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2篇)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教师版) (2)
必修一4烛之武退秦师【温馨寄语】智慧的开发和能力的提升,永远没有捷径,唯有在课堂内外全心全力地学习,才能让你收获成功的喜悦。
文本拓展——开阔视野、提高自我知识链接怎样学习文言文第一节学习方法建议与指导文言是古代的书面语言,用这种语言写成的文章叫文言文。
学习文言文,懂得一些文言知识,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有助于继承祖国文化遗产,还能够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语言修养,增强现代汉语的表达能力。
学习文言文的主要困难是词句深奥难懂。
文言远离我们的时代,许多词语的意义、语法特点,我们感到陌生;记载的历史文化、典章制度,我们又不熟悉,或者从来没有接触过。
解决的办法就是去理解它,熟悉它。
理解、熟悉的重点是文言的常用实词、虚词和句式。
一言以蔽之,“两多两勤”:多朗读,多背诵,勤做练习,勤查工具书。
一、多朗读。
朗读能够培养语感,要在初步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反复朗读一篇篇课文,使之流利上口,一直到读熟。
这样做,有助于词语的学习和记忆,能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朗读的时候要心到、眼到、口到、手到。
要注意用普通话读准字音。
一些异读字要按照课本注释标的音去读,有时还要查有关的工具书。
随着理解的加深,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感悟。
二、多背诵。
背诵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
以学习文言文词语为例,通过背诵,整篇文章记熟了,其中实词的意义、虚词的用法也就都记住了;记得越多,越能够触类旁通。
要注意的是,背诵应该是经过多遍朗读,边体会、边记忆的自然结果,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三、勤做练习。
练习的主要方式是常用文言词和句式的归纳对比,以及准确规范的翻译。
勤做这样的练习,逐渐熟悉文言词句的特点和一般用法,领会它的规律性和灵活性,从而获得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实际能力。
三、勤查工具书。
阅读文言文,总会有些词语不能理解,查工具书,既能解决疑难,又能节省学习的时间,提高学习的效率。
供学习文言用的工具书有许多种类,从中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源》《辞海》最为实用。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一、背景介绍《烛之武退秦师》是中国古代励志故事中的一则佳话,讲述了烛之武面对强大的秦师,举烛为魏国出谋划策,最终巧妙地击败了秦师,保卫了魏国。
这个故事展现了一个智勇双全、机智过人的人物形象,同时也对于个人的毅力和智慧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二、故事内容公元前260年,秦国攻打魏国,魏国大将烛之武面对强大的秦师,深感自己力量的渺小。
烛之武决定寻找出奇制胜之策,他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秦国的阵地被一座高山环抱。
于是,烛之武回到大本营,开始研究如何利用山势来制敌。
经过多方考察,烛之武观察到秦师的辎重部队每天傍晚都会行进一段路程,而天黑之后,辎重部队将骑兵放在前面保护,步兵慢慢驶离,形成散兵线。
烛之武看到这个情景后,决定利用这个弱点进行进攻。
烛之武设计了一个计划,他派出骑兵袭击辎重部队并引诱秦师追击。
当秦师追击过来时,烛之武突然调转阵型,突袭秦师后方,同时放火烧断秦师与辎重部队的联系。
秦师的士气受到严重打击,士兵们纷纷溃退,最终被魏军击溃。
三、故事中的思考在《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值得思考和学习的地方。
首先,烛之武在观察到秦师的弱点后,并没有草率地发动进攻,而是经过深入思考和研究,设计了一个完备的计划。
这表明,面对困境时,我们应该冷静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而不是盲目行动。
其次,烛之武的计划巧妙地利用了敌人的弱点。
这再次提醒我们,在面对强大的对手时,我们应该善于发现对方的破绽,并利用这个破绽来取得优势。
此外,烛之武面对强大的秦师始终坚持不懈,从未放弃。
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我们不能轻易退缩,而应该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取得成功。
四、故事中的启示《烛之武退秦师》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教益。
首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胜过武力。
烛之武并非力大无穷,但是通过巧妙地利用环境和对敌人的观察,他成功地制敌制胜。
教师版2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2013-2014学年 13-G1-YW-8 使用时间: 月 日 班级: 小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攻心为上,巧舌如簧,智退秦晋纾国难;国家第一,义无反顾,敢舍得失照古今。
1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二(教师版)编写人 审核人 领导签字【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熟读课文,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
2、能力目标:学会准确而精炼地评价人物形象;赏析本文高超的写作技巧;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进行片段写作。
3、情感目标: 学习烛之武的爱国精神和大智大勇。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强调注释阅读和工具书使用,预习案力求独立完成。
2、强化诵读,在诵读中感受人物,体会情感。
3、勤于动笔,在课文中标注知识重点、难点及精彩笔墨,并逐项书写“我的疑问”。
预 习 案【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一、熟读全文,翻译以下句子。
1、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二、借鉴《三维设计》第25页的素材档案,另选角度(人物或切入点)写1—2段不少于100字的文段。
【我的疑问】探 究 案【合作探究】一、交流预习案中的精彩写作片段。
二、人们在评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
你认为烛之武是个怎样的人?请阐述你的看法。
观点一:爱国志士。
