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件】高考生物总复习三十三天(二十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2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1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12/8/2021
4.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着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 (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 是( D )
12/8/2021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 果
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解析 此处挺水植物芦苇为一个种群,其中不存在群落的结构,A错 误;植物只可利用CO2和H2O等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利用污水中的 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 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
不能互相交配。 (1)图中由A与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推知,二者未产生 生殖隔离 应属于同一物种,其差异能体现基因 多样 性。 (2)由C与A、B间不能互相交配推知,C与A、B间已产生 生殖隔离 , 故C为 新物种 ,则C与A、B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物种 多样 性。
12/8/2021
考向一 考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价值
多样性
种生态环境问
(3)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 (2)用稳态与平衡观概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考查形式:常联 题的产生原因
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 及价值,树立敬畏生命、人和自然和谐共 系生物多样性锐 与防治措施
(4)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 处的观念,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减、温室效应、 (2)实例分析法
重金属、 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
农药污染
12/8/2021
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的重金属等浓度较高
注:①富营养化发生在海洋和湖泊中的具体表现不同,发生在海洋中称 为赤潮,发生在湖泊等淡水流域中称为水华。②解决水污染最有效的办 法就是减少排放。对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 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沉降过滤、化学反应分解等,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利用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
4.如图表示某河流随着生活污水的流入,其溶解氧量(DO)、生物耗氧量 (BOD)、无机物(富含N、P)的浓度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 是( D )
12/8/2021
B.生活污水对无机物(N、P)的浓度变化无影响 C.在a、b两地间,DO值的增加是因为水体的稀释使植物数量增加的结 果
C.绿藻、黑藻可吸收城市污水中的有机物,并用于自身的光合作用 D.人工湿地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解析 此处挺水植物芦苇为一个种群,其中不存在群落的结构,A错 误;植物只可利用CO2和H2O等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利用污水中的 有机物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人工湿地生态系统净化污水时,体现了该 湿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错误。
不能互相交配。 (1)图中由A与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推知,二者未产生 生殖隔离 应属于同一物种,其差异能体现基因 多样 性。 (2)由C与A、B间不能互相交配推知,C与A、B间已产生 生殖隔离 , 故C为 新物种 ,则C与A、B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物种 多样 性。
12/8/2021
考向一 考查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价值
多样性
种生态环境问
(3)调查当地生态环境中的主要问 (2)用稳态与平衡观概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 考查形式:常联 题的产生原因
题,提出保护建议或行动计划。 及价值,树立敬畏生命、人和自然和谐共 系生物多样性锐 与防治措施
(4)概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 处的观念,形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减、温室效应、 (2)实例分析法
重金属、 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
农药污染
12/8/2021
较高营养级生物体内的重金属等浓度较高
注:①富营养化发生在海洋和湖泊中的具体表现不同,发生在海洋中称 为赤潮,发生在湖泊等淡水流域中称为水华。②解决水污染最有效的办 法就是减少排放。对不可避免产生的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 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沉降过滤、化学反应分解等,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利用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
高考生物复习专题生物与环境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PPT课件
D.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1.40×109 J/(hm2·a)
2019/11/25
9
答案 B 解析 田鼠粪便量属于其摄食量的一部分,A正确;田鼠摄食量减去粪便量 即为同化量,而呼吸散失量属于同化量,B错误;田鼠同化的能量中用于其 生 长 、 发 育 和 繁 殖 的 比 例 为 (1.05×1010 - 3.50×109 - 4.55×109)÷(1.05×1010-3.50×109)=35%,C正确;以田鼠为食的天敌最 多可获得的能量为(1.05×1010-3.50×109)×20%=1.4×109 J/(hm2·a),D 正确。
2019/11/25
10
技巧归纳
(1)10%~20%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不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传递效率。
(2)流经各营养级的总能量
①对生产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固定”而不能说“照射”。
②对各级消费者而言强调关键词“同化”而不能说“摄入”或“储存”。
(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利用率
①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若以“营养级”为单位,
3.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的“三个角度”
(1)某一营养级的生物所代表的是该营养级的所有生物,不代表单个生物个体,也不
一定是一个种群,甚至可能不属于同一物种。
(2)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之间的种间关系可出现多种,如狼和狐之间既有捕食关系,
