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要素分析及答题思路

合集下载

2023学年高中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主干知识及答题思路模板

2023学年高中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主干知识及答题思路模板

2023学年高中地理(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主干知识及答题思路模板1.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2. ☆人文地理环境要素3. ☆地球和经纬网4. ☆经纬网的应用5. ☆地理位置分析6. ☆地图三要素7. ☆等值线地图的基本特征 8. ☆等值线地图的判读9. ☆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0. ☆基本地形类型及特征 11. ☆地形、地势特征的描述12. ☆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口小肚大处) 13. ☆港口码头的区位条件14. ☆地理信息技术(“3S”技术)应用 15. ☆地球是一颗普通的星行 16. ☆地球是一颗特殊的星行 17. ☆月相位置及形状18. ☆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 19. ☆航天返回基地选择的条件 20.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1.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2.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23. ☆太阳能的优缺点24. ☆我国太阳能发电的基本思路 25. ☆太阳能发电重大意义26. ☆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各层代表太阳活动 27. ☆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描述方法 28. ☆地层和化石的关系 29. ☆地球的演化30. ☆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 31. ☆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 32. ☆地球自转的意义 33. ☆地球公转的意义 34. ☆地球运动常考考点 35. ☆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36. ☆大气的垂直分层 37. ☆大气的受热过程 38. ☆大气的两个作用 39.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40. ☆影响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小的因素及变化规律 41. ☆等温线分布特殊性及影响因素 42. ☆造成两地气温差异因素的分析方法 43. ☆等温线的疏密及其影响因素44. ☆我国夏季避暑旅游途径(北上、下海、上山) 45. ☆大气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6. 大气逆温现象产生的机理 47. ☆大气运动--热力环流的形成 48.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 49. ☆风向的判断50. ☆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51. ☆“狭管效应”与“焚风效应” 52. ☆气压带、风带与气候类型 53. ☆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 54. ☆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55. ☆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 56. ☆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 57. ☆信风带移动与季风58.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A →N 名称、成因、分布及特征 59. ☆根据气候特征(资料)判断气候类型 60. ☆气候特征的描述 61. ☆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 62. ☆天气特征描述 63. ☆冷锋与暖锋对比64.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65. ☆影响我国天气的准静止锋 66. ☆气旋与反气旋对比 67. ☆锋面气旋68. ☆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 69.☆影响降水的因素70. ☆影响地表水下渗的因素 71. ☆影响蒸发量的因素72.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73. ☆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74. ☆水循环的意义75. ☆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 76. ☆河流的补给类型 77. ☆河流的水文特征78. ☆影响河流水量(地表径流)的因素 79. ☆河流含沙量大的原因 80. ☆河流航运价值高的条件81. ☆河流的水系特征---河流的样子 82. ☆影响内流区形成的因素 83. ☆湖泊水文特征 84. ☆咸水湖的成因85.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86. ☆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的影响 87. ☆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 88. ☆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89. ☆滨海盐场区位条件 90. ☆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 91. ☆海浪(波浪)的类型 92. ☆潮汐93. ☆潮汐对地理环境影响 94. ☆关于洋流的几点说明 95. ☆北印度洋季风洋流96. ☆根据等温线分布判定洋流特性 97.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8. ☆海洋渔场条件分析99. ☆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 100. ☆沃克环流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101.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02. ☆岩石圈物质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石103. ☆地质作用分析:内力+外力(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04. ☆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105. ☆板块运动与地貌(六大板块图) 106. ☆火山地貌107. ☆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108. ☆矿物富集的原因 109. ☆外力作用110. ☆常见的风化作用 111. ☆常见的风化地貌112. ☆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113. ☆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 114. ☆影响流水侵蚀的因素 115. ☆河流侵蚀地貌116. ☆河流堆积地貌(分选性: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 117. ☆河流流向判定方法 118. ☆喀斯特地貌 119. ☆风沙(风成)地貌120. ☆影响风沙活动的形成因素 121. ☆风沙活动的危害 122. ☆风沙活动的防治措施 123. ☆地貌与方向 124. ☆冰川地貌 125. ☆海岸地貌126. ☆海岸线后退原因127. ☆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影响 128. ☆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 129.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30. ☆河流堆积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31. ☆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32. ☆湖泊按成因分类 133. ☆岛屿按成因分类 134. ☆植被与环境的关系 135. ☆植被特征描述136. ☆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137. ☆土壤及土壤剖面138. ☆影响土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139. ☆土壤肥力分析140. ☆土壤盐碱化的原因、治理措施 141. ☆土壤的保护142.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143. ☆陆地自然带概念144. ☆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 145. ☆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 146. ☆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 147. ☆地方性分异规律 148. ☆气象灾害 149. ☆洪涝灾害类型 150. ☆地质灾害类型 151. ☆海洋灾害类型 152. ☆台风 153. ☆寒潮 154. ☆干旱灾害155. ☆森林山火发生的自然原因156. ☆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 157. ☆地震158. ☆滑坡、泥石流的定义、成因和防避 159. ☆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原因和特点 160. ☆防灾减灾161. ☆自然地理环境要素 162. ☆人文地理环境要素 163. ☆人口分析要素164.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65.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 166. ☆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及影响因素 167.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68.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 169.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170.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171. ☆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采取的有效对策 172. ☆聚落合理选址的判断技巧 173. ☆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 174. ☆乡村内部空间结构 175. ☆新农村的建设方向 176. ☆城镇内部功能区的分布177.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178. ☆中心商务区特征 179. ☆城镇化标志180. ☆世界城镇化的进程及特点 181. ☆逆城市化问题:182. ☆城镇化对区域发展的意义 18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84. ☆解决城镇化问题的途径(生态城市建设) 185. ☆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 186.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87. ☆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88. ☆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89. ☆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思路 190. ☆农业生产特征的描述方法 191. ☆农作物品质高的自然原因 192.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93.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94. ☆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195. ☆工业分散的原因、优势、劣势 196. ☆工业集聚的优势、劣势 197. ☆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198. ☆服务业概念及分类199. ☆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 200. ☆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0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202.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 203.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204. ☆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05.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06. ☆交通运输布局影响聚落发展 207. ☆交通布局特征描述 208. ☆交通运输方式评价 209. ☆交通线区位的评价 210.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211. ☆环境问题的表现212.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 213.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14. ☆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215. ☆区域的含义、类型和特性216. ☆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区域特征分析) 217. ☆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18. ☆荒漠化的概念、类型、表现 219. ☆石漠化的概念、分布、成因 220.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 221.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222.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 223. ☆湿地的成因及环境效益224. ☆如何分析湿地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 225. ☆水土流失的原因 226. ☆水土流失的危害 227. ☆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 228. ☆资源枯竭型城市 229. ☆资源开发的评价分析230.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231.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 232. ☆城市的辐射功能233. ☆上海的辐射功能及影响 234. ☆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 235. ☆产业结构的描述236. ☆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 237. ☆流域水资源协作开发 238. ☆流域综合开发思路 239. ☆水利工程的可行性评价 240. ☆水利工程的影响评价 241. ☆评价河流的航运价值242. ☆流域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243. ☆黄河沙患的解决,需要流域内综合协调 244. ☆黄河断流原因、措施 245. ☆湖泊面积缩小原因 246. ☆缓解资源紧张的途径 247.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248. ☆跨区域资源配置的可行性 249. ☆资源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50. ☆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 251.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252. ☆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253. ☆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254. ☆西电东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55. ☆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开发条件评价 256. ☆南水北调工程及影响 257.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258.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259.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60.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61. ☆国际产业转移的典型表现262. ☆劳动密集型工业、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产业转移 263.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264. ☆工业综合整治措施 265. ☆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266. ☆可持续利用自然环境的服务 267. ☆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 268. ☆自然资源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 269. ☆资源安全问题270. ☆资源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71. ☆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 272. ☆中国能源供需特点273. ☆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 274. ☆我国耕地资源短缺的原因275. ☆我国土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 276. ☆保障粮食安全的途径277. ☆海洋空间资源的特点及开发意义278. ☆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危害 279. ☆环境安全问题280. ☆环境安全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281. ☆保障环境安全的措施 282. ☆污染物跨国转移的方式 283. ☆跨国污染物问题的应对措施 284. ☆生态退化的原因、表现及措施 285. ☆生态修复的概念与分类286.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保护对象 287.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 288. ☆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289. ☆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90.☆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措施265--☆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人类从自然环境中获得的各种益处,就是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完整版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完整版

