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基本实验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几个实验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几个实验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几个实验总结归纳实验一: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实验目的: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装置:光滑水平桌面、滑块、弹簧测力计、细绳实验步骤:首先将滑块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使其保持静止。

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挂在滑块上,再用一根细绳绑在弹簧测力计上,使之与滑块相连。

接下来,以恰当速度用手拉住细绳,使滑块受到水平拉力。

观察滑块的运动情况。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发现,当滑块受到水平拉力时,滑块将保持匀速运动,直到受到其他外力的作用才会改变运动状态。

这符合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物体在受力为零或受到平衡力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二:平抛运动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装置:平滑水平桌面、小球、测距尺、计时器实验步骤:首先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小球,并将其从一定高度抛出。

在小球的抛出点和着地点之间用测距尺测量距离,用计时器计算小球的飞行时间。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平抛运动的结论:在水平桌面上,小球在受到抛出力的作用下,以一个初速度垂直向上抛出,同时受到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

其运动轨迹呈抛物线,飞行距离与飞行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实验三:杨氏模量实验实验目的:测量并计算材料的杨氏模量实验装置:弹簧、质量挂钩、游标卡尺、测微计实验步骤:首先将弹簧悬挂起来,并在其下方挂上一个质量。

然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弹簧的长度,并用测微计测量质量挂钩下方的位移。

将测量到的数据代入公式计算杨氏模量。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杨氏模量实验的结论:杨氏模量是描述材料弹性性质的一个物理量,代表着单位面积内材料在拉伸时的抵抗力。

实验可以得到一个材料的杨氏模量值,通过比较不同材料的杨氏模量值可以了解其弹性性质的差异。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中的几个实验都是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理论,并总结归纳出一些结论。

通过这些实验,我们可以深入理解物理规律,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技能。

物理实验对于学习物理学科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的有效方式。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很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完整的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然而,我可以为您提供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项目,希望对您
有所帮助:
1. 摆钟实验:通过摆钟实验观察摆锤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

2. 弹簧振子实验:通过弹簧振子实验观察弹簧的劲度系数
与振动周期的关系。

3.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利用滑动物体与静摩擦力的关系,
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4. 加速度实验:通过利用自由落体的方法测量重力加速度。

5. 热膨胀实验:通过测量材料长宽变化与温度的关系,观
察热膨胀现象。

6. 透镜成像实验:通过透镜成像实验观察凸透镜或凹透镜
的成像性质。

7. 光栅实验:利用光栅实验观察光的衍射现象,验证光的波动性。

8. 磁场实验:通过引入磁场,观察磁力对载流导线或磁铁的作用力。

9. 音速实验:通过利用共鸣管的方法测量空气中声音的速度。

10. 电路实验:包括串联、并联电路实验,测量电阻等电路参数。

请注意,在进行任何实验之前,请确保正确的实验条件和安全措施,并遵循实验室的指导和监督。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总结实验一:运用杠杆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掌握杠杆的原理,利用杠杆实现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仪器杠杆装置、物品、斗秤。

实验过程1. 将货物放到一个杠杆上。

2. 调整杠杆的平衡点,使杠杆达到平衡状态。

3. 使用斗秤测量并记录所需的力。

实验原理物理学的杠杆原理。

实验结论可通过测量施加的力和所需的力来计算物体的质量。

实验二:用水银气压计测定大气压力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测量大气压力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仪器水银气压计。

实验过程1. 在一盆水中,先向上提高水银管口,以增加水银柱的高度。

2. 打开气压计的塞子,使水银柱缓慢下降。

3. 通过读取水银柱头部的数字,确定当前大气压力。

实验原理大气压力是通过将水银柱的高度转换为相应数字来测量的。

实验结论通过使用水银气压计,可以测量大气压力,并得出这一指数。

实验三:测量热传导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热传输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热传导的方法。

实验仪器3片相同的金属片,点火器,温度计。

实验过程1. 当前三个金属片平且靠近,然后将一个板加热15秒钟。

2. 使用温度计测量金属片的结束温度,并记录它。

3. 重复步骤1和2,直到所有金属片的温度都被计量。

实验原理热传导原理。

实验结论通过对三个金属片进行测量,可以比较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

实验四:研究串联电路的特性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了解串连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测量串连电路电流、电压的方法。

实验仪器电路板,电流计,电压表,开关。

实验过程1. 用电路板配置一个串联电路。

2. 使用电流计和电压表测量电路的电流和电压。

3. 重复此操作,更改电路的电阻,以了解串联电路的特性。

实验原理串联电路理论。

实验结论通过对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可以比较串联电路中的不同电阻。

以上实验方法适用于高中物理实验培训,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物理课堂中的基础实验技能,并通过实验理解物理原理。

高中物理实验归纳

高中物理实验归纳

高中物理实验归纳实验一: 测量重力加速度目的测量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并验证重力在自由下落运动中的作用。

实验步骤1. 准备一块光滑的竖直木板,并将一块小物体贴在其上方。

2. 将一个计时器放在底部,准备记录下落时间。

3. 用测量工具,测量出物体距离地板的垂直距离。

4. 让物体自由下落,并记录下落时间。

5. 重复以上步骤,至少进行三次实验。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平均下落时间和重力加速度,并进行数据分析。

实验二: 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目的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并验证胡克定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根弹簧,并固定在水平的支架上。

2. 挂上一块小物体,并记录其被拉伸的长度。

3. 测量小物体受到的拉力,并记录下来。

4. 不断增加小物体的重量,重复以上步骤。

5.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拉力和长度的关系图,并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拉力和长度的关系图,并计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三: 能量守恒实验目的验证能量守恒定律,并研究弹簧振子的能量转化过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弹簧振子,并将其拉至一侧。

2. 松开振子,观察其运动过程,并记录下各个位置的数据。

3. 根据测量的数据计算出振子在不同位置的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4. 分析能量转化和守恒过程。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振子在不同位置的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并分析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过程。

实验四: 光的折射实验目的研究光的折射现象,并验证斯涅尔定律。

实验步骤1. 准备一个透明的玻璃板,并放置在水平的支架上。

2. 通过一个光源照射光线至玻璃板上。

3. 观察光线在玻璃板内发生的折射现象,并记录相关数据。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折射角和入射角,并验证斯涅尔定律。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折射角和入射角,并验证斯涅尔定律的准确性。

以上为高中物理实验归纳,包括测量重力加速度、测量弹簧的劲度系数、能量守恒实验以及光的折射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物理原理和定律,并培养实验观察和数据处理的能力。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一、匀速直线运动实验1. 实验原理:通过纸带测量时间,根据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计算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2. 实验步骤:安装器材,打纸带,测量数据,处理数据。