又有竞争关系。
2019/11/25
7
答案 (1)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2)低温下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 (3)能 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 解析 (1)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2)由于冻原生态系统中 的温度较低,酶活性较低,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者)对土壤有机物的 分解,所以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有机 物质的积累。(3)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 的能量就越多,所传下去的能量过少时,将不足以维系该营养级生命所需, 所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不会很长,一般不超过4~5个。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13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课件(62张)
• 2.温度、水分都会影响陆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
• 3.一般来说,体型越大的动物,所处营养级越高,但不 是绝对的。
• 4.能量传递效率指后一营养级同化量与前一营养级同化 量的比值,一般为10%~20%。
• 5.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 到的能量。
• 6.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获得(不是消耗)生态系统 更多的能量。
•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固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化______________=
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 (4)流经生产者的总能量强调关键词“___________”而
• 4.牢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和种类和作用(填图)
• 易错提醒
• 1.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 (3)图1中乙可以被丙和丁捕食,所以乙的能量去向除了流 向分解者和丁之外,还可以传递给丙以及通过自身呼吸作 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 (4)根据图2可知,第一营养级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 900/25 000×100%=7.6%,但是因为第二营养级包括甲 和乙,再加上甲的能量,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传递效率大于7.6%。
• (3)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 为360÷1 460≈0.25,西黄松老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 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为470÷12 730≈0.037,所以西黄松 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西黄 松老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影响 大气碳总量的过程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 作用等。西黄松幼龄群落每年每平方米光合作用固定量- 自身呼吸作用消耗量=净初级生产力=360 g,小于每年 每平方米的异养呼吸量390 g,所以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 降低大气碳总量。
• 3.一般来说,体型越大的动物,所处营养级越高,但不 是绝对的。
• 4.能量传递效率指后一营养级同化量与前一营养级同化 量的比值,一般为10%~20%。
• 5.自然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 到的能量。
• 6.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获得(不是消耗)生态系统 更多的能量。
• (3)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固定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__化______________=
同化量-呼吸消耗量。
• (4)流经生产者的总能量强调关键词“___________”而
• 4.牢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和种类和作用(填图)
• 易错提醒
• 1.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
• (3)图1中乙可以被丙和丁捕食,所以乙的能量去向除了流 向分解者和丁之外,还可以传递给丙以及通过自身呼吸作 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 (4)根据图2可知,第一营养级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是1 900/25 000×100%=7.6%,但是因为第二营养级包括甲 和乙,再加上甲的能量,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 传递效率大于7.6%。
• (3)西黄松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 为360÷1 460≈0.25,西黄松老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 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为470÷12 730≈0.037,所以西黄松 幼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大于西黄 松老龄群落中每克生产者活生物量的净初级生产力。影响 大气碳总量的过程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 作用等。西黄松幼龄群落每年每平方米光合作用固定量- 自身呼吸作用消耗量=净初级生产力=360 g,小于每年 每平方米的异养呼吸量390 g,所以幼龄西黄松群落不能 降低大气碳总量。
高考生物复习课件 专题22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2)化能合成生物:硝化细菌等
(如菟丝子)等
动物
地位 作用
生态系统的① 基石 (1)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2)为消费者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
生态系统最活跃部分 生态系统的关键成分
(1)加快物质循环
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
(2)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物,供生产者重新利用
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1.食物链 (1)概念: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② 食物 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食物链中一般不 会超过5个营养级。 2.食物网 (1)概念: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 (2)形成原因:生态系统中,一种绿色植物可能是多种植食性动物的食物,而 一种植食性动物既可能吃多种植物,也可能被多种肉食性动物所食。 (3)特点:同一种消费者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 3.功能: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③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的渠道。
