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油藏地质学发展趋势

油藏地质学发展趋势

浅谈油藏地质学发展趋势[摘要]油藏开发地质学是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石油地质学、储层地质学、地质统计学和油藏工程多学科结合的边缘学科。

它伴随石油工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经历了自20世纪30—50年代以油藏概念模型和一维、二维研究为主的早期发展阶段;60—so年代以三维油藏静态模型为主的快速发展阶段;以及90年代至今以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和四维模型为核心的成熟阶段。

目前油藏开发地质学已成为油藏开发不可缺少的基础学科之一,正向着定量化、小尺度、确定性建模、非常规油气藏发展,在剩余油预测、提高石油采收率、油田环境保护、油田灾害预测和防治方面将为石油工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油藏地质学现状特点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e12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07-0167-01一、引言石油工业包括石油勘探与石油开发两大主干专业。

石油勘探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经济快速地发现油气田:用最短时间探明盆地内主力油气田的分布和储量。

石油开发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发现油气田之后,经济地、以尽可能高的采收率将地下储层中的油气开采出来。

无论石油勘探还是石油开发工作,都要以石油地质学及相关基础地质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指导。

但因油气勘探和开发的目的不同,需要研究的石油地质问题和地质工作方法就有所不同。

可以这样形象地概括两者的差别:油藏勘探地质学家们必须研究和掌握的是石油如何从生成到油气藏形成聚集的规律;而油藏开发地质学家们则是研究和揭示哪些地质因素控制和影响油气从油气藏中采出来。

二、油藏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特点油藏开发地质学的研究领域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研究油藏开发地质特征,即是要研究油藏具有的哪些地质特征将会控制和影响油气开发的全过程;二是在不同油藏开发阶段,或者采取不同开发措施,所要研究揭示的油藏开发地质特征也不相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研究描述的尺度不同等。

依据世界石油开发现状和我国注水开发科研、生产的实践,可将现今开发地质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概括为三大体系:油气开发地质学的理论体系、油气开发地质学的油藏模型体系、油藏开发的环境、灾害和油藏保护体系。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油藏地质特征是指石油藏区域的地质状态和特性。

油藏的地质特征对油藏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下是我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的分析:一、油藏地质特征:1.油藏的形成:油藏的形成是指石油在地质演化过程中,通过地质作用在地层中形成的,主要包括生、成、藏三个阶段。

油藏的形成通常是与沉积岩石或岩浆活动有关,因此油藏的地质特征往往与区域地质构造、岩石性质、沉积区域等有关。

2.油藏的类型:油藏的类型包括岩性油藏、砂岩油藏、炭层气盆地中的煤层气田、碳酸盐岩油藏等。

不同类型的油藏具有不同的地质特征,因此在勘探和开发中需要考虑不同类型油藏的地质特征。

3.油藏的构造及特征:油田构造是指形成油藏的构造,包括隆起带、断裂带、古隆起带、凹陷带等,油藏通过油藏空间、油气成藏条件、储集层等特征划分成多个区块。

其中油藏空间是指容纳石油或天然气的岩石空间,包括裂缝、孔洞、富水层、有效储集层等;油气成藏条件包括渗透率、孔隙度、含油气饱和度、油气类型等;储集层则是指具有较好油气成藏条件的地层。

油藏的构造和特征对勘探和开发的方案都有重要的影响。

二、油藏开发对策:1.勘探及探测:可以通过地震勘探、测井、钻探等方式探测油藏地质特征。

在开发初始阶段,需要进行大量的勘探和探测,以确定油藏的地质特征和油气成藏条件,从而制定适合的勘探和开发方案。

2.注水或注气:注水或注气是增加储层含水或含气压力的一种方式。

这样可以促进地下油气向油井移动,提高油田开采效率。

3.提高采收率:提高采收率是指增加油藏中被生产采出的油的百分比。

常用的提高采收率的方法包括地下增压、水驱、气驱等。

在正确有效地使用这种方法的作用下,可以大幅提高油藏的采收率。

4.改进采油工艺:采油方法也与油藏地质特征密切相关。

如采用不同的吸油方式,如通过地下增压、水驱、气驱等,来挤出油井中艰涩无法摆脱的大量油藏中的石油。

如果采油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分析问题原因,改进采油工艺,改善油藏开采效果。

油气田开发技术的研究新进展

油气田开发技术的研究新进展

油气田开发技术的研究新进展随着全球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油气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能源之一。

而油气田开发技术一直是行业的研究热点,不断涌现出新的技术和进展。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即勘探技术、钻井技术、油藏开发技术、智能制造技术,介绍油气田开发技术的研究新进展。

一、勘探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震勘探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新的勘探技术如地震正演、反演、激励源等技术相继出现,提高了勘探的质量和可靠性。

例如,地震正演模拟技术的出现,能够精确地模拟地质构造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从而达到高精度的成像效果。

此外,3D/4D成像技术也成为勘探技术的研究热点。

3D/4D成像技术结合了地震波传播、地质学等多个学科领域,有效提高了勘探的精度和效率。

通过3D/4D成像技术,可以直接获取油气藏的结构和性质,并能够定量地描述地下储层的物理性质和流体流动性质,为油气田的开发提供了精确的依据。

二、钻井技术作为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钻井技术的研究也一直是热点。

在钻井技术领域,导向钻井技术的应用逐渐普及,目前已成为石油行业钻孔的主流技术之一。

通过导向钻井,可以实现深钻、横向钻井等特殊钻井技术,能够更好地实现储层的提高、井眼的规范等问题。

另外,新型完井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了行业界的广泛关注。

油气开采中,完井是将井筒封堵并实现井壁与储层直接的联系。

最近,新型完井技术如水泥化和封孔技术得到了深入的研究和应用,能够更好地控制油气井开采效率和产量。

三、油藏开发技术油藏开发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探索如何高效安全地开采油气资源。

