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读书笔记3篇
物理读书笔记大全
物理读书笔记大全【篇一:物理读书笔记】研究物理学史的意义马克思说:“任何事物都是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因此,我们学习任何一门学科,可以从三个大的方面入手:实践的积累;历史的透视;逻辑的分析。
物理学史是人类对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认识史,它研究的是物理学发生、发展的规律,说明了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定律和理论体系的酝酿、产生和发展的辩证过程。
它是一座知识财富的宝库,不仅展示了物理学理论形成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而且深刻的揭示了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它也是一块精神财富的宝地,物理学的发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自然观、世界观,升华了人们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认识。
与此同时,物理学家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高尚品格,也给后人增添了无穷的榜样力量。
物理学不仅以其知识、方法和思想极大的促进了自身的发展,而且在更广阔的领域深刻的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成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
在物理教学中适当引入物理学史教育,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科学发展的历程,并从前人的经验中受到启发、教益,从而感悟科学方法,提升人文素养,培养创新意识,是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落实新课标“三维目标”的必然选择。
物理学史的学习和研究,有着广泛的重要意义。
1、引物理学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史记载了人类揭开世界奥秘和令人兴奋的探索历程。
老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穿插一些物理学史的材料,就会收到好的效果。
比如讲“库仑定律”时,让学生了解在电学发展史中不只库仑,还有卡文迪什、富兰克林及普里斯特利等科学家都为此项工作进行过不懈的努力,最终由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实验直接进行了证明,后人为了纪念他,把电量单位规定为“库仑”,这样的史实不仅能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印象深刻,同时还会引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2、了解物理学史,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既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方法,物理学史描述了许多科学家善于从不被人注意的一些平常现象中细心地观察与思考的事例。
物理读书笔记(精选4篇)
物理读书笔记物理读书笔记(精选4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物理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的基本结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
物理学既是一门实验科学,又是一门具有严密逻辑体系和数学表述的理论科学。
物理学从早期萌芽到近现代的发展,都以它的丰富的方法论和世界观等充满着哲理的物理思想,影响着人的思想、观点和方法。
因此,物理是一门带有方法论性质的科学。
”正是因为物理有着以上的特点,而初中生的思维主要还是感性认知为主,理性认知为辅,基于这两个事实,就决定了物理的教学必须讲科学、讲严谨,讲逻辑。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物理的严谨性、逻辑性的最基本的体现。
否则,学生会出现科学性错误、结论表述不够严谨、过程分析思维混乱没有逻辑性,学生越听越乱,学习教学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导致学生养成脱离实际、浮躁不求甚解、生搬硬套的习惯。
“物理概念和规律有以下特点,物理概念和规律是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是物理学体系的基础……物理概念和规律的重要性有以下表现,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物理概念来源于实验和事实,并经过高度概括和抽象的产物。
物理概念是人们在分析和观察了一系列事实及实验,抽象概括出了一系列具体现象的共同特征,从共同特征中抓住了其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物理概念是来源于实验和事实,并经过高度概括、抽象的产物。
物理概念的建立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初中生已经开始以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但水平还很低,处于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的时期,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是学生由感性认知上升为理性认知的必由之路。
物理还年反映物理事实的本质,是进入理性认识的第一步,在物理教学中,如果没有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是认识上升到理论阶段,物理事实了解得再多,也是没有作用的。
初中物理读书笔记
初中物理读书笔记下面是厦门培训考试网小编为你分享的初中物理读书笔记,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帮助,希望大家会喜欢。
同时也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参考的作用,如果喜欢就请继续关注我们厦门培训考试网()的后续更新吧!初中物理读书笔记篇一:初三物理读书心得初三物理复习课的有效课堂模式读书心得东阳中学宋爱民我对高效课堂的解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自主发展,践行三处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实现高效教学也就是要在规定的时间里获得越来越高的教学质量。
在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基本理念“提高物理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思想的指导下,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具体实施高效教学。
1、合理“消化”课程,做好高效课堂出发前的准备一句成语说得好,“深入浅出”。
把教材钻得越深,悟出来的道理就越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收放自如,也能够讲在点子上。
