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朱元思书》文言句式
《与朱元思书》注释、文言现象、翻译、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窥谷忘反.:②千转.不穷:三、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四、课内简答题:1、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
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5、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6、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他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三、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
第12课《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及练习一、文学常识吴均,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出身贫寒,善诗文。
其文工于写景,文辞清新挺拔,不少人仿效,称为“吴均体”。
一些写景小诗也颇著名,如《山中杂诗》,诗中有画,自成一格,颇具刚健清新的特色。
其文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二、三行对译【原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注释】净,消散。
共色,共同的颜色。
从,跟,随。
东西,向东或向西。
【译文】风完全停了,烟雾完全消散了。
天空和群山都是共同的颜色。
(我乘着小船)随着江流飘荡,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
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奇山异水,天下独一无二。
【原文】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注释】缥碧,青白色。
湍,急流的水。
甚,胜过。
奔,奔驰的骏马。
【译文】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一望到底。
游动的鱼儿和细小的石子一直看下去,没有阻碍。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像奔驰的骏马。
【原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注释】负,凭借。
竞,争着。
上,向上。
轩邈,比高远。
指,向上。
【译文】夹江两岸的高山,都生长着耐寒常绿的树。
凭借山势争着向上,互相仿佛都在争着向高处或远处伸展。
争着高耸笔直的向上,形成成千上百的山峰。
【原文】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注释】激,冲击。
泠泠,形容水声清越。
韵,和谐的声音。
穷,停止。
绝,停止。
【译文】泉水冲击石头,发出清越的水声;美丽的鸟儿互相鸣叫,形成和谐动听的声音。
蝉长久不断地叫着,猿持续不断地叫着。
【原文】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释】戾,至,到达。
息,平息。
经纶,治理、筹划。
世务,国家大事。
反,同“返”,返回。
蔽,遮蔽。
犹,还。
昏,昏暗。
疏条,稀疏的枝条。
交映,交相掩映。
《与朱元思书》文言现象、翻译、简答、阅读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一、文言现象积累: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二、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三、课内简答题:1、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答:①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②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
3、“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答:指追逐名利的人和热衷于官场的人。
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
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答:“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知识梳理及真题训练《与朱元思书》含答案与解析
《与朱元思书》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
本文选自,是作者写给友人的信中的一段话,写的是浙江境内富春江的景色。
这看似随兴之所至而写下的一段文字,可称得上一篇山水小品。
吴均(469-520),南朝梁、,字,吴兴故鄣人。
他文章工于写景,尤以小品书札见称。
文词清拔有古气,人称“”,亦能诗,梁武帝天监初年,为郡主簿。
其生平虽想奋发有为,但终未显达,因而有些消极遁世的思想情绪。
书:即,古人的书信又叫“”或“”,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的结合十分完美。
书信文学功能多种多样,可以抒情,也可以写景,可以写私人化的事件和感情,也可以谈论文学,谈论政治等。
二、字音字形三、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负势竞上6、蝉则千转不穷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9、横柯上蔽(二)通假字(三)古今异义(四)词类活用1.负势竞上.2.互相轩邈..3.任意东西..4.风烟俱净.5.横柯上.蔽6.猛浪若奔.7.望峰息.心(五)一词多义(1)绝猿则百叫无绝天下独绝(2)上负势竞上横柯上蔽(3)直直视无碍争高直指(4)百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5)无直视无碍猿则百叫无绝四、特殊句式省略句1.急湍甚箭“甚”字的后面省略了介词“于”,即“急湍甚于箭”。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省略了主语“高山”,即“高山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五、语句翻译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piǎo)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tuān)甚箭,猛浪若奔。
夹(jiā)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miǎo),争高直指,千百(bǎi)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líng)作响;好鸟相鸣,嘤嘤(yīng)成韵。
蝉则千转(zhuàn)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yuān)飞戾(lì)天者,望峰息心;经纶(lún)世务者,窥(kuī)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归纳
《与朱元思书》归纳一、作家作品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解题:“与”:给予。
“书”:信。
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二、解释重点字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风烟:指烟雾。
2.俱:都。
3.净:空,什么也没有。
4.共色:同样的颜色。
5.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从,跟随,随着。
6.东西,向东或向西,名词作动词。
7.自:从。
8.许:表约数。
9.独绝:独一无二。
10.皆:都。
11.缥碧:浅青色。
12.急湍:急流的水。
13.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甚,超过。
14.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15.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上,向上,名词作动词。
16.轩邈:轩,高;邈,远。
形容词作动词,往高处远处伸展。
17.直指:笔直的向上,直插云天。
18.成:形成。
19.激:撞击。
20.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21.作:发出。
22.好鸟:美丽的鸟。
23.相鸣:互相和鸣。
24.韵:和谐的声音。
25.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26.穷:完,尽。
27.绝,断,这里是消失、停止的意思。
28.戾天:到天上;戾,至、到达。
29.息心:平息名利之心。
30.经伦:筹划、治理。
31.窥:看。
32.反,同“返”,返回。
33.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面,名词作状语。
34.犹:像。
35.交映:互相掩映。
2020版部编教材《与朱元思书》知识点梳理(精准教材注释教参翻译)
2020版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一、作家作品:吴均,南朝齐梁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
好学有俊才,其诗文深受沈约的称赞。
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
其文工于写景,诗文自成一家,常描写山水景物,称为“吴均体”,开创一代诗风。
二、教材注释:1共色:同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跟、随。
3任意东西:意思是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4许:表示约数。
5缥(piǎo)碧:青白色。
6甚箭:即“甚于箭”,意思是比箭还快。
7寒树:这里形容树绿而密,让人心生寒意。
8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9互相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用。