一方面,提高提高提高单井产率;另一方面,则是实现油藏的整体效率提高的问题。

多相油藏的开发技术一直是油气工程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

在多相油藏开发技术方面,模拟技术和优化技术的进步为提高油气开采效率提供了支持。

例如,模拟技术能够模拟多种开采方案和几种基本开采工艺的优化方法,对于油藏数据的准确性和多学科协同作用非常重要。

试论油藏开发技术现状及发展分析

试论油藏开发技术现状及发展分析

试论油藏开发技术现状及发展分析随着我国现代经济发展需要,工业现代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越来越大。

有必要对油藏开发进行研究分析,在此前提下,在对油藏开发技术概述的基础上,对中国油藏开发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希望更好推动我国油藏开发及发展。

标签:油藏;开发;技术;发展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不断加速,我国对油藏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不断增加,人们增加了对于石油的需求量。

但是就我国而言,石油存储量有限,并且油气的开发生产和油气需求量产生了矛盾。

所以,要使用更先进的勘探开采技术。

二、油藏开发技术现状分析虽然我国对油藏开发技术较晚于发达国家,起步晚技术相对有落差,但是多年来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断探索,开采技术不断提高。

根据油藏的微构造,储油层非均质性和储油层建模,剩余油的形成与布局等各类问题,经过综合性调整,克服重重困难,总结了以下几个油藏开发的技术。

1.分层注水技术分层注水技术是广泛应用技术之一,技术也相对成熟。

根据油藏层间矛盾的实质性,各层注水开采程度不同,采用分层注水技术提高油田开采率。

这项开采技术解决了层面矛盾问题带来的多年困扰,提高了油层开采程度,提高油藏开发的经济效益。

2.蒸汽驱采油技术蒸汽驱采油技术是一种驱替式采油方法,是将蒸汽注入井口中,在蒸汽作用下,把原油驱赶到邻近井口开采出来。

蒸汽驱采油技术是我国现今应用较广的热采技术,有效提高采油率,开采效果更好的采油技术。

但是成本高,开采范围有限。

3.化学开采技术化学开采技术是指通过化学反应进行,通过在油井中放入不同浓度的活性剂,稀释原油,达到提高开采石油的效率。

但是需要增加研究力度,不断提升石油开采技术,降低开采成本,提升开采效益。

4.微生物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是对石油进行特殊工艺处理,达到加快原油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加快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微生物采油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采油效率高,而且微生物提取不需要专业设备,简单方便。

油藏地质及开发技术研究

油藏地质及开发技术研究

油藏地质及开发技术研究第一章油藏地质概述石油是人类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能源,而油藏地质学是石油勘探开发的基础。

油藏地质学是研究石油、天然气等可燃性矿产资源在地球内的分布、形成、保存和运移规律的学科,是石油勘探与开发的理论基础。

油藏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包括沉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

其中,沉积岩石学是研究石油、天然气等油气藏的主要手段之一,研究沉积岩的堆积方式、沉积环境、物源特征等,进而评价沉积盆地的生烃潜力。

构造地质学则着重研究盆地的形成与演化规律、构造响应与油气成藏机理等。

矿物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学科则通过对石油、天然气等油气成藏特征的分析,对油藏的形成与保存机理进行探讨。

第二章油藏地质评价技术油藏地质评价是石油勘探开发的重要环节,通过对油藏地质特征的分析,确定油田储量、矿物化类型、储层特征等,为后续的勘探决策和开发技术的选择提供依据。

油藏地质评价技术包括地球物理勘探、测井分析、岩心分析等多种手段。

首先是地球物理勘探,它主要包括地震勘探、重力勘探、电磁勘探等,这些方法可以通过对地下岩石的物理特征进行测量,来确定油气分布情况以及储集层、非储集层、封盖层等地质参数。

测井分析则是通过上井口的仪器,对井壁及井内岩石的物理参数进行监测,从而得到井层厚度、孔隙度、饱和度等信息。

岩心分析是将从井眼中取得的岩石样品进行分析,提炼出有关储层性质、矿物组成、岩石结构等关键参数。

第三章油藏开发技术油藏开发技术主要包括地面开发和井下开发两个方面。

地面开发是指设备安装、管线敷设等步骤,而井下开发则是在井筒内进行测井分析、人工增产等操作。

首先是地面开发技术,其核心是油气处理设备和管线布局等,包括油气处理设备、输油管道、出油喷嘴等。

油气处理设备主要包括脱硫、脱氮、脱水等,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油气特性来选择具体工艺。

输油管道则需要考虑输送距离、输油量以及安全性能,采用高强度、耐腐蚀等特点的材料。

井下开发技术则是针对不同情况和需求,进行人工增产、高效采油等操作。

不同地质条件下致密油藏的开发技术

不同地质条件下致密油藏的开发技术

浅谈不同地质条件下致密油藏的开发技术关键词:地质致密油藏开发技术油田新疆油田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石油生产企业,每年为我国产油事业贡献成就很大。

新疆“三山夹两盆”的特殊地形地貌特点,是在经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丰富的矿产资源。

新疆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占据我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

随着石油资源的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对石油的开采也从传统的“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向“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迈进。

致密油藏,是一种石油成藏组合,其中轻质原油保存在低渗透含油地层中,油藏包含地层、原油、生储盖层等多方面内容,如页岩地层或者致密砂岩地层。

油藏要素具备致密特征,形成的油层为低渗透的储集油。

因为其复杂性就变现在一个“藏”字上面,利用压裂和水平井钻探技术,对于致密油的油水边界的确认,技术方面仍需要做进一步的提升。

在对致密油田的探测和研究试验中,将解决致密油藏开发的关键技术作为油田工程技术开发的主要研究方向去努力。

一、新疆地区地质条件分析白垩纪地质形成时期,气候比较温暖,植被生长茂盛。

位于北纬40°~90地区的年平均气温为10℃左右,未有极地冰雪覆盖的场景。

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经历地下活动的变迁,逐步的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不同地质分层结构。

新疆地区正是处于这样一种特殊的条件下,形成了丰富的石油、煤、天然气及油页岩矿床。

在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过程中,由地史活动形成的褶皱和断裂凹陷以及拉伸的发育,都使得新疆地区的储集层构造油、气、水的储量十分丰富。

