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涌吐药
涌吐药课件-中药学本科十四五教材
![涌吐药课件-中药学本科十四五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e8602ac6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4.png)
胆矾
• 【来源】 三斜晶系胆矾的矿物,主含含水硫酸铜(CuSO 4 ·5H 2 O)。
• 【药性】 酸、涩、辛,寒。有毒。归肝、胆经。 • 【功效】 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
【应用】
• 1.风痰壅塞,喉痹、癫痫、误食毒物。 • 2.风眼赤烂、口疮、牙疳。 • 3.胬肉、疮疡不溃。本品外用,有祛腐蚀疮作用。
• 2.疟疾。本品善祛痰而截疟,为治疟之要药。适用于各种疟疾,尤以 治间日疟、三日疟为佳。
• 【用法用量】 煎服,5~9g;入丸、散酌减。涌吐可生用,截疟宜 酒制用。治疟宜在病发作前半天或2小时服用,并配伍陈皮、半夏等 减轻其致吐的副作用。
• 【注意事项】 本品有毒,且能催吐,故用量不宜过大,体虚及孕妇 不宜用。
甜瓜蒂
• 【来源】 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蒂。 • 【药性】 苦,寒。有毒。归胃经。 • 【功效】 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应用】
• 1.风痰、宿食停滞,食物中毒。 •2.湿热黄疸。
• 【用法用量】 煎服,2.5~5g;入丸、散服,每次0.3~1g。外用适 量;研末吹鼻,待鼻中流出黄水即可停药。
• 【注意事项】 体虚、吐血、咯血、胃弱、孕妇及上部无实邪者忌用。
• 【用法用量】 温水化服,0.3~0.6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敷,或 以水溶化后外洗。
• 【使用注意】 体虚者忌用。
中药学
感谢观看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中药学
涌吐药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凡以促使呕吐,治疗毒物、宿食、痰涎等停滞在胃脘或胸膈以上所致 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涌吐药,又名催吐药。
• 本类药物味多酸苦辛,归胃经,具有涌吐毒物、宿食、痰涎的作用。 适用于误食毒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或宿食停滞不化,尚未入肠, 胃脘胀痛;或痰涎壅盛,阻于胸膈或咽喉,呼吸急促;或痰浊上涌, 蒙蔽清窍,癫痫发狂等证。
中药学_涌吐药
![中药学_涌吐药](https://img.taocdn.com/s3/m/506262afd4d8d15abe234e95.png)
常
山Ⅲ
【来源】为虎耳草 科植物常山的根。切 片生用或酒炒用。 【处方名】常山。
【药性】苦、辛,寒。有毒。归肺、胃、肝经。 【功效应用】,。 1.涌吐痰涎—胸中痰饮—甘草 2.截疟—疟疾—草果、厚朴、槟榔等(截疟七宝饮) 【用法用量】煎服, 4.5 ~ 9g ;入丸散酌减。涌吐可 生用;截疟宜酒制用。治疗疟疾宜在寒热发作前半天或 2 小时服用。 【使用注意】因能催吐,用量不宜过大,体虚及孕妇 不宜用。 常山苦辛而寒,有毒。具有涌吐痰饮及截疟之功,可 治胸中痰饮及疟疾,尤以治疟疾最为常用。但作用强烈, 能损正气,体虚者慎用。酒炒能缓其催吐之力,故截疟宜 酒炒用。
瓜
蒂Ⅲ
【来源】为葫芦 科植物甜瓜的果 蒂。生用。 【处方名】瓜蒂、 甜瓜蒂。
【药性】苦,寒。有毒。 归胃经。
【功效应用】 ┌痰热郁胸,癫痫发狂,或喉痹喘息—单 1.涌吐痰食│ 用或配郁金 └胃内宿食不化—赤小豆、豆豉:瓜蒂散 ┌研末吹鼻 2.祛湿退黄—湿热黄疸│ └煎汤内服 研末0.1g,分为6包,晨起空腹每隔20~30分钟两侧 鼻孔各吸1包,3次用完。间隔7天,以同样方法吸入0.1g ,吸0.4g为一疗程。使鼻子流出黄水。不良反应较重,体 弱及心脏病患者忌用。 【用法用量】煎服, 2.5 ~ 5g ,入丸散服,每次 0.3 ~1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待鼻中流出黄水即停药。 【使用注意】体虚、吐血、咯血及上部无实邪者忌服 。若剧烈呕吐不止,用麝香0.01~0.015g,开水冲服以解 之。
中医博大精深 唯谦诚以待之 第二十六章 涌 吐 药
