关次生灾害;泥石流灾害是山区地质灾害的一种特殊表现,由强降雨引起的土石流泥水混合物沿坡面流动而成。

二、地质灾害的原因地质灾害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

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质构造、地震、气候变化、地形地貌和地下水等。

地质构造是地震和地质灾害发生的基础,地震活动常常伴随着地质灾害的发生。

气候变化对地质灾害的频发和规模亦有重要影响,强降雨容易引发滑坡、泥石流等。

地形地貌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基本条件,例如地势陡峭的山区地区更容易产生滑坡和泥石流。

地下水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当地下水位上升时,会进一步破坏土壤结构,导致滑坡和地面沉降等。

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不合理的土地利用、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等。

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如在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建设房屋或产业园区,会增加地质灾害的风险。

过度开发导致的土地破坏和环境污染,也会削弱地质系统的稳定性,进而增加地质灾害的概率。

三、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预防、减灾和防灾三个方面。

1.预防:地质灾害的预防是指在地质灾害发生前通过科学技术手段进行早期预警和预测,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汇总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汇总

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基础知识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和一般概念灾害: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条件的各类事件自然灾害:以自然变异为主引发的灾害人为灾害:以人为影响为主引发的灾害地质灾害: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

如地震、火山喷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水土流失、瓦斯爆炸、煤层自燃等,计12类48种。

缓变地质灾害:渐进地、缓慢地对人类财产、资源、环境和生命造成危害的地质灾害。

如水土流失、地面沉降、海平面升降等。

突发性地质灾害:成灾突然,短时间内对人类财产、资源、环境和生命造成危害的地质灾害。

如地震、火山喷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等。

山地地质灾害:受山地环境制约,主要是受地形坡度和海拔制约的地质灾害。

如崩塌、滑坡、泥石流、雪崩等。

滑坡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滑坡事件。

泥石流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造成危害的泥石流事件。

滑坡、泥石流灾害危害的大小与泥石流规模、活动特征,滑坡区人口、财产密度及社会防灾抗灾能力有关。

发生在人口和财产稠密区的滑坡,滑坡的规模越大造成的损失越重。

滑坡滑动速度较慢时,人们能及时察觉滑坡前兆,有时间采取措施,减少财产损失,避免人员伤亡;滑坡滑动速度较快时,人们往往来不及反应,就已经造成了重大损失。

对于同样的滑坡事件,如果人们灾害意识较强对灾害的发生有所准备、预先制定并落实了防灾计划或应急预案、建筑物有一定的抗破坏强度,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滑坡损失。

泥石流主要有冲刷和淤埋两种危害方式。

稀性泥石流以冲刷为主,粘性泥石流以冲埋为主;形成、流通区以冲刷为主,堆积区以淤埋为主。

坡面型泥石流危害范围一般较小,沟谷型泥石流危害面积一般较大,有时后者可以形成流域性灾害;沟谷型泥石流常由多条坡面型泥石流汇入主沟道而形成。

云南省已发生的泥石流绝大多数属于暴雨型泥石流,融雪和溃坝型泥石流少见。

低频泥石流与高频泥石流相比,具有更大的危害性。

泥石流不仅对城镇、村落、农田、水利、交通等都可造成巨大危害,同时也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一个重要灾种。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地质的变化和活动时刻都在发生。

有时,这些变化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威胁,那就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不仅会破坏我们的家园,还可能夺走宝贵的生命。

因此,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常见的地质灾害类型。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这些都是我们常常听到的地质灾害名词。

崩塌就像是山上的巨石突然滚落,滑坡则是山体或者斜坡的一部分整体下滑,泥石流则是大量的泥沙、石块和水混合在一起,像猛兽一样奔腾而下。

地面塌陷像是大地突然张开了一张大口,地裂缝让地面出现深深的裂痕,地面沉降则会让地面逐渐下沉。

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地质灾害呢?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可能是罪魁祸首。

自然因素包括地震、降雨、风化等。

比如,强烈的地震可能会导致山体松动,从而引发滑坡和崩塌。

长时间的强降雨会使土壤饱和,增加滑坡和泥石流的风险。

风化作用会逐渐削弱岩石的稳定性,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崩塌。

人为因素也不可忽视。

过度的开采矿产资源、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破坏植被等行为,都可能打破地质环境的平衡,增加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比如,在山区修建道路时,如果没有做好防护措施,就可能引发滑坡和崩塌。

大规模的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增加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面对这些潜在的威胁,我们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监测预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卫星遥感、地质雷达、位移监测仪等,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时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发出预警,让人们能够提前撤离,减少伤亡和损失。

工程治理也是常见的防治手段。

对于一些已经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可以通过修建挡土墙、抗滑桩、排水系统等工程措施来稳定山体,防止灾害的发生。