高中地理答题技巧总结一、选择题解题技巧和规律:(一)、选择题的命题规律1.选择题的命题具有较强的综合性2.多为单项选择题(如全国卷、天津卷等)3、多为连题型选择题(一个材料包括多个选择题)4、选择题内容更加关注社会热点(二)应试策略1、沉着冷静,相信自己判断2、认真审题3、先易后难,跳过难题或自己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回头再做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三)应试技巧1、做到:“三审”,即一审材料(加以引申)、二审题干(画出关键词)、三审选项(找出合理、正确并与材料和题干有关的选项)。

2、读完题组内每一个小题,注意各小题之间的前后提示语,然后再从容做题。

3、仔细分析题干,明确解题条件例如:北极地区寒风凛冽,考虑到当地所处风带的盛行风向,中国北极科学探险考察站营地建筑的门窗应该避开的朝向是:A、东南方向B、西南方向C、西北方向D、东北方向答案:D点拨:题干条件是北极附近盛行风向、门窗避开的朝向。

北极附近风带为极地东风带,具体风向为东北风,故门窗应避开东北方向。

4、选项错误的几种情况:(1)因果颠倒(2)前后矛盾(3)表述绝对化(4)概念混淆(5)表述错误或不完整(6)以偏概全,以点带面(7)与题干无关(四)解题方法介绍1、直选法:运用学过的知识可以直接选出来,多考察记忆性知识,注意必须看完所有选项再选择。

2、排除法:如果选项罗列地理事物或现象比较多,可以先将选项与题干对照,排除掉明显错误的选项,重点分析剩余选项。

例如:(2005年江苏卷)长期以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答案:D点拨:既然全流域要综合治理,部分河段就不应该利用绝大部分河水,故排除了A、C;用人工加速冰川消融来补给河水,不现实,又可以排除B,正确答案为D。

各类地理试题的分析与答题思路

各类地理试题的分析与答题思路

各类地理试题的分析与答题思路【基础要点归纳】一、高考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选择题的解题步骤⑴认真审题,特别要看清题目中容易使人迷惑而导致答错的关键字跟,如“东”、“西”、“南”、“北”、“大”、“小”、“高”、“低”、“上”、“下”等。

⑵先易后难,先把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的题目选出来。

地理选择题虽属不定选项,但只一个正确答案的占多数。

正确答案越多,题目越少。

⑶要注意选项中出现的绝对性字眼,如“都”、“一定”、“全部”、“只有”、“完全”等,在多数情况下,这些选项是错误的。

此外,若题干中出现了“最”、“首”、“第一”等绝对性字眼,则往往只有1个正确答案⑷对难度较大的选择题,要使选择正确无误,可采用“排除法”(筛选法)。

也就是说,不要急于先找出正确答案,应将选择题当作改错题来做,把错误的答案一个一个找出来,排除出去,筛选下来的就是正确答案了,此即所谓“去伪存真、由表及里”。

当然,运用这种方法是否成功,主要还是决定于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和鉴别、评价能力。

如果对知识学得不深不透,思维过程未能由浅入深,知识不能向纵深发展,也就难以运用这种方法推导出正确的结论。

⑸要留意选项文字叙述较多面分为二层意思时,往往(并非绝对)前段文字叙述正确而后段文字叙述错误。

因此,审题要细心,不能“只看前不顾后”,才不致受迷惑。

⑹一些内容复杂而空间概念较强的选择题,只从字面上去冥思苦想往往容易弄错,如能画简图帮助判断,就易选出正确的答案。

高考综合题的解题技巧1.综合题的解题步骤⑴准确审题、充分获取有用信息正确解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准确地审题,包括给出的文字材料、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表等。

要尽可能挖掘一切对解题有用的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创设解题情境。

①对于文字材料要留意每一句话、每个数字、符号,因为这些都会是解答问题所必备的条件,忽略了某点就可能答非所问或答不全。

尤其要注意那些关键性和限制性的文字。

②对于各种地理数据统计图表,要首先熟悉图表的结构特征,了解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还要研究该地理要素变化的趋势。

分析地理成因解题技巧

分析地理成因解题技巧

分析地理成因解题技巧
一、答题思路
1.要清楚重要地理事象的组成因子,并理解因子与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

2.明确要分析的原因类型。

地理原因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

自然原因可以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资源等角度考虑,但不必面面俱到,只要突出最主要的方面即可。

例如长江中游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从地形上看,该地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从气候上看,该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集中;从水文上看,该地河道弯曲,水流速度慢,不利于排水。

人为原因一般要从历史条件、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市场、政策、科技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样,答题时突出对地理事象的最主要影响方面即可。

例如长江中游易发生洪涝灾害的人为原因:流域上游地区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道淤塞严重;围湖造田,导致湖泊对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

二、答题模板
1.气候成因分析
2.河流特征成因分析
3.人口变化的原因分析
4.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解决措施分析。

地理答题模板高中

地理答题模板高中

地理答题模板高中高中地理答题模板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可以帮助你组织思路并更好地回答各种地理问题。