尽管地史引起的软沉积物具有区域性分布特征,但是在这些地质活动行成过程中,致密油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以散、薄、埋藏深等特点,体现了它“藏”的特色。

二、新疆地区致密油藏分布特点及开采难度在地质构造形成时期,大宗密集型油层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区域性特点,而新疆地区致密油的分布,作为特殊地形变动的产物,有其地质构造和地貌的复杂性,储油类型和开采难度也就不等。

致密油的分布特点是:埋藏较深,喉道中值半径较小,油层平均厚度不超过1.5米,地质分布较贫乏且位置不集中。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油藏地质特征是油藏开发的基础,了解油藏地质特征以及开发对策的研究,是油田开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其开发对策。

1.储层岩性储层岩性是指油藏中储集物所在的岩层特征,包括岩性、孔隙度、渗透率等。

油藏根据储层岩性的不同,分为碳酸盐岩油藏、砂岩油藏、页岩油藏等,储层岩性对油藏的开发有重要的影响。

2.构造特征构造特征包括油藏的构造类型、形态、分布规律等,主要影响油藏的地质结构以及储层孔隙结构等,是油藏形成和储集物分布的重要原因。

3.油藏烃源岩油藏烃源岩是指能够成为油藏来源的岩石,主要包括烃源岩和热气体源岩,对油藏的形成和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质构造特征包括断层、褶皱、岩浆岩等地质构造特征,对油藏形成、储层好坏、油气分布、油藏性质等有直接影响。

1.确定开发方案确定合理的开发方案是油藏开发的首要任务,应充分考虑油藏规模、储层岩性及厚度、地质构造等因素,采取适当的开发方式,提高油田的产能。

2.提高注水压力注水是油田开发过程中常用的提高油田产能的方式,通过提高注水压力,可以增加储层岩石的渗透性和孔隙度,加速油藏开采速度。

3.优化井网布局油田开发之前需要优化井网布局,即根据油藏特征,制定合理的钻井规划以及合理布置井网,保证钻井效率的同时,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益。

4.加强油藏保护措施加强油藏保护措施,包括对油藏的监测、力求减少地面破坏、适当降低采油压力等,可以保护油藏,延长油藏寿命。

综上所述,油藏地质特征及其开发对策的研究对于油田开发和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油田的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其特点制定出合理的开发方案,同时采取一系列的油藏保护措施,以最大化地利用油藏资源,提高油田的经济效益。

油藏开发地质类型问题研究

油藏开发地质类型问题研究

油藏开发地质类型问题研究油藏开发是对地下油气资源进行勘探、开采和开发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地质类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因为油藏的地质类型,会直接影响到开发的难度、工艺、成本以及开采效益。

本文就探讨一下油藏开发地质类型问题。

一、油藏地质类型油藏有多种不同的地质类型,主要包括沙岩、碳酸盐岩、页岩和砂岩等。

每种地质类型都有其特殊的性质和特点。

1、沙岩油藏沙岩油藏主要是由石英砂岩、页岩和泥岩组成的。

在沙岩油藏中,油气主要储存在孔隙和裂缝中。

沙岩油藏多分布在陆相盆地和海岸沉积环境中。

2、碳酸盐岩油藏二、油藏开发难度不同的油藏地质类型,开发难度也会不同。

其中,碳酸盐岩油藏和页岩油藏的开发难度比较大。

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难度比较大,主要是因为碳酸盐岩的特殊性质。

碳酸盐岩的孔隙和溶洞分布不均,而且孔隙和溶洞连接性比较差,导致油气的流动性较差。

此外,碳酸盐岩油藏在地质构造和层序上复杂,开发难度也相对较大。

页岩油藏的开发难度更大一些,主要是因为页岩具有无法见孔和裂缝网络的特点,导致其渗透能力非常差,而且开采难度和成本较高。

不同的油藏地质类型,需要采用不同的开发工艺。

沙岩油藏主要采用常规油田开发技术,包括地面注水、人工压裂、水平井等技术。

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工艺包括注水、酸压裂、气体气液替代等技术。

四、油藏开采成本和效益沙岩油藏的开发成本相对较低,因为沙岩油气储层渗透性较好,开采难度较低。

碳酸盐岩油藏的开发成本相对较高,主要是因为碳酸盐岩的孔隙和溶洞分布不均,导致采收率相对较低。

页岩油藏的开采成本较高,主要是因为开采难度大,需要采用复杂的技术手段,而且未来价格和供需关系也难以预测。

综上所述,油藏开发地质类型问题对于油田的开采效益、开发成本以及开采难度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油藏的地质类型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和评估,以保证油气资源的开发能够取得最优的效果。

研究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研究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研究采油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发布时间:2023-03-22T03:35:39.422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第1月1期作者:周生攀武君娜苟润妮王文川[导读] 随着50年代老君庙和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我国引进和自我探索了一批适应油田开发的采油工程技术周生攀武君娜苟润妮王文川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五采油厂,陕西西安 718600摘要:随着50年代老君庙和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的开发,我国引进和自我探索了一批适应油田开发的采油工程技术。

在60年代到70年代大庆油田和渤海湾油田的开发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的采油工程技术,并在实践中逐步完善配套。

80年代以后,在老油田全面调整挖潜和特殊类型油藏开发中,从国外引进和自我研究发展了多种新技术,形成了适用中国多层砂岩油藏、气顶砂岩油藏、低渗透砂岩油藏、复杂断块砂岩油藏、砂砾岩油藏、裂缝性碳酸盐岩油藏、常规稠油油藏、热采稠油油藏、高凝油油藏和凝析油油气藏等 10 类油藏开发的 13 套采油工程技术。

关键词:采油技术;发展现状;展望;前言怎样提升石油开采效率首先对现阶段我国石油企业采油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从普通才有不能适应现阶段采油开发的要求以及重复堵水难以取得效果方面进行论述。

