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患者院前转运工作流程及防护技术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

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

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的意见》(国办发〔2015〕1号)等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为降低医务人员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感染风险,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特制定本指南。

一、相关概念(一)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引起伤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四)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感染。

(五)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六)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及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及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七)医院感染聚集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

二、医院感染常见的传播途径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十分复杂,有时某种疾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

医务人员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经虫媒传播。

(一)相关概念1.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感染)源或储存宿主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2.水平传播:是指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借助于传播因素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

其中间接接触传播包括:经空气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和经土壤传播。

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

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

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的意见》(国办发〔2015〕1号)等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为降低医务人员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感染风险,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特制定本指南。

一、相关概念(一)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引起伤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四)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感染。

(五)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六)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及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及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七)医院感染聚集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

二、医院感染常见的传播途径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十分复杂,有时某种疾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

医务人员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经虫媒传播。

(一)相关概念1.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感染)源或储存宿主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2.水平传播:是指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借助于传播因素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

其中间接接触传播包括:经空气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和经土壤传播。

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

传染病消毒隔离技术

戴口罩的程序
• 先将鼻夹帖在鼻梁上; • 将口罩上端的系带系在头后或耳后; • 拉下口罩的下部遮盖住口和下巴; • 系下端系带系于颈后; • 将鼻夹压向鼻梁,使紧贴面部直至舒适 • 口罩变潮湿、难呼吸和有破损时更换; • 接触或摘除口罩前要洗手; • 离开房间前将用过的口罩防入医疗垃圾桶内。
佩戴口罩的注意事项
脱隔离衣的口决: 松开腰带解袖口,套塞双袖消毒手。 解开领扣退双袖,对肩折领挂衣钩。
隔离类型

严密隔离——黄色

接触隔离——橙色

呼吸道隔离——蓝色


结核菌隔离——灰色

肠道隔离——棕色
引流分泌物隔离——绿色
血液体液隔离——红色
1 接触隔离-蓝色 2 飞沫隔离-粉色 3 空气隔离-黄色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1-2009)
隔离技术
隔离技术是预防微生物在患者、医务人 员及媒介物中播散的重要措施。正确的隔 离技术,对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宿主,起着重要作用。
职业防护
• 在消毒、隔离和治疗过程中要做好防护工作,尤 其是医护卫生人员要提高认识。
①急诊、门诊工作人员,要掌握传染病的 临床特征、诊断标准、治疗原则和防护措 施,及时发现病人,避免漏诊、误诊; ②医院应设立相对独立的传染病人诊室, 且通风良好;
;物品应有明显标记。 2.传染区隔离单位的设置 传染病区与普通病区应
分开设置。
隔离技术主要内容
标准防护:针对医院所有病人采用的一种 预防,不论病人是否确诊或疑似传染病,都 隔 要采取标准预防,这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 离 隔离措施。 技 术 传播方式的隔离: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 采取的附加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预防。根据 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感染性疾病科各项规章制度、流程、岗位职责

感染性疾病科各项规章制度、流程、岗位职责

感染性疾病科各项规章制度、流程与岗位职责阜南县医院感染科管理与工作制度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确保其真正得以落实。

2、定时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有关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传染病防治的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流行动态、诊断、预防、职业暴露的预防和处理等.3、对科室工作人员定期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4、对病人进行传染病甄别、并采取及时、正确的救治措施。

5、认真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科室布局、分区合理、人流、物流合理,所有物品、区域的标示与标志明确、清楚.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清洁、污染物品分开放置。

6、严格按照《医院感染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对感染疾病科的设施、设备、医用物品等进行消毒,工作人员在感染疾病科工作区域内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医务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按照手卫生规范及时进行手的清洗和/或消毒,必要时戴手套。

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应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病人提供口罩。

7、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认真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登记、转运、处理等工作.8、认真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指定专人负责传染病报告工作,感染疾病科工作人员必须了解、掌握传染病病种及分类,不同传染病的报告时限和要求、及时、准确将传染病报告卡和传染病信息报告预防保健科或医院总值班室、并与医院感染管理科沟通。

必要时可直接向所在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对排除传染病的,要及时修订报告.9、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密切合作,开展有关传染病的宣传教育工作.10、医院要为工作人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配备必要的防护物品,尽量防止和避免职业暴露,一旦发生职业暴露能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发热门诊工作制度1。

树立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的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

2. 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他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做出初步诊断,并认真等登记。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及转运工作-文档资料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及转运工作-文档资料

