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生物总复习 非选择题专练一~七

合集下载

全国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专项训练一_四含解析

全国版2021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专项训练一_四含解析

非选择题专项训练一~四非选择题专项训练一一、必做题(共39分)1.(11分)利用洋葱根尖为材料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请根据相关实验回答。

(1)实验过程中,通常所用的染色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染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低倍镜下,某同学观察到的正方形细胞所占的比例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根尖适合观察有丝分裂的最佳部位,丙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

①取相同大小的洋葱若干,等分成A、B两组,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培养。

②A组加入适量的清水,B组加入等量的用15N标记的________(答“UTP”或“dTTP”)溶液(UTP表示三磷酸尿苷,dTTP表示三磷酸脱氧胸苷)。

待根长至 5 cm时,测量不同部位的放射性。

实验组中最适取材部位是放射性强的区域,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染色;染色的目的是便于观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而了解其分裂的时期。

低倍镜下,某同学观察到的正方形细胞所占的比例偏低,其原因可能是取材偏向于伸长区细胞(取材过长,观察的视野偏向于伸长区或根冠细胞)。

最新高考生物总复习全套测试题(共389页附答案)

最新高考生物总复习全套测试题(共389页附答案)

最新高考生物总复习全套测试题(共389页附答案)最新高考生物总复习全套测试题(共389页附答案)目录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第1讲细胞膜和细胞核第2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二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讲酶和ATP第2讲细胞呼吸第3讲光合作用(Ⅰ)第4讲逃命作用(Ⅱ)第三单元测试卷第四单元细胞的生命历程细胞的增殖第2讲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第四单元测试卷第五单元遗传定律和伴性遗传第1讲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第2讲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二)第3讲基因的表达第五单元测试卷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第2讲染色体变异和育种第3讲人类遗传病第七单元测试卷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4讲免疫调节第5讲植物的激素调节第八单元测试卷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1讲种群的特征和数量的变化第2讲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第3讲生态系统的结构第4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第5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第九单元测试卷第十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1讲基因工程第3讲胚胎工程及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伦理问题第4讲生态工程第十一单元生物技术实践第1讲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第2讲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第3讲生物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第二单元细胞的基本结构与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第1讲细胞膜和细胞核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1.(2019·湖北八校联考)下列有关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包括脂质、蛋白质和糖类B.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越多,功能越复杂C.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的功能D.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被动运输实现的解析: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是通过主动运输实现的。

答案:D2.下列关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淋巴因子使B细胞增殖分化B.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C.神经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D.RNA聚合酶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解析: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能使B细胞增殖分化,A正确;垂体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细胞表面的受体,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B正确;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发生电位变化,产生动作电位,C 正确;RNA聚合酶催化遗传信息的转录过程发生在同一个细胞内,不属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错误。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综合PCR的基因工程问题》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综合PCR的基因工程问题》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综合PCR的基因工程问题》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厦门高三质检)如图表示PCR 过程中某个阶段反应体系的情况,①②③④表示相关物质,L、R 表示方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②链从L到R的方向为3′→5′,①②链均可作为子链合成的模板B.PCR 过程需要通过解旋酶断开氢键,且为边解旋边复制C.以1个DNA为模板经3次循环需消耗8个引物③D.物质③的5′端添加了某序列,至少需经2次循环才可获得该序列的双链产物2.(2024·重庆高三质检)不对称PCR是利用不等量的一对引物来产生大量单链DNA(ssDNA)的方法,如图所示。