3. 注意事项:平衡摩擦力,确保纸带匀速运动,避免手抖动。

二、牛顿第二定律实验1. 实验原理:通过控制变量法,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

2. 实验步骤:安装器材,打纸带,测量数据,处理数据。

3. 注意事项:平衡摩擦力,控制小车的拉力,确保小车做匀加速运动。

三、自由落体运动实验1. 实验原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实验步骤:打开电磁铁,释放小球,打纸带,测量数据,处理数据。

3. 注意事项:确保小球在自由落体过程中不受干扰,测量多次取平均值。

四、碰撞实验1. 实验原理: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能量守恒。

2. 实验步骤:安装器材,打纸带,测量数据,处理数据。

3. 注意事项:确保两小球在同一直线上碰撞,控制小球的初始速度。

五、电磁感应实验1. 实验原理: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磁场变化时会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

2. 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调节磁场,观察电流表的变化。

3. 注意事项: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注意磁场的变化和电流表的正负极。

六、电阻定律实验1. 实验原理:电阻定律是描述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的关系。

2. 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调节电阻值,测量电流和电压。

3. 注意事项: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注意保护电阻不被烧坏。

七、焦耳定律实验1. 实验原理:焦耳定律是描述电热与电流、电阻和时间的关系。

2. 实验步骤:连接电路,调节电阻值,测量电流、电压和时间。

3. 注意事项:确保电路连接正确,注意保护电热丝不被烧坏。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18个实验及实验结论
高中物理有许多实验,以下是其中 18 个实验及实验结论的列表:
1. 平方反比定律实验:证明电流与电压成正比,与电阻成反比。

2. 单摆实验:证明物体在弹性限度内,外力愈大,振动愈短促。

3. 振动实验:证明物体振动时,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与外力
有关。

4. 碰撞实验:证明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5.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证明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
动状态,直到有外力作用于它为止。

6.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证明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物体质量与
加速度的乘积,即 F=ma。

7.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证明任何作用力都有一个相等反作用力,且作用与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8. 静电场实验:证明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9. 直流电路实验:证明欧姆定律。

10. 波动实验:证明波的发生和传播依赖于介质。

11. 光的本性实验: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提出“波粒二象性”理论。

12. 棱镜色散实验:证明光的颜色是由光波的振幅和频率决定的。

13. 光合作用实验:证明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14. 浮力实验:证明物体沉浮与重力和浮力的关系。

15. 杠杆原理实验:证明杠杆的平衡条件。

16. 功和能的实验:证明功等于能量转化的量。

17. 温度实验:证明热胀冷缩规律,解释物体热胀冷缩的现象。

18. 万有引力实验:证明万有引力定律。

这些实验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它们证明了物理学中的基本定律,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一、引言高中物理实验是学生掌握物理理论知识、培养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物理规律,提高实验操作技能,锻炼逻辑思维和实验设计能力。

本文将总结一些高中物理实验,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装置、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实验结果与分析以及实验结论等内容。

二、实验一:杨氏静力学实验实验目的:验证胡克定律,研究绳线对物体的力学性质。

实验装置:弹簧,质量盒子,刻度尺,细绳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将弹簧固定在一个支架上,质量盒子挂在弹簧下方,实验者测量质量盒子位置和拉力的变化,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拉力和质量盒子位置的关系,绘制力与位移的图像。

根据胡克定律的公式,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结论:在弹簧的弹性变形范围内,拉力与位移呈线性关系,并且力的大小与弹簧的劲度系数成正比。

三、实验二:简谐振动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弹簧振子的振动规律,探究简谐振动的特性。

实验装置:弹簧振子,计时器,测量尺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将弹簧振子悬挂在一个支架上,拉动振子释放后,实验者测量振子的振动时间和振幅,记录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振动时间和振幅的关系,绘制振动周期与振幅的图像。

计算振动频率和角频率。

实验结论:在一定范围内,振动周期与振幅呈线性关系,而振动频率与振幅无关。

四、实验三: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光的折射定律,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实验装置:光盒,三棱镜,刻度尺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打开光盒,通过狭缝射出单色光,实验者调整角度使光线经过三棱镜,并观察光线的折射现象。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关系,验证折射定律。

计算折射率。

实验结论:光从一种介质向另一种介质传播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和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之间满足折射定律。

五、实验四:电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装置:导体线圈,磁铁,电流计等。

实验操作与观察现象:实验者将导体线圈放置在磁铁附近,快速改变磁场强度,观察电流计的指示。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实验介绍在高中物理研究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验证物理原理,培养科学实验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下面是一份高中物理实验大全的归纳总结,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物理实验研究和探索。

1.力学实验1.1 弹簧振子实验:通过测量弹簧振子的振动周期和振幅,研究弹簧振动的规律。

1.2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通过测量物体受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1.3 斜面静摩擦实验:通过改变斜面倾角和放置物体的质量,研究斜面上物体静止和运动的条件。

2.光学实验2.1 球面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凸凹球面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2 透镜成像实验:通过调整透镜的位置和物体的位置,观察成像的特点和规律。

2.3 光的折射实验:通过改变光线入射角和介质的折射率,研究光的折射现象。

3.热学实验3.1 温度测量实验:通过使用温度计或热敏电阻等测量仪器,测量物体的温度变化。

3.2 热传导实验:通过调整物体的材料和尺寸,研究热量在物体中的传导规律。

3.3 相变实验:通过改变物体的温度和压力,研究物质的相变过程。

4.电学实验4.1 电流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电流表或万用电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大小。

4.2 电阻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电阻表或万用电表等测量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大小。

4.3 并联电路实验:通过连接不同电阻的电路,研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5.电磁实验5.1 电磁感应实验:通过改变线圈和磁铁的位置和相对运动方式,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5.2 磁场测量实验:通过使用磁力计等测量仪器,测量磁场的强度和方向。

5.3 电动机实验:通过在电动机中加入电流和改变电流方向,观察电动机的转动现象。

以上只是部分高中物理实验的归纳总结,希望同学们在实验研究中能够加强实践、自主思考,更好地掌握物理研究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资料- 高中物理实验教材- 物理实验教学论文。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归纳总结
本文档旨在对高中物理实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为学生提供参考和研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及其相关内容。

1. 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目的
测量物体的质量,了解质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
- 电子天平
- 不同质量的物体
实验步骤
1. 首先将天平置于水平地面上,并调零天平。

2. 将待测物体放在天平盘上,等待天平示数稳定。

3. 记录天平示数,即可得到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测量天平示数,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物体的质量。

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可以用质量单位千克(kg)表示。

2.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体积
实验目的
测量物体的体积,了解体积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
- 量筒
- 水
- 待测物体
实验步骤
1. 先将一定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并记录初始水平。

2. 将待测物体完全浸入量筒中的水中,观察水平变化并记录。

3. 计算待测物体的体积差,即为物体的体积。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测量水的体积变化,可以推算出物体的体积。