怎样做好院前急救的搬运及转运工作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患者进入医院急诊室以前,在事发现场和转运途中的紧急医疗救护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要把最确切有效的医疗救治带到危重患者身边,现场实施干预,然后直接转入相关科室或重症监护病房。

院前急救转运方法是否正确,对患者病情的转归伤残及生命都起着不可低估的影响[1] 伤病员在现场进行初步急救处理和随后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必须要经过搬运这一重要环节。

搬运是急救医疗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的搬运术对伤病员的抢救、治疗和预后都至关重要。

仅仅把搬运看成简单体力劳动的观念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观念,搬运转送不当,轻者,延误了对患者及时的检查治疗;重者,在这个过程中,是伤情、病情恶化甚至造成死亡,使现场抢救工作前功尽弃。

所以,决不能轻视了搬运转送的意义。

资料显示,急诊科危重患者转运发生意外明显高于其他科[2] 。

是因在没有掌握搬运的适应症,缺乏仔细、认真体检及初步处理的情况下,急于将患者向车上搬运,在搬运过程中缺乏急救措施,途中患者出现病情恶化,失去抢救时机[3] 。

更有甚者,甚至在搬运环节没有医务人员的陪伴下,盲目匆忙搬运及转运,致使患者在辅助检查时或返回急诊科的途中出现心跳、呼吸停止等险情,严重时使患者失去急救机会。

有可能增加转运危重患者死亡率和伤残率。

到达现场后救护人员需要首先确认并立即处理威胁生命的情况,医护人员要依照患者的意识状态、气道、呼吸、循环体征等生命体征等情况判断伤情。

同时进行有效合理的抢救[4] 创伤救护包括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四项技术。

遇到出血、骨折的患者,救护人员首先要保持镇静,做好自我保护,迅速检查伤情,快速处理患者。

1止血技术1.1出血的种类出血可分为外出血和内出血二种。

1.1.1外出血的止血方法①指压止血法。

指压止血法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时性止血方法。

它根据动脉的走向,在出血伤口的近心端,通过用手指压迫血管,使血管闭合而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然后再选择其他的止血方法。

非急救医疗转运管理规范(医院院前急救体系补充)

非急救医疗转运管理规范(医院院前急救体系补充)

非急救医疗转运管理规范(医院院前急救体系补充)非急救医疗转运管理规范(2019年试行)目录一、基本条件非急救医疗转运是指将病人从一个医疗机构转移到另一个医疗机构,或者将病人从医疗机构转移到家庭或养老机构等场所的医疗服务。

为了规范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从事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的机构和个人,包括医疗机构、社会福利机构、救护车服务机构、个体医生等。

二、机构的管理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医疗设施、医疗器械和人员,确保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机构应当有明确的服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制定详细的服务流程和操作规范,保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制度。

机构应当有专人负责管理和监督,保证服务的规范和安全。

三、质量管理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机构应当建立质量管理制度,制定质量管理标准和评估方法,定期对服务进行质量评估和改进。

机构应当建立服务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病人和家属的投诉和意见。

机构应当建立医疗记录和档案管理制度,记录病人的病情和服务情况,保护病人的隐私和权益。

四、安全与感染防控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机构应当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服务的安全和稳定。

机构应当制定应急预案和演练,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

机构应当建立感染防控制度,对服务场所和设施进行定期清洁和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和传染病的传播。

五、人员管理、培训和职业安全管理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机构应当有合格的医疗人员和驾驶员,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和技能。

机构应当对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检查和培训,提高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机构应当建立职业安全管理制度,保护人员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防止工作中的意外伤害和职业病。

六、车辆管理非急救医疗转运服务机构应当有符合标准的运输车辆和设备,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机构应当对车辆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车辆的正常运行。

机构应当建立车辆管理制度,规范车辆的使用和管理,保证车辆的安全和稳定。

【医疗推荐】三甲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操作规范(001)

【医疗推荐】三甲医院-传染病预防控制操作规范(001)

传染病预防控制操作规范一、标准预防---针对所有病人的防护措施(一)标准预防原则:1.认为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其是否具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2.强调既保护医务人员,又保护病人即双向防护。

3.其隔离措施根据各种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建立的,(二)标准预防措施:1.医务人员在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其是否带手套,都必须洗手;遇有下述情况必须立即洗手:①摘除手套后;②接触两病人之间;③可能污染环境或传染其它他人时。

