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后损失特征及减损潜力研究
储粮损耗原因及减损措施
2
近 年来 粮 食 损 耗 总 体 情 况 从我 省多 家储备 粮承储 企业 调查 情况看 ,2 0 1 1
* 收 稿 日期 : 2 O l 4 一O 9 一O 3
以内的粮源极少 ,高水分 、高杂质粮食入库时虽已
作水 分杂质 减量处 理 ,但 水分超 过 安全水 分 ,且 不
通 讯 地 址 :福 州 市 闽侯 县 荆 溪镇 厚 屿村
偏离 ,未及 时发现 造成损 失 ,承 运人有 意增 减车辆
不仅水分杂质减量损失大 ,而且保管难度大 ,自 然 保管损耗率增大 , 正常情况一个保管周期 内的损耗 在定额损耗率以内是难 以实现的。从近年粮源情况
看 ,原先 的定 额 损 耗 率 已不 适 用 于 当今 的储 粮 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物品的偷盗行为,保管不当造成粮食发热霉变、严
粮食 质量达 不 到规定 而被拒 收 ,水 分 杂质整理 得远
对这部分损失 ;二是水分 、杂质减到标准以内的保 管自 然损耗。由于粮油正常生命活动 消耗 的干物
质 ,化 验和计 量 的 合理 误 差 ,检化 验 耗 用 的样 品 , 轻微 的虫 、 鼠、雀 为害 以及搬倒 中零 星抛撒 所产 生
对早 期规 定 的粮食 定额损耗 适 用性进行 了探 讨 , 同时对产 生损 耗 的原 因进 行 了分 析 ,提 出 了
降低 损耗 的措 施和 办法 。
关键词
粮食
损耗
分析
减耗
措施
年至 2 0 1 3 年 出仓粮食 平 均保 管 损耗 率 1 . O 8 ,其
1 早 期规 定 的粮 食 定 额 损耗 适 用 性 的
低于国家标准 ,给收购入库后的保管提供了保 障,
粮食作物机收减损问题浅析
SDNJH凋查研究/HiilE|202#$03!"#物%&'()题浅,宋鹏行目前,山东省小麦、玉米两种主粮作物的机械化收获率已达全国领先水平,机械化工作成绩斐然。
机械化收获相比人工收获在提高效率、减少损失、保证粮食安全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但机械化收获环节的损失问题也不容忽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厉 行节约、反对浪费”作出重要指示,我们粮食作物机收减损工作,总书记指示,进粮食一、标准要求衡量机收损失的根本依据。
根据JB/T5117-2017《全入收机要,全入小麦收机收获总损失率!1.2%、损率!1.0%、率!2.0%。
依据行准 《玉米收获机作量NY/T1355-2007)、国准《玉米收获机械》(GB/T21962-2020),玉米机收作量要在,玉米收获机作量:总损失率!3.5%,率!0.8%,率"85%,率!1.0%;玉米收获机作量:总损失率!4.0%,率!5.0%,率!2.5%。
二、鉴定现状目前全省小麦、玉米主粮作物机械化收获损失在1%、3%有保证的工作,近主的8kg/s的全入小麦收机,在的,收割机3m、20m,损失在200<300g,,达400〜500g,约2〜5.5kg,小麦:,损失率约0.4%〜1.1%。
玉米收获机以主的4行收获,在,2.5m、20m,、不6,以玉米4500,总损失率不2%。
三、问题浅析的,目前主的小麦和玉米收获机械在作的损失率方面本不在问题,机收损失的主要在于机具的使方面,主要方面有(一)机手的使用和操作机机收损失的重要因收获机械对机的要比较高的,机不仅做安全驾驶收获机械,要做方面:1•作前机具检查调收获机械在作程中发生故障都导致粮食损失,所作业前要做好充分的保调,预防和减少作程中故障的发生。
作前,依据明书对收获机械行全面检查与保,行空载试运转,检查机器各部分装置功否正常。
2.收获程中减少机收损失作程中,根据自然作物适时对机具键工作部的工作参数行调整,选择理的作速度、作行走路线、收宽,收获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减少机收损失。
新发展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新发展阶段我国粮食安全的挑战及对策研究摘要:粮食安全是确保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满足生存和健康发展所需的充足食物,它是确保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们国家基本解决了三餐问题,处于粮食安全形势历史最好时期。
但是,仍然面临着以下几个挑战:土地及水资源、作物种质资源的制约,绿色低碳指标约束,农业生产效率水平较低,粮食生产抵御灾害能力不足;对我国的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
要想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国家应该把调整土地政策作为抓手,以注入科技力量作为动力,加大对粮食生产的补贴力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并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粮食安全;粮食生产;粮食储备;节约粮食我国当下的粮食安全,仍然存在着一些模糊不清的认识,甚至还有不恰当的言论。
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一类是人们认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已经得到了保障,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不再需要将注意力放在粮食安全上。
二是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和技术上的“卡脖子”,造成了食品安全的巨大风险;三是食品安全问题完全可以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不必过于担心;如果不能纠正片面和错误的言论,以正视听,就有可能引起无谓的社会动荡,甚至会给国家粮食安全政策的落实带来负面影响。
所以,科学地分析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是非常必要的。
一、新时代粮食安全面临新挑战1.1土地及水资源制约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hm2,不足国际上的二分之一,且有逐年减少的趋势。
近几年来,虽然耕地质量有所提高,但是仍然没有摆脱整体水平偏低的困境。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以江南与华南为多,而西北与华北则缺水比较严重。
