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模——突破物理思维局限
高中物理建模能力与学生思维发展探讨
科教论坛
高中物理建模能力与学生思维发展探讨
施 燕 民
( 江苏省常熟市王淦 昌中学 ,江苏 常熟 2 1 5 5 3 1 )
【 摘
要 】文章 主要 阐述在培养 高中生建模 能力的过 程 中,应与学 生思 维发展联 系,注意思维的渐进的发展 ,并体现 出
思 维发 展 的灵 活性 、深 刻 性 、独 创 性 、敏 捷 性 和批 判 性 。
【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建模 能力;思维发展
物理模 型是 典型 的物 理问题 ,是基 础知识 的高度 概括。 物理模 型的教学 ,将最基础最典 型的物理 知识 、物理 问题介 绍 给学生 ,并通过建立模 型 ,将研究方法也展示给学生 ,在 引导 学生 思考 、感悟 和解决 问题 的过程 中促使 学生 物理 思维 的发展 。以下从高 中生 思维 发展 的特 点谈谈建模 能力培养过 程 中要注 意的几个 问题 。
一
小 直 _ ——回 的 达 、
一
物 理 建 模 能 力 的培 养 要 适应 学 生思 维 发 展 的 渐 进 性
中 般从初二年级开始 中学生的思维开始由经验 型的抽象 思维 向理论 型转化 ,意味着 他们 的思维趋 向成 熟 ,要 高中中 整 后期趋 于成熟 。我们 可利用 成熟 前可塑性 大的特点 ,给予及 已 时有 效的培养训 练。物理模 型教 学是 培养 思维 能力 良好 发展 滑 的有 效方 法之一。高一 学生的思维还 大多经验型的 ,达不到 理论 型的水平 。他 们思维中的抽 象概括、推理论证 在还是依 靠具 体的事例过程的再现 ,还不能从 理论 上抽 象概括。因此 不 我们在引导 学生建立物 理模型 的过 程中还是要 以演 示实验 、 上 创设 物理 情景 和用生活实例等帮助学生理解模 型。 场 高二学生 的思维 由经验型 向理论型急剧转化 。他们能对 结 , 状为放型与移 衡度释模 平角止此 处置由动动甜模有装 球位点振运到 于的静 。 特识型 ” 用御在 应个放 : 套个知过 电如 一 置 / 唔 中 程 , 解功析速 由所知最环平 卜以 = : 做分找论分案 , 只点衡位 可度小得 , 大平衡 析为 Q 。 各种 经验材科 做出理论的 、规律性的总结 ,用理论 把各种材 力 料贯 穿起 来 ,并用理论 作指导扩展知识领域。教师要充分利 答 用这时期学生的特点。高三年级学生辩证思维迅速发展 ,他 四、物理模型教学要体现思维的独创性 们能把一般和特殊 、归和演绎 、理论和实践的对立统一关系 思维的独创性 是指思维 的创新程度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 理清 ,全面地 、运动变化地 、统一地分析解决问题。这时要 人 的刨新精神 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 向,使学生在系统地 加强模型确认 、模型配置的教学 ,训练学生从较复杂的生活 掌握学科知识 的同时发展其创新能力 。教师要 适当地提取合 实践情景中提取模 型、解决 问题能力 。 适 的 、有探索价值 的物理模型 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 、启发 二 、物 理 模 型 教 学 中 要 体 现 思 维 的 灵 活性 性 的问题作铺 垫 ,设计问题时应充 分渗透创新 能力的培养 , 要 利用学 生的原有知识 ,引导学生 在运用知识 的 探 索过程 中有所创新 地解决 问题 。如在介绍完超 重、 失 重后 , 建立滑杆模型进一步体会 系统 的超重 、 失重情况 。如 图 6中底座 Q静 止于地面 ,分 析小 思维 的灵活性指思维 中的变通性 ,包括方法变通和问题 环 P分别 沿杆匀速 、向下加速 、向上减速时 A对 切入点的变通 。教师在进行模型构建时要注意不 同物理方法 地的压力 与 Q、P总重力 的关 系。 的运用 ,与学生进行模型分析的过程 中从不 同的切入点去研 五 、物 理 模 型 教 学 中体 现思 维 的 批 叛 性 和 敏捷 性 究模型 ,同时鼓励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 问题 的习惯 。例如在 思 维的批 判性是 指能 够实事 求是地 分析 、评 价思维 过 介绍完牛顿运动定律后为 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摩擦力和运动 程和具体事物。主要表现在解决 实际问题 时能提取 、确认模 的关系 ,建立 了如下传送带模型 。( 1 )物体随水平传送带一 塑 ,利用模型解决闯题。如在介 绍了平抛运动规律后 ,让学 起匀速 、匀加速 、匀减速运动时分析其受力情况 。( 2 )如 图 生从不同角度讨论水平飞行的飞机上隔一定 时间落下物体 的 l 所示 ,水 平传送带 长为 L ,始 终以速度 v匀速运 动。现将 轨迹 : ①地面上的人看到的单个 物体 的运动轨迹 ?②地面上 小物体从传送带左端 由静止释放 ,分析物体在传送带上可 的人看到落下 的多个物体落地前在空中捧成什 么形状 ?③多 能 的运动情况 。( 3) 如图 2 所示 , 传动皮 带与水平 面成 0角 , 个物体在空 中的距离有什么规律?④ 物体 落地点 间的题离相 皮带 以 v按 图示方 向传送 。在 B点轻轻地放置一个物体 P ( 可 等吗 ? 还 可以引导学生讨论 在打捧球 时为什么会 出现运动员 视 为质点 ) ,分析物体 P 在传送带上 可能 的运 动情况 。通过 跳到某一高度时无论 以多大 的速度击球都要触 网或过界 的问 传送带模型 的灵 活变通使学生在有效学 习的同时锻炼 了思 维 题 。我们在进行模型教学 的过程 中要适时地设计一些 与实际 的灵活性 ,为培养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 相联 系的能力题 ,训练学生思维 的批判牲。思维的敏捷性是 三 、物 理模 型教 学 中 要 注重 体 现 思 维 的 深 刻 性 指思维反应速度 的快慢 。物理模型教学 中通过模 型构造 、分 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善于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 律。物 折 、确认 、开发和配置的过程能很好地锻炼思维的敏捷性 。 理模 型是从 一类 物理 问题 中。抓住 主要 的本 质问题 。忽略次 要 因素 ,融合 了基础 概念 和规 律的结 晶体 。要充分运 用物理 参考文献 模 型的这一 特点训练学生思维 的深刻性 。 [ 1 】张淑 华, 赵娟 于爱华. 中学生心理素质教 育[ M] . 大连: 如带 电体在复合场 中运动 的小球在圈环上振动模 型如图 辽宁师范大学 出版社, 2 0 0 0 年. 3 所示 ,光滑圈柱绝缘轨道上套有质量为 n l 的带 电小球。将 [ 2 ]黄 书鹏 .“ 课 改”与物理模型与建模 能力【 M] . 中学物 它置 于匀强 电场 中,电场强度大 小为 E , 方 向水平 向右 ,当 理教学参考, 2 0 0 2 年1 2 期.