2.医务人员接触病人的上述物质及其污染物品时,接触病人粘膜和非完整皮肤前均应戴手套;对同一病人既接触清洁部位,又接触污染部位时应更换手套。

3.与普遍预防相同,在上述物质有可能发生喷溅时应戴眼罩、口罩,并穿防护衣,以防止医务人员皮肤、粘膜和衣服的污染。

4.被上述物质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其暴露及污染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及物品,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其他病人、医务人员、探视者与环境间的传播。

重复使用的医疗仪器设备在用于下一病人前应进行清洁和适当消毒。

5.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医疗操作、清洁及环境表面对(包括病人床及床旁仪器)消毒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

6.污染的床单及时处理,防止接触病人的皮肤与粘膜,以防污染衣服及微生物传播。

7.锐利仪器和针头应小心处置,以防刺伤。

操作时针头套不必重新套上,当必须重新套上时应用器具而不用手。

针头不应用手从注射器上取下、折弯、破坏或进行其他操作。

一次性应用的注射器具、针头、刀片和其他锐器应置于适当防水耐穿的容器内,此容器尽可能的置于工作处,需重复使用的锐利器械也应置于防水耐刺的容器内,以便运输至再处理部门。

8.容器、复苏袋或其他呼吸装置应置于需复苏操作处。

9.污染环境或不能保持环境卫生的病人应隔离。

(三)标准预防分级一级预防: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日期】2019.10.18•【字号】京卫应急字〔2019〕35号•【施行日期】2019.1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医疗质量正文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京卫应急字〔2019〕35号各区卫生健康委,各三级医疗机构,北京急救中心、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为进一步落实《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相关要求,不断提高院前院内急救衔接效率,我委制定了《北京市院前院内急救衔接工作管理办法》(见附件),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执行。

原《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京卫应急〔2017〕8号)同时废止。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2019年10月18日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本市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急救衔接工作,保证急危重患者医疗急救服务的顺利开展,依据《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服务条例》,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过程中涉及的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第三条院前与院内急救衔接是指院前医疗急救机构在提供院前医疗急救服务过程中,按照调度机构的调度,与院内医疗急救部门进行信息交换和患者交接的过程。

第四条本办法所指服务对象为一般急、危、重患者,及突发公共事件、传染性疾病、高危孕产妇、新生儿、“三无”人员(无身份、无家属、无经济来源)等特殊患者。

第二章机构及职责第五条市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的监督管理;负责建立与管理北京市院前医疗急救信息平台。

区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辖区内院前医疗急救转运与院内衔接工作的监督管理。

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专家共识 (2022版)

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专家共识 (2022版)
• 设备故障 :当设备因故不能正常运行时,立即更换备 用设备或采取替代方法维持治疗,及时报告,采取 措施积极处理。
5.6 应急管理
• 运输事件 :如遇交通拥堵、意外等事件,及时调整路 线,并与接收单位保持联系。如发生车辆故障,立 即检查并排除故障;如无法及时修复,立即 请求另 派车辆完成转运。
• 其他:如遇转出失败、接收困难等特殊情况,建议 由医生判断转运的安全性,并联系可接收医院,在 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转运至其他医疗单位。
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 专家共识 (2022版)
1.概念
危重症患者(critically ill patient):在原 有(或没有)基础疾病的前提下,由于某一或某 些原因造成危及患者生命、器官功能短暂或 长期发生病理生理障碍,需要呼吸、循 环等 生命支持手段的患者。
1.概念
院际转运(interhospital transfer):医疗单位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患者及(或)其家属意愿、医疗 资源的可及性,将本单位诊疗的患者转到另一医疗 单位进行诊疗或处理的过程。本共识中指以救护车 转运方式为主体的国内危重症患者的院际转运。
5.4.2
充分准备
• 转运人员准备 • 建议由至少两名有丰富危重症患者救护、转运 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护送。 • 长途转运或转运时间达 5h 及以上时,建议安 排两名具备 5 年及以 上长途出车经验的司机。 (证据水平高,强推荐)
5.4.2
充分准备
• 转运设备准备 • 建议配置具有存储生命体征功能和警报功能的 转运监护仪、除颤仪等仪器。 • 配置心脏复 苏药物、血管活性药物、镇静药 物、镇痛药物、肌松药物 等药品。 (证据水平高, 强推荐)
• 加强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中的安全 • 建议在危重症患者院际转运过程中整体评估患 者安全、路途安全、患者及家属需求变化, • 转运过程中对患者情况及医疗行为进行全程记 录。 (证据水平高, 强推荐)