粮食生产用水受非粮用水挤压、水环境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等问题依然突出。
1.2绿色低碳指标约束我国的粮食生产必须走绿色、低碳发展的道路。
我国的粮食生产长期依赖于化肥和农药的施用,因此造成了严重的碳排和环境污染。
2015年起,农业部组织开展了“肥料和农药使用量量零增加”行动,通过5年来的努力,到2020年末,“肥料和农药”的减量增效已经成功完成了预期目标。
水稻机收损失的原因和减损的措施
水稻机收损失的原因和减损的措施摘要: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全机械自动化的收割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在水稻收获方面,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收获效率,还促进农业发展所需的人力投资。
然而,在水稻收获过程中,作物机械损失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将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同时,对水稻机械减产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能解决相关问题。
根据国家粮食物资储备办公室的统计,中国每年粮食储运和处置的损失高达70亿公斤。
总的来说,粮食作物在储存阶段的损失是非常明显的,一些机械作物的损失率高达10%。
因此,到2021年,农业和农村省份都加大研究减少作物机械损失的重要技术的步伐。
减少粮食储运损失,为整个粮食生产、采购和流通链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理使用科学的储粮设备,可减少粮食损失不到2%;加大力度促进在储存和运输中使用无害环境的食品储存技术,推广适当加工技术。
关键词:水稻机;减损原因;机收;现状分析一、引言目前,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的机械性能分别为94%、98%。
79%,基本食物收割原则上已经机械化。
机械减产是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和浪费,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手段。
最近,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食品保护行动计划》。
如果三种主要作物的机械作物损失率平均降低1%,国家每年可以恢复约1200亿公斤粮食损失,这对减少机械作物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农业和农村系统组织了大量机械收割,减少了大规模训练、推广和比赛的损失。
在“夏季”期间,小麦收成减少了约25亿公斤,“双收”期间的平均损失率保持在2%以内,水稻的初始收成减少了约500万公斤,每个生产区的平均损失率保持在3%。
成功地减少了秋收的损失。
对应“多样性、区域、站点、链接”。
作为食品生产机械化的最高优先事项,必须减少机械收获。
为了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我们必须关注定向问题和定向目标,关注机器和机器人当前和长期运行的两个重要因素。
“三夏”之后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重要的农业季节。
浅析豫东小麦机收损失原因及减损措施
浅析豫东小麦机收损失原因及减损措施作者:付云峰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2024年第01期小麥机收减损是指小麦在机收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减损措施,是小麦增产、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现代水平的关键技术之一。
从大田高产到颗粒归仓,机收减损是重要一环。
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分析总结出了豫东小麦机收损失原因及减损措施。
一、小麦机收损失原因(一)小田拼大田,品种差异,机收时间不适宜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单元收获,机收作业存在掉头频繁、碾压过多,增加了小麦机收损失。
相邻种植户的小麦品种、播种时间、地力肥力、耕作方式均存在差异,小麦长势与成熟期参差不齐,这就决定了每个种植单元小麦的收割时间、收割方式会各不相同。
但小田拼大田又必须在同一时间、用同一种方式收割。
此外,部分农机手为了增加作业量,在晴好天气连续作业,因此存在收割小麦成熟度不同的情况,过度成熟时,籽粒易脱落,茎秆脆性增加,易掉穗或折断,增加了小麦的损失。
并且,农机手为了在雨天抢收,在早晚收获成熟度不足的小麦时,麦穗、秸秆潮湿,易造成夹带损失,也会造成籽粒破损率增多,增加损失。
因品种不同,小麦高度不一,机手不能及时调整割茬高度,收获时易漏割,也会增加损失。
(二)农机手操作不规范,收割机械老化农机手没有参加岗前培训,机收减损意识匮乏,农机农艺相结合的认知度薄弱。
农机手只追求数量,不能根据小麦的成熟度、品种差异等因素调整机具参数,忽视了收割质量。
例如,凹板间隙过小,收获较干燥的小麦时,堵塞筛孔,籽粒洒落,增加损失;掉头转弯时,没有将割台升起,行走轮压倒没有收割的小麦,造成漏割损失;收割速度过快,喂入量过大,造成排草夹带损失;割茬过高,造成小麦漏割,增加损失。
部分小麦收割机尽管作业前进行了全面检查、维护与保养,但机器本身部件老化,不能进入理想的工作状态,也会增加损失。
二、小麦机收减损措施(一)机具准备小麦联合收割机存在一年中使用时间短、闲置时间长的情况,行走、转向、收割、输送、清选、卸粮等机构的运转,各零件之间的配合间隙,传动带、张紧轮的松紧度,轮胎气压,各摩擦面的润滑,油料是否充足等情况都会发生细微变化。
2021年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作物成灾面积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分析
2021年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农作物成灾面积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情况分析一、农作物播种面积及产量农作物是农业上栽培的各种植物,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油料作物、蔬菜作物、花、草、树木)两大类。
"人以食为天",表达了人与食物的关系,合理的膳食搭配才能给人类带来健康。