高中物理学习培养建模思想的几点思考
高中物理学习培养建模思想的几点思考我们高中生都说物理难学!为什么?笔者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目前的物理题往往有具体的情境,我们首先要突破的困难是“建模”,“物理模型”是在物理研究中对相关状态或过程进行概念化的表征方式.一旦学会了构建物理模型,那么很多物理问题其实就不难了,建模是一项重要的科研能力,也是一种典型的物理思想.高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建模思想和提升建模的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1 自主提升建模思想的理论支撑学习是复杂的,是具有艺术性的科学活动,那么对于高中物理学习培养建模思想有着怎样的教育理论支撑呢?笔者认为建模并非一蹴而就,具有过程性和阶段性,笔者认为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可以作为培养、提升建模思想的理论支撑.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具有四个不同的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思维阶段.这四个阶段有这样四个特征:第一,每一个阶段都有独特的认知图式,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呈现出阶段性.第二,这四个阶段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恒定不变的,都是由前一个发展阶段进入到下一个发展阶段,逐渐达到最高水平.但是每个儿童的发展快慢却是有差异的,同年龄段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受先天智力、后天的社会环境、所受文化程度等的不同而有着个体的差异.第三,每一个阶段的发展都是在前一个阶段的发展基础之上形成的.第四,每个阶段的发展与前一阶段有交叉重叠,在准备期内,同前一阶段保持密切的联系.皮亚杰还深刻阐明了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最基本的因素是个体的成熟.成熟为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其次是个体的练习和经验.通过个体的反复动作练习、习得经验,促使其认知不断发展.然后是社会经验.主要指社会文化经验和人际交互作用.最后是平衡过程.回顾我们物理建模的过程,与这个四个阶段非常符合,需要我们在不断地练习、分析和反思的过程中才能将建模的经验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来,并在不断平衡的过程中内化为自己的知识.2 具体的实践策略分析2.1 重视过程体验在建模学习中的作用建构物理模型的过程是将感性信息升华为理性认知的重要过程,属于一种科学抽象的处理手段.我们学习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时,可以沿着前人的探索思路重新感悟知识的形成和完善过程,并从中发现、领会和掌握物理模型的构建方法.如果以传统意义上的题海战术来让我们学习并熟悉物理模型,其短、平、快的特点表面看来节省了学生的精力和时间,但是严重压缩了我们学生的认知过程,让我们没有充分感悟,直接导致我们对模型的认知相当肤浅.结果是我们根本无法把握模型的实质,只能靠生搬硬套来解决相关问题.例1 如图1所示的铁芯上绕有两组线圈,匝数分别为n1=800、n2=200,若在上侧线圈的两端加上u=51sin314t V 的交变电压,并将交流电压表接在下线圈两端,则电表示数可能为A.9.0 VB.2.0 VC.144.0 VD.12.7 V处理上述问题时,很多学生选择了9.0 V,其原因是生搬硬套“理想变压器”这一模型的结论,没有认真比对试题模型与理想模型间的差别,而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在新课学习的过程中忽略建模思想的有序培养.因此这就提醒我们,学习过程应该让合作探究,全面参与建模过程,而不是仅仅等待教师嚼碎了灌输,我们学生应该在自我领悟中感受模型的构建.以理想电压表模型的构建为例,我们通过以下步骤几个步骤进行探索并建立模型:(1)结合可拆变压器进行实验,首先选用匝数比恰当的原副线圈和电压输入,让副线圈所接灯泡正常发光,然后尝试着拿走变压器上的横条铁芯,对比铁芯闭合和非闭合状态下灯泡的明暗情形,再针对现象的思考和讨论中感悟铁芯闭合的作用;(2)将输入电压调成2 V,先以100匝和200匝的原副线圈来进行实验,小灯泡正常发光,再将副线圈调整为800匝,灯泡却熄灭了.这一现象超出大家的想象,有所预习的学生都清楚匝数越大,副线圈的电压越大,灯泡应该更亮,为何结果相反呢?我建议大家用电压表对灯泡两端的电压进行测量,可以发现读数很小,但是断开灯泡,直接测量副线圈两端电压,示数却很大,基本接近匝数比,经过上述实验,再联系有关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线圈内阻的影响基本浮出水面;(3)我们可以直接用手触摸已经工作一段时间的铁芯,大家会感受到铁芯在工作过程中热量的生成,然后在相互讨论用彼此绝缘的硅钢片叠起来组成铁芯的优点.通过上述过程,学生就能把握住理想变压器建模过程的基本要点,只有在此基础上探索相关特点,才能从本质上理解模型的内涵.2.2 重视原始问题在建模学习中的作用当前的高中物理STSE是核心素养之一,所以我们遇到的很多物理习题都源自于原始物理问题,所谓原始物理问题,就是指那些从自然界或生活生产中直接提取而未经过加工提炼的物理问题.它是对客观实在直接而朴素的反映,其对现象的描述未做任何科学化的整理,更没有像物理习题一般将已知量和所求量直接罗列出来.而当前教学中所采用的物理习题,属于抽象式物理问题,是教师在对原始物理问题进行了提炼、简化和抽象而来的产物.也正是由于我们学生面对的大都是这类精加工处理的物理问题,跳过了由原始物理问题到抽象物理问题的建模过程,使得我们在建立模型方面出现严重缺失,最终我们的学习只能被限制在套用模型的层面.由此可见,建模过程是将原始物理问题发展为抽象物理问题不可或缺的步骤,就我们的物理学习而言,这一过程不容逾越.所以,实际的物理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原始物理问题,教师给我们提供原始物理问题不是为了为难我们,这些问题都很有趣,大大改善了单一化习题训练模式,我们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提炼和处理,才能有效提升模型构建能力和理解能力.例2 如图2所示的杂技演员正在进行表演,请结合图形估算这个演员抛出一枚鸡蛋的过程中,所做功的数值最接近A.0.3 JB.3 JC.30 JD.30 J本题与一般的物理习题有着明显的差别:题目中没有给定问题解决所需要的物理量数值,没有直接的模型说明,更没有明确考核的规律和方法,因此本题是一个典型的原始物理问题.相关问题的解决需要如下过程:首先明确对应的事实和现象是怎样的一个问题,从而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分析和简化,进而抽象出物理模型,最后在提炼和加工的过程对有关物理量的信息进行发掘,进而使之转化为大家所熟悉的抽象物理问题.本题作为一道估算题,将鸡蛋的运动形式视作竖直上抛运动或斜抛运动对结果并无较大影响,至于上抛过程中鸡蛋各部分的运动特点也属于该问题中的次要因素,因此在忽略次要因素的基础上,可以提取出模型:竖直上抛的质点.再结合生活实际,将鸡蛋的质量(0.05 kg)以及鸡蛋上升高度约为人体身高的三分之一(0.6 m)代入模型,能很快锁定答案.但是如果将问题改成:一枚质量为0.05 kg的鸡蛋,竖直上升的最大高度为0.6 m,求解人抛起鸡蛋过程中的做功,这样的题目就显得单薄而肤浅了.正因为试题没有直接给出经过加工处理的已知和模型,因此才给试题盖上了神秘的面纱,大家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抽象思维,对相关条件进行挖掘,才能有效解题,这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能力立意的基本思想.总之,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不断构建物理模型并应用物理模型提取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我们在培养自我建模能力时,应该深入研究最基础、最典型物理知识、物理问题及研究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感悟物理模型,体验“形成概念,探究规律”的过程,唯有如此,才能深入掌握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使解决物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在“滴水类”问题中提升物理思维能力