例如,在滑坡体下方修建挡土墙,可以阻止滑坡体的下滑;在容易发生泥石流的沟道中修建拦挡坝,可以拦截泥石流中的固体物质,降低其危害。

加强宣传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让人们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和预防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常见的地质灾害及防护措施

常见的地质灾害及防护措施

常见的地质灾害及防护措施一、前言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球内部或外部因素作用而引起的,对人类社会造成危害的各种自然灾害。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多种类型。

这些灾害在人类社会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二、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特点1. 地震地震是指由于地球内部构造发生变化所引起的振动现象。

其特点是破坏性强,波及范围广,发生不可预测。

2. 滑坡滑坡是指由于山体岩土松散而导致山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其特点是速度快,规模大,危害性强。

3. 泥石流泥石流是指由于降雨等因素引起土石混合物向下流动形成的现象。

其特点是速度快,威力大,容易形成堰塞湖。

4. 崩塌崩塌是指由于山体岩土结构受到破坏而导致山体向下倾斜或坍塌的现象。

其特点是规模大,危害性强。

三、防护措施1. 地震防护措施(1)建筑物设计应符合抗震要求,采用耐震材料和结构,加强建筑物的耐震性。

(2)开展地震预警工作,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

(3)加强地震监测和科学研究,提高地震预测和预报的准确性。

2. 滑坡防护措施(1)对于已经发生滑坡的区域,应采取固结、加固、挡土等措施,以减少滑坡面积和规模。

(2)对于潜在滑坡区域,应进行勘察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泥石流防护措施(1)对于已经发生泥石流的区域,应采取清淤、挖沟、修筑堤坝等措施,以减少泥石流危害。

(2)对于潜在泥石流区域,应进行勘察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 崩塌防护措施(1)对于已经发生崩塌的区域,应采取清理、加固、挡土等措施,以减少崩塌危害。

(2)对于潜在崩塌区域,应进行勘察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四、总结地质灾害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建筑物设计、预警工作、监测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地质环境与环境保护中的自然灾害防范

地质环境与环境保护中的自然灾害防范

地质环境与环境保护中的自然灾害防范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因素引起的、给人们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破坏和巨大损失的突发性事件。

地质环境与环境保护中的自然灾害防范,是指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减轻和避免地质环境对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危害。

本文将结合具体的自然灾害类型,探讨在地质环境和环境保护中进行自然灾害防范的重要措施。

一、地震灾害防范地震是地球内部因素引起的一种强烈的地壳震动现象,在我国属于常见的自然灾害之一。

为了有效防范地震灾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健全地震监测网络,及时获取地震活动信息,提高预警能力;2. 对地震高风险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和土地利用,尽量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3. 提高抗震能力,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和施工,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具备一定的安全性。

二、洪涝灾害防范洪涝是由于降雨过多或河流湖泊突发水患引起的灾害。

为了有效减少洪涝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控,合理布局水库、堤防等水利设施,降低洪涝灾害的发生概率;2. 加强防洪工程建设,提高堤防的抗洪能力,确保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3. 加强洪涝预警体系的建设,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减少损失。

三、地质灾害防范地质灾害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对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

为了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破坏,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和防范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2. 严格控制土地开发和土地利用,避免在高风险区开展建设活动;3. 加强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生产生活秩序。

四、气象灾害防范气象灾害包括台风、暴雨、冰雹等,对农田和城市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加强气象灾害的防范,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完善气象预警体系,加强对极端天气的监测和预测,提前做好准备工作;2. 对于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地区,加强抗灾能力,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3. 加强灾后救援和抢修工作,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秩序。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

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的防治技术地质环境与地质灾害息息相关,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地质环境中,地质灾害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技术。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包括岩土工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生态修复等。

一、岩土工程岩土工程是指对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的土壤和岩石进行系统的工程控制和治理。

主要包括地基处理、边坡工程、隧道工程等。

地基处理是指对于土壤地基进行加固或改良,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常见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土体加固、针灸加固、土体改良等。

边坡工程是指对于山体边坡进行加固和支护,以防止边坡滑坡等地质灾害。

常见的边坡工程措施包括护坡、加固桩、挡土墙等。

隧道工程是指对于地下隧道进行结构加固和排水处理,以防止地质灾害对隧道的破坏。

岩土工程在地质灾害防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是指通过各种监测手段对于地质灾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从而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常见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包括地质灾害监测设备和预警系统。

地质灾害监测设备主要包括地震监测仪、地质雷达、水土压力传感器等。

通过监测设备,可以实时获得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的相关数据。

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基于监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预警判断,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群众发布预警信息,以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地质灾害的预测准确性和及时性,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三、生态修复生态修复是指通过自然生态恢复和人工修建的方式修复地质灾害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

地质灾害常常伴随着土石流、滑坡等现象,对于周边的植被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损害。