传染性疾病患者院前转运工作流程及防护技术

传染性疾病患者院前转运工作流程及防护技术
业防护知识和培训,确保人员理解并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2 个人防护装备
佩戴口罩、手套、防护服等,保护自身免受 传染风险。
3 频繁手卫生
在接触患者前后、进食和上厕所后,以及触 摸污物后彻底洗手。
4 定期健康监测
检测体温和健康状况,及时就诊并报告相关 部门。
院前转运中的应急处理
院前转运工作流程
1
患者筛查
患者进行症状评估和流行病史调查,以确定是否患有传染性疾病。
2
防护准备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准备消毒用具和传染性疾病防护物品。
3
转运过程
将患者安全转运到指定医疗机构,注意防控措施和交通安全。
4
消毒清洁
转运车辆和设备进行彻底消毒清洁,确保不留下任何传染性物质。
传染性疾病患者的防护要点
传染性疾病患者院前转运 工作流程及防护技术
在应对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期间,院前转运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 介绍院前转运的工作流程以及患者和工作人员的防护技术。
院前转运的重要性
院前转运是传染性疾病控制的关键一环,确保患者在离开家中或事发地点后 能够安全到达医疗机构。它不仅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还减少了传染性疾病 的传播风险。
遇到以下应急情况时,转运人员应迅速采取措施: 1. 患者病情突变或出现紧急状况 2. 交通事故或意外情况发生 3. 进行院内转运时的事故处理 4. 与他人发生冲突或安全威胁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如何应对转运 车辆的交通堵塞?
解决方案:提前规划路线和时 间,与交通管理部门保持沟通。
问题:患者拒绝合作 怎么办?
个人防护装备
佩戴口罩、手套、护目镜等,全面保护自身。
手卫生
经常洗手或使用合适的消毒液,避免病毒传播。

传染性疾病患者院前转运工作流程及防护技术专家讲座

传染性疾病患者院前转运工作流程及防护技术专家讲座
传染性疾病患者 院前转运工作流程及防护技术
传染性疾病患者院前转运工作流程及防护技术专家讲座
第1页
传染病人收治 - 我们关注点
是否为传染病确诊病例
医院感染风险、医疗纠纷风险…….
陪护及诊疗费用问题
费用支付流程复杂、占用病房大量医护资源……
病房床位问题
病床担心、适当诊疗科室协调安排…..
个人防护技术



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染性疾病患者院前转运工作流程及防护技术专家讲座
第9页
空气传输:由空气中微粒-气溶胶传输(微粒直径小于5m)
。如:SARS、MERS、埃博拉、麻疹、水痘与肺结核等。
充分换气 佩戴N95防护口罩
飞沫传输:由空气中微粒-飞沫传输(微粒直径大于5m)。
如:流感病毒、流行性腮腺炎病毒、腺病毒、人类微小病毒 B19、风疹病毒及细菌、支原体等。
传染性疾病患者院前转运工作流程及防护技术专家讲座
第5页
其它情况说明
肺结核并发骨折、创伤等
1、可转入我院外科(非开放性)或 结核科(开发性)病房救治 2、陈旧性肺结核或已经过规范治疗病例也可就地救治,假如检验 抗酸杆菌排痰阳性,可转我院治疗。
艾滋病毒携带者并发创伤或其它疾病
1、艾滋病患者出现合并症者(如:机会性感染、肿瘤),可转我 院救治。 2、艾滋病稳定时、艾滋病毒携带者可就地救治。
怎样针对不一样传染病采取适当防护办法…..
传染性疾病患者院前转运工作流程及防护技术专家讲座
第2页
普通传染病人院前转院收治流程
一、传染病确诊收治依据
1、 病例确诊收治资料 既往专科医疗机构就诊门诊或住院病例资料 肺结核 - 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 艾滋病 - 市CDC确诊汇报

转运传染患者的防护与消毒隔离-院前急救技术操作

转运传染患者的防护与消毒隔离-院前急救技术操作

转运传染患者的防护与消毒隔离-院前急救技术操作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所引起的一组疾病,这类疾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他人,有的还可在人群中传播引起流行。

为了在转运传染患者的过程中减少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避免连续的传染环节,应当建立传染病转运组,使用专用的转运救护车。

【转运工作方案】(一)基本要求1.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辖区范围内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转运的指挥调度工作。

医疗机构需转运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时,向设区的市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通知急救中心(站)将患者转运至接收医疗机构。