一、采油技术概述采油是油田开采过程中根据开发目标通过生产井和注入井对油藏采取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总称。

它所研究的是可经济有效地作用于油藏,以提高油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的各项工程技术措施的理论、工程设计方法及实施技术。

采油的任务是通过一系列可作用于油藏的工程技术措施,使油、气畅流入井,井高效率地将其举升到地面进行分离和计量;其目标是经济有效地提高油井和原油采收率。

从系统工程观点出发,采油是油田开采大系统中的一个处于中心地位的重要子系统,与油藏工程和矿场油气集输工程有着紧密的联系;采油面对的是不同地质条件和动态不断变化的各种类型的油藏,只有根据油藏地质条件和动态变化,正确地选择和实施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工程技术方案,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油田油藏开发中后期的精细地质模型分析与研究

油田油藏开发中后期的精细地质模型分析与研究
中 国 化 工 贸 易
油 化工
Chma Ch e mi c a l Tr a de
鑫 曩
油 田油藏 开 发 中后 期 的精细 地质 模 型分 析 与研 究
贺春芳 郭绍忠
( 中国石 油长庆油 田分公 司超低渗 透油藏 第二项 目部 } 摘 要 :我 国 目 前 已经进入到 了油田油藏 开发 的过程 中,经过 长期 的油田油藏 开发经验 ,已经积 累出了丰富的 中后期 开发 经验 ,因此具备 了大
量 的技术措施以及资源 ,从而在整体水平上也 占据着较 高的水平。但 是因为油藏的储存设备 以及规模 比较 小,所 以对 于油藏的研 究相对来说也 比较 小, j 先进 国家的油田油藏开发技 术的差距比较大。总之 ,我们需要从实际的生产形势 出发 ,不断加 强油田油藏的开发分析 e A 7 L  ̄ - 究,争取 达到最大限度 的 斗开发生产力的效果。最近 几年 来,油 田油藏开发中后期 的核心工作主要是 重建地质模型 。本文主要 内 容是针对 油田油藏开发过程 中精细地质模型的
洋细 阐述 。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开发 中后期
地质模型
中后期 的精 细地质 定义以及 主要任 务 山 田油藏 开发 之 后 ,对 着油 田油 藏 的开发 程度 不断 加深 以及 油 田 : 的动态 资料 不断 进行精 细地 质 的描述 分析 ,并 且不 断的使 油 田油 : 的精 细地 质模 型完 善 。这 一 完善 的过程 就是 油 田油藏 开发 中后

在建立 沉积 微相模 型 的基础 上建 立测井 相模 型 ,并且 通过 该模 型 与岩 石物 理建立 的对 应关 系 ,利用测 井相模 型 以及 单井 相模 型的结 合 ,将 油 田油藏开 发过 程 中的分 布位置 与 油井 的点测 位置 相互 结合进 行综 合

油藏工程学的发展现状及认识

油藏工程学的发展现状及认识

油藏工程学的发展现状及认识随着石油工业的不断发展,油藏工程学作为石油工业的重要学科,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油藏工程学是研究油藏地质、油藏物理、油藏化学及油藏工程等方面的学科,主要研究如何利用有效方法开发和利用油藏资源,提高石油产量和石油开采效率,同时也要保证石油开采的安全和环保。

本文将从油藏工程学的发展历程、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油藏工程学的发展历程油藏工程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美国石油工业开始兴起,人们开始研究石油开采的技术和方法。

1901年,美国德州的斯普林特尔顿油田发现了著名的“斯普林特尔顿号”油井,创造了当时世界纪录的日产油量,使石油工业迈入了新的时代。

在此之后,石油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油藏工程学也开始逐渐成熟。

20世纪50年代,随着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油藏工程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当时,人们开始研究油藏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探索如何提高石油开采的效率和利用率。

同时,也开始研究如何保护环境,防止石油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此后,油藏工程学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方面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二、油藏工程学的研究内容油藏工程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油藏地质学:研究油藏的地质结构、沉积环境、构造特征等,为油藏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2.油藏物理学:研究油藏的物理性质,如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为油藏的开采提供基础数据。

3.油藏化学:研究油藏中的油品组成、化学特性、油水界面化学等,为油藏的开采和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4.油藏工程:研究油藏开采的工程技术和方法,包括采油工艺、采油设备、采油系统等。

5.环境保护:研究如何保护环境,防止石油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包括废弃油井的处理、油气泄漏的应急处理等。

三、油藏工程学的研究方法油藏工程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

1.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试验或田间试验等方式,对油藏的物理性质、化学特性、开采工艺等进行研究,获取数据和信息。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油藏是地球深部岩石中储藏着的天然石油和天然气的地质构造,对于能源产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油藏的地质特征包括油藏类型、构造特征、储集岩性质、岩性特征等,而油藏的开发对策则需要根据地质特征进行科学和合理的规划和实施。

本文将从油藏地质特征和开发对策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油藏地质特征1.油藏类型油藏类型主要包括凹陷型油气藏、构造圈闭型油气藏、裂缝型油气藏等。

凹陷型油气藏主要形成于沉积盆地的洼地区域内,通过生物、物理和化学作用而成的藏层;构造圈闭型油气藏是由断层或褶皱等构造圈闭形成的,具有明显的构造圈闭地质构造特点;裂缝型油气藏是由岩石裂缝内积聚而成的,形成对裂缝结构具有一定特殊性质。

2.构造特征油藏的构造特征主要包括构造形态、构造构造及构造演化等。

构造形态主要指构造的外部形态特征,包括地形地貌、地层分布等;构造构造是指构造的构成要素,包括褶皱、断层、褶皱断层等;构造演化是指构造在地质变动中的演化历程,包括形成、发展和消亡等。

3.储集岩性质储集岩性质主要包括岩石的孔隙结构、孔隙度、渗透率、孔隙度及孔隙结构等。

岩石的孔隙结构和孔隙度对油气的储集和运移具有重要影响,渗透率则决定了岩石的透水性和透气性。

4.岩性特征岩性特征主要包括岩石的成分和物理性质等。

岩石的成分对其性质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物理性质则决定了岩石的物理特征和工程性能。

