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工程学
水质工程学
1.水中杂质按其尺寸分为几类、各自特点a.悬浮物:尺寸较大,易于在水中下沉或上浮,使水浑浊。
b.胶体:尺寸较小,在水中长期静置也难下沉,一般带负电荷,少量带正电荷。
c.溶解杂质: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
无机溶解物是指水中所含的无机低分子和离子。
它们与水构成均相体系,外观透明,属于真溶液。
但有的使水产生色、臭、味。
有机溶解物主要来源于水源污染,也有天然存在,使水产生色臭,产味。
2.水处理中常用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A澄清和消毒B除臭、除味C除铁锰D软化E淡化和除盐F水的冷却G水的腐蚀和结垢控制H水的预处理和深度处理3.三中理想反应器(CMB、CSTR、PF)定义、特点CMB :完全混合间歇式反应器定义:反应物投入反应器后,通过搅拌使容器内物质均匀混合,同时进行反应,直至反应物打到预要求时,停止操作,排出反应物。
特点:整个反应器是一个封闭系统,在反应过程中,不存在由物质迁移而导致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CSTR:完全混合连续式反应器定义:当反应物投入反应器后,经搅拌立即与反应器内的料液打到完全均匀混合,特点:新的反应物连续输入,反应产物连续输出。
PF:推流型反应器定义:反应器内的物料仅以相同流速平行流动而无狂三作用,物料浓度在垂直于液流方向完全均匀,沿液流方向发生变化。
特点:唯一的质量传递就是平行流动的主动传递4.名词解释:主流传递、分子扩散传递、紊流扩散传递主流传递:物质随水流主体而移动。
分子扩散传递:在静止或作层流运动的液体中,如果物料组分分布不均匀,即存在浓度梯度的话,由于分子无规律运动,高浓度区内组分向低浓度区迁移,最终趋于均匀分布状态,使浓度梯度消失。
紊流扩散传递:在紊流状态下,液体质点不仅具有随水流前进的运动,还具有上下左右的脉动,且伴随涡旋。
5.混凝: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物的聚集过程。
6.胶体稳定性: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性。
、7.胶体动力学稳定:颗粒布朗运动对抗重力影响的能力。
水质工程学下册习题及答案
水质工程学下册习题及答案水质工程学下册习题及答案水质工程学是研究水体污染控制和水质改善的学科,它涉及到水体的化学、物理和生物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介绍一些水质工程学下册的习题及答案,希望对学习水质工程学的同学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 水体中常见的有机污染物是指:A. 悬浮物B. 溶解物C. 水中生物D. 有机物答案:D. 有机物2. 下列哪种物质对水体有氧生物的生长有抑制作用?A. 溶解氧B. 悬浮物C. 氨氮D. 高温答案:C. 氨氮3. 下列哪种物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A. 悬浮物B. 有机物C. 氨氮D. 磷酸盐答案:D. 磷酸盐4. 下列哪种物质是造成水体腐败的主要原因?A. 悬浮物B. 有机物C. 氨氮D. 磷酸盐答案:B. 有机物5. 下列哪种物质对水体有毒作用?A. 溶解氧B. 悬浮物C. 氨氮D. 重金属答案:D. 重金属二、填空题1. 水体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大气和光合作用。
2. 水体中的氨氮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有机物的分解。
3. 水体中的磷酸盐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农田和城市排放的废水。
4. 水体中的有机物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5. 水体中的重金属主要来源于________。
答案:工业废水和矿山排放。
三、简答题1. 请简要介绍一下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对水环境的影响。
答案:水体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营养物质(如磷酸盐和氮)过多导致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的现象。
其主要原因是农田和城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后促进了藻类的生长。
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水中溶解氧的减少,造成水体缺氧,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
同时,过度繁殖的藻类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水体中的氧气含量下降,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2. 请简要介绍一下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
答案:水体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
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过滤、沉淀、吸附等方式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如氯化铁、聚合氯化铝等,使污染物沉淀或凝结,从而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离子;生物方法主要是利用生物体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和转化,如利用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利用水生植物吸收磷酸盐等。
水质工程学简答题
一1、什么是统一给水、分质给水和分压给水,哪种系统目前用得最多?2、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成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
3、混合与返混合在概念上有何区别?返混合是如何造成的?4、斜管沉淀池的理论根据是什么?为什么斜管倾角通常采用60°?5、什么叫“负水头”?它对过滤和冲洗有和何影响?如何避免滤层中“负水头”产生?二、1、PF型和CMB型反应器为什么效果相同?两者优缺点比较。
2、理想沉淀池应符合哪些条件?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和表面积关系如何?3、从滤层中杂质分布规律,分析改善快滤池的几种途径和滤池发展趋势。