2、妙用“多媒体及展台”,给高效课堂插上翅膀课堂上我能合理地将大量的图片、动画、录像等材料整合到多媒体教学课件中,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或再现不同的物理过程,化理性的教学为感性的教学,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破时空的限制,增加课堂的信息容量,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在课堂上,让学生能够接触尽量多的物理资料,也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趣味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于漪曾说:“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或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利用多媒体精心设置情景,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情趣。
3、找准着陆地,真正“落实”高效课堂教学效果一堂设计很好的课如果缺少了落实,是很不完美的一节课,所以我在讲课的同时,我会特别注意两点:一是我会及时提醒学生该掌握的内容一定要重点标记出来,该记笔记的也一定要记;二是尽量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做一下《中考作业本》或《中考试题汇编》上的题,时间一般10分钟为宜,所以,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读书笔记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读书笔记《走进物理世界》知识点复习1. (P3)什么是物理学?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和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
2. (P4)物理学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简单机械发明和应用,17-18世纪进入蒸汽时代,到19世纪进入电气时代,现在是智能化、信息化的高科技新时代。
3. (P6)伽利略发现了“摆的等时性”原理。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爱因斯坦发现了相对论。
4. (P8)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m)1Km= m,1m= dm,1dm= cm,1cm= mm,1m= mm,1mm= μm,1μm= nm,1m= nm。
5. (P9)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6. (P10)测量长度的精密工具有?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7. (P10)刻度尺使用方法是?① 使用前要看清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
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② 测量时,刻度尺要紧靠被测物体,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③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④ 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还要注明单位。
8. (P12)测量时间的工具是?钟表9. 实验室里测量时间的工具是?秒表(或者停表)10.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秒(s)1h= min,1min= s,1h= s,1s= ms,1ms= μs,1μs= ns。
(P12)测量误差:物理学中,把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测量误差。
11. (P14)测量的方法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12. 间接测量方法有?累积法、以直代曲法、配合法。
13. (P15)测量体积的工具是?量筒(量杯)14. 1m³= dm³,1dm³= cm³,1cm³= mm³,1L= mL,1dm³= L,1cm³= mL,1m³= L。
15. (P21)科学探究包括哪些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物理读书笔记3篇_其他范文
物理读书笔记3篇初中物理教师读书笔记(一)《初中物理教学评价》读书笔记物理课程教育的核心是要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和实际能力,达到相应的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学习是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物理科学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能动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描述事物、提出问题、阐明解释,验证这些解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这些观点,由此学生们构建起过硬的科学知识体系,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怎样清晰的交流并建立起批判的、逻辑的思维技能。
要使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达到这一目标即实现课程教学的价值,物理课程评价的过程就显得极为重要。
物理课程评价的目的与功能㈠目的: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一个训练有素的思考者。
㈡功能:⒈诊断性功能物理课程评价的诊断性功能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具有强烈的指导性作用。
⒉调节性功能1 / 10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物理课程评价,其反馈信息不断的对施教者起到一个参考系的作用。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物理课程评价,施教者可以在物理课程中对已有的教学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不断作出调整,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同时评价的反馈信息对于学生充分利用课程学习以获取知识和能力具有独特的指导作用。
⒊激励和反思功能⒋鉴定和选拔功能选拔不同特长的学生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正体现了教育的平等。
社会发展需要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公平合理的选拔的选拔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面对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定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学习成效是客观存在的。
既然学生的学习存在如此多的差异,那么对每个学生的物理学习给予公正的、实事求是的评判是完全必要的,这将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活动的成绩,找到差距,为继续发展确定努力的方向。
因此,现代物理课程评价目标就是要突破重接受轻发展、重积累轻创造的评价倾向,使物理教学和学习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健康发展。
2024年物理读书笔记(精选6篇)
2024物理读书笔记(精选6篇)物理读书笔记1书中介绍有关“折射定律”发现的历史故事,以及我从书中领悟到的一些道理。
折射定律是莱顿的力学教授斯涅耳发现的。
