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 3.23《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

合集下载

最新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

一、教学内容及其分析:1.内容: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2.分析:郑和下西洋是我国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在明初,我国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明朝时无疑是当时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郑和下西洋在主观上是宣扬国威,但在客观上促进了船队所到地区,特别是南洋一带的社会经济的发展,传播了中华文明。

另一方面,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航行最远的一次远航,开拓意识浓厚,对学生树立开拓创新的观念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1.目标: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

2.过程与方法:分析: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相比时间早、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

清朝的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对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教学内容分析:明清时期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弱。

本课介绍了明清两朝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

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对外交往活动频繁。

明朝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往,促进了南洋的开发。

但此时清朝对外关系却转向保守落后与闭关锁国,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阻碍了的发展,导致了经济的停滞与倒退,使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难点: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

三、教学问题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近一年的历史学习,尤其是对封建王朝的中央集权从建立到加强都有初步的了解。

明清史离现在近,现实生活中也有大量有关明清的电视剧、电影和小说,学生对这段的历史感兴趣,也有大致的了解,但是又模糊不清。

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新授课五、教学过程(一)教学基本流程复习上一课知识——引入新课——一郑和下西洋——闭关政策——小结(二)教学情景1、导入新课:一郑和下西洋导入我们知道,问题1、秦汉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强盛时期,当时对外交往情况怎样? 唐朝对外交往情况呢?举两个例子设计思路:巩固老知识,学习新知识。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培养运用识读历史地图的技能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概述郑和七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辩证地分析其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1.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壮观景象。

2.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体会、感悟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之处。

培养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3、学生讲述郑和下西洋对航线沿途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小故事。

4、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对外开放与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郑和下西洋是对唐宋时期开放的对外交往的继承,体现中国人放眼世界的开阔视野;2.认识到清朝的闭关锁国导致中国的贫困落后,为近代中国不断遭受到西方列强侵略和掠夺产生极为严重的消极后果。

【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难点: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

【课前预习】1.梳理郑和下西洋的相关信息时间\次数 1405—1433年,明朝政府先后七次派郑和下西洋特点目的条件航线历史意义最终结果2.明朝的西洋指以西的南洋各地及印度沿岸一带。

3.1405—1433年,郑和共七次下西洋。

它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

4.如何评价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

积极:a.见证了大明国力,展现了技术的高超。

b.加强了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促进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消极:目的在于宣扬,不计;用来输出的物品也大多由官府督造或者低价强征硬派,造成大量手工工匠逃亡。

随着明朝国力,远洋航海的壮举被当成而遭废止。

5.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a.严禁沿海人民擅自b.只开放一个港口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c.严格进出口的种类和出海船只的。

d.垄断对外贸易,监视外国商人。

6.作为皇帝,您为什么派郑和下西洋?您选择郑和的理由是什么呢?(从郑和的个人经历、品质、信仰以及皇帝的忧虑去分析)7.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上采取闭关锁国政策,这种政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我的疑惑】你在预习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内容探究与活动】导入:幻灯片展示两张图片图一:《郑和下西洋邮票》和图二:《漫画:鸟笼中的君臣对话》。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目标: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2. 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

3.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相比时间早、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

教学重点: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识图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

教学方法:师友互助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具:历史地图册、历史填充图册、课件。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中国的“航海日”,同时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中国的实施日期。

郑和是中国和世界历史上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和平使者。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一次重要的历史事件和伟大创举,凝聚了东方文明的智慧和创造力,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险、勇于开拓、仁爱善良的民族秉性。

二、师友互助、自主学习。

(一)师友互助,检查自学情况(结合学习目标互助检查)1.运用地图明确“西洋”的地理概念。

2.师友讨论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他最远到达什么地方?3.师友探究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4.找出并勾画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

5.什么是闭关政策?6.师友讨论清朝前期为什么实行闭关政策?7.师友探究清朝的闭关政策有什么影响?(二)老师反馈学生的自学状况。

三、走近历史,探究知识。

(一)学习课本第一目: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引导学生回忆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学生归纳出郑和下西洋具备的条件:通过归纳,使学生学会联系前后知识。