生态修复可以通过种植植被、加固土壤等手段,恢复受灾区域的生态系统功能。

种植植被可以增加土壤持水能力和抗冲刷能力,减少水土流失风险。

加固土壤可以提高土壤的抗冲刷和抗滑性能,减轻灾害对土壤的破坏。

生态修复是地质灾害防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能够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灾害产生的损害。

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与防治措施地质灾害是指地壳活动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地滑、泥石流、塌陷等。

这些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力强的特点,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地质灾害及相应的防治措施。

1.地震灾害:地震是地壳运动引起的一种自然现象,其破坏力极强。

为了减少地震灾害的危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建立完善的地震监测系统,提前预警地震;- 实施抗震设防规范,加固建筑物的结构,提高抵御地震的能力;- 加强对地震科普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地震安全意识,培养应急处理能力。

2.地滑灾害:地滑是由于地层滑动引起的地壳运动现象,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破坏。

防治地滑灾害的措施包括:- 加强地质灾害调查,确定潜在地滑危险区域;- 针对潜在地滑区域,采取合适的工程措施,如地质勘察、地下水控制、加固坡体等;- 加强对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自救能力和避灾意识。

3.泥石流灾害:泥石流是在暴雨、融雪等自然条件下,山体失稳导致大量泥沙石块流动的现象。

为了预防和减少泥石流灾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山区水土保持工作,合理开展植被恢复工程,增强土壤的保持能力;- 建立泥石流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掌握泥石流的发生情况,提高应急处理的效率;- 合理规划城市和乡村建设,避免在泥石流易发区域进行居民点、工厂和水库的建设。

4.塌陷灾害:塌陷是由于地下水开采过量或地下工程施工不当引起地表下陷的现象,造成房屋倾斜和道路破坏。

为了减少塌陷灾害,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合理开采地下水资源,避免地下水位下降过快;- 对正在进行地下工程的地区,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合理设计工程方案,加强监测管控;- 积极开展地下管网的维护和整治,避免地下管道破裂导致地表塌陷。

综上所述,地质灾害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地质调查、工程技术和宣传教育等手段,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应该加强科学研究、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加强规划管理以及公众参与,形成科学合理的防治体系,降低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的损失。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精选5篇)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精选5篇)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精选5篇)第一篇: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力度也普遍增大,给我国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为此,本文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所谓地质灾害防治是指对由于自然作用或人为因素诱发的对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现象,通过有效的地质工程手段,改变这些地质灾害产生的过程,以达到减轻或防止灾害发生的目的。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的方针,按照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进行。

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

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

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

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

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

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成因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

滑坡的诱因:(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水;(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
地质环境及其保护意义
定义与范围
地质环境是指地球表层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环境。它包 括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等要素。
保护意义
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和社会稳定具有重 要影响。保护地质环境有助于防止地质灾害,维护生态平衡,保障水资源安全 ,减少污染,推动可持续发展。
责任和义务。
强化规划管理
在城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中, 充分考虑地质灾害风险和地质环 境保护要求,避免在高风险区域
进行建设。
严格监管执法
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 保护工作的监管,对违法行为进 行严厉打击,确保法规政策得到
有效执行。
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
支持科技研发
加大对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领域的科技研发投入,鼓励企 业和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
地下水保护与治理
针对城市地下水污染问题,采取源头控制、过程阻断和末 端治理的综合措施。加强污染源监管,控制污染物排放; 建设地下水污染防控工程,阻断污染物扩散途径;对受污 染的地下水进行治理和修复,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土壤污染修复与生态恢复
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采用生物修复、化学修复、物 理修复等多种技术手段,降低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恢复 土壤生态功能。同时,通过植被恢复、景观改造等措施, 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地质灾害工程防治
工程措施,生态修复
• 地质灾害工程防治是指通过工程措施对 地质灾害进行防治和治理。根据地质灾 害的类型和规模,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如加固山体、修建挡土墙、排水工程 等,以增强地质环境的稳定性和抗灾能 力。同时,结合生态修复手段,进行植 被恢复、水土保持等措施,改善地质环 境的生态状况,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风 险。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CATALOGUE 目录•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地质环境保护实践与案例•结论与展望01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地质灾害定义与类型自然因素不合理开挖、爆破、砍伐植被、堆载等。

人为因素发生机制地质灾害发生原因与机制监测内容变形监测(如水准测量、GPS监测等)、应力应变监测(如电阻应变计、光纤光栅传感器等)、地震活动监测(如地震台网、地震预警系统等)。

预测方法经验判别法(如前兆现象观察)、数学模型法(如概率统计模型、数值模拟等)。

监测目的及时预警、制定应对措施、研究地质灾害发生机理。

地质灾害预测与监测02地质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承载着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如城市发展、农业生产、水资源分布等。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如开采矿产资源、修筑大型工程等,这些活动会改变地质环境的状态,甚至引发地质灾害。

