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课程表格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 《古诗二首》表格教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夜宿山寺》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人用极度夸张的笔调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山上的寺院楼非常高。
诗题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
全诗共四行,前两行“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是从视觉感受上写出楼高,后两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从听觉上进一步烘托出楼高。
《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
这首民歌描绘了我国内蒙古阴山脚下土地辽阔、牧草丰茂、牛羊肥壮的草原风光。
反映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对生活、对家乡的热爱。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1.描写高楼的诗句:《拟西北有高楼诗》高楼一何峻,迢迢峻而安。
绮窗出尘冥,飞陛蹑云端。
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
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
玉容谁能顾,倾城在一弹。
伫立望日昃,踯躅再三叹。
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
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2.描写大草原的诗句草原诗三首(一)黄毯悄然换绿坪,古原无语释秋声。
马蹄踏得夕阳碎,卧唱敖包待月明。
(二)极目青天日渐高,玉龙盘曲自妖娆。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宵。
(三)斜阳无睹看斜阳,山包林荫俱染黄。
莫道老牛归去饱,牧人炉下正生香。
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连一连。
kǒng sì lú chén lǒng寺辰恐笼庐二、看拼音,写词语。
tián yě cāng mángguāng yīn jīng xià bùgǎn三、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危楼:百尺:恐惊:草低:四野:四、课文整体梳理。
1.《夜宿山寺》的作者是唐朝(),这首诗用()的手法。
把山寺的()和夜晚的()写得非常逼真,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2.《敕勒川》哪两句交代的是敕勒川的位置(),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五、重点段落品析。
《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
,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敕勒歌是一首朝时的民歌。
3. 3.穹庐是指4.“风吹草低见牛羊”中的“见”读六、写一写。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组课文 《乌鸦喝水》表格教案
13乌鸦喝水[中国教&^~育出#*版网]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充满童趣的课文,描写了乌鸦口渴而到处找水喝,终于想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的故事,表现了乌鸦的聪明可爱,也告诉我们遇到困难要开动脑筋,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来。
课文内容短小,通俗易懂,以“喝水”为线索,围绕“乌鸦急着找水——喝不着水——想办法喝水——喝着水了”这一系列变化过程,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乌鸦机灵智慧的形象,说明任何事情只要开动脑筋想办法,就能克服困难。
线索单一,情节明朗,但是事理蕴含其中,需要我们仔细体味。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中国#&教育出*版~@网]爱父母的小乌鸦同学们看见过乌鸦吗?乌鸦也叫“老鸹”,它长着一身黑色的羽毛,不怎么好看,它呱呱地叫,声音也不好听,但是乌鸦的心灵很美,从小就懂得爱自己的爸爸和妈妈。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小乌鸦的爸爸、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就天天飞出去给它们找吃的。
不管是呼呼地刮着大风,还是哗哗地下着大雨,小乌鸦一点儿也不怕。
它从东飞到西,又从南飞到北,找到了吃的就叼回来,一口一口地喂它的爸爸和妈妈。
爸爸、妈妈吃饱了,它自己才吃。
小乌鸦多爱它的爸爸、妈妈啊![来#%源:^~中教网&]课后作业1. 补全下列字的音节。
[来~源#:%zzs@te^]旁想放找办2.填一填。
[中^#国教@育出&%版网]一()乌鸦一()瓶子一()石子3.照样子,写句子。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爸爸把。
把。
[中^国教育出版&#网~@]4.阅读展示厅。
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里。
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1)这段话有句话。
(2)“渐渐”的意思是。
①轻轻②慢慢(3)乌鸦把放进瓶子,水面,就喝着水了。
5.如果你是乌鸦,你会想出什么办法喝到水?[来~源:zzs%tep*&.co@m]参考答案:2. 只个颗3.饭做好了弟弟书包弄丢了4.(1)2(2)②(3)石子升高5.我会找个吸管吸水喝。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表格
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进度表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指导思想:本册教材构建了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中以兴趣为先导,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文喜欢的态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学期以此为教学设计的主体理念,在分析教材、学生的基础上制定学期计划。
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本册教材仍以专题形式组织内容:导语、课例(精读课文、略读课文、思考练习、阅读链接、资料袋)、小练笔、词语盘点、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展示台或趣味语文等)。
教材内容:本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6篇。
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1、内容和编排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
其中,“轻叩诗歌的大门”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
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四篇课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两篇。
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两次。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小学语文教案表格
小学语文教案表格小学语文教案表格1设计理念:1、以读为本品读感悟《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语言生动,用词准确。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为了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感知美丽,我安排了自由读、比读、齐读、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和句子读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
结合朗读加强指导,提升朗读水平,增强语感。
2、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是情感熏陶、审美鉴赏的教材。
如果学生能看到小兴安岭的真实画面,他们会惊讶,会陶醉,为亲自体会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悦,而有所感慨,有所抒发。