2T 3丁 4T 5T 6T T 2T 3T 4丁 5T
T NT
(N - l ) T
如何验证结果的正确性呢?或者说能不能不计
算 就 快 速 获 得 正 确 答 案 呢 ?此 时 ,可 以 引 导 学 生 这 样
考 虑 :在 题 干 所 给 计 时 起 点 位 置 不 变 的 前 提 下 ,选择
以 第 1 滴 水 落 到 盘 子 中 的 过 程 为 研 究 对 象 ,则 当 第 1 滴 水 落 到 盘 子 中 的 时 刻 为 计 时 终 点 ,那 么 此 时 ( N — i ):r + 2 :r = z 就 会 变 成 i = 2 :r ,直 接 将 《代人四个选项 且 n = i ,则 只 有 选 项 c 符 合 条 件 。
表 达 ,形 成 原 因 不 胜 枚 举 。让 思 维 序 列 化 、细腻 化 能
够 有 效 克 服 不 良 认 知 ,避 免 思 考 的 随 意 性 ,学 生 经 常
发出 “这 个 我 本 来 会 的 ,就 是 考 试 没 想 起 来 ”的感慨就
是 常 说 的 易 错 点 ,它 的 形 成 在 很 大 程 度 上 是 由 于 思 维
滴水下落时间为=
其 中 式 子 中 的 1 表示中
间一滴水。 由 办 = 了 a i2 得 a = J T ,进一步得出 2/i _ 2 ( N + l ) 2/i
建模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建模思想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规律和物理理论的基础。
在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多数物理原理和规律都是建立在一定物理模型的基础之上的。
而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提升学生的思维深度,对物理模型的构建过程缺乏有效的引导,这直接关系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笔者从物理模型的概念、特征、作用、分类应用、教学启示等几个方面论述物理建模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以期提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建模意识,进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关键词:物理模型、建模思想、思维方法多年的物理教学实践引发了笔者对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深刻思考: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物理过程的分析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是否可以有机结合起来?将两者合理结合起来是否有利于推动学生物理模型的建构?鉴于以上思考,笔者从 2016 年开始进行初中阶段物理建模研究和实践探索。
物理学科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的学科,建模思想最早起源于物理学科,物理教学本质上就是一种基于模型建构的教学。
物理学科的教学是情境与意识的结合,也是具象与抽象的统一,同时也是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统一。
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思维,物理学科有着独特的学科优势。
模型是通过人们的思维抽象和想象加工,采用理想化和纯粹化的思维方法,将复杂的物理过程通过分解、简化、抽象,最终在思维领域中创造出模型,再现原型的本质特征和相互关联。
物理学中的规律就是通过对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的进行分析、探究得出来的。
将现实生活重新解构,将实际问题转换成合适的物理模型,通过思维加工解决问题的过程叫物理建模。
一、物理建模的教学策略物理建模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图片、实物、模型等教学策略丰富学生的表象,在科学实验和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抽象并建构物理模型。
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物理建模意识,指导学生物理建模的过程与策略,在问题解决中要启迪学生运用物理模型来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
1.情境创设充分利用各种表象手段(如生活现象、实验情境)和各种教学方法(如模拟法、比较法)向学生展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物理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和表象知识,激发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学习兴趣。
建模教学与高中学生物理思维发展
思维是人 脑对 客观现实 的 间接的 、 括的反 映 , 概 是认 识
的高级形式 , 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 的本 质属性 和规律性 的联
系 . 中学生 的智 力发展已趋近成熟 , 高 观察 事物也较 全面 、 准 确和有 深度 , 能通过 表象 揭示 出事 物 的本质 特征 . 界著 名 世 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高 中生 的形 式运算思 维 已经成 熟 . 形 式 运算思维是一种命题运算 , 已经脱 离 了感 知 、 象支持 , 它 表
弹性挡板 , 同时冰车 反 向滑动 . 木箱 与挡板 碰撞 后又 反 向弹
回, 设碰撞 挡板 过程 中无 机械能 损失 , 接到木 箱后 再 以同 人
图3
图4
样相对冰面 的速度 口 将 木箱推 向挡板 …… 如此 反复多次 , 。 试分析人推木箱 多少次后 将不 可能再 接到 木箱? 已知 M : (
都具有十分重要 的作用. 2 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
成 了一种非对 即错 , 非好即坏 , 非此即彼 的二 元论思维模式 . 而建模教学 既适应高 中学生 思维又 能促进 高 中学 生思维 发 展 , 益于学生创新 思维能 力的培 养 , 有 是传 统教学 模式 的 良
好补充 . 3 建模教学适应高 中学生物理思维 发展
维和联系思维均是很大促进 . 现举一此类情形与大家共赏 .