一 .含义:凡以引起或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 治疗毒物、宿食、痰涎停滞在胃脘或胸膈以上所致 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涌吐药,又称催吐药。 二 性能及适应证 1.性味:辛、苦、酸,温。 2.归经:胃 3.作用:催吐。 ┌误食毒物,尚未吸收胃内宿食不化 4.适应证│喉痹(痰涎壅盛,梗阻咽喉,阻碍 │ 呼吸 └痰浊蒙蔽—癫痫发狂
第二十六章 中药 涌吐药
![第二十六章 中药 涌吐药](https://img.taocdn.com/s3/m/b971ec214b73f242336c5f13.png)
切取果蒂。阴干,
生用或炒黄用。 【处方名】瓜蒂、甜 瓜蒂、瓜丁、苦丁 香。
【性能】苦,寒。有毒。归胃经。 【功效】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应用】
1.风痰、宿食停滞及食物中毒诸证。
2.湿热黄疸。
【用法用量】煎服,2.5~5g;入丸、散服,
每次0.3~1g。外用适量;研末吹鼻,待鼻
【用法用量】煎服,4.5~9g;入丸、散酌减。 涌吐可生用,截疟宜酒制用。治疟宜在病 发作前半天或2小时服用,并配伍陈皮、半 夏等减轻其致吐的副作用。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且能催吐,故用量 不宜过大,体虚及孕妇不宜用。
瓜 蒂《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甜 瓜的果蒂。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
【教学内容】
了解:常山、瓜蒂、胆矾
常 山《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虎 耳草科植物常 山的根。 【产地】主产 于四川、贵州, 湖南、湖北亦 产。
【采制】秋季采收,除去 须根,洗净,晒干生用,
或酒炙,或醋炙后用。
【处方名】常山、恒山、 鸡骨常山、炒常山。
【性能】苦、辛,寒。有毒。 归肺、心、肝经。 【功效】涌吐痰涎,截疟。 【应用】 1.胸中痰饮证。 2.疟疾。
天津中医药大学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
田栓磊
概 述
【含义】凡以促使呕吐,治疗毒物、宿食、痰涎等 停滞在胃脘或胸膈以上所致病证为主的药物,称 为涌吐药,又名催吐药。 【性能特点】本类药物味多酸苦辛,归胃经,具有 涌吐毒物、宿食、痰涎的作用。 【适应证】适用于误食毒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 或宿食停滞不化,尚未入肠,胃脘胀痛;或痰涎 壅盛,阻于胸膈或咽喉,呼吸急促;或痰浊上涌, 蒙蔽清窍,癫痫发狂等证。
善于涌吐痰涎,主治胸中痰饮 截疟 停聚 善于涌吐痰食,主治风痰、宿 祛湿退黄 食停滞及食物中毒诸证 善于涌吐风痰、毒物,主治风 外用解毒 痰壅塞、喉痹、癫痫,或误食 收湿,祛 毒物 腐蚀疮
2015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 常用单味中药 第十九章 涌吐药
![2015执业药师《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一部分 常用单味中药 第十九章 涌吐药](https://img.taocdn.com/s3/m/34cc5c370722192e4536f6e9.png)
天星医考之《中药学专业知识二》第十九章涌吐药概述【性能功效】本类药味苦性寒,药势升浮上涌,功能涌吐毒物、宿食及痰涎。
【适应范围】本类药适用于误食毒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或宿食停滞不化,尚未入肠,脘部胀痛;或痰涎壅盛,阻碍呼吸,以及癫痫发狂等证。
【使用注意】本类药作用强烈,且系有毒之物,只宜于正气未衰而邪盛者,老人、妇女胎前产后、体质虚弱者均当忌用;严格用量用法,一般宜从小量渐增,防其中毒或涌吐太过;服药后宜多饮开水以助药力,或用鸡翎等物探喉助吐;涌吐药只可暂投,中病即止,不可连服、久服。
若呕吐不止,当及时解救:吐后不宜马上进食,待胃气恢复后,再进流质或易消化的食物,以养胃气。
常山【性味】苦、辛,寒。
有毒。
【功效】涌吐痰饮,截疟。
【用量用法】5~9g。
涌吐宜生用,截疟宜酒炒用。
【使用注意】本品作用强烈,易损伤正气,故用量不宜过大,孕妇及体虚者不宜用。
瓜蒂【性味】苦,寒。
有毒。
【功效】内服涌吐热痰、宿食;外用研末吹鼻,引去湿热。
【用量用法】2~5g,入丸散0.3~lg。
服后含咽砂糖能增药力。
外用小量研末吹鼻,待鼻中流出黄水即停药。
【使用注意】本品作用强烈,易损伤正气,故孕妇、体虚、失血及上部无实邪者忌服。
若呕吐不止,用麝香0. 01~0. 015g,开水冲服可解。
藜芦【药性】辛、苦,寒。
有毒。
归肺、胃、肝经。
【功效】涌吐风痰,,杀虫疗疮。
