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与联想品牌策略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海尔集团的swot分析

海尔集团的swot分析

海尔集团的swot分析众所周知,海尔集团是国内著名的家电生产企业,自1984年成立以来,它以强劲的势头跃居国内家电品牌榜首。

但与此同时,海尔也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它大刀阔斧开拓各类市场,导致原有的优势丧失,品牌信誉下降,售后服务跟不上,也同样成为其一大败笔。

下面,我将对海尔集团做一个全面系统的swot分析,找出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同时试着指导其以后的发展。

一、内部优势条件分析(S):目前已拥有包括白色家电、黑色家电、米色家电在内的10000多个规格品种的产品群,产品已远销世界各地。

自1998年以来,出口创汇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

22年的创业之路,每一步,都获得了令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也受到了高度赞誉与评价。

海尔针对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制订了不同的价格,通过制造差别化产品来满足差别消费人群,制订差别的价格歧视。

从而使企业形象在提升,销售量在增长,市场份额在扩大。

到目前为止海尔集团已在国内建立营销网点数万个,海外营销网点38000多个。

产品已销往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0年实现出口创汇2.8亿美元,自1998年以来,出口创汇每年以翻一番的速度增长,是中国家电业出口创汇最多的企业。

在山东省,海尔超过专业外贸公司成为进出口额第一的企业。

海尔集团经过19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有冰箱辐射到空调、洗衣机彩电热水器乃至手机的庞大家电产业群。

这个产业链从青岛出发,一直延伸到个大洲的疆域,形成一条黄金产业带。

规模促进上下游企业发展,产业链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制造链湖动区域经济发展。

技术优势:海尔有9种产品在中国市场位居行业之首,3种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位,有其专利优势拥有软件著作权589项。

在许多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

创新优势: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还被纳入IEC 国际标准提案,这证明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

海尔和联想的品牌战略

海尔和联想的品牌战略

应聘一个品牌咨询公司,被要求写一篇关于联想和海尔的品牌策略的report,由于对品牌咨询并不了解,请高手指点。

概述作为中国的民族精品,海尔和联想成功地将其品牌国际化,成为走向全球的“中国制造”。

虽然各自在其品牌发展中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其品牌策略各有千秋。

联想集团通过并购海外知名品牌走上全球扩张的道路,并在积淀几年后开始打造集团品牌。

而海尔则是自己走出海外建立品牌,并贯彻了其独特的“三位一体式”的营销模式、多产品、多思路的策略,扩展了其电子王国。

以下将从联想和海尔的品牌内涵、品牌定位、品牌构架和品牌全球化这几个方面来浅析其品牌策略。

1.品牌内涵和品牌定位1.1联想的品牌内涵和品牌定位联想的“只要你想”、“联想,为您融汇精彩”等揭示了其品牌的核心内涵在于创新。

而经过品牌整合之后的联想集团将其主要业务回归PC,并将自己定位为“世界PC专家”。

其高端商务品牌Think系列致力于服务发达国家的大企业客户,而其消费低端产品则面向国外的新兴市场和国内的农村市场。

在收购IBM的PC业务后,联想针对ThinkPad采取泛品牌化策略,把ThinkPad 的纯高端定位,通过不同系列延展出了覆盖中端市场的价格。

而在低端市场,联想并没有跟风推出很低廉的PC。

这样一来,联想的产品是“高端不高,低端不低”。

联想的这种趋中的品牌定位,虽然能够涵盖大部分市场,但是却容易引起母品牌形象模糊的问题。

联想只有Think系列的部分产品是针对于高端商务客户,而大部分产品都是服务中低端市场。

这样一来,之前作为高端商务市场顶级品牌的ThinkPad的品牌影响会被削弱,面临着高端客户群的流失问题。

而对Think 系列的泛化策略虽然在短期内能增加市场份额,但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其品牌形象的发展。

同时,联想的“只要你想”等口号传达的其创新想象的集团品牌内涵,与其PC业务的品牌定位并不十分契合。

从“只要你想”,我们能想到的是能跟思维赛跑的高科技,而整个联想的集团品牌目前的定位则是“不高不低”。

华为,海尔,联想的企业文化研究

华为,海尔,联想的企业文化研究

华为,海尔,联想的企业文化研究第一篇:华为,海尔,联想的企业文化研究华为、联想、海尔企业文化探究企业文化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企业文化通常是由企业的理念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的行为文化、企业的物质文化等四个层次构成的。

一、企业的理念文化企业的理念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正确的经营理念,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崇高的使命感和奋力工作的干劲。

因此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经营理念都非常重要。

对于企业来说,技术力量、销售力量、资金力量以及人才等等,虽然都是重要因素,但最根本的还是正确的经营理念。

只有在正确的经营理念的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地使人员、技术和资金发挥作用。

二、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是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外显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能够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理念文化有机的结合成一个整体。

企业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

三、企业的行为文化企业行为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学习娱乐中产生的活动文化。

它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教育宣传、人际关系活动、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

它是企业经营作风、精神面貌、人际关系的动态体现,也是企业价值观的折射。

四、企业的物质文化企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其显著特点就是以物质为载体,物质文化是它的外部表现形式。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产品的开发、服务的质量、产品的信誉和企业的生产环境、生活环境、文化设施等物质现象来体现的。

一、华为企业文化的主要特色一、狼性文化任正非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

狼有最显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作为最重要的团队精神之一,华为的“狼性文化”可以用这样的几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创新,获益,团结。

用狼性文化来说,学习和创新代表敏锐的嗅觉,获益代表进攻精神,而团结就代表群体奋斗精神。

狼能够在比自己凶猛强壮的动物面前获得最终的胜利,原因只有一个:团结。

海尔、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比较(上)

海尔、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比较(上)

