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拖动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电力拖动实训教案

电力拖动实训教案

电力拖动实训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组成结构。

2.掌握电力拖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3.能够正确操作电力拖动设备进行实际工作。

4.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电力拖动的基本知识概述。

2.电力拖动的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3.电力拖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4.电力拖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三、教学过程:1.知识讲解首先,给学生介绍电力拖动的基本知识概述,包括电力拖动的定义、应用领域和优点等。

然后讲解电力拖动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动机、变频器、传动机构等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

接下来,详细介绍电力拖动设备的组成结构,包括电动机、传动装置、控制装置等。

并给学生展示实际的电力拖动设备,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各个组成部分的特点和作用。

2.操作演示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电力拖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演示。

首先,给学生演示如何正确启动和停止电力拖动设备,包括调整频率、改变转速、调整工作方式等。

然后,让学生亲自操作电力拖动设备进行实际工作,并在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指示灯的显示,及时排除故障。

3.维护和保养电力拖动设备的维护和保养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并且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

首先,给学生介绍电力拖动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要点,包括清洁、润滑、检查等。

然后,让学生学会使用常见的维护工具和设备,实施维护和保养工作。

四、教学评价:1.实际操作能力考核:让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演示,并根据操作的准确性和熟练程度进行评分。

2.理论考核:以选择题和解答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的理解程度。

3.问答互动: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电力拖动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和条件:1.电力拖动设备实物和动图资料。

2.操作演示和实际操作的场地和设备。

3.相关教学资料和教学工具。

六、教学效果评估: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和理论考核,以及课堂互动的情况,评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果。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设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设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设一、引言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用于控制和驱动电力动力设备的自动化系统。

它通过将电力传递到动力设备上,实现自动控制和驱动,在工业生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二、系统设计2.1 系统需求分析在设计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之前,首先需要进行需求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和用户要求,明确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所需的功能和性能。

2.2 系统功能设计基于系统需求分析的结果,确定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设计。

包括控制模块、驱动模块、传感模块等,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驱动。

2.3 系统硬件设计根据系统功能设计的结果,进行系统硬件设计。

选择适当的硬件设备,包括计算机、PLC、电机、传感器等,以满足系统的需求,并确保硬件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4 系统软件设计在系统硬件设计的根底上,进行系统软件设计。

包括编写控制程序、驱动程序和界面程序等,以实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控。

3.1 系统搭建根据系统设计的结果,进行系统搭建。

连接硬件设备,安装软件程序,并进行测试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3.2 系统运行在系统搭建完成后,进行系统运行。

对系统进行实际操作和测试,验证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需求。

3.3 系统优化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和缺乏之处,进行系统优化。

对硬件设备和软件程序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效率高、平安可靠等优点。

例如,在生产线上实现自动化装配和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五、系统总结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是一种重要的自动化系统,能够满足工业生产中对于控制和驱动设备的需求。

本文介绍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包括系统需求分析、功能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搭建、系统运行和系统优化等。

通过系统的实施和应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工业生产带来重要的价值。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案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案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案教案标题: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2. 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 能够设计和搭建简单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

教案内容:一、引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力拖动的概念,并提出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

二、理论讲解(20分钟)1. 介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包括电动机、电源、控制器、传感器等。

2. 解释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包括信号传输、控制逻辑和反馈机制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一个实际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案例,解释其中的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优化电力拖动控制线路。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提供一套简单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实验装置,包括电动机、控制器和传感器等。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包括线路的搭建、参数设置和调试等。

3. 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分析其中的问题和改进方法。

五、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总结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鼓励学生分享实践操作中的心得体会和问题解决经验。

3. 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深入学习和探索。

教案特点和指导建议:1. 结合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实际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4.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科要求,适当调整教案内容和难度。

希望以上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的教案撰写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欢迎进一步咨询。

电力拖动基础教学设计

电力拖动基础教学设计

电力拖动基础教学设计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为电气工程专业学生设计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系统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

本课程涉及电力拖动系统的概念、分类、组成、工作原理、调节方法和故障处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电力拖动技术的基础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将来从事电气工程相关职业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理解电力拖动系统各部件的作用和功能。