烛之武作为郑国的一位老臣,大半生未被重用,真可谓不得志之极。
但在秦晋两国大举攻郑之际,他却抛弃个人恩怨,不顾安危,缒城而出,只身赴敌营。
面对强悍的秦穆公,他不卑不亢,斗智斗勇,凭借自己的胆量和智慧,保全了郑国,赢得了外援。
拳拳爱国之心天地可鉴。
观点二:义无反顾的勇士。
2《烛之武退秦师》单篇阅读(导学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
品国士风采悟左传史义——《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把握文章的叙事脉络,分析烛之武的说辩艺术及人物形象。
3.分析秦晋退兵深层原因,理解《左传》中的史义内核。
分析烛之武的说辩艺术,理解《左传》中的史义内核。
学习任务预习任务:反复诵读《烛之武退秦师》,借助注释翻译全文。
要求:1.通假字下标注“点”;2.古今异义词下标注“双横线”;3.活用词标注“方框” ;4.一词多义词语标注“单横线”① “单横线”② ;5.文言句式下标注“波浪线”;6.文化常识标注着重号(▲);7.疑难句子:句子前标注“︱”句子后标注“?”学习任务一一读文章理文意1.诵读课文老师查看学生字音、断句、语气。
2.翻译全文小组合作翻译全文,师生共同解决翻译中的疑惑。
3.重点检测观察秦晋围郑示意图。
这几个句子,请四个小组长来翻译一下,落实括号中的重点字词。
(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远)(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以为、东道主、行李、乏困)(4)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何厌之有、东、封、西、封、阙、焉、)4.梳理情节要求:请同学们以章回体小说标题的方式梳理四段的情节。
学习任务二二读文本出气韵1.分析烛之武为什么答应了郑伯。
2.朗读第一段,分析秦国攻打郑国的原因。
明确:利益驱使(ppt展示地图)3.自由朗读第三段,圈点勾画,思考烛之武从利的哪些角度做文章,又从利的角度说明了哪些结果?有了自己的观点后,前后同学交流,教师总结。
明确:亡郑无利——舍郑有利——赐晋(攻郑)无利——肆晋(攻郑)阙秦4.思考:能否调换烛之武的“说辞顺序”?5.总结烛之武说辞的脉络,朗读“烛之武的说辞”。
6.总结烛之武的人物形象课中学习任务三三读文本见匠心1.既然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那么秦师一退,文章就可以结束了。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教案2011-09-13 20:54《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1理解文章内容,积累《左传》有关知识,掌握文中常用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学习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险阻,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文意,积累掌握文中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2准确翻译文中重要的句子,掌握文中出现的文言句式特点。
【教学难点】把握人物形象,赏析烛之武高超的劝说艺术【教学方法】诵读法、研读法、圈点讨论法学案一【知识链接】本文所记秦、晋围郑之事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交战,郑国曾出兵帮助过楚国,结果楚国失败,尽管之后郑国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是最终也没有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就于公元前630年发动了这次战争,因为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因此秦晋联合也就成了必然。
【文学常识】(A)本文选自《》,原名《》相传为春秋时鲁国史官所作。
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体史书,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的言行,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得当。
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
与《》、《》同是注解《春秋》的史书,被成为。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教学过程】一朗读课文,给下列字词注音(A)贰函氾缒佚阙逢()孙杞()子二诵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一)口头翻译第一段1指出下列句中划横线字的意义和用法以其无礼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2第一段交代了什么情况?(B)(二)研读第二段。
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词。
(B)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无能为也已C是寡人之过也2本段中四个“之”是什么用法?怎样翻译?3“佚之狐言于郑伯曰”是什么句式?(A)4概括文意:面对秦晋的围攻,郑国采取了什么措施?(C)(三)认真阅读第三段,圈点出疑难问题,小组讨论理解该段,并完成以下题目1解释下列句中划横线的字词。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共3篇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共3篇《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烛之武退秦师》是汉朝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中的一篇章节,讲述了烛之武敢死力战,以身殉国,使秦军无法攻克燕国的故事。
这篇章节可以让读者感受到燕国人民的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敌的精神,同时也可以让读者深刻体味到战争的残酷和惨烈性质。
I、整体感知1.烛之武退秦师的背景是什么?答:秦国攻打燕国2.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答:采取奇袭战术,在燕军撤退后出现在秦军背后,火烧秦军辎重,导致秦军物资短缺,不得不撤回关中。
II、细节理解1.烛之武为什么不惧秦军?答:烛之武相信只要坚持战斗,秦军终会因粮草短缺而退兵。
2.为什么秦军会失败?答:烛之武采用奇袭战术,燃烧秦军的补给物资,使秦军部队物资短缺,不得不撤回关中。
III、深度思考1.烛之武做出了勇敢的选择,你又会在什么情况下做出勇敢的选择?答:此题回答比较因人而异,可能出现的答案是:在危险的情况下冲锋,挺身而出捍卫正义,面对错误的事情直言不讳等等。
2.国家在战争时需要人民团结一致,你认为学习这些历史是什么意义?答:学习这些历史,可以加深人们对国家历史的理解,进而加强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对于保持团结和推进各项事业有着积极的意义。