2.郑和下西洋的情况每一师友小组派代表在《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出发地、所经过的地区和最远到达的地方。

(通过读图,解决这一重点问题)3.每一师友小组,通过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课下收集欧洲航海家航海的情况,制成对比表格,从时间、船数、航船大小和随航人数上来对比。

最新北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导学案

最新北师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导学案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1.含义: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表现在对贸易进行严格的限制上。

2.影响: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

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问题1】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甲:“郑和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

”乙:“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

”他们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探究:他们讲的各有道理,但都只讲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郑和远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

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运用等。

其次是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

但是,归根结底,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问题2】议一议: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形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闭关锁国政策的后果和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探究:(1)原因。

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

②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使人们无须同外界进行太多的交往。

③清统治者以天朝大国自居,故步自封,严重影响了中国的进步。

④清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外国侵略,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危及自己的统治。

(2)看法。

①从“闭关锁国”政策中吸取教训;②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之路。

【当堂练习】1.下图是公元纪年年代尺,郑和七次下西洋应在哪一时段()。

答案:B2.(2011·湖南湘潭)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三宝港”“三宝庙”“三宝塔”等遗址,这是为了纪念()。

A.鉴真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答案:B3.六百多年前,郑和率领一支强大的船队也曾到过“西洋”(如图我海军护航舰队在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

“西洋”指今天的()。

历史: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历史: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北师版七年级下册)

第23课 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认定目标】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影响。

【自主学习】1.郑和下西洋(1405—1433):(1)明朝初年,明政府为什么能够七次派郑和下西洋?郑和的船队进行远洋航行的条件有哪些?(2)下面的航行图有些模糊,请你标出郑 和远航经过的两大洋,最远到达的地区。

(3)郑和下西洋起到了 什么积极作用?(4)郑和下西洋的最终结果如何?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2.闭关政策(1)什么是闭关政策?清政府为什么要实行闭关政策?(2)闭关政策给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共同探究】(1)唐朝的对外政策是什么?对唐朝的繁荣起到了什么作用?(2)清朝实行什么对外政策?有对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3)不同的对外政策,不同的结果,对此你有何启示呢?(4)请思考,清朝和唐朝为什么会实行不同的外交政策?(不必写出答案)【归纳整理】用列表或者别的什么方式把本课的知识再回顾一遍。

【拓展练习】1.(2010·广东东莞)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关于这一壮举的历史意义说法正确的是()A.一种民间经济文化友好交流B.使明朝获得良好经济效益C.加强了明朝与亚非国家往来D.促进了明朝手工业的发展2.(2010·山东临沂)公元1405年,郑和这个名字开始载入史册。

现在的人们之所以怀念郑和,是因为他曾()A.收复台湾,驱逐了荷兰殖民者B.抗击倭寇,维护了东南沿海地区的安定C.七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D.英勇抗元,留下了“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3.(2008·安徽中考)15世纪上半期,郑和率领船队七下西洋。

郑和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①马六甲海峡②红海沿岸③印度半岛④非洲东海岸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4.(2010·江苏南京)清政府规定:“外国商船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中国出海的商民限制返回,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是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3课,主要讲述了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以及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经过、影响以及闭关锁国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的海洋事业和对外关系,认识闭关锁国的危害,从而更好地理解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历史人物和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针对本课内容,学生可能对郑和下西洋的规模、经过和影响以及闭关锁国的具体表现和影响认识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史料分析,深入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和闭关锁国的严重后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背景、经过、影响,掌握闭关锁国的原因、表现和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培养学生解读史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闭关锁国的危害,树立开放合作的国际观念,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影响,闭关锁国的原因、表现和影响;2.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闭关锁国的危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史料教学法:运用史料,引导学生分析、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2.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资源;3.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郑和下西洋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代历史人物和事件,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影响,闭关锁国的原因、表现和影响,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内容。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 北师大版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目标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