了解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护地质环境,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地质环境恶化对人类的影响地质环境保护的必要性与措施0102030403总结词详细描述1. 排水措施2. 锚固措施3. 坡面防护措施4. 滑坡预警系统滑坡防治技术泥石流防治技术总结词 2. 拦挡措施详细描述 3. 导流措施1. 排水措施 4. 泥石流预警系统4. 崩塌预警系统详细描述2. 支撑措施在岩石或土体的下方设置支撑结构,如支撑墙、支撑柱等,以防止岩石或土体的塌落。

3. 清除措施总结词1. 加固措施通过监测岩石或土体的变形和应力崩塌防治技术详细描述地面沉降防治技术包括以下几种方法2. 回灌措施4. 地面沉降监测系统通过监测地面的变形和沉降量,预测地面沉降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总结词地面沉降防治技术是针对地下水位下降引起的地面沉降,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1. 止水措施3. 地基加固措施对于已经沉降的地面,采用地基加固技术进行治理,如注浆加固、碎石桩加固等。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人为因素
人类工程活动,如开矿、挖井、修路等,可能破坏地质环境 ,导致地质灾害的发生。
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
加强监测
通过科学合理的监测手段,对可能 发生的地质灾害进行预测和预警, 提前采取防范措施。
工程治理
采取工程措施,如加固岩体、修建 挡土墙等,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 进行预防和治理。
生态保护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减少对自然环 境的破坏,从源头上预防地质灾害 的发生。
宣传教育
加强公众的地质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提高公众对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视 程度。
02
地质环境保护
地质环境的功能与价值
1 2
资源供给
地质环境为人类提供各种矿产资源、水资源和 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
生态服务
地质环境通过土壤形成与保护、水源涵养、空 气净化等方式,为人类提供生态服务。
3
灾害防控
地质环境具有防控自然灾害的功能,如山体滑 坡、泥石流等。
地质环境保护对地质灾害防治的作用
改善地质环境,减少地质灾害 的发生
科学合理地利用地质资源,避 免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
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提高地质 灾害的防治能力
加强两方面的协调合作
加强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促进地质灾害防治与地 质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高地质灾害防治与地 质环境保护的水平
THANKS
感谢观看
完善法律法规
科学规划
强化管理
科技创新
社会参与
建立健全地质环境保护 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地 质环境保护的法制保障 。
制定科学的地质环境保 护规划,明确保护目标 和重点任务,优化资源 配置。
加强地质环境管理,规 范矿产资源开采、土地 利用等活动,防止地质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地质灾害及防治措施第一部分:地质灾害概述地质灾害是指由地质因素引起的破坏性事件,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崩塌等。

地质灾害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在全球范围内,地质灾害的频率和危害程度都在不断增加。

因此,研究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部分:地质灾害类型及其特点2.1 地震地震是指地壳内部因板块运动而产生的震动现象。

地震是最具破坏性和威胁性的地质灾害之一,能够引发建筑物倒塌、地面破裂、山体滑坡等严重后果。

2.2 泥石流泥石流是指由雨水、融雪、河水等引起的山体冲刷、坡面崩塌的混合物流。

泥石流具有流速快、扩散范围广的特点,对附近的居民和建筑物造成严重威胁。

2.3 滑坡滑坡是指地质体在重力作用下产生移动并导致地面塌陷的现象。

滑坡的危害性较大,能够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损毁等严重后果。

2.4 崩塌崩塌是指由于地基松散、雨水侵蚀等导致的地面坍塌。

崩塌的特点是范围广、破坏性大,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重大威胁。

第三部分:地质灾害防治措施3.1 地震防治措施3.1.1 建筑物抗震设计建筑物应采用抗震设计,包括选址审查、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等,以提高抗震能力。

3.1.2 抗震设施建设抗震设施包括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及时探测地震信号,提前预警,减少地震灾害的损失。

3.1.3 宣传教育加强地震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地震的认知和应急意识,增强抵御地震的能力。

3.2 泥石流防治措施3.2.1 人工工程措施采用搅拌桩、挡土墙等人工工程手段,加固山体和河岸,减少泥石流的形成和扩散。

3.2.2 生态工程措施通过植被恢复和保护,增加土壤的抗冲性和固结性,减少泥石流的发生概率。

3.2.3 定期监测和预警建立完善的泥石流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及时监测泥石流的形成过程,并提供预警信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3.3 滑坡防治措施3.3.1 加固措施采用挡土墙、加固桩等工程手段,加固滑坡地区的地基,减少滑坡的发生。

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措施摘要:地质工程中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滑坡、泥石流、地震、崩塌和岩溶塌陷。