2021年中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763万公顷,同比增长0.7%;棉花播种面积为303万公顷,同比下降4.4%;小麦播种面积2357万公顷,同比增长0.8%;玉米播种面积为4332万公顷,同比增长5%;油料播种面积为1310万公顷,同比下降0.2%。
农作物播种面积主要包括粮食、棉花、油料、糖料、麻类、烟叶、蔬菜和瓜类、药材和其它农作物九大类。
2021年中国粮食产量为68285万吨,同比增长2%;棉花产量为573万吨,同比下降3%;小麦产量为13695万吨,同比增长2%;玉米产量为27255万吨,同比增长4.6%;油料产量为3613万吨,同比增长0.8%。
二、农作物受灾情况不论种植在耕地上还是种植在非耕地上,均包括在农作物播种面积中。
在播种季节基本结束后,因遭灾而重新改种和补种的农作物面积,也包括在内。
其中2021年中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为1174万公顷,同比增长17.49%。
2016-2021年中国农作物受灾面积及增速其中2020年中国旱灾农作物成灾面积为2510千公顷,同比下降24.6%;水灾农作物成灾面积为3040千公顷,同比增长16.5%。
其中2020年中国旱灾农作物受灾面积为5080千公顷,同比下降35.2%;水灾农作物受灾面积为7190千公顷,同比增长7.6%。
2021年中国因洪涝和地质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2477亿元,同比下降7.8%;因干旱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201亿元,同比下降19.3%;因低温冷冻和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133亿元,同比下降13.6%;因海洋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30亿元,同比下降80.5%。
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对策分析
我 国农户 每 年储 粮 总 量 约 占总产 量 的 4 % 到 0 5 % 。据 国家 粮食 局抽样 调 查显 示 , 0 由于农 户 储 粮 年储粮 过程 中 的鼠害 、 害 、 变等 原 因 , 户 储 粮 虫 霉 农
储粮条件较差 , 缺乏储粮技术 , 再加上每 国家粮食安全 , 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 , 不仅要稳 装具简陋, 定和扩大粮食种植 面积 , 提高粮食单产和总产 , 还 要提高全社会爱粮节粮意识 , 强化从生产到消费全
购置 补贴 范 围 , 高农 机具 购 置 补 贴标 准 , 导 金 提 引
工、 消费过程 中的损失浪费量一直居高不下 , 国 据 家粮食部门披露的数据匡算 , 目前我 国粮食产后综
融机构 改善对 农户 购机 的信 贷支 持 和 金融 服 务 , 建
立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 系, 逐步提高粮食 收割、 脱粒、 干燥 机械化程度和水平 , 为减少粮食产后损
< 策 失 的对 策分 析
刘振江 李 飞
摘
要: 由于粮食产后减损增收没有 引起各级政府 及有关各方 的高度重 视 , 国粮食 收割 、 储 、 我 仓 运输、 加工 、 消费
过程 中的损失浪费量一直居高不下。确保国家粮食 安全 , 进经济 发展社会稳 定 , 促 不仅 要稳定 和扩大 粮食种 植面 积, 提高粮食单产 和总产 , 还要提高全社会爱粮节粮 意识 , 化从生产到 消费全 过程节粮 措施 , 强 切实 减少我 国粮食 产后 损失和浪费。
失、 增强粮食有效供给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
二、 加快 农户 小型粮 仓 工程建 设
合损失率 已高达 1%以上 , 0 远高于发达国家 3 %以
下 的损失率。2 1 00年我 国粮食总产量达到 56 44亿
水稻减损调研报告
水稻减损调研报告水稻减损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的主要食粮之一。
然而,由于农业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包括病虫害、自然灾害、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不当等,导致水稻减产和损失。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水稻减损的主要原因和可能的解决方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通过向水稻种植户发放问卷和进行实地观察,收集数据和资料。
三、调研结果:调研结果显示,水稻减损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虫害:水稻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害,例如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等。
这些病虫害会导致水稻植株生长不良,减少产量。
2.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风雹等也是导致水稻减损的重要原因。
这些灾害会破坏水稻田的生长环境,造成植株死亡或受损。
3. 肥料和农药使用不当:一些种植户在施肥和使用农药时没有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导致水稻植株对肥料和农药的吸收不良,从而影响生长和产量。
4. 管理不善:一些种植户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管理不善,如不及时疏松土壤、揭阳耙、排灌不当等,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和产量。
根据这些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来减少水稻减损:1. 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合理选用农药,并按照规定的剂量和方法进行使用,及时进行防治措施,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2. 强化自然灾害防范:加强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的建设,提前预防和应对自然灾害,包括采取有效的排涝措施、种植适应抗旱和耐洪的水稻品种等。