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

难点:我国明清时期从开放走向闭关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导入一:﹙多媒体展示奥运会开幕式中“郑和下西洋”的表演﹚这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一段表演,你知道它所演示的是我国历史上的哪一重大事件吗?郑和下西洋发生在哪一个朝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导入二:“中国航海日”诞生于2005年4月。

当时,国务院根据福建省全国政协委员林嘉马来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的提案,决定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契机设立中国航海节,以郑和下西洋首航纪念日7月11日为中国航海节的法定日。

从此以后,每年的7月11日便成为“中国航海日”,也作为“世界海事日”在我国的实施日期。

郑和为什么要下西洋?你想了解他创建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吗?推进新课一、郑和下西洋1.条件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果你与郑和生活在同一个时代,要想组建大型船队下西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学生回答后,教师根据回答情况简单评述:明朝初年,社会安定,国力雄厚,同时还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这些条件使郑和下西洋能够成为现实。

2.壮举教材上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结合教材和“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以及“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说说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壮举”?学生讨论并回答后教师归纳:规模大,船只多,人数多。

船队由200多艘船组成,参加航行的人数达2万多人;造船技术先进,最大的船长151.8米,宽61.6米;时间长,次数多,1405—1433年共远航七次;时间早,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航程远,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这些无一不证明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3.作用(意义)(1)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流传了许多故事。

哪位同学来讲讲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小故事?学生讲述小故事。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的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本课主要内容为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历史事件以及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

教材通过介绍郑和下西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以及闭关锁国的原因和后果,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的海外贸易和外交活动,认识闭关锁国对我国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郑和下西洋和闭关锁国这两个历史事件可能还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图片、地图等直观教具,以及小组讨论、探究等互动方式,来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此外,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从而形成全面的历史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郑和下西洋的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和后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学习的情感,认识闭关锁国对我国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的背景、过程、影响;闭关锁国政策的内容和后果。

2.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闭关锁国政策对我国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直观教具,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以郑和下西洋和闭关锁国为例,分析其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使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2.教具:投影仪、电脑、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视频资料等。

3.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案例,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析和讨论。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北师大版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让学生知道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闭关政策相关知识(闭关政策的含义、表现),引导学生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历史影响,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辩证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在学习郑和下西洋的路线过程中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在观看视频、欣赏图片、分析材料中掌握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加强和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关系的意识。

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唐宋以来的开放传统和现今的对外开放的成就,增强开放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及通过郑和下西洋相关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

教学难点:清朝闭关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三、探究新知(一)导入新课师展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发行的邮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发行的邮票的图片。

左图是为纪念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400周年发行的邮票之一,右图是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发行的邮票之一。

哥伦布带给美洲居民的是十字架和宝剑,郑和船队给当地居民带来的又是什么呢?(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快速阅读课文,完成自学。

(三)合作探究探究点一郑和下西洋1.教师介绍郑和的简介师生共同探讨:2.出示史料:今大明王朝,社稷安定,国力雄厚,为宣扬大明国威,朕锐意通四夷。

今求才负经纬,谦恭谨密之贤臣远下西洋,宣德化而柔远人,钦此!问:明成祖派人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3.郑和下西洋的概况是什么呢?4.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5.郑和远航的意义?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后,浡泥、满剌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

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

探究二:闭关锁国师生共同探讨:1.清朝统治者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帝材料二:“设禁之意,特恐吾民作奸勾夷(勾结外国人,以窥中土”——(道光《重篹福建通志》)材料三: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案课题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个案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

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了解明清时期世俗文学的成就。

过程与方法: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图,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培养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有条件的地区,参观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收集相关材料,写一篇历史游记,培养检索资料的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相比时间早、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

清朝的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教学重点:郑和下西洋教学难点:闭关锁国的影响教学方法讲述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明初,对外交往活跃频繁,中华民族实现了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那就是郑和下西洋。

到了清代,中国的对外政策却转向了闭关锁国与保守落后。

你想了解郑和创建亚非海上通道的壮举吗?清朝为什么要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这种变化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内容分析本课内容介绍了明清两朝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