形式 1 如图 3 所示 , 质量均为 优 的物块A和B, 由轻弹
问题的共性有一个全方位 、 多层次 的把 握 , 系越多 , 联 发散也 就越广 , 可以做 到一题多解 , 一题多 串、 举一反三 、 触类 旁通 . 实物模型 ( 速度选择器 和规律模型 ( 自由落体 )的教学对学
紧扣物理模型 突破思维障碍
紧扣物理模型突破思维障碍不少同学反应:物理课听得懂但课后作业难。
这是什么原因又如何解决呢?首先,必须弄清中学物理学习特点:中学物理中研究的基本问题都是理想模型问题,先将大量实际问题科学抽象,简化成理想化问题,然后研究这个理想化问题,得出有关物理规律,再运用这些规律去分析和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
其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夯实基础知识,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审题、画图,借助基本模型的类化和移植,巧妙地突破思维障碍,顺利地解决问题。
一、深刻理解基本模型的本质特征深刻理解基本模型的本质特征是审题的要点,解题的关键,同时又可以防止机械地套用;且物理试题常是多个基本模型的整合,只要进行适当的细化即可。
现分类说明中学物理中常见的基本模型及本质特征。
(一)理想研究对象1. 质点:不计物体形状、大小和转动的有质量的点;2. 轻绳、轻杆、轻滑轮、轻弹簧:不计质量及与质量有关的重力、动量、动能等;3. 不可伸长的细线:线可产生拉伸弹力、但不计伸长,线中张力的变化在瞬时完成;4. 理想气体:分子可看成质点,除碰撞外无相互作用力,故分子间无分子势能,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5. 点电荷(光源):可看成质点的电荷(光源);6. 检验电荷:体积足够小��能精确地研究电场中某点的情况,体积足够小,电量足够少��不影响原电场的分布;7. 理想电表:电压表的内阻无穷大,电流表的内阻等于零;8. 理想二极管: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9. 理想变压器:不计铜损、铁损,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10. 匀强电(磁)场: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都相同,场线是一组间距相等的平行直线;11. 纯电阻用电器:遵循欧姆定律,电流做功使电能全部转化为电热;……(二)理想条件在分析物理问题时常常要排除物体所处外部条件的次要因素,突出主要方面,如:接触面光滑��不计摩擦阻力;恒力��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平行板电容器��板间电场是匀强电场,不考虑板边缘处的非匀强电场;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不考虑粒子的重力等。
如何培养“物理建模”思维
如何培养“物理建模”思维作者:周洁来源:《新课程·教师》2012年第04期所谓“建模”就是建立模型,即为了更好地认识、理解事物而对具体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处理,或是对事物所做出的一种无歧义的书面描述。
而“物理建模”就是人们为了研究自然界各物体的运动规律、相互作用及其变化时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用一种反映物理问题本质特征的理想物质、过程、结构、相互作用,去描述实际的事物、过程、结构与相互作用。
“建模”既是一种思维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其实质就是将隐藏在复杂的物理情景中的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进行简化、抽象、类比、提炼。
因此,“建模”的目的就是根植于具体的物理情景并将其呈现出来,从而达到初步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以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下面结合本人长期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领学生培养“物理建模”思维。
一、真实的物体用抽象化方法建构模型所谓真实的物体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际物体,当我们要分析这些物体的结构、运动规律或相互作用时,常常将它们的具体形状、体积、大小等次要因素忽略而抽象成一种理想化模型,用以分析这些物体的结构、运动规律及相互作用。
如运动学中的物体常被抽象成质点;力学中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时常被抽象成小球、矩形体、轻绳与轻杆等;热学中将实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在电学中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将导线视为超导体;光学中将光束视为光线等等。
二、物体的运动用标准化运动建构模型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考生熟悉并掌握的物体运动,通常是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与波动。
我们在此将它称为运动的“元”运动。
实际物体的运动往往包含这些“元”运动的一种或几种。
因此在研究实际物体的运动问题时,常将物体的实际运动拆分成以上几种“元”运动,再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元”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运动,可拆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抛体运动规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常被拆分为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及圆周运动等等。
紧扣物理模型—突破思维障碍
紧扣物理模型—突破思维障碍许多的物理定律和规律都是把实际的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抽象为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然后研究物理模型所涉及的物理量及其相互关系。
由于物理试题是根据物理模型编拟出来的,所以解题时必须首先正确还原“物理模型”,并且能清晰地认识物理模型的本质特征。
这样才能开拓解题思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题海中解脱出来。
一、建立“圆周运动”模型在中学物理中常常碰到一些要使物体恰好做圆周运动的问题,这就要抓住“临界条件”建立模型。
比如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要使它恰好能沿光滑竖直圆环作圆周运动,小球的”最高点”是圆环的顶峰,这点的最小速度v=gR。
而如果小球是套在光滑的圆环轨道上,则到“最高点”的最小速度v=0。
如在上面的装置中加上电场,物理仍恰好做圆周运动情况又是怎样的呢?[例1]如图1a所示,一半径为R的绝缘圆形轨道竖直放置,圆轨道最低点与一条水平軌道相连,轨道都是光滑的,轨道所在的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场强为E,从水平轨道上的某点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带正电苛的小球A,小球受到的电场力的大小是重力的3/4倍,为使小球刚好在圆轨道内做圆周运动,求释放点距圆轨道最低点的距离。
(a)(b)图1分析与解:解题的关键是求小球刚好做圆周运动的临界条件,也就是小球通过“最高点”的最小速度,这道题的“最高点”是图3b中的D点,而D点的最小速度,是由电场力和重力的合力作为向心力提供:∵Eq=34mg∴F合=mg2+Eq2=54mg①F合=mv2DR②由①②式得到:vD=54gR∵在C点:tgθ=Eqmg=34∴图中θ=37°然后从A至D用动能定理,得:Eqs-Rsin37°-mgR1+cos37°=12mv2D将vD代入上式解出s=236R物体要能做圆周运动,只要物体能通过竖直圆环的“最高点”即可,这里要特别注意“最高点”的含义,一般来说是物体静止时,合力为零位置的“对称点”,而这点的最小速度是物体所受外力(这时轨道对物体的弹力为零)的合力作为向心力求出的速度。
如何培养“物理建模”思维
如何培养“物理建模”思维所谓“建模”就是建立模型,即为了更好地认识、理解事物而对具体事物做出的一种抽象处理,或是对事物所做出的一种无歧义的书面描述。
而“物理建模”就是人们为了研究自然界各物体的运动规律、相互作用及其变化时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用一种反映物理问题本质特征的理想物质、过程、结构、相互作用,去描述实际的事物、过程、结构与相互作用。