以下是一个基本的高中地理答题模板,以及一些常见的地理问题及其解答思路。

一、基本答题模板1. 确定问题类型:是关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资源、人口、城市等等的什么问题。

2. 确定分析要素:需要从哪些方面来回答问题,例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水文特征、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等。

3. 结合所学知识:根据问题的类型和分析要素,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阐述。

4. 总结答案: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路,并尽可能地使用地理术语进行表述。

二、常见地理问题及解答思路1. 地理位置问题:地理位置是一个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地理位置相关问题时,需要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等方面进行分析。

2. 气候问题:气候是影响一个地区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气候相关问题时,需要从气候类型、气候特点、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3. 地形地貌问题:地形地貌是一个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地形地貌相关问题时,需要从地形类型、地势特点、地貌景观等方面进行分析。

4. 水文特征问题:水文特征是一个地区的重要特征之一,对于该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水文特征相关问题时,需要从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方面进行分析。

5. 自然资源问题:自然资源是一个地区的重要财富之一,对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回答自然资源相关问题时,需要从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等方面进行分析。

地理答题技巧及套路

地理答题技巧及套路

地理答题技巧及套路高考地理可以说是文综三科里面最难的,不仅考察记忆,还考察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考生在做高考地理题的时候,应该用一些答题技巧和套路,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地理答题技巧及套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理答题技巧及套路1、最重要的一点是仔细审题不管是做什么科目的题,首先做到的就是要认真的、仔细的审题,清楚题目要求,然后再分析题目信息。

不仔细审题就很容易掉进题目的陷阱里,这也是很多同学经常把会做的题做错的原因。

2、善于挖掘题干信息做题的时候主要的信息都来源于题干,有些信息比较直观,解起来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一些,而有些题的的信息则是隐藏起来的,这就需要你去挖掘了。

在地理考试中,题干信息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图表题,每个点都和图中的信息联系紧密,如果你不会分析图表,那么这道题就很难做出来,相反的如果你善于挖掘题干信息,那就很容易做出来了。

因此高三学生在平时做地理题的时候,应该培养自己的读题和解题能力。

3、通过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知识桥梁如果从高考的角度分析,学习地理并不需要学生掌握多么深奥的地理知识,而是通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所学内容都串起来,解题的时候也利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来分析和解解答。

很多同学之所以地理成绩不好,不是因为不认真学习,或者是知识点掌握的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知识清楚每个知识点单独的用法,如果解题的时候需要几个知识点联系起来解,学生就不会做了,原因就在于学生们熟练的调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比较弱,所以遇到复杂的题就不会分析了。

因此高三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拓展思维的深度,学习知识不能太死板,要注重运用。

地理提分技巧有哪些1.地理高考复习时间短,内容多,复习并不是简单重复学过的内容,而应以每章为单元,或以地理要素为专题,对地理知识整理、归纳、记忆、巩固,形成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

学生要进行概括归纳,整理编织知识网络,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这样考试时才能得心应手。

2.理解地理概念的含义,形成准确的地理概念。

地理答题方法总结大全

地理答题方法总结大全

七类综合题答题模式题型一特征描述类设问形式: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

高考中特征描述类试题,设问形式一般有“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从……等方面归纳……主要特征”等。

思维建模要准确描述地理事物特征必须把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建立解答该类试题的答题模式,并用规范而专业的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

具体答题思路是:首先要对题目涉及区域进行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明确区域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特征分析;在描述时要注意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并且做到简洁、准确地描述。

模板典例1.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水文(河流、湖泊)、植被(自然带)2.地形特征:①主要地形类型(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或河谷、冲积扇、三角洲);②地势——海拔高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区域极值(地势最高、低值);③主要地形区及其分布。

3.地表环境特征:①气候(湿、热、冷、干)②植被状况③土地类型(荒漠、草地、林地、耕地)④河流发育程度4.气候特征:①气温(气温高低、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小)②降水(总量、季节或年际变化)③降水与热量的组合状况(如雨热同期)5.河流水文特征:①年径流量;②汛期;③含沙量;④结冰期(凌汛);⑤流速。

6.河流水系特征:①流向与长度②流域面积③支流多少及形态④河网形态、密度⑤河道深浅、弯曲、宽窄⑥落差或峡谷分布7.农业生产特征:①农业地域类型②农作物种类及分布③农业各部门结构(所占比重)④生产水平(机械化水平、生产经营方式、专门化水平商品率)8.工业生产特征:地域分布、发达程度、主要部门及结构、技术水平。

9.地理位置:①纬度位置②海陆位置③半球位置④相对位置。

10.等值线特征:①等值线数值高低②延伸方向③弯曲趋势④疏密变化11.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①空间分布(是否均匀、空间变化)②时间分配(季节和年际变化的大小)应用体验1.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理经济角度答题思路

地理经济角度答题思路

地理经济角度答题思路
地理经济角度答题思路如下:
1.了解题目背景和考查的知识点。

在回答地理经济角度的题目时,需要先了解题目所涉及的地区或国家的背景信息,例如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人口状况等,以及考查的知识点,例如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贸易状况等。

2.分析地区的优势和劣势。

在回答地理经济角度的题目时,需要对该地区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

优势可能包括丰富的自然资源、便捷的交通条件、发达的科技水平等;劣势可能包括缺乏自然资源、交通不便、技术水平较低等。

3.分析地区的发展状况。

在回答地理经济角度的题目时,需要对该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

例如,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产业结构如何、贸易状况如何等。

4.考虑地区的经济政策。

在回答地理经济角度的题目时,需要考虑该地区的经济政策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例如,政府是否采取了鼓励出口的政策、是否对某些产业提供了优惠政策等。

5.综合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在回答地理经济角度的题目时,需要综合以上分析进行解答。

例如,从地理位置、资源优势、发展状况和经济政策等方面综合考虑,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以及该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

地理解答题方法与材料题解题技巧

地理解答题方法与材料题解题技巧

地理解答题方法与材料题解题技巧掌握技巧很重要,高考地理的学习不只是要知识的记忆,更多的是要知道答题套路及答题术语,这样才能更快更准确的判断出答案,才能得到更高的分数,小编整理了地理学习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地理解答题方法一、辩证评价类:设问中一般有“评价”“影响”“分析利弊”等关键词➤评价类试题一般有两种情况:1. 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二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

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 给出限定条件,如“与××相比,评价其优势”或“从××方面进行评价”。

二、意义类:要注意两个方面1. 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要从组成地理环境的五要素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2. 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

应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三、对策措施类设问形式: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1. 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2. 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全面,有针对性、合理性。

● 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确定① 发挥区域自然条件及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确定地区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农业结构)② 防止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可持续发展地区经济,防止生态问题出现的主要措施。