一、郑和下西洋“西洋”是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沿岸一带。

明朝前期社会经济繁荣,国家强盛。

我国的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的发明及其应用于航海事业等,这些都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从1405年到1433年近30年里,郑和率船队先后航海7次,到过中南半岛、南洋群岛、孟加拉、印度、伊朗和阿拉伯等地区,共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每到一处,都向当地宣扬明朝的政策,赠送礼物,同该国建立友好关系;并和当地商人、居民进行互惠互利的贸易活动。

七年级下册《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北师大版

七年级下册《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学案北师大版
【认定目标】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2、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影响。

【前预习】请画出本的思维导图:
【共同探究】
、郑和下西洋(140—1433):
说说郑和下西洋的概况。

(可以从下西洋的条、路线、结果、作用等方面思考)
2、对比唐朝和清朝的对外政策,谈谈你的感想?
【拓展练习】
、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的条是﹙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2、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与最远到达的地点分别是﹙

A、福州印度半岛
B、刘家港印度洋上的波斯湾
、福州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刘家港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整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不包括﹙

A、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促进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
D、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4、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能够从根本上抵挡住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
D、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
、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由此可见,清朝实
行闭关政策的根本原因是﹙

A、清朝政府物资丰富
B、害怕人民的抗清斗、阻止西方殖民的入侵D、维护清朝的统治。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 北师大版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一、学习目标:1.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2.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分析其历史影响。

二、预习导学:(一)郑和下西洋:1、条件:(1)明初,社会安定,;(2)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船只和,船上配备和。

2、概况:---- 年,先后七次下西洋,到达亚非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东海岸和一带。

3、目的:主要是和到西洋“取宝”,不计。

4、影响:(1)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2)加强了中国与各国的友好往来和,而且推动华侨移居,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5、结果:随着明朝,远洋航海的壮举被当成“弊政”而遭废止。

(二)闭关政策:1、含义: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是对贸易进行。

2、评价:(1)积极:对西方殖民势力起到一定的作用。

(2)消极: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①限制了我国和的发展;②阻碍了的交流;③使中国更加远离的潮流。

三、合作探究交流:对比一下明朝郑和下西洋引进外国作物和清朝闭关锁国的不同后果,谈谈你的想法。

四、知识巩固延伸:材料一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起兵“靖难”,郑和随军出征,“出入战阵,多建奇功”。

朱棣即位后,赐其姓郑名和……永乐三年(1405年)明成祖朱棣便命他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材料二为了限制对外贸易,1757年,清政府规定外国船只只准在广州一口通商贸易,对外贸易的一切事务皆由清政府特许的“广东十三行”办理,外国商人在广州不得随意出入………对中国出海的商民,要作详细登记,并限期返航,如逾期不归则不准回国………………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明朝在对外交往中的一件什么大事?此时对外政策特点如何?这种对外政策与明朝前期的强盛有什么内在联系?(2)明清时期对外政策开始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向?原因是什么?(3)清政府对外的政策是什么?(4)实行此政策造成的危害是什么?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你有何认识?。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名师教案 北师大版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掌握:通过本课的学习,知道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闭关锁国的含义和主要表现。

能力要求:培养运用识读历史地图的技能了解历史知识的能力;运用比较方法分析对外开放与闭关锁国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船队的壮观景象。

阅读“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体会、感悟郑和下西洋的伟大之处。

学生讲述郑和下西洋对航线沿途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小故事。

比较、分析开放政策与闭关政策对国家发展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有关郑和下西洋内容的学习,培养勇于开拓创新的意识,树立民族自豪感;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对外开放是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备的一个条件的观念,每一个未来的建设者都应具有开放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郑和下西洋。

难点我国明清时期从开放走向闭关的原因。

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采用教师提供部分材料和学生收集一些材料,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探讨的方式学习。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自制课件。

二、教材分析本课内容共“郑和下西洋”和“闭关政策”两个子目,介绍了明清两朝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