2.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基础理论和调节方法。

3.熟练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检修与维护方法。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大纲第一讲:电力拖动系统的概述1.1 电力拖动系统的定义和分类 1.2 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1.3 电力拖动系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第二讲:电动机的特性分析2.1 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 2.2 电动机的分类和特性 2.3 电动机的性能参数和测试方法第三讲: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控制3.1 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控制原理 3.2 电力拖动系统的调节方法 3.3 电力拖动系统的速度、位置、力矩控制第四讲:电力拖动系统的检修与维护4.1 电力拖动系统的故障诊断和排除方法 4.2 电力拖动系统的检修与维护4.3 电力拖动系统的保护措施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学生讨论、实验操作、课堂练习等方式进行教学。

同时,结合现场实验室的教学手段和相关软件模拟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重点: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控制和检修与维护。

难点: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的理解和把握。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采用综合评估的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

七、教学参考书目1.高渐离等著:电机与拖动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2.刘志强、邢德龙著:电力拖动及其应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电力与拖动课程设计

电力与拖动课程设计

电力与拖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力拖动的概念,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

2. 学生能够描述常见电动机的类型、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了解其在电力拖动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并计算电力拖动系统中的基本电路参数,如电压、电流、功率及效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电力拖动系统问题。

2. 学生通过实验和模拟操作,掌握基本的电力拖动设备调试与故障排除方法。

3. 学生能够设计并搭建简单的电力拖动控制电路,展示其功能和操作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力拖动知识,培养对电工电子工程领域的兴趣,增强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识到电力拖动技术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节能减排意识。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实践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二年级工科倾向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和数学基础,对工程技术感兴趣,动手能力强。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平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探索。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达成课程目标,并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评估与反思。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基本概念与系统构成- 介绍电力拖动的定义及作用。

- 概述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2. 电动机的类型与工作原理- 讲解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分析不同类型电动机的优缺点及适用场景。

3. 电力拖动系统基本电路参数计算- 电压、电流、功率及效率的计算方法。

- 结合实例进行计算分析。

4. 电力拖动控制电路设计- 常见控制电路元件的原理与应用。

- 设计简单的电力拖动控制电路。

电力拖动提升机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提升机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提升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力拖动提升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其关键部件的构造及功能。

2. 学生能够掌握电力拖动提升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并了解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3. 学生能够阐述电力拖动提升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运行特性及其调节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电力拖动提升机,完成简单的运行调试。

2. 学生能够分析电力拖动提升机的故障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力拖动提升机进行维护和保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培养对电力拖动提升机及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力拖动提升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能力、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电力拖动提升机的相关知识。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工电子基础知识,对实际操作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目标的具体分解,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提升机基本工作原理:讲解电动机、减速机、传动装置、控制装置等关键部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 教材章节:第一章《电力拖动提升机概述》2. 电力拖动提升机主要技术参数:介绍功率、转速、提升高度、载重量等参数,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 教材章节:第二章《电力拖动提升机的主要技术参数》3. 电力拖动提升机运行特性及调节方法:分析在不同工况下,电力拖动提升机的运行特性,并介绍相应的调节方法。

-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力拖动提升机的运行特性和调节》4. 电力拖动提升机的操作与调试:讲解操作步骤、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力拖动提升机的操作与调试》5. 电力拖动提升机故障分析与处理:分析常见故障原因,讲解故障排除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word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word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word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力拖动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了解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 使学生了解电力拖动系统中常用的电动机类型及其特性,能分析不同电动机适用场合。

3. 让学生掌握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能分析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力拖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设计简单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正确连接和调试电力拖动控制电路。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见解,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 引导学生关注电力拖动技术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树立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电力拖动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路原理和电机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和故障排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基本概念:介绍电力拖动的定义、分类及工作原理,分析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拖动概述内容安排:2学时2. 常用电动机类型及特性:讲解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步进电动机等常用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特性。

教材章节:第二章 常用电动机及其特性内容安排:4学时3. 电力拖动控制电路:分析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及其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力拖动控制电路内容安排:6学时4. 故障分析与排除:探讨电力拖动控制电路的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

电力拖动自动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自动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自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的基本原理,了解电机运行特性及控制方法。