他从未公布他的发现,但是,惠更斯和伊萨克。
沃斯两人声称曾审查过斯涅耳的手稿。
他以不方便的形式把折射定律叙述如下:在相同的介质里,入射角和折射角的余割之比总是保持相同的值。
由于余割和正弦成反比,这个叙述等价于现代形式就很明显了。
迄今就我们所知,斯涅耳没有试图作这个定律的理论推导,但是他用实验验证了它。
像在现代书本中看到的那种正弦定律,是笛卡儿于1637年在他的《屈光学》一书中作出的。
他没有提到斯涅耳,可能是他自己独立地发现了这个定律。
笛卡儿没有做实验,但他从如下的假定理论上推导了这个定律:(1)光速在较密的介质中较大(现在知道,这是错误的);(2)在相同介质里,这些速度对各种入射角都有相同的比率;(3)在折射时,平行于折射面速度分量保持不变(现在知道,这也是错误的)。
这些假定不大可能是正确的,这引起了数学家费玛和其他人着手去证明它。
费玛从下述假定推出了这个定律,即光以最少的时间从一种介质的某一点传播到另一种介质的某一点,而且在较密的介质中光速较小。
科学就是这样,不断地有人提出质疑,又不断的推动理论的完善和进一步发展,人们总是走在趋近真理的道路上,在这条道路上会有曲折,但整个人类的步伐是不断向前的。
折射定律最终的提出者笛卡儿在三个假定理论上推导出了折射定律,但是在他假设的理论里面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虽然得出了符合事实的结论,但是推导过程还是有待商榷的。
这个也告诉我们任何一项定律的得出,只有实打实的数学推导或者切身的实验观察、总结和推理得出的结论才更真实更可靠。
总之,物理是门讲求严密和严谨的学科,不仅学习物理要如此,对待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更需如此,要不停的鞭策自己认真把每项工作做好,不管是简单的工作还是复杂的工作,都不能掉以轻心、疏忽大意,时时刻刻保持严谨的生活和工作作风。
《物理学史》读书笔记
《物理学史》读书笔记《物理学史》读书笔记3篇《物理学史》读书笔记(一)本书主要介绍了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物理学的发展梗概,分为古代物理学、经典物理学、近代物理学,对于现代物理学的两个基础领域天体物理和粒子物理也做了概要的介绍。
本书较为突出地介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取得的成就及其对于世界科学进步的贡献。
此外,部分章节后还附有阅读材料,主要介绍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有代表性得人物和重大事件。
几百年前,物理学叫自然科学,被人们看成是哲学的一部分。
牛顿的一部经典物理学著作就取名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是牛顿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源地。
学习物理学史会告诉我们,许多物理学的新发现与哲学思潮有联系。
能量守恒定律与转化定律的发现受康德哲学的影响,反过来又成了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依据之一。
物理学的进展往往给哲学的进展提供新鲜例证,而哲学也常对自然科学指出前进的方向。
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意味着能够更多的创造出人们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在我看来,要想完整表达物理学史对我们学习的要求,应做到以下几点:1、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当你带着兴趣去学某样东西的时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物理学史记载人类揭开世界奥秘和令人兴奋的探索历程。
不论是否喜欢历史,大多数人都是喜欢听故事的,因为孩子最早的认知就是从故事中体味和形成的。
以故事的形式讲历史学生更易接受。
2、通过物理学史的学习,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观察和实验既是研究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物理学史中描述许多科学家善于从不被注意的一些平常现象中细心地观察与思考的事例。
比如伦琴一生在物理学领域中进行过大量实验研究工作,一次实验中,他偶然发现包有黒纸的底片被曝光,但他从没放弃过着一个细小现象。
正是他从这种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使他发现X射线从而获得诺贝尔奖。
学生在了解物理学史知识的过程中便可认识到注意观察和认真进行实验是学好物理学的关键。
物理学史读书笔记
物理学史读书笔记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关于经典力学的建立与发展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祖先就开始对力学现象产生了一些零散和粗糙的认识,待到十六世纪,人类对力学的研究|继承并发展了阿基米德的静力学理论,对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进行了重新检视及批判,直接推动了静力学的发展,经过伽利略和牛顿两代人的研究和发展最终确立了著名的牛顿运动定律。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开展,对天文做系统观测产生了迫切的需求。
开普勒详细分析了哥白尼和第谷等人长期积累的天文观测资料,归纳出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就这样,或者因为人类本能的求知欲,或者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或直接或间接的促成了经典力学的建立并推动其发展。
1、运动定律的发现机械运动时最直观、最简单的物质运动形式,也是人类最容易感知并对其进行观察分析的运动。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通过自然观察和哲学思变阐述了其运动学说,当然,由于缺乏适当的仪器设备和系统的实验研究,难以排出各种干扰因素(最主要还是因为当时适当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尚未得到发展),得到了大量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结论,为后来的研究造成了诸多不便,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伟大,因为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科学殿堂的大门。
1586年比利时力学家斯台文撰写了《静力学原理》,其中对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作了简化的数学证明,提出了关于平行力平衡的完整理论,并研究了滑轮组的平和与机械效率等问题。
在静力学原理的附录中,记载了斯台文和别人合作所做的用以检验亚里士多德落体理论的实验,发现重同一高度静止下落重量相差十倍的两只铅球落地时发出的声音听上去就像是一个声音一样,从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斯台文在《流体力学原理》一书中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应遵循的规律作了新的证明,并得到浮体的重心和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物理学史读书笔记
物理学史读书笔记【篇一:《物理学史》学习感受】《物理学史》学习感受物理学是一门基础科学,是人们对无生命自然界中物质的转变的知识做出规律性的总结。
它研究的是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
不同的运动形式具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因而要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处理,基于此,物理学又分为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各个部分。