土地荒漠化 海洋污染 生物多样性锐减
植被的破坏 污染物通过河流和空气进入海洋;石油泄漏和倾倒污染物等 生物生存的环境被破坏
2.特点:全球性。
3.影响: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严重威胁,并且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4.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1)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重难突破 一、水体富营养化分析 1.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原因,如图所示:
2.引发的后果:产生“水华”(发生在池塘和湖泊中)和“赤潮”(发生在海水中)。
二、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
方法一 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与构建
方法技巧
食物链(网)的构建方法 1.依据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构建
高考生物总复习 326 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
第二十一页,共46页。
【解题指导】 本题属“资料信息”题,解题时务必(wùbì)提取 题干及表格中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思维变通,灵活 解答,如:表中“三列四行”分别列举出三组对照实验和四项 检测指标,依据表中数据大小及相关比较可轻易答出(2)题。 本题(1)题中述及“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则可马上联想到“有 氧呼吸”,再联想根系“对养分吸收所需呼吸”为之提供的条 件即可落实到“ATP”。
第6讲 生态环境(shēnɡ tài huán jìnɡ) 的保护
第一页,共46页。
2015备考·最新考纲 1.人口增长对环境(huánjìng)的影响(Ⅱ)。2.全球性的环境 (huánjìng)问题(Ⅰ)。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
第二页,共46页。
考点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全球性 生态环境问题(wèntí)(5年17考)
第十四页,共46页。
(2)分析人口结构柱状图可知,自1964年以来0~14岁人口在 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 问题日渐(rìjiàn)突出。 (3)人口数量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答案 (1)D (2)下降 上升 (3)减少(下降或降低)
第十五页,共46页。
人口(rénkǒu)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分析 (1)模型
第四页,共46页。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①继续控人制口(rénkǒu)增。长 ②加保大护资源(zīyuán)和环的境力度 ③监控(jiān kònɡ)、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④加强 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⑤推进 生态农业 。
第五页,共46页。
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yuányīn)(连一连)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zhèngquè)的是 ( )。 A.人口总量变化明显,2010年比1953年增长了225.4% B.与1990年~2000年相比较,2000年~2010年人口净增长量 上升 C.1964年0~14岁人口数量多于1982年0~14岁人口数量 D.2010年15~64岁人口数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全国人 口数量
【解题指导】 本题属“资料信息”题,解题时务必(wùbì)提取 题干及表格中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思维变通,灵活 解答,如:表中“三列四行”分别列举出三组对照实验和四项 检测指标,依据表中数据大小及相关比较可轻易答出(2)题。 本题(1)题中述及“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则可马上联想到“有 氧呼吸”,再联想根系“对养分吸收所需呼吸”为之提供的条 件即可落实到“ATP”。
第6讲 生态环境(shēnɡ tài huán jìnɡ) 的保护
第一页,共46页。
2015备考·最新考纲 1.人口增长对环境(huánjìng)的影响(Ⅱ)。2.全球性的环境 (huánjìng)问题(Ⅰ)。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Ⅰ)。
第二页,共46页。
考点1 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全球性 生态环境问题(wèntí)(5年17考)
第十四页,共46页。
(2)分析人口结构柱状图可知,自1964年以来0~14岁人口在 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而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 问题日渐(rìjiàn)突出。 (3)人口数量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减少。 答案 (1)D (2)下降 上升 (3)减少(下降或降低)
第十五页,共46页。
人口(rénkǒu)增长对环境影响的模型分析 (1)模型
第四页,共46页。
(3)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 ①继续控人制口(rénkǒu)增。长 ②加保大护资源(zīyuán)和环的境力度 ③监控(jiān kònɡ)、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④加强 生物多样性 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 ⑤推进 生态农业 。
第五页,共46页。
2.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1)不同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yuányīn)(连一连)
(1)下列关于我国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zhèngquè)的是 ( )。 A.人口总量变化明显,2010年比1953年增长了225.4% B.与1990年~2000年相比较,2000年~2010年人口净增长量 上升 C.1964年0~14岁人口数量多于1982年0~14岁人口数量 D.2010年15~64岁人口数量高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全国人 口数量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专题33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保护
身结构 ② 功能 ③自我调节 ④负反馈调节 ⑤结构与 功能 ⑥相反 ⑦恢复到原状 ⑧营养结构 ⑨ 弱 ⑩抵抗力稳定性 ⑪自我调节 ⑫干扰的 程度 ⑬物质、能量 ⑭结构与功能 • 二、①低生育水平 ②人口基数大 ③14.5亿 内 ④15亿 ⑤计划生育 ⑥计划生育 ⑦中华 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 ⑧耕地 ⑨ 自然资源 ⑩环境污染 ⑪人口增长 ⑫资源 和环境 ⑬监控、治理 ⑭生物多样性 ⑮自 然保护区
________ ⑥ ,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3.价值间接价值也叫做⑦ ⑧
• 五、可持续发展 • 1.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 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 ①________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 2.实现措施 • (1)保护②________。 • (2)保护环境和资源。 • (3) 建立③ 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的协 调与平衡。