滑坡是山体土石材料沿滑动面发生的位移,其防治措施包括工程加固、排水处理和植被恢复。

泥石流是泥石材料沿沟谷流动形成的灾害,防治措施包括拦挡坝、疏导通道和监测预警系统。

地震是地球地壳突然震动现象,防治措施包括地震勘查、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

崩塌是山体局部崩裂、松散和移动造成的灾害,防治措施包括坡面加固、坡脚排水和监测预警系统。

岩溶塌陷是因岩溶洞穴坍塌造成的灾害,防治措施包括地下灌浆、地面支护和加强监测。

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确保地质工程的安全和人类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关键词:地质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引言地质灾害是指自然界的地质作用或人类活动等引起的,对人类生产、生活、交通、环境等造成危害和威胁的现象和过程。

地质灾害种类繁多,涉及面广泛,对社会和人类造成的影响极大。

在地质工程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是至关重要的,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可靠和顺利进行。

一、常见的地质灾害(一)滑坡滑坡灾害对于人类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的原因之一是其突发性和瞬间性,使得预警和防范成为挑战。

同时,山体和坡地的土石材料位移迅速且规模巨大,难以及时控制,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因此,加强对滑坡灾害的科学研究、监测预警体系的建设以及防治技术的创新至关重要。

(二)泥石流泥石流的瞬发性和流速快的特征使其成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地质灾害,特别是在陡峭山坡和沟谷地形。

其高速冲击力可摧毁房屋、道路和桥梁,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

预防和应对泥石流灾害需要强化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加强工程防护和土地规划,提高公众的灾害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三)地震地震的突发性震动造成了地质工程中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地质工程中,如深基坑开挖和隧道开挖等活动,地下岩土受力情况会发生变化,使地震可能对工程造成更严重破坏。

工程结构和地基稳定性应根据可能的地震影响进行合理设计和加固,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年终总结地质灾害预防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年终总结地质灾害预防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综述

年终总结地质灾害预防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综述地质灾害是一种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的自然灾害。

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地质灾害预防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地质灾害预防与地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本文将对2019年度在地质灾害预防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进行综述。

一、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综述一年来,我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地质灾害事件,如山体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

为了预防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

首先,在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方面,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区的监测系统建设,提升监测能力和预警准确性。

同时,加强对灾害隐患区域的巡查和排查工作,及时发现地质灾害隐患,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此外,在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方面,加强多部门的合作与协同,提高应对突发地质灾害的能力和效率。

在政府的领导下,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组织力量,投入大量资源,确保地质灾害预防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综述地质环境保护工作是为了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地球生态平衡而展开的一项重要工作。

过去一年,我国在地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我国不断完善地质环境监测网络,加强对地下水、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的监测和治理。

在矿产开发方面,进行科学规划,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治理,做到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并重。

此外,政府还加大对采石场、矿山等资源开发单位的监管力度,确保资源开发活动的合法性和环保性。

在地质遗迹保护和公园建设方面,政府投入资金和人力资源,加强对地质遗迹和地质公园的保护和开发,提升其吸引力和教育意义。

综上所述,2019年度地质灾害预防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在这个领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地质灾害的发生是自然活动的必然结果,准确预测和防范仍然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任务。

同时,地质环境保护仍然面临着资源有限、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总结地质灾害是指由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地下水、气候变化等因素引起的地质过程,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危害的自然灾害。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灾害造成的损失,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采取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本文将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进行总结,并探讨其效果和不足之处。

一、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体系的建立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体系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

通过安装地质监测仪器、建立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演化过程。

同时,利用现代化的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对地质灾害进行快速准确的预测和预警。

这种综合性的监测与预警体系,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依据。

二、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是指根据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对灾害易发区进行划分和评估。

通过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

同时,对于易发区的严格管控和规划,可以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损失。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是指通过人工干预,改变地质环境,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危害。

例如,在滑坡易发区进行抢险和治理工程,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滑坡的发生。

在地震易发区进行抗震设防工程,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这些工程的建设,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

四、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体系是指在地质灾害发生后,通过组织救援队伍和设立救援物资储备点,迅速响应和处置灾害。

这种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可以提高灾害应对的效率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尽管各国政府和科研机构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地质灾害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预警的准确性仍有待提高。

其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对于一些贫困地区来说,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最后,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评估和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以确保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总结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总结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总结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还对生态平衡、水资源涵养、土地利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类活动的加剧,地质环境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如地质灾害频发、矿产资源过度开采、地下水污染等。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和治理地质环境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地质环境问题的现状1、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

这些灾害的发生往往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

在山区和丘陵地区,由于地形陡峭、地质构造复杂,加上人类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如切坡建房、修路等,使得地质灾害的隐患不断增加。

2、矿产资源开发长期以来,大规模的矿产资源开发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露天开采导致山体破坏、植被损毁,地下开采引发地面沉降、地裂缝等问题。

同时,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污染物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3、地下水问题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但由于过度开采和污染,地下水资源面临着短缺和水质恶化的双重危机。

在一些地区,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形成了大面积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引发了地面沉降等地质问题。