“郑和下西洋”体现了明朝开放式的对外关系,“闭关政策”介绍了清朝保守落后的对外政策,两种不同的政策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前者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后者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落后就要挨打,为下学期学习中国近代史做铺垫,所以,本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习本课是让学生通过对比两种不同的对外政策所导致的结果,认识到今天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必要性和正确性,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多媒体出示东非肯尼亚的墓碑、东南亚关于郑和的庙宇、地名等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所提“三宝”为何人,海外历史古迹纪念“三宝”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学生观赏图片,寻找共同信息,体会郑和在东非、东南亚地区留下的广泛、深远影响)。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北师大版历史教材七年级(下)历史学案课题:第 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培养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图,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培养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有条件的地区,参观与郑和下西洋有关的名胜古迹、历史文物,收集相关材料,写一篇历史游记,培养检索资料的能力和文字组织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相比时间早、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

清朝的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教学重点】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历史想象能力【教学难点】正确分析闭关政策影响一、郑和下西洋1、概况:到明政府先后次派下西洋,最远到达和一带,2、目的:主要是和,不计思考:①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能够成行?②郑和下西洋为什么被废止?③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二、闭关政策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

思考:清朝的这些规定会带来一些什么后果?试评闭关政策的利弊。

【夯实基础】:1、图中的航海家在1405-1433年,先后七次受政府指派下西洋,此人的名字和生活的朝代分别是A.明朝,郑成功 B.清朝,郑成功 C.清朝郑和 D.明朝,郑和2、清朝前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其含义是3、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不许外国人来华贸易C.封闭关口,固守疆域 D.增设关税,加强管理4、阅读郑和下西洋图,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据某朝历史记载:此次中外交往“欲耀兵于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二:英国著名的汉学家李约瑟曾这样评价:“东方的航海家……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材料三:我国当代历史专家吴晗先生曾指出,此次中外交往“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都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此事以后,也没有这样的大规模航海,在当时世界的历史上也没有过。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学案(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教学案主设计人:一、[教学目标]二、[课堂预习](一)基础知识梳理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原因?2.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影响和局限性?3.闭关政策的含义、原因、主要表现?4.清实行闭关政策的影响?(二)预习检测1.明朝时的西洋是指今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派郑和下西洋的帝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清初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外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堂教学知识体系条件原因郑和下西洋{情况历史影响局限性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含义闭关政策{原因主要表现影响二、课堂学习1.明成祖时,七下西洋的是()A.蔡伦B.毕昇C.郑和D.郑成功2.从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来看,明朝前期,我国实行的对外政策是()A.改革开放政策B.开放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闭关政策3.清前期实行闭关政策是指()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B.封闭关口,固守疆域C.禁止中国对外贸易D.不许外国人来华问答题1.你认为郑和下西洋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郑和下西洋沿途经过了哪两个大洋?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无。

材料二:天朝富有四海,岂需尔小国些微货物哉。

请回答:1) 上述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什么政策?。

七年级历史下册 323《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323《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 北师大版

第23课从X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精题精讲例1 (2004年某某中考)下列关于X和下西洋的表述,错误的是例2 (2005年某某中考)下列关于闭关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我夯基我达标“取宝”3.明朝X和率船队下西洋,最远到达()5.X和下西洋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A.途中风险太大,损失严重B.国力衰退,财政困难C.倭寇骚扰和对沿海的封锁D.X和去世,无人能担当重任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C.X和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机遇,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D.X和远航所带去的瓷器、香料和印花布受到各国的欢迎7.下列对于清朝闭关政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闭关自守”的政策的最严重后果是()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的发展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交流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D.避免西方影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明史》记载:(X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二: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X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X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

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材料三: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这样评价X和下西洋:东方的航海家……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X和下西洋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X和下西洋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X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炫耀明朝国威。

(2)规模之大,人数之多,X围之广,是和平交往等。

(3)X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X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1.从______年到_______年,X和先后_______次出使西洋,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导学案(无答案) 北师大版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导学案【学习目标】1.把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时间、范围、地位、意义,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2.掌握郑和下西洋的不足,分析出现这些不足的原因。