4、反映有机物污染的指标有哪几项?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何?5、说明沉淀有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并讨论各种类型的内在联系和区别,各适用在哪些场合?三、1、净化、软化、除盐三种处理工艺中各去除的主要对象是什么?2、什么是等速过滤?什么是变速过滤?为什么说等速过滤实质上是变速的,而变速过滤却接近等速?3、混合和絮凝反应同样都是解决搅拌问题,它们对搅拌的要求有何不同?为什么?4、3种理想反应器的假定条件是什么?研究理想反应器对水处理设备的设计和操作有何作用。
5、什么叫折点加氯?出现折点的原因是什么?折点加氯有何利弊?四、1、如何衡量平流式沉淀的水力条件?在工程实践中为获得较好的水力条件,采用什么措施最为有效?2、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从滤层中杂质分布规律,分析改善快滤池的几种途径和滤池发展趋势。
4、写出地表水的四种不同处理工艺流程5、进水管U形存水弯有何作用?五、1、为什么串联的CSTR型反应器比同体积的单个CSTR型反应器效果好?2、什么叫自由沉淀、拥挤沉淀和絮凝沉淀?3、什么叫“等速过滤”和“变速过滤”?两者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形成?分析两种过滤方式的优缺点并指出哪几种滤池属“等速过滤”。
4、水的pH值对氯消毒作用有何影响?为什么?六、1、反应器原理用于水处理有何作用和特点?2、影响平流沉淀池沉淀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沉淀池纵向分格有何作用?3、什么叫滤料“有效粒径”和“不均匀系数”?不均匀系数过大对过滤和反冲洗有何影响?“均质滤料”的涵义是什么?4、制取ClO2有哪几种方法?写出它们的化学反应式并简述ClO2消毒原理和主要特点。
水质工程学试题集及答案
水质工程学试题集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水质工程学中,下列哪种物质是水体中常见的污染物?A. 氧气B. 氮气C. 汞D. 氦气答案:C2. 在水处理过程中,混凝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A. 消毒B. 沉淀C. 过滤D. 吸附答案:B3. 下列哪种方法不是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方法?A. 沉淀法B. 离子交换法C. 吸附法D. 蒸馏法答案:D4. 污水处理中,生物处理法主要利用哪种微生物?A. 酵母菌B. 乳酸菌C. 硝化细菌D. 醋酸菌答案:C5.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处理中的消毒方法?A. 氯气消毒B. 紫外线消毒C. 臭氧消毒D. 沉淀法答案:D6.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体中的有机物?A. 苯B. 甲烷C. 二氧化碳D. 乙醇答案:C7. 以下哪种物质是水体中常见的悬浮物?A. 氮气B. 二氧化碳C. 泥沙D. 氧气答案:C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体中的无机污染物?A. 硫酸盐B. 硝酸盐C. 重金属D. 石油答案:D9.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水体中有机物的去除方法?A. 生物降解B. 吸附C. 沉淀D. 蒸馏答案:C10.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水体中的微生物?A. 细菌B. 病毒C. 藻类D. 真菌答案:C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水质工程学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A. 水体的流速B. 水体的温度C. 水体的pH值D. 水体的溶解氧答案:ABCD2. 下列哪些物质是水处理中常用的混凝剂?A. 硫酸铝B. 聚合氯化铝C. 硫酸铁D. 硫酸镁答案:ABC3.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A. 沉淀法B. 离子交换法C. 吸附法D. 蒸馏法答案:ABC4. 下列哪些微生物在水处理中具有重要作用?A. 硝化细菌B. 乳酸菌C. 酵母菌D. 醋酸菌答案:A5. 下列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水体中有机物的去除?A. 生物降解B. 吸附C. 沉淀D. 蒸馏答案:AB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水质工程学是研究水体污染及其防治的科学。
《水质工程学》课件
水资源管理的概念和 方法
水资源管理旨在有效利用和保 护水资源,采用科学规划和综 合管理。
水质工程实践案例
水质工程应用案例
通过介绍实际应用案例,展示水 质工程学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城市污水处理例
介绍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设计与 运营,解决城市污染问题。
饮用水安全保障案例
分享保障饮用水安全的成功案例 和可行性措施。
《水质工程学》PPT课件
水质工程学是研究水的物理化学性质、污染与处理、水质分析与监测、饮用 水标准与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学科。本课程将深入探讨水质工程学的各个方 面。
课程概述
水质工程学的定义
水质工程学是研究水的物理 化学性质、污染与处理等方 面的学科。
水质工程学的应用范围
水质工程学应用于饮用水安 全、污水处理、水资源保护 等领域。
总结与展望
1 水质工程的意义
水质工程学对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未来发展方向
水质工程学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持续创新和发展。
3 自我提高和学习建议
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实践和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水质工程技能。
水质工程学的历史概述
水质工程学起源于古代文明, 经历了技术发展和研究进展。
水的物理化学性质
1 水的组成
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氢原子组成,化学式为 H2O。
2 电离、酸碱度和 pH 值
水分子可以电离形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 影响酸碱度和 pH 值。
3 溶解度
水可以溶解许多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压力 和物质特性影响。