海尔、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比较(上)海尔、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比较(上)关注的是屋体和屋顶,对地基这个部分说不清,而中国企业的问题更多地是出在地基部分。

另一个比喻是发动机,公司提倡每个员工都成为“发动机”,而不是“螺丝钉”。

联想从年月开始,用了一年的时间借助外部专家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对联想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检阅和疏理,这样做,大大提高了联想文化的精确性、普及性和系统性。

从年开始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炼出了适合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精神,形成了以“合金文化”、“创新文化”和“危机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提出来“文化是明日经济”的时代命题,大力推行李东生总裁提出的“变革创新、知行合一”的理念。

部署了大规模、高强度的企业文化创新落实计划,并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之中。

上上下下都认识到,不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就不可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从这三个企业可以看到中国优秀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刻认识和重视。

(三)在发展中形成的企业文化体系海尔至今有年的历史,联想也是年历史,有年的历史,三个企业在发展中都逐步形成并提炼了一整套企业文化体系。

海尔有一本多页的企业文化手册,对海尔的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描述,并在每一个理念之后配上一个海尔自己的小案例。

比如海尔的核心价值观:创新;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海尔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海尔用人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质量理念: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海尔的营销理念:先卖信誉、后卖产品;海尔的竞争理念:浮船法:只要比竞争对手高半筹;市场理念: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海尔售后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出口理念:先难后易;海尔资本运营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海尔技改理念:先有市场、再建工厂;海尔技术创新理念:创造新市场、创造新生活;海尔职能工作服务理念: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海尔的资源理念: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利用多少资源;等等。

海尔战略分析(3篇)

海尔战略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自1984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质量、服务”的核心价值观,不断进行战略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

本文将从海尔的企业战略、核心竞争力、市场定位和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对海尔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二、企业战略1. 以市场为导向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密切关注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不断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布局。

在全球化战略的推动下,海尔将产品和服务拓展到全球市场,实现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华丽转身。

2. 以创新为核心的战略海尔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不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

通过引进和培养人才,海尔建立了强大的研发团队,使企业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3. 以质量为根本的战略海尔始终坚持“用户至上,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消费者利益。

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海尔赢得了国内外消费者的信赖。

4. 以服务为支撑的战略海尔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打造“一站式”服务体验。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海尔为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售后支持。

三、核心竞争力1. 技术创新能力海尔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推出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在节能、环保、智能化等方面,海尔产品始终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2. 品牌影响力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具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全球化的品牌战略,海尔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3. 供应链管理能力海尔建立了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体系,确保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质量和供应。

通过优化供应链,海尔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4. 市场营销能力海尔具备强大的市场营销能力,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将产品和服务推广到全球市场。

同时,海尔还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提升企业形象。

四、市场定位1. 产品定位海尔产品以中高端为主,兼顾大众市场。

在产品研发和生产过程中,海尔注重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以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海尔的品牌战略——案例分析报告

海尔的品牌战略——案例分析报告

海尔的名牌战略——需求偏好分析学生姓名:学号:日期:案例陈述1984年,两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合并成立了渠道电冰箱总厂,这就是现在拥有900亿品牌价值稳居世界500强,创造中国民营企业神话的海尔集团的前身。

研究海尔的发展历史,不难看出,海尔品牌的成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每个成长阶段都有适合当时情况的恰当的目标和战略方针。

1985年在张瑞敏领导下的砸冰箱事件让海尔员工悟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个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从这个时候开始,“质量高于利润”成了海尔为贯彻“名牌战略”而采取的经营理念。

这个事件是海尔确立名牌阶段的标志性事件,此后,海尔不仅扭转了过去的被动局面,而且逐步成长为国内著名的企业和驰名的品牌。

1991年海尔确立了规模经济道路,从此进入了一个迅速扩张阶段。

海尔为组建一支实力强大的联合舰队,先后兼并了18家亏损企业,使海尔企业规模得到了空前的扩张。

而且这个时期大力开展了多元化经营,使海尔从一个冰箱企业变成了生产各类家电产品的企业,这个阶段是海尔扩展实力的阶段。

由于实力的扩展,海尔品牌的名声进一步提高,海尔集团成了本行业的主导企业之一。

90年代中后期,中国已前所未有的态势进入了世界经济体系,大量高质量,高科技的外国家电涌入中国市场,面对这种全面而激烈的竞争,海尔提出了“服务终于利润”的战略思想,订立了“高标准,精细化,零缺陷”的星级服务目标,并不断发现,挖掘市场潜在需求,已创新和个性化产品创造新市场。

海尔在这个国际化经营阶段反应及时,稳扎稳打,终于最终成为国际知名品牌。

提出问题分析案例可以得知,海尔的价格虽然高于其他同类商品,但是,它的市场份额却遥遥领先于其他品牌,这不得不说是海尔的品牌效应。

下面,我们可以带着以下几个问题去解析海尔的成功:1.海尔创立名牌产品的行为对企业的需求曲线,价格和销售量有何影响?2.产品质量,广告宣传和服务对消费者偏好产生哪些影响?3.实施名牌战略的基础是什么?背景分析海尔成立之初,国内电冰箱生产企业林立,国外产品蜂拥而入,各种牌号的电冰箱挤满了市场,但是,海尔的高层分析后认为,尽管国内市场上中国自己的品牌不少,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名牌冰箱”。

海尔、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比较(下)

海尔、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比较(下)

海尔、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比较(下)—WORD版
【本文为word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海尔、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比较(下)(四)文化与战略的配合
企业不是宗教组织、不是社会团体,企业文化不是为文化而文化。

企业文化既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更是企业管理的工具。

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总的来说它会随着企业的战略变化而变化,企业的战略变化常常是企业对外界竞争环境变化的反应结果,这样的时候,企业领导人必须懂得用文化的变化来配合或推动战略的转变。