【用法】内服;0. 3~0. 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有毒,内服宜慎。
孕妇及体弱者忌用。
不宜与细辛、赤芍、白芍、人参、丹参、玄参、沙参、苦参同用。
典型例题【B型题】例题1.A.生用 B.酒制C.醋制 D.清炒E.盐制(1)常山涌吐宜(2)常山截疟宜【答案】A、B。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
![第二十六章 涌吐药](https://img.taocdn.com/s3/m/eea5bbeb0975f46527d3e13d.png)
甜瓜 瓜蒂: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药材瓜蒂
Hale Waihona Puke 胆矾: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
[使用注意]
1.大多具有毒性,容易损伤正气, 或产生中毒现象,应注意用法用量, 中病即止,不可久投;
[使用注意]
2.吐后应当休息,不宜立刻进食, 待胃气恢复,肠胃功能正常后再进 流食或易消化的食物。
[使用注意]
3.凡老人、小儿、妇女胎前产后, 以及素患失血、头晕、心悸、劳嗽 喘咳者应忌用。
常山 常山:涌吐痰涎,截疟
第二十六章
涌 吐 药
[概
念]
凡以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用于治 疗毒物、宿食、痰涎等停滞在胃脘 或胸膈以上所致病证的药物,称涌 吐药。
[作
用]
本类药物大多性寒,主入胃经,味 苦酸或辛。具有涌吐毒物、宿食、 痰涎等作用。
[适 应 证]
误食毒物,停留胃中;宿食停滞, 脘部胀痛;痰涎壅滞于胸膈、咽喉 而呼吸急促,以及痰蒙清窍癫痫发 狂等病证。
大学必修中药学课程 章涌吐药
![大学必修中药学课程 章涌吐药](https://img.taocdn.com/s3/m/e8a0b3183968011ca30091b9.png)
应用
1.湿疹、湿疮及疥癣
2.久泻、久痢
3.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
4.痰饮喘咳、癫痫及中风痰厥
5.湿热黄疸
此外,还可用于治疗脱肛、子宫脱垂及妇女带下
阴痒等证。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研末外敷,或化水熏洗; 入丸散服,每次0.6~1.5g。
蛇床子原植物及其药材
蛇 床 子 辛、苦,温。 有小毒。归肾经
教学内容
掌握:升药 了解:砒石 炉甘石 硼砂 参考:轻粉 铅丹
升药
升药 辛热,有大毒。归肺脾经
一 功效 拔毒,去腐 二应用 痈疽溃后,脓出不畅,腐肉不去 新肉不生 配石膏
轻粉
轻 粉 辛,寒。有毒。 归大肠、小肠经。
功效 外用攻毒杀虫止痒,收湿敛疮; 内服逐水通便。
应用 1.疮疡溃烂,疥癣瘙痒,黄水疮,湿疹,梅毒 2.水肿胀满,二便不利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内服,每次0.1~0.2g,
此外,古方还用本品内服治疟疾、休息痢及虫痛,现代临床少用。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调敷,或入膏药、 药捻、药饼、药丁中使用;入丸散剂 内服,每次0.002~0.004g
使用注意
本品剧毒,内服宜慎用,须严格掌握用量。 外用也不宜过量以防局部吸收中毒。不能 持续使用。不能作酒剂服用。孕妇忌服。
不宜与水银配伍(十九畏)。
切忌火煅
烧煅后即分解为三氧化二砷
(As2O3),
即砒霜,有剧毒。
用于疥癣,秃疮,湿疹
为疥疮要药。 可单用硫黄研末,麻油调涂患处 治干湿癣,配石灰、铅丹等外用 治湿疹瘙痒,可单用硫黄粉外敷
或配蛇床于、明矾
痈肿疔疮,蛇虫咬伤
治痈肿疔疮,配乳香、没药等 治虫蛇咬伤,可单用雄黄粉,
临床中药学.第25 26章 涌吐药 外用药
![临床中药学.第25 26章 涌吐药 外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e72f4b2ebd64783e09122b91.png)
白矾
《本经》
【应用】 4.清热化痰,用于风痰证。本品内服 能清化痰涎,可用治风痰及痰热所致之昏厥、 癫痫、癫狂等。治癫痫,常合细茶研末,制 蜜丸服。治癫狂,常合郁金为丸服。治昏厥, 常与半夏,猪牙皂同用。 5.湿热黄疸。本品能清热去湿退黄,单 用研末内服即效。
白矾
《本经》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敷或化水洗。内服
【使用注意】
宜炮制后用。
硼砂
(熟悉)
《本经》
[成分]主含四硼酸 钠 (Na2B4O7· 10H 2O)
硼砂
《本经》
【药性】甘、咸,凉。 归肺、胃经。 【功效】 外用清热解毒; 内服清肺化痰。