• • • • • • • • •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⑧______减少,粮食需求量增加。 (2)⑨________被大量消耗。 (3)⑩__________加剧。 3.我国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 (1)继续控制⑪__________。 (2)加大保护⑫________的力度。 (3)⑬________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 加强 ⑭ ______ 保护和 ⑮ __________ 建设 。
• [解析]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 稳定性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 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 稳定性越弱;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 该适当增加物种的种类和数目。 • [答案] A
考纲要求
•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①______ 和② ______相对稳定的能力。 •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③______能 力。 • 3.调节基础:④________。
________ ⑥ ,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3.价值间接价值也叫做⑦ ⑧
• 五、可持续发展 • 1.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 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 ①________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 2.实现措施 • (1)保护②________。 • (2)保护环境和资源。 • (3) 建立③ ____________________ 之间的协 调与平衡。
• • • • • • • • •
2.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⑧______减少,粮食需求量增加。 (2)⑨________被大量消耗。 (3)⑩__________加剧。 3.我国协调人口与环境关系的措施 (1)继续控制⑪__________。 (2)加大保护⑫________的力度。 (3)⑬________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4) 加强 ⑭ ______ 保护和 ⑮ __________ 建设 。
• [解析]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 稳定性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 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的生态系统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 稳定性越弱;要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应 该适当增加物种的种类和数目。 • [答案] A
考纲要求
• 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①______ 和② ______相对稳定的能力。 • 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③______能 力。 • 3.调节基础:④________。
(完整版)生物高考总复习:专题32 生态环境的保护(64张PPT)
• 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
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
性。
• 2.生物多样性内容
• (1)物种多样性。
生态功能 • (2)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 )。
• (3)生态系统多样性。
8
四、可持续发展 1.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
(2)从进化角度看: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主要是生物的不定向变异与定 向选择在进化过程中共同作用的结果。 (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环 境污染;外来物种入侵或引种到缺少天敌的地区。
20
• 名师提醒 • (1)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①资源短缺。人类的生存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能源 都是有限的,过度利用会使其减少,而人口增加会消耗更多 的资源。 • ②环境污染。人口增长的同时,人类的需求以及人类活动所 产生的污染物、生活垃圾和工农业废弃物也不断增加,而环 境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从而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18
• (2)间接使用价值: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如:① 土壤形成、水土保持;②净化环境。 • (3)潜在使用价值:野生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 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是极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 还不清楚。但可以肯定,这些野生生物具有巨大的潜在使用 价值。
19
3.生物多样性成因分析及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 (1)从分子水平看 转录 DNA多样性――→ 翻译 蛋白质多样性→生物性状多样性 (根本原因 ) (直接原因 ) (即生物多样性)
16
考点
2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 1.生物多样性内涵及各层次间的内在关系
专题15 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5.(2024浙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稻田中常会伴生许多昆虫,如在水稻的叶层会伴生稻苞虫、稻纵卷叶螟等食叶 性害虫,在茎秆层常有稻飞虱、叶蝉等害虫,而地下层有稻叶甲虫等食根性害 虫,水稻与这些害虫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种间关系。 1.稻苞虫是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其幼虫主要啃食水稻等植物叶片,成虫主要舔 食植物花粉。某稻田发现了稻苞虫的虫情,下列措施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不
能量[105J/ (m2•a)]
90
42
84
13.5
3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90×105J/(m2·a) B.该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有15%的能量流入下一营养级 C.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10.5×105J/(m2•a) D.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为70.5×105J/(m2·a),该能量由初 级消费者流向分解者
环境污染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对生物圈的稳态造成威胁,同时也对人类的 生存和可持续发展造成影响 • 2.4.3 概述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重要意义,并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合理化建议 • 2.4.4 举例说明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和技术,达到资 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使特定区域中的人和自然环境均受益 • 2.4.5 形成“环境保护需要从我做起”的意识