因此,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适时出现小兴安岭美丽景色的画面,给学生以美的熏陶。
3、理清写作顺序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通过找描写四季的句子,理清写作顺序;师引导学习描写春、夏的特点,生自学秋、冬的描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国东北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是美丽的,物产是丰富的,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3、认识9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把景物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小兴安岭的树木,树木真多呀!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展示图片。
这就是——美丽的小兴安岭。
(板书课题:23 美丽的小兴安岭)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美丽的小兴安岭。
【课的开始,就让孩子们感受小兴安岭的树多,引发对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向往!】二、精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课文以它优美的文字向我们展示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风光,那到底是怎样介绍的呢?看自学提示:(1)画出描写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句子,边读边想象,说说感受。
(2)自己先思考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走进课文,看自学提示品读,这里的品读,就多了任务,多了一点读的自觉,并使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课文的写作顺序。
部编版(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完整表格版
第一单元教学初探一、单元内容总述1.本单元主题: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走进田园,热爱乡村”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
主要由《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和《三月桃花水》4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以生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乡村的美景,目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激发美感,感受乡村的美妙。
2.本单元重点:(1)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4篇课文中语句表达非常精妙,学会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比如,《古诗词三首》中的提到的“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写出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乡下人家》中的“他们把桌椅饭菜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
”写出了乡村生活的惬意、美好;《天窗》中通过透过天窗看到的、想到的事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童真的赞美,对那给了孩子光明快乐的天窗赞美。
《三月桃花水》中“三月桃花水,叫人多沉醉。
”表达作者对三月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这些词句表达的感情,学会积累,学会体会。
(2)写自己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本单元安排了习作《我的乐园》,要写出你的乐园是什么样子的,你爱在你的乐园干什么,你的乐园带给你什么快乐。
写之前学会仿照表格列一下提纲。
3.本单元教学建议:教学本单元课文,应该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激发美感,感受语言的魅力。
对于精彩语段,要熟读成诵,积累优美的语句。
二、单元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导入()分钟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出示课件2】课件展示春天美景图片。
教师导入:同学们,课件中展示春景美不美?你会用什么词语来形容这样的美景?你想到了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描写春景的诗句?预设:词语:万紫千红、诗情画意……诗句: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
(板书:宿新市徐公店)2.认读“宿、徐”。
(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3.解题。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版)
一群: 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起, 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可以 说“人群, 建筑群” 。 对“甩着” 、 “快活” 、 “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 启发学生想 象。最好通过观察实物或录像。 在朗读中体会 “甩” 这里 是摆动的意思, 例如“牛甩着尾巴” 。 快活, 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兴。 自由自在地在 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有趣、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 2 的( 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 ________里有 ________小蝌蚪, 大 ________, ________ 的身子, ________ 长长的尾巴, ________地游来游去。 正确答案:池塘 一群 脑袋 黑灰色 甩着 快活 五、布置作业: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 五、布置作业
二、 讲读理解第 三段: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 先试说图意 然后图文对照, 读读第三段, 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 子?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 “追上去”表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 心情。 3.解决疑点: 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联系第二段 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 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 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 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 指导朗读第三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 急切的心情, 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 四、五段。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 通过看图和朗读四、 五段, 你又学会了 什么?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它们的妈妈是谁? 2. 品析重点词语: 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 的不同, 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心情。 表明青蛙 是“蹲”在荷叶上, 小蝌蚪不急着追赶, 也说明小蝌蚪认 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 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 解, 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 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回顾鲤鱼和乌龟 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子相符合, 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 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五、布置作业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通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 么?(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用教案表格模板