二、油藏开发对策1.合理勘探对于不同类型的油气藏,需要采取不同的勘探方式和技术。

对于凹陷型油气藏,可以采用地震勘探、地面地质调查等方式;对于构造性油气藏,可以采用测井、垂直井开发等方式;对于裂缝型油气藏,可以采用水平井开发等方式。

2.科学开发在油气藏开发过程中,需要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制定科学和合理的开发对策。

对于不同的油气藏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开发方式,包括合理布局井位、合理设计井网、控制注水开采比例等。

3.环保开发在油气藏开发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作者:于喜艳肖丽华何能欣来源:《科技风》2020年第14期摘要:油藏开发对于我国能源生产而言有着重要意义,是缓解能源矛盾问题必须要完善的工作。

然而油藏开发是一个永久命题,需要广大从业者不断探究、分析、完善。

基于此,下文立足于近十年来我国油藏开发情况,阐述了国内油藏的地质特征,然后简要论述了油藏的开发对策。

关键词:油藏开发;开发技术;地质特征近几年,我国油藏开发方向发生一定变化,在中国陆上断陷、坳陷、前陆几类盆地的斜坡、凹陷中心均有新的油藏发现以及突破。

2011-2014年间国内形成了多个油气区,如华庆地区、松辽盆地中浅层区、阜东斜坡区等。

2018年,中石油在河套盆地油气勘探也取得重大成果,先是华北油田在内蒙古阿拉善盟吉兰泰地区吉华2井于2000米井段内发现一二类总计195米厚油层,而后又在距离吉华2井不到100公里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磴口县的预探井松5井,试油获62.6立方米高产油流。

为推进油藏开发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就需要立足于近几年我国油藏勘探、开发实际情况对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

一、油藏地质特征(一)不同成藏组合岩性油气藏成藏特征与主控因素根据油藏赋存的位置关系,一般情况下,岩性油藏可大致分为源上、源内、源下三个类型。

其中,源上组合主要和岩体的势差驱动有关,国内近十数年发现的源上组合油藏,多为下生上储型的油藏,此类油藏和有利圈闭、油源断裂等因素息息相关,油藏的分布同时受岩体层序界面、断层构成所控制[1]。

一般情况下,源上油藏往往有着充足的油气源,畅通的运输渠道以及良好的势差,油气的聚集情况良好;源内组合油藏的形成主要受油水压差、毛管压力差影响,油藏多表现为“自储、自生”的发展状态;源下油藏的生成和压差驱动、生烃增压等因素息息相关,如松辽盆地油藏就表现出相似的特征。

(二)不同源位关系、成藏过程的岩性油气藏形成特征和主控因素既往研究证明,根据油藏的具体位置以及油藏源岩和油藏位置的关系,可大致将岩性油藏分为远源、近源两种类型,根据初次的油藏成形原理,判断油藏是否需要经过有效改造。

致密油藏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致密油藏开发技术研究进展

致密油藏开发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石油资源是一种宝贵资源,目前世界各国对石油资源的开发和争夺日益激烈,而致密油藏的开发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

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石油资源的贮藏量仍然是有限的,为了尽可能地开采出每一滴石油,积极开发致密油藏是必然趋势。

本文讨论了致密油藏的概念,介绍目前国内致密油藏开发技术,以期为其他致密油区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致密油藏;开发技术;研究进展1.致密油藏概念1.1致密油藏的标准致密油藏是在致密气藏之后繁衍出的一个名词,致密油藏相对于致密气藏的储层物性要好些,但是两者之间致密油藏的开采难度更大些。

就现在而言,对于致密油藏暂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一般我们将致密油藏的界限分为三个方面包含产品方面、储层物性方面和岩性方面。

产能就是指其产能量,一般而言致密油藏没有开采价值,也没有自然产能条件,只有通过特殊技术才能达到增产的效果,这就导致其开采价值小的弊端;储层物性就是指其渗透率,致密储层的渗透率为1×或3×,最高为5×;致密油藏的岩性主要由砂岩、页岩和碳酸盐岩组成。

1.2致密油藏的种类由于油气管理组织不同,对油田的划分也不同。

有时同一个油区,既被称为致密油区,又被称为页岩油区,因此,通常说的页岩油藏就是致密油藏。

致密油藏就由页岩油藏和砂岩油藏组成的。

页岩油藏具有自生自储的特性,一般都是挨着烃源岩发育区,并且是连续聚集型油藏,而其石油状态一般是游离状,极少是吸附或者溶解的;砂岩油藏的含油量受其岩性和储层物性所左右,致密油藏的岩性主要有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和细砂岩,其石油状态也是游离状为主。

1.致密油藏开发特征开发初期,往往油水同时产出,含水率相对稳定,生产一定时间之后,含水率下降。

在生产一段时间后,含水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这是由于致密油藏油水过渡带和油气过渡带的范围要比常规油藏宽,在初期生产时,产出水来自于油水两相区内的自由水,在生产一个阶段之后,伴随着更多的自由水的产出,两相区内的可动水逐渐减少,因此含水率也将逐渐降到相对较低的水平。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

浅谈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石油资源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而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的研究对于有效开发利用石油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石油地质学是石油地质与石油勘探开发的基础,通过对地质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可以为油田的勘探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针对油藏的特性提出有效的开发对策,可以提高勘探开发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和对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油藏的地质特征,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对策,才能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对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探讨,以期为石油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通过对地质特征的分析和对开发对策的研究,为我国石油勘探开发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1.2 研究意义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资源之一,对于维护国家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而油藏地质特征及其开发对策的研究,则是保障石油资源有效开发利用的关键。

通过对油藏地质特征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油藏的地质结构、储集规律和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开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油藏开发对策,可以有效地提高油田的开发和生产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延长油田寿命,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深入研究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石油资源勘探开发水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还对我国石油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油藏地质特征分析、开发对策研究、地质勘探技术、油藏开发技术和生产管理技术展开探讨,旨在为我国石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200字】2. 正文2.1 油藏地质特征分析油藏地质特征分析是研究油藏地质属性、地质构造及地质条件等因素对油藏形成、分布及开发影响的过程。