2. 学会分析电力拖动系统的电路图,并能正确识别主要部件及参数。

3. 掌握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调试与维护方法。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电路。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使用相关工具和仪器进行电力拖动系统的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自动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电力拖动系统在节能环保方面的应用。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明确课程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力拖动系统设计和维护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基本原理:介绍电力拖动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运行特性,涉及电机控制基础知识。

2.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路分析:分析常见电力拖动系统电路图,识别主要部件及参数,讲解各部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3.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电路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电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4.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学习调试方法,掌握维护技巧,提高系统运行稳定性。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第1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基本原理学习。

2. 第2-3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路分析。

3. 第4-5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电路设计。

4. 第6-7周: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

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如下:1. 教材第1章:电力拖动自动控制基本原理。

2. 教材第2章: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路分析。

电力拖动实验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实验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实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力拖动的概念,掌握基本的电力拖动原理。

2. 学生能够掌握电力拖动系统中常用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3. 学生能够描述电力拖动系统中电流、电压、功率等物理量的关系。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力拖动系统中的简单问题。

2. 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实验设备,进行电力拖动实验,并正确记录、处理实验数据。

3. 学生能够运用实验结果,分析电力拖动系统的性能,提出优化建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实验课程,培养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

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力拖动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

3.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验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但对电力拖动知识了解较少,需要通过实践操作加深理解。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鼓励学生提问、思考、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基本原理:包括电机的工作原理,电磁感应定律在电力拖动中的应用,电机类型及特点。

- 教材章节:第三章“电机与电力拖动”2. 电力拖动系统参数:介绍电流、电压、功率等物理量的计算方法,探讨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 教材章节:第四章“电力拖动系统参数分析与计算”3. 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指导学生进行电力拖动实验,学习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实验数据的记录、处理与分析技巧。

- 教材章节:第五章“电力拖动实验”4. 电力拖动系统性能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分析电力拖动系统的性能,探讨影响系统性能的因素,提出优化方案。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是电力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

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电力拖动系统设计与控制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对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1.课程设计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电力拖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的能力。

重点培养学生的动力电气控制技术、电动机的控制与保护技术、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以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力。

2.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构成要素。

(2)电动机的类型、特性及其控制方法。

(3)传感器与信号处理技术在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4)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3.课程设计过程:(1)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查阅相关资料,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构成要素。

(2)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套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3)学生搭建实验平台,完成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连接与软件编程。

(4)学生进行实验测试,对系统进行调试与优化,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学生撰写课程设计报告,详细介绍自己设计的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的原理、设计过程与实验结果。

4.课程设计评价: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将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包括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思路、硬件选型与连接方案等。

(2)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包括系统调试过程中的测试数据与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报告内容的完整性与条理性。

包括设计思路的论述、实验步骤的说明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等。

综上所述,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与调试技术,并具备工程实践能力。

同时,本课程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指导。

电力拖动技术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技术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拖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机的工作特性及相应的控制方法;2. 掌握电路图的识图方法,能正确分析电力拖动电路图;3. 了解电力拖动的应用领域,如工业控制、交通运输等。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力拖动知识,设计简单的控制电路;2. 能够对电力拖动系统进行故障分析和排除;3. 能够运用电力拖动技术,完成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其沟通协调能力;3. 提高学生对我国电力拖动技术发展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程,以实践操作和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电子电工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力拖动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技术基本原理:包括电机的工作原理、电机类型及特性、电力拖动系统组成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电路图识图与分析:教授电路图的识图方法、电路元件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分析典型电力拖动电路图,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电力拖动控制技术:介绍常见的控制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如继电器控制、PLC控制等,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电力拖动系统设计与应用:讲解电力拖动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电梯、机床等,并进行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故障分析与维修:分析电力拖动系统常见故障原因,教授故障排除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电力拖动实验,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动手能力,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1-2周:电力拖动技术基本原理;第3-4周:电路图识图与分析;第5-6周:电力拖动控制技术;第7-8周:电力拖动系统设计与应用;第9-10周:故障分析与维修;第11-12周:实践操作。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及技能训练教案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及技能训练教案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及技能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构成。