常见的水处理技术
常见的水处理技术包括混凝、 絮凝、过滤、消毒等。
污水处理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处理、 化学处理和物理处理等。
水质工程学李圭白第三版
水质工程学李圭白第三版
《水质工程学》是由李圭白编写的权威教材,已经推出第三版。
本书全面介绍了水质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对于水质研究和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该书的简要概述。
第一章简介
本章介绍了水质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让读者对本书的内容和结构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第二章水质评价
本章重点介绍了水质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方面的指标,以及常用的水质评价模型。
第三章水质净化技术
本章详细讲解了水质净化的各种技术,包括传统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以及先进的膜分离、生物降解等技术。
第四章水质监测与调控
本章介绍了水质监测的方法和技术,以及如何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水质调控和管理,保证水体的安全和健康。
第五章水资源管理
本章重点探讨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包括水资源规划、分配和保护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与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第六章水环境保护与恢复
本章讨论了水环境保护和恢复的重要性,介绍了水环境污染的来源和治理方法,以及水体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政策。
第七章水质模型与决策支持系统
本章介绍了水质模型和决策支持系统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如何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进行水质预测和决策分析。
第八章水质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
本章探讨了水质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制定应急管理计划来应对突发水质事件。
总结
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水质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应用,适合作为水质工程学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水质研究和水资源管理的专业人士参考。
通过学习本书,读者能够全面了解水质工程学的最新进展,提高对水质问题的认识和解决能力。
水质工程学
1/工业给水处理的目的?软化、除盐、循环冷却水的处理和水质稳定处理。
2、工业给水的水源有哪些?(1)地下水(2)地面水(3)自来水(4)污废水3、淤塞密度指数SDI与浊度的区别?与浊度相比,SDI是从不同角度来表示水质,比浊度更准确、可靠。
浊度对于不感光的一些胶体测不出来,而SDI 用微孔膜孔径0.45 μm,凡大于0.45 μm的胶体、细菌与其它微粒皆截留在膜面上,重现性好,并可靠。
4、、预处理的目的:避免机械杂质、胶体、二氧化硅、微生物、有机物和氧化物(余氯)等对后续处理装置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
5、水的软化的目的:软化的目的就是去除水中钙、镁、铁、锰、铝等易形成难溶盐类的金属阳离子,其中主要是钙镁硬度。
消除不良影响,满足生活和工业用水的要求6、软化有哪些方法?1.药剂软化法(沉淀软化法):基于溶度积原理,加入某些药剂,把水中钙、镁离子转变成难溶化合物使之沉淀析出。
2.离子交换法:利用某些离子交换剂所具有的阳离子(H+、Na+ )与水中Ca2+、Mg2+进行交换反应达到软化的目的。
3.电渗析法:基于电渗析原理,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通过离子的迁移,在进行水的局部除盐的同时达到软化的目的。
4.纳滤法:同ED和RO一样,在进行水的局部除盐的同时达到软化的目的,纳滤对二价离子去除滤高达90%以上,而对一价离子的去除率只有40%-80%。
5.掩蔽剂法:利用络合物的掩蔽性去除水中硬度或利用络合物的掩蔽性使络合物中的离子失去原离子反应性的方法,如加阻垢剂。
(并不一定真正去除)7、各药剂软化的适用条件?1.石灰软化法。
:(1)Hc 占大部分的原水;(2)预处理——钠离子交换2. 石灰—苏打法:适用于硬度大于碱度的水3.石灰—石膏软化:(1)适用于碱度大于硬度的负硬水8、药剂软化主意事项1.药剂(石灰)投加量要适当,计算完后还要在生产实践中调试;2.充分考虑设备的选型、设计,这是石灰软化中非常重要的问题,设备不当直接影响正常运行的效果。
水质工程学 第二章 水质与水质标准
水质工程学1XX大学 环境工程学院XX教研室水质工程学1第2章 水质与水质标准水体污染与自净02水质指标与用水水质标准04水中的杂质与性质01污水排放标准05饮用水与健康032.1 水中的杂质与性质1、天然水体类型2.1 水中的杂质与性质2、污染物质的性质和存在状态(1)、按化学性质植物性含碳物质:蔬菜天然水中存在的杂质主要来源于所接触的大气、土壤等自然环境,同时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污染物也会进入天然水体。
2.1 水中的杂质与性质2、污染物质的性质和存在状态(2)、按物理形态分类分散颗粒溶解物胶体颗粒悬浮物颗粒尺寸 <0.1nm 1~100nm(或100nm) >0.1um(或1um)典型物质无机离子、细小黏土颗粒、黏土、粉砂、小分子高分子有机物、腐质酸细菌等有机物等病毒、细菌等溶液体系真溶液(透明)胶体溶液(混浊)2.1 水中的杂质与性质2、污染物质的性质和存在状态悬浮物:石灰、石英、石膏、粘土、动植物2.1 水中的杂质与性质2、污染物质的性质和存在状态胶体颗粒:粘土、硅铁的化合物、微生物的腐殖质、蛋白质2.1 水中的杂质与性质2、污染物质的性质和存在状态溶解物: 金属盐类、气体、有机物2.1 水中的杂质与性质3、各种天然水的水质特点3.1地下水:经地层渗滤,水质清澈,水质水温较稳定,宜作饮用水和工业冷却水水源。
3.2江河水:受自然条件影响很大,水中悬浮物、胶体态杂质含量较多。
江河水的最大缺点就是易污染、水温不稳定。
3.3湖泊及水库水:流动性小,浊度低、藻类多、含盐量高(淡水湖、微咸水湖和咸水湖3类)3.4海水:含盐量高,各种成分的比例基本一定,氯化物占89%左右,淡化后方可饮用。