● 河流的治理原则、措施:① 治理原则上游:调洪中游:分洪、蓄洪下游:泄洪、束水② 治理措施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某地区缺水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自然原因」降水较少或不充沛、蒸发量大、季节分配不均,地表径流量较少「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解决措施1.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以提高供水能力2. 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工农业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人们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四、成因分析类● 地理灾害的综合成因分析:多从“天、地、人”三角度综合采点分析。

地理答题模板

地理答题模板

(2)列出“模板”。

(见下面的常见模板)(3)仔细“筛选”。

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

“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5)书写答案。

“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二.综合题的常见答题模板地形地势1、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①海陆位置;②经纬度位置;③大洲交界或国界位置;④交通位置(重要海峡、铁路枢纽、港口);⑤经济和军事位置;⑥相邻地区(经济发达区)2描述某地的地形特点:①以什么地形为主(五大类地形)②地势起伏(大、小)③地势特征(哪里高哪里低)地形剖面图及特殊地形3描述某地的地势特点:哪里高,哪里低。

或地势起伏大或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4某地地形分布特点:描述哪个方位是什么地形即可。

(注意和第1种问题的区别)5判断地形地势的依据:①等高线的分布各专题常见答题模板气候1影响气温的因素:1.纬度高低(决定因素)。

具体影响:太阳高度、昼长、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2.地形地势。

阴坡阳坡,海拔高度3.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大陆性海洋性4.洋流。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5.大气环流和天气状况。

(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6.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7.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2气温日较差与年较差规律:气温日较差,是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其大小与纬度、季节、天气情况及地表性质等有关。

①气温日较差与纬度的关系:纬度越高,日较差越小。

原因:纬度越高,太阳高度的日变化越小。

②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地理万能答题模板

地理万能答题模板

地理万能答题模板地理万能答题模板: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个方面。

在考试中,经常会有与地理相关的问题,因此掌握一些万能答题模板是非常有帮助的。

下面是一些地理万能答题模板的相关参考内容:1. 自然地理问题: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自然环境的科学,包括地貌、气候、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自然地理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模板进行回答:(1)问题:请简要介绍地球的地球形状和构造。

答案:地球是一个近似于椭球体的球体,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层。

地壳是最外层的岩石层,地幔是中间层,地核是最内部的层。

地球的外部主要由岩石构成,内部主要由熔融的岩石和金属构成。

(2)问题:请解释河流的形成过程。

答案:河流的形成过程主要包括降雨和地下水的补给,以及水流的集结和集水区的形成。

降雨和地下水的补给会导致水量增加,水流的集结使水流量增大,最终形成河流。

(3)问题:请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

答案: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和环境组成的一个生态单位。

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种类的生物组成的,它们之间有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环境则包括了非生物的自然和人为要素,如气候、土壤和人类活动等。

2. 人文地理问题:人文地理是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包括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人文地理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模板进行回答:(1)问题:请解释人口迁移的原因。

答案:人口迁移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和个人原因。

经济原因是指人们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和就业机会,选择向发达地区迁移。

政治原因是指人们因为政治、战争等原因而迁移。

个人原因是指个人的选择和喜好导致的迁移,如家庭团聚、求学等。

(2)问题:请解释城市化进程。

答案: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向城市的迁移过程。

城市化进程通常伴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

人们迁徙到城市主要是为了寻求工作机会和改善生活条件。

城市化进程还会导致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发展。

(3)问题:请解释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地理提建议答题模板

地理提建议答题模板

地理提建议答题模板
在回答地理提建议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以下模板进行回答:
首先,针对问题中的具体地理情况,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可以提及该地区的地理特征、气候、资源分布等方面的情况,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其次,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提出一些建议,例如:
1. 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

可以提倡节约资源、减少污染、推广环保技术等举措,以保护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2. 发展可持续的资源利用方式。

可以提倡可持续农业、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合理管理和利用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以确保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 促进经济发展。

可以推动该地区的产业升级、城市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举措,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

可以提升该地区的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能力,加强对自然灾害的监测和预测,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最后,总结提建议的重点,并强调其重要性和可行性。

同时,
也可以提出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以促进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地理现象。

地理答题技巧

地理答题技巧

地理答题技巧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和人类活动的学科,它涉及广泛的知识领域,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生态系统、资源利用等方面。

在考试或解答地理问题时,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有效地回答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理答题技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熟悉地理概念在回答地理问题之前,首先需要熟悉一些地理概念。

这些概念包括地球的构造、地理要素、自然地理现象等。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理问题,并能够正确回答相关的问题。

2. 注意地图阅读地图是地理学中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在回答与地理有关的问题时,经常需要阅读和解读地图。

因此,熟练地图的阅读和理解非常重要。

首先,要注意地图的比例尺,确保通过比例尺来计算距离和面积。

其次,要了解地图上的符号含义,比如山脉、河流、城市等的标志。

最后,要注意地图的方向,确保能够正确判断东西南北的位置。

3. 掌握地理数据分析方法地理学不仅涉及到描述地理现象的概念,还包括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和解释。

因此,熟练掌握地理数据分析方法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在研究某个地区的降雨情况时,我们可以收集各个月份的降雨数据,然后通过绘制柱状图或折线图来分析这些数据的变化趋势。

这样的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现象。

4. 善于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地理学是一个综合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因此,在回答地理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解答关于环境保护的问题时,我们可以运用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知识,结合地理知识来提出解决方案。

5. 多做练习题最后,为了提高地理答题的技巧,我们需要多做一些练习题。

通过做题,我们可以熟悉地理问题的类型,了解常见的解题思路,并且能够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思考问题的关键点,合理分配时间,解答有把握的问题,避免在一道题上花费过多时间。

总结:地理答题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要求我们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和解题技巧。