IV、课堂运用针对上述问题的回答,可以激励学生们善于思考,在读史中感受到历史的价值,知道做出正确的选择,勇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寻自我。
同时,可以开展“诵读烛之武退秦师”、“制作烛之武故事板报”等有趣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这一段历史,掌握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以时代为背景,更好地解决当下的现实问题,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通过学习关于烛之武的历史,我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国家团结的重要性。
烛之武虽然是一名普通的士兵,但他凭借勇敢和智慧,成功燃烧了秦军的后勤补给,从而导致了秦军在关中的失败。
他的故事激励我们面对挑战时不要退缩,勇于挑战,做出正确的选择。
《烛之武退秦师》 导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左传》的相关文学常识,积累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烛之武的说辞,分析其高超的论辩艺术。
3、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不辱使命的爱国精神。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够准确翻译文中的重点句子。
(2)分析烛之武的说辞,理解其论辩思路和技巧。
2、难点(1)体会烛之武在游说秦伯时所运用的谋略和智慧。
(2)探究文中所蕴含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三、知识链接1、《左传》《左传》原名《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
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 722 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 453 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它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2、背景介绍本文所记述的是秦晋联合攻打郑国之前开展的一场外交斗争。
秦、晋围郑,形势紧迫,在这关键时刻,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
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而且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四、字词梳理1、字音氾(fán)南佚(yì)之狐缒(zhuì)阙(quē)秦逢(páng)孙2、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同“矣”,语气词,了)(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3)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4)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明智)3、古今异义(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2)行李之往来(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古义:那人;今义:对已婚妇女的尊称)4、一词多义(1)封①既东封郑(使……成为疆界)②肆其西封(疆界)(2)鄙①越国以鄙远(把……当作边邑)②肉食者鄙,未能远谋(目光短浅)(3)许①许君焦、瑕(答应)②杂然相许(赞同)③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4)阙①若不阙秦(使……减少)②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同“缺”,缺口)(5)微①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没有)②微闻有鼠作作索索(隐隐约约)③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5、词类活用(1)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名词用作动词,驻军)(2)夜缒而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3)越国以鄙远(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作边邑;形容词用作名词,远地)(4)既东封郑(名词的使动用法,使……成为疆界)(5)烛之武退秦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撤退)(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灭亡)(7)邻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词用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6、文言句式(1)判断句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判断)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语意判断)(2)省略句①(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②(晋惠公)许君焦、瑕(省略主语)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宾语)(3)宾语前置句夫晋,何厌之有(“之”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为“夫晋,有何厌”)(4)状语后置句①以其无礼于晋(正常语序为“以其于晋无礼”)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正常语序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五、文本研读1、整体感知(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2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2制作人:齐海英制作时间:2014年9月12日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意义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及特殊句式。