4、受污染水源中的杂质:水源污染是普遍问题,特别是水中有机物的污染尤为严重。
其解决办法:保护水源,控制污染源;强化处理工艺。
2.2 水体污染与自净1、水体污染(1)水污染来源:1.生活污水;2.生产废水;3.初期降水;4.农业面源污染(化肥、农药);5.畜禽水产养殖业(2)水体污染原因:1.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的压力:2.粗放型发展模式3. 面源污染严重4.污水处理率偏低,大量污水直接排放5.环境意识淡薄、环境管理薄弱、环境执法力度不够6. 排污收费等经济政策未能起到对治污的刺激作用7. 历史欠帐太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2.2 水体污染与自净1、水体污染(3)水体污染分类一、物理性污染1、感官性污染2、热污染3、悬浮物污染4、油类污染5、放射性污染6、植物性污染—N、P的污染及其危害2.2 水体污染与自净1、水体污染(3)水体污染分类1、感官性污染颜色、嗅觉、味道2、热污染[1]随着温度的升高,水的饱和溶解氧下降,亏氧量下降(一定温度下,饱和DO与实际DO之差),大气向水中的复氧下降,而生物耗氧增加,所以水中DO迅速下降,水生生物死亡,水质恶化[2]温度每升高10℃,化学反应速度增加1倍[3]水中细菌加速繁殖,若以这样的水为水源水,则混凝剂投加量增加,加氯量增加,同时使有机氯化物更快转化为氯仿这种致癌物质[4]藻类加速繁殖,加速水体富营养化2.2 水体污染与自净1、水体污染(3)水体污染分类3、悬浮物污染[1]降低光的穿透率,减弱光合作用,妨碍水体自净[2]堵塞鱼鳃、导致鱼死亡,造纸的制浆废水这种危害最大[3]微生物新陈代谢加快,DO降低[4]是各种污染物的载体4、油类污染[1]油膜隔绝大气与水面,破坏水体富氧,1滴石油产生0.25m2的油膜[2]堵塞鱼鳃、导致鱼死亡[3]气味,不适于饮用2.2 水体污染与自净1、水体污染(3)水体污染分类5、放射性污染核工业发展而导致的;放射性矿藏的开采、核试验、核电站同位素在医学、工业、研究等领域的应用6、植物性污染—N、P的污染及其危害[1]含氮物质的转化[2]含磷物质的转化[3]氮磷的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生长的限制因素是磷和氮,水中N、P增加,会使水中藻类过量生长,随后藻类死亡和随之而来异养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使得水中的DO被迅速耗尽,造成水体质量恶化和水生态环境结构破坏,这就是水体富营养化现象2.2 水体污染与自净1、水体污染(3)水体污染分类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1、造成水体感官性污染:氮磷过多,使藻类过度繁殖,水有霉味、臭味、泥土味、腥味,给人以不舒适的感觉。
水质工程学
水质工程学水质工程学是一门涉及水的相关研究的学科。
它是以环境水质营造、水资源保护和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科学,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水环境质量,满足水资源和环境保护需求为目标。
水质工程学研究包括水质基础理论、水质分析技术、海水水质改良理论、水质污染控制理论、水环境生态工程理论、水质安全设施维护等方面。
它是以环境安全为目的的一门重要学科,是水环境保护的领域。
水质工程学的研究重点是综合分析和研究环境水质危害因素及其生态效应,研究不能源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原因,评价水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水质工程学是一门综合性科学,它基于自然环境污染物的污染机理,主要以水质的综合控制为手段,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目标,它关注污染危害因素、污染源及其综合处理、水质指标的测定及检测技术、水质的改善技术、水质的保护技术、水环境生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水质工程学的研究是建立完善水环境保护体系、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完善水环境质量管理的基础。
它涉及政策性、经济性和技术性知识,是环境水质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质工程学的研究涉及生态保护、过程控制、环境监测、水质改善等多领域,已经成为水质科学、污染控制、河流生态工程、水土保持和水环境管理等学科的基础性研究,为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和推进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水质工程学》还与水资源开发、水土保持建设、水质安全保障等技术活动紧密联系,是研究水质变化和污染控制的重要研究领域。
它的实践活动,既可以是水质污染的防治控制,也可以是水质恢复和新型水质改良技术的研究。
水质工程学的发展,既有继承、创新又有发展,推动水质问题的解决。
其重点是建立水质评价标准,构建水环境综合管理体系,实施全面水质监测,加强水质污染防治,针对水质污染源及其排放特征,探讨污染物在水体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规律,推进水质恢复及改良技术,构建水质污染控制与恢复的综合战略,改善水环境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求。
水质工程学的发展还可以为政府部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实施水质标准和监管措施,研究建立有关水质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政策、方案和法律。
水质工程学 第一章 水质工程导论
水质工程学1 XX大学 环境工程学院XX教研室水质工程学1第1章水质工程导论1水的循环2水的现状及危机3水质工程研究内容及地位1.1 水的循环水的循环自然循环社会循环1.1 水的循环水的自然循环1.1 水的循环水的自然循环:就是水由海上蒸发为水蒸气,被风送至大陆,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一部分水再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另一部分在地表汇集形成河、湖等地面水,地下水和地面水最终又流回海洋。
降水:雨、雪、霰、雹的统称蒸发:地表向空中逸散水分(水变成水汽的过程)径流:降水在地面和地下流动的水流地表径流:降水除消耗外的水量沿地表运动的水流地下径流:降水后下渗到地表以下的一部分水量在地下运动的水流1.1 水的循环水的社会循环:人为了满足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从各种天然水体中取用大量的水,这些水使用过就成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这些废水最后又流入天然水体,这样水在人类社会中也构成了一个局部的循环体系,这叫做水的社会循环。