硼砂
《本经》
【应用】
1.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2.痰热咳嗽。 【用法用量】 外用适量,研末撒布或调敷;或化水 含漱。内服1.5~3g,入丸散用。
3.中病即止。证候禁忌本类药物多具不同程度 的毒性,所谓“攻毒”即有以毒制毒之意, 无论外用或内服,均应严格掌握剂量及用法, 不可过量或持续使用,以防发生毒副反应。
4.其他。制剂时应严格遵守炮制和制剂法度, 以减低毒性而确保用药安全。有些药还不宜 在头面及粘膜上使用,以防发生毒副反应而 确保用药安全。
第二十六章
外用药
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
一、含义
凡以攻毒消肿,或杀虫止痒,或化腐排 脓,或生肌敛疮为主要功效的药物,分别称 为攻毒药、杀虫药、去腐药、敛疮药。统称 为攻毒杀虫去腐敛疮药。
二、功效主治
本章药物分别具有攻毒消肿、杀虫止痒、 化腐排脓、生肌敛疮的功效。
适用于某些外科皮肤及五官科病证,如疮 痈疔毒,疥癣,湿疹,聤耳,梅毒及虫蛇咬伤, 癌肿等;或痈疽疮疡溃后脓出不畅,或溃后腐 肉不去,新肉难生,伤口难以生肌愈合之证; 以及癌肿,梅毒;有些还常用于皮肤湿疹瘙痒, 五官科的口疮、喉证、目赤翳障等。
厦大中药学课件第26章 涌吐药
![厦大中药学课件第26章 涌吐药](https://img.taocdn.com/s3/m/b86c5d99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e9.png)
【目的要求】 1.掌握涌吐药的含义、功效与适应证。 2.了解药物3味。 3.了解相似药物功效、应用的异同点。 【教学内容与学时】 了解:常山 瓜蒂 胆矾 1学时
一.概念: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之。 二.适用范围:
1.误食毒物,停留胃中,尚未吸收 2.食积不化,堵塞胃脘,胀满疼痛 3.痰涎壅盛,咽喉堵塞,呼吸困难 4.痰浊闭塞清窍,癫痫发狂
用本类药,可因势利导,迅速祛除病邪,达到 愈病目的。但多具有毒性,且药性峻猛,药后患者 反应强烈、痛苦,现今临床已少用。
常山
▪ 辛开苦泄,善开痰结, 又苦燥痰湿,有祛痰截 疟之功。
瓜蒂
▪ 苦寒有毒,既善涌 吐,又能行水湿、 退黄疸。
胆矾
▪ 辛散酸涌,涌吐之功甚捷。 ▪ 外用解毒收湿、祛腐蚀疮。
涌吐剂—中药学
![涌吐剂—中药学](https://img.taocdn.com/s3/m/d0f425602e3f5727a5e962eb.png)
豆豉
主治
痰涎宿食,壅滞胸脘证。 胸中痞硬,懊忄农 不安,欲吐不 出,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寸脉 微浮者。 病机:痰涎宿食壅滞 ,气机被遏
配伍意义
瓜蒂 赤小豆 豆豉 涌吐痰涎宿食 祛湿除烦 轻清宣泄,安中护胃
临床应用
常用于暴饮暴食之胃扩张、误食 毒物、精神分裂症、精神抑郁 症等属于痰食壅滞胸脘证者。
涌吐剂
定义
凡以涌吐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涌 吐痰涎、宿食、毒物等作用, 以治疗痰厥、食积、误食毒物 的方剂,统称涌吐剂 。
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注意事项
1.作用迅猛,易伤胃气,中病即止。 2.年老体弱,孕妇、产后均应慎用。
3.调理脾胃,食以稀粥自养。
瓜蒂散
《 香豆豉
瓜蒂
赤小豆
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涌吐药
![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涌吐药](https://img.taocdn.com/s3/m/b1256c7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2.png)
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涌吐药
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涌吐药
导语:付出就要赢得回报,这是永恒的真理,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突破它。
然而,如果有人能够超越它的'限制,付出而不求回报,那么他一定会得到得更多。
关于使用涌吐药有哪些注意事项大家知道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涌吐药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店铺!