2.急救中心(站)应当设置专门的区域停放转运救护车辆,采取洗消措施,配备专门的医务人员、司机、救护车辆负责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的转运工作。

3.医疗机构和急救中心(站)应当做好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并及时报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

(二)转运要求1.转运救护车辆车载医疗设备(包括担架)专车专用,驾驶室与车厢严格密封隔离,车内设专门的污染物品放置区域,配备防护用品、消毒液、快速手消毒剂。

2.医务人员、司机穿工作服、隔离衣,戴手套、工作帽、防护口罩和防护眼镜。

3.医务人员、司机接触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4.非负压救护车转运时应当开窗通风;负压救护车转运时应保持密闭状态,车辆消毒后打开门窗通风。

5.医务人员和司机的防护、车辆、医疗用品及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及相关规定执行。

6.转运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后,救护车辆必须返回急救中心(站)消毒后再转运下一例患者。

【传染病转运组的分区】工作区域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转运传染患者的救护车前后舱要有隔断,前舱为半污染区、后舱为污染区;车场分清洁、污染停车场。

车上备:全套防护用品、小型喷雾器(内配0.2%~0.5%过氧乙酸消毒液)、黄色垃圾桶、袋、利器盒、快速手消毒剂等。

院前急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安全转运患者及医务人员防护流程实践

院前急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安全转运患者及医务人员防护流程实践

多数由于填报人员疏忽大意,错误填报,如营运指标中万元收入能耗占比,个别医院出现了总能耗为0、水电费为0的数值;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中,有的医院出现了>100%的数值等。

②合理性错误,对比基期,当期出现增幅异常指标:门诊(住院)收入增幅>50%、人员经费占比<1%。

2成因分析绩效考核所涉及环节流程较多,考核专业性较强,仅从省级联络员视角认为首要问题在于医院未对此项工作高度重视并形成相应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其次,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不能完全与之匹配。

再次,我省二级医院硬件设施与发展水平不能完全满足此次工作要求。

最后,各级组织与人员的配合协调程度有待加强。

3思考与建议3.1加强组织管理提升整体效率:尽管数据填报与上传是由医院最终完成,但是卫生行政部门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指导作用,而非对相关要求和文件进行机械式上传下达。

应当明确各级组织的责权关系,强化人员主体责任意识,提升整体效率。

3.2绩效考核方式进一步优化:本次考核延续了三级公立医院考核的主要方式,即各医院登录不同系统填报上传。

各系统如果能够以医院与平台相互作用为基础进一步整合,形成统一的一个大数据管理平台,充分体现企业生态系统的特性,可以进一步提高考核效率。

3.3工作人员要不断学习充实:由于考核专业性较强且管理工具较为先进,卫生行政部门、二级公立医院人员需要在知识与技能方面不断充实学习,与之相适应。

在考核中不难发现,很多错误纰漏导致无法按期完成的工作,并非“不愿意做”而是“不会去做”,不能完全领会要义、不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而效率低下,甚至对工作产生厌恶。

参考文献[1]陈晔,董四平.我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解读与评析[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20,13(2):19⁃25.[2]杨成,苏晓东,李晓晴等.基于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病案首页缺陷分析[J ].中国病案,2020,21(1):23⁃25.(收稿日期:2021⁃01⁃18)DOI :10.3969/j.issn.0253⁃9926.2021.07.050作者单位:030009太原市急救中心化肥站院前急救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安全转运患者及医务人员防护流程实践周文丽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极强传染性,故临床格外重视新型冠状病毒的筛查和救治。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规范方案试题卷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规范方案试题卷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试题一、单选题(8题)1、经空气传播疾病中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是(C )A 开放性肺结核B SARSC 麻疹和水痘D 流行性腮腺炎2、关于患者转运要求不正确的是(C )A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应及时转运至有条件收治的定点医疗机构救治B转运时,工作人员应做好经空气传播疾病的个人防护C转运过程中若使用转运车辆,应保持密闭,以防病毒扩散D转运中避免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3、发热门诊与感染疾病科医务人员应执行的防护级别为(A )A 一级防护B 二级防护C 三级防护D 特级防护4、进入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安置地或为患者提供一般诊疗操作应采取的防护级别为(B)A 一级防护B 二级防护C 三级防护D 特级防护5、为疑似或确诊患者进行产生气溶胶操作时应采取的防护级别为(C )A. 一级防护 B 二级防护 C 三级防护 D 一般防护6、进入确诊或疑似空气传播疾病患者房间时,应佩戴。