按照物理学的历史发展又可以分为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两部分。
近代物理是相对于经典物理而言的,泛指以相对论和量子论为基础的20世纪物理学。
由于物理学研究的规律具有很大的基本性与普遍性,所以它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是自然科学的很多领域和工程技术的基础。
由于物理学知识构成了物质世界的完整图象,所以它也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赖以建立的基础。
1、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作为严格的、定量的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一直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它与数学、天文学、化学和生物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促进了物理学及其它学科的发展。
物理学与数学之间有深刻的内在联系。
物理学不满足于定性地说明现象,或者简单地用文字记载事实,为了尽可能准确地从数量关系上去掌握物理规律,数学就成为物理学不可缺少的工具,而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又为数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科学家,如牛顿、欧拉、高斯等,对于这两门科学都做出了重要贡献。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些大数学家如彭加勒、克莱因、希尔柏特等,尽管学术倾向不同,但都精通理论物理。
近代物理学中关于混沌现象的研究也是物理学与数学相互结合的结果。
物理学与天文学的关系更是密不可分,它可以追溯到早期开普勒与牛顿对行星运动的研究。
热核反应理论是首先为解释太阳能源问题而提出的,中子星理论则因脉冲星的发现得到证实,而现代宇宙论的标准模型——大爆炸理论,是完全建立在粒子物理理论基础上的。
物理学与化学本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
化学中的原子论、分子论的发展为物理学中气体动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而物理学中量子理论的发展,原子的电子壳层结构的建立又从本质上说明了各种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高中物理读书笔记
高中物理读书笔记【篇一:高中物理优秀学习笔记1】高中物理最新优秀学习笔记编者按:天天和同学们在一起学习、交流,经常与老师们在一起听课、研讨、交流和学习,耳闻目睹了学子们学习的辛苦。
有些老师上一节课,写几黑板,讲的内容实在太多太繁了,甚至还要求学生把课本的原始概念都抄写下来,老师讲的内容都要记下来。
学生们一节课忙于记笔记,便耽误了听讲,不记吧,那么多学习内容,学生不在课余时间消化,有的课程学起来还真感到吃力。
再翻开学生的学习笔记,又多、又乱……,学生学习的重点、难点不知道,焦点、热点不清楚,思路、方法不明白。
如何理解物理概念,如何进行知识整理,如何探讨思路方法,如何记笔记,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的盲点。
每每想到这些,我就感到实在不是滋味。
我一直在想,我们不是在搞研究性学习吗?我们不是搞校本课程的实验吗?为什么老师不能把教材的内涵挖掘出来,梳理出来,把概念和规律、思路和方法、模型和特点、公式和常识、条件和结论,特别是学习物理的思想和方法总结出来,写出一本优秀的笔记本,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繁多的课堂笔录,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呢?为了澄清物理概念,真正搞清物理规律,深入探索物理学习的思路和方法。
我把这些东西以比较的方法、表格的形式编写出来,并且把它们之间的区别、联系整理出来,通过比较澄清物理概念,理顺物理规律,明确思路方法,搞清公式常识,吃透条件结论。
从而把高中物理中的重点、难点、热点、焦点的物理思想以及物理的学习方法以崭新的面貌展示给学生。
可以说这本笔记本是高中物理概念的仓库,知识的海洋,方法的熔炉。
学生无需记笔记,打开新笔记本,就能找到自己所需的东西,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学生的综合能力,含金量较高。
对高中各年级的学生都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工具性。
它是一本优秀的物理思想、物理方法教学参考书,是一本优秀的物理学习笔记本,是高中师生必备的物理学习工具。
这本笔记本分二大部分,第一编高中物理思想体系,第二编高中物理学习方法。
物理读书笔记心得(通用8篇)
物理读书笔记心得(通用8篇)物理读书笔记心得篇1电磁学是高二物理的重点内容,从高考角度看是高考的重考内容;在生活中运用很多,对不能升学的同学,学好了,今后改变自己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学起来,难度很大。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教?我有一些点滴体会,愿与同行们共同探讨和分享。
(我们采用的是人教版高二物理)一、做好两个实验--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
近几年由于多媒体进入校园,对教学多段改变很多。
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无法用多媒体代替。
课件是由人制作的,很有规律,易于控制和验证规律,好处很多。
实验带有很大的误差,实验更具有真实性,有时还不一定成功。
我每次在上电磁学时,只要能做的实验尽量让同学们亲自做。
让他们体会实验的乐趣。
如我在上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一节时,就采用了实验教学。
我准备了多种电源:学生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小灯泡(2.5v,0.3w)先用实验让学同们直观认识电源有电动势,然后讲解,在认识电源内阻时,我用学生电源稳压6v和干电池6v 对同一小灯泡供电,给果不一样,用学生电源的不发光,电池的发光;又用它们对6v的收录机进行供电,都可用。
时这也同学们的想法不一样了,学初中的知识不能解释了,分析原因是电源的内阻在作怪。
后又用实验测得学生电源的内阻为100欧,电池的内阻为0.08欧。
这样让同学们确实承认电源也有内阻。
又如在上电容器的电容一节时:我也才用了实验教学,电容器的充电、放电、储能用电解电容(1000μf)即可完成,效果明显,同学们看到了电容器确实有这些特点,在做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困难了。
看不到现象,正当同学们开始有些怀凝时,我抓住这个机会,对同学生进行了物理学历的教育,这个实验我们今天做起来困难,在2_年前,当物理学家们研究时,不知经过多少次失败,才有结果。
所以我们今天不仅要学习人类智慧的结晶,更要学习前人不怕困难的精神。
二、激发同学们探索物理的兴趣。
如何提高同学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也做了一些偿试。
物理学史 读书笔记
物理学史读书笔记——董佳臻一、关于经典力学的建立与发展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祖先就开始对力学现象产生了一些零散和粗糙的认识,待到十六世纪,人类对力学的研究|继承并发展了阿基米德的静力学理论,对亚里士多德的运动理论进行了重新检视及批判,直接推动了静力学的发展,经过伽利略和牛顿两代人的研究和发展最终确立了著名的牛顿运动定律。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开展,对天文做系统观测产生了迫切的需求。