2.过程与方法:朗读识记基础知识,合作学习文言重点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人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勇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
重点难点: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意义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能准确翻译课文。
复习导入:(知识链接)翻译句子:(1)以其无礼于晋(2)臣之壮也,犹不如人(3)是寡人之过也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识记积累一词多义过①经过三过其门而不入焉①语气词,不译子亦有不利焉②过错是寡人之过也②代词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③超过过犹不及③疑问代词焉用亡郑以陪邻④探访他日,友人来过④兼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二、自主学习重点翻译(1)合作学习第三段第一步:①朗读第三段学生活动②梳理重点常见实虚词及句式,翻译句子。
③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④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第二步:教师小结(2)合作学习第四段第一步:①朗读第四段学生活动②梳理重点常见实虚词及句式,翻译句子。
③晋文公为何放弃攻秦?第二步:教师小结四、当堂检测翻译句子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五、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要求:把重点实虚词和特殊句式找出来,重点翻译。
☆文言文兴趣阅读:(重耳)及楚,楚子飨(设宴款待)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君主自称)?”对曰:“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
其何以报君?”曰:“虽然,何以报我?”对曰:“若以君之灵(托您的福),得反晋国,晋楚治兵(交战),遇于中原,其辟(通“避”)君三舍(一舍为三十里)。
若不获命,其左执鞭弭(马鞭和弓梢),右属藁鞬(箭袋和弓套),以与君周旋。
”子玉请杀之。
楚子曰:“晋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其从者肃而宽,忠而能力。
晋侯无亲,外内恶之。
吾闻姬姓唐叔(人名)之后,其后衰者也,其将晋公子乎?天将兴之,谁能废之?违天,必有大咎。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左传》的知识。
2、背诵课文,并学习本文说话的技巧。
3、进一步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目标重难点】重点:目标2、3难点:目标3【学法指导】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知识链接】1、作家作品?《左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
亦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而且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史散文的典范。
它的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
它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比较系统地记叙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同时也较为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
?《左传》长于叙事,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人物辞令。
2、写作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
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
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
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
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
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
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
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
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
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导学案2:烛之武退秦师
第4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2.学习文言知识点,包括实词,虚词的用法,句法知识,古代文化常识等;3.初步掌握先秦散文的叙事特点及艺术特征;4.体会烛之武高超的说话艺术;【学习重点】目标2、4【学习过程】一、预习导读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故事背景(详见第四单元相关资料)二、合作探究1.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2.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3.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4.本文人物对话简洁,内容丰富,言者话中有话,你能说说他们的弦外之音吗?5.关于烛之武,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
“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
”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通过阅读本文,你觉得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本文的其他人物呢?6.课文给我们哪些启示?你还知道古人哪些善于劝谏和纳谏的例子?三、拓展提高宫之奇谏假道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一之谓甚,其可再乎?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对曰:“大伯虞仲,大王之昭也。