油藏地质特征的分析是油田勘探开发的基础工作之一,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油藏储集条件:油藏地质特征分析的重点是研究油藏的储集条件,包括岩石孔隙度、渗透率、孔隙结构、孔喉半径分布等参数。

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研究

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研究

油藏地质特征与开发对策研究
一、油藏地质特征
油藏是指地层中储存着大量有利于勘探开发的稠油物质的岩层,油藏的地质特征为:
(1)储层岩性:在勘探阶段,油藏的地质条件主要与油藏的存在有关,主要包括储层岩性、储层形态、储层厚度、储层孔隙度、渗透率等。

储层岩性差异大,有砂岩储层、粉砂岩储层、页岩储层、滞烃层等;
(2)地质时代:油藏的地质时代是确定油气藏资源量的重要标志,地质时代主要分为新生代、中生代和古生代三个时代;
(3)构造构图:构造构图是探明油气藏的重要指标,构造构图对明确藏床空间分布具有特殊重要性;
(4)水位和渗透性:油气藏的水位高低和渗透性是探明油气藏保存状态的重要参数,高渗储层可以提高开发成本,而低渗储层则可以降低开发成本;
(5)烃源岩条件:油气藏的发育与烃源岩的岩性、变质程度有关,油气藏的烃源岩条件主要包括烃源岩的岩性、变质程度、成熟度等。

二、油藏开发对策
(1)建立全面的地质调查体系:根据油藏地质特征,建立全面的地质调查体系,通过工程地质调查,建立完善的油气藏地质特征数据库。

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

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
a n d t he s u p e io r it r y lo f w c ha nn e l o f r e s e vo r i r we r e de ve l o p e d. Th e f i ne d i g i t a l s i mul a t i o n mo de l wa s e s t a b l i s he d,a nd t h e 3 D f l u i d f i t t i ng c o nd i — t i o n s we r e p r e s e n t d . The e d e s c ipt r i o n of r e a i m ni n g oi l i s mor e a g r e e a b l e t o t h e d y na mi c s i t u a t i on o f o i l f i e l d. Ke y wo r d s:r e s e r v o i r d e ve l o pm e nt ge o l o gy;r e ma i ni ng o i l e nr i c hm e nt ;c o nt r ol l i ng f a c t or ;l o w— gr a de f a ul t ;f l u vi a l r e s e r v oi r;r e s e r vo i r de s c r i pt i on
Ab s t r a c t :M o s t o i l f i e l d s i n t h e e a s t e r n Ch i n a h a v e e n t e r e d t h e h i g h wa t e r — c u t s t a g e o f o i l f i e l d d e v e l o p me n t . Th e r e s e a r c h o f o i l f i e l d

油藏开发地质勘探的常见问题

油藏开发地质勘探的常见问题

施工带来隐患,导致安全性降低,极可能发生严重的安全事故。

地质勘探施工的安全生产有很大的危险性和突发性,因此,为了确保施工的质量及安全,我们需要加强地质勘探施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包括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中提高作业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内容,保障员工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1.5 我国地质勘探工作以体力劳动为主虽然现在的科技比较先进,在地质勘探也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但对于长期处于野外的地质勘探工作人员来说犹如杯水车薪。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地质勘探工作依然靠使用手工劳动及体力劳动完成。

由于地质勘探工作量较大,体力消耗很快,又不能及时补充体力,所以施工人员很容易产生疲劳感,不能集中精力工作,容易出现失误,影响了施工的进度和地质勘探工程质量。

因此,需要不断创新地质勘探技术,不断对其精度进行创新,为石油开采提供有力的数据基础。

2 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内容过于简单,局限在控制事故指标方面。

只按大类制定责任制,如领导责任制,中层责任制等。

但是由于地质勘探每次施工作业的条件及作业的对象不同,安全生产要承担的责任也是不相同的,不能充分调动各部门主观能动作用。

地质勘探工作中没有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责任制度没有落实到人,对具体工作没有进行责任人的划分。

出现安全事故后大家相互推卸责任。

地质勘探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没有办法保证勘探人员的安全。

安全管理机制缺乏表现在没有建立应急预警机制,在出现安全问题时,不能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导致问题更加严重。

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与生产责任制不匹配,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先后程序,落实困难。

因此,在进行地质勘探安全管理工作时必须建立健全地质勘探安全管理机制。

3 地震勘探安全生产方法3.1 加强地质勘探现场安全的侦查由于地质勘探施工比较复杂,大部分在野外,工作环境较为险恶。

为确保地质勘探工作的安全,首先在勘探前就得确保前期环境的安全。

加强对现场安全的侦查,可以全方位的了解地质勘探施工作业现场的地质、地貌情况,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准备,能够确保地质勘探施工作业安全高效完成。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

试析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对策一、油藏地质特征油藏地质特征是指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孔隙结构、渗透性、地层厚度、地下水条件等因素对油气运聚和保存的影响。

良好的地质特征是油气储量丰富、开发效果好的前提条件,因此在油气勘探和开发过程中,对油藏地质特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1. 地质构造特征地质构造特征对于油气的聚集和分布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不同的地质构造条件会导致油气的富集区域有所不同。

背斜、凹陷等地质构造对于油气的形成和积聚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在油气勘探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油田的地质构造特征,确定有利于油气富集的地质构造区域,以便指导勘探工作的展开。

2. 岩性特征岩性特征对于储层岩石的渗透性、孔隙度等属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不同的岩性特征会导致储层的物性参数有所不同,因此在勘探中需要充分了解油气层的岩性特征,以便确定合适的开采技术和方法。

3. 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孔隙结构和渗透性是储层岩石的重要物性参数,对于油气的运移和储集具有关键的影响。