涌吐药
【考点】
性能、功效、主治、使用注意,常用药的功效性能、功效、主治、使用注意,常用药的功效
性能:
苦寒,升浮上涌苦寒,升浮上涌
功效:
涌吐毒物、宿食及痰涎涌吐毒物、宿食及痰涎
主治:
误食毒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或宿食停滞不化,误食毒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或宿食停滞不化,尚未入肠,脘部胀痛;或痰涎壅盛,阻碍呼吸,以及癫痫尚未入肠,脘部胀痛;或痰涎壅盛,阻碍呼吸,以及癫痫发狂等证发狂等证
使用注意:
本类药作用强烈,且有毒,只宜于正气未衰而邪本类药作用强烈,且有毒,只宜于正气未衰而邪盛者;老人、妇女胎前产后、体质虚弱者均忌用;一般宜盛者;老人、妇女胎前产后、体质虚弱者均忌用;一般宜从小量渐增;只可暂投,中病即止。
从小量渐增;只可暂投,中病即止。
常山:
涌吐痰饮,截疟。
涌吐生用,截疟酒炒。
瓜蒂:
涌吐痰食;祛湿退黄。
服后含咽砂糖增药力
胆矾:
涌吐痰涎,解毒收湿,祛腐蚀疮【中药师考试基础知识:涌吐药】。
涌吐药及其他
![涌吐药及其他](https://img.taocdn.com/s3/m/8f4c0ba7fc4ffe473368abe5.png)
03.11.2020
中药学课件
34
密陀僧
拔毒生肌—疮溃不 敛。口疮。
燥湿—湿疮,湿疹。 杀虫止痒—疥癣,
汗斑。
03.11.2020
中药学课件
35
03.11.2020
中药学课件
22
蛇床子
温壮肾阳 散寒祛风 燥湿止痒 特点:善除在下在外
之寒湿。
03.11.2020
中药学课件
23
土荆皮(土槿皮)
辛,温,有毒。杀虫 止痒。主治皮肤疥癣。
03.11.2020
中药学课件
24
露蜂房
甘,平,有毒。 攻毒 杀虫 止痒 6—12g/日。
内服0.1—0.2g。
服后漱口。
03.11.2020
中药学课件
32
砒石(信石,红信、人言,砒霜)
辛,大热,有大毒。 外用蚀疮去腐:恶肉
不脱,疥癣,痔疮等。 内服截痰平喘:寒喘。 内服每次2—4mg。 不宜做酒剂。
03.11.2020
中药学课件
33
铅丹(黄丹,广丹)
辛,微寒。有毒。 外用戒毒止痒,收敛
中药学课件
20
白 矾(明矾、枯矾)
酸,寒。 解毒杀虫 燥湿止痒 止血止泻 清热化痰:主清心经
痰热,治癫痫等。 内服1—3g/日
03.11 砂(月石)
甘、咸,凉。 外用清热解毒—多用
于上焦热毒。 内服清热化痰—主清
肺经痰热,治痰热咳 嗽。 内服1.5—3g/日
中药学课件
30
升药(红升、黄升、三仙丹)
水银、火硝、明矾升 华成的氧化汞。
【表格整理】2018年湖北执业药师中药学功效:涌吐药
![【表格整理】2018年湖北执业药师中药学功效:涌吐药](https://img.taocdn.com/s3/m/038789751eb91a37f1115cda.png)
医学考试之家论坛()【表格整理】2018年湖北执业药师中药学功效:涌吐药2018年执业药师考试时间在10月13、14日,考生要好好备考,争取一次性通过考试!小编整理了一些执业药师的重要考点,希望对备考的小伙伴会有所帮助!最后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顺利通过考试!更多精彩资料关注医学考试之家!
第十九章涌吐药
凡以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涌吐药,又称催吐药。
药名
性
味
功
效
临床
应用
常山
苦、辛,寒;有
毒,肺心肝涌吐痰涎,截疟
1、用于胸中痰饮
2、用于疟
疾
瓜蒂
苦,寒;有毒,
胃涌吐痰湿,祛湿退
黄
1、用于痰热壅滞,宿食停滞
证2、用于湿热黄疸,湿家头
痛
胆矾
酸、涩、辛,寒;
有毒,肝胆涌吐痰涎,解毒收
湿,祛腐蚀疮
1、用于风痰壅盛,喉痹,癫
痫,误食毒物2、用于风眼赤
烂,口疮,牙疳3、用于肿毒
不溃,胬肉疼痛
藜芦
辛、苦,寒;有
毒,肺胃肝涌吐风痰,杀虫疗
疮
1、用于中风,癫痫,喉痹
2、
用于疥癣秃疮。
陕中大中药学讲义26涌吐药
![陕中大中药学讲义26涌吐药](https://img.taocdn.com/s3/m/ac1a2f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60.png)
第二十六章涌吐药凡以促使呕吐,治疗毒物、宿食、痰涎等停滞在胃脘或胸膈以上所致病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涌吐药,又名催吐药。
本类药物味多酸苦辛,归胃经,具有涌吐毒物、宿食、痰涎的作用。
适用于误食毒物,停留胃中,未被吸收;或宿食停滞不化,尚未入肠,胃脘胀痛;或痰涎壅盛,阻于胸膈或咽喉,呼吸急促;或痰浊上涌,蒙蔽清窍,癫痫发狂等证。