体积以立方米(m³)为单位。

......
通过以上示例可以看出,高中物理实验涵盖了不同的内容和实验方法。

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并培养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希望本文档对学生们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 高中物理教材,作者X
- 物理实验指导书,作者Y
> 注意:本文档中的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实验要根据教师指导和安全规范进行操作。

【最新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图文并茂-重点突出)

【最新完整版】高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图文并茂-重点突出)

2018年高考专题:高中物理实验总结【最新完整版】(一共有55页,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包括高中所有必考的实验啦!是目前最完整的啦!!)★知识结构:方法指导: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能力是物理学科的重要能力,物理高考历来重视考查实验能力。

一、基本实验的复习高层次的实验试题,唯一正确的方法是把要求必做的学生实验真正做懂、做会,特别是在实验原理上要认真钻研,对每一个实验步骤都要问个为什么,即不但要记住怎样做,更应该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对基本的实验,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1)实验原理4个类型:练习型、测量型、验证型、探究型.对每一种类型都要把原理弄清楚.2mm的纸带.这个实验的正确实验步骤是先闭合电源开关,启动打点计时器,待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稳定后,再释放重锤,使它自由落下,同时纸带打出一系列点迹.按这种方法操作,在未释放纸带前,打点计时器已经在纸带上打出点迹,但都打在同一点上,这就是第一点.由于开始释放的时刻是不确定的,从开始释放到打第二个点的时间一定小于0.02s,但具体时间不确定,因此第一点与第二点的距离只能知道一定小于2mm(如果这段时间恰等于0.02s,则这段位移s=gt2/2=(10×0.022/2)m=2×10-3m=2mm),但不能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也不需要知道它的确切数值.不论第一点与第二点的间距是否等于2mm,它都是从打第一点处开始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因此只要测量出第一点O与后面某一点P间的距离h,再测出打P点时的速度v,如果:gh≈( ),(2)实验仪器要求掌握的实验仪器主要有: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天平、停表(秒表)、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仪)、弹簧秤、温度表、电流表、电压表、多用电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等。

对于使用新教材的省市,还要加上示波器等。

对这些仪器,都要弄清其原理、会正确使用它们,包括测量仪器的正确读数。

(3)实验装置对电学实验主要指电路图。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高中物理实验是我们理解物理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重要途径。

通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我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物理现象,验证物理规律,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就为大家汇总一下高中阶段常见的物理实验。

一、力学实验1、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个实验使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在倾斜木板上运动的情况。

通过测量相邻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小车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从而描绘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实验中要注意调整木板的倾斜程度,保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通过改变小车所受的拉力和小车的质量,测量小车的加速度。

采用控制变量法,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这个实验需要精确测量力的大小和加速度的值,对实验器材的安装和数据处理要求较高。

3、研究平抛运动将小球从水平桌面边缘平抛出去,用频闪照相或方格纸记录小球的运动轨迹。

通过测量水平和竖直方向的位移,计算出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和时间,从而验证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4、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让重物自由下落,通过测量重物下落的高度和对应的速度,验证重力势能的减少量是否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实验中要注意减少摩擦阻力的影响,保证机械能守恒。

二、电学实验1、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通过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测量相应的电流值,描绘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这个实验要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选择,以及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2、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用刻度尺测量金属丝的长度,然后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根据电阻定律计算出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中要注意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误差分析。

3、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通过改变外电路的电阻,测量多组电压和电流值,然后用图像法或计算法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这个实验的误差分析是一个重点,要理解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导致的测量误差。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1.简介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来观察、检验和验证物理理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物理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适合高中阶段的物理实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物理原理。

2.实验一:杨氏模量测定实验实验目的:测定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实验步骤:使用弹簧秤将金属丝悬挂在水平方向,并固定好。

给金属丝施加一定的拉力,测量金属丝的长度变化,并记录相应的载荷。

通过计算,得到金属丝的杨氏模量。

实验原理:根据胡克定律以及杨氏模量的定义公式进行理论推导,与实验数据进行比对,验证理论公式的准确性。

3.实验二:声速测定实验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的声速。

实验步骤:在一定温度条件下,通过测量声波传播的时间和距离,计算得到声速的数值。

实验原理:利用声波的传播特性以及声学中的声速公式,将实际测得的数据带入公式,计算得到声速。

4.实验三:焦距测定实验实验目的:测定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焦距。

实验步骤:使用光屏和凸透镜/凹透镜进行实验,通过移动光屏的位置,找到成像最为清晰的位置,并测量此时的屏距和像距,从而计算出凸透镜/凹透镜的焦距。

实验原理:根据透镜成像公式,结合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点,进行实验并验证公式的准确性。

5.实验四:电阻测量实验实验目的:测量电阻的大小。

实验步骤:通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测量,计算得到电阻的数值。

实验原理:利用欧姆定律以及串并联电阻的组合原理,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电阻大小。

6.实验五:电磁感应实验实验目的:观察电磁感应现象。

实验步骤:使用线圈和磁铁进行实验,通过改变磁场的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并观察电流变化。

实验原理: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通过实验验证这两个定律的准确性。

7.实验六:光的折射实验实验目的:观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现象。

实验步骤:使用光源和凸透镜进行实验,改变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观察折射光线的方向变化。

实验原理:根据光的折射定律,通过实验数据验证定律的准确性。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实验一:测量物体的密度在这个实验中,我们使用简单的公式密度=质量/体积,通过测量物体的重量和尺寸来计算密度。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实验二:测量力的大小和方向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同时也能够理解力的平衡和合力的概念,从而深入理解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三:研究简谐振动现象这个实验主要让我们了解简谐振动的基本规律,包括振幅、周期和频率等概念。

通过调整不同参数,我们可以观察振动系统的变化,并深入理解振动的特性。

实验四:测量重力加速度通过实验四,我们可以通过自由落体实验来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这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重力的理解,还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和结论。

实验五:分析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这个实验让我们研究了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过程,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计算物体在不同位置的动能和势能,并理解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实验六:探究压强与面积的关系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压强的概念,并探究压强和表面积之间的关系。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压力平台的面积来观察压强的变化,从而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实验七:验证牛顿定律这个实验通过观察不同物体的受力情况,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正确性。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证明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定性关系,加深对牛顿定律的理解。

实验八:探究功和功率的概念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功和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测量物体所受的力和位移,计算所做的功,从而深入理解功和功率的物理意义。

实验九:研究波的传播性质这个实验让我们了解波的基本性质,包括波长、频率和波速等概念。

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观察波的传播现象,加深对波的传播规律的理解。

实验十: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探究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通过调整入射角度和介质的折射率,我们可以观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加深对光学规律的理解。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

高中物理12个实验总结本文总结了高中物理学科中的12个实验,涵盖了力学、光学、电学等多个方面。

这些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并培养他们的实验思维和动手能力。

实验一:测量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并掌握使用天平和微量容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使用天平称量小物体的质量。