3. 合理使用肥料和农药:确保肥料和农药的适量使用,按照要求施肥和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对水稻造成伤害。
4. 积极管理水稻田:加强水稻田的管理,包括及时疏松土壤、杂草防控、及时排灌等,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水稻生长,增加产量。
四、结论:水稻减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通过加强病虫害防治、自然灾害防范、合理使用肥料和农药,以及积极管理水稻田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稻减损,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民 日常生活消费所需 的主要粮食品种 , 三大粮食品 种 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超过了 9 0 %。在食用油 消费品种 。 据此 , 本文所确定 的粮食产后损失浪费评 价品种为水稻( 粳稻、 籼稻) 、 小麦、 玉米、 大豆 、 花生、 油菜籽等 6 个粮食 品种 。 1 . 2 粮食产后 系统的界定 曹宝明[ 2 ] 指出粮食经济系统涵盖 了整个粮食再 生产过程 , 它从粮食生产的要素供应与投入开始 , 一 直延伸到粮食消费过程的结束。 具体而言 , 整个粮食
促进粮食增产更具有效率 。构建粮食产后损失浪费 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准确把握粮食产后各个 环节 损失浪费的情况 , 为我国粮食产后减损措施的实施 , 促进节粮减损 、 确保粮食安全提供有效依据。
经济系统由 3 个子系统构成 : 粮食产前系统 、 粮食生 产系统 、 粮食产后系统 。 粮食产前系统为粮食生产提
这一环节 , 不存在分流 , 且属于同一主体行为下的数
量减少 , 这类环节一经完成则不再重复 。 但非单一环 节下粮食产后损失数量的测定则相对 比较复杂 , 非
赵霞等: 粮食产 后损失 浪费 评价指标 体系 研究
单一环节在粮食产后系统中重复出现 , 除了粮食产 后分流于非单一环节的比例不同外 , 也意味着粮食
6
本环节。同一批粮食只流经收获、 干燥、 消费这 3 个
环 节一 次 , 属 于单一 环节 ; 同一 批粮食 有 可能 经 过多
次储藏 、 运输 、 加工和销售这 4 个环节 , 属于非单一
环节。单一环节的粮食产后损失浪费数量的测定 比
较简单 , 因为在粮食产后过程中 , 1 0 0 %的粮食经过
粮食储运过程损失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粮食储运过程损失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作者:杨晓鑫来源:《农业科技与装备》2020年第05期摘要:粮食储运过程损失覆盖粮食收获、收购、运输、存储、加工等全过程产业链。
结合生产实践,分析粮食储运各环节产生损失的原因及途径,提出降低粮食储运各环节损失的对策建议,以期为降低粮食产后损失、促进农民减损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参考。
关键词:粮食储运;过程损失;原因;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20)05-0074-02我国粮食供求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近年来粮食进口量持续增加,每年进口的谷物和大豆在5万t以上。
据统计,我国粮食从生产到餐桌的过程中,每年损耗相当于0.13亿hm2耕地的粮食产量,约占总产量的10%,远远高于发达国家3%和世界平均5%的损耗水平。
我国粮食储运过程损失的原因繁杂,覆盖粮食收获、收购、运输、存储、加工等全过程产业链,降低粮食储运过程损失已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目前这项工程应用较广、水平较高,可实现在粮食收获、收购、运输、存储、加工等全过程的生产管理与优化。
本课题通过对粮食储运损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以利于粮食储运工程的实施,减少粮食损失,促进农民减损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1 粮食储运损失产生原因分析1.1 粮食收获环节粮食收获环节损失是指田间收获过程中由于不可再食用或转为非食用用途而引起的可食用数量减少,主要包括遗漏、丢弃、变质、虫害及饲喂动物等。
自然条件、技术装备及管理决策等因素在粮食收割、脱粒、清粮、田间运输等环节会造成粮食损失。
例如:恶劣天气引发作物倒伏、病虫害等现象发生;作物过熟导致果实脱落;全程机械化收获过程中,因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机械设备性能差等因素增加粮食损失;散户人工收获时,人为遗漏、收获时机等因素造成粮食损失。
1.2 粮食干燥环节粮食干燥关系到粮食安全储藏。
新收获的粮食中水分含量较高,易导致粮食发热霉变,需对粮食进行干燥处理,使其水分含量降到安全水平以下方可储藏。
我国农户粮食产后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农户粮食产后处理现状、问题及建议我国农户粮食产后处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一、现状分析农户粮食产后处理是指农民将庄稼收割下来后进行的一系列操作,包括砍花、碾米、磨面、打豆腐等,使粮食能够更好地保存和消费。
在我国农村,种粮是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所以粮食产后处理非常重要。
然而,目前我国农户粮食产后处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大多数农户缺乏先进的粮食产后处理设备和技术,导致粮食加工效果不佳,浪费粮食资源。
其次,农户缺乏专业的知识和操作技能,无法对粮食进行有效的储存和加工,容易造成粮食霉变变质,影响食品安全。
此外,农村地区缺乏成熟的销售渠道和市场,农民只能通过低价出售粮食,收入较低。
最后,农村地区缺乏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行业规范,使得农户粮食产后处理的意识和水平普遍较低。
二、问题分析1.缺乏先进的粮食产后处理设备和技术由于农户经济条件有限,大多数农户还停留在传统的粮食加工方式,使用简单的手工工具,如石磨、手摇化肥机等。
这些设备的效率低下,而且加工出的粮食品质不尽人意。