大伯不从,是以不嗣。
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为文王卿士,勋在王室,藏于盟府。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且虞能亲于桓庄乎?其爱之也?桓庄之族何罪?而以为戮?不唯逼乎?亲以宠逼,犹尚害之,况以国乎?”公曰:“吾享祀丰洁,神必据我。
”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
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一、温馨晨读篇1、哲思短章幸福最美的定义幸福是‚久旱适甘雨,他乡遇故知‛的那种惊喜;是‚四海存知己‛、‚千里共蝉娟‛的温馨。
幸福就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那种惬意;是‚会当凌绝顶‛、‚阅尽人间春色‛的那种豪放。
幸福是‚吹面不寒杨柳风‛、‚万紫千红总是春‛的那种美感;是‚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的那种悠闲。
幸福就是‚泱泱海阔凭鱼跃,朗朗天高任鸟飞‛的那种酒脱,是‚东门沽酒饮我曹,儿轻万事如鸿飞‛的那种坦荡。
幸福就是‚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的那种旷达;是‚美酒饮至微醉后,好花看到半开时‛的那种雅趣。
幸福就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录犀一点通‛的那种感应;是‚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的那种愉悦。
幸福就是‚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晴‛的那种微妙;是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的那种兴奋。
幸福就是‚溪回谷转愁无路,忽有梅花一两枝‛的那种转机;是‚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抉持‛的那种关爱。
幸福就是‚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的那种甜蜜;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种恬淡。
幸福就是‚稻花香里丰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那种舒畅;是‚我醉复君乐,陶然共忘机‛的那种神怡。
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应该是幸福的,呵呵!2、修身名句:厚仁(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论语·学而第一》注释:①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②和:调和、和谐、协调。
③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文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④斯:这、此等意。
这里指礼,也指和。
⑤节:节制,和前面的礼字是分开的。
有子说:‚礼的作用,在于使人的关系和谐为可贵。
先王治国,就以这样为'美',大小事情都这样。
有行不通的时候,单纯地为和谐而去和谐,不用礼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人教版两篇】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人教版两篇】《烛之武退秦师》是一篇经典的叙事文言文,文字简洁,故事完整流畅。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训练目标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三、德育渗透目标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
1、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
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2、选自《左传》。
我们初中的时候也学过一篇选自《左传》的课文,是《曹刿论战》。
3、关于《左传》①请一位同学读注释1。
②补充:关于《左传》。
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
《左传》全称是《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另外还有两本书也是对《左传》的阐发《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因此我们把这三本书叫做《春秋》三传。
它记述了春秋间240多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颇具春秋时代历史散文的特色。
内容丰富,规模宏大,忠于历史事实,生动、真实地反应了奴隶社会崩溃时期的重大变化,为后人提供了那个时代广阔多彩的社会生活画面。
统治集团内部的各种矛盾斗争,各诸侯国之间频繁的争夺战争,各种礼仪制度、社会风俗、道德观念及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在《左传》中都有大量记载。
江苏省扬州市安宜高级中学高一B部语文《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2)
班级姓名学号
课题烛之武退
秦师
编写:沃玲
玲
审核:朱
赶楼
时间:
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点。
2、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3、学习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
学习重点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
学
习难点1.烛之武如何说退秦师。
2。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学习过程
一、前置性补偿
1.《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2.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
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
一是晋文公当年逃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