给水:从天然水体取水供给生活或生产使用;给水工程:为满足用户对水量水质和水压要求而建造的工程设施;废水:使用后丧失或部分丧失原有使用价值而废弃的水。
排水工程:为满足废水(雨水)安全排放或再利用而建造的工程设施。
1.1 水的循环静水站雨水地面或地下水源取水站净化厂生活用水设备污水处理厂生产用水设备(1)给水管网排水管网生产用水设备(2)废水处理从厂直流系统(1)自然水体或土壤排放渠直流系统(2)给水工程(用水)排水工程(废水)输水管接续系统水的社会循环1.2 水的现状及危机地球上水的分布水分类型水量(104km3)比例(%)大气水 1.30.001海洋水13200097.212冰川和冰帽2920 2.15河水0.130.0001淡水湖12.50.0092盐水湖10.40.0077土壤水 6.70.0049地下水8350.615生物体内水0.120.0001总量135784.85100.001.2 水的现状及危机淡水量地球上总水量约14亿km3,但是97.2%是海水;对人类有益而又比较容易开发利用的淡水储量为400万km3,仅占地球水量的0.3%,并且这部分淡水的分布也很不均匀。
水质工程学1
水质工程学一名词解释:1、凝聚:胶体脱稳并生成微小聚集体的过程2、絮凝:主要指脱稳胶体或悬浮物集结成大的絮凝体的过程3、固体通量:单位时间通过单位面积的固体体量4、拥挤沉降:废水中大量可沉固体在有限的水体中下沉时,颗粒受水的阻力,沉速减小,相互间干扰加剧,液体与颗粒群间形成清晰界面,并以界面形式下降的过程称为拥挤沉降5、滤速:单位过滤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滤过水量6、均一系数:是指筛上保留40%体积)树脂样品的相应试验筛筛孔孔径与保留90%树脂样品相应试验筛筛孔孔径的比值7、湿真密度:指在单位真体积内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8、湿视密度:单位体积内紧密无规律排列的湿态离子交换树脂的质量9.同向絮凝:是指由水力和机械搅拌推动水流运动引起的脱稳颗粒间的碰撞絮凝。
10.异向絮凝:指脱稳胶体由于布朗运动相碰撞产生的絮凝。
11.自由沉降:悬浮物浓度不高,在沉淀过程中颗粒之间互相不碰撞,呈离散状态,各自独立的完成沉降的过程。
12.絮凝沉降:在沉淀过程中能发生凝聚或絮凝作用,浓度低的悬浮物颗粒的沉淀,由于絮凝作用颗粒质量增加,沉降速度加快,沉速随深度而增加13.表面负荷:指单位沉淀面积上承受的水流量。
14.有效粒径:是指筛上保留90%(体积)树脂样品的相应实验筛筛孔孔径(mm)用符号d90表示。
15.强制滤速:部分滤池因进行检修或翻砂而停运时,在总滤水量不变的情况下其它运行滤格的滤速。
16、混凝:是指在水中加入某些溶解盐类,使水中细小悬浮物或胶体微粒互相吸附结合而成较大颗粒,从水中沉淀下来的过程17、冲洗强度:冲洗滤池时,单位层冲洗一次所耗用时间内通过的水量。
18、湿温度:19、吸附等温线: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分子在两相界面上进行的吸附过程达到平衡时它们在两相中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20、水力停留时间:是指待处理污水在反应器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也就是污水与生物反应器内微生物作用的平均反应时间。
21、污泥比重:22、氧的利用率:23.MLSS: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它又称为混合液污泥浓度,它表示的是在曝气池单位容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mg/L)。
水质工程学(全套557页PPT课件)
年内及年际变化大 60-80%降水集中在夏季,7,8,9月 年际变化差3-6倍(大时)
给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1、取水过程
地表水(泥沙、藻类)和地下水(井) 2、输配水过程 防止二次污染、输水损耗(水的安全、管道安全) 3、水体生态环境的破坏
点污染污水排放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水体自净能 力不足(水的良性循环、清洁生产); 面污染比较分散,收集治理麻烦(科学施肥撒药、节 水灌溉,提高水的利用系数。例如:改进灌溉方式) 4、污水的处理再利用
水量短缺是水量达不到人们的需求而造成的水短缺。
历史上的天府泽国,目前基本上都处于程度不同的缺 水状态,一些地区出现了水乡无水喝的尴尬局面,水 资源危机给江南水乡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 战。在著名的国际商贸城市义乌,市区有时每周正常 供水仅9小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 的1/4。据称,在义乌有两样商品最好卖,即水桶和 水泵。
1.3 饮用水与健康
水质不良可引发多种疾病,严重时威胁人的生命。世 界卫生组织认为,80%的成人疾病和50%的儿童死亡 都与饮用水水质不良有关。
1.3.1 水生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影响较大:细菌、病毒、致病原生物。 此外还有藻类、真菌、寄生虫、蠕虫等。
1.3.2 水中的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包括:微量元素及其他无机物、有机物、放射性物质、 消毒剂及消毒副产物的影响。
• 通常将在20℃,历时20天生化需氧量以BOD20表示。为 缩短检测时间,常以20℃,5天生化需氧量BOD5作为常 用有机物的水质指标,一般BOD5约为BOD20的70%左右。
★ 化学需氧量(COD)
• 定义: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时所需的氧量,单位mg/L。 重铬酸钾(CODCr或COD)
水质工程学
(一)简述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可分为几类?了解各类杂质主要来源、特点及一般去除方法(50分)答:水中杂质按尺寸大小分为悬浮物、胶体、溶解物三类。
悬浮物:尺寸较大(1μm-1mm),可下沉或上浮(大颗粒的泥砂、矿碴下沉,大而轻的有机物上浮)。
主要是泥砂类无机物质和动植物生存过程中产生的物质或死亡后的腐败产物等有机物。
这类杂质由于尺寸较大,在水中不稳定,常常悬浮于水流中。
当水静置时,相对密度小的会上浮与水面,相对密度大的会下沉,因此容易去除。
胶体:尺寸很小(10nm-100nm), 具有稳定性,长时静置不沉。
主要是粘土、细菌和病毒、腐殖质和蛋白质等。
胶体通常带负电荷,少量的带正电荷的金属氧化物胶体。
一般可通过加入混凝剂进去去除。
溶解物:主要是呈真溶液状态的离子和分子,如Ca2+、Mg2+、Cl-等离子,HCO3-、SO42-等酸根,O2、CO2、H2S、SO2、NH3等溶解气体分子。
溶解物与水成均相,透明。
但可能产生色、臭、味。
是某些工业用水的去除对象,需要特殊处理。