2.掌握电机正反转、启动、制动等操作技能。

3.能够正确连接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并能够运用控制线路完成相应的操作。

二、教学内容1.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构成。

2.电机正反转、启动、制动等操作技能的训练。

3.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连接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节: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基本原理和构成(20分钟)1.引入:介绍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应用领域和重要性。

2.基本原理:讲解电机正反转、启动、制动等操作的原理。

3.构成要素:讲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构成要素,包括按钮开关、继电器等。

第二节:电机正反转、启动、制动等操作技能的训练(40分钟)1.演示:演示电机正反转、启动、制动等操作的正确步骤和注意事项。

2.练习:让学生进行电机正反转、启动、制动等操作的练习,并纠正他们的错误。

第三节: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连接和运用(40分钟)1.实践:提供一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连接实例,让学生将其正确连线。

2.操作:让学生运用控制线路进行电机正反转、启动、制动等操作,并检查操作的正确性。

四、教学手段1.演示法:通过演示正确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掌握技能。

2.实践法: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3.讨论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五、教学评价1.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情况,评价他们的技能掌握程度。

2.通过随堂测试,检查学生对电力拖动控制线路原理和构成的理解程度。

3.通过讨论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情况,评价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本教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既有理论知识的讲解,又有实际操作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电力拖动控制线路的原理和构成,并能够熟练使用控制线路进行电机操作。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练习情况,以及随堂测试和讨论,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加以纠正和改进。

同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实例和案例进行讲解,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电力拖动的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的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电力拖动的概念、原理及分类;2. 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电磁设备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在电力拖动中的应用;3. 学生能够描述电力拖动系统中常用的控制电路及其功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力拖动系统中的简单问题;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电力拖动控制电路,并对其进行调试与优化;3.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电力拖动实验设备,进行基本实验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力拖动知识,培养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兴趣和热情;2. 学生能够认识到电力拖动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培养沟通、合作、探究的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工程领域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力拖动的基本原理、设备与应用,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本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学基础,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但对电力拖动系统的认识尚浅。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此基础上,明确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基本概念与原理:介绍电力拖动的定义、分类及发展历程;阐述电力拖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主要性能指标。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拖动概述2. 常用电磁设备:分析直流电动机、交流异步电动机、同步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应用场景。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动机及其特性3. 电力拖动控制电路:讲解常用的控制电路(如启动、制动、调速等)及其工作原理;分析控制元件(如接触器、继电器、控制器等)的功能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力拖动控制电路4. 电力拖动系统设计与应用:介绍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分析典型应用案例,如机床、电梯、起重机械等。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25页)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25页)

图2 模型编辑窗 口
■ (3)修改模块参数:
双击模块图案,则出现关于该图 案的对话框,
通过修改对话框内容来设定模块 的参数。
描述加法器 三路输入的 符号,|表示 该路没有信 号,用|+-取 代原来的符 号。得到减 法器。
图3 加法器模块对话 框
图4 传递函数模块对话框
分子多项式 系数
分母多项式 系数
■ 设计要求:系统中各个参数计算过程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仿真模型 ASR、ACR的仿真模型 转速、电流波形图 转速超调量的验证
■ 设计说明书内容 1 目录
2 正文(可分几章来写) 3 总结 4 参考文献
转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的仿真
■ MATLAB下的SIMULINK软件进行系 统仿真是十分简单和直观的,
例如,0.002s+1是 用向量[0.002 1]来 表示的。
阶跃时刻, 可改到0 。
阶跃值,可 改到10 。
图5 阶跃输入模块对话框
填写所需要 的放大系数
图6 增益模块对话框
图7 Integrator模块对话框
积分饱和值, 可改为10。
积分饱和值,可 改为-10。
(4)模块连接
■ 以鼠标左键点击起点模块输出端,拖动鼠标至 终点模块输入端处,则在两模块间产生“→” 线。
图 SIMULINK模块浏览 器窗口
■ (1)打开模型编辑窗口:通过单击SIMULINK工具栏 中新模型的图标或选择→Model菜单项实现。
■ (2)复制相关模块:双击所需子模块库图标,则可打 开它,以鼠标左键选中所需的子模块,拖入模型编 辑窗口。
■ 在本例中拖入模型编辑窗口的为:Source组中的 Step模块;Math Operations组中的Sum模块和Gain 模块;Continuous组中的Transfer Fcn模块和 Integrator模块;Sinks组中的Scope模块;