com)。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_2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导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掌握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情感目标.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导学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导学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学时一、明确导学目标.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导研,整体感知.解题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时代背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
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
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
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
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主要人物介绍烛之武是中心人物。
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2篇)《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导学案一:一主题与背景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课堂教学改革有了很大进展,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的尖冰已经融化。
随着新的教学理念的不断完善,教改的春风已经吹进了每个教师的心中,并且在课堂上结出了喜人的硕果。
在一次校公开课中,一位语文老师讲解的《烛之武退秦师》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堂课不仅使我重温了《烛之武退秦师》这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让我反思:怎样才能把一篇文言文讲出特色讲出趣味来,让学生爱听爱说呢?那就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
二情境描述课前已经布置学生预习了课文和查找生字、词。
(质疑)师:今天我们来共同分析课文。
口才在今天的人际交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商业谈判,还是即兴演讲以及工作学习,口才都是必不可少的,古代更是这样:“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误国”。
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出自《左传》,同学们还学过哪篇出自《左传》呢?全体学生:《曹刿论战》。
师:说来说去都离不开一个“战”字,这是为什么呢?大家想一下有关《左传》的历史知识。
同学之间把课前查找的文学资料交流一下(同学之间探讨非常热烈)。
师:大家讨论的很热烈,下面我把我收集来的资料和大家交流一下。
原来呀,《左传》描写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政治状况。
它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体史书,还因作者的敏锐的观察力使它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虽然人类进入了文明社会,但时至今日战争仍然是不可避免的。
那么谁能告诉我发生了冲突最好的解决办法是什么?生1:谈判。
师:也就是外交手段。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XX多年前的烛之武是如何运用的吧!昨天大家预习了课文,现在根据你们的理解和课下注释来简要勾勒一下烛之武形象。
生2:他是郑国人,大约60多岁,头发花白满脸的皱纹,但是目光敏锐,精神矍铄。
师:经你这么一介绍,一个老当益壮的英雄形象活脱脱地摆在我们面前了。
还有吗?生3:风烛残年,足智多谋。
师:看来你们的观点有共同之处,都说他年岁大了,但我还认为他少壮无为呢,能否给一个确凿的证据?最好用原文。
生3:“今老矣,无能为也矣”。
师:找的准确,那么性格上的特点呢?生4:倔强、干练、怀才不遇。
师:干练有之,说话干净利落。
但怀才不遇何以见得?生4:“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说明他年轻时没被重用。
所以郑伯才向他道歉嘛!师:有道理,还有吗?生5:他豁达不计前嫌。
生6:不对,我认为他是个恃才放旷,口是心非的人。
师追问:何出此言?生6:他明明想出山却故意推辞。
师:是呀,凭他的性格他是一定要出山的,为什么在“夜缒而出”之前要三缄其口,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生6(主动站起来):教育郑伯,要爱惜人才。
他决不是为自己鸣不平,而是不希望更多的人才被郑伯埋没。
不要等到“国将不国”的时候才懂得重视人才。
师:见解深刻!从他的特征看,烛之武还不至于是那种为自己利益而斤斤计较的小人物。
那么,郑伯为什么要烛之武退秦师?有生答:“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可以说国势危急。
师:大兵压境,的确危急。
烛之武真的能退秦师吗?生7:能,因为他的口才好,说服了秦穆公。
师:的确有主观因素。
可是据说萨达姆的口才也不错,善于煽动却没能瓦解美英联军。
可见主观因素不起决定作用,客观上原因呢?生8:秦晋貌合神离,根本就互不信任,各怀鬼胎。
师:秦晋可是友邦啊!有个成语叫“秦晋之好”,这怎么解释呢?生9:秦晋之好那也不是真好,而是狼狈为奸、相互勾结、瓜分领土。
所以这个同盟经不起考验,让烛之武钻了空子。
师(笑):借用杜牧的《阿旁宫赋》中的一句话:“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你的意思是“退秦师者,秦也,非烛之武也”!(众生笑)不过你说的很对,客观因素确实是退秦师的主要原因。
那他是通过什么手段退的秦师呢?生10:先麻痹秦侯使其放松警惕。
再表明灭郑无益于秦。
最后得出结论:郑若亡,则秦危矣。
师:说的很好,欲抑先扬,麻痹秦侯。
烛之武有口才,但不能信口开河的胡说,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秦穆公的心理防线,我想这在当时他也是费尽心思的,在这里我们应当学习一下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大家想一想他用哪几点理由说服了秦穆公?生11:第一步说“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焉用亡郑以陪邻”;看秦侯心已活遂又说“舍郑以为东道主,君亦无所害”;第四步说明了主旨“阙秦以利晋,为君图之”。
师:说的很好!谁还能补充?生12:郑国肯定要亡了,我不是来为我国的利益考虑而是为您考虑。