熟悉地理概念、注意地图阅读、掌握地理数据分析方法、善于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以及多做练习题,这些都是提高地理答题技巧的方法。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300条)及答题思路模板(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300条)及答题思路模板(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高中地理主干知识(300)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2.☆人文地理环境要素:3.☆地球和经纬网4.☆地理位置分析:绝对位置+相对位置5.☆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6.☆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的描述方法7.☆地图三要素8.☆等值线地图的基本特征9.☆等值线地图的判读10.☆等高线地形图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11.☆基本地形类型及特征:12.☆地形特征:13.☆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口小肚大处)14.☆飞机场选址的区位条件:15.☆地理信息技术(“3S”技术)应用16.☆地球是一颗普通的星行17.☆地球是一颗特殊的星行(存在高级智慧生命)18.☆月相位置及形状(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19.☆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20.☆航天返回基地选择的条件2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24.☆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太阳能开发资源条件)25.☆太阳能的优缺点26.☆我国太阳能发电的基本思路27.☆太阳能发电重大意义(缓解、优化、促进、改善)28.☆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各层代表太阳活动(由内到外)29.☆地球的演化30.☆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31.☆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32.☆地球自转的意义33.☆地球公转的意义34.☆地球及地球运动常考考点:35.☆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二十四节气歌)36.☆大气的受热过程37.☆大气的两个作用(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38.☆降水的形成条件(影响降水的因素)39.☆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40.☆影响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小的因素及变化规律41.☆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42.☆大气逆温现象产生的机理43.☆大气逆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44.☆影响雾、霜形成的因素:45.☆我国夏季避暑旅游途径(北上、下海、上山)46.☆大气运动--热力环流47.☆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形成48.☆影响风力大小的因素(风能开发资源条件、沙尘暴动力)49.☆“狭管效应”与“焚风效应”50.☆气压带、风带(北半球夏季偏北冬季偏南)与气候类型5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5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53.☆北半球大气活动中心的形成54.☆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55.☆信风带移动与季风56.☆世界主要气候类型A→N名称、成因、分布及特征57.☆根据气候特征(资料)判断气候类型58.☆气候特征描述:59.☆气温特征的描述方法60.☆降水特征的描述方法61.☆常见天气系统与天气62.☆天气特征描述:63.☆冷锋与暖锋对比64.☆影响我国天气的准静止锋65.☆气旋与反气旋对比(上升湿润、下沉干)66.☆锋面气旋67.☆自然界中水循环的类型及环节:68.☆影响降水的因素:(水汽、降温、凝结核)69.☆影响风力的因素:(风能开发资源条件)(沙尘暴动力)70.☆影响地表水下渗的因素:71.☆影响蒸发量的因素:7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73.☆利用水循环原理解释地理现象74.☆水循环的意义:75.☆陆地水体及其相互关系76.☆河流的补给类型77.☆河流的水文特征:(量、位、冰、沙)78.☆影响河流水量的因素79.☆河流含沙量大的原因80.☆河流航运价值高的条件81.☆河流的水系特征:---河流的样子82.☆影响内流区形成的因素83.☆湖泊水文特征84.☆咸水湖的成因85.☆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86.☆海水温度对地理环境的的影响87.☆影响海水盐度分布的因素88.☆海水盐度对人类活动的影响89.☆滨海盐场区位条件90.☆影响海水密度的因素91.☆海浪(波浪)的类型92.☆潮汐(受太阳和月球引潮力的影响,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93.☆关于洋流的几点说明94.☆北印度洋海区冬、夏季环流系统的区别(季风洋流)9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96.☆根据等温线分布判定洋流所在半球、流向、性质及名称97.☆影响某海域海水平静度的因素98.☆海洋渔场条件分析99.☆海—气相互作用与全球水热平衡100.☆沃克环流与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101.☆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02.☆岩石圈物质按成因可分为三大类岩石103.☆地质作用分析:内力+外力(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04.☆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105.☆板块运动与地貌(六大板块图)106.☆火山地貌107.☆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108.☆外力作用109.☆常见的风化作用110.☆常见的风化地貌111.☆常见的地形类型:112.☆侵蚀作用对地貌的影响113.☆堆积作用对地貌的影响114.☆地形特征的描述:115.☆河流侵蚀地貌116.☆影响流水侵蚀的因素117.☆河流堆积地貌(分选性: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118.☆喀斯特地貌(可溶性岩被溶解或溶解后沉淀形成的地貌)119.☆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120.☆河流堆积地貌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2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22.☆风沙(风成)地貌123.☆影响风沙活动的形成因素124.☆风沙活动的危害125.☆风沙活动的防治措施126.☆地貌与方向127.☆海岸地貌(海岸在海浪、潮流等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128.☆冰川地貌(冰川作用导致地表形态变化所形成的地貌)129.☆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影响聚落的分布、形态、密度)130.☆地表形态对交通的影响(影响交通的方式、走向、密度)131.☆海岸线后退原因132.☆湖泊按成因分类133.☆岛屿按成因分类(冲积岛、大陆岛、珊瑚岛和火山岛)134.☆植被与环境的关系135.☆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136.☆不同区域森林生态功能的差异137.☆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效益138.☆物种丰富(生物多样性好)的原因139.☆土壤及土壤剖面140.☆影响土壤形成与发展的因素141.☆土壤肥力分析:142.☆腐殖质土壤分析143.☆土壤肥力下降原因(同:扩大种植对土地的不利影响)144.☆不合理的土壤利用引发的问题145.☆土地盐碱化(我国华北平原为例)成因:146.☆盐渍土改良措施147.☆土壤的保护148.☆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49.☆陆地自然带概念(气候类型名称、分布、特点、成因)150.☆影响山地垂直带谱的因素151.☆影响雪线高低的因素:152.☆山地垂直带谱示意图的判读153.☆地方性分异规律154.☆植被特征描述155.☆气象灾害(致灾因子+受灾体)156.☆洪涝灾害类型157.☆地质灾害类型158.☆海洋灾害类型159.☆防灾减灾160.☆长江荆江地上河成因161.☆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和治理措施:162.☆湖泊面积缩小原因163.☆人工引水补给湖泊的生态环境效益164.☆湖水涨落原因分析165.☆湖水蓄水能力增强原因166.☆过度抽取地下水危害167.☆黄河下游流域面积狭小原因168.☆泉水治理困难原因169.☆高纬度湖水不易结冰原因170.☆石油在海中泄露的危害17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172.☆人文地理环境要素173.☆人口分析要素:17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175.☆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及影响因素17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分布的因素)177.☆人口迁移的影响178.☆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79.☆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采取的有效对策180.☆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181.☆聚落合理选址的判断技巧182.☆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183.☆乡村内部空间结构184.☆新农村的建设方向185.☆城镇内部功能区的分布18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187.☆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88.☆中心商务区特征:189.☆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因素190.☆城镇化标志191.☆逆城市化问题:19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93.☆生态城市建设194.☆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195.☆吊脚楼建设原因196.☆城市的辐射功能197.☆上海的辐射功能及影响198.☆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 199.☆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0.☆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01.☆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思路202.☆农业生产特征的描述方法203.☆农作物品质高自然原因204.☆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205.☆工业区位因素分析:206.☆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207.☆工业分散的优势、劣势208.☆工业集聚的优势、劣势209.☆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210.☆服务业概念及分类211.☆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212.☆服务业区位因素的变化21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214.☆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215.☆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216.☆交通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217.☆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218.☆交通运输布局对聚落发展的影响219.☆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和布局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的影响220.☆交通布局特征描述221.☆交通运输方式评价222.☆交通线区位的评价223.☆港口码头的区位条件224.☆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225.☆环境问题的表现226.☆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227.☆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28.☆实现人地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229.☆区域的含义、类型和特性230.☆区域差异与区域发展231.☆我国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232.☆荒漠化的概念、类型、表现233.☆石漠化的概念、分布、成因234.☆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危害、防治措施235.☆沼泽湿地的成因分析236.☆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237.☆如何分析湿地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238.☆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239.☆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240.☆资源枯竭型城市241.☆资源开发的评价分析242.☆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243.☆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244.☆地区产业结构245.☆产业结构的描述246.☆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247.☆我国主要的资源问题248.☆水资源缺乏的原因与解决措施:249.☆流域水资源协作开发的途径250.☆水利工程的可行性评价251.☆水利工程的影响评价252.☆河流水运条件的评价253.☆流域开发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254.☆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和目的255.☆黄河断流原因、措施256.☆流域洪涝灾害的防治措施257.☆解决资源紧张的途径258.☆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区域供需矛盾)259.☆跨区域资源配置的可行性260.☆资源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61.☆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262.☆能源短缺的原因、治理措施263.☆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264.☆西气东输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265.☆西气东输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266.☆西电东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67.☆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开发条件评价268.☆南水北调工程269.☆工业化推动城市化270.☆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71.☆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72.☆国际产业转移的典型表现273.☆劳动密集型工业、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产业转移274.☆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一带一路)275.☆工业综合整治措施:276.☆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277.☆自然资源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278.☆自然资源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利用279.☆保障资源安全的措施280.☆中国能源供需特点281.☆我国未来的能源消费特点282.☆我国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283.☆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284.☆新能源优、缺点对比285.☆新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286.☆我国耕地资源短缺的原因287.☆我国土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288.☆保障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289.☆我国的水资源状况290.☆水资源短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29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292.☆保障我国矿产资源安全的措施293.☆海洋空间资源的特点294.☆碳循环与温室效应295.☆全球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296.☆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297.☆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298.☆我国南方多酸雨原因299.☆酸雨防治措施300.☆臭氧层破坏☆自然环境的服务功能1.供给服务: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与物质需求(矿产)2.调节服务: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调节气候)3.文化服务:人类获得的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