电力系统拖动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拖动课程设计

电力系统拖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力系统拖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

2. 使学生了解电力拖动系统中电动机、变压器、控制设备等主要设备的作用和性能。

3. 帮助学生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特性,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电力系统拖动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电力拖动控制系统方案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调试电力拖动设备的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增强对电力行业的职业认同感。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3.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工程伦理素养。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电力系统拖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以便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明确课程预期成果,并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电力系统拖动基础理论- 电动机原理及其分类- 变压器的作用和性能- 控制设备的基本原理2. 电力拖动系统设备及其运行特性- 电动机的运行特性分析- 变压器的运行特性分析- 控制设备的选型与应用3. 电力拖动系统计算方法- 电动机的功率、电流计算- 变压器的电压、电流计算- 控制设备参数计算4.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原则与步骤- 控制方案设计- 设备选型与参数配置5. 电力拖动系统实践操作- 实验设备认识与操作- 系统调试与故障排查- 实际案例分析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结合教材章节进行组织。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进度,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电力系统拖动的相关知识。

教学内容涵盖理论与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度,以下为具体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系统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电力系统拖动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运行特性。

电力拖动实验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实验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实验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电力拖动实验,使学生掌握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规律,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的应用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特性;2.掌握电力拖动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3.熟悉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控制方法。

4.能够运用实验仪器进行电力拖动实验;5.能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6.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电力拖动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2.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电机原理、电力拖动系统和实验操作三个部分。

具体安排如下:1.电机原理:介绍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及分类;2.电力拖动系统:讲解电力拖动系统中各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以及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控制方法;3.实验操作:进行电力拖动实验,包括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应用如下:1.讲授法:用于讲解电机原理和电力拖动系统的理论知识;2.讨论法:用于探讨电力拖动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控制方法;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应用;4.实验法:进行电力拖动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电力拖动实验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电力拖动技术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和教学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力拖动实验原理和方法;4.实验设备:准备齐全的电力拖动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等。

电力拖动技术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技术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拖动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机的工作特性和运行方式;2. 掌握电力拖动系统中常用控制电路的组成、原理及功能;3. 了解电力拖动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在我国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选择和使用电机,进行基本的电力拖动系统设计和调试;2. 学会分析和解决电力拖动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电力拖动系统进行简单的故障诊断和维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我国工业发展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电力拖动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在实际应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技术基本原理:包括电机的工作原理、类型及特性,电机启动、制动和调速方法。

教材章节:第一章 电力拖动技术基础2. 常用控制电路:分析讲解点动控制电路、自锁控制电路、多地控制电路、顺序控制电路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 电力拖动控制电路3. 电力拖动系统应用:介绍电力拖动技术在机床、电梯、起重机械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教材章节:第三章 电力拖动系统应用4. 故障诊断与维修:教授常见故障分析方法、维修技巧以及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教材章节:第四章 电力拖动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电力拖动技术基本原理(1课时)第二周:常用控制电路(2课时)第三周:电力拖动系统应用(1课时)第四周:故障诊断与维修(2课时)本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教材为依据,系统地组织课程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电力拖动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力拖动的概念、分类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2. 掌握电力拖动系统中常用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运行特性。

3. 学会分析简单电力拖动电路,并能解释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电机和控制器件设计简单电力拖动系统的能力。

2. 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电力拖动电路图的能力。

3. 使学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仪器、仪表进行电力拖动实验,并正确处理实验数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热情。

2.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积极向上的态度。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电力拖动技术在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初三学生具备一定的物理基础和电路知识,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可能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电力拖动系统的设计和分析中。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基本概念:介绍电力拖动的定义、分类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1节。

2. 常用电机工作原理及特性:学习直流电机、异步电机和同步电机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及运行特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2-4节。

3. 电力拖动控制器件:了解接触器、继电器、开关等控制器件的原理、符号及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1节。

4. 简单电力拖动电路分析:分析并解释常用电力拖动电路的组成、原理及各元件作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2-3节。

5. 电力拖动系统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电力拖动系统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1节。

6. 电力拖动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包括电机启动、制动、调速等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电力拖动整体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整体课程设计