2.使用水容器装满水,记录初始水平面。

3.将小物体放入水容器中,记录水容器的最终水平面。

4.计算小物体的体积,并计算出它的密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小物体的密度是与质量和体积相关的。

本实验的结果可以应用于其他密度相关的问题。

实验二: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自由落体的加速度,了解重力对物体的作用,并掌握使用计时器和测高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在垂直高度上设置一个测高器。

2.从测高器的初始位置,让物体自由下落,并记录下物体下落所经过的时间。

3.重复上述步骤,分别记录不同高度下物体的下落时间。

4.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重力加速度。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重力对物体的作用是使其以加速度自由下落。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我们还可以计算出地球上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三:测量光的折射率实验目的通过测量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折射角,计算出介质的折射率,并掌握使用光源、直尺和量角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设置一个光源和一个由折射介质构成的透明介质。

2.发射一束光线进入透明介质中,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通过实验数据计算出透明介质的折射率。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光线从空气中射入介质中时,其方向会发生改变。

这一现象是由介质的折射率引起的。

实验四:测量电阻的实验实验目的通过测量电阻的阻值,了解电阻对电流的影响,并掌握使用电源、电流表和电阻器的实验技巧。

实验步骤1.使用电源、电流表和电阻器搭建电路。

2.分别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记录实验数据。

3.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电阻的阻值。

高中物理实验一览表

高中物理实验一览表

高中物理实验一览表高中物理实验一览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实验能力,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高中物理实验。

1.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该实验主要是利用物体的惯性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

实验步骤如下:1)将一个小球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使其静止。

2)用一张纸片慢慢地拉开,让小球不受到重力的作用而自由滑动。

3)在小球滑行的过程中,将纸片突然拔掉,观察小球的运动状态。

实验结果表明,小球在突然撤除支撑物后,由于惯性继续直线运动,如果不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将一直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2. 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该实验主要是通过测定物体的加速度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实验步骤如下:1)取一根小木棍,并将其固定在水平面上。

2)将一个细线拴在木棍上且另一端系一块甲片。

3)用一定斜角度将甲片拉起放开,观察甲片的运动状态并记录时间。

4)记录不同甲片质量下的运动时间并计算加速度。

实验结果表明,当施力不变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 牛顿第三定律实验该实验主要是通过利用弹性力量来验证牛顿第三定律。

实验步骤如下:1)张紧一根橡皮带,并将其约束在横杠上。

2)将一根木排放在橡皮带的下端,拉开橡皮带的一侧,然后快速松开。

3)记录木排的反弹高度并重复多次实验。

实验结果表明,木排具有的反向反作用力与橡皮带的弹力相等,大小相反,并对以前所受到的力,作用于其相反的方向上。

4. 声音传播实验该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声波的传播过程及声速。

实验步骤如下:1)取两个木板,并向其中一个木板的边缘敲击或发声。

2)记录另一木板接受声音的时间。

3)改变木板之间距离,记录声音传播时间。

实验结果表明,当木板距离缩短时,两者之间的声音传播速度会加快。

5. 光的反射实验该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光线的反射规律。

实验步骤如下:1)在一个玻璃板上放置一个针孔,从针孔中透过一束光线,照射到玻璃板的倾斜面上。

高考物理必备20个实验

高考物理必备20个实验

高考物理必备的20个实验
高考物理必备的20个实验包括:
1.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
2.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4.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5.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6.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
7.测定电源的功率
8.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9.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0.碰撞中的动量守恒定律
11.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12.验证波意耳定律
13.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14.用多用电表探测黑箱内的电学元件
15.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6.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
17.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18.测定玻璃的折射率
19.验证康普顿散射实验
20.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以上就是高考物理中比较重要的20个实验,它们涵盖了力学、电磁学、光学等多个领域。

这些实验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素养。

高中物理实验合集(完整版)

高中物理实验合集(完整版)