有毒有害的无机溶解物和有机溶解物也是生活饮用水的去除对象。
(二)简述水的主要物理化学处理方法以及各种方法优缺点(50分) 答:混凝: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使水中的悬浮固体和胶体聚集成易于沉淀的絮凝体。
沉淀和澄清:通过重力作用,使水中的悬浮颗粒、絮凝体等物质被分离去除。
浮选:利用固体或液滴与它们在其中悬浮的液体之间的密度差,实现固-液或液-液分离的方法。
过滤:使固-液混合物通过多孔材料(过滤介质),从而截留固体并使液体(滤液)通过的过程。
膜分离:利用膜的孔径或半渗透性质实现物质的分离。
吸附:通常在水处理中指固相材料浸在液相或气相中,液相或气相物质固着到固相表面的传质现象。
离子交换:在分子结构上具有可交换的酸性或碱性基团的不容性颗粒物质,固着在这些基团上的正、负离子能和基团所接触的液体中的同符号离子交换为对物质的物理外观毫无明显的改变,也不引起变质或增溶作用的过程。
水质工程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水质工程学考试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A. 氮B. 磷C. 氧D. 钾答案:B2. 水处理过程中,下列哪种技术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A. 沉淀B. 过滤C. 消毒D. 吸附答案:B3. 下列哪种指标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参数?A. BODB. CODC. DOD. TOC答案:C4. 下列哪种水处理工艺主要用于软化水质?A. 硬水软化B. 蒸馏C. 离子交换D. 活性炭吸附答案:A5.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水处理过程中的消毒?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体自净能力是指水体对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能力。
()答案:×2. 活性污泥法是一种生物膜法。
()答案:×3. 水处理过程中的混凝剂主要作用是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
()答案:√4. 水质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
()答案:√5. 水中的溶解氧浓度越高,表示水质越好。
()答案:√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过量氮、磷等营养物质引起的,导致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这种现象称为______。
答案:藻华2. 水处理过程中的混凝剂主要作用是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这个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混凝3. 水质硬度是指水中钙、镁离子的总量,通常用______来表示。
答案:毫克当量/升4. 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重要参数,通常用______来表示。
答案:毫克/升5. 水处理过程中,通过加入氧化剂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这个过程称为______。
答案:氧化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水体富营养化主要是由于过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输入,导致水体中的藻类大量繁殖。
这会导致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降低,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同时还会产生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污染。
2. 简述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水处理过程中的应用。
水质工程学重点
1、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用水对象所要求的各项水质参数应达到的限值。
各种用户都对水质有特定的要求,就产生了各种用水的水质标准。
水质标准是水处理的重要依据。
此外,水质标准同其他标准一样,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不同等级。
2、胶体双电层:胶体表面带电后,由于静电力的作用,会吸引水溶液中的反号离子,使固-液相界面两侧形成电荷符号相反的双层结构,称为胶体双电层.3、气浮工艺: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
4、微絮凝过滤:直接过滤的过滤池,不设沉淀设备,原水经过混凝过程后直接进入过滤池,即将沉淀澄清和过滤由两步合成一步,称为直接过滤、徽絮凝过滤、接触过滤等。
5、混合床:为了完全除掉水中所含的离子,可以先经过阳离子交换剂渗滤,再经过阴离子交换剂渗滤,也可以用一个由强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与强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按等当量密切混合而组成的床层进行渗滤。
这种床层叫做混合床。
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包括哪几大类指标?针对每一大类,试分别列举1~2项指标加以说明。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2、为何低温低浊水难于处理?应对措施有哪些?随着水温的降低,水的粘滞度增加,絮凝速度降低,颗粒沉速减速减慢.原水浊度的减少,使絮凝过程中颗粒碰撞的机率降低,影响絮凝过程的进行.因此,低温低浊水的处理较常规水的处理困难.即使加大混凝剂的投加量,仍难以达到要求的水质目标.低温低浊水处理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和助凝剂,以强化絮凝过程,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澄清及过滤形式.低温低浊水处理的混凝剂一般可采用聚合氯化铝或硫酸铝.实践表明,聚合氯化铝对各种水质的适应性较强.助凝剂则多采用活化硅酸(水玻璃).3、为什么斜管沉淀池,澄清池均能获得大于平流沉淀池的表面负荷?试从机理角度加以分析。
《水质工程学》课件
水质工程学未来发展趋势
智能化与自动化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水质工程处理的智能化 和自动化,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生态化与可持续性