电力拖动整体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电力拖动的概念、分类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2. 掌握电力拖动系统中常用电动机的类型、结构、原理及特性;3. 学会分析简单电力拖动电路,并能进行基本的计算。

技能目标:1. 能够正确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工具进行电力拖动系统的检测;2.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电力拖动控制系统;3. 能够解决电力拖动系统中的常见故障,并进行基本的维护。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力拖动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认同感;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树立安全意识;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基础和电机原理知识,具有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今后从事电力拖动相关领域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电力拖动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电力拖动的定义、作用及分类,以教材第一章内容为基础,使学生建立电力拖动系统的整体认识。

- 电动机类型及原理- 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组成2. 常用电动机结构与特性:分析交流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及特性,结合教材第二章内容,进行详细讲解。

- 电动机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运行特性与控制方法3. 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设计:讲解电力拖动控制系统设计原则、方法及步骤,以教材第三章内容为参考,引导学生学会设计简单控制系统。

-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与要求- 控制系统设计方法与步骤4. 电力拖动电路分析与计算:分析典型电力拖动电路,并进行基本计算,以教材第四章内容为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电力拖动教案1【范本模板】

电力拖动教案1【范本模板】

《电力拖动控制线路》教案
钟)
(10分钟)
(10分钟) 电动机定子绕组Y、△接法接线盒内部接线图
【任务二】电动机定子绕组Y、△接法时,其
绕组上的电压和电流有什么区别?
电动机启动时接成Y形,加在每相定子绕
组上的启动电压只有△接法的1
3
,启动电流为
△接法的1
3
,启动转矩也只有△接法的1
3。

所以
这种降压启动方法,只适用于轻载或空载下启
动。

结论:凡是在正常运行时定子绕组作△形
连接的异步电动机,均可采用这种降压启动方
法.
【任务三】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Y-△降压启
动控制线路
(重
点)
示范:电
动机在
△、Y
接法时
接线盒
内的接
线和出
线
(30分钟)
时间继电器自动控制的Y—△降压启动线路原
理图
该线路由三个接触器、一个热继电器、一个时间继电器和两个按钮组成。

接触器KM做引入电源用,接触器KMY和KM△分别作Y形降压启动用和△运行用,时间继电器KT用作控制Y形降压启动时间和完成Y—△自动切换。

SB1是启动按钮,SB2是停止按钮,FU1作主电路的短路保护,FU2作控制电路的短路保护,KH 作过载保护.
线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降压启动:先合上电源开关QF。

分析电路原理,总结线路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主电路结构选择 (2)2.1 变压器参数计算 (3)第三章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4)3.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7)3.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9)第四章触发电路的选择与原理图 (12)第五章直流调速系统MATLAB仿真 (14)第六章总结 (15)第七章参考文献 (16)第一章绪论转速负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简称单闭环调速系统)PI调节器的单闭环转速系统可以实现转速调节无静差,消除负载转矩扰动对稳态转速的影响,并用电流截止负反馈限制电枢电流的冲击,避免出现过电流现象。

但转速单闭环系统并不能充分按照理想要求控制电流(或电磁转矩)的动态过程。

对于经常正、反转运行的调速系统,缩短起、制动过程的时间是提高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在起动(或制动)过渡过程中,希望始终保持电流(电磁转矩)为允许的最大值,使调速系统以最大的加(减)速度运行。

当到达稳态转速时,最好使电流立即降下来,使电磁转矩与负载转矩相平衡,从而迅速转入稳态运行。

这类理想启动过程示意下图1所示。

图1 单闭环调速系统理想启动过程启动电流呈矩形波,转速按线性增长。

这是在最大电流(转矩)受限制时调速系统所能获得的最快的起动(制动)过程。

下面我们引入了一种双闭环系统来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第二章主电路结构选择目前具有多种整流电路,但从有效降低脉动电流保证电流连续和电动机额定参数的情况出发本设计选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其原理如图2-1所示,习惯将其中阴极连接在一起到3个晶闸管(531,,VT VT VT )称为共阴极;阳极连接在一起的3个晶闸管(642,,VT VT VT )称为共阳极,另外通常习惯晶闸管从1至6的顺序导通,为此将晶闸管按图示的顺序编号,即共阴极组中与a,b,c 三相电源相接的3个晶体管分别是531,,VT VT VT ,共阳极组中与a,b,c 三相电源相接的3个晶闸管分别是642,,VT VT VT 。