物理实验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目标要求 1.会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学会利用纸带上的点迹求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2.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考点一实验技能储备一、打点计时器1.作用:计时仪器,当所用交变电源的频率f=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2.结构(1)电磁打点计时器(如图)(2)电火花计时器(如图)3.电磁打点计时器:4~6V交变电源电火花计时器:220V交变电源二、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1.实验器材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槽码、刻度尺、导线、交变电源.2.实验过程(1)按照实验装置,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接好电源;(2)把一细绳系在小车上,细绳绕过滑轮,下端挂合适的槽码,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小车后面;(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4)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断开电源,取下纸带;(5)更换纸带重复实验三次,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进行测量、分析.3.数据处理(1)求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①利用平均速度求瞬时速度:v n =x n +x n +12T =d n +1-d n -12T.②利用逐差法求解平均加速度a 1=x 4-x 13T 2,a 2=x 5-x 23T 2,a 3=x 6-x 33T 2⇒a =a 1+a 2+a 33=(x 4+x 5+x 6)-(x 1+x 2+x 3)9T 2.③利用速度—时间图象求加速度a .作出速度—时间图象,通过图象的斜率求解物体的加速度;b .剪下相邻计数点的纸带紧排在一起求解加速度.(2)依据纸带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①x 1、x 2、x 3…x n 是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②Δx 是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Δx 1=x 2-x 1,Δx 2=x 3-x 2,….③若Δx 等于恒量(aT 2),则说明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④Δx =aT 2,只要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就一定相等.4.注意事项(1)平行:纸带、细绳要与长木板平行.(2)两先两后:实验中应先接通电源,后让小车运动;实验完毕应先断开电源,后取下纸带.(3)防止碰撞:在到达长木板末端前应让小车停止运动,防止槽码落地及小车与滑轮相撞.(4)减小误差:小车的加速度应适当大些,可以减小长度测量的相对误差,加速度大小以能在约50cm 的纸带上清楚地取出6~7个计数点为宜.(5)小车从靠近打点计时器位置释放.5.误差分析(1)纸带运动时摩擦力不均匀,打点不稳定引起误差.(2)计数点间距测量有偶然误差.(3)作图有误差.考点二探索创新实验对本实验的改进创新的方法1.实验器材的改进及速度的测量方法(如图)2.获得加速度方法的改进靠重物的拉力获得加速度―→长木板倾斜靠重力获得加速度,如图甲、乙所示.3.用频闪照相的方法、滴水法或光电计时器代替打点计时器.通过以上装置的改进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因长木板和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的阻力而导致的小车加速度不恒定,使小车尽可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以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目标要求 1.会通过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2.进一步理解胡克定律,掌握以胡克定律为原理的拓展实验的分析方法.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1)如图1所示,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图1(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形变量间的关系.2.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三角板、坐标纸、重垂线.3.实验步骤(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2)如图2所示,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得出弹簧的伸长量x1,将这些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图2(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测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并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2、x3、x4、x5.钩码个数长度伸长量x钩码质量m弹力F0l01l1x1=l1-l0m1F12l2x2=l2-l0m2F23l3x3=l3-l0m3F3……………4.数据处理(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用平滑的曲线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3)得出弹力和弹簧形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5.注意事项(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度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型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实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目标要求 1.掌握实验原理、器材、步骤及注意事项.2.理解教材基本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并会进行误差分析.3.理解创新和拓展实验原理并会处理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1)等效法: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都是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所以一个力F′就是这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作出力F′的图示,如图1所示.图1(2)平行四边形定则: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3)验证: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则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2.实验器材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弹簧测力计(2只)、三角板、刻度尺等.3.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木板上,如图2所示.图2(2)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两个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点O.(3)用铅笔描下结点O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作平行四边形,画出对角线所代表的力F.(4)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实验中的相同位置O,记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以同样的标度作出F′的图示.(5)比较F和F′,观察它们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4.数据处理(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以F1和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2)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拉力F′的图示.(3)比较F与F′是否完全重合或几乎完全重合,从而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5.注意事项(1)弹簧相同:使用弹簧测力计前,要先观察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处,若指针不在零刻度处,要设法调整指针,使之指在零刻度处,再将两个弹簧测力计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两个示数相同方可使用.(2)位置不变:在同一次实验中,使橡皮条拉长时结点的位置一定要相同.(3)角度合适:用两个弹簧测力计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其夹角不宜太小,也不宜太大,以60°~120°之间为宜.(4)尽量减少误差:在合力不超出量程及在橡皮条弹性限度内形变应尽量大一些;细绳套应适当长一些,便于确定力的方向.(5)统一标度:在同一次实验中,画力的图示选定的标度要相同,并且要恰当选定标度,使力的图示稍大一些.实验四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目标要求 1.理解实验的原理,明确实验过程并能进行数据处理.2.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会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3.能对实验进行创新改进.考点一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1)保持质量不变,探究加速度跟合外力的关系.(2)保持合外力不变,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3)作出a-F图象和a-1m图象,确定a与F、m的关系.2.实验器材小车、槽码、细绳、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垫木、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导线、纸带、天平、刻度尺、坐标纸.3.实验过程(1)测量:用天平测量槽码的质量m′和小车的质量m.(2)安装:按照如图1所示装置把实验器材安装好,只是不把悬挂槽码的细绳系在小车上(即不给小车牵引力).图1(3)平衡摩擦力:在长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上一块薄木块,使小车能匀速下滑.(4)操作:①槽码通过细绳绕过定滑轮系于小车上,先接通电源后放开小车,断开电源,取下纸带,编号码.②保持小车的质量m不变,改变槽码的质量m′,重复步骤①.③在每条纸带上选取一段比较理想的部分,计算加速度a.④描点作图,作a-F的图象.⑤保持槽码的质量m′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步骤①和③,作a-1m图象.4.数据处理(1)利用逐差法或v-t图象法求a.(2)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说明a与F成正比.(3)以a为纵坐标,1m为横坐标,描点、画线,如果该线为过原点的直线,就能判定a与m成反比.5.注意事项(1)开始实验前首先平衡摩擦阻力:适当垫高木板不带定滑轮的一端,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方向的分力正好平衡小车和纸带受到的阻力.在平衡摩擦阻力时,不要把悬挂槽码的细绳系在小车上,让小车拉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匀速运动.(2)实验过程中不用重复平衡摩擦力.(3)实验必须保证的条件:m≫m′.(4)一先一后一按:改变拉力或小车质量后,每次开始时小车应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且应在小车到达滑轮前按住小车.6.误差分析(1)实验原理不完善:本实验用槽码的总重力m′g代替小车的拉力,而实际上小车所受的拉力要小于槽码的总重力.(2)平衡摩擦阻力不准确、质量测量不准确、计数点间距离测量不准确、纸带和细绳不严格与木板平行都会引起误差.考点二拓展创新实验实验目的和原理的创新(1)将实验装置的平面改为斜面(2)将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改为测定动摩擦因数实验器材的创新利用位移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直接得出小车的加速度(1)用光电门代替打点计时器,结合遮光条的宽度可测滑块的速度(2)利用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无需平衡摩擦阻力(3)用力传感器测滑块的拉力,无需满足m≪M实验过程(1)结合光电门得出物块在A、B两点的速度,由v B2-v A2=2ax得出位的创新移,算出物块的加速度(2)结合牛顿第二定律mg-μMg=(M+m)a得出物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目标要求 1.熟悉两种实验方案的原理、数据处理和注意事项.2.会用创新方法研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技能储备实验方案一借助恒力做功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1.原理由钩码通过滑轮牵引小车,当小车的质量比钩码质量大得多时,可以把钩码所受的重力当作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如图1所示.图1改变钩码的质量或者改变小车运动的距离,也就改变了牵引力做的功,从而探究牵引力做的功与小车获得的速度间的关系.2.实验过程(1)按照原理图安装好实验器材.(2)平衡摩擦力:将安装有打点计时器的长木板的一端垫高,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不挂(填“不挂”或“挂上”)钩码,接通电源,轻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间隔均匀的点为止.(3)在小车中放入砝码,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后端,用细线绕过滑轮连接小车和钩码.(4)将小车停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小车运动一段时间后,关闭打点计时器电源.(5)改变钩码的数量,更换纸带重复(4)的操作.3.数据处理(1)选取点迹清晰的纸带,选纸带上第一个点及距离第一个点较远的点,并依次标上0、1、2、3….