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用教案表格模板第一章:小学教案表格模板1.1 课程名称:语文1.2 课时:2课时1.3 教学目标:1.3.1 知识与技能:掌握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1.3.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提高阅读理解能力1.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1.4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1.5 教学难点:课文主题的理解与表达1.6 教学过程:1.6.1 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新课1.6.2 生字词学习:带领学生朗读,讲解生字词1.6.3 课文讲解: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课文内容1.6.4 讨论与思考: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1.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1.7 课后作业:1.7.1 抄写生字词1.7.2 朗读课文,家长签字1.7.3 写一篇读后感第二章:初中教案表格模板2.1 课程名称:数学2.2 课时:1课时2.3 教学目标:2.3.1 知识与技能: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2.3.2 过程与方法:通过例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题方法2.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4 教学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5 教学难点:解题思路的拓展与应用2.6 教学过程:2.6.1 导入:复习相关知识点,引入新课2.6.2 知识讲解: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6.3 例题解析:分析解题步骤,引导学生自主解题2.6.4 练习与讲解: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解答疑问2.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解题方法,布置课后作业2.7 课后作业:2.7.1 完成课后练习题2.7.2 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心得体会第三章:高中教案表格模板3.1 课程名称:英语3.2 课时:2课时3.3 教学目标:3.3.1 知识与技能:掌握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3.3.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话,提高口语表达能力3.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3.4 教学重点: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3.5 教学难点:被动语态的运用与实践3.6 教学过程:3.6.1 导入:复习相关语法知识,引入新课3.6.2 知识讲解:讲解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3.6.3 对话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口语表达3.6.4 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被动语态的掌握程度3.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3.7 课后作业:3.7.1 抄写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句子3.7.2 编写一段对话,运用一般过去时的被动语态3.7.3 观看英语电影,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第四章:小学教案表格模板4.1 课程名称:美术4.2 课时:1课时4.3 教学目标:4.3.1 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绘画技巧4.3.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提高绘画能力4.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4.4 教学重点:绘画技巧的学习与实践4.5 教学难点:绘画作品的创意与表现4.6 教学过程:4.6.1 导入: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引入新课4.6.2 绘画技巧讲解:讲解绘画的基本技巧4.6.3 创作实践:学生自主创作,教师辅导4.6.4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4.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4.7 课后作业:4.7.1第六章:初中教案表格模板6.1 课程名称:物理6.2 课时:1课时6.3 教学目标:6.3.1 知识与技能: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6.3.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6.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6.4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探究6.5 教学难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6.6 教学过程:6.6.1 导入:复习相关物理知识,引入新课6.6.2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6.6.3 知识讲解: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6.6.4 练习与讲解: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解答疑问6.6.5 总结与拓展:总结实验结果,布置课后作业6.7 课后作业:6.7.1 完成课后练习题第七章:高中教案表格模板7.1 课程名称:生物7.2 课时:2课时7.3 教学目标:7.3.1 知识与技能:掌握细胞分裂的过程7.3.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细胞装片,提高观察能力7.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生命科学的热爱7.4 教学重点:细胞分裂的过程7.5 教学难点:细胞分裂各时期的特点7.6 教学过程:7.6.1 导入:复习相关生物知识,引入新课7.6.2 知识讲解:讲解细胞分裂的过程7.6.3 观察实践:学生观察细胞装片,教师辅导7.6.4 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细胞分裂的理解程度7.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7.7 课后作业:7.7.1 绘制细胞分裂过程的示意图7.7.2 编写一篇关于细胞分裂的科普文章第八章:小学教案表格模板8.1 课程名称:音乐8.2 课时:1课时8.3 教学目标:8.3.1 知识与技能:学习简单的音乐节奏8.3.2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音乐感知能力8.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8.4 教学重点:音乐节奏的学习与实践8.5 教学难点:音乐节奏的灵活运用8.6 教学过程:8.6.1 导入:激发学生音乐兴趣,引入新课8.6.2 节奏讲解:讲解音乐节奏的基本知识8.6.3 练习与讲解: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解答疑问8.6.4 音乐游戏:分组进行音乐游戏,提高音乐感知能力8.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8.7 课后作业:8.7.1 抄写音乐节奏练习题8.7.2 学习一首新的歌曲,熟练掌握歌词和节奏第九章:初中教案表格模板9.1 课程名称:历史9.2 课时:1课时9.3 教学目标:9.3.