如果晋强则秦弱,“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邻之厚,君之薄也”;不取郑则利于秦,“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生13;晋擅长食言,不可交,有例为证“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师:补充的好,因为秦用的就是“远交近攻”的政策。
这一点烛之武肯定清楚。
秦国野心勃勃想灭晋,不想看到晋国的强大。
这一点烛之武也有把握,所以才能够说服秦穆公。
我们以后在运用口才时,一定要注意抓住说话的要点,话不必多,点到为止。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晋文公,他为什么没有采纳子犯的意见击秦军呢?生14:因为重耳重义气,讲究仁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生15:因为“不仁、不知、不武”。
师:不错,这是原文,还有没有扩展的?我们历史上还学过重耳“退避三舍”的故事。
看看对你们有没有启发。
谁能大致讲一下这个故事?生16:晋文公年少时作为人质的时候曾路过楚国。
楚国用上宾的礼节招待他。
晋文公非常感动。
楚王问重耳,将来如何回报我?重耳答:一旦晋楚交战,晋军将退避三舍(90里),后来,晋楚果然交战,晋依照诺言退了90里。
名义上如此,实际上是诱敌深入的策略。
生14:我知道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不仁、不知、不武“都是假话。
根本原因是秦郑已经联盟,晋怕腹背受敌,所以讲了一番大道理。
师:分析的好,看到了实质。
不过也不能说全是假话,还是有点感恩的因素的,但不起主要作用。
师:全文字数不多,开篇、结尾都尽量用最少的文字来表述,可是描述烛之武和秦穆公对话的时候作者毫不吝惜笔墨,这样厚此薄彼到底对于表现主人公有什么好处?生17:突出主人公的口才和智慧。
师:还有吗?生18:标题就是《烛之武退秦师》,所以应当详写“退”的过程。
生19:这样塑造烛之武的形象更丰满,主次分明。
师:主次分明说得好!《左传》的行文特点就这样被你说出来了:条理清晰、叙述准确、详略得当、婉曲简洁。
教师小结:本文波澜起伏的情节,繁简得当的详略处理,伏笔与照应等技巧的运用,都将有助于我们今后的写作。
更重要的是,烛之武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深深的感染了我们,将成为我们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巨大动力。
最后来一个课外拓展。
师:日本没有诚意反省自己的侵略史,反而一再制造周边关系紧张。
制造领土矛盾,一方面,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为侵略者歌功颂德;另一面,苦心钻营要作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无非想重新成为政治、军事大国,这难免要走上扩军备战的道路。
你作为中国的中学生,试着运用你的口才能力,说服小泉不要参拜靖国神社。
学生们众说纷纭,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从而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下课了,同学们还沉浸在爱国主义的氛围中。
三案例分析本案例力图从语文教学实例出发,表现出一定的高中阅读教学实践与理论意义。
首先,明确语文课堂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
无论是对文本意义的理解,还是对人物形象及作品主题的认识,都不是由教师强硬灌输的,而是学生这一阅读主体通过探究发现的。
课堂不再是“填鸭式”的课堂,学生成为了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所起的是引导提高的作用。
教师能够给学生以思想的自由,允许学生对其进行怀疑、否定、甚至批判。
教师善于组织学生对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教材中的难点问题、疑点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在你争我辩中催生新的思想,探索新的知识。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仅仅是作为学习团体中一个平等的成员,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的作用没有被抛弃,而是得以重新构建,从外在于学习情境转向于内在情境共存。
教师是内在情境的领导者,而不是外在的专制者。
本案例中,在探讨烛之武形象以及小泉参拜靖国神社时,学生参与意识积极而强烈,思维活动敏捷而深刻,富有创建的分析更是令人赞叹。
教师不是为教而教,为知识而教,固守“教师——知识——学生”的教学路线,而是为学而教,执行的是“教师——学生——素质”的教学路线。
这样教师带领着学生奔向知识和能力,奔向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学习,主动发展。
可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开出更美的花朵,才能更好地导引学生的人生!导学案二:一、课文悟读本文写的是郑国在秦兵直逼城下的危急形势下的一次成功的外交活动。
烛之武这位出色的“外交家”在见到秦穆公之后,既非据理质问,又不苦苦哀求,而是以超此事件之外的姿态,动之以“利”,晓之以“理”,终于使趋“利”而来的秦兵,不仅立即避患而“退”,还反过来“与郑人盟”,派军队留守郑国,帮助郑国抗晋。
秦国为什么要行军千里,与晋国合打郑国呢?理由很简单:为了一个“利”字。
课文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无礼于晋”,指的是当年重耳流亡到郑国时,“郑文公亦不礼焉”。
当年,郑文公缺乏远见,没有理睬重耳。
“贰于楚”,是指在晋楚城濮之战以前,“郑伯如楚致其师”,郑国准备派兵帮助楚国对晋作战,后来虽未参战,却因此得罪了晋国。
“无礼于晋”也好,“且贰于楚”也罢,实际上都是秦晋两国向东扩张,企图把郑国作为边疆的借口而已。
既然秦国是为“利”而来,那么,烛之武便迎合其心理,从为秦国利益着想的角度,力劝秦国退兵,点醒了利令智昏的秦国国君。
烛之武是就地理位置、历史事实和逻辑推理诸角度,从四个层面进行“利害”关系的劝说的。
第一,“亡郑”于秦无利可图。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秦在西,郑在东,中间隔着晋国,秦要跨越晋国,把郑国的土地纳入自己的版图,作为自己的边邑,这是很难办到的。
“亡郑”之后,郑国的土地不为秦所得,反为晋所有,结果是“邻之厚,君之薄也”。
从而提醒秦国不可“亡郑以陪邻”。
第二,“舍郑”于秦可得实惠。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舍郑”,就是放弃郑、不灭郑。
这是烛之武从正面向秦穆公提出的建议。
郑国在秦国的东方,以此可作为“东道主”,那么秦国使者往来,遇到资粮不足,郑国便可尽地主之谊,给予供给,让秦有利可图,得到实惠,这有什么不好呢?第三,晋君不可信。
20年前,晋公子夷吾流亡时期,秦穆公接夷吾人秦,然后帮助他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惠公,所以说,“君尝为晋君赐矣”。
当时,夷吾曾把晋的焦、瑕二邑许给秦国,作为酬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