此外,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也使得地下水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4、土壤污染工业生产、农业化学品的使用以及垃圾填埋等活动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超标,影响了土壤的质量和生态功能。

受污染的土壤不仅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品质,还可能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重要性1、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加强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地质环境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合理开发和保护矿产资源,加强地下水资源管理,治理土壤污染等,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维护生态平衡地质环境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保护地质环境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人类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资料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资料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总结资料地质灾害是指地壳发生变动引起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多种形式。

地质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单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以下是对这些工作的总结。

一、工作概述在过去一年中,我单位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突出了集中整治、科技创新、宣传教育等几个重点。

总体来看,通过各项工作的相互配合,有效地减少了灾害的发生,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二、工作内容(一)集中整治集中整治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过去一年中,我单位对全市范围内的危险区域进行了整治,包括清理河道、加固山体、修复地质灾害隐患等。

通过对危险区域的规划和整治,大大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过去一年中,我单位加强了科技创新工作,重点研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如地震预警系统、滑坡监测系统等。

通过科技创新,我们能够及时掌握地质灾害的动态,做好预防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对人民的影响。

(三)宣传教育宣传教育是地质灾害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过去一年中,我单位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采取了多种形式宣传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和防治知识。

我们通过举办讲座、宣传册、宣传栏等方式,向社会大众普及地质灾害知识,提高了人民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三、工作成果通过我们的努力,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显著成果:(一)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通过集中整治工作,我们对全市范围内的危险区域进行了整治,大大减少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危险区域的清理、加固等工作,有效地降低了灾害的风险,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提高了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通过科技创新工作,我们研发了一系列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如地震预警系统、滑坡监测系统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我们对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预警能力,能够及时采取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的损失。

地球科学中的地质灾害与预防措施

地球科学中的地质灾害与预防措施

地球科学中的地质灾害与预防措施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在地球上生存了数百万年,从一开始就需要直面各种自然灾害的威胁。

其中,地质灾害是最为常见且危险的一类灾害。

地质灾害包括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等多种自然现象。

这些灾害可能给人类带来严重的巨大财产损失,生命威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

因此,预防地质灾害成为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将从地球科学的角度,探讨地质灾害的类型与成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一、地质灾害的类型地质灾害是地球表层结构特征、地形地貌因素、构造变形特征和气候等自然要素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类灾害。

对于不同类型地质灾害的成因,我们需要有一个深入了解。

1. 地震地震是指地球表层因地壳板块运动而引起的地质现象。

地震常常在断层带和板块边界附近发生。

由于地壳板块运动过程中的应力积累和释放,地面随时会发生颠簸或抖动。

地震对于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与地震的震级、震中距离等因素关系密切。

2. 山体滑坡山体滑坡指的是陡峭的山体,重力影响导致其局部坍塌、滑坡或崩塌的现象。

相比于地震,滑坡因素有多种,如陡峭的坡面、重力滑动力、雨水侵蚀等等。

有些滑坡还会形成堰塞湖,如果溃堤,则会引发洪水。

3. 泥石流泥石流是指高山或丘陵发生大规模滑坡、塌方、山体松散碎裂等现象,然后被雨水和泥土混合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混合物流动而形成的现象。

泥石流具有流速快、破坏力大和规模广的特点,经常给附近的住户和环境带来重大损失。

4. 洪水洪水是一种既常见且也特别危险的地质灾害,对于人类的生命安全、财产保障和灾害预防都具有重要意义。

洪水主要由降雨量大、陡峭的地形或河湖水位上升等自然因素所导致。

二、地质灾害的成因地质灾害的成因与地球内部的构造、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1. 地球内部构造地球的内部由地核、地幔和地壳三部分组成。

地震便是地壳板块之间相互运动所产生的结果,而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则主要是因为地形的陡峭萎缩造成的。

有时,地球内部的地球物理学特征也可能产生地质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科技大学研究生考试试卷姓名雷武林所在学院能源学院学科、专业采矿工程考试科目环境地质灾害与防治考试日期课程学时开(闭)卷地面沉降的国内外现状及案例分析摘要:系统地介绍了国内外地面沉降的现状、引起沉降的原因、地面沉降的机理和地面沉降灾害预测与监测。

地面沉降是影响城市发展的一大地质危害,在我国河北平原地面沉降尤为严重,本文详细介绍了河北平原的地面沉降现状,从其形成原因入手,探讨了一系列工程防治对策。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工程环境效应;河北平原;降落漏斗;地下水超采一、引言地面沉降是在自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地壳表层土体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环境地质现象,是一种不可补偿的永久性环境和资源损失。

地面沉降具有生成缓慢、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成因机制复杂和防治难度大等特点,是一种对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构成威胁的地质灾害。

地面沉降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较为普遍的地质灾害,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