联想在创业之初形成的是“生存文化”,企业文化的特征主要是敬业和危机感。

后来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成立事业部以后,以杨元庆为首的年轻人走上了领导岗位,联想文化过渡到“严格文化”,强调“认真、严格、主动、高效”。

在财年,联想公司又提出“亲情文化”的建设,提倡“平等、信任、欣赏、亲情”,用柳传志的话来说联想需要制造“湿润”的空气。

联想在新老班子交接和组织分拆的时期,恰当地提出亲情文化的建设,以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合作精神,这种文化建设非常适应当时联想即将实行的公司战略向服务转型。

服务业的文化不仅需要效率,还需要“微笑”,联想试图通过对内部员工的影响,提倡员工的合作、支持和自主性,进而支持企业对外的服务型业务,使客户满意。

海尔在企业发展的三个战略阶段的企业文化建设重心是不同的。

海尔在创业之初实行的是专业化创名牌的战略(年-年),张瑞敏清楚地
第1 页。

为什么跨入五百强的是联想,而不是海尔

为什么跨入五百强的是联想,而不是海尔

我个人认为,所谓国际化是针对本土化而言的。要搞清国际化之前,先明白什么是本土化。然后一对照,就明白什么是国际化了。
所谓本土化,讲的是什么?我觉得讲的是从一个特定区域,比如中国这个特定区域,所产生的特殊要求。这种特殊要求的核心意义在于,你不这样做,你就不能够发展(注意,不是生存,而是发展)。比如我们讲跨国公司中国化是什么意思?我在摩托罗拉做过战略规划经理,在当时,所谓中国化,就是把美国总部的要求转化为中国实施,就要去理解中国的政策,中国经济的现状,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消费者的情感与喜好。而这一切,真正要变成一种机制,就是要建立一个旨在“高速发展”的团队文化,管理团队与奖罚机制。
(3)中国目前有一大批千亿或接近千亿的大公司,如华为,美的等等,如何管理过千亿的巨型企业?“五百强”榜凸显了那些中国企业的软肋?特别是在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中国企业如何在“冬天”长大?
一, 联想与海尔的核心竞争力有什么不同?在冲击五百强过程中,为什么联想成功而海尔失败?
1984年12月26日,张瑞敏带领新的领导班子来到小白干路上的青岛电冰箱总厂。当时的冰箱厂亏空147万元,产品滞销,人心涣散。张瑞敏到农村大队借钱,才使全厂工人过了一个年,这就是日后名声大振的海尔重生日。
也是在同一年,柳传志带领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取名"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
在这一点上,我异常强调一点,那就是建议中国的一流企业家们多关注TCL,多关注李东生。比起联想的成功来,我觉得TCL并购的失败经验更值得中国的企业家学习。在经营企业的意义上,研究失败的原因,反省失败,远比学习韦尔奇之类的成功经验更有价值。道理很简单,中国企业家们在本土市场上,已经被成功冲昏了头脑,普遍的狂妄与自大已经让我们的这些企业家们忙于自我“造神”,而不是把眼光放到下一个十年的国际化道路上。对TCL与李东生并购失败采取幸灾乐祸的态度,只能说明目光短浅与狂妄自大。看看TCL目前的管理团队构成,再看看狂人万明坚在哪里,我们也许就懂国际化是什么了?

老牌企业转型成功案例

老牌企业转型成功案例

老牌企业转型成功案例摘要:1.引言:介绍老牌企业转型的背景和重要性2.老牌企业转型成功案例:海尔集团、联想集团、IBM3.海尔集团的转型:从传统家电制造商向物联网生态品牌转型4.联想集团的转型:从PC 业务向多元化业务发展5.IBM 的转型:从硬件制造商向软件和服务提供商转型6.总结:老牌企业转型成功的关键因素7.结语:展望未来,老牌企业如何继续转型以保持竞争力正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不断变化,许多老牌企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老牌企业必须不断创新和调整战略。

下面我们将通过海尔集团、联想集团和IBM 三个成功案例,来探讨老牌企业如何转型成功。

首先,我们来看海尔集团。

海尔集团是一家具有30 多年历史的家电制造商,曾经是中国家电业的佼佼者。

然而,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兴起,海尔意识到仅凭传统家电业务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海尔集团开始从传统家电制造商向物联网生态品牌转型。

这一转型意味着海尔不再只是简单地生产家电产品,而是要打造一个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物联网生态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用户可以享受到个性化、智能化的服务,而海尔则通过与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持续满足用户需求。

接下来,我们看看联想集团的转型。

联想集团成立于1984 年,是一家以PC 业务为主的全球性企业。

然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PC 市场的需求逐渐萎缩。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联想开始从PC 业务向多元化业务发展。

在这一过程中,联想通过收购和合作,进入了手机、数据中心、智能物联网等领域。

如今,联想集团已经发展成为一家拥有多个业务板块的全球性企业,不再过度依赖PC 市场。

最后,我们来看看IBM 的转型。

IBM 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科技企业,曾经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领域的领导者。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IBM 的硬件业务受到了极大冲击。