10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11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12激:冲击,撞击。
13泠(líng)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14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15千转(zhuàn):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同“啭”,鸟鸣声,这里指蝉鸣。
16鸢(yuān)飞戾(lì)天:语出《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戾,至,到达。
17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18经纶(lún)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筹划、治理。
19反:同“返”,返回。
20横柯(kē):横斜的树枝。
柯,树木的枝干。
《与朱元思书》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注释默写】【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外文言文阅读】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窥谷忘反.:②千转.不穷:三、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四、课外文言文阅读:商汤见伊尹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
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
"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
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
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
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令彭氏之子御御:驾车。
B.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贱人:出身低贱的人。
C.彼受赐矣赐:恩惠,恩德。
D.因下彭氏之子下:下令。
2、与例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例句:君将何之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多助之至C.若君欲见之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3、下面对短文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A.商汤认为伊尹对于国家,就好像良医好药一样,能辅助自己让国家强盛起来,所以他是诚心去拜访伊尹的。
B.文章从侧面烘托出伊尹的贤能。
C.从文中看,彭氏之子是怕商汤好,才极力阻止其见伊尹。
D.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商汤是个敬重人才,思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智君王。
4、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
②君将何之:③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
《与朱元思书》文言现象、翻译、简答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二、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三、课内简答题:1、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3、“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分别指什么人?4、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
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选文具体内容作简要分析。
5、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6、作者抒写了“鸢飞戾天者”和“经纶世务者”看到富春江奇异的景色以后“望峰息心”和“窥谷忘反”的感受,他写这些感受的目的是什么?参考答案:一、文言现象积累: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二、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八年级语文下《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语文下《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八年级语文下《与朱元思书》知识点归纳1、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
解题:“与”:给予。
“书”:信。
题目的意思是写给朱元思的一封信。
信中述说旅行所见,寥寥一百四十余字,把富春江富阳到桐庐一段的山光水色描绘得生动逼真,使人读后悠然神往,就像置身于奇山异水之间,是六朝骈体文中描写山水景物的妙品。
2、解释重点词。
①风烟:指烟雾。
②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俱:都。
④许:附于数词之后,表约数,相当于“光景”“左右”。
⑤独绝:独一无二;绝,到了极点。
⑥从流飘荡:乘着船随着江流飘浮荡漾。
这句是作者叙述自己的行动的,省略了主语。
(7)急湍:急流的水(8)寒树:使人看了感到有寒凉之意的树。
(9)负势竞上: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
这一句说的是“高山”,不是“寒树”。
(10)轩邈:轩,高;邈,远。
这两个字在这里作动词用,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11)泠泠:形容水声的清越。
(12)相鸣:互相和鸣(13)⑥戾天:到天上;戾,至(14)息心: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5)经伦:筹划、治理。
(16)忘反:流连忘返;“反”同“返”(17)⑩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上,在上,(18)犹:好像,如同。
(19)交映:互相掩映。
(20)见:同“现”,显现,显露。
(21)缥碧:青白色。
(看课后注释)3、中心:.《与朱元思书》一文描述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沿途所见,历历如画,令人有同行亲见之感。
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富春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自然风光,抒发了热爱家乡山川,沉湎于山水的生活情趣,也流露出一种清高隐逸之情。
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恶。
(也是本文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4、结构和内容分析:A第一段是文章的总起,概括描写了自富阳至桐庐一路上的奇山异水。
总写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
第二段以简练传神的笔法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描写了富春江的异水。
水色、水清、水深、水急都突出了“异”的特点:。
11 与朱元思书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②,吾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 知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③有同者矣。欧公更欲 足下少开廓④其文,勿用造语及摸拟前人,请相度示及⑤。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 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巩再拜。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略有删改)
11 与朱元思书
2.节奏划分 (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3)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3.词语理解
(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同样 )
(2)任意东.西.( 向东或向西 )
(3)水皆缥.碧.( 青白色 )
5.在转折连词前一般要稍加停顿。如: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狼》 6.除此以外, 还有些表议论、推断、反问等语气的句子,若前面有“夫”“盖” “其”等词领起,朗读的时候,在这些词后应稍加停顿。如: 盖/竹柏影也《记承 天寺夜游》
一、积累运用
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B )
A.从.流飘荡(顺、随) B.负.势竞上(负担) C.窥谷忘反.(通“返”) D.皆生寒.树(使人觉得有寒意)
2.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C.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D.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2)百 一 猿百 则&许 百&里 叫无 绝数 词数,词十,个极十言其多
(3)无 百直叫视无无&&绝碍
副词,没有 副词,不
(4)上 负横势柯竞上&上蔽&
名词作动词,向上
初中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汇总
初中文言文《与朱元思书》基础知识汇总16 与朱元思书①文|吴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②。