涌吐药物的运用,属于“八法”中的吐法,旨在因势利导,驱邪外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涌吐药作用强烈,且多具毒性,易伤胃损正,故仅适用于形证俱实者。
为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宜采用“小量渐增”的使用方法,切忌骤用大量;同时要注意“中病即止”,只可暂投,不可连服或久服,谨防中毒或涌吐太过,导致不良反应。
若用药后不吐或未达到必要的呕吐程度,可饮热开水以助药力,或用翎毛探喉以助涌吐。
若药后呕吐不止,应立即停药,并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抢救。
吐后应适当休息,不宜马上进食。
待胃肠功能恢复后,再进流质或易消化的食物,以养胃气,忌食油腻辛辣及不易消化之物。
凡年老体弱、小儿、妇女胎前产后,以及素体失血、头晕、心悸、劳嗽喘咳等,均当忌用。
因本类药物作用峻猛,药后患者反应强烈而痛苦不堪,故现代临床已少用。
药理研究表明,本类药物具有催吐的作用,主要是刺激胃黏膜的感受器,反射性地引起呕吐中枢兴奋所致。
常山 Changshan《神农本草经》为虎耳草科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的根。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湖北亦产。
秋季采收,除去须根,洗净,晒干生用,或酒炙,或醋炙后用。
【性能】苦、辛,寒。
有毒。
归肺、心、肝经。
【功效】涌吐痰涎,截疟。
【应用】1.胸中痰饮证。
本品辛开苦泄,善开泄痰结,其性上行,能引吐胸中痰饮,适用于痰饮停聚,胸膈壅塞,不欲饮食,欲吐而不能吐者。
常以本品配甘草,水煎和蜜温服。
然此法今已少用。
2.疟疾。
古有“无痰不成疟”之说。
本品善祛痰而截疟,为治疟之要药。
适用于各种疟疾,尤以治间日疟、三日疟为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三章涌吐药【学习要求】1.熟悉涌吐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
2.了解各味药物的功效与应用的特点。
一、含义具强烈涌吐功效的药物,称为涌吐药。
又称催吐药。
由于吐法在现代临床上已较少采用,故本类药物作为涌吐药应用的机会不多。
相对而言,各具体药物的其他功效在临床上应用的机会更多。
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来说,本章药物只是一些具有强烈涌吐功效的药,而不是以涌吐为主要功效的药。
二、功效与主治涌吐药均有涌吐的功效。
涌吐作为一种功效,即通过诱发呕吐以排出蓄积体内的毒物、宿食及痰涎等有形实邪的治疗作用。
涌吐作用主要用于误食毒物,尚停胃中,未被充分吸收;或宿食停滞不化,尚未入肠,胃脘胀痛不适;或痰涎壅滞于咽喉,呼吸困难;或痰浊壅滞胸膈,痰迷心窍,癫痫发狂等证。
本类药物分别还兼有截疟,祛湿退黄,外用解毒收湿、蚀疮去腐等不同功效,分别还可主治疟疾,黄疸及肿毒不溃、牙疳及风眼赤烂等皮肤或五官疾患。
功效:都能引起剧烈的呕吐,涌吐作用。
吐法是中医治疗八法的一个大法。
是祛邪的有效途径。
但对正气有明显的耗伤。
当代不常用。
现代可用物理的方法代替它。
如喝一点淡盐水,用干净的东西刺激咽部,引起恶心呕吐。
现在仅有以下三种情况才使用:第一,误食毒物,尚停胃中,未被吸收,马上吐出。
吸收了就要输液、利尿、解毒等方法来解决。
第二,饮食机制,宿食停滞,胃胀满,疼痛厉害,喝酒多了也同样。
第三,痰涎阻滞,阻碍呼吸或导致心神失常,而祛痰或开窍药又不明显时使用。
三、性能特点本类药物均具苦味。
本类药均可治疗热证,故多具寒性。
涌吐的作用趋向为向上,故本类药物均具升浮性能。
涌吐是本类药直接作用于胃的结果,涌吐药均适用于毒物、宿食停留胃中需要涌吐的病证,故可归胃经。
其中,能截疟治疗疟疾者,可归胆经(疟属少阳);能祛湿退黄治疗黄疸者,可归肝经。
本类药物都有毒。
四、配伍应用因涌吐药药力峻猛,奏效迅速,所服药物大部分会随呕吐吐出,而不能被机体吸收,故本类药物用于涌吐时,其他对证药物与涌吐药共剂服用意义不大。
本类药物用于涌吐,主要与以下两类药物配伍:一是能增强其涌吐作用的药物,目的是为了在保证涌吐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单味涌吐药的用量,以避免因单味药用量过大,导致中毒;二是配伍药物作为赋型剂,用以降低涌吐药在药剂中的浓度,以降低其烈性。
五、使用注意涌吐药都有毒性,剧烈的呕吐极易伤中败胃,损津耗气,故只适用于体壮邪实者,对体质虚弱者及老人、小儿、妇女胎前产后,以及素患失血、头晕、心悸、劳嗽喘咳等证者,均应忌用或慎用。