)A 医用外科口罩或呼吸器B 一次性口罩C 呼吸器D 医用防护口罩或呼吸器7、预检分诊中对疑似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发放(C)A 一次性口罩B纱布口罩C医用外科口罩D呼吸器8、工作人员在穿脱个人防护用品时最后脱卸的是(B)A乳胶手套B医用防护口罩C防护服D鞋套二、多项选择(9题)1、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有(ABDE )A 尸检B 咽拭子采样C 膀胱镜检D吸痰E心肺复苏2、关于经空气传播疾病说法正确的是(ACD)A悬浮于空气中、能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11m)B悬浮于空气中、能在空气中近距离传播(<11m)C长时间保持感染性的飞沫核传播的一类疾病D专性经空气传播疾病(如:开放性肺结核)E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如:SARS)。

3、经空气传播疾病预检分诊时应注意以下几点(ABCDE)A患者有无发热B 流行病学史C 呼吸道感染症状D 必要时应对疑似患者测量体温E 对疑似经空气传播疾病患指导适时正确实施手卫生。

4、进入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安置地或为患者提供一般诊疗操作应采取的防护措施有(ABDE)A 手卫生B 隔离衣或防护服C 外科口罩D 乳胶手套、鞋套E 防护面屏或护目镜5、发现经空气传播疾病的患者应遵循的原则(ABDE)A早发现B早报告C早预防D早隔离E早治疗6、以下哪几种疾病不属于专性经空气传播疾病(BCDE)A 开放性肺结核B SARSC 麻疹和水痘D 流行性腮腺炎E 风疹7、关于负压病房说法错误的是(BCDE)A 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病区(房)的空气由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B 病房压力高于室外压力C病室与外界压差宜为-15paD缓冲间与外界压差宜为-30paE病室与外界压差宜为-20pa8、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的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内容包括(ABCDE)A 常见经空气传播疾病的种类、传播方式与隔离预防措施B防护用品的正确选择及佩戴C呼吸道卫生D手卫生E通风9、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经空气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要求是(ACDE)A 进入确诊或疑似空气传播疾病患者房间时,根据暴露级别选戴帽子、手套、护目镜和防护面罩B可重复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应清洗后再用C应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开展工作人员的症状监测D发生经空气传播疾病职业暴露时,应采用相应的免疫接种和(或)预防用药等措施日使用后的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要求处置三、填空题(10题)1、呼吸道卫生是指:呼吸道感染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口鼻、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并与其他人保持1m 以上距离的一组措施。

传染病应急预案模版(五篇)

传染病应急预案模版(五篇)

传染病应急预案模版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确保广大职工及其家属的身体健康,特此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

一、成立预防控制传染病领导小组,由领导亲自挂帅,全面负责,并指定专人专项负责,确保防治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足保障。

二、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工具,加强传染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提升职工的自我保健能力,实现群防群控,减少疾病发生。

三、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一旦发现传染病人,应立即向当地卫生防疫部门及公司卫生处报告,并迅速将患者送往就近的二级以上医院(或传染病院)进行隔离治疗。

四、对患者曾接触过的场所、宿舍、物品等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必要时,可邀请当地卫生防疫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消毒。

同时,对密切接触者实施隔离措施,并进行医学观察,以防止疫情扩散。

五、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消灭“四害”,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彻底清理室内外环境卫生,铲除杂草,疏通管道,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蚊蝇滋生,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

六、对于其他可能接触的人员,必要时进行应急预防接种,以防止疫情传播。

应急接种工作应由防疫专业人员负责实施。

___关中建筑工程公司第无项目部传染病应急预案模版(二)学校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预防疾病传播,特此制定以下应急预案:一、预防措施:1. 学校将全面开展预防传染病的卫生健康教育,集中力量消除鼠害及蚊、蝇等虫媒昆虫的威胁,并妥善处理可能传播传染病的动物或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动物,以消除潜在危害。

2. 学校将制定并实施公共卫生设施的建设与改造计划,确保对污水、污物、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提升饮用水卫生条件,以保障师生饮用水安全。

3. 学校将设立专门的卫生室和配备校医,专门负责本校的传染病预防、控制及疫情管理工作,确保疫情得到及时有效的应对。

4. 学校积极响应防疫站号召,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疫苗接种,以增强学生免疫力,降低传染病发生风险。

5. 供水单位需确保所供应的饮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以保障师生的饮水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