(2)测出0到点1、点2、点3…的距离,即对应的小车的位移x1、x2、x3…,利用公式v n=x n+1-x n-12T,求出点1、点2、点3…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3)确定此纸带所挂的钩码的重力G,利用W n=Gx n,分别求出小车的位移为x1、x2、x3…时牵引力所做的功W1、W2、W3….(4)先对测量数据进行估计,或作W-v草图,大致判断两个量可能的关系,如果认为是W∝v2(或其他),然后以W为纵坐标,v2(或其他)为横坐标作图,从而判定结论.4.注意事项(1)平衡摩擦力时,不挂钩码,轻推小车后,小车能做匀速直线运动.(2)为保证钩码的重力近似等于小车受到的牵引力,应使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计算牵引力做功时,可以不必算出具体数值,只用位移的数据与符号G的乘积表示即可.实验方案二借助橡皮筋做功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1.实验原理(1)不直接测量对小车做的功,用改变橡皮筋的条数确定对小车做的功为W0、2W0、3W0…(2)作出W-v、W-v2图象,分析图象,寻求橡皮筋弹力对小车做的功与小车获得速度的关系.2.实验过程图2(1)按图2组装好实验器材,由于小车在运动中会受到阻力,使木板适当倾斜来平衡摩擦力.(2)先用一条橡皮筋进行实验,把橡皮筋拉伸一定长度,理顺纸带,接通电源,放开小车.(3)换用纸带,改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实验中都要将小车从同一位置释放.(4)由纸带算出小车获得的速度,把第1次实验获得的速度记为v1,第2次、第3次…记为v2、v3…. 3.数据处理(1)测量小车的速度:为探究橡皮筋弹力做功和小车速度变化的关系,需要测量弹力做功结束时小车的速度,即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可求得.(2)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①当橡皮筋的条数成倍增加,即合外力做的功成倍增加时,观察小车的速度或速度的平方如何变化,有何变化规律.②在坐标纸上画出W-v或W-v2图线(“W”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3)实验结论:从图象可知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为W∝v2.4.注意事项(1)为了使橡皮筋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其合力,首先应平衡摩擦力.(2)测小车速度时,纸带上的点应选点迹均匀的部分,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部分.(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具体数值.(4)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实验六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目标要求 1.熟悉“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基本实验原理及注意事项.2.会验证创新实验的机械能守恒.考点一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实验,求出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对应过程动能的增加量,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若二者相等,说明机械能守恒,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12.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交变电源、纸带、复写纸、重物、刻度尺、铁架台(带铁夹)、导线.3.实验过程(1)安装器材: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用导线将打点计时器与电源相连.(2)打纸带用手竖直提起纸带,使重物停靠在打点计时器下方附近,先接通电源,再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的纸带重打几条(3~5条)纸带.(3)选纸带:从打出的几条纸带中选出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4)进行数据处理并验证.4.数据处理(1)求瞬时速度由公式v n=h n+1-h n-12T可以计算出重物下落h1、h2、h3…的高度时对应的瞬时速度v1、v2、v3….(2)验证守恒方案一:利用起始点和第n点计算代入mgh n和12m v n2,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mgh n和12m v n2相等,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注意:应选取最初第1、2两点间距离接近2_mm的纸带(电源频率为50Hz).方案二:任取两点计算①任取两点A、B,测出h AB,算出mgh AB.②算出12v B2-12m v A2的值.③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mgh AB=12m v B2-12m v A2,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方案三:图象法测量从第一点到其余各点的下落高度h,并计算对应速度v,然后以12v2为纵轴,以h为横轴,根据实验数据作出12v2-h图象.若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图象是一条过原点且斜率为g的直线,则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5.注意事项(1)打点计时器要竖直:安装打点计时器时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2)重物应选用质量大、体积小、密度大的.(3)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4)测长度,算速度:某时刻的瞬时速度的计算应用v n=h n+1-h n-12T,不能用v n=2gh n或v n=gt来计算.(5)此实验中不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考点二拓展创新实验本实验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创新1.速度测量方法的创新2.研究对象的创新从单个物体创新为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验证系统在某一过程机械能守恒.3.实验目的的创新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测量弹簧的弹性势能,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目标要求 1.理解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会利用动量守恒定律写出不同方案中动量守恒关系式.2.知道在不同实验方案中要测量的物理量,会进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实验技能储备一、实验原理在一维碰撞中,测出相碰的两物体的质量m1、m2和碰撞前、后物体的速度v1、v2、v1′、v2′,算出碰撞前的动量p=m1v1+m2v2及碰撞后的动量p′=m1v1′+m2v2′,看碰撞前、后动量是否相等.二、实验方案及实验过程方案一:利用气垫导轨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实验器材气垫导轨、数字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重物、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2.实验过程(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滑块的质量.(2)安装:正确安装好气垫导轨,如图1所示.图1(3)实验:接通电源,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4)改变条件,重复实验:①改变滑块的质量;②改变滑块的初速度大小和方向.(5)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3.数据处理(1)滑块速度的测量:v=ΔxΔt,式中Δx为滑块上挡光片的宽度(仪器说明书上给出,也可直接测量),Δt 为数字计时器显示的滑块(挡光片)经过光电门的时间.(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方案二:利用长木板上两车碰撞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实验器材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皮泥.2.实验过程(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车的质量.(2)安装: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长木板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在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如图2所示.图2(3)实验:接通电源,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两车碰撞时撞针插入橡皮泥中,把两小车连接成一个整体运动.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算出速度.(4)改变条件:改变碰撞条件,重复实验.(5)验证:一维碰撞中的动量守恒.3.数据处理(1)小车速度的测量:v=ΔxΔt,式中Δx是纸带上相邻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可用刻度尺测量,Δt为小车经过Δx的时间,可由打点间隔算出.(2)验证的表达式:m1v1+m2v2=m1v1′+m2v2′.方案三:利用斜槽滚球完成一维碰撞实验1.实验器材斜槽、小球(两个)、天平、复写纸、白纸、圆规、铅垂线等.2.实验过程(1)测质量: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2)安装:按照如图3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图3(3)铺纸:白纸在下,复写纸在上且在适当位置铺放好.记下铅垂线所指的位置O.(4)放球找点:不放被撞小球,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上某固定高度处自由滚下,重复10次.用圆规画尽量小的圆把所有的小球落点圈在里面.圆心P就是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5)碰撞找点:把被撞小球放在斜槽末端,每次让入射小球从斜槽同一高度(同步骤4中的高度)自由滚下,使它们发生碰撞,重复实验10次.用步骤4的方法,标出碰后入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M和被撞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N,如图乙所示.(6)验证:连接ON,测量线段OP、OM、ON的长度.将测量数据填入表中,最后代入m1·OP=m1·OM +m2·ON,看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成立.(7)整理:将实验器材放回原处.3.数据处理验证的表达式:m1·OP=m1·OM+m2·ON.三、注意事项1.前提条件:碰撞的两物体应保证“水平”和“正碰”.2.方案提醒(1)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验证,调整气垫导轨时,应确保导轨水平.(2)若利用两小车相碰进行验证,要注意补偿阻力.(3)若利用平抛运动规律进行验证:①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②入射小球每次都必须从斜槽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③选质量较大的小球作为入射小球;④实验过程中实验桌、斜槽、记录的白纸的位置要始终保持不变.实验八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目标要求 1.会选择实验器材,控制电路及测量电路.2.会根据电路进行正确的实物连线.3.会实验操作,描绘出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1)实验原理图:如图1甲;(2)测多组小电珠的U、I的值,并绘出I-U图象;(3)由图线的斜率反映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图12.实验器材小电珠“3.8V,0.3A”、电压表“0~3V~15V”、电流表“0~0.6A~3A”、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坐标纸、铅笔.3.进行实验及数据处理(1)将小电珠、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学生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成如图乙所示的电路.(2)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位置,测出12组左右不同的电压值U和电流值I,并将测量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3)数据处理①在坐标纸上以U为横轴,I为纵轴,建立直角坐标系.②在坐标纸上描出各组数据所对应的点.③将描出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得到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4.注意事项(1)电路的连接方式:①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因为小电珠(3.8V,0.3A)的电阻很小,与量程为0.6A的电流表串联时,电流表的分压影响很大.②滑动变阻器应采用分压式接法:目的是使小电珠两端的电压能从0开始连续变化.(2)闭合开关S前,滑动变阻器的触头应移到使小电珠分得电压为0的一端,使开关闭合时小电珠的电压能从0开始变化,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开关刚闭合时因小电珠两端电压过大而烧坏灯丝.(3)I-U图线在U0=1.0V左右将发生明显弯曲,故在U=1.0V左右绘点要密,以防出现较大误差.5.误差分析(1)由于电压表不是理想电表,内阻并非无穷大,会带来误差,电流表外接,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使测得的电流值大于真实值.(2)测量时读数带来误差.(3)在坐标纸上描点、作图带来误差.实验九测量金属的电阻率目标要求 1.熟悉“测量金属的电阻率”的基本原理及注意事项.2.掌握测电阻的电路图及误差分析.实验技能储备1.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由R=ρlS得ρ=RSl,因此,只要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横截面积S和金属丝的电阻R,即可求出金属丝的电阻率ρ.图1 2.实验器材。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下面将介绍一些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希望对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帮助。