为了摆脱困境,IBM 开始从硬件制造商向软件和服务提供商转型。

在这一过程中,IBM 剥离了部分硬件业务,加大了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投入。

海尔、戴尔、联想直销模式分析

海尔、戴尔、联想直销模式分析

经营模式
• 戴尔:虚拟经营、按需定制、低价直销、电 子商务与利用第三方物流。 • 海尔:开设网上商城,拉动式销售服务; 实现个性化服务 • 联想:基于淘宝商城平台开设店铺,减少 成本。
资本模式
• 戴尔:依靠自身资本和上市融资 • 海尔:内部持股。 • 联想:自身资本。
物流模式
• 戴尔:第三方物流 • 海尔:自建物流 • 联想:自建物流
商业模式
• 戴尔:主营网络直销模式 • 海尔:辅助网络直销模式,用电子化手段 结合并改造传统业务,提升原有的业务水 平,为公司带来新的竞争力。 • 联想:辅助网络直销模式
战略目标
• 戴尔:通过降低成本和复杂度,为客户简化信息技 术的应用,从而使他们能够部署更简便易行、卓有 成效的解决方案,享受到更卓越的价值。 • 海尔:建立基于网络的与客户互动的虚拟交易平台。 • 联想:加速拓展高增长市场,推出创新产品和技术, 提升运营效率并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
目标用户
• 戴尔:企业用户(大型及中型公司)、政府 及有关机构、家庭及小型企业。 • 海尔:全球用户。 务网上平台,客户 可以很轻松的完成资料查询、服务咨询、 提交购物单、提出问题或建议、投诉。 • 海尔:在线直销服务、网上定制服务、网 上客户服务。 • 联想:在线直销服务(在淘宝商城开设店 铺)
Haier、DELL、Lenovo DELL、 直销模式分析
目录
• • • • • • • • • • Haier简介 DELL简介 lenovo简介 三者的商业模式 三者的战略目标 三者的目标用户 三者的电子商务服务 三者的经营模式 三者的资本模式 三者的物流模式
Haier简介
海尔是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中国最 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建立了29个制造 基地,8个综合研发中心,19个海外贸易公 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6万人,已发展成为 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海尔于2000年3 月10日投资成立海尔电子商务公司,这是 中国国内家电企业中第一个成立电子商务 公司的企业。

联想国际化VS海尔国际化

联想国际化VS海尔国际化

联想国际化VS海尔国际化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收购IBM的全球PC业务,所收购的资产包括IBM所有笔记本、台式电脑业务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Think”品牌及相关专利、IBM深圳合资公司(不含X系列生产线);以及位于日本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研发中心。

由此,标志着联想集团国际化战略迈出实质的第一步。

而在联想集团之前的1998年,中国家电行业的第一品牌――海尔集团也开始了其全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步骤。

本文将就联想和海尔两大集团实施国际化战略的背景、模式和国际化的风险进行比较研究,为我国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进行有益的探索。

国际化背景:联想的多元化失败VS海尔的市场突围联想从1984年11月起,由11个完全不懂经营管理的科技人员,依靠中科院计算机所20万元的投资起家。

经过20年的发展,如今的联想已占据了中国电脑市场的霸主地位,并且产品连续多年在亚洲市场的占有率稳居第一,主流产品曾一度在国内市场上达到35%的市场占有率。

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和国内市场容量的限制,前几年联想集团的市场增长率一直不太理想。

尤其是自2001年4月,杨元庆从柳传志手中接过联想大旗后,杨元庆所描述的“服务的联想、技术的联想和国际化的联想”并未如期展现在人们面前,而且从2001年到2004年的3年时间里,联想的市场业绩并没有按照杨元庆接手之初的设想发展。

联想的一位员工在经历了今年3月中旬的联想裁员后曾撰文写道:“我在联想的这三年,亲眼见到联想从全面扩张,到全面收缩的全过程。

……。

联想四面出击,却伤痕累累。

”可见联想集团从2001年开始实施的多元化战略以失败收关。

面对员工的困惑、股东和投资者的质疑以及各种各样的问责,杨元庆不得不放下不服输的个性,承认3年来的联想多元化战略失误。

这才有了年初的联想宣布全面收缩战线,重新回归PC业务之举。

没有了多元化的联想,要想使投资者满意,让股东们释然,就必须拿出实实在在的业绩给他们一个“交代”。

联想集团与海尔集团的对比

联想集团与海尔集团的对比

一、宏观环境分析联想1、政治法律环境(一)、财政政策对行业的影响分析1)国务院印发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包括1)财税政策:继续实施软件增值税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免征营业税等;2)投融资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加强产业资源整合等;3)研究开放政策;4)进出口政策;5)人才政策;6)知识产权政策;7)市场政策。

2)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政府机关软件资产管理的意见,为国内大型软件企业提供市场。

3)扩大高新技术企业免抵退税范围(二)、货币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为应对通货膨胀,实现经济软着陆,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货币财政政策,严控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压制地方政府的投资冲动,新增信贷投放额下降,行业资金流动较弱,运营周期将会拉长。

(三)、产业政策对行业的影响1)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对于相关电子计算机产品来说成本压力加大;2)根据国务院对软件企业的鼓励,新的信息化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3G、三网融合等新技术、新应用将是软件企业的发展重点方向;3)十二五规划中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家电下乡的深入、政府信息化的大力投入、农村教育投入的增加以及全面的医疗信息化升级,将成为PC市场需求的主要推动力。

2、经济环境(一)、经济环比下滑,计算机行业增速放缓我国电子制造业和经济增速具有高度相关性,增速走势基本一致。

为抑制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紧缩程度提高,再加上欧债危机加剧、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加剧,中国经济周期性上行的趋势变缓。

据统计,计算机行业在2011年一季度增速放缓,实现销售产值4534亿元,同比增长13.9%;出口交货值3330亿元,同比增长7.0%,比去年同期下降24.9个百分点。

生产微型计算机6163万台,同比增长18.8%,其中笔记本电脑4542万台,增长8.0%,占微机比重达73.7%;数码相机1744万台,增长0.9%。

一季度淡季出货量增速下滑剧烈,表明市场在经历了2010年的恢复性购机之后,再次进入缓慢增长的态势。

海尔、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比较(上)

海尔、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比较(上)