不对称PCR中加入的一对引物中含量较少的被称为限制性引物,含量较多的被称为非限制性引物,两者的比例通常为1∶100,PCR反应最初的若干次循环中,其扩增产物主要是双链DNA(dsDNA),但当限制性引物消耗完后,就会产生大量的ssDNA。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用不对称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不需要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B.进行最初若干次循环的目的是增加模板DNA的量C.最后大量获得的ssDNA与图中乙链的碱基序列一致D.因为双链DNA和单链DNA的分子量大小不同,可通过电泳方法将其分离3.(2024·无锡高三模拟)重叠延伸PCR可实现定点基因诱变,其操作过程如图所示(凸起处代表突变位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程①需要把两对引物同时加入一个扩增体系以提高扩增效率B.过程①需要2轮PCR才能得到图中所示PCR产物C.过程②的产物都可以完成延伸过程D.若过程④得到16个突变基因则需要消耗15个通用引物RP24.反向PCR是一种通过已知序列设计引物对未知序列(图中L、R)进行扩增的技术,其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①用同一种限制酶对未知序列两端进行切割B.过程②需要使用DNA连接酶,形成磷酸二酯键C.过程③PCR体系需要添加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和解旋酶D.该技术可检测T-DNA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的位置5.IKK激酶参与动物体内免疫细胞的分化。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分离定律的概率计算和常规应用》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已知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在自由放养多年的一马群中,两基因频率相等。

正常情况下,每匹母马一次只生产一匹小马。

下列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A.选择多对栗色马与白色马杂交,若后代白色马明显多于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性状B.随机选出一匹栗色公马和六匹白色母马分别交配,若所产小马都是栗色,则栗色为显性性状C.自由放养的马群随机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马明显多于白色马,则栗色为显性性状D.选择多对栗色公马和栗色母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为栗色马,则白色为显性性状2.(2024·江苏盐城中学高三模拟)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籽粒黄色对白色为显性。

若有一粒黄色玉米,判断其基因型简便的方案是()A.用显微镜观察该玉米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看其上是否携带等位基因B.种下玉米后让其作母本与白色玉米植株杂交,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C.种下玉米后让其作亲本进行同株异花传粉,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D.种下玉米后让其作亲本进行自花受粉,观察果穗上的籽粒颜色3.(2023·衡水高三期中)某种昆虫的体色(A、a)有灰身和黑身两种,雌性个体均为黑身,雄性个体有灰身和黑身两种。

杂交过程及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实验可知,控制黑身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B.实验①中亲本雌、雄个体基因型是Aa和AaC.实验①中子代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理论上其后代灰身个体比例为3/8D.若用黑身雄性个体与实验②子代中黑身雌性个体杂交,所产生后代的表型和比例为黑身雌性∶灰身雄性∶黑身雄性=2∶1∶14.(2024·黄山高三模拟)南瓜果实的颜色有黄色和白色两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用一株黄果(果实颜色为黄色)和一株白果(果实颜色为白色)杂交,子代(F1)中果实颜色既有黄色也有白色,让F1自交产生的F2表型类型如图所示。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 专题7 生物与环境 专题提升练7(老高考旧教材)

2023届高考二轮总复习试题  专题7 生物与环境 专题提升练7(老高考旧教材)

专题提升练7一、选择题1.(2022山东枣庄模拟)植绥螨能捕食蚜虫、烟粉虱等的卵,也有不少取食花粉。

烟粉虱成虫不善飞行,活动能力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喜欢群集于植株上部嫩叶背面吸食汁液,随着新叶长出,成虫不断向上部新叶转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绥螨和烟粉虱、烟粉虱和植株之间都是捕食关系B.烟粉虱种群的分布呈现出由下向上的垂直结构C.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烟粉虱成虫的种群密度D.可利用烟粉虱对黄色有强烈的趋性对其进行生物防治2.(2022山东卷)某地长期稳定运行稻田养鸭模式,运行过程中不投放鸭饲料,鸭取食水稻老黄叶、害虫和杂草等,鸭粪可作为有机肥料还田。

该稻田的水稻产量显著高于普通稻田,且养鸭还会产生额外的经济效益。

若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秸秆均还田且其他影响因素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B.与普通稻田相比,该稻田需要使用更多的农药C.该稻田与普通稻田的群落空间结构完全相同D.该稻田比普通稻田的能量的利用率低3.(2022浙江三模)吹绵蚧是一种严重危害果园生产的害虫,澳洲瓢虫以吹绵蚧为食,可以有效抑制该害虫的数量。