3.(2023海南)海洋牧场是一种海洋人工生态系统,通过在特定 海域投放人工鱼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索 饵或避敌所需的场所,以实现海洋生态保护和渔业资源持续高效 产出,是海洋低碳经济的典型代表。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牧场改善了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可使某些经济鱼类种群 的环境容纳量_增__大__;海洋牧场实现了渔业资源持续高效产出,这 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直_接__价值。 (2)人工鱼礁投放海底一段时间后,礁体表面会附着大量的藻类等 生物。藻类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_生__产_者_,能有效降低大气中 CO2含量,其主要原因是__藻__类__能__进__行__光_合__作__用__将__C_O_2_转__变_为__有__机__物_。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1讲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度较高
注:①富营养化发生在海洋和湖泊中的具体表现不同,发生在海洋中称为赤潮,发生 在湖泊等淡水流域中称为水华。②解决水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排放。对不可避 免产生的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沉降过滤、化学反应分 解等,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利用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
12/9/2021
考点二 全球环境问题与生物多样性(应试例析)
【对接高考-角度2】1.(2017·经典高考,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 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 价不合理的是( D)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食 物链数量越多越稳定,若食物链数量相同,再看生产者,生产者多的稳定 程度高。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 一定的限度。
5.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时,必须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 定性,因为二者一般呈负相关。
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直接价值:食用、药用、文学艺术创作。 ②间接价值: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③潜在价值:未发现尚不清楚的价值。
12/9/2021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②易地保护:把待保护物种迁 至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③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 基因进行保护。 ④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12/9/2021
考点二 全球环境问题与生物多样性(知识精讲)
2.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1)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注:①富营养化发生在海洋和湖泊中的具体表现不同,发生在海洋中称为赤潮,发生 在湖泊等淡水流域中称为水华。②解决水污染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减少排放。对不可避 免产生的污水,要集中到处理厂进行净化。常用的方法有物理沉降过滤、化学反应分 解等,最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利用生物分解的办法降解。
12/9/2021
考点二 全球环境问题与生物多样性(应试例析)
【对接高考-角度2】1.(2017·经典高考,9)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 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 价不合理的是( D)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食 物链数量越多越稳定,若食物链数量相同,再看生产者,生产者多的稳定 程度高。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 一定的限度。
5.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时,必须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 定性,因为二者一般呈负相关。
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①直接价值:食用、药用、文学艺术创作。 ②间接价值:调节气候、涵养水源。 ③潜在价值:未发现尚不清楚的价值。
12/9/2021
(3)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②易地保护:把待保护物种迁 至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③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 基因进行保护。 ④加强立法、执法和宣传教育。
12/9/2021
考点二 全球环境问题与生物多样性(知识精讲)
2.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然选择
(1)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34讲生态环境的保护课件高三全册生物课件
关闭
外来物种入侵会威胁本地物种,导致物种多样性降低,对当地群落的演
替产生严重的影响,A项正确;淡水湖泊中出现的水华现象主要是水体
富营养化(水体中N、P等元素过多),藻类大量繁殖造成的,B项错误;水
葫芦引入我国后,在一些湖泊中疯长,降低水中溶氧量,影响水生生物的 生长,C项正确;入侵植物进入适宜其生长的地区后,则会跟当地物种发 关闭 生B 激烈竞争,进而影响当地物种的生存,D项正确。
解析
答案
19
必备知识 核心素养 关键能力 链接高考
【归纳总结】水污染类型的判断技巧 (1)根据污染成因判断 ①若水中富含N、P等营养元素引起的污染,则为无机污染。 ②若水中富含有机物引起的污染,则为有机污染。 ③若重金属、农药进入食物链引起的污染,则为重金属、农药污 染。 (2)根据危害结果判断 ①水体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则为无机污染。 ②若异养生物大量繁殖,使河水变黑发臭,则为有机污染。 ③若较高营养级生物的体内重金属、农药浓度高,则为重金属、 农药污染。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 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 ) A.植物a和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植物a和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植物a和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植物a和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答案:C
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浮水植物a和沉水植物c对单位水体面积N和
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 量,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
浮水植物 a 浮水植物 b 沉水植物 c
单位水体面积 N 吸收量/(g·m-2) 22.30 8.51 14.61
单位水体面积 P 吸收量/(g·m-2) 1.70 0.72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