二、地面沉降现状2.1 国外地面沉降现状现有文献资料表明,1891年墨西哥城最早记录地面沉降现象,但当时由于地面沉降量不大,危害也不明显,所以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平均沉降量达到0.3 cm/a ,最大累计沉降量超过7.5 m ,有的地区甚至超过15 m。

日本于1898年在新泻最早发生地面沉降,至1958年地面沉降速率达530 mm/ a ,1952 - 1956 年新泻是日本地面沉降最严重的地区。

日本产生严重地面沉降的城市或地区还有东京、大阪和佐贺县平原,其它地区还有名古屋、川崎、山口、尼崎及西宫等。

上个世纪意大利的Ravenna地区发生了大面积的地面沉降。

起初沉降不大,每年数毫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以每年110 mm的沉降量剧增。

美国于1922 年最早在加州萨克拉门托San Joaquin 流域发现沉降,1920 - 1969年地下水位下降达137 m ,累积地面沉降达2.6 m ,影响范围9100km2。

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已有37个州因开采地下流体而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现象;至1995年,美国50个州均有地面沉降发生。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有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地面沉降,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墨西哥、意大利、泰国、英国、俄罗斯、委内瑞拉、荷兰、越南、匈牙利、德国、印度尼西亚、新西兰、比利时、南非等。

2.2 国内地面沉降现状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最早在上海和天津市区发现地面沉降灾害,至20 世纪60 年代两地地面沉降灾害已十分严重。

20世纪70年代,长江三角洲主要城市及平原区、天津市平原区、华北平原东部地区相继产生地面沉降;80 年代以来,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地下水开采利用量大幅度增加,地面沉降范围也由此从城市向农村扩展,在城市上连片发展。

同时地面沉降地区伴生的地裂缝加剧了地面沉降灾害。

自1921年上海市区最早发现地面沉降以来,至今中国已有90 多个城市和地区发生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到2003年沉降面积达93885 km2。

代表性地区有上海,天津,浙江的宁波、嘉兴,江苏的苏州、无锡、常州,河北的沧州、唐山、衡水、保定、任丘、南宫,山东的菏泽、济宁、德州,安徽的阜阳,山西的临汾、太原、大同,河南的安阳、开封、洛阳、许昌、郑州,台湾的台北、彰化、屏东等8 个县市,陕西的西安,北京和松辽平原等。

在这些地区中最为突出的是以上海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以天津为代表的环渤海区和西安等地。

三、地面沉降灾害原因地面沉降成因主要包括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 、开采固体矿产、岩溶塌陷、软土地区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固结沉降等,此外还包括新构造运动、动土融化等因素。

3.1 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1) 地下水开采引起的地面沉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

在台湾由于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总面积达1890 km2;美国加利福尼亚州San Joa2quin 峡谷开采地下水产生了达9 m的地面沉降。

20世纪20年代,上海、天津在市区集中开采地下水的地区发生地面沉降,到60年代两市地面沉降灾害已十分严重。

(2) 开发利用石油天然气资源美国德克萨斯州等地由于碳氢化合物的开采诱发地面沉降;胜利油田开采区的平均沉降量10 mm/a左右,现河采油厂的耿家井附近15年下沉量为378 mm ,平均沉降25.2 mm/a;20 世纪80年代中期大庆油田为了增加原油产量采取了注水采油的方法,从而产生区域性地面沉降,1978 - 1991 年期间累计地面沉降量达1.5 m。

(3) 开发利用地热资源进入90 年代以来,昆明市地下热水的开采规模扩大,1999年达22000 m3/d 以上,累计开采量已超过1 亿m3。

3.2 岩溶塌陷中国可溶岩分布面积达365 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是世界上岩溶最发育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随着岩溶地区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岩溶区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的不断增强,由此引发的岩溶塌陷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岩溶地区主要地质灾害问题。

仅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五个西南省区就已发生岩溶塌陷859次,占全国岩溶塌陷总数的78 %。

3.3 开采固体矿产矿区采空塌陷分布在各矿区,以采煤塌陷最为突出。

南斯拉夫吐斯拉城岩盐矿经过近100 年的开采,盐水层水压力下降,地面最大沉降量达10 m ;波兰最大铜矿莱格纳卡产生超越开采区的巨大沉降槽,地面最大沉降量达0. 8 m ;中国有20 个省区共发生采空塌陷180 处以上,塌陷面积大于1150km2 ,以黑龙江、山西、安徽、山东、河南等省最为严重。

3.4 工程环境效应工程建设是近年来新的沉降制约因素,在地区城市化进程中不断显露,在部分地区的大规模城市改造建设中地面沉降效应明显。

四、地面沉降的危害地面沉降是一种累进性地质灾害,会给滨海平原防洪排涝、土地利用、城市规划建设、航运交通等造成严重危害,其破坏和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中主要危害表现为:地面标高损失,继而造成雨季地表积水,防泄洪能力下降;沿海城市低地面积扩大、海堤高度下降而引起海水倒灌;海港建筑物破坏,装卸能力降低;地面运输线和地下管线扭曲断裂;城市建筑物基础下沉脱空开裂;桥梁净空减小影响通航;深井井管上升,井台破坏,城市供水及排水系统失效;农村低洼地区洪涝积水使农作物减产等。