3.了解闭关锁国政策产生的原因及主要表现,分析其影响。

【自主学习】1.1405—1433年,明政府先后七次派_____下西洋。

主要目的是________和到西洋“取宝”,不计经济效益。

船队到达______三十多个国家,最远到达_______东海岸和红海一带。

2.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______多世纪。

3.清朝在和西方各国的交往中基本采取了_____政策。

乾隆年间,清政府限定中外贸易只准在_____一处进行。

【合作探究】1.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2.郑和远航的意义?材料一:郑和下西洋后,浡泥、满剌加、苏禄的国王和王后回访中国。

苏禄国王率300多人访问中国,归国途中病逝于中国,即在中国安葬。

材料二:郑和下西洋过程中和下西洋后,明朝有许多人到南洋(即今东南亚)去做工和经商。

3.闭关锁国的影响?【当堂达标】1.《奔赴索马里》歌词:“中华勇士,铁血儿男,无畏征程,早有郑和六百年。

”歌词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A.宋朝史学家B.元朝剧作家C.明朝航海家D.清朝思想家2.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须同外国互通有无,于是,实行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A.重本抑末政策B.“闭关锁国”政策C.鼓励海外贸易D.禁海政策参考答案【自主学习】答案见《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优教课件【合作探究】答案见《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优教课件【当堂达标】答案见《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优教课件。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名师导学案 北师大版

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第23课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名师导学案 北师大版

下 到达地区:到达亚非 30 多个国家,最远到达 非洲 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一带
西 影响: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 壮举 ,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 半个多世纪

加强了中国与 亚非 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

居 南洋 ,促进了 南洋 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闭 含义:闭关并非完全断绝往来,而主要是对 对外贸易 进行严格的限制。
A、文化专制
B、重农抑商
C、与外界隔绝
D、对外交往
5、我国很早就有人到“南洋(指东南亚地区)”谋生,从某个朝代的后期开始,去南洋
的人就更多了,它是(

A、唐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6、读课本 P114“郑和下西洋航线图”回答:
(1)从图中标出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和最远到达的地区。
(2)沿着郑和的船队远航路线,做一次畅游,看一看能到达今天的那些国家?比一比谁
学习 目标
民族自豪感;学习郑和的高贵的精神品质。 3、 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培养从材料中获得有效 信息的能力;
4、清朝的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对中国产生了严
重的后果,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要有使命感。
学 习 重点: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和闭关锁国的表现及影响。
A、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B、促进南洋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C、促进了明朝对外贸易的繁荣 D、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3、下列对清朝闭关政策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能够从根本上抵挡住西方殖民势力的入侵 D、最终扭转了中外力量的对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课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学案
●精题精讲
例1 (2004年天津中考)下列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表述,错误的是
A.比欧洲航海家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B.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C.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为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例2 (2005年开封中考)下列关于闭关政策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B.不能同外国进行科技文化交流
C.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
D.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
●我夯基我达标
1. 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A.明朝社会安定,国力强盛B.造船航海技术先进
C.明统治者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D.掠夺土地和财富
2.郑和下西洋最早开始于()A.1405年B.1406年C.1430年D.1433年
3.明朝郑和率船队下西洋,最远到达()
A.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B.红海沿岸和波斯湾
C.非洲最南端和红海沿岸
D.非洲东海岸和波斯湾
4.郑和首次下西洋的出发地是()A.福州B.泉州C.广州D.刘家港
5.郑和下西洋被废止的主要原因是()
A.途中风险太大,损失严重
B.国力衰退,财政困难
C.倭寇骚扰和对沿海的封锁
D.郑和去世,无人能担当重任
6.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要早半个多世纪
B.郑和下西洋给明王朝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C.郑和下西洋给明朝带来了机遇,促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
D.郑和远航所带去的瓷器、香料和印花布受到各国的欢迎
7.下列对于清朝闭关政策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清朝的闭关政策限制了我国的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
B.闭关政策阻碍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C.闭关政策从根本上防御了西方的殖民入侵
D.闭关政策使中国远离世界发展潮流
8.清朝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的最严重后果是()
A.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妨碍工商业的发展
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阻碍中外经济交流
C.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D.避免西方影响,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明史》记载:(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