开普勒详细分析了哥白尼和第谷等人长期积累的天文观测资料,归纳出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
就这样,或者因为人类本能的求知欲,或者因为经济发展的需要,或直接或间接的促成了经典力学的建立并推动其发展。
1、运动定律的发现机械运动时最直观、最简单的物质运动形式,也是人类最容易感知并对其进行观察分析的运动。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情况下,通过自然观察和哲学思变阐述了其运动学说,当然,由于缺乏适当的仪器设备和系统的实验研究,难以排出各种干扰因素(最主要还是因为当时适当的物理学研究方法尚未得到发展),得到了大量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结论,为后来的研究造成了诸多不便,但我们不能否认他的伟大,因为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然科学殿堂的大门。
1586年比利时力学家斯台文撰写了《静力学原理》,其中对阿基米德的杠杆原理作了简化的数学证明,提出了关于平行力平衡的完整理论,并研究了滑轮组的平和与机械效率等问题。
在静力学原理的附录中,记载了斯台文和别人合作所做的用以检验亚里士多德落体理论的实验,发现重同一高度静止下落重量相差十倍的两只铅球落地时发出的声音听上去就像是一个声音一样,从而否定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
斯台文在《流体力学原理》一书中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应遵循的规律作了新的证明,并得到浮体的重心和它所排开的液体的重心在同一竖直线上。
同时还解决了流体静力学中的一个“佯谬”,得到结论: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与容器的底面积(?)液体的深度以及液体的比重成正比,并不一定等于容器中液体的总质量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伽利略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他对经典力学的重大贡献使他成为科学巨匠,其运动学理论为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艾伯特牛顿所说的巨人之一。
学习《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读书笔记
学习《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读书笔记
前言
在研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时,我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原
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档将总结我在阅读过程中的重点和收获。
目标
该课程标准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系统和全面的物理知识,培养
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内容
1. 物理学基本概念:在课程标准中,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进行
了详细阐述,如力、能量、运动、波动等。
这些概念是理解物理学
其他领域的基础,通过研究它们,我更好地理解了物理学的整体框架。
2. 物理学实验:课程标准还强调了实验的重要性,要求学生通
过实践探究物理学的原理。
在研究过程中,我意识到实验不仅能帮
助我们验证理论,还能培养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3. 科学思维:除了物理知识,课程标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
思维能力,如观察、实验、推理和假设等。
这些思维方法可以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物理学问题。
4. 应用物理学:课程标准还介绍了物理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能源利用、环境保护等。
这些内容使我认识到物理学不仅仅是一
门理论学科,还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
结论
通过研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我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
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也认识到物理学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更
加明确了研究物理学的目标和意义。
以上就是我在研究《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过程中的读书笔记,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现代物理学前沿选讲读书笔记
《现代物理学前沿选讲》读书笔记一、内容概述物理学基础理论:阐述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包括量子力学、相对论、统计物理学等,为后续探讨前沿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
粒子物理与高能物理:详细介绍了粒子物理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以及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进展,如宇宙射线、暗物质等。
凝聚态物理:探讨了凝聚态物理的宏观现象和微观机制,包括超导、超流、拓扑相变等。
宇宙学:介绍了宇宙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宇宙大爆炸理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宇宙暗能量等。
实验技术与观测方法:阐述了现代物理学实验技术和观测方法,包括粒子加速器、探测器技术、天文观测等。
物理学交叉领域:探讨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领域,如生物物理、化学物理、地球物理等,展示了物理学在跨学科研究中的应用。
物理学发展前景:展望了物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新兴科技领域如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以及物理学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这本书的研读,我对现代物理学的前沿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物理学的发展和应用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这本书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还激发了我对物理学研究的兴趣。
二、物理学的演变及发展趋势在深入阅读《现代物理学前沿选讲》我对物理学的演变及发展趋势有了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物理学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从古典物理学到现代物理学,经历了多次重大的变革和突破。
古典物理学以牛顿力学、热力学和光学等为基础,为人类的科技进步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实验的发展,古典物理学的局限性逐渐显现,需要更为精确的理论来解释新的实验现象。