图2-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原理图其工作特点为:1)每个时刻均需2个晶闸管同时导通,形成向负载供电的回路,其中1个晶闸管是共阴极组的,1个是共阳极组的,且不能为同一相的晶闸管。

2)6个晶闸管的触发脉冲按654321VT VT VT VT VT VT →→→→→的顺序相为、位依次相差 60;共阴极组的脉冲依次差 120,共阳极组也依次差 120;同一相的上下两个桥臂即1VT 与4VT ,3VT 与6VT ,5VT 与2VT 脉冲相差 180。

3)整流输出电压d u 一周期脉动6次,每次脉动的波形都一样。

4)在整流电路合闸启动过程中或电流断续时,为保证电路的正常工作,需保证同时导通的2个晶闸管均有触发脉冲。

2.1 变压器参数计算由于整流输出电压d u 的波形在一周期内脉动6次的波形相同,因此在计算时只需对一个脉冲进行计算。

由此得整流输出平均电压 αcos 34.22U U d = ( 60≤α)显然d d u U ≈=440V ,如果忽略晶闸管和电抗器的压降,则可以求得变压器副边输出定的冷却状态下,稳定结温不超过额定结温是允许流过的最大工频正弦半波电流的平均值。

因此在使用时同样应按照实际波形的电流与通态平均电流所造成的发热效应相等,即有效值相等的原则来选取晶闸管的电流定额,并留有一定裕量。

一般取其通态平均电流为此原则所得计算结果的1.5-2倍。

可按下式计算:)(AV T I =(1.5~2)fb K M A X I ,式中计算系数fb K =f K /1.57b K 由整流电路型式而定,f K 为波形系数,b K 为共阴极或共阳极电路的支路数。

当00α=时,三相全控桥电路fb K =0.368故计算的晶闸管额定电流为MAXfb AV T I K I )25.1()(-==(1.5~2)×0.368×(220×1.5)=182.16~242.88A ,取200A 。

第三章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图3.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电路原理图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转速和电流调节器的结构选择与参数设计须从动态校正的需要来解决。

如果采用单闭环中的伯德图设计串联校正装置的方法设计双闭环调速系统这样每次都需要先求出该闭环的原始系统开环对数频率特性,在根据性能指标确定校正后系统的预期特性,经过反复调试才能确定调节器的特性,从而选定其结构并计算参数但是这样计算会比较麻烦。

所以本设计采用工程设计方法:先确定调节器的结构,以确保系统稳定,同时满足所需的稳定精度。

再选择调节器的参数,以满足动态性能指标的要求。

这样做,就把稳,准,快和抗干扰之间相互交叉的矛盾问题分成两步来解决,第一步先解决主要矛盾,即动态稳定性和稳定精度,然后再进一步满足其他动态性能指标。

按照“先内环后外环”的一般系统设计原则,从内环开始,逐步向外扩展。

在这里,首先设计电流调节器,然后把整个电流环看作是转速调节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再设计转速调节器如图3.2所示为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动态结构框图。

图3.2 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动态结构框图在双闭环调速系统在稳态工作中,当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都不饱和时,各变量之间有下列关系:在稳态工作点上,转速n 是由给定电压U n *决定的,ASR 的输出量U i *是有负载电流I dL 决定的,而控制电压U c 的大小则同时取决于n 和I d 。

这些关系反映了PI 调节器不同于P 调节器的特点。

P 调节器的输出量总是正比于其输入量,而PI 调节器则不然,其输出量在动态过程中决定于输入量的积分,达到稳态时,输入为零,输出的稳态值与输入无关,而是由它后面环节的需要决定的。

后面需要PI 调节器提供多么大的输出值,它就能提供多少,直到饱和为止。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稳态参数计算和无静差系统的稳态计算相似,根据各调节器的给定与反馈值计算有关的反馈系数转速反馈系数 ma x*m a xn U n =α电流反馈系数本设计中电流调节器输出负限幅值为0V ,正限幅值为10V ;转速调节器输出负限幅值为10V ,正限幅值为0V 。