科学家研究并获得了吹绵蚧种群数量与被捕食率、补充率(没有被捕食的情况下吹绵蚧增长的比率)的关系模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吹绵蚧种群数量大于m小于n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m点B.当吹绵蚧种群数量大于n小于p时,种群数量会逐渐稳定在n点C.当吹绵蚧种群数量超过p点时,吹绵蚧种群数量会稳定在q点D.在果园中适当投放澳洲瓢虫,吹绵蚧数量就不可能长期维持在较高水平4.(2022广东湛江二模)根据生活史的不同,生物学家将生物分为r对策生物和K对策生物。

如图所示两条曲线分别表示r对策和K对策两类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N t)和一年后的种群数量(N t+1)之间的关系,虚线表示N t+1=N t。

K对策生物的种群数量动态曲线有两个平衡点,即稳定平衡点(S点)和灭绝点(X点),当种群数量高于X点时,种群可以回升到S 点,但是种群数量一旦低于X点,种群就会走向灭绝。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练习卷

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练习卷

DNA的结构、复制和基因的本质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将分生区细胞培养在含放射性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基中,短时间后更换到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再培养一段时间。

测定分裂期细胞中带放射性DNA的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10~20 h曲线下降,与被标记的细胞逐渐完成分裂有关B.20 h后曲线再次开始上升,是因为被标记的细胞进入第二轮分裂的分裂期C.每一个被标记的细胞分裂两次形成的四个细胞中,均只有两个细胞带有放射性DNA D.从DNA复制完成到分裂期开始的时长约为2 h2.下图1表示的是细胞内DNA复制过程,图2表示图1中RNA引物去除并修复的过程。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两条子链合成过程所需的RNA引物数量不同B.酶1、2可催化RNA降解,去除引物C.酶3是DNA聚合酶,催化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连接到DNA单链上D.酶4是DNA连接酶,催化两个DNA单链片段的连接3.研究人员将1个含14N-DNA的大肠杆菌转移到以15NH4Cl为唯一氮源的培养液中,培养24 h 后提取子代大肠杆菌的DNA。

将DNA解开双螺旋,变成单链;然后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试管中出现两种条带(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结果可推知该大肠杆菌的细胞周期大约为6 hB.根据条带的数目和位置可以确定DNA的复制方式C.解开DNA双螺旋的实质是破坏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若直接将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也能得到两条条带4.(2023·福建福州期中)DNA分子的稳定性与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数目有关。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DNA分子中(A+T)/(G+C)与(A+C)/(G+T)两个比值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碱基序列不同的双链DNA分子,后一比值不同B.前一个比值越大,双链DNA分子的稳定性越高C.当两个比值相同时,可判断这个DNA分子是双链D.经半保留复制得到的DNA分子,后一比值等于15.DNA的熔点(T m)是指将DNA加热变性使DNA的双螺旋结构解旋至一半时的温度,其影响机制如图所示。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习题(7) 酶和ATP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习题(7) 酶和ATP

2023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同步习题(七)酶和ATP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2021·海南卷)研究人员将32P标记的磷酸注入活的离体肝细胞,1~2min 后迅速分离得到细胞内的ATP。

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表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B.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C.32P在ATP的3个磷酸基团中出现的概率相等D.ATP与ADP相互转化速度快,且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B解析: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不能说明细胞内全部ADP都转化成ATP,A错误;根据“结果发现ATP的末端磷酸基团被32P标记,并测得ATP与注入的32P标记磷酸的放射性强度几乎一致”可知,32P标记的ATP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B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放射性几乎只出现在ATP的末端磷酸基团中,C错误;该实验不能说明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主要发生在细胞核内,D错误。