材料二:我国当代明史专家吴晗曾指出,郑和下西洋“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那是历史上所未有的,就是明朝以后也没有。

这样大规模的航海,在当时世界历史上也没有过”。

材料三:英国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这样评价郑和下西洋:东方的航海家……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1)炫耀明朝国威。

(2)规模之大,人数之多,范围之广,是和平交往等。

(3)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
1.从______年到_______年,郑和先后_______次出使西洋,经历了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最远到达_______和_______沿岸。

答案:答案:14051433七非洲东海岸红海
2.我国很早就有人到“南洋(指东南亚地区)”谋生,从某个朝代的后期开始,去南洋的人就更多了,它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
1.明朝之所以能出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主要原因是()
A.海上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用于航海
D.造船技术高超
2.下面对郑和下西洋的原因上说法正确的是()
①宣扬国威②到西洋去“取宝”③开辟新航路④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贸易往来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清朝在和西方各国交往中采取的是()
A.开放政策
B.闭关政策
C.积极通商
D.消极通商
4.为什么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答案:郑和在15世纪初的近30年间,率领27000余人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行程十万余里,访问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历时之长、次数之多、行程之远、船舶之巨、规模之宏壮、影响之深远,堪称举世无双,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多世纪。

木帆船时代的这种远航活动,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进行的,随时随地充满着生命危险,时刻面临着生死考验。

在惊涛骇浪间,郑和和他的船队,冒险履危,一往无前,表现了高超的航海技术和不畏艰难险阻的英雄气概,谱写了七次远航西洋的壮丽篇章,所以说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
1.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
A.早半个多世纪
B.早一个多世纪
C.迟半个多世纪
D.几乎同时
2.“凤凰卫视”电视台为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乘一艘名为“凤凰号”的单桅帆船,走郑和下西洋的航线,但他们不可能到达的地方是()
A.印度洋沿岸
B.红海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地中海沿岸
3. 有关郑和下西洋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②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
③促进了华侨对南洋地区开发④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4.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的表现是()
A.禁绝中国对外贸易
B.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C.关闭所有对外港口
D.封闭边界,固守疆域
5.下列关于闭关锁国政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发展形势的变化
B.不能及时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C.对西方的殖民者侵略有完全自卫作用
D.中国经济逐渐落伍于世界
6.清朝前期,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的主要原因是()
A.政府严禁民间开矿
B.手工业、商业不发达
C.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D.清政府采取闭关政策
7.阅读下面材料:
清朝统一台湾后,曾开放四个海港作为对外通商口岸。

后来,由于西方殖民者在中国沿海进行种种非法活动,清政府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他海港。

完成(1)~(3)题:
(1)清政府后来的政策是什么?
(2)从材料中分析,清政府实行这种政策的原因之一是什么?
(3)这种政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提示:(1)闭关政策。

(2)害怕外国商人与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

(3)使中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手工业的进步和发展。

同时由于与世隔绝,也妨碍了同国外的科学技术交流,从而导致了中国的落后。

8.下列关于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的辩论,他们说得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同学甲:“郑和从小就能吃苦耐劳,培养了英勇无畏的气概。


同学乙:“宋元以来,我国的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巨大的海船。


答案:他们讲的各有道理,但都只讲出了问题的一个方面。

郑和远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很多,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等,这些都是郑和远航能够实现的科学技术条件。

再就是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另外,郑和出生在回族家庭,又皈依佛教,熟悉伊斯兰教与佛教教义,西洋各国大都信仰佛教或伊斯兰教,这些也是远航成功的重要条件。

当然,船队中其他成员也是功不可没的,比如说,各船的船长、舵手及全体船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等。

然而,更重要的一点,他们两位并没有说出来,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这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因为郑和的船队要远航,首先需要的是大量资金和优质的远洋船只,如果没有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办不到的。

课本第128页想一想答案:可从时间早、规模大等方面考虑。

课本第129页想一想答案: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课本第131页材料阅读答案:18世纪下半期,康乾盛世之后。

课本第131页自我测评答案: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

该政策虽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该政策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反而导致了中国的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