2.知识和操作技能不足农户缺乏粮食产后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不能合理储存和加工粮食。
农民普遍缺乏科学的粮食储存措施,粮食袋装储存,容易引起虫害和霉变。
此外,由于操作技术问题,农民常常不能正确判断什么时候粮食可以出售以获得最佳收益。
3.缺乏销售渠道和市场农村地区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相对匮乏,农民只能通过低价出售粮食。
一方面,这导致农民收入较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另一方面,这也加剧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
4.政府政策扶持不足农户粮食产后处理的发展受到政府政策扶持不足的限制。
政府在推动农业发展和扶持农民增收方面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农户在粮食产后处理方面缺乏相关支持和引导。
三、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以改善我国农户粮食产后处理的现状:1.完善粮食产后处理设备和技术支持政府应加大投入,支持农民购买先进的粮食产后处理设备,推广科学合理的加工技术。
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情况概述
doi:10.16736/41-1434/ts.2021.06.001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情况概述Overview of Postpartum Loss of Grain in China◎ 王佩琦,高 兰(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1)WANG Peiqi, GAO Lan(COFCO Research and Engineering (Zhengzhou) Co., Ltd., Zhengzhou 450001, China)摘 要:本文系统分析了粮食产后各环节损失的原因及损失量,针对相关粮食损失原因及状况,提出了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的措施及建议,以期为我国实现节粮减损提供支持。
关键词:粮食产后损失;损失原因;损失量;发展措施及建议Abstract: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auses and the amount of loss in each post-partum grain, Som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reduce postpartum loss of grain we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offer support to realize the grain loss in our country.Keywords:postpartum loss of grain; the reasons for the loss; losses; development measures and recommendations 中图分类号:F762.1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生产国和消费国,粮食总产量连续5年保持在6.5亿t以上,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的粮食供求仍然处于紧张状态。
影响粮食安全的潜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减少粮食产后损失,也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工作内容。
耕地减产损失评估报告
耕地减产损失评估报告
耕地减产损失评估是一种评估耕地减产情况和损失程度的方法,旨在帮助决策者了解耕地减产的原因、范围和影响,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下面将从耕地减产的原因、评估方法和影响三个方面进行讨论和回答。
首先,耕地减产的原因。
耕地减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耕地生产力降低或不再适合农业生产的情况。
其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变化、土地退化、水资源减少等,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耕地的肥力和可耕性。
人为因素主要涉及不合理的农业管理和过度利用资源,如过度灌溉、非合理施肥、过度开垦等。
其次,耕地减产的评估方法。
耕地减产的评估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和指标进行,例如,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产量下降率、农产品价格上涨等。
其中,产量下降率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可以通过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来计算。
此外,还可以通过土壤肥力评估、遥感技术和田间调查等手段来获取更详细和准确的数据。
最后,耕地减产的影响。
耕地减产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方面,耕地减产会导致农产品的产量减少,进而影响市场供应和价格。
另一方面,农民的收入将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一部分农民失去耕地和生计。
此外,耕地减产还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引发土地荒漠化、水资源紧缺等问题。
综上所述,耕地减产损失评估报告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耕地减产的原因、评估耕地
减产的程度和影响而进行的评估报告。
通过深入分析耕地减产的原因、运用合适的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可以为决策者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具体的依据,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稻谷加工粮食损失与治理对策研究