使用涌吐药涌吐,应注意用量用法。
用量以能诱发呕吐为度。
用量过大,涌吐太过,易伤正气。
用量偏小,多令患者恶心,欲吐不得,徒增难受,不能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不能诱发呕吐,药物停留体内过久,被机体吸受过多,反而容易导致药物中毒。
如由于个体差异,患者服用常用涌吐剂量的涌吐药后未能诱发呕吐,可饮热开水,或用翎毛探喉以助涌吐。
涌吐药只可暂投,不可久服,服药应中病即止。
呕吐后宜适当休息,切勿立即进食,以免因食物刺激再导致呕吐,重伤胃气。
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方可进食少量流质或半流质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养胃气。
如服药后呕吐不止者,应及时解救。
一般可用降逆止呕药止呕。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说:“吐至昏眩,慎勿惊疑……如发头眩,可饮冰立解,如无冰时,新汲水亦可。
”体虚、儿童、老年、孕妇不能使用。
要注意保护胃气。
凡以促使呕吐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涌吐药,又叫催吐药。
本类药物味多酸苦,能使停留于咽喉、胸膈、胃脘的痰涎、宿食、毒物从口中吐出,用于中风、癫狂、喉痹之痰涎壅塞,宿食停滞胃脘,毒物尚留胃中,以及干霍乱吐泻不得等,属病情急迫而急需吐出之证。
涌吐药作用峻猛,多具毒性,易伤正气,当注意用量用法。
宜采取小量渐增的方法,且当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年老体弱、孕妇、产后均宜慎用。
若服后呕吐不止者,可服姜汁少许,或服用冷粥、冷开水以止之。
倘仍吐不止,则应根据所服涌吐药的不同而进行解救。
若吐后气逆不止,宜予和胃降逆之品以止之。
药后不吐者,常以翎毛或手指探喉,亦可多饮开水,以助其吐。
服药得吐后,须令病人避风,同时要注意调理脾胃,以稀粥自养,切勿骤进油腻及不易消化之品。
1.涌吐药的含义:2.具强烈涌吐作用的药物,称为涌吐药。
又称催吐药。
2.涌吐药的功效与主治:本章所有药物均具有涌吐功效,都可用治误吞毒物,尚停胃中,未被充分吸收;或宿食停滞不化,尚未入肠,胃脘胀痛不适;或痰涎壅滞于咽喉,呼吸困难;或痰浊壅滞胸膈,痰迷心窍,癫痫发狂等需要催吐之证。
本章药物分别还兼有截疟,祛湿退黄,外用解毒收湿、蚀疮去腐等不同功效,分别还可主治疟疾、黄疸及肿毒不溃、牙疳及风眼赤烂等皮肤或五官疾患。
3.涌吐(催吐)的含义:涌吐作为一种功效,即通过诱发呕吐,以排除停滞胃脘的毒物、宿食与壅滞咽喉的痰涎的治疗作用。
4.涌吐药的性能特点:本章药物均能涌吐,多具苦味或酸味。
本章药物均可主治热证,故均具寒性。
涌吐的作用趋向为向上,故涌吐药均具升浮之性。
涌吐是药物直接作用于胃的结果,涌吐药主治毒物、宿食停滞胃中需要涌吐的病证,故均可归胃经。
本章药物均有毒。
5.涌吐药的配伍原则:因涌吐药药力峻猛,奏效迅速,所服药物大部分会随呕吐吐出,而不能被机体吸收,故本章药物用于涌吐时,其他对证药物与涌吐药共剂服用意义不大。
本章药物的涌吐作用都比较强烈,单味应用只要达到涌吐的有效剂量,即可取得可靠的催吐效果。
从涌吐的角度来说,一般也无须配伍他药。
涌吐的古方中所配伍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两类:(1)为增强涌吐效果配伍:配伍能增强涌吐作用的药物,以便在保证涌吐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单味涌吐药的用量,以免因单味药用量过大,导致中毒。
(2)为赋型、降低涌吐药的烈性配伍:配伍药物作为赋型剂,用以降低涌吐药在药剂中的浓度,以降低其烈性。
6.涌吐药的使用注意:(1)涌吐药均有毒,剧烈的呕吐极易伤中败胃,损津耗气,故只适用于体壮邪实者;对体质虚弱者,及老人、小儿、妇女胎前产后,以及素患失血、头晕、心悸、劳嗽喘咳等证者均应忌用或慎用。
(2)使用涌吐药涌吐,应注意用量、用法。
用量以能诱发呕吐为度。
用量过大,涌吐太过,易伤正气。
用量过小,多令患者恶心欲吐不得,徒增难受,不能达到祛邪治病的目的;不能诱发呕吐,药物停留体内过久,会被机体吸收过多,反而容易导致药物中毒。
如由于个体差异,患者服用常用涌吐剂量的涌吐药后未能诱发呕吐,可饮热开水,或用翎毛探喉以助涌吐。
(3)涌吐药只可暂投,不可久服,服药应中病即止。
(4)呕吐后宜适当休息,切勿立即进食,以免因食物剌激再导致呕吐,重伤胃气。
应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方可进食流质或半流质等容易消化的食物,以养胃气。