一、力的平衡实验。

力的平衡实验是物理课程中的基础实验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力的平衡条件,掌握平衡力的作用规律。

实验材料包括弹簧测力计、各种重物和支架等。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合适的重物和测力仪器,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数据,最后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二、光的直线传播实验。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是物理课程中的经典实验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实验材料包括光源、凸透镜、凹透镜、平面镜等。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理论公式。

三、简谐振动实验。

简谐振动实验是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实验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简谐振动的特点,掌握简谐振动的规律。

实验材料包括弹簧、振动器、计时器等。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调节振动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振动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简谐振动的特点。

四、电路基本实验。

电路基本实验是物理课程中的基础实验之一。

通过这个实验,学生可以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基本规律,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测量方法。

实验材料包括电源、导线、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等。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搭建简单的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并通过实验数据计算电阻值。

以上就是一些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介绍,希望能够对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有所帮助。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物理知识,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为将来的学习和科研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直接打印

高中物理实验大全 直接打印

1高中物理实验 力学实验1、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2、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3、验证牛顿第二定律4、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6、碰撞中的动量守恒7、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8、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9、探究动能定理1、互成角度的两个共点力的合成 [实验目的]验证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原理]此实验是要用互成角度的两个力与一个力产生相同的效果(即:使橡皮条在某一方向伸长一定的长度),看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与这一个力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如果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相等,就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器材]木板一块,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一段,细绳套,弹簧秤两个,三角板,刻度尺,量角器等。

[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一张白纸钉在水平桌面上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 点,用两条细绳套结在橡皮条的另一端。

3.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两个细绳套,互成一定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 (如图所示)。

4.用铅笔描下结点O 的位置和两个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弹簧秤的读数。

在白纸上按比例作出两个弹簧秤的拉力F 1和F 2的图示,利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根椐平行四边形定则用画图法求出合力F 。

5.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与前面相同的位置O ,记下弹簧秤的读数和细绳的方向。

按同样的比例用刻度尺从O 点起做出这个弹簧秤的拉力F'的图示。

6.比较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得的合力F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相等。

7.改变两个分力F 1和F 2的大小和夹角。

再重复实验两次,比较每次的F 与F'是否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相等。

[注意事项]1.用弹簧秤测拉力时,应使拉力沿弹簧秤的轴线方向,橡皮条、弹簧秤和细绳套应位于与纸面平行的同一平面内。

2.同一次实验中,橡皮条拉长后的结点位置O 必须保持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实验汇总实验一:、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含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1, 装置图与原理:小车在勾码拉动下作 运动,通过研究纸带可以探究小车运动规律 2,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 电源的计时仪器,电源的频率是 ,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 V 电压,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 V 电压。

3,在某次“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其中一段打点纸带如图所示,A 、B 、C 、D 是连续打出的四个点.由图中数据可知,纸带的运动是 运动,其中连接勾码的应该是 端 3,纸带处理方法:★求B 点瞬时速度的方法: ★求加速度的方法:★ 本实验注意点:1,长度肯定不是国际单位! 2,留意相邻计数点间究竟有几个 2,本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吗实验二: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 装置图与原理:用两个力可以把结点拉到O 位置,用一个力也能把结点拉到O 点,即它们的 相同。

本实验要验证力的合成是否满足平行四边形。

图中用平行四边形法作出的合力实验值是 ,实际由等效替代得到的合力真实值是 ,和橡皮绳肯定一直线的是 。

2,主要实验步骤:(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 ,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 使结点达到某一位置O 点,此时需要记下 。

(2)在纸上根据 ,应用 求出合力F 。

(3)只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 , 此时需要记下 。

(4)如果比较发现 ,则说明力的合成 满足平行四边形定则。

3,本实验注意点:实验时橡皮绳、细绳、弹簧秤要和白纸 ,拉力大小、两个力夹角要 ,确定拉力方向 时描下的两个点距离要实验三: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 原理:本实验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1)保持 不变,探究 的关系 (2)保持 不变,探究 的关系 2,装置:重物作用是纸带作用是3,实验前首先 重物,适当倾斜木板直到 轻推小车运动后纸带上的点 为止,本步骤称为 ,目的是让小车受的外力等于 4,绳子拉力理论上大小为F=为方便改变拉力,还应该满足 ,则可认为F=3,本实验需要多次改变实验研究量得出多组数据,然后描绘出图像去得出结论。

A F 1F 2F ′F O在甲图中画出加速度a与外力F的关系图线,在乙图中画出加速度a与小车质量M的关系图线本实验的注意点是(1)(2)实验四: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实验装置与原理: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重锤,阻力远小于重力,故减少的能和增加的能近似相等。

本实验目的是验证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重锤的2,如果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研究,需要验证的机械能守恒表达式是,如果研究纸带任意两点,则需要验证的机械能守恒表达式是[注意项事]1.打点计时器安装时,必须使两纸带限位孔在,以减小摩擦阻力。

2.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第一、二点间距的纸带3.因不需要知道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需要测量重物的。

4. 本实验的长度单位肯定不是国际单位!重力加速度g要取!5. 自由下落较快,故本实验一般不用每5个点选一个计数点,直接连续选取即可,即T=6. 本实验可发现重锤减少的势能肯定增加的动能,原因是3,典型例题:例题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查得当地的重加速度g=9.80m/s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kg。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O,另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cm、70.18cm、77.76cm、85.73cm。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O点到运动C点,重力势能减少量等于________J,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____J。