高考地理审题规范和答题思路集锦

高考地理审题规范和答题思路集锦

高考地理审题规范和答题思路集锦例如:
个,是关于哪些方面的,然后确定答题的基本思路。

具体如下:
2.规范答题——呈现得分点,严谨条理组织答案
在明确了基本的得分点和答题的基本思路之后,就要思考如何表述问题了。

(1)抓住关键词,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
例如,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

应从流入地区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生活环境好等方面回答,但有考生答成“因为我国农村人口多,生活贫困,农民只好进城打工,靠出卖劳动力来养家糊口”。

这种表述虽没脱题,但不准确。

因此,答题时要用关键性术语,确保陈述的科学性。

(2)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序号化、段落化,体现条理性和层次性(3)答题时点要多,但应避免重复采点
如分析某地的工业区位因素,有的考生写“陆地上铁路网稠密,公路四通八达,沿海海运便利,是重要的航空港”。

其实这都是从“交通”这一得分点上作答,只能得一个分值。

高考主观题解题的思维过程图示如下:。

(完整word版)地理答题模板格式

(完整word版)地理答题模板格式

一、生态与环保4.酸雨成因分析思路:(1)酸性气体(硫氧化物、氮氧化物)排放→有色金属冶炼;含硫煤炭;(2)降水丰富,酸性气体溶于水;(3)地势起伏大,风力弱,不利于扩散;(4)酸性土壤.5.土壤(次生)盐碱化(1)地下水位上升:降水→下渗多→地下水位上升;不合理的灌溉(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调水。

.。

(2)蒸发旺盛;→(3)盐分在地表积聚.6。

水污染(1)污染物的排放量: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生活排放量(2)水体的自净能力:降水量;水体流动速度;植被状况;湿地。

.7.石油污染(1)污染物排放多:①石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泄漏多;②石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石油泄漏多;(2)不易扩散,自净能力弱:①海域封闭导致海水流动性小;②洋流;③风向8.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大原因分析(1)重金属污染对人体和生态的危害大;(2)污染物的浓度:①本身的浓度;②该季节河流稀释能力;(3)受灾体:①人口密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②二、地理信息技术“3S"技术的区分(1)“点”与“面"区分GPS和RS、GISGP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RS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面"。

(2)“想”与“看”区分RS和GIS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和图片分析和处理。

它是在一定的数据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对比、计算”的,相当于“想、算”的人的活动(常用关键词:分析、计算、预测、统计、管理、规划等);RS技术是人的视力的延伸,它是通过飞机或卫星上携带的传感器接收地物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来获得信息,其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常用关键词:监测、获取、观测等)三、河流、湖泊与海洋1。

水能资源开发条件分析(1)水能资源开发主要从河流水量大小、落差大小方面来分析,一般来说,河流水量大,落差大的地方,水能资源就丰富.2.河流的开发利用方式注:有时同一河流开发利用方式不唯一(1)灌溉:特别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缺水的地方,农业发展需要灌溉。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及答题思路模板(区域协调发展)

高考地理主干知识及答题思路模板(区域协调发展)

地理主干知识及答题思路模板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归纳:五步操作程序(1)细审“题干”。

“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常见“词语”的把握和答题要求简述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

不说原因。

原因(自然原因,人为原因)说明(说明情况+解释原因)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条件(有利,不利)评价“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不利:1、2、..分析“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比较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

格式:因为A..,以A比B...意义正面+负面;本地区(事物)+其它地区(事物)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对现在影响+对将来可能影响;对本地区(事物)影响+对其它地区(事物)影响;对自然环境影响+对社会经济影响+对生态环境影响措施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技术、法规、合作)措施。

判断理由+结论;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解释。

变化体现“动态趋势”增/减;快/慢;升/降;集中/分散。

关系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结构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阐述“分析+观点”;“原因+结果”。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2.☆人文地理环境要素:3.☆人口分析要素:4.☆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5.☆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及影响因素6.☆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分布的因素)7.☆人口迁移的影响8.☆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9.☆应对人口老龄化应该采取的有效对策10.☆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11.☆聚落合理选址的判断技巧12.☆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13.☆乡村内部空间结构14.☆新农村的建设方向:15.☆城镇内部功能区的分布16.☆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及影响因素17.☆商业中心、商业网点形成的区位因素:18.☆中心商务区特征:19.☆影响城市服务范围大小的因素20.☆城镇化标志21.☆逆城市化问题:2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3.☆生态城市建设24.☆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25.☆吊脚楼建设原因26.☆城市的辐射功能27.☆上海的辐射功能及影响28.☆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29.☆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0.☆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31.☆区域农业发展的分析思路32.☆农业生产特征的描述方法33.☆农作物品质高自然原因34.☆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35.☆工业区位因素分析:36.☆工业区位因素的选择37.☆工业分散的优势、劣势:38.☆工业集聚的优势、劣势:39.☆污染严重工业的区位选择。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与解题思路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与解题思路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知识与解题思路1、自然地理环境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土壤圈、人类圈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然地理环境五要素:气候、地貌(地形)、水文、土壤、生物(植被)。