“建模”既是一种思维过程,也是一种思维方法,其实质就是将隐藏在复杂的物理情景中的研究对象或物理过程进行简化、抽象、类比、提炼。
因此,“建模”的目的就是根植于具体的物理情景并将其呈现出来,从而达到初步分析、处理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物理问题,以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下面结合本人长期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引领学生培养“物理建模”思维。
一、真实的物体用抽象化方法建构模型所谓真实的物体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际物体,当我们要分析这些物体的结构、运动规律或相互作用时,常常将它们的具体形状、体积、大小等次要因素忽略而抽象成一种理想化模型,用以分析这些物体的结构、运动规律及相互作用。
如运动学中的物体常被抽象成质点;力学中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时常被抽象成小球、矩形体、轻绳与轻杆等;热学中将实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在电学中将带电体视为点电荷,将导线视为超导体;光学中将光束视为光线等等。
二、物体的运动用标准化运动建构模型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考生熟悉并掌握的物体运动,通常是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简谐运动与波动。
我们在此将它称为运动的“元”运动。
实际物体的运动往往包含这些“元”运动的一种或几种。
因此在研究实际物体的运动问题时,常将物体的实际运动拆分成以上几种“元”运动,再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元”运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与偏转运动,可拆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和抛体运动规律;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常被拆分为匀速或匀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及圆周运动等等。
浅谈高中物理建模思维与培养
浅谈高中物理建模思维与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从科学宝库中汲取思维营养,加强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而物理模型在实际问题和物理问题间起到了桥梁作用。
物理模型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如物质、长度、时间、空间等基本概念和各类物体及物体所处的状态,还有状态变化的过程等等,都可称为物理模型,因为它们都是以各自相应的现实原型(实体)作为背景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实际上中学生在解决每一个物理问题的过程,就是正确选用物理模型、建立物理模型的过程。
物理建模思维方法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一、理论依据1.物理模型及物理建模思维。
物理模型是指物理学所分析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很复杂,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常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用一种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去描述实际的事物(过程)。
这种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称之为物理模型。
所谓物理建模思维就是将我们所研究的物理对象或物理过程通过抽象、理想化、简化和类比等方法形成物理模型,来研究和学习物理,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建模的类型(1)建立对象物理模型。
即把物理问题的研究对象模型化。
(2)建立过程物理模型。
即把研究的物理现象的实际运动过程进行近似处理,排除其在实际运动过程中的一些次要因素的干扰,使之成为理想的典型过程。
(3)建立条件物理模型。
即排除物体所处外部条件的次要因素,突出主要方面。
二、物理建模思维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作用1.物理建模思维是物理教学的基础。
(1)使物理教学简单化。
很多实际问题是复杂的,很难研究的,如能将其转化并建立物理模型,将使问题简单化。
如研究物体运动时,当物体平动且对研究的问题不影响时,可以不考虑物体的形状和大小,把物体看做一个点,可以大大简化问题的复杂性。
(2)使教学形象、直观。
有些物理问题、现象、过程非常抽象,运用物理建模思维建立起物理模型,将使问题变得直观、形象。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物理课堂突破 培养学生的物理模型建立能力
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物理课堂突破培养学生的物理模型建立能力高中物理学习方法物理课堂突破培养学生的物理模型建立能力物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物理内容的抽象和深奥,许多学生在学习物理时感到困惑和无趣。
因此,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突破固有模式,培养学生的物理模型建立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首先,物理老师需要借助实验室和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原理和概念。
例如,在学习力学时,可以利用简单的物体下滑实验,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重力的作用和运动的变化规律。
同时,通过与学生一起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摩擦力、电磁感应等,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
其次,物理课堂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实践能力。
除了传统的讲解和习题训练外,可以引入一些趣味实验,如制作简单的电磁铁、悬挂物体等,让学生亲自参与其中,从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实践能力。
此外,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通过讲解生动有趣的例子来引发学生的思考,比如物体自由落体的实际应用和相关领域的发展。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理学中的抽象概念,并将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另外,物理教学还可以通过模型建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物理模型是将物理实验和观测结果转化为数学表达式或图形的过程,是物理学中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培养学生的物理模型建立能力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
在教学中,物理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获得物理规律的数据,并通过图表、公式等方式将其表达出来。
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和课堂合作,让他们能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培养他们的建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为了更好地突破物理课堂的固有模式,学校和教师团队可以组织一些额外的课外活动和比赛,如物理实验竞赛、科学作文比赛等。
这样的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物理学习视野,并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和热爱。