海尔、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比较(上)海尔、联想、企业文化建设的分析与比较(上)关注的是屋体和屋顶,对地基这个部分说不清,而中国企业的问题更多地是出在地基部分。

另一个比喻是发动机,公司提倡每个员工都成为“发动机”,而不是“螺丝钉”。

联想从年月开始,用了一年的时间借助外部专家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对联想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检阅和疏理,这样做,大大提高了联想文化的精确性、普及性和系统性。

从年开始全面推进企业文化建设,提炼出了适合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目标和企业精神,形成了以“合金文化”、“创新文化”和“危机文化”为特色的文化,提出来“文化是明日经济”的时代命题,大力推行李东生总裁提出的“变革创新、知行合一”的理念。

部署了大规模、高强度的企业文化创新落实计划,并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干部考核指标之中。

上上下下都认识到,不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就不可能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从这三个企业可以看到中国优秀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深刻认识和重视。

(三)在发展中形成的企业文化体系海尔至今有年的历史,联想也是年历史,有年的历史,三个企业在发展中都逐步形成并提炼了一整套企业文化体系。

海尔有一本多页的企业文化手册,对海尔的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详尽的描述,并在每一个理念之后配上一个海尔自己的小案例。

比如海尔的核心价值观:创新;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海尔作风:迅速反应、马上行动;海尔生存理念: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海尔用人理念: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海尔质量理念:优秀的产品是优秀的人干出来的;海尔的营销理念:先卖信誉、后卖产品;海尔的竞争理念:浮船法:只要比竞争对手高半筹;市场理念:只有淡季思想、没有淡季市场,只有疲软的思想、没有疲软的市场;海尔售后服务理念:用户永远是对的;海尔出口理念:先难后易;海尔资本运营理念:东方亮了再亮西方;海尔技改理念:先有市场、再建工厂;海尔技术创新理念:创造新市场、创造新生活;海尔职能工作服务理念:您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海尔的资源理念:不在于拥有多少资源,而在于利用多少资源;等等。

海尔与联想的管理思想

海尔与联想的管理思想

海尔、联想公司的管理思想--------基于企业文化视角一、企业文化概论1.1 什么是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是人们对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认识总和,是由一系列观念或观点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它是指导管理人员从事各项管理活动的路标和蓝图.1.2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Corporate 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1.3 企业文化的作用1.3.1 企业文化的导向作用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职工起引导作用。

•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美国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寻求优势》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

事实上,一个公司缺乏明确的价值准则或价值观念不正确,我们则怀疑它是否有可能获得经营上的成功。

”•企业目标的指引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

完美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的态度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这种目标一定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

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1.3.2 企业文化的约束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

1.有效规章制度的约束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内容之一。

企业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企业职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

2.道德规范的约束道德规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来约束企业领导者和职工的行为。

如果人们违背了道德规范的要求,就会受到舆论的遣责,心理上会感到内疚。

同仁堂药店“济世养生、精益求精、童叟无欺、一视同仁”的道德规范约束着全体员工必须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严格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纪律。

联想、华为、TCL、海尔国际化案例分析

联想、华为、TCL、海尔国际化案例分析

联想、华为、TCL、海尔国际化之路:理想与现实到底有多远?推荐本文□ 王建国世界性经济危机肆虐全球,在各国企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那些“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势必会受到更为猛烈的冲击,IT业巨人联想、家电业领袖海尔等企业都深受影响,“走出去”企业的国际化之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其实,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很早就开始了。

早在2004以前,联想集团成功收购IBM旗下的个人电脑业务、TCL并购法国汤姆逊……就已经使得中国企业的海外扩张引起了世人瞩目。

国际市场日趋成熟,视野广阔且富有野心的中国企业家们把目光投向全球各个角落:石油、汽车、IT产业、包括彩电在内的各类消费品制造业。

然而,他们的经历并非一路坦途,国际化过程险象环生,行业巨头们在海外市场是辗转腾挪,“八仙过海,各显其能”,虽然也有一些企业成绩斐然,但总体上结果却不是特别令人欣喜。

经济危机的阴霾并未散去,但2009年依旧值得期待。

不管是海外受挫还是春风得意的“走出去”企业,在新的一年都开始重新审视走过的国际化之路,或调整企业重新定位,或增强科研实力继续扩大战果,并且制定出更为科学的策略,大批“走出去”企业的走向开始渐渐变得清晰。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迅速,随之到来的金融风暴使得我国的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更加复杂,经营竞争更加激烈。

在这种大环境下,联想、华为等这些走出国门的多年的海外兵团也或多或少受到危机影响,“走出去”企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一些企业也已做出反应开始调整策略,展示出灵活的应变能力和应对危机的信心。

联想:重新审视国际化2009年2月5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12月31日的08-09财年第三财季(自然季度为2008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联想集团销售额为35.9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4.93亿美元下跌了20%,同时亏损9671.9万美元,其中每股亏损1.09美分,这也是联想11个季度以来首次亏损。

联想集团中国区在内的每个销售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个人电脑的销量同比都呈下降趋势。