2、整体性: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牵一发而动全身表现:①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发展的,每一个要素都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

③某一要素的变化,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3、土壤: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陆地疏松表层。

肥力是土壤的本质属性。

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指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后形成的风化物,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

对土壤的物理性状和化学组成均有重要影响(继承关系)。

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和强度。

如:中等水热条件下,土壤有机质积累最多。

(温带半湿润环境下的黑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生物的活动)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如:湿热条件下风化壳最厚,土壤层厚度大。

干旱或者寒冷条件下,风化壳薄,土壤层也薄。

生物: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有机质含量的多少。

没有生物的参与(生物循环),就不会有土壤的形成。

(成土母质→低等植物生长→原始土壤→高等植物生长→成熟土壤)。

一般而言,森林土壤有机质含量要低于草地土壤。

地形: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作用于土壤。

如土壤的垂直地带分布。

陡峭的山坡:地表物质迁移速度快,难发育深厚的土壤。

平坦的地方:地表物质的侵蚀速度慢,稳定的气候生物条件发育深厚的土壤。

阳坡:温度条件好,但蒸发旺,水分较差,阴坡反之。

人类活动:积极影响—改造自然土壤为各种耕作土壤;如水稻土消极影响—土壤退化(水土流失、盐渍化、荒漠化和土壤污染等等)4、环境的整体性要求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有综合的考虑和对策。

初中地理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分析

初中地理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分析

初中地理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分析(一)读懂题意试题是通过一定的文字表述或图表、数据等资料等形式出现的,考生应具备从文字和图表、数据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并能够对提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和运用,解决试题中所提出的问题。

要达到这个要求,考生首先必须能够读懂题意,找出关键词,把握试题的中心含义,以及试题作答要求,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看清图示地理试题中很大一部分是与图相关的。

因此,学生应该对各类地理图像、图表的特点和作用认真掌握。

在答题时认真看清图像、图表中所表现的内容,准确、全面而有效地从图示材料中提取显性的和隐性的信息。

并要注意将图像、图表资料与文字资料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

(三)注意联系各种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因此,在答题时应该注意地理事物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还要关注跨学科之间的联系,以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

(四)表达清晰准确的地理学科语言将答案表述清楚,这也是考试中的重要环节。

在复习迎考中,应该把语言表述能力的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

在解答问答题时,无论题目大小,一定要按照四个步骤进行。

即:仔细审题、回忆地图、准备提纲、精确回答,这就是“简答题四步解答法”。

(一)仔细审题所谓审题,实际上是应用自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识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见题后,先要仔细看懂题目,穷尽题目给的信息,正确理解题意,然后再思考可从哪几方面进行回答,也即是理清答题的思路。

不同类型的试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与规范要求,只有审题仔细,才能做到回答切题、正确、规范,不致造成错漏。

(二)回忆地图在仔细审题的基础上,按照正确思路,逐步在脑海中回忆、再现与题意相应的地图,再将正确分析出的内容落实在地图上。

在回答问题时能迅速再现相应的地图,从而确定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三)准备提纲在完成审题与忆图之后,对于问题应当如何解答已经有了头绪,这时就可以写出简略的提纲,以克服想到什么就答什么的缺乏逻辑的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要素分析及答题思路1、气候基本要素(特征描述):①气温——高低、变化(季节、年际);②降水——多少、变化2、气候分布规律描述:南北半球(南北纬)、纬度范围、海陆位置3、气候影响因素①太阳辐射(纬度)——基本因素(决定气候带)②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风的性质——控制因素③地面状况:海陆位置及轮廓、地形地势、洋流、植被、反射率——复杂化④人类活动——影响、改造局地气候(利、弊);排放废弃物,产生三大环境问题[应用举例]巴西高原东南部热带雨林气候:①纬度低,地处热带;②东南信风迎风坡,多地形雨;③沿岸巴西暖流增温增湿4、影响气温因素①太阳辐射:纬位、太阳高度、昼长②大气:自身条件——削弱、保温;风向③地面状况:海陆差异、地形地势(含坡向)、洋流、地面物质(反射率差异)④人类活动:◇改变大气成分:排放CO2—变暖;氯氟烃—紫外线增加;烟尘—削弱辐射;◇改变下垫面;◇释放废热:城市热岛等。

5、气温分布特点描述:气温高低及变化(总体);极值的位置;气温差距(大小、变化)6、影响气温年较差的因素①纬度:低纬<高纬;②下垫面性质:海洋<陆地,沿海<内陆,植被好<裸地;③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云雨少的地方。

7、影响降水因素:①大气环流;②海陆位置(风向);③天气系统(及其移动);④地形地势(迎、背风坡);⑤洋流;⑥人类活动(改变地面性质、烟尘凝结核)。

8、雾的形成:晴朗夜间、水汽充足、凝结核多、大气稳定、地形影响(谷地、盆地)9、降水形成条件:水汽供应、上升冷却(方式)、凝结核10、天气状况描述:①降水(阴晴、雨雪);②气温(高低、变化)、湿度③气压(高低、变化);④风(风向、风力大小及变化)11、气候资源评价(利弊):光照、热量、降水、日较差、风、气象灾害12、太阳辐射影响因素:①纬度(太阳高度);②地势;③天气状况(云量);④空气密度(大气透明度)[应用举例]:青藏高原太阳辐射最强: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较大;②晴天多;③地势高;④空气稀薄,大气洁净。

13、影响日照时间长短的因素①昼长;②地势(地势高,日照时间长);③天气状况。

14、有利于下渗的条件:①降水:强度较小、历时较长;②地形:坡度较缓;③植被:较好15、雪线影响因素:降雪量与消融量对比关系(具体:降水量、气温——纬度、坡向)16、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的分析①纬度位置——决定基带类型②相对高度——共同决定带谱数量③阳坡、阴坡——影响分布高度④迎风坡、背风坡——影响降水多少与雪线高度17、沙漠成因(1)热带沙漠:终年受副高下沉气流或干燥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备注:地形、洋流影响其分布范围(2)温带沙漠:地处中纬大陆内部,加之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18、沼泽地成因(地表水收入大于支出)①气候:降水或地表水量大于蒸发量;②地形:地势低洼,不利于排水;③水文:河流易泛滥,洼地积水;④冻土:地下冻土层不利于地表水下渗(高纬冻土、高原冻土)[保护湿地意义]①湿地是自然环境重要组成部分;②湿地生态功能显著:调节径流,防洪蓄水;增加湿度,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③湿地是多种动物的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19、河流水文特征:①流量(大小、变化:季变、年变)——取决于降水量、流域面积;降水量季节分配、年际变化②汛期(长短、季节)——取决于补给源性质、③含沙量大小——取决于植被覆盖率④结冰期(长短、凌汛)——取决于气候带⑤补给源、补给关系(如黄河下游)△⑥水力资源△⑦性质(内、外流河及流程)20、河流(水系)特征:①流向、②流程(长短)、③流域(大小)、④流速、⑤河网密度;支流、湖泊(分布、多少)、⑥河道(形状、曲流)21、坝址选择:①峡谷段建坝,工程量小;②河谷(盆地状)库区,库容量大;③地质条件好,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④少淹农田,少搬村镇22、河流水能丰富成因①流量(大小、变化):降水丰富,径流量大;②落差:地势落差大,水能丰富23、水电站选址理由:坝址+水能丰24、河流断流原因:(1)自然原因:①流域内的干湿状况(降水量和蒸发量);②降水的地区分布、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③下渗补给地下水;④气候异常情况。