(取3位有效数字)可得什么结论0 1 A B C D例题2:在本实验中,所用电源的频率为f ,某同学选择了一条理想的纸带如图。

图中O是打点计时器打的第一个点,A、B、C、D、E分别是以每打两个点的时间作为计时单位取的计数点)。

根据纸带求:(1)重锤下落的加速度。

(2)若重锤质量为m kg,则重锤从起始下落至B时,减少的重力势能为多少(3)重锤下落到B时,动能为多大实验五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1,实验原理:用测一段金属丝的长度L, 用测导线的直径d, 用测导线的电阻R, 由R = ,可得金属丝的电阻率ρ=2,实验电路:(1)电流表为什么采用外接法(2)滑动变阻器为什么采用限流接法3,典型例题在“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的实验中,所用金属电阻丝的电阻约为30 Ω.现通过以下实验测量该金属材料的电阻率.(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电阻丝直径,其示数如图所示,则该电阻丝直径的测量值d= mm.(2)实验中能提供的器材有开关、若干导线及下列器材:电压表V1(量程0~3 V,内阻约3 kΩ)电压表V2(量程0~15 V,内阻约15 kΩ)电流表A1(量程0~100 mA,内阻约5 Ω)电流表A2(量程0~ A,内阻约Ω)滑动变阻器R1(0~10 Ω)滑动变阻器R2(0~1 kΩ)电源E(电动势为V,内阻不计)为了便于调节电路并能较准确的测出电阻丝的阻值,电压表应选,电流表应选,滑动变阻器应选 .实验六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实验原理:,故需要的仪表有方法1:调节变阻器,测量两组数据U1 I1、U2 I2 ,立方程组:方法2:调节变阻器,测量多组数据,作U—I图象。

由图象的意义去求E 和r在方框中画出电源的U-I图像,其中直线和Y轴的交点的物理意义是:其中直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是:,特别注意Y坐标的起点是不是从开始!(2)测量电路如图如果某一次实验图象如图,可得E=r=(3)实验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故有E测E真,r测r真实验七: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1,实验电路:为什么电流表采用外接法,为什么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实验前应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置于2,实验原理:调节滑动变阻器,可以测出多组数据,再作小灯泡的图象,即得到伏安特性曲线3,在方框中定性画出对应的伏安特性曲线4,注意点:(1)为什么伏安特性是曲线(2)U-I图象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是不是表示该点对应的电阻实验八:练习使用多用电表1,测量电阻对应第条刻度线,该刻度线特点是2,测量电压和电流通常看第条刻度线,要注意该刻度线对应有几个典型量程。

3,测电阻注意点:(1)使用前应看一下指针是否指在刻度盘端的零刻线处。

如果不在,就应该进行(2)使用欧姆挡时,在选好后,还必须。

方法是:(3)测量时应该让指针在中间附近比较适合,如果指针明显偏在左边(即指针的偏转角),那么接下来的正确操作步骤应该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每次换档更换倍率,必须重新(5)测量完毕后,应该把选择开关置于(6)使用多用电表时,两只手只能握住表笔的绝缘棒部分,不能接触表笔上的金属部分。

典型例题1、某同学得用多用电表测量二极管的反向电阻。

完成下列测量步骤:(1)检查多用电表的机械零点。

(2)将红、黑表笔分别插入正、负表笔插孔,将选择开关拔至电阻测量挡适当的量程处。

(3)将红、黑表笔______ _____,进行欧姆调零。

(4)测反向电阻时,将__________表笔接二极管正极,将_________表笔接二极管负极,读出示数。

2、用多用电表进行了几次测量,指针分别处于a、b的位置,如图所示。

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面表格中所指的档位,a 和b 的相应读数是多少请填在表格中。

实验九: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目的】1.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2.学习间接测量微观量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利用 溶液在平静的水面上形成 油膜将油酸分子看做球形,测出一定体积V 的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 的油膜面积S,用 可计算出油膜的厚度。

这个厚度 近似等于油酸分子的 .注意:在用油膜法粗测分子直径的实验中,在哪些方面作了理想化的假设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实验器材】盛水浅盘、滴管(或注射器)、试剂瓶、坐标纸、玻璃板、痱子粉、油酸酒精溶液、量筒、彩笔. 【实验步骤】1.用滴管将油酸酒精溶液滴入量筒.数出每毫升油酸酒精溶液的 ,算出每滴液滴的 .2.把洗干净的浅盘水平放置,倒入约2 cm 深的水.用 纱网(或粉扑)将适量的 轻轻洒在水面上.3.用滴管将 轻轻滴入水面中央,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在浅盘上 盖上 ,用 在透明塑料盖板上描出4.数出透明塑料盖板上所描出的油膜边缘轮廓含有的 ,(不足半格的 ,多于半格 ),估测出油膜的面积,从而可以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5.清洗浅盘,擦去透明塑料盖板上的油膜轮廓线,重复 做2次至3次实验.实验十: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原理】用 法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再由 可求出玻璃砖的折射率。

无论玻璃砖是长方形、三角形还是圆形,只要可以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就能求折射率。

【实验步骤】1.用图钉把 固定在木板上.2.在白纸上画一条 ,并取直线上的一点O 为入射点,法线 .3.画出线段AO 作为 ,并在AO 上插上 .4.在白纸上放上 ,使其中一边与直线aa ′ ,并画出另一条 对齐线 .5.通过玻璃砖观察并调整视线方向,使P 1的像被 挡住,然后在观察一侧插上大头针P 3,使P 3挡住 ,再插上P 4,使P 4挡住 .6.移去玻璃砖,拔去大头针, P 3、P 4的针孔位置确定 ,7.用量角器测量 ,并查出其正弦值sin θ1和sin θ2.ab指针位置 选择开关所处挡位读 数a 直流电流100mA mA 直流电压 V b电阻×100Ω8.改变入射角,重复实验,算出不同入射角时的 并取平均值. 【思考】如果没有量角器,只提供一把直尺,你会测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正弦值吗实验十一: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1,原理:单摆在摆角很小时,可以看作 运动,其振动周期 T = 故有 g = ,如n 次全振动总时间为t ,则g = 2,装置图: 3,注意点:(1)对细线和摆球的要求是 (2)对摆角的要求是 (3)要使摆球在 内摆动,不能形成圆锥摆, (4)测摆长的要求是 (5)应该从 开始计时,并计数为第 次4,为进一步提高精度,也可作出 图象,求出图线的斜率k,即可 求得 g 值为 .根据图线斜率求g 值可以减小误差.5,误差分析:如果按下秒表时计数为第一次,则会引起g 的测量值 如果误把N 次全振动计数为N+1 次,会引起g 的测量值 如果测量摆长时漏加了小球半径,会引起g 的测量值如果实验过程中悬点细线出现了松动使得摆长变长了,会引起g 的测量值 如果不小心摆成了圆锥摆,会引起g 的测量值6,关于秒表的读数:指针是一格一格跳跃前进的,故不用 ,直接看就进的刻度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