量子力学的诞生和发展是物理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量子力学不仅解释了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也对宏观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对论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为现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已经扩展到了许多新的方向,在宇宙学方面,物理学家们正在探索宇宙的起源、黑洞的性质以及暗物质的本质等前沿问题。
在粒子物理和量子场论方面,研究者们致力于揭示物质的基本组成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
趣味物理学读书笔记1000字
趣味物理学读书笔记1000字这个假期,我阅读了一本很有趣的关于物理学的书,它便是前苏联的雅科夫.伊西达洛维奇.别莱利曼所写的《趣味物理学》了。
这本书作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
虽然它很老,但它很经典,读起来便更加兴趣盎然了,如饮甘露,如食甘贻。
书很厚,翻了翻,足足有550页。
细细一看,每一页都有一个物理知识的讲解,还有很多黑白插图。
我立刻被吸引,竟一口气看了将近100页。
全书大致分为19章,有的章节会专门对一个问题进行讨论。
每一则知识都会举一个例子或者讲一个故事,不像很多教科书那样地只讲抽象的、空洞的概念。
里面提到了一些很典型的问题:如十月的铁路有多长?为什么电线在冬天会被“偷走”?假如地球突然停止,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其中蕴含了许多物理知识:由于热胀冷缩,铁路夏天会比冬天长300多米,电线冬天会比夏天短200多米;由于惯性,地球如果突然停止,地球上的所有物质都会被甩向太空??在读书的过程中,其中有一章尤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就是“视觉错觉”这一章。
这一章中图片丰富,主要为实验图片。
比如有一幅测试错觉的图片,是黑格被白线分开成许多块,结果看时发现白线的交叉点居然有灰点闪现,定睛一看,又不见了。
作者还特意提到当时印这一章时,查锌版的'人居然让人把白线交叉点上的灰点去掉,正好作者进去,跟他讲明白了才避免一场误会。
读着这本书,我发现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
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读完它,我全都了如指掌。
但是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它枯燥无味,反而对它爱不释手。
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就提到:“我所努力希望做到的,不是要‘教会’读者多少新知识,而是要帮助读者‘认识他所知道的事物’”。
读完这本书,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一旦对于一门学科发生兴趣,就会加倍注意,也就能够自觉地去深入探索与学习,在兴趣的引导下所学到知识才更加“牢固”,更加有趣。
物理世界漫游读书笔记1000字
物理世界漫游读书笔记本书以物理学的应用为主线,集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从宏观世界里运动与力的关系,电与磁,光与机电,原子世界,宇宙与天体,趣味物理,物理学之道等几个方面,以简洁的语言向非物理学专业的人们深入浅出地介绍物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最先进的理念。
共振现象:19世纪初,一队拿破仑士兵在指挥官的口令下,迈着威武雄壮、整齐划一的步伐,通过法国昂热市一座大桥。
快走到桥中间时,桥梁突然发生强烈的颤动并且最终断裂坍塌,造成许多官兵和市民落入水中丧生。
历史上类似的事件在俄国和美国等其他国家也曾发生,以至于后来许多国家的军队都有这么一条规定:大队人马过桥时,要改齐步走为便步走。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经过调查发现,原来酿成这类惨剧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大桥质量不好或别的什么原因,而是由于共振。
共振:两个振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当一个发生振动时,引起另一个物体振动。
当很多人齐步走时,所有的脚都以相同的频率,同时使劲踏在桥面上,这些周期性的作用力使桥梁结构受到巨大的冲击。
由于桥本身也有自己的固有频率,如果军队步伐的频率接近或等于桥的固有频率,就会产生共振,而共振的振动幅度是非常大的,因此桥就受不了而坍塌了。
液体表面张力:凡作用于液体表面,使液体表面积缩小的力,称为液体表面张力。
简单来说就是,水有一种特性,它表面的分子都互相吸牵引着,仿佛彼此手拉着手一样。
我们知道,几个人手拉着手站着一定比几个人各自独立站着要有力、稳固得多。
例如当年抗洪救灾的武警官兵们手拉手战斗在最前线。
同样的道理,水表面的分子一个拉着一个,互相牵引,也就不容易脱离开。
水的这个特性,叫作表面张力。
其实一切液体都有表面张力,只是大小不同。
有些小昆虫之所以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而不淹死,正是因为它们对水面的压力小于水的表面张力。
一枚硬币不下沉也是同样的缘故。
牛顿第三运动定律: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为什么人想要跳得高,就得先弯下腿呢?我们要从地面上跳起来,必须要使地面对我们有一个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我们得先对地面有一个作用力。
《物理学的进化》读书笔记
《物理学的进化》读书笔记你可能听过一句鸡汤”10块钱的电子表和100万的劳力士,时间都是一样的转。
”但这句话真的正确吗?一个现代物理学家会反驳,理由有两点1;机械表的误差会稍大于电子表。
2;根据相对论,任何物体的速度都无法超过真空中的光速,那么显然,如果一个戴着劳力士的人以光速移动,他的表就会停转,不然秒针的速度一定会超过光速。
1589的一天,伽利略登上了比萨斜塔,完成了”比萨斜塔实验”。
尽管不是第一个自由落体实验,但这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实验。
这一实验帮助伽利略冲破了亚里士多德思想的枷锁,一脚踹开了物理学的大门。
不久,经典物理学舞台上的主角—牛顿,登场了。
他的登场伴随着经典物理学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定律—惯性定律(总结了伽利略的成果)这帮助当时人们理解了运动(至少是直线运动)的本质。
P1(附图1)牛顿又通过实验揭示了其余两大经典物理学定律:F=m.a→物体加速度,加速方向与受力方向相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这便启发了物理学家们去研究”力”或者应该叫”能”。
能——无处不在。
球于等高线h处释放,停在不同坡度的不同位置(停指速度为0)。
球释放后到达A点前的路程,将重力势能转化成为动能。
而到达A点后则反之,这个实验同样可以推理出惯性定律。
物体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动能的总和被称之为机械能。
我们注意到图中球停止后位置比等高线h要低,说明整个能量转换的过程中,机械能有损耗,而损耗又去了哪儿?很简单,摩擦阻碍了运动,而摩擦生热,而热......能量的国际通用单位—焦耳,如果你说他是位伟大的(有杰出贡献的)物理学家,那么你只对了一半,错因是焦耳—他只是一个酿啤酒的,对物理感兴趣,所以偶尔研究。
但是多亏了他,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物质的性质,并用它来揭穿”热”的神秘面纱。
”热”可是经典物理学道路上的一块大岩石,焦耳用实验凿开了这块巨石,得出了”热是一种能,热不具有质量”的这一结论。