2.(2022·山东青岛模拟)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的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碱基不同。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TP不是细胞内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B.一分子GTP中含有2个特殊的化学键C.CTP中的“C”是由胞嘧啶和脱氧核糖构成的D.UTP彻底水解的产物中有碱基尿嘧啶C解析:ATP是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但不是唯一的,题干信息显示GTP、CTP和UTP也可以直接提供能量,A正确;ATP、GTP、CTP和UTP是细胞内的四种高能磷酸化合物,它们彻底水解的产物只有碱基不同,说明1分子GTP、CTP和UTP的组成成分也包含3分子磷酸基团、2分子特殊的化学键、1分子碱基、1分子核糖,B正确;CTP中的“C”是由胞嘧啶和核糖构成的,C错误;UTP彻底水解的产物有尿嘧啶、磷酸和核糖,D正确。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四川南江中学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B.生态系统中的负反馈调节只存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C.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其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D.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2024·济南历城第二中学高三检测)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需要利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C.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保持动态平衡3.(2024·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高三模拟)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最普遍的调节机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干旱时,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导致叶片气孔大量关闭,不属于反馈调节B.“先增先减者为被捕食者”这一种群数量动态变化与两种群间的反馈调节有关C.“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属于激素的分级调节系统,与反馈调节无关D.反馈调节可分为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4.研究者设计了一个养猪场废水处理系统,具体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氧化塘中的植物、动物、细菌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B.氧化塘后部种植挺水植物,通过竞争有机物从而抑制藻类生长C.废水不能过量流入氧化塘,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废水流入厌氧池前,加水稀释处理可以防止微生物过度失水而死亡5.(2024·武汉高三模拟)如图为某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的净化作用示意图。

高考生物非选择题专测考点1 与酶有关的实验分析和设计

高考生物非选择题专测考点1 与酶有关的实验分析和设计

解析 (1)由题意“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 度,因变量是酶的活性。分析实验步骤可知,因变量可用注射器的刻度变化量表示。步 骤①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影响。为了控制单一变量且 保证酵母菌液和过氧化氢溶液在混合前达到需控制的温度,步骤②中实验组装置应该分 别在相应温度下先保温 10 min。多次实验的数据应以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的实验结果参考。 (2)据图分析,实验组:在实验所设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升高, 30 ℃时酶的活性最高,而超过 30 ℃后酶的活性又逐渐降低,直至完全失活。同时,对照 组实验结果表明过氧化氢在 0~60 ℃之间未发生明显的分解,因此可以采用过氧化氢溶 液作为“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材料。
②设置温度梯度:0 ℃、10 ℃、20 ℃、30 ℃、40 ℃、50 ℃、60 ℃,将实验组和对 照组装置分别在相应温度下保温 10 min。
③打开止水夹,将注射器 A 中的过氧化氢溶液匀速推至注射器 B 中,立即关闭止水 夹,记录注射器 B 中活塞所处的刻度。5 min 后再次记录刻度,计算刻度变化量,重复 3 次。
3.(2021·湖南郴州一模)为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质量分数 为 2%的酵母菌液作为酶源,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①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组:注射器 A 内吸入体积分数为 1%的过氧化氢溶 液 5 mL,注射器 B 内吸入质量分数为 2%的酵母菌液 2 mL。对照组:注射器 A 内吸入 体积分数为 1%的过氧化氢溶液 5 mL,注射器 B 内吸入蒸馏水 2 mL。用乳胶管连接注射 器 A 和 B,在乳胶管上夹上止水夹。
②为进一步探究该酶作用的最适 pH,应在 pH 为__0_~__7_.0_(_或__大__于__0__小__于__7_._0_)_范围内 开展实验。

新教材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案8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新教材2023年高考生物总复习考案8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

考案(八)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2022·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三一模)科研人员发现某水稻品种发生突变,产生了新基因SW1,其表达产物能使植株内赤霉素含量下降,从而降低植株高度。

将该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了后代“IR8水稻”,既高产又抗倒伏。

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D ) A.SW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了生物的性状B.进行“IR8水稻”的育种时,应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C.在育种时,科研人员无法让水稻产生定向突变,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D.“IR8水稻”拥有高产的性状,直接原因是体内赤霉素含量较低影响植株的生长解析: SW1基因表达产物能使植株内赤霉素含量下降,从而降低植株高度,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间接控制了生物的性状,A正确;将该品种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获得了后代“IR8水稻”,这属于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B正确;在育种时,科研人员无法让水稻产生定向突变,体现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C正确;“IR8水稻”拥有抗倒伏的性状,直接原因是体内赤霉素含量较低影响植株的生长,根本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错误。