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9.3.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史料,提高历史分析能力9.3.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9.4 教学重点: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9.5 教学难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分析9.6 教学过程:9.6.1 导入:复习相关历史知识,引入新课9.6.2 知识讲解:讲解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9.6.3 史料阅读与分析:学生阅读史料,教师辅导9.6.4 课堂小测:检测学生对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9.6.5 总结与拓展: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9.7 课后作业:9.7.1 完成课后练习题第十章:高中教案表格模板10.1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10.2 课时:2课时10.3 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初中和高中教师使用的教案表格模板,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物理、生物、音乐、历史和信息技术等不同学科。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表格教案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表格教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全册表格教案一、学情分析:进入中年级——孩子们已经打下了语文学习的基础。
掌握了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有基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感情。
在认识了1800个常用汉字基础上,阅读能力发展明显,具有初步的口语交际。
存在的问题,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需要认识的字太多,导致后进生错别字多,总也改不了,这是新课改学生识字多,多带来的弊端,到中年级以后,应该会有所改善。
二、教学目辬: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关爱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认识364个字,会写232个字。
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7.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8.开始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9.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
背诵优秀诗文10篇(段)。
练习复述课文。
10.初步培养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万字。
11.开始练习习作。
不拘形式地写出见闻、感受和想象。
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12.讲述故事努力做到具体生动,用语言打动他人;讲述见闻努力做到清楚明白,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13.结合语文学习,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我上学了)教案,表格版
生2:我前面的同学叫xxx。
生3:我后面的同学叫xxx。
生4:我右面的同学叫xxx。
6.跟着老师一起说。
生:我是xxx小学一年级X班的小学生。
7.观察教室的布置,认识防疫角,卫生角,图书角,欣赏教室墙壁上张贴的图画和黑板报,认识《中国地图》《小学生守则》《眼保健操步骤图》
环节二:我爱读书
教师活动:
1.(出示:书中女生读书图)看着书中的图画,学一学书中女同学看书的姿势。
2.学生自由学——指名一生将读书姿势向全班展示——评价读书姿势。
3.教师重点讲解正确的读书姿势,强调眼睛要离书本大约一尺的距离。
4.学生纠正错误的读书姿势。
5.实际演练:打开书本,用正确的读书姿势,朗读《上学歌》。
生1:早早的去学校,不迟到。
生2:去学校要好好学习。
生3:要为祖国立功劳。
生4:要爱劳动。
5. 认真听歌曲《上学歌》
6.学生跟着乐曲《上学歌》的伴奏,演唱《上学歌》。
生1:是开心的。
生2:是快乐的。
生3:是高兴的。
活动意图:
在听读《上学歌》中,辅以问题式的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边听边思考的学习习惯。并在亲身演唱歌曲中,感受上小学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情。
③思维能力:依据画面提示,初步体会读书、写字的正确的姿势和正确的执笔方法。
④审美创造:通过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2.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学习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难点: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3.教学准备:课件
4.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意图:
读书姿势的教学是遵循让学生自我尝试,然后纠正的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案表格模板
小学语文教案表格模板标题:小学语文教案表格模板教案编号:__________ 教案主题:__________ 教学时间:__________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能力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情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重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难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准备:1. 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教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多媒体设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其他准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步骤:步骤 | 教学内容 | 教学方法 | 时间分配-----------------------------------------------------1. | | |-----------------------------------------------------2. | | |-----------------------------------------------------3. | | |----------------------------------------------------- 4. | | |----------------------------------------------------- 5. | | |----------------------------------------------------- 6. | | |----------------------------------------------------- 教学过程:1. 课前导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新课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学生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师生互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拓展延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课堂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辅助策略:1. 差异化教学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情感导入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评价策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资源:1. 