用层次分析法评测联想_海尔_戴尔_中国_三家企业网站

用层次分析法评测联想_海尔_戴尔_中国_三家企业网站
查分析, 形成综合调查报告。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对三家企业网站做了对比分析, 得到 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和现实应用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网络 营销 电子商务 网站 层次分析法 联想 海尔 戴尔 中图分类号 F 724.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634 ( 2003) 12-1289-04
比较一: 从 综合调查 报告中得 到的分 析结果 ( 中国市 场) 。
表 3 三家公司按项目相对重要程度的两两比较判断
服务内容
产品信息 送货及时 订货简便 隐私政策 网站设计 顾客支持 价 格
联想
较多 较快 一般 较全 好 较高 适中
海尔
较多 最快 较好 不全 一般 最高 适中
戴尔
较多 一般 最好 最全 好 一般 适中
l 表示两个因素相比, 具有同样重要性; 3 表示两 个因素 相比, 一 个因素 比另 一个因 素稍 微重 要; 5 表示两 个因素 相比, 一 个因素 比另 一个因 素明 显重 要; 7 表示两 个因素 相比, 一 个因素 比另 一个因 素强 烈重 要; 9 表示两 个因素 相比, 一 个因素 比另 一个因 素极 端重 要; 2, 4, 6, 8 表示上述两相邻判断的中值。 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和人们认识上的差异, 每一个判 断难于达到完全的一致性。为了保证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的 结论基本合理, 还需要对构造的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 检验。 一般将判断 矩阵的一 致性指标与 同阶平均 随机一致 性指标 之比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 此比率小于 0. 10 即认为决策者 各层次思维是一致的。 ( 1) 三家网站对各个服务环节的重视程度排名归 纳为 3 层结构, 如图 1 所示。
V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ppraise the Three Websites of Lenovo, Haier and Dell

分析联想VS.华为VS.海尔VS.TCL的国际化战略,分析公司层战略的不同类型,及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问题。

分析联想VS.华为VS.海尔VS.TCL的国际化战略,分析公司层战略的不同类型,及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问题。

分析联想VS.华为VS.海尔VS.TCL的国际化战略,分析公司层战略的不同类型,及我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联想公司采取的最重要的三个国际化战略。

1.投资战略国际化无外乎是两条路,一条就是自我发展;一条就是并购。

联想企业采用的是并购方式进行其国际化投资战略。

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组建了世界第三大PC厂商,此次收购的交易总额约为17.5亿美元。

收购完成后的新联想集团,全球总部设立在纽约,主要运营中心设立在北京和罗利(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实施投资战略两年后,联想已在全球60个国家设立了分支机构,遍及全球160个国家的销售网络。

联想拥有了领先的商用笔记本产品、领先的研发和产品差异化能力,更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更丰富的产品组合。

联想和IBM结成长期战略联盟,IBM成为联想的首选服务和客户融资提供商,联想成为IBM首选的PC供应商,这样IBM就可以为其企业客户提供各种个人电脑解决方案。

在联想完成对IBM 个人电脑部门的并购后,三家海外私人投资机构又以3.5亿美元投资入股新联想。

至此,联想不仅在产品、营销网络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还在股权结构、融资渠道等方面实现了国际化。

2.品牌战略联想在中国的品牌知名度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峰,如何才能让企业的品牌达到一个国际品牌是联想的又一战略——品牌战略。

联想的品牌战略定位是为客户提供超值的产品,然后配以卓越的服务。

在2005年发布的由世界品牌实验独家编制《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联想榜上有名。

同年在全球享有盛誉的财经媒体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中国十大国际品牌榜”评选中,联想排在第二位;在当前中国企业的国际领先品牌排名中,联想仍然位列第二。

在对IBM PC进行并购时在品牌战略的推广上,联想首先是使用双品牌战略。

联想LENOVO在国外知名度比较低,但THINK在国外是非常知名的产品。

所以说,在国外LENOVO 的品牌战略是提升知名度,借助IBM品牌开创国际市场,而THINK品牌建设的中心是提高美誉度。

联想VS海尔的国际化战略

联想VS海尔的国际化战略

联想的国际化战略1998年,“海尔”入驻美国哈佛大学案例库;2004年,“联想”也登陆哈佛经典案例的殿堂,中国的企业在一步步向标准靠近、向前沿迈进……然而,就是这两个标杆性的企业,它们的国际化道路却截然不同。

“海外建厂、海外销售”的“海尔模式”主动出击;“海外并购、借船出海”的“联想模式”另辟蹊径,并将国际化行程缩短十余载。

那么,联想是如何开辟它的国际化之路的呢?联想与海尔两种模式又各有什么异同呢?国际化战略的概念:企业国际化战略是企业产品与服务在本土之外的发展战略,随着企业实力的不断壮大以及国内市场的逐渐饱和,有远见的企业家们开始把目光投向中国本土以外的全球海外市场。

联想模式:海外并购,借船出海(TOP+国际并购)国际化的动机与原因:2001~2004年,杨元庆实施的“多元化战略”最终迷失,以失败告终,杨元庆经过战略反思,最终选择了收紧战略,回归到PC业务上,PC重新成为联想的重中之重。

由于国内市场容量的限制,日趋白热化的竞争,而且联想的增长率一直下降,国际化成为联想的必然选择。

SWOT分析:联想的并购的IBM的PC部门,被并购的前几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亏损金额之大甚至与当时联想的盈利额相当。

那么接受这个烂摊子,联想有能力扭亏为盈嘛?联想又有哪些优,劣势呢?我们进行SWOT分析,才能发现这一决策所隐含的利益与风险。

1.优势分析:(一)对于市场需求的捕捉很准确,也就是说在销售能力上非常出色。

一方面,联想自“贸工技”代理起家,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贸工技”一体化的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具有强大的创新体系与研,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从起初向PC巨头学习,到后来推出简单便用的电脑,凭借强大的分销网络,终于将康柏,IBM等国际巨头甩在后面,成为中国与亚洲的领头羊。

(二)产品定位准确。

特别是瞄准农村这个潜在的巨大市场,发动“万元奔腾大战”,变相降价快速占领市场,为其在四、五级市场取得了成功。

(三)成熟的渠道建设与控制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期的海尔品牌模式2005-11-23 09:26 来源: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 作者:张瑞敏【 编者按】随着海尔的国际化发展,在国外有了30多个生产基地,但我感觉是越来越不会做企业了,原来许多成功的发展模式现在都不好用了。