发展生态化水质处理技术,降低能耗和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
多功能化与综合化
开发多功能的处理技术和设备,满足不同水质处理需求,实现综合化 发展。
定制化与个性化
03
消毒工艺流程
04
膜分离工艺流程
03
水质工程学基本技术
混凝技术
总结词
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脱稳,形成大颗粒絮状物,然后通过沉淀或过滤将其去除。
详细描述
混凝技术是水质工程学中的一项基本技术,主要应用于给水处理和废水处理领域。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如铝 盐、铁盐等,使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脱稳,形成大颗粒絮状物。这些絮状物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沉淀或过滤被 去除,从而使水质得到改善。
全。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实践
工业废水特点
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水质波动大等。
处理工艺选择
根据废水性质和排放标准,选择合适的物理 、化学、生物处理工艺。
废水处理目标
降低污染物浓度、实现达标排放、资源化利 用等。
运行管理
建立完善的运行管理制度,确保废水处理设 施正常运行和污染物达标排放。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实践
重要性
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水质 工程学在水资源保护、水污染控 制以及人类健康保障等方面发挥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水质工程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水质工程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 净水技术,如中国和印度等国的净水 方法。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的 加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推动了 水质工程学的快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胶 核
胶体电位是 导致聚集稳定
性的直接原因
の
Ⅱ
ζ
Ⅰ
δd
图图36-1-胶1 体胶双体电双层电结构层示结意构图示 意
滑动面上的电位:称为电位,决定了憎水胶体的聚集稳定性。也决定 亲水胶体的水化膜的阻碍,当ξ电位降低,水化膜减薄及至消失。
3.1、混凝机理
3.1.3 DLVO理论
DLVO理论,由德加根(Derjaguin)、兰道(Landon)( 苏联) ,伏维(Verwey)、奥贝克(Overbeek)(荷兰)提出。 只适用于憎水性胶体。
颗粒的碰撞速率按下式计算:
N0
=
4 n2d 3G 3
(3-3)
在被搅动的水流中,考虑一个瞬间受剪而扭转的隔
离体,x • y • z见图3-7。设在时间 △t 内,隔离体
扭转了θ 角度,于是角速度 △ω为:
= = l • 1 = u = G
t t z z
(3-4)
3.3、混凝动力学
因此:
Np
=
8
3
KTn2
(3-2)
故Np只与颗粒数量和水温有关,而与颗粒粒径无关。但当 颗粒的粒径大于1m,布朗运动消失。
3.3、混凝动力学
3.3.3 同向絮凝 1. 层流理论
图3-6层流条件下颗粒碰撞示意图
△y △x
图3-7 速度梯度计算图示
3.3、混凝动力学
层流条件下颗粒的碰撞示意见图3-6。
2.2、反应器的概念及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2.2 物料在反应器内的流动模型
1、理想混合流动模型 反应器内浓度完全均匀一致
2、活塞流流动模型 各断面上流速一致,停留时间是管长的函数
3、轴向扩散流动模型和多级串联流动模型 实际反应器都是介于推流型和完全混合连续流型的。 轴向分散模型的基本设想是在活塞流基础上加上一
絮凝过程 :在絮凝阶段,主要靠机械或水力搅拌促使颗粒 碰撞凝聚,故以同向絮凝为主。同向絮凝效果不仅与G有关, 还与时间有关。在絮凝阶段,通常以G值和GT值作为控制指 标。
平均G=20~70s-1, GT=1x104~1x105 随着絮凝的进行,G值应逐渐减小。
3.3、混凝动力学
例题:某水力搅拌絮凝反应池,水力停留时间20min,水头损失 0.30m,水温20oC。求该反应池的平均G值和GT值。(水温
转矩△J 为:
J = xyz
(3-5)
于是单位体积水所耗功率p为:
p = J • = xyz • G = G
x • y • z xyz
(3-6)
根据牛顿内摩擦定理:τ=μG ,其中τ:剪应力,G:速度梯度 , μ:水的动力粘
滞系数,故
G= p
(3-7)
当采用机械搅拌时,p由机械搅拌器提供。当采用水力絮凝池
2.河流氧垂曲线
1.3.水体污染与自净
1.3.4.河流的氧垂曲线方程
⑴ 第一段(AO):有机物浓度高,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 DO大幅度下降; O点溶解氧最低-------氧垂电(最不利点)
⑵ 第二段(OB):有机物浓度降低,耗氧速率小于复氧速率,DO开始逐渐 回升。 ⑶ 第三段(B以后):溶解氧回升至起始阶段。
水温高时,水解反应速度过快,形成的絮凝体水合作 用增强、松散不易沉降。
4.1、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4.1.2 水的pH值和碱度的影响 水的pH值对混凝效果的影响程度,与混凝剂种类有关。 混凝时最佳pH范围与原水水质、去除对象等密切有关。 当投加金属盐类凝聚剂时,其水解会生成H+,但水中碱度 有缓冲作用,当碱度不够时需要投加石灰。 石灰投量按下式估算(混凝剂为Al2(SO4)3):
3.混凝控制指标 自药剂与水均匀混合起直至大颗粒絮凝体形成为止,工艺
上总称混凝过程。相应设备有混合设备和絮凝设备。
3.3、混凝动力学
混合(凝聚)过程:在混合阶段,对水流进行剧烈搅拌的 目的主要是使药剂快速均匀分散以利于混凝剂快速水解、聚 合、及颗粒脱稳。平均G =700~ 1000s-1,时间通常在10~30s, 不超过 2min,此阶段,杂质颗粒微小,同时存在颗粒间异向 絮凝。
1.3.水体污染与自净
1.3.4.河流的氧垂曲线方程
研究河流中DO的变化规律----DO的重要性(生态平衡) 1、河流中的溶解氧变化 存在两种变化趋势: ⑴ 有机物被微生物降解,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DO下降; 降解耗氧速率----与有机物浓度成正比 ⑵ 河流流动过程中,接受大气复氧,使DO上升。 复氧速率----与亏氧量成正比 两种作用的结果----形成氧垂曲线
凝。 同向絮凝:由水力或机械搅拌所造成的流体运动引起的
颗粒碰撞聚集称同向絮凝.