教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多媒体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练习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评价:1. 学生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教学效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问题与解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反思:1. 教学成功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需要改进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教学进度表(一至六年级语文上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进度表2014年8月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一9.1—9.5 入学教育汉语拼音 1 28 二9.8—9.12 汉语拼音 3 4复习一8 三9.15—9.19 汉语拼音 5 6 7复习二8 四9.22—9.26 汉语拼音8 9 10 复习三8 五9.29—10.3 汉语拼音11 12国庆放假 4 六10.6—10.10 国庆放假汉语拼音 13 复习四 5 七10.13—10.17 识字(一) 1 2 3 8 八10.20—10.24 识字(一)4语文园地一有趣的游戏(口语交际)8 九10.27—10.31 课文 1 234 8 十11.3—11.7 课文 5 语文园地二我们的画(口语交际)8 十一11.10—11.14 中期质量监测课文 6 7 8 十二11.17—11.21 课文 8 9 10 8 十三11.24—11.28 语文园地三这样做不好(口语交际)识字(二) 1 2 8 十四12.1—12.5 识字(二) 3 4 语文园地四8 十五12.8—12.12 我会拼图(口语交际)课文 11 12 13 8 十六12.15—12.19 课文 14 15 语文园地五8 十七12.22—12.26 该怎么办(口语交际)课文 16 17 8 十八12.29—1.2 课文18 19 20 8 十九 1.5—1.9 语文园地六小兔运南瓜(口语交际)8 二十 1.12—1.19 期末测试阅卷总结工作备注:建议每周上课8节2014年8月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一9.1—9.5 识字 1 1、秋天的图画 2、黄山奇石 6二9.8—9.12 3、植物妈妈有办法 4、古诗两首语文园地一 6三9.15—9.19 识字 2 5、一株紫丁香 6、我选我 6四9.22—9.26 7、一分钟 8、难忘的一天语文园地 2 6五9.29—10.3 国庆放假六10.6—10.10 识字3 9、欢庆 10、北京 6七10.13—10.17 11、我们成功了 12、看雪语文园地三识字4 6八10.20—10.24 13、坐进观天14、我要的是葫芦 15、小柳树和小枣树 6九10.27—10.31 16、风娃娃 17、酸的和甜的语文园地四 6十11.3—11.7 识字 5 18、称赞 19、蓝色的树叶 6十一11.10—11.14 中期质量监测十二11.17—11.21 20、纸船和风筝 21、从现在开始 22、窗前的汽球 6十三11.24—11.28 23、假如 24、日记两则 25、古诗两首 6十四12.1—12.5 语文园地六识字7 26、“红领巾”真好 6十五12.8—12.12 27、清澈的湖水 28、浅水洼里的小鱼 29、父亲和鸟 6十六12.15—12.19 语文园地七识字8 30、我是什么 6十七12.22—12.26 31、回声 32、太空生活趣事多 33、活化石 6十八12.29—1.2 34、农业的变化真大语文园地八 5十九 1.5—1.9 期末复习二十 1.12—1.19 期末测试阅卷总结工作备注:每周规定上课8节,其中阅读6节,口语交际1节,写字1节。
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表格形式)
内容:《1、一去二三里(一)》重难点:九种基本笔画(一丨乛丿乛丶乚乙)。
内容:《1、一去二三里(二)》重难点:十个生字的音、形、义,认识“田字格”。
内容:《2、口耳目(一)》重难点:认识生字,学会“十、木、禾”三个字。
内容:《2、口耳目(二)》重难点:认识生字,学会“十、木、禾”三个字。
内容:《3、在家里(一)》重难点:会写4个字。
认识14个字。
内容:《3、在家里(二)》重难点:会写4个字。
认识14个字。
内容:《4操场上(一)》
重难点:会归类认识14个生字,读准他们的音,知道常玩的游戏名称,并熟练认读。
内容:《4操场上(二)》
重难点:认识“足字旁、口字旁、言字旁、单人旁”4个偏旁。
内容:《语文园地一(一)》
重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兴趣。
认识反义词,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内容:《语文园地一(二)》
重难点:建立句的概念,培养生活中独立识字的能力,会说完整的句子。
内容:《1、画(一)》
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
内容:《1、画(二)》
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难点是了解诗意。
内容:《2、四季(一)》
重难点: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内容:《2、四季(二)》重难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内容:《3、小小竹排画中游(一)》重难点:看图读短文,理解句义、词义。
内容:《3、小小竹排画中游(二)》重难点:识字、写字。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表格)章节一:课题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或实物,对课题产生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题背景和内容。
1.2 教学重点:课题的引入和背景的介绍。
1.3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1.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图片或实物。
1.5 教学过程:展示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兴趣。
简要介绍课题背景和内容。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测。
章节二:生字词学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
培养学生正确拼读和书写生字词的能力。
2.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
2.3 教学难点:生字词的正确拼读和书写。
2.4 教学准备:准备生字词卡片或黑板。
2.5 教学过程:出示生字词卡片或写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拼读和认读生字词。
讲解生字词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进行生字词的书写练习。
章节三:课文阅读与理解3.1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理解和思维能力。
3.2 教学重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
3.3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概念。
3.4 教学准备:准备课文教材或电子设备。
3.5 教学过程: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和情节。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概念。
讲解和解释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
进行阅读理解练习,如选择题、填空题等。
章节四:语文基础知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本节课所学的语文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4.2 教学重点: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4.3 教学难点:语文知识的运用和应用。
4.4 教学准备:准备相关的语文知识材料和练习题。
4.5 教学过程:讲解和教授本节课所学的语文知识,如语法、词汇等。
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练习和应用,如填空题、写作等。
进行语文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
5.2 教学重点:5.3 教学难点:作业的布置和指导。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表格教案
C、同桌练习后指名一对同桌学生上台边说边演。师生共同评价后;再推选一对学生表演。
D、想象一下;当时草地上空会出现怎样的一幅情景?