从流飘荡③,任意东西④。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⑤,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①,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②,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①,负势竞上②,互相轩邈③,争高直指④,千百成峰⑤。
泉水激⑥石,泠泠⑦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⑧。
蝉则千转⑨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⑩者,望峰息心⑪;经纶世务⑫者,窥谷忘反⑬。
横柯⑭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⑮,有时见日。
【教材注释】[第一段]①选自《吴均集校注》。
吴均(469-520),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zhāng)(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
②[共色]同样的颜色。
③[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漂荡。
从,跟随。
④[任意东西]任凭船随意向东或向西漂流。
东西,向东或向西。
⑤[许]表示约数。
[第二段]①[缥(piǎo)碧]青白色。
②[甚箭]即“甚于箭”,比箭还快。
甚,超过。
[第三段]①[寒树]这里形容树密而绿,让人心生寒意。
②[负势竞上]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③[互相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均作动词用。
④[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⑤[千百成峰]形成千百座山峰。
⑥[激]冲击,撞击。
⑦[泠(líng)泠]拟声词,形容水声清越。
⑧[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⑨[千转(zhuàn)]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⑩[鸢(yuān)飞戾(lì)天]语出《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意为鸢鸟飞到天上,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
鸢:俗称老鹰,凶猛而善高飞。
戾,至、到达。
⑪[息心]指平息名利之心。
⑫[经纶(lún)世务]治理国家大事。
经纶,筹划、治理。
⑬[反]同“返”,返回。
《与朱元思书》注释、文言现象、翻译、阅读
《与朱元思书》习题【部编版八上第11课】班级:姓名: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①窥谷忘反.:通假字,“反”通“返”,返回。
②千转.不穷:通假字,“转”通“啭”,鸟叫声。
三、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商汤见伊尹昔者汤将往见伊尹,令彭氏之子御。
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
"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
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
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
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D)A.令彭氏之子御御:驾车。
B.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贱人:出身低贱的人。
C.彼受赐矣赐:恩惠,恩德。
D.因下彭氏之子下:下令。
【解析】D撤下。
2、与例句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是(B)例句:君将何之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辍耕之垄上C.若君欲见之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解析】例句是动词,往,到。
与朱元思书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与朱元思书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朱元思被誉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
他的词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而著称,而且在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上有着很高的造诣。
本文将就朱元思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他的作品魅力。
1. 词类活用在朱元思的词作品中,词类的活用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
他善于通过对词语的巧妙搭配和组合,使词的意境更加深刻,情感更加丰富。
在他的《绮怀词》中,他用“风流天下”、“飘飞万里”等形象生动的词语,勾勒出了一幅旷世风流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了那种独特的气息。
朱元思还善于使用对仗和押韵,使词作更加韵味横生。
在他的《花褪残红青杏小》中,“花凋晓日长深巷,柳慵春睡晚窗纱”一句中,“花褪残红”与“青杏小”形成了内部对仗,同时“深巷”与“晚窗纱”又构成了外部对仗,形成了独特的韵律之美。
2. 特殊句式朱元思在词的构造方面也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词作中经常出现一些特殊句式,给词作增添了一种别样的风采。
比如他的《醉花阴》中的“不知醉里烟花暗,何处笙歌梦落烟”一句就用了“不知…何处…”这种特殊句式,使词作更加凝重、含蓄,读来有一种飘渺之感。
他还擅长使用排比句式,通过对情感的连续铺陈,使词作更加辉映、生动。
在《摸鱼儿·雁丘词》中“欢声满耳绿波平,春色平分七十二”一句中,“欢声满耳”和“绿波平”、“春色平分”和“七十二”形成了对比,使整句表达更加丰富、生动。
3. 个人观点朱元思对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运用,无疑是唐代词坛的翘楚。
他的作品不仅在意境上有着极高的品位,同时在语言表达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些都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值得探索和借鉴的地方。
在我看来,朱元思的词作不仅可以让人感受到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同时也是我国古代词坛的璀璨明珠,是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楷模。
总结回顾朱元思的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的运用,使他的词作在当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他巧妙地运用词语,使词作富有更加深刻的意境,并在词的结构上有着很高的造诣。
《与朱元思书》文言现象、翻译、默写、简答习题及答案
《与朱元思书》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上第11课】班级:姓名:题型:【文言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文言句式】【重点句子翻译】【理解性默写】【课内简答题】一、文言现象积累: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释。
二、重点句子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风和烟都散尽了,天和山是一样的颜色。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翻译:随着江流飘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翻译: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奇异的山水,独一无二。
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翻译:江水都是青白色,千丈深的地方都能看得清楚。
5、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迅猛的浪涛像飞奔的骏马。
6、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翻译: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山峦凭借着(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相互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形成了无数的山峰。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极力追求名利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高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三、理解性默写:12、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比喻、夸张)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3、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四句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4、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四、课内简答题:1、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2、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你怎么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答:①作者发出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感慨;②表现了作者鄙弃名利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