同时,通过参与比赛和交流,学生可以与他人进行经验分享和合作,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物理模型建立能力。
初中物理建模思想方法总结
初中物理建模思想方法总结初中物理建模思想方法总结物理建模是指利用数学方法和物理原理对现实世界中的事物、现象或问题进行描述、分析和解决的过程。
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和学习物理建模的关键时期,通过物理建模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下面将对初中物理建模的思想方法进行总结。
首先,初中物理建模的基本思想是抽象和简化。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需要从复杂多变的现实问题中抽象出关键的因素和变量,并对其进行适当的简化,以便于进行数学分析和求解。
例如,在分析力学问题时,我们可以将物体视为质点,忽略其大小和形状,只考虑其位置、速度和加速度等因素。
其次,初中物理建模的方法是建立数学模型。
物理建模过程中,我们需要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来描述和分析。
数学模型的建立包括确定变量、建立方程、提出假设和约束条件等步骤。
例如,当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h = 1/2 gt²,其中h表示下落高度,g表示重力加速度,t表示时间。
再次,初中物理建模的方法是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建立数学模型之后,我们可以利用数学工具进行模型的分析和求解。
数学工具包括代数、几何、微积分等。
通过数学工具的运用,我们可以得出与现实问题相关的定量结果,并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理解和探索。
例如,在研究弹簧振动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弹簧的周期和振幅。
最后,初中物理建模的方法是验证和改进。
建立数学模型后,我们需要利用实验数据或实际观测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
如果模型与实际结果一致,我们可以认为该模型是合理的;如果模型与实际结果不一致,则需要进行改进和修正。
通过反复验证和改进,我们可以逐步提高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例如,在研究光的传播问题时,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光速是一个恒定值。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建模的思想方法包括抽象和简化、建立数学模型、利用数学工具进行分析和解决、验证和改进等。
培养建模能力突破思维瓶颈
������������������������������������������������������������������������������������������������������������������������������������������������������������������������������������������������������������������������������������������������������������������������������������������������������������������
体运动的卫星群具有“高轨低速短周期,低 轨 高 速 长 周 期”的
运动特征.
二是“地上模型”,如 图 2 所 示. 研 究 对 象 m (可 视 为 质
点)就在天体 M (可视为均匀球体)表面(距地面不远也算)随
物 理 模 型 和 物 理 建 模,不 光 是 物 理 知 识 的 总 结,更 是 思 维方法的结晶,最能考查出学生对物理学 科 体 系 理 解 的 深 度 和广度,以及学生自身的抽象、简化、类 比 等 思 维 品 质 和 处 理 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我们在完成物理教学任务的过程中, 要注重培养学生构 建 物 理 模 型 的 意 识,只 有 如 此,才 能 使 学 生在处理物理问题 时,构 建 出 符 合 情 景 条 件 的 物 理 模 型,找 到 解 决 问 题 的 方 法 ,从 而 提 高 学 生 的 物 理 素 养 . 二 、高 中 学 生 物 理 建 模 能 力 的 培 养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常常向 我 反 映:课 上 一 听 就 懂, 课下很多题 不 会 做;特 别 是 源 于 现 实 生 活 的 题 目 更 是 看 不 懂,不知道说些什么,不 知 道 要 运 用 什 么 物 理 规 律 来 解 决 问 题;但听了老师的 讲 解 后,又 觉 得 不 是 很 难. 问 题 出 在 哪 里 呢? 我们来看一下处理物理问题的一 般 过 程,可 归 纳 为 以 下 几个流程:
建模——突破物理思维局限
建模——突破物理思维局限作者:王永强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下)》 2017年第9期王永强摘要:中学物理教材中无论哪一部分的内容都是以物理模型为基础向学生传达物理知识的物理模型是中学物理知识的载体,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与讲解,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拟从习题教学中浅谈提高运动模型的建模能力。
关键词:物理建模;模型意识;物理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84平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反馈物理听起来简单,都能听懂,但是一做就错,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只知皮毛,不知本质,不懂得问题模型化。
中学物理教材中无论哪一部分的内容都是以物理模型为基础向学生传达物理知识的,物理模型是中学物理知识的载体,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与讲解,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就是在教学中怎样进行物理建模思想的渗透提出以下观点:一、解决物理问题的根本就是建立物理模型通过构建模型,达到对物理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目的。
在具体研究时,根据对实际物理现象特点的分析,突出对研究对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而忽略了次要因素,先把研究对象抽象成某种模型,使其处在理想化的环境中,然后再进行研究。
这样往往就会使复杂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学生不知道建模的原因由于模型终究与实际物理现象间存在很大差距,这往往是学生普遍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
学生通常有这种感觉: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思路较清晰,认识起来也不觉得有多大困难,但当面临新的陌生的物理问题时便立即感到力不从心,有时甚至感到茫然。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笔者认为大致存在如下因素:1. 学生读题能力较差,不善于独立提取信息,对题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分不清主次,抓不住其主要意图,使各种信息处在平等的地位上。
2. 模型意识淡薄,由于对模型的内涵理解不清楚,而缺乏把具体问题转化为相应模型的能力。
加强物理学科思维方法在物理建模中的运用
2021年第1-2期加强物理学科思维方法在物理建模中的运用刘成刚摘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强物理学科思维方法在物理建模中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只有在教学中有意显化物理学科思维方法,强化方法建模意识,才能真正达到利用物理建模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本文提炼了物理建模常用的学科思维方法,以期对发展学生的物理建模思维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建模;学科思维;核心素养实践探索物理模型是人们通过科学思维对实际问题本质进行抽象与概括的结果。