我国稻谷加工粮食损失与治理对策研究樊琦;刘梦芸;祁华清【摘要】At present,the phenomenon of rice loss during processing is very serious,especially the product yield is in low level for a long time,the products nutrient loss is serious,which is the great threat to the national food security and the residents'healthy diet.The whole society still lack effective management measures.Discussion and research was carried out among domestic grain guild,research institutes and nine domestic rice processing enterprises.The main reasons to cause rice loss during processing included the concept of consumer spending,process configuration,product standard system and the way of paddy drying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consumer,enterprise,industry management,the postproduction processing pattern and so on.The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which included strengthening science popularization and advocating healthy grain consumption,formulating reasonable process and improving the revision of relevant standards,strengthen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increasing technical equipment level, increasing the policy support intensity on rice dry of new agricultural management main body,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to improve rice product rate,improving the industry admission system and promoting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我国稻谷加工企业众多,目前在稻谷加工环节损失现象十分突出,特别是产品出品率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加工产品营养素损失严重,极大威胁着国家口粮安全和居民饮食健康。
小麦机收损失的原因及减损措施
小麦机收损失的原因及减损措施新疆阿克苏市喀拉塔勒镇农业发展服务中心843014摘要:随着近些年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日益加深,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农业生产模式,其中以小麦收割作业为主,传统收割多需借助人力劳动进行,极不利于生产效率与生产质量的提升。
随着收割机的大范围应用和普及,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小麦收获作业,为粮食作物的安全生产提供帮助和支持,但受到收割机作业环境的影响,加之收割时间过于集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收割机械状态,增加小麦损失量。
面对此种现象,就要综合分析造成小麦收割损失的原因,并提出降低损失率的具体措施,以期不断提高小麦收割机收获技术水平。
关键词:小麦收获;损失原因;减损措施粮食安全生产一直与民生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也是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格外关注的头等大事。
而小麦在粮食作物中占据了至关重要的地位,需为其生产提供诸多安全保障,在开展小麦机械化收割作业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机械水平及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小麦收割损失率,为提高小麦收获效率与收获质量,就需对收获损失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减损措施,更好的满足新时期人们用粮需求,尽可能减少机械收获小麦损失量。
1.小麦机收损失的原因1.1小麦成熟度偏大倘若等到小麦完全成熟后再开展机械化收割作业,此时植株含水量会明显降低,并出现易脆、易断等现象,实际收割环节,拨禾轮会对穗头产生敲击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麦粒掉落数量,最终造成小麦减产。
1.2农机手操作不当首先,一部分农机手在收割过程中,特意拆卸原有脱粒滚筒,并将其换成钉齿滚筒,虽然此举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小麦收割效率,减少堵塞现象的发生,但却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小麦脱粒质量[1]。
其次,部分农机手未经过专业培训就上岗作业,有甚者并未取得收割机驾驶资格,因此,无法熟练且充分的掌握收割机操作技能,大大降低收割机脱粒质量。
最后,农机手过于重视收割效率,往往忽视了规范性作业的重要性,实际收割未严格按照直线行驶,致使一部小麦出现倾倒现象,极不利于收割作业的顺利进行。