2.(2023·河北省沧州市联考)人和动物细胞中的DNA上存在与癌变相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下列与癌细胞、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癌细胞能在体内分散和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有关B.适宜温度下,癌细胞可以在生理盐水中维持无限增殖状态C.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以及基因突变产生的新基因之间互为等位基因D.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以及抑癌基因突变都可能引起细胞癌变解析:癌细胞能在体内分散和转移,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关,A错误;生理盐水不能为癌细胞提供能源物质等,因此不能维持癌细胞无限增殖的状态,B错误;原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是细胞正常生长和增殖所必需的,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不正常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它们不是等位基因,C错误;原癌基因突变或过量表达以及抑癌基因突变都可能引起细胞癌变,D正确。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增殖》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增殖》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细胞的增殖》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2024·十堰高三统考)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细胞进行无丝分裂B.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开始到这次细胞分裂结束时为止C.可以用14C标记法研究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基本规律D.纺锤体在有丝分裂的分裂前期形成,分裂末期消失2.(2022·辽宁,8)二甲基亚砜(DMSO)易与水分子结合,常用作细胞冻存的渗透性保护剂。

干细胞冻存复苏后指标检测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注:细胞分裂间期分为G1期、S期(DNA复制期)和G2期。

A.冻存复苏后的干细胞可以用于治疗人类某些疾病B.G1期细胞数百分比上升,导致更多干细胞直接进入分裂期C.血清中的天然成分影响G1期,增加干细胞复苏后的活细胞数百分比D.DMSO的作用是使干细胞中自由水转化为结合水3.(2021·海南,7)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核膜解体和重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Ⅰ时期,核膜解体后形成的小泡可参与新核膜重构B. Ⅰ→Ⅱ过程中,核膜围绕染色体重新组装C. Ⅲ时期,核膜组装完毕,可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D.组装完毕后的核膜允许蛋白质等物质自由进出核孔4.(2023·湖北,13)快速分裂的癌细胞内会积累较高浓度的乳酸。

研究发现,乳酸与锌离子结合可以抑制蛋白甲的活性,甲活性下降导致蛋白乙的SUMO化修饰加强,进而加快有丝分裂后期的进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可以促进DNA的复制B.较高浓度乳酸可以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C.癌细胞通过无氧呼吸在线粒体中产生大量乳酸D.敲除蛋白甲基因可升高细胞内蛋白乙的SUMO化水平5.(2021·全国乙,1)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

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分裂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B.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D.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6.(2024·江苏南京第九中学高三模拟)细胞周期检验点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一种机制,主要是确保周期每一时相事件有序、全部完成,并与外界环境因素相联系。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的表达》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的表达》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的表达》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图中①②两种核酸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中的嘌呤碱基数都等于嘧啶碱基数B.遗传基因在①上,密码子位于②上C.②是由①转录而来的D.肺炎链球菌和T2噬菌体均含①和②2.(2023·邯郸高三模拟)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相较于过程②和③,过程①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A-TB.真核细胞由过程②形成的mRNA和tRNA都需要加工C.过程③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由a到bD.图示tRNA可以搬运密码子为CCA的氨基酸3.(2023·全国乙,5)已知某种氨基酸(简称甲)是一种特殊氨基酸,迄今只在某些古菌(古细菌)中发现含有该氨基酸的蛋白质。

研究发现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这些古菌含有特异的能够转运甲的tRNA(表示为tRNA甲)和酶E,酶E催化甲与tRNA甲结合生成携带了甲的tRNA甲(表示为甲-tRNA甲),进而将甲带入核糖体参与肽链合成。