学生描述。
E、谁来有感情地朗读一下第2自然段;把这兄弟玩乐的情景生动地描述出来?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3、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A、小组内拿出生字、词语卡片;互相认读、正音。
B、全班开火车赛读;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既响亮又准确。
C、小组交流各自学习生字、巧记字形的方法。
三、通读课文;感知大意
1、指名逐段通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疏理字词含义。
石级:石头台阶。
仰望:抬头望。
2、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板书设计
穿戴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语言——学校——好朋友
教学反思
进度
第章(单元)第节(课)第课时
课型
备课时间
年月日
课题(内容)
2、金色的草地
授课时间
教学
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表格教案
四、指导写字
1.投影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课件演示,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新词
1.认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新词。
二、读中感悟
4.学习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重点
难点
关键
理解课文内容和运用多样的句式表达
教具
生字、词语卡。相关花的图片、知识。
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
时间
旁批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了课题以后,心中有什么问题吗?
2.一位植物学家按一定的原理将各种花种在一起,制成了花的时钟,并根据花的开放来判断时间,他的这种做法奇妙吗?你想不想知道这位植物学家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制作的这个花钟呢?让我们走进花钟这篇课文,来一起揭示其中的奥秘吧!
商人此时的心情怎样?你现在就是这个商人,你会怎么做?会遇到那些困难呢?
4、具体学习课文。
(1)当商人问老人的时候,他们说了什么呢?同桌同学分角色读(1——7自然段)
指名分角色读。
如果你是商人,听了老人的话,心里会怎样想?
指导朗读(随机指导老人的话,与商人越来越紧张、急切的语气)
(2)老人把骆驼的样子说得这样具体,又说不知道骆驼在哪,你这位商人会怎样想?
1.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2.精读课文,细细品味。
a.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归纳现象
读一读:你发现了一个什么有趣的现象
填一填: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蔷薇_________________睡莲__________________
统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 第四组课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表格教案
12雪地里的小画家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睡着.了(zhezháo)参.加(chān cān)看着.呢(zhezháo)一群.(qún quén)2.填一填。
(1)“牙”共笔,第二笔是。
(2)“几”的第二笔的名称是。
(3)“月”加上一笔是,给这个字组词:。
3. 看图回忆课文。
选择合适的序号填在“”上。
①小鸡②小鸭③小马④小狗⑤⑥⑦⑧我看见从雪地上走来,它的脚印像。
我看见从雪地上走来,它的脚印像。
我看见从雪地上走来,它的脚印像。
我看见从雪地上走来,它的脚印像。
4.选一选,填一填。
①群②只③幅一()小鸭一()画一()小鸭参考答案:1.画: zháo cān zhe qún2.(1)4 竖折(2)横折弯钩(3)用不用3. ①⑧②⑦③⑥④⑤4. ②③①教学反思成功之处:在理解课文的时候,教师采用了以下方法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
在解决“了解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这一教学难点时,则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形状,这样就使难点迎刃而解。
再如读中悟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对课文的朗读。
但在读中,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课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
诗句节奏鲜明,音调和谐。
“小画家”,就是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画画”,就是它们在厚厚的雪地上留下脚印。
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不同,说明它们的脚趾形状不同。
青蛙没有参加“画画”,说明青蛙有冬眠的特点。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脚印?分别像什么?猫、老虎的脚印像梅花,大象的脚印像圆盘,牛的脚印像分开的叶子,梅花鹿的脚印像分开的树叶,松鼠的脚印像小花。
课后作业1.选字填空。
它他(1)弟弟和()的同学去公园里玩。
(2)我家有一只小花猫,()的尾巴长长的,毛茸茸的,很有趣。
2.问一问,答一答。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