(5)如服涌吐药后呕吐不止,应及时解救。
一般可用降逆止呕药止呕。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说:“吐至昏眩,慎勿惊疑……如发头眩,可饮冰立解,如无冰时,新汲水亦可。
”常山【出处】------《神农本草经》【来源】为虎耳草科落叶小灌木植物常山Dichroa febrifuga Lour. 的根。
主产于四川、贵州,湖南等地亦产。
秋季采收。
晒干。
切片生用或酒炒用。
【性味归经】苦,寒。
有毒。
归胃、胆经。
【功效】涌吐,截疟。
三个需要涌吐的均可使用。
更主要的是截疟,作用好,比青蒿还要常用。
截疟作用在所有的中药中最强,但它的涌吐作用也非常强,所以这两个方面的矛盾无法解决,限制了它的应用。
配伍甘草、蜂蜜,是增强涌吐作用。
常山用酒制,略降低涌吐作用。
【应用】1.用于胸脘痰结。
本品具强烈的涌吐作用。
配伍、可增强其涌吐作用。
与甘草、蜂蜜同用,可以在保证涌吐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常山的用量。
现代临床较少将本品作涌吐药使用。
古方主要用以涌吐痰涎。
如《补缺肘后方》以之与甘草、蜂蜜同用,治胸中多痰,头疼不欲饮食及饮酒;《丹溪心法附余》以之与藜芦同用,治中风,痰迷心窍,颠狂烦乱,人事昏沉,痰涎壅盛等证。
2.用于疟疾。
本品为截疟要药。
治疟古方中少有不用常山或蜀漆(常山的嫩枝叶)者。
单用有效,如《外台秘要》常山汤单用本品煎服,治疟疾。
常山用于截疟,其涌吐作用即成为不为病情所需的副作用。
将常山用酒浸炒透,再配伍可使其涌吐作用减弱。
如《和剂局方》胜金丸即用常山酒浸,蒸,焙,配伍槟榔,治一切疟病。
本品截疟作用虽强,但因不能消除兼感邪气,亦无补虚扶弱之功,对有兼感邪气,或患者正气虚弱者,单用本品截疟,即使取效一时,疗效也难以巩固持久,容易复发。
故用本品截疟的同时,还应辨证施治,以祛除兼感邪气,或扶正固本。
【用法用量】?煎服,~9g;入丸散每次服~0.5g。
涌吐可生用,截疟宜酒制用。
治疗疟疾宜在寒热发作前4小时、2小时、1小时各服药一次。
【使用注意】见本章概述。
【参考资料】本品主含常山碱甲、乙、丙,总称常山碱。
此外还含有常山次碱、4-喹唑酮及常山素A、常山素B。
常山能刺激胃肠道,并作用呕吐中枢,引起呕吐;常山碱乙主要通过胃肠道的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末梢引起反射性呕吐;常山有抗疟作用,以常山碱丙的抗疟作用最强,约相当于奎宁的100倍,常山碱乙约为奎宁的50倍,常山碱甲与奎宁相当;常山叶抗疟效价约为根的5倍;常山有解热作用,并对流感病毒PR8有抑制作用;常山碱乙有抑制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的作用,效力较盐酸依米丁强1倍;常山碱乙还有抗肿瘤作用;常山碱甲、乙、丙对离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
瓜蒂【出处】------《神农本草经》【来源】为葫芦科一年生草质藤本植物甜瓜Cucumis melo L. 的果蒂。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夏季甜瓜盛产时,将尚未老熟的果实摘下,切取果蒂。
阴干。
生用。
【性味归经】苦,寒。
有毒。
归胃、肝经。
【功效】涌吐,清热利湿,退黄。
涌吐三个使用方面均可使用。
清泻湿热、退黄疸,可内服,尤其是可鼻腔给药,少量吸入也有效。
【应用】1.用于毒物、宿食停滞胃中,或痰涎壅滞胸脘。
本品具较强的涌吐作用,为临床较常用的涌吐药,凡适宜用吐法治疗的病证,都可用以催吐。
如《辨证录》以之配生、、煎服,催吐,治服中毒;《辨证录》还以之配白茅根、芦根煎服,催吐,治食河豚中毒;《卫生宝鉴》以之配赤小豆为末服,催吐,治饮食过度,填塞胸脘;《奇效良方》用瓜蒂为末服,服药后一食顷,含沙糖一块,催吐,治大人、小儿久患风痫,缠喉风等证。
2.用于湿热黄疸。
本品能清热利湿退黄,可治湿热黄疸。
内服或吹鼻均有效。
如《外台秘要》治黄疸,心下坚硬,手不可近,渴欲饮水,气息喘粗,上部有脉,下部无脉者,以之配赤小豆为散服;若病轻,直吹鼻中,当鼻中黄水出即歇。
本品用治湿热黄疸,若不兼需吐之证,其涌吐作用即属不为病情所需之副作用,故用本品治黄疸的古方更多采用散剂经鼻腔给药。
药物经鼻粘膜吸收可避免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
3.用于湿热所致水肿、身痛、头痛。
本品能清热利湿,可用治湿热所致的水肿、身痛、头痛。
内服或作散剂吹鼻均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