我发现:把国内成功的发展模式移植到国外肯定是不成功的。

抛弃旧经验随着海尔的国际化发展,我们现在在国外有了30多个生产基地,但我的感觉是越来越不会做企业了,原来许多成功的发展模式现在都不好用了。

我自己今年以来每个月都要去一些国家,我发现:把国内成功的发展模式移植到国外肯定是不成功的。

我有一次到美国去,有一个美国人问我:“你觉得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对亚洲带来的损失是什么?”我说就是经济倒退,很多企业倒闭。

其实最大的一个教训就是学会什么叫谦虚。

应该非常清醒地认识到:国内企业有了很大的进步,但这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中国有一个巨大的市场,有一个非常好的机遇。

海尔有今天也是在改革开放的大前提下,能够比较快的、比较适时的抓住机遇。

而现在再用过去的老方法管理今天的市场,根本不可能取得成功。

第一,国内的市场空间变小,爆炸性增长的机会几乎没有。

前两年市场还有这么一段时间,但是也很短。

第二,自身发展到一定程度,很难再靠引进技术发展。

原来发展主要是靠引进技术,但现在是在同一个舞台上竞争,你想从其他的家电公司引进先进技术是不可能了。

第三,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外的品牌都到中国来了,我们则必须走出去。

对国外大公司来说,中国是最后一块潜在的最大的市场。

而我们既要保住中国市场,还要到国际市场上去,所以基点是不一样的,相当于盖一个十层的楼,人家已经盖完了九层了,最后差一层,我们这一层还没完全盖好,还要盖那另外的九层,这对于中国企业是非常大的压力。

海尔一开始时,从内部管理的角度来讲,企业比较小,一竿子插到底,有问题可迅速解决。

当时的海尔只有600多人,现在是5万人,当时一年生产几千台产品,现在一年要生产几千万台产品。

当时海尔是从抓质量开始起家,像砸冰箱这件事,很多媒体都宣传过,但是现在你想砸也不可能了,如果再出质量问题,不是这么少一点,当时只有几十台,现在动辄就是几万台。

物流方面,物流的本质是不落地:青岛保税仓库,一平方米每个月6美金,但是到美国一落地就是50美金,差好几十美金,这个费用根本落不起,必须要做到不落地。

成本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资金周转的问题。

我们到美国去之后,需要全球化的资金运作,像GE一样,资金24小时都不落地。

制造也是这样,过去特别是空调习惯于在旺季之前拼命的制造,压很多货,然后到了旺季一下销售出去。

其实,生产线上的生产必须是有用户的,要做到没有库存的销售。

现在中国企业的坏账率是美国企业的10到20倍,一个是应收账款,一个是库存,这些都造成了中国企业的坏账。

据报道:中国企业海外逾期应收账款大约是1000亿,这是非常大的数字。

现在我们所做的就是在海外把坏账率降到最低,我们希望零库存,零逾期,零距离。

所以,以前那些有效的方法,甚至是成功的方法,今天来看,都必须抛弃了,要采取新的策略。

而中国到现在为止并没有自己的管理模式、管理思想,我们大量引进的还是国外的,从泰勒的科学管理开始,到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的全面质量管理,一直就没有形成中国自己的管理体系。

所以说现在对于我们是一种很大的挑战,但可以把后发的劣势变成优势,那就是利用信息化。

人单合一当然,信息化的方法、方向很多,我们的突破口在哪里?现在一般的企业,基本上是销售经理拿一个定单,然后提出一个定单来,生产的产品进到仓库,仓库里面再进到卖场,再进到用户。

这样会产生库存问题。

现在的价格战打得非常厉害,说到底就是库存的压力,如果没有库存的压力,谁愿意把产品降价呢?所以我们从解决库存入手。

在美国,我们的销售公司是120个人,这些人都是美国人,我们把定单和海外经理人挂在一起,现在产品已经开始从中国直接发到美国商场,而不在美国仓库停留,直发率去年是27%,今年已经达到了64%。

这是很重要的一点,这是我们建立在信息化基础上的“人单合一”战略的一种表现形式。

“人单合一”战略可以简单概括为“人单合一、直销直发、正现金流”,就是使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市场,有一个市场就要有一个定单;人和市场之间,应该是直接联系在一起,每个人从市场直接获取定单,工厂是根据他的定单进行制造,根据定单发货;如果通过我们生产线的产品都是有用户的定单,资金就可以快速地拿回来。

“人单合一”表面上看是库存问题,但由此“反推”或“类推”,它涉及企业价值链上几乎所有的环节(参见《张瑞敏“木桶新论”:战术的战略追求》一文),因此可以解决许多难题。

我们现在正在探索如何把“人单合一”模式贯彻到管理的各个环节、全球的各个市场,以期解决我们的再发展问题。

我们自己的物流现在已经开始做到了三码合一:人码、定单码和物码。

这是一种信息化全程闭环模式。

每一个产品出厂的时候,都有一个条形码,整个企业都可以做到,根据这个条形码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追踪。

定单码,就是谁下了这个定单,这个定单的量是多少,避免下了定单将来出现问题时没办法追踪。

人码就是每一单产品都有人负责,每一个人都有他要负责的产品。

这么做了以后,我们物流中心也被很多外国公司看好,像惠普等很多公司都是通过我们的物流系统来做他们在中国的物流。

实施人单合一战略也比较容易理顺利润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现在企业界的解释,利润不等于盈利能力,有利润不一定有盈利能力,但是有盈利能力一定会有利润。