3.3、混凝动力学
3.3.2 异向絮凝 颗粒的碰撞速率可按Fick定理导出:
N p = 8dDBn2
(3-1)
KT
式中:DB: 布朗运动扩散系数,DB = 3 d ;其中T为温度,
ν为水的运动粘度,ρ为水的密度,n为颗粒数量;
胶体颗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于排斥能与吸引能,分别由 静电斥力与范德华引力产生。
排斥势能:ER≈1/2εαφ02e-kx 吸引势能:EA=-Aα/12x
由此可画出胶体颗粒的相互作用势能与距离之间的关系, 见图3-2。当胶体距离x<oa或x>oc时,吸引势能占优势; 当oa <x< oc时,排斥势能占优势;当x=ob时,排斥势能最大, 称为排斥能峰。
20oC时,动力黏度μ=1.002x10-3Pa·s)
解:
G=
gh T
=
1000 9.81 0.30 1.002 10-3 20 60
= 49.5s-1
GT = G T = 49.5 20 60 = 59400
4.1、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4.1 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4.2 混凝剂的配制与投加 4.3 混凝设备
图3-5 胶体保护示意
3.1、混凝机理
3.网捕或卷扫
混凝剂投量很大而形成大量氢氧化物沉淀时, 对胶粒 会网捕、卷扫导致沉淀分离。这是一种机械作用,所需 混凝剂量与原水杂质含量成反比,即当原水胶体含量少 时,所需混凝剂多,反之亦然。
硫酸铝的混凝机理 (总结) 不同pH条件下,铝盐可能产生的混凝机理不同。何种
3.1、混凝机理
3.1.4 混凝机理 1.电性中和作用机理
电性中和作用机理包括压缩双电层与吸附电中和作用机理。 (1)压缩双电层
加入电解质,形成与反离子同电荷离子,产生压缩双 电层作用,使ξ电位降低,从而胶体颗粒失去稳定性,产生凝聚 作用。
压缩双电层机理适用于叔采-哈代法则,即:凝聚能力离 子价数6。
个轴向扩散流动模型。轴向扩散量,可以用费克定律 来表示:
N = - D dC x dx
多级串联:
Lu N=
2Dx
3.1、混凝机理
3.1.1 基本概念
3.1 混凝机理 (▲ ) 3.2 混凝剂和助凝剂 3.3 混凝动力学
➢ 混凝:水中胶体粒子以及微小悬浮物的聚集过程 称为混凝,是凝聚和絮凝的总称。
➢ 凝聚:胶体失去稳定性的过程称为凝聚。
高分子絮凝剂投加后,通常可能出现以下两个现象: ①高分子投量过少,不足以形成吸附架桥; ②但投加过多,会出现“胶体保护”现象,见图3-5;
胶粒胶粒
高分高子分子 胶粒胶粒
胶粒胶粒 排斥排斥
高分高子分子 排斥排斥
高分高子分子
图图6-56-架5 桥架模桥型模示型意示意
图3-4 架桥模型示意
图图6-6-胶6 体胶保体护保示护意示意
➢ 絮凝:脱稳胶体相互聚集称为絮凝。
3.1、混凝机理
3.1.2 水中胶体的稳定性 胶体稳定性:是指胶体粒子在水中长期保持分散悬浮状态的特
性。 胶体稳定性分“动力学稳定性”和“聚集稳定”两种。 动力学稳定性:无规则的布朗运动强,对抗重力影响的能力强。 聚集稳定性包括:①胶体带电相斥(憎水性胶体)<水处理>;
该机理认为电位最多可降至0。因而不能解释以下两种现象: ①混凝剂投加过多,混凝效果反而下降; ②与胶粒带同号电荷的聚合物或高分子也有良好的混凝效果。
3.1、混凝机理
(2)吸附-电性中和
这种现象在水处理中出现的较多。指胶核表面直接吸附带异
号电荷的聚合离子、高分子物质、胶粒等,来降低电位。
其特点是:当药剂投加量过多时,电位Φ 可反号。
胶体的布朗运动能量Eb=1.5kT,当其大于排斥能峰时, 胶体颗粒能发生凝聚。
3.1、能
ER
E
Emax 0a
r c
吸
Ea
引
势
能
EA
r (a)
间距x
图 图6-23-2 相相互互作 用作势用能势与 能颗 粒与距粒离间关 系距离关系 ( a()a双) 电双层电重 叠层; 重(b)叠势 能;变(化b曲) 线势能变化曲线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①原水性质,包括水温、pH和碱度、杂质性质和 浓度等;
②投加的凝聚剂种类与数量;
③使用的絮凝设备及其相关水力参数(G值)
4.1、影响混凝效果的主要因素
4.1.1 水温的影响 水温低时,通常絮凝体形成缓慢,絮凝颗粒细小、 松散,凝聚效果较差。其原因有: ①无机盐水解吸热; ②温度降低,粘度升高――布朗运动减弱; ③水温低时,胶体颗粒水化作用增强,妨碍凝聚; ④水温与水的pH值有关
(-)
滑动面
滑动面
负离子 原有正离子
Φ (-)
滑动面
投加的正离子
电位Φ 电位Φ
Ⅱ
Ⅰ δ Ⅲ δ
(1)
距离
(2)
距离
图3-3 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作用
Ⅰ δ
δ
Ⅱ
δ
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