同时,我们还给这种能起了一个简单的名字—”内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读书笔记3篇本文是关于物理读书笔记3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初中物理教师读书笔记(一)《初中物理教学评价》读书笔记物理课程教育的核心是要学生获取物理知识和实际能力,达到相应的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
学习是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物理科学的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能动的学习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描述事物、提出问题、阐明解释,验证这些解释并与其他同学交流这些观点,由此学生们构建起过硬的科学知识体系,用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学习怎样清晰的交流并建立起批判的、逻辑的思维技能。
要使学生的物理课程学习达到这一目标即实现课程教学的价值,物理课程评价的过程就显得极为重要。
物理课程评价的目的与功能㈠目的:让学生成为一个主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一个训练有素的思考者。
㈡功能:⒈诊断性功能物理课程评价的诊断性功能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具有强烈的指导性作用。
⒉调节性功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物理课程评价,其反馈信息不断的对施教者起到一个参考系的作用。
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物理课程评价,施教者可以在物理课程中对已有的教学方案设计和实施过程不断作出调整,使自己的教学活动更接近学生的实际情况。
同时评价的反馈信息对于学生充分利用课程学习以获取知识和能力具有独特的指导作用。
⒊激励和反思功能⒋鉴定和选拔功能选拔不同特长的学生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正体现了教育的平等。
社会发展需要多规格、多层次的人才,公平合理的选拔的选拔人才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课程改革要求我们面对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发展。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否定学生间客观存在的差异,不同的学习基础、不同的学习能力,不同的学习成效是客观存在的。
既然学生的学习存在如此多的差异,那么对每个学生的物理学习给予公正的、实事求是的评判是完全必要的,这将帮助学生总结学习活动的成绩,找到差距,为继续发展确定努力的方向。
因此,现代物理课程评价目标就是要突破重接受轻发展、重积累轻创造的评价倾向,使物理教学和学习按照课程改革的要求健康发展。
初中物理教师读书笔记(二)读了雷洪、王伟庆主编的《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创新教学设计》一文后,我深受启发,知道了物理教学要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
学生的探究活动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化。
课堂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通过学习感受到,转变学生学习中这种被动的学习态度,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探究教学中要立足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策略。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主动积极的学,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
但是,敢“放”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而是科学的引导学生自觉的完成探究活动。
当学生在探究中遇到困难时,教师要予以指导。
当学生的探究方向偏离探究目标时,教师也要予以指导。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如何紧跟时代的步伐,做新课程改革的领跑人呢?这对物理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传统的教学观、教师观提出了挑战,迫切呼唤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师角色的再定位。
一、转变观念,重新定位角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教育理念革命,要求教师“为素质而教”。
在教学过程中应摆正“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正确关系,树立“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的教育观念,完成从传统的知识传播者到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转变。
这是各学科教师今后发展的共同方向。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观念下,教师的职责不再是单一的,而应是综合的、多元化的。
二、终身学习,优化知识结构物理学科是一门综合程度极高的自然学科,它要求物理教师具有丰富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在专业素养方面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新课程对物理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通过不断学习,充实完善自己。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研究的最新成果不断涌现,并不断融入到新教材中。
所以,教师要学习这些新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新课程注重物理的教育功能,主张通过物理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的培养。
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物理教师在人文素养方面普遍缺失,因此,教师要学习人类社会丰富的科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新课程对物理教师还提出了新的能力要求,如要具有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信息技术与教材的整合能力、课程设计与开发等能力。
在新课程内容框架下,绝大多数教师由于知识的综合性与前瞻性不足,难以独自很好地完成对学生课题的所有指导工作,要求教师之间必须建立起协作的工作思想。
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他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教师一起取长补短。