不同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会导致储层的储量和生产率有所不同。

了解储层的孔隙结构和渗透性分布规律,对于确定油气勘探和开发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 地层厚度地层厚度是储层的另一个重要物性参数,对于油气的储集和生产率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通常情况下,地层厚度越大,储量和生产率就越高。

因此在勘探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储层的地层厚度分布规律,选择合适的钻探位置和方向。

5. 地下水条件地下水条件对于油气勘探和开发同样具有重要的影响。

地下水的运移和压力变化会影响油气的运移和储集,在油气开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地下水的影响,确保油气的安全开发。

二、油藏地质开发对策1. 根据地质特征合理部署钻探工作根据油藏的地质特征,合理部署钻探工作是油气勘探的首要任务。

只有在了解了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孔隙结构、渗透性、地层厚度等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钻探位置和方向,才能更好地开展勘探工作。

2. 合理确定开采技术和方案根据油藏的地质特征,合理确定开采技术和方案是油气开发的关键。

大有作为的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

大有作为的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

大有作为的中国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阳作者:王大锐来源:《石油知识》 2017年第6期问:李院士,请先介绍一些油藏开发地质学的发展历程答: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起始于20世纪40年代。

1975年前苏联M.M马克西莫夫编写了《油田开发地质基础》一书,美国塔尔萨大学P.A迪基1979年出版了《石油开发地质学》一书,标志着开发地质学学科的创立。

1976年斯仑贝谢公司提出了油藏描述的概念,开创了油气藏开发地质研究从单井到多井、从定性到定量、研究过程计算机化与成果可视化的先河。

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大庆油田首创小层对比及油砂体描述的方法进行油藏非均质研究,极大地提高了陆相油田的开发效果。

1986年以来,我国开展“油藏描述”攻关研究及大规模推广应用,油藏地质研究成为油田开发领域的关键工作之一。

2006年,我国成立了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油气藏开发地质学组,标志着我国开发地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问:油气藏开发地质主要研究内容都有哪些?答:油气藏开发地质学作为研究影响油气开采的地质要素及其演化的学科,是地质学与油气藏工程的交叉学科。

学术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油气藏开发地质的成因机理与分布模式;二是地质因素对油气开采出的作用机理及油气藏动态演变规律;三是油气藏建模方法和技术。

通过以上研究,认识和揭示影响油气藏开发的}由气储层连通性、油气可流动性、油气藏的时变性等三个主要地质问题。

总之,开发地质不仅要研究开发初期的静态油藏地质特征,而且要研究开采生命周期内油气藏地质因素及流体分布的动态变化。

因此,它的研究对象、解决问题、研究内容、研究阶段以及研究层次等方面与勘探地质都是不同的。

问:油气藏的表征和建模技术有哪些内容?答:建模的核心是井间储层预测,通过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地震、动态、露头等多学科信息,识别、描述和预测油气藏非均质特征及其在开发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特征,综合地球物理技术的发展,为井间预测和描述提供了新的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8卷 第3期2007年5月石油学报A CT A PETROLEI SINICAV o l.28M ayN o.32007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2003BA 613A 10)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李 阳,男,1958年10月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石油学院,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田开发工作。

E m ail:liyan g @文章编号:0253 2697(2007)03 0075 05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李 阳(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9)摘要:我国东部油田已普遍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因此,以剩余油形成的主要地质控制因素为线索,深化油藏开发地质研究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以胜利油区高含水油田为例,在低级序构造、储层精细刻画和剩余油定量描述等开发地质研究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陆相水驱油藏剩余油富集区主要受低级序断层、夹层和物性差异等油藏非均质性的控制,因而重点形成了低级序断层精细描述与预测、河流相储层构型、夹层描述与预测、储层优势通道描述与预测等先进技术,并且建立了分割性约束的精细数值模拟模型,增加了空间流体拟合条件,使得剩余油富集区的定量描述更加符合油藏实际动态。

关键词:油藏开发地质;剩余油富集;控制因素;低级序断层;河流相储层;油藏描述中图分类号:T E 34 文献标识码:AProgress of research on reservoir development geology in ChinaLi Yang(China P etr oleum and Chemical Cor p o ration,Beij ing 100029,China)Abstract :M ost o ilfields in the easter n China hav e ent ered the high w ater cut stage of o ilf ield dev elo pment.T he research o f o ilfield development g eolog y fo cuses o n the g eo lo gical co nt rolling fact ors of the remaining oil at present.T aking Sheng li O ilfield as an ex am ple,the remaining oil of this o ilfield was contr olled by the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factors such as low g rade fault,interbed and the reservoir property.So,the key technologies including the description and prediction of low g rade fault,the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and interbed,and the superio rity flow channel of reservoir were developed.T he fine dig ital simulation model was established,and the 3D fluid fitting condi tions were presented.T he descr iption of remaining oil is more ag reeable to the dynamic situation of o ilfield.Key words :reservo ir development geo lo gy ;remaining o il enrichment;contro lling factor ;low gr ade fault;fluv ial r eser vo ir;reservo irdescriptio n油藏开发地质研究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开发过程中油藏内油水运动规律、精确预测剩余油分布,并能够指导油田生产、提高采收率。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油藏的微构造、储层非均质性及储层建模、剩余油的形成与分布研究等。

综合运用岩心、测井、高精度三维地震、井间地震、油藏动态和静态等多种资料,油藏开发地质研究正向着小尺度、多方法结合方向发展[1 3]。

我国东部高含水老油田具有低级序断层、以储层构型为主的层内非均质性、层内夹层以及优势通道等特征,是提高采收率面临的典型开发地质问题,笔者以近几年在胜利油区的研究成果为例,重点阐明对低级序断层、储层构型、夹层、优势通道的精细描述方法和技术及其对剩余油形成和分布的控制作用。

1 油藏精细描述技术1 1 低级序断层精细描述及预测低级序断层是指延伸短、断距小的四级及其以下的小断层,对这些小断层的识别难,描述也难,基本不控制油气的聚集。

但由于小断层影响注水开发油藏的水驱状况,因而是剩余油富集的重要控制因素。

低级序断层描述是高含水期挖掘剩余油的重点[4 5]。

利用三维地震资料目标处理技术、全三维解释技术、井间地震技术、精细相干分析技术、三维多尺度边缘检测技术和动静态综合识别技术6项关键技术,实现了对低序级断层的精确描述。