海尔过去利润非常大,不等于有非常大的盈利能力,因为有很多外部的因素,包括机遇。

盈利能力是一个双赢的能力,就是我给你提供的不仅是产品,还有解决方案。

现在给我们供货的分供方,我们分成ABC三类,第一是不但产品质量好,而且参与到产品前端设计。

美国最大的电机生产厂艾默生,他到我们青岛工业园设立了一个工厂,生产电机,我生产一个新产品的时候,把新产品的意图告诉他,他根据我的意图设计一个新的电机,通过他的电机可以提高我产品的性能,也可以提高我的售价,这就是双赢。

同样我做整机的给用户提供的也应该是一个解决方案,他从我这个产品想得到更多的附加价值,也愿意付更多的钱。

创新紧盯市场这种管理上的创新也是技术上的自主创新贴近市场、反应迅速的重要保证。

人单合一要求我们的技术创新紧盯市场。

对于中国来讲,我们的技术创新和那些国际大公司比较起来,现在就达到他们的水平根本不可能,所以我觉得主要体现在差异化,不和他在同一个道路上竞争。

我们在巴基斯坦有一个很大的工业园,主要面向巴基斯坦、南亚这个地区。

很多国际上很好的洗衣机在那儿销售并不好,但是我们销售的很好,原因就在于我们经过调查,发现巴基斯坦差不多平均一家12口人,而且巴基斯坦成年男子都是穿白的袍子,于是给他创造出可以洗12公斤的衣服的洗衣机,很多大袍子放进去都没关系。

我们发现欧洲人包括意大利人,度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我们的意大利工厂就创新出了一种“假日冰箱”,可以在人们度假期间保证冷冻室照常运转,冷藏室控制处于最低耗电状态。

我们还有一种空调是根据北欧人特别重视空气质量而设计的,现在在北欧非常受欢迎,功能是“双向换新风”,就是把室内的空气输送到室外去,室外新鲜空气进来的时候,经过一个预冷预热的过程。

热水器方面,原来很少有防电的功能,因为在欧美电器线路已经非常规范,但是在中国和发展中国家遇到非常大的问题,经常会出现地线带电,所以我们发明了“防电墙”技术。

这个技术有望成为一个国际标准。

我们的发明专利这几年越来越多,占的比例越来越大。

数字电视解码芯片前几年就已经研制出来了,现在已经大规模的量产。

网络家电也是今后发展的趋势,我们现在已经开发了第三代,成为信息产业部的一个技术标准。

我们新产品开发的速度相当于平均每个工作日开发1.7个新产品。

建立强势企业文化当然,推行“人单合一”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化问题。

前些日子关于海尔进行国际收购的问题,炒得很厉害。

我觉得并购倒是企业在国际化发展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但是前提是你的企业文化怎么样。

如果你有非常强势的企业文化,这就可以,如果你企业文化非常弱势,这个并购可能成功的几率就很小。

日本和韩国的企业在这方面有很多失败的案例,所以我们更多的是希望达到一种能融合多种文化的企业文化。

我们过去自己做的企业文化还是比较成功的。

我们主要是体现两点:公平的文化,创新的文化。

我自己属于老三届,做过工人,在基层做过很多年。

作为被管理者,我觉得当时最希望的东西就是两个字:公平。

我做了管理者之后,就极力打造、推进公平的企业文化,在海尔内部营造一种透明的人际关系。

员工每个人都是跟自己的市场目标挂钩,很多企业的副总裁可能是会管的比较虚一点,但是我们这儿的副总裁都是直接挂一个指标,你要是做不上,也要下来。

我们今年有一个副总裁由于工作没有达到要求就下来了。

再有一个是创新的文化,作为海尔人,习惯于变是常态,不变是不正常的。

所以我们从1998年开始推行的流程再造,到现在七年的时间了,光是组织结构大的变动就有47次,如果大家对于这个不认同,整个就会出现一片大的混乱。

这是我们自己内部的企业文化,但是到海外去现在就不灵了。

我今年以来跑了将近20个国家,发现我们国内的企业文化到海外特别是到欧美很难被接受,尤其是创新赶超的文化。

我们欧洲总部的经理人,很多人是从很有名的大公司过来的,都是非常有能力的人,过来之后,我们给他提的目标就是短期内赶超。

他们不接受,说:“我在那个公司干的时候,那个公司都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达到今年的水平,海尔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超他们。

”欧洲海尔经理人直接跟我说:我工作是为了什么?你是为了创新,我是为了更好的生活,更舒服。

我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欧洲,年薪跟业绩完全挂钩是违法的。

定了年薪之后,你觉得他不好用可以辞退他,但是不可以说因为你干得不好,我就少给你钱,如果到了年底因为没有达到目标,你可以辞退他,但要支付最少9个月、最多22个月的工资。

中国企业里面走一个人,可以签订一个不得到同行业竞争对手那儿去的合同,但在欧洲,如果企业要求签了这一条,员工没有去,企业要支付赔偿金。

这样企业就是寸步难行。

在这种情况下,采取了一个措施:搞了一个T 模式(参见《张瑞敏“木桶新论”:战术的战略追求》),每个人都要跟市场挂在一起,挂在一起之后,我可以不动你的年薪,但是你做好了,我可以给你增加更多的奖励。

要是还做不好怎么办呢?我们又采取了一个办法,现在看也有一定的效果:欧洲人毕竟还是比较要面子的,我们先提出一个T模式,每个人跟自己的业绩挂钩,完不成我不能扣钱,但是每天给你做思想政治工作,每天早晨上班把他叫进来谈话,你为什么做不好;明天还没做好,再进行谈话。

一般人一个星期保准受不了这种谈话。

这就会产生两种转化,一种是向好的方面转化,这个人毕竟是有能力,他不是不能干,是不想干,不想好好干;还有一种是受不了了,因为谈话时,开着办公室的门,让所有人都看见我在跟你谈话,这个人最后就受不了,他就自己辞职,自己辞职我一分钱不用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