(2)人为原因:①农业、工业、生活用水;②污染、浪费;③各河段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平衡;④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西线导致四川水量减少)。

25、河流凌汛发生时空条件:有冰期;低纬流向高纬;结冰和融冰时期。

凌汛危害:冰坝抬高水位,浮冰冲击河岸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26、河流航运价值(能力)分析:①自然因素:◇通航里程—流域、支流;◇流量(大小、季变)—流域大小或干湿地区、降水量多少及季变◇流速—地势地形◇结冰期—温度带◇含沙量—地形、土质、植被②经济因素:◇运输需求量:流域内经济水平、人口城市;经济腹地◇运输条件变化:水运网络、水利工程建设27、海水性质:温度、盐度28、影响海水温度因素①太阳辐射(纬度位置)——不同纬海区;②洋流——同纬海区;③季节——同一海区;④海域轮廓(封闭性)29、影响海水盐度因素:①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关系——不同纬海区;②洋流——同纬海区;③径流;④海域轮廓(封闭性);⑤结冰与融冰——高纬海区30、渔场成因:①温带大陆架海域——光照充足,水温适宜,浮游生物繁生;温带海水冬季上泛。

②洋流——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附近,饵料丰富③径流——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物质31、盐场成因:①气候:气温较高(春季升温快),多风,蒸发旺盛;雨季短或地处背风坡,气流下沉,多晴燥天气②场地:广阔的淤泥或沙质海岸,利于晒盐32、地形特征描述:地势起伏、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33、登山选线:距离、坡度、相对高度34、输油(水)管线:距离、坡度(影响施工)、方向(自流)35、隧道选址——背斜:①岩层向上拱起,安全性好,不易塌方;②地下水向两侧渗流,不易渗漏、积水。

36、影响人口环境容量的因素——不确定性与相对确定性①资源(可耕地、淡水)(首要因素);②科技;③地区开放程度;④文化、生活消费水平37、城市化标志——城市数目、人口、规模、人口比重(水平)38、城市化进程分析:城市数目,城市人口,用地规模,城市化水平、速度及其变化;地区差异;城市规模构成变化39、人口迁移影响因素:(1)社会经济因素(主要)①经济(主导):经济水平地区差异、经济布局改变②交通、通信;③文化教育;④家庭婚姻(2)政治因素:国家政策、政治中心变迁、战争(3)自然因素:气候、水源、土壤、资源开发40、自然灾害①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火山)②气象灾害——旱涝、台风、寒潮、沙尘暴、低温冻害41、地震——震级(1)成因分析:板块交界处(板块名称、边界类型);地壳运动强烈(2)影响烈度因素: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基础、地面建筑(经济密度)42、滑坡、泥石流成因分析(1)自然原因(主导):①地形:地面崎岖、坡陡谷深;②降雨(或冰雪融水)集中;③地质:地壳活动,断层发育,岩石破碎;④植被:不良(2)人为原因(诱发):①破坏植被;②工程建设破坏地表结构治理:保护植被;加固坡面;加强监测;建立预警机制43、洪灾成因——东部季风区平原地区(1)自然原因①降水——降水量大,降水持续时间长或集中,年际变率大②水系、水文特征——支流多,汇水集中,流量季变大;曲流发育,行洪不畅。

③地形——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排洪不畅④海潮——河口海潮顶托,河面抬升,泄洪不畅(2)人为原因①植被——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河床抬升,行洪不畅;②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功能下降。

③经济密度: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受灾严重。

[应用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44、河流治理措施:①上游(调洪)——修建水库,削峰补枯;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开展小流域治理,保持水土②中游(分洪、蓄洪)——修建水库,削峰补枯;设立分洪蓄洪区③下游(泄洪、束水)——加固河堤,清理、开挖入海河道(淮河);退耕还湖,曲流段裁弯取直。

45、旱灾(缺水)成因分析(围绕供需矛盾)——典型地区:华北地区、西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1)自然原因①降水:降水量少,径流量小;降水的季节分配②蒸发:气温高,多风,蒸发旺盛,土壤干燥;③气候异常:降水异常偏少(2)人为原因①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众多,生产、生活用水增加;②灌溉方式落后,水利设施不完善;③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降低;④水资源浪费、污染严重;⑤过度抽取地下水旱灾危害:①粮食减产;②人畜饮水困难;③森林草原火灾频发;④北方沙尘暴多发;⑤影响经济发展、社会安定46、旱灾治理措施:(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人手)(1)开源:①跨流域调水(调水工程);②建库打井,淡化海水,提高供水能力;(2)节流:③推广滴灌、喷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④发展农业科技,培育耐旱作物;⑤加强用水管理(如分片供水,提高水价),增强节水意识;⑥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用水效率;⑦防治水污染,保护有限的水资源;⑧控制人口增长,限制高耗水工业发展。

⑨植树种草,涵养水源。

47、华北春旱、江淮伏旱成因(自然原因)华北春旱:①春季锋面雨带位于南部沿海,华北降水较少(主因)②春季升温快,多风,蒸发旺盛③过度垦殖,植被破坏江淮伏旱:7月份长时间受副热带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晴燥少雨48、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副高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49、环境问题描述:①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城市的电磁波、光污染等②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破坏、草原森林破坏、土壤流失、沙尘暴、石漠化等50、污染问题:(1)大气污染扩散途径—水平扩散(风);垂直扩散(对流)。

(2)污水扩散速度—河流水量大小和流速(从汛期和枯水期考虑);冰期;水系特点。

(3)污染事件:人类排放的污染物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4)大气污染事件成因:①自然—污染物不易扩散(逆温、地形为盆地或谷地)。

②人为—排放的有害气体过多;能源利用结构(燃烧煤炭污染物的排放较其他能源危害严重)。

排放途径:工矿企业、家庭炉灶(北方冬季燃煤取暖)、汽车尾汽(5)水污染:工业、农业和生活排放的有毒物质或有机物;石油泄露;农业使用化肥农药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