物理模型建构简称物理建模,指物理模型的建构过程。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标准》)中对物理建模的课程目标是:具有建构理想模型的意识和能力,能够根据研究问题和情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和概括,构建易于研究的、能够从主要方面反映事物本质特征和共同属性的理想模型和概念。
模型建构不仅是一种科学思维过程,更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
物理建模除了要运用抽象概括、分析与综合、推理与论证等一般科学思维方法外,物理学科思维方法在其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在物理建模中,既要掌握一般的科学思维方法,又要善于运用物理学科思维方法,从而使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能有效识别、提取和应用物理模型,建构新的物理模型。
一、物理建模中常用的学科思维方法运用物理思维建构物理模型的常用方法有:抽象法、近似法、类比法、等效法、图形图示法、微元法、假说法、分解法。
下面通过实例说明其方法要义。
(一)抽象法。
就是从复杂的变化过程中,透过现象,抓住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抽取起决定性作用的本质问题,将“实际问题”抽象为“物理问题”,建构符合题意的物理模型。
如在研究用乒乓球拍抽打乒乓球时,对球与球拍的接触时间是否与球拍的抽打速度有关这一问题,可作如下抽象。
对于海绵球拍,则球拍可抽象为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
忽略乒乓球受到的重力这一次要因素,球以一定的速度接触球拍,可以抽象为简谐运动的振子向弹簧运动并压缩弹簧,其回复力为弹簧的弹力。
物理模型思维的缺失与重建——以无穷时问题的教学反思为例
物理模型思维的缺失与重建——以无穷时问题的教学反思为例在物理学中,物理模型是用来描述和解释现象、问题或系统行为的一种理论工具。
物理模型思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复杂的物理问题,并提供定量分析和预测的方法。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学生在处理无穷时问题时存在着物理模型思维的缺失,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地解决这类问题。
因此,本文将以无穷时问题的教学反思为例,探讨物理模型思维的缺失,并提出重建物理模型思维的方法。
一、物理模型思维的缺失无穷时问题是物理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涉及到时间或空间趋于无穷大或无穷小的情况。
例如,当我们考虑一个物体自由下落的过程,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速度是否会趋于一个极限值?以及当质点在一个势阱中运动时,当时间趋于无穷大时,质点的位置是否会趋于一个稳定的位置?这些问题都涉及无穷时的特殊情况。
然而,我在教学中发现,许多学生在处理无穷时问题时存在着物理模型思维的缺失。
他们往往只注重具体问题中的数值计算,而忽略了对问题背后的物理模型进行建立和思考。
他们缺乏将问题转化成物理模型进行定量分析的能力。
二、物理模型思维的重建为了重建物理模型思维,我们需要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建立物理模型。
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在引导学生解决无穷时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让他们思考问题的背景和意义。
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意识到无穷时问题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其次,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学生需要意识到任何物理问题都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物理模型来描述和解决。
在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时,可以通过引导问题、提供示例等方法,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把问题转化成数学语言和符号,建立相应的方程或关系。
第三,培养学生的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能力。
在学生建立好物理模型之后,需要对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
定性分析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模型的物理本质和行为特征,而定量计算则可以帮助学生得到具体的数值结果,并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和讨论。
【论文】人教版 建构物理模型 突破解题瓶颈
建构物理模型 突破解题瓶颈习文军(杭州市余杭第二高级中学, 浙江 杭州 311100)随着新课程改革渐入深水区,新课程高考也达到了一个新高度,高考更加突出对学生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考查,高考中大量的实践应用型、信息给予型、估算推理型命题频繁出现于卷面。
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类问题不仅分析难度大,而且解题能力要求高。
其实,求解物理问题的过程,其本质就是将题目隐含的物理模型进行还原的过程。
那么,如何合理地建构物理模型进行求解呢?纵观近年来高考题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笔者认为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加以重点突破。
1 深度挖掘隐含条件对学生而言,高考物理试题突破的难点不仅在于题目所研究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的复杂多变,更在于试题中物理条件的隐散难寻,常使学生深感“条件不足”而陷于“一筹莫展”的困境。
隐含条件对解题的影响很大,既有干扰作用,又有积极的提示作用,隐含条件的挖掘与物理模型的建立是密不可分的,它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如果能够反复读题、审题,既纵览全局,又重点推敲关键的词、句,从中找出一些隐含的已知条件,利用这些隐含的条件梳理解题思路、建立物理模型,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例1 (2012·全国新课标,21)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R 、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
一矿井深度为d 。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
矿井底部和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 A.R d -1 B. Rd +1 C. 2)(R d R - D. 2)(d R R - 分析 本题题境简洁,文字不多,从题目所给的条件看,求解地面的重力加速度,自然会联想到万有引力的物-球模型,利用地球上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可以建立关系。
但是对大多数同学来讲,求解矿井底部的重力加速度,却一时难于找到合适的物理模型。
因为平时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是绕行模型或轨道模型,对于物体内部间的引力求解也是常采用空间分割法处理,那么本题是否可以将地球在深度d 处分割成两个球冠来求引力呢?如果是这样,情况就比较复杂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模——突破物理思维局限
发表时间:2018-01-30T16:57:35.353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9月下作者:王永强
[导读] 本文拟从习题教学中浅谈提高运动模型的建模能力。
摘要:中学物理教材中无论哪一部分的内容都是以物理模型为基础向学生传达物理知识的物理模型是中学物理知识的载体,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与讲解,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拟从习题教学中浅谈提高运动模型的建模能力。
关键词:物理建模;模型意识;物理教学