例如,通过对东辛油田营1块断层的重新描述,描述出多条与三级断层斜交或平行的低级序断层,新发现了5个断块,新增含油面积1 36km 2及地质储量230 104t,新部署油井9口,平均单井产油量为15t/d(图1)。

从构造图上看到,在平面上,低级序断层有帚状、放射状、环状、平行式、墙角式、棋盘格式和羽状6种组合模式。

在剖面上,低级序断层呈现 Y 字状断层、马尾状断层、阶梯状断层、卷心菜状断层和牵引状断层。

76石 油 学 报2007年 第28卷图1 东辛油田营1块构造Fig.1 The structure of Ying1Block in Dongxin Oilfield1 2 河流相储层构型传统的储层非均质性研究主要集中在层内、层间、平面及微观等方面。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砂体内部结构控制的剩余油挖掘逐渐成为油田开发的主要目标。

因此,砂体内部的建筑结构及其对剩余油分布的控制作用则显得越来越重要[6 7]。

1 2 1 曲流河储层构型曲流河构型分析主要有层次分析法和模式拟合法。

层次分析法即分多个层次对曲流河储层进行解剖,如分为复合河道层次、复合河道内部的单河道和点坝层次、点坝内部的侧积体层次等。

模式拟合法是针对地下储层信息较少的一种预测思路,即根据不同层次的模式进行不同层次的井间构型分布预测。

根据露头和现代沉积等原型模型和胜利油区沾化凹陷4种单河道边界识别标志(废弃河道,河道规模不同,河道高程差异,不连续的河间砂体),结合密井网及水平井资料确定了单河道规模,再根据多条连井沉积相剖面图和沉积相平面图识别出单河道点坝。

紧邻废弃河道分布是点坝最重要的识别标志:其垂向层序为正韵律,中、上部侧积层发育,下部偶见侧积层,砂体厚度大且呈透镜状;点坝的内部构型可分为水平斜列式、阶梯斜列式和波浪式。

1 2 2 辫状河储层构型采用层次分析和模式拟合法,首先确定复合河道分布,然后在复合河道内部识别出心滩坝沉积。

在识别心滩坝的过程当中,采用类似于识别废弃河道的方法,即砂顶相对深度法,建立了两种典型的心滩坝沉积模式,并进行了心滩坝内部结构解剖。

即在单井识别 落淤层 的基础上,依据经典的辫状河心滩坝现代沉积及露头原型模型,用地下多井资料进行了模式拟合的过程,从而对井间近水平展布的 落淤层 进行了合理组合,实现对心滩坝的详细解剖。

1 3 夹层描述及预测夹层对剩余油的控制作用主要是通过对流体渗流的分割和阻流而导致剩余油富集[8]。

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表明,当夹层分布范围大于井距的2/3时,就可以起到隔挡作用,从而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在不同类型油藏中,夹层能起分割控制作用的判别标准是不同的。

对高渗油藏,夹层渗透率小于0 05 m2时即能起到分割作用;对于低渗油藏,夹层渗透率小于0 001 m2才能起到分割作用。

1 3 1 井点夹层识别利用常规的测井曲线,可以实现单井厚夹层的识别,但对薄夹层的识别难度较大。

用沃尔什函数反演法及小波分析法对常规测井曲线进行处理,可以提高测井曲线的分辨率,识别出小的夹层。

如:小波分析法可将常规曲线的垂向分辨率提高到0 3~0 4m;沃尔什函数反演可将常规曲线的垂向分辨率提高到0 25m。

1 32 井间夹层预测采用韵律层对比法可对井间稳定夹层进行预测,可采用等厚对比、相变对比和叠置对比3种对比模式,实现对夹层的井间预测。

采用物性截断法可对较稳定夹层进行预测,即依据储层格架三维模型,首先建立储层物性参数的三维模型,然后根据夹层的物性标准(即物性下限值)对储层物性三维模型进行截断。

物性小于夹层下限值的就是夹层,物性大于夹层物性下限值的是正常储层,从而得到夹层三维空间的分布模型。

孤岛油田中一区N g35为夹层发育的正韵律厚油层,储量为1083 104t,发现夹层控制的剩余油富集区储量为337 104t。

钻水平井16口,平均单井产油量为29t/d,含水率为42%(周围老井产油量为5t/d,第3期李 阳:我国油藏开发地质研究进展77含水率为93%),累计增油量为15 1 104t,预测增加可采储量62 104t,富集区提高采收率18 4%。

1 4 储层优势通道描述及预测优势渗流通道是指由地质及开发因素导致在储层局部形成的高渗流通道,注入水沿此通道形成明显的优势渗流而产生大量无效水循环。

较强的优势渗流通道形成后,在地层内形成流体的 定势 流动,在弱水驱部位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优势渗流通道在胜利油区的孤东、孤岛等油田的厚油层中非常发育。

利用试井监测、示踪剂产出曲线分析、注水井压降曲线监测和生产动态判别等方法识别了储层优势渗流通道[9 10]。

根据渗透率级差、纵向与横向渗透率比值、地下油水粘度比和注采强度等对优势渗流通道形成与演变的影响,建立了储层优势渗流通道的预测模型,实现了优势渗流通道形成条件和时机的定量预测。

对强非均质储层,运用数学模拟技术预测了在不同地质及开发条件下优势通道形成所需要的注水体积倍数界限。

其数学表达式为T PV=-0 262361ln(K nk)-0 173242ln(K v/K h)-0 401811ln(Q ih)-0 998517ln( r+7 821578)式中 T PV为大孔道段的注水体积倍数;K nk为大孔道段的渗透率级差; r为地下油水粘度比,m Pa s;Q ih为注水强度,m3/(d m);K v/K h为大孔道段纵向与横向的渗透率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