在新形势下,教师第一次处于被学生选择的地位,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知识结构,将终身学习内化为自学行为,时刻保持学习、研究、反思、发现、探究、创新及总结的态度,力求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现代化信息素质的教育工作者三、以人为本,创新教学模式俗话说:教无定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获娶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单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涉及知识、教师和学生三大要素,教与学是一个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应明确教学过程的复杂性,综合三大要素,权衡利弊,博采众法之长,灵活选择教学方法。
既要改革创新,又要着眼实际,积极参与创设启发式、开放式、范例式、合作式的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智力因素的开发并不是素质教育的全部,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态度、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是推进教学进程与实现教学效果的动力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着发动、维持、调节的作用。
在授课中重视物理实验和物理知识的讲授,结合介绍物理学家的故事,物理趣闻和物理史料,让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体会物理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作用;善于对比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引发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引导学生寻找当前问题与自己已有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强化问题意识与创新精神;最后还应通过比较、分类、类比、归纳演绎和分析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向学生展示知识的来龙去脉,使之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高效的课堂》,这个名对教师来说一点都不陌生,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永远是教师的追求。
在一个相当长时期中,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高耗低效,是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最近,学校为老师购买了一本名为《高效课堂》的书籍,虽然关于物理的内容较少,但看罢结合平时的一些教学实践,有一些感想。
课堂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有效的课堂教学也是学校的生命;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各校对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及实践等相继作出了更为科学的应答。
比较前卫的教师的课堂上,主要问题大多是理念理解有偏差,教学组织、实施策略少,收放调控失度,合作探究效率低;对科学观察、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规范了解少,试验探究的目标不明确(很多时候试验的目的仅仅是验证结论,而不是培养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科学创新的核心素养得不到充分培养;对后进生关注不够,不能面向全体。
一般教师的课堂上,则更多的是在评估压力下为应付书面考试而教,偏离了课程核心目标,违背学科教学规律,死记硬背课本上为数不多的概念、结论和试验要点,课外观察、试验、科技活动很少有人组织。
这样的教学应该说不是高效的课堂,什么才是高效的课堂呢,我查了一些资料,有说所谓高效的课堂,一定是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事做。
有说所谓高效的课堂,是指在具体的一节课中学生能达到厚积知识,破难解疑,方法优化,能力提高,学习高效的境界。
有说所谓高效的课堂,孩子们过得心情舒畅,有良好的安全学习心理环境。
高效的课堂即学生学习的高效。
我觉得高效率的课堂,不仅是学生学有所获,更是投入和产出比较合理的课堂。
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乐学:不仅掌握了知识,更增长了能力;老师乐教:不再声嘶力竭,而是师生互动,适时点拨,少讲精讲。
在物理课上就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核心,让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我觉得我们可以努力做好这几方面的工作:(一)优化课前准备,为提高课堂效率作保障。
首先,是教师加强备课质量。
科学课现在正是第一轮新教材使用中,我们可以把备课分初备、集体备和细备三种备课方式。
初备是指几位教师在学期初期钻研教材,定好目标。
初备过程中,教师除系统把握教材外,更要以身作则,探究学生该探究的内容,写下观察日记,对相关的知识充分学习。
集体备是指提前一周集体研究下周课堂的教学方案。
细备是指教师根据各班学生实际情况和自己独有的思考充实教学各个环节的细节。
其次,物理课充分的课前准备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在教师自己认真备课的情况下,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
(二)优化时间安排,努力创建学习型课堂。
时间就是效率。
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
教师在课堂上惜时如金,坚决杜绝浪费时间的行为,同时还要学会节约时间。
比方说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合理安排探究实验等。
上课守时,不迟到,更不允许拖堂。
教师以自己的时间观念影响学生时间观念,帮助学生进行分工合作,制订时间安排,反思时间利用情况,让学生学会经营课堂45分钟,让它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优化学法指导,探究最佳教学途径。
学贵得法,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一群有着良好学习习惯、会学、主动学习的学生,自然是高效课堂的最有力的保证。
但是,我们要知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与教师的平常的严格要求密不可分。
同时,它还基于教师观念的改变,基于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信任,放手让把学习、探索的权力返还给学生自己。
总之教师要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会学。
每一位教师在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要注意向学生介绍本学科的特点、学科方法及其作用,对本学科学习进行方法指导。
特别是教师要树立学生可以学会,每个学生都可以学会的观念,帮助学生制订科学探究问题的有效探究计划。
(四)优化督促机制,保证学生全员高效参与。
课堂上保证每个学生都高效参与,同时必须有约束的机制。
物理课堂,经常进行小组分工合作学习,在小组学习中,有时学生会因为意见分歧或探究时间过长而浪费时间。
每位教师依据自己的学科特点、教学风格制订相应可行措施,督促学生全员高效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种子的责任是开花结果,园丁的责任是料理花园,医生的责任是救死扶伤,老师的责任是传道授业。
作为学生,我们的责任是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做一个优秀的学生。
最近我又读了一本叫做《世界上最软最软的物理书》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