根据已知参数可求得 转速反馈系数α为: rV r V n U nm min/0055.0min/180010max*⋅===α电流反馈系数β为: A V AV I U dim /03.05.122010*=⨯==β另外由NaN N e n R I U C -=根据电机参数得*n n U U n n αα===*i i d d LU U I I ββ===*0/d e d e n d Lcs s sU C nI RC U I R U K K K α++===*mimd UI β=rV C e min/2337.01800088.0220440∙=⨯-=3.1电流调节器的设计在图3.2画线结构框图中,反电动势与电流反馈的作用相互交叉,这将给设计工作带来麻烦。

实际反电动势与转速成正比,系统的电磁时间常数远小于机电时间常数,因此转速的变化往往比电流变化慢得多,对电流环来说,反电动势是一个变化较慢的扰动,在电流的瞬变过程中,可以认为反电动势基本不变,即0≈∆E .这样在按动态性能设计电流环时,可以不考虑反电动势变化的影响。

也就是说可以去掉反电动势的作用这样得到电流环的近似结构框图如图3.3所示 电流环动态结构图可简化为:图3.3 电流环动态结构框图 1)确定时间常数根据已知数据得电磁时间常数l Ts R L T l 04.042.010183=⨯==-三相桥式晶闸管整流电路的平均后时间0.0017s T s =,取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0.002oi T s =,可得电流环的小时间常数为i T ∑=s T +oi T = 0.0017 s+0.002 s = 0.0037 s2) 选择电流调节器结构根据设计要求电流超调量δi <5% 并且保证稳态电流无静差,可以按典型I 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

电流环控制对象是双惯性型的,因此电流调节器选用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1()i AC R ii s W S K sττ+=另检查电源电压的抗扰动性能:8.100037.004.0==∑ii T T 参照附表3-1的典型I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可采用PI 调节器。

表3-1典型I 型系统动态跟随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电流调节器超前时间常数:s T li 04.0==τ为满足δi %≤5%要求,应取5.0=∑i i T K ,因此电流环开环增益I K 为I K =12iT ∑=1(20.0037)⨯ 1s - = 135.14 1s -于是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i K 为i K = i IsR K K τβ=12.1045.04842.004.01.135=⨯⨯⨯4)校验近似条件电流环截至频率ci ω= I K =135.141s -,晶闸管装置传递函数近似条件为 ciω13sT ≤,现13sT 130.0017=⨯1s -=196.11s->ci ω故该近似条件满足。

忽略反电动势影响的近似条件为 ciω≥,现=ci w ss<=⨯⨯--114.47)04.01.0/(13故该近似条件满足。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 ciω≤,现1s-=180.81s ->ci ω故该近似条件满足。

5)取调节器的输入电阻o R =40k Ω,则电流调节器的各参数为i R =i K o R =1.134⨯40Ωk =45.36Ωk ,取45Ωki C =iiR τ F F μμ1.310451014.036=*⨯=,取3F μoi C =4oi oT R =F F μμ2.0104010002.0436=⨯⨯⨯, 取0.47F μ根据上述参数可以达到的动态指标为δi %=4.3%≤5%故能满足设计要求。

3.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电流环经简化后可视作转速环中的一个环节,这样用电流环等效环节代替电流环后整个转速控制系统的动态结构图如下图3.4所示:图3.4流环动态结构框图1)确定时间常数 电流环的等级时间常数为IK 1=2i T ∑=0.0074s ,(在电流环中已取因∑i I T K =0.5)。

取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on T =0.01s ,那么转速环的时间常数为 2n i o n T T T ∑∑=+=0.0074s+0.01s=0.0174s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为了实现转速无静差,在负载扰动作用点前必须有一个积分环节,它应包含在转速调节器当中。

这样转速环开环传递函数共有两个积分环节,所以应该设计成典型II 型系统,这样的系统同时也能满足动态抗扰性能好的要求。

因此转速调节器也应该采用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可表示为 1()n ASR nn s W S K sττ+=3)选择转速调节器参数按跟随性能和抗扰性能较好的原则选择h=5,求出转速超调量δn%和过渡过程时间s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