中国花生收获损失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花生收获损失的影响因素研究张静;黄东;史常亮;武拉平【摘要】本文基丁全国14个省269个农户的调查问卷对花生收获损失率进行分析,发现全国各省及四大区域的花生损失率存在差异.基于以上分析,运用Tobit模型对花生收获损失率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性别、家庭劳动力数量、机械收获、收获时是否成熟对花生收获损失具有正向影响,农户转入土地意愿、是否赶种下一季、收获时的虫害程度、装运工具及脱果方式对花生收获损失具有负向影响.【期刊名称】《花生学报》【年(卷),期】2017(046)004【总页数】5页(P68-72)【关键词】花生;收获损失;Tobit模型【作者】张静;黄东;史常亮;武拉平【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5.2;F326.12花生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油料作物与经济作物,也是我国极具竞争力的优质油料作物和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同时又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和扶持的对象。
世界上有100多个国家种植花生,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和美洲。
我国花生种植面积及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2016年世界花生种植面积2.54×107hm2,产量4.22×107t[1];我国花生种植面积4.75×106hm2,产量1.7×107t,分别占世界花生种植面积及产量的16.68%、40.26%,居世界第二和第一。
同时,我国也是花生第一大消费国。
然而,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问题方面一直比较注重产前和产中环节的要素投入和管理,对粮食产后节约减损的关注严重不足[2-3]。
国家粮食局统计表明,中国每年粮食损失量大约相当于1.3×1011m2耕地的粮食产量,损失浪费已成为危及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4]。
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超七百亿斤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
我国每年粮食产后损失超七百亿斤相当于两亿人一年的口粮佚名
【期刊名称】《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年(卷),期】2014(30)5
【摘要】在第二十四个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到来之际,国家粮食局今天表示,我国粮食产后损失浪费很大,节粮惜粮潜力巨大。
据有关科研单位和专家测算,由于农户家庭储粮设施简陋、粮食装卸运输抛撒遗漏、过度或粗放式加工,我国每年造成的粮食损失至少在700亿斤以上,相当于2亿人1年的口粮。
其中,由于农户储粮装具简陋,保管技术水平低,受鼠害、虫害和霉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粮食损失率约为8%,核算每年农户储粮环节损失约400亿斤。
【总页数】1页(P50-50)
【关键词】国家粮食局;产后损失;粮食损失率;失超;农户储粮;科研单位;储粮设施;装卸运输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233.72
【相关文献】
1.我国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超过600亿斤 [J],
2.我国每年粮食损失500亿斤 [J],
3.我国每年因储粮等环节损失浪费粮食达700亿斤 [J], ;
4.粮食产后损失每年500亿斤 [J],
5.每年损失150亿斤粮食太可惜——农业部向粮食过度加工发“禁令” [J], 刘艳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粮食损失调查总结
粮食损失调查总结近年来,粮食损失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粮食是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但在生产、储存、运输和消费的过程中,粮食损失无处不在。
粮食损失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资源,也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了威胁。
本文将对粮食损失的现状进行调查总结,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粮食损失的现状1.生产环节: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气候变化、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作物减产和损失。
同时,农民在种植、施肥、灌溉等技术方面的不足也会导致粮食损失。
2.储存环节:在粮食储存过程中,由于温度、湿度、虫害等因素的影响,粮食容易受潮、发霉、变质。
此外,储存设施的不完善和管理不善也是粮食损失的主要原因。
3.运输环节:在粮食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工具、包装材料等方面的问题,粮食易受挤压、摩擦和震动等影响,导致粮食破损和损失。
4.消费环节:在食品加工、餐饮等环节中,由于操作不当、存储不当等原因,导致粮食浪费和损失。
二、粮食损失的影响1.资源浪费:粮食损失意味着大量的资源被浪费,包括土地、水、能源等。
这对于资源紧缺的地区来说是一种不可承受的负担。
2.环境污染:粮食损失导致大量的废弃物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同时,由于需要大量的水、化肥、农药等来种植粮食,这也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3.经济损失:粮食损失直接导致农民收入的减少,同时也增加了国家的粮食进口压力。
此外,粮食价格的上涨也会对消费者的生活造成影响。
三、粮食损失的解决方案1.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种植、管理、储存技术水平,减少作物减产和粮食损失。
2.改善储存设施和管理:加强粮食储存设施的建设和改造,提高管理水平,减少粮食受潮、发霉、变质等问题。
3.完善运输设备和包装材料:改进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的设计,减少粮食在运输过程中的破损和损失。
4.提高消费者意识:加强对食品加工企业和餐饮业的监管,倡导节约用餐和减少浪费的生活方式。