五、地面沉降机理抽汲地下水(或石油与天然气)时,伴随着地下水从沉积含水层组中,尤其在那些厚层的半固结淤泥、粘土层(弱含水层) 组中排出,含水层的孔隙体积和总体蓄水能力大幅度减少,并且不能完全恢复,最终表现为地面沉降。

这类沉降的成因有二种机理:一个是有效应力原理,另一个是水动力固结理论。

这两个原理将含水层的压实分为两个过程,前者解释了含水层在抽水过程中的压实引发的地面沉降,后者解释了抽水以后的残余压实引发的地面沉降。

根据有效压应力理论,抽水以前上覆土层和水的重力由孔隙水压力和粒间有效压力共同平衡;抽水后总压力不变,孔隙水压力降低,有效压力增加,这样颗粒骨架所受压力增加,土层被压缩,微观上表现为颗粒之间的孔隙度降低,宏观上表现为含水层变薄。

抽水结束后,地面沉降并未停止,这可以用水动力固结理论来解释:在抽水过程中透水层的放水速度比弱透水层快,因而水位下降也快,停止抽水后,由于两类含水层之间水位高度不同,存在水位差,而表现为弱透水层向透水层渗水,弱透水层因而继续有压实作用,仍有沉降发生。

六、地面沉降灾害预测与监测6.1 地面沉降预测国内外有关地面沉降的预测方法很多,主要有模糊神经网络、灰色理论等。

例如王寒梅和唐益群等利用灰色理论建立非等时距GM(1,1) 模型,对上海路家嘴地区因工程环境效应因素引起的地面沉降进行了预测,并和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预测值与实测结果基本相符,具有较好的精度。

李涛和潘云等在分析天津市区地面沉降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人工神经网络原理,预测了2010 年天津市区地面沉降的情况。

当沉降均匀平稳时,宜采用灰色预测,当沉降波动较大时,宜采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

沉降是一个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其影响因素与沉降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正确选择预测方法和建立相应的模型,对于精确的预测沉降和防止事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6.2 地面沉降监测地面沉降的监测技术日益先进,全球定位系统(GPS) 已经逐渐取代区域性水准测量得到广泛的应用。

日本的Hiroshi利用GPS 技术量测了新泻的地面沉降,绘制了沉降变化图。

上海市于20 世纪60 年代初期开始建立地面沉降监测网络,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治,使地面沉降得到了有效控制。

90年代以来,由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高层建筑荷载及市周边地区增加开采地下水,致使中心城区地面沉降处于新的加速沉降阶段。

上海建立了长江三角洲统一的地面沉降GPS 监测网、完成了地面沉降信息系统(LSIS) 、编制了地面沉降有关图件等;美国正在研制用于探测地面沉降的干涉合成孔径雷达(INSAR) 监测技术。

七、河北平原地面沉降现状与防治对策7.1 自然地理概况(1) 地理位置海河平原位于中国河北省境内,又称河北平原,北起燕山山脉,南到黄河,西起太行山脉,东到渤海,是华北平原的北部。

本次研究范围只局限于河北省境内,分为冀东平原和京津以南平原两部分,包括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廊坊、沧州、唐山、衡水、秦皇岛9个地区,含119个县,总面积73129 km2。

(2) 地形特征河北平原是一个大型的沉降盆地,地形平坦,总体地势自西北向东南缓缓倾斜,地面标高由山前100m逐渐下降到渤海沿岸2~3m,地面坡降由山前的2‰~1‰逐渐过渡到中部平原的1.0‰~0.5‰,至滨河的0.3‰~0.1‰。

按成因类型、形态特征及水文地质条件可划分为山前冲积洪积倾斜平原、中部冲积湖积平原、滨海冲积海积平原。

(3) 气候状况区内多年平均气温介于10~25℃之间,由北向南逐渐升高,且变化较大。

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年内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量稍多于春季。

河北省多年平均降水量537mm。

年内降水多集中在6~8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70%~80%,10月份至翌年2月份气候干旱,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左右。

(4) 流域情况河北平原的河流,分属于海河、滦河两个流域系统。

其中,海河流域面积12.46万km2,海河是此区域最大河流,主要支流有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五大支流;滦河(包括陡河及冀东沿海诸小河)流域面积4.64 km2。

河北平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1.60×108m3,折合径流深81mm。

多年平均径流深区域分布的总趋势与降水量的分布基本一致,由燕山、太行山迎风区的弧形高值带向东南方向递减。

径流的年内分配极度不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