平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很多学生反馈物理听起来简单,都能听懂,但是一做就错,其根本原因是学生只知皮毛,不知本质,不懂得问题模型化。
中学物理教材中无论哪一部分的内容都是以物理模型为基础向学生传达物理知识的,物理模型是中学物理知识的载体,通过对其进行分析与讲解,是学生获得物理知识的一种基本方法,更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就是在教学中怎样进行物理建模思想的渗透提出以下观点:
一、解决物理问题的根本就是建立物理模型
通过构建模型,达到对物理现象进行研究,从而揭示其内在规律的目的。
在具体研究时,根据对实际物理现象特点的分析,突出对研究对象起主要作用的因素,而忽略了次要因素,先把研究对象抽象成某种模型,使其处在理想化的环境中,然后再进行研究。
这样往往就会使复杂的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二、我们的学生不知道去建模的原因
由于模型终究与实际物理现象间存在很大差距,这往往是学生普遍感到十分棘手的问题。
学生通常有这种感觉: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启发,思路较清晰,认识起来也不觉得有多大困难,但当面临新的陌生的物理问题时便立即感到力不从心,有时甚至感到茫然。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笔者认为大致存在如下因素:
1.学生读题能力较差,不善于独立提取信息,对题目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分不清主次,抓不住其主要意图,使各种信息处在平等的地位上。
2.模型意识淡薄,由于对模型的内涵理解不清楚,而缺乏把具体问题转化为相应模型的能力。
平时学习时,对模型的作用认识不深,头脑中不知道应该如何联想:该物理现象所处的物理情境、运动状态以及所具有的重要物理特征,与所接触过的哪种模型有相关之处?当然,这需要对构建模型的前提条件,突出了那些主要因素,又忽略了那些次要因素等模型的内涵有较透彻的理解。
3.虽构建了合理的模型,但由于对模型遵循的规律掌握不熟,从而不能灵活地运用规律进行推理和计算。
三、教学过程要重视对学生模型意识的渗透
在高中物理知识体系中,构建了无数的物理模型。
单就力学部分就有质点、杠杆、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简谐振动、弹簧振子、单摆、光滑斜面、光滑平面等。
平时所做习题,往往接触到的都是经简化、纯化了的物理对象、情景,学生无须再做理想化处理的工作。
而物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主要表现恰恰就是能对物理现象、情景进行理想化的抽象,建立相关的模型,并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向学生渗透模型意识,帮助学生领会如何进行模型意识的培养。
物理的压轴题往往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构建模型,运用已知知识和技能解决未知问题的创新能力。
它要求教师不要一味地给学生做各种各样的练习,而是要把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技能搞清弄熟,教会学生善于从新材料中提取信息,学会如何去思考,构建恰当的模型,实现已知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四、物理建模的基本方法
1.抽象与概括
抽象和概括是指撇开物理事件中的各种无关因素,抓住其中起支配和决定作用的本质因素即事物的“灵魂”,从而建立物理模型。
如质点模型是在一定条件下,撇开了实际物体的大小、形状、抓住物体的质量这一特征而运用抽象方法建立的。
例1.图1为地球磁场感线的示意图,在北半球地磁场的竖直分量向下,飞机在我国上空匀速巡航,机翼保持水平,飞行高度不变。
由于地磁场的作用,金属机翼上有电势差,设飞行员左方机翼末端处的电势为,右方机翼末端处的电势为。
则:( )
A.若飞机从西往东飞,比高;
B.若飞机从东往西飞,比高;
C.若飞机从南往北飞,比高;
D.若飞机从北往南飞,比高。
分析和建模:北半球上空地磁场的特殊性及飞机机翼的形状是无关因素,建立一金属杆在磁场中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模型,运用右手定则,就不难判定各种情况下和的高低。
2.近似方法
进似方法建模指分析比较影响事物性质、变化规律的各种因素,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建立物理模型。
如各种抛体运动模型,是在舍弃次要因素空气阻力影响的基础商检立的;均匀重力场模型,是在考虑重力加速度g随高度的变化非常微小的基础上而建立的。
研究一些实际问题时,我们也常常运用近似方法建模。
例2.如图2所示,一根很长的轻绳系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A球下再用长为l的短绳悬挂另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B。
现使B获得一个水平初速而摆起来,当为多大时,才能使B摆到与A同一水平面上?
分析和建模:本题求解的关键是运用近似方法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
若考虑到B摆起后,A也将向左摆,问题就显得十分复杂。
但我们发现,短绳摆的偏角α与长绳的偏角β相比,
α>>β。
由此可以认为,即使α=90°,仍有β=0。
因此可以建立如下模型:A、B在摆动过程中长绳绐终保持在竖直方向。
五、审题与建立物理模型
物理解题中的审题就是通过阅读题文和题图,想象物理图景,弄清题目中所涉及的物理过程,明确已知条件与所求问题之间的关系等而进行的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活动。
审题的质量直接决定着解题的成败。
物理习题对物理模型的涉及通常有两类情况:一类是习题直接给出物理模型,如“质点”“点电荷”“理想气体”“简谐运动”等,学生在解题时只需对这类模型进行“再现”。
第二类习题给出的是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未经加工处理,要求学生用已学过的知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熟知的物理模型。
下面通过几道典型的例题,探讨如何对第二类情况进行审题并正确地建立物理模型。
例1.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然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
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2所示)。
试将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相比较;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相比较。
分析:不少学生因没有认清卫星沿圆形轨道和椭圆形轨道运行有什么区别,一律套用卫星匀速圆周运动的物理模型,用来比较加速度大小。
实际上,当卫星沿椭圆形轨道运行时,卫星的速率要发生改变。
卫星沿椭圆形轨道2经过Q、P两点时的曲率半径并不是圆形轨道1、3的半径,应先确定这两点的曲率半径。
如果学生始终陷入新设物理情景中不能自拔,则极易导致解题繁杂,甚至出错。
既然需要比较卫星沿不同轨道通过Q、P两点时的加速度大小,则应抓住“加速度”这一关键性的词,分析产生、影响和决定加速度大小的因素,由牛顿第二定律公式入手,从而找到求解问题的突破口。
审题是一个细致而周密的思维活动,学生在审题中经常出现草率或受思维定势影响而不能正确审题的现象。
如题目没读完,题意还没准确理解就套用公式进行运算;对题目中的关键语句视而不见,而凭自己的主观想象加上与问题要求不同的条件。
在审题训练中教师应留心纠正学生这种现象,加强对学生的审题指导,抽象出主要的物理因素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模型。
教师平时应留心和收集生活、生产以及科学技术中存在的实例,包括当今前沿科学发展的最新情况,为物理教学提供丰富的材料,并把这些材料有机地融入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提高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
总之,无论高考形势如何变化,但其注重双基,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却是一贯坚持的宗旨。
所以,在高考复习中,教师应牢牢抓住所复习内容中接触到的物理模型,借机向学生渗透模型意识,使学生学会灵活构建模型,并运用模型规律处理实际问题。
这样,定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提高。
(作者单位: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 32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