5.建立粮食损失监测和预警系统:通过建立科学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应对粮食损失问题,减少损失的发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 业 工 程 学 报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C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o f Ag r i c u l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in r g
(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C S A E ) , 2 0 1 6 , 3 2 ( 2 3 ) : 1— 1 1 . ( i n C h i n e s e wi t h E n g l i s h a b s t r a c t ) 1 0 . 1 1 9 7 5  ̄ . i s s n . 1 0 0 2 — 6 8 1 9 . 2 0 1 6 . 2 3 . 0 0 1 h t t p : / / w ww . t c s a e . o r g
p o s t h a r v e s t l o s s e s a n d i t s r e d u c i n g p o t e mi  ̄ i n C h i n a [ J ] .T r a n s a c t i o n s o f t h e C h i n e s e S o c i e t y o f Ag i r c u l t u r a l E n g i n e e i r n g
文 章编 号 : 1 0 0 2 — 6 8 1 9 ( 2 0 1 6 ) 一 2 3 - 0 0 0 1 - 1 1
高利伟,许 世卫 ,李哲敏 ,成升魁,喻 闻,张永恩 ,李灯华,王 禹,吴 晨.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后损失特征及减损 潜 力研 究 [ J ] .农 业工 程 学报 ,2 0 1 6 ,3 2 ( 2 3 ) :1 —1 1 _ d o i :1 0 . 1 1 9 7 5  ̄ . i s s n . 1 0 0 2 — 6 8 1 9 . 2 0 1 6 . 2 3 . 0 0 1 h t t p : / / ww w . t e s a e . o r g
、 b1 . 3 2 No . 2 3
De c .2 0 1 6
中国主要 粮食作物产后损 失特征及减损潜 力研 究
高利 伟 , 一 ,许 世卫 , ,李哲敏 ,成 升魁 。 ,喻 闻 ,
张永恩 , 一 ,李灯 华 , 一 ,王 禹 ,吴
晨 , 2
( 1 .中国农业 科学院农业信息研 究所 ,北 京 1 0 0 0 8 1 ;2 . 农业 部数 字农 业预 警技 术重 点实验 室,j 京 1 0 0 0 8 1 ;
Ga o L i we i , Xu S h i we i , L i Zh e mi n , Ch e n g S h e n g k u i , Y u We n , Z h a n g Y o n g e n , Li De n g h u a , Wa n g Y u , Wu C h e n g . Ma i n g r a i n c r o p
获 、运输 、干 燥和储藏 )损失特征 及其减损潜力 。结 果显示 ,中国作物 产后损失率较高 ,水稻 、小麦和玉米产后综合损 失率分别为 6 . 9 %、7 . 8 %和 9 . O %,三 者平 均损失率 7 . 9 %,高于 发达 国家 作物产后损 失水平 。粮食产后损 失中,储藏环节
损失 比重最高 ,损 失比例达到 4 0 . 3 %,其 次是收获环节 ,为 3 1 . 4 %,运输和干燥环 节损 失较 小,分别为 1 1 . 1 %和 1 7 . 2 %。 农户储藏和收 获是作物产后减损 的重点环节 。情景分析结果显示 ,通过 改进 产后不同环节技术条件 ,可 以有效减少作物 产后损失 ,情景 5 ( 粮食产后环节技 术条件达 到最优 )三大粮食作物产后损失率均可 以降低到 4 . 0 %以下。由此可 见,中 国粮食作物产后减 损存在较大潜力 ,减 损重点应落在农户储粮环节 以及 作物 收获环节 。作物产后减损需要 国家农业科技
d o i: Βιβλιοθήκη 0 引 言 粮食 产后损 失是一 个全球性 问题 。尤其在发 展 中国
等原因,每年中 国粮食产量的 7 %~ 1 1 %在产后环节被损 失掉【 4 ] ,相 当于 3 5 0 0  ̄5 5 0 0万 t 的粮食产量 ( 粮食总产 量按 照 5亿 t 计算 ) 。产后环节 中,农户储粮损失尤为严 重, “ 十一五 ”期 间农户粮食储藏损失率约为 8 %,每年 损失粮食约 2 0 0 0万 t , 相当于 4 1 1 万 h m2 良田粮食产量[ 5 ] 。 目前全 国粮食库存居历史最高点 ,中国粮食产量 的 5 0 % 左右分 散在农 户层面 ,1 / 6的粮食储存在简 易仓 囤,安全 储粮面 临前所 未有 的困难和挑 战【 6 】 。除 了储粮损失之外, 收获、运输 、干燥等过程 中 由于各种原 因也存在着不 同 程度 的损 失。 中国学者 围绕粮 食产后减 损 已经开展 了广泛研 究, 其 中主 要集 中在 农户安全储 粮研究方面 。储粮装具研 究 方面 ,蔡静平等【 _ 通过 小麦储粮试验 ,比较了不同储粮 装 具 的性 能 ,发现传 统农户储粮 装具 由于不 能有 效利用储 藏技术 ,年均储粮损 失在 6 %以上 ,而新型储粮 装具可使 储粮损失 降到 1 %以下 。陈智斌等[ 8 】 研究了不同储粮装具 对水稻 品质 的影 响,与其他装 具相 比彩钢板仓 可 以有效 减缓稻 谷 品质劣 变 ,是适合 南方农户储粮 的装具 。药剂 防治方面 , 柏光 富等[ 9 ] 和张延礼【 m 】 分别测 试了 “ 防虫磷 ”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 0 0 1 0 1 ) 摘 要 :为减 少作物产后损失 ,增 加粮食供应数量 。该文基 于物质 流分析方法 以及农产 品流动特征 ,建立 了一套量化作
物产后损失 的计算 方法 ,在 已有数据 基础 上 ,重点分析了 2 0 1 0年 中国三大粮食作物 ( 水稻、小麦和玉米 )产后 ( 包括 收
政 策作保障 ,通过 提升农户科学储粮 意识以及提高作物机械收获水平和 改进 作物收获质量等综合措施,最终实现 中国粮 食作物产后损失 的降低 。研 究结果为中 国粮食产后减损政策和措施 的制定及实施提供借鉴 。 关键 词:作物;收获 ;干燥 ;运输 ;储藏;产后损失;减损;谷物;粮食安全
d o i :1 0 . 1 1 9 7 5  ̄ . i s s n . 1 0 0 2 — 6 8 1 9 . 2 0 1 6 . 2 3 . 0 0 1 中图分类号:¥ 3 7 文献 标 志 码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