已知tRNA甲可以识别大肠杆菌mRNA 中特定的密码子,从而在其核糖体上参与肽链的合成。

若要在大肠杆菌中合成含有甲的肽链,则下列物质或细胞器中必须转入大肠杆菌细胞内的是()①A TP②甲③RNA聚合酶④古菌的核糖体⑤酶E的基因⑥tRNA甲的基因A.②⑤⑥B.①②⑤C.③④⑥D.②④⑤4.(2021·浙江1月选考,22)如图是真核细胞遗传信息表达中某过程的示意图。

某些氨基酸的部分密码子(5′-端→3′-端)是:丝氨酸UCU;亮氨酸UUA、CUA;异亮氨酸AUC、AUU;精氨酸AG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①为亮氨酸B.图中结构②从右向左移动C.该过程中没有氢键的形成和断裂D.该过程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和细胞核基质中5.(2023·浙江1月选考,15)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某细菌进行蛋白质合成时,多个核糖体串联在一条mRNA上形成念珠状结构——多聚核糖体(如图所示)。

(通用)高考生物总复习非选择题专项练习 (成套下载)

(通用)高考生物总复习非选择题专项练习 (成套下载)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

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

包含本课对应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通用版)高考生物总复习(全套)非选择题专项练习汇总非选择题优选练(一)1、(2019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酶和ATP】红薯和土豆都富含淀粉,但红薯吃起来比土豆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红薯的块根和土豆的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对处于休眠期的红薯块根与土豆块茎处理30分钟后,测定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处理温度(℃)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红薯还原糖含量20 23.3 32 37.6 50.5 70.2 80 68.9 45.3(mg/g)土豆还原糖含量0 0 0 0 0 0 0 0 0(mg/g)(1(2)请你推测土豆块茎不含有还原糖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土豆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实验原理:①淀粉能被淀粉酶水解为还原糖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备选材料与用具:红薯提取液(去淀粉与还原糖),土豆提取液(去淀粉),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试管中加入红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土豆提取液。

第二步:6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

第三步:60℃水浴保温5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增分非选择题天天练(七)

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增分非选择题天天练(七)

人教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题型增分非选择题天天练(七)1.(2019·山东、湖北部分重点中学考前适应性模拟)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的材料分组进行实验,历时5天,每天定期给每个培养皿中的种子(培养皿铺上了等量的棉花,种子置于棉花上)施以等量的对应浓度的溶液,整个实验在暗室中进行,记录每个培养皿中发芽种子数和平均芽长,设计表格(不同浓度烟草浸出液处理5天后,3种作物种子芽长和萌发率记录表)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得出的结论至少有两个,请在给出结论一的基础上,写出结论二。

结论一:同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对不同种子的萌发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效果不同。

结论二:。

(2)“黑农五号”大豆是榨油的好材料,种子中含有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萌发时相关酶的活性较高,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大分子有机物可水解形成小分子有机物,种子在萌发初期有机物质量先上升后下降,先上升的原因是。

第5天的种子质量相对萌发前要高得多,主要是由(填“C”“H”“O”或“N”)引起的。

(3)统计完毕后,对萌发的种子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操作和加入试剂都没有错误的情况下,在滤纸条上只出现条色素带。

2.(2019·河南郑州质检二)动物进食时胰液的分泌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食物的形象、气味等对口腔食管、胃和小肠的刺激,都可通过反射引起胰液分泌,其中咀嚼食物引起的胰液分泌属于(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

该反射的神经中枢(填“是”或“不是”)位于大脑皮层。

(2)当酸性食糜进入小肠后,可引起小肠上皮细胞分泌,随运输至胰腺,作用于胰腺细胞。

(3)研究人员为了研究某种药物(PPI)对胰液分泌的影响,选取若干健康成年犬进行了相关的实验。

请补充完善实验步骤,并对结果进行分析(PPI用生理盐水配制,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剂量为50 mL,每12 h一①将这些健康成年犬分为两组并编号,A为对照组,B 为实验组。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表示甲基丙酰辅酶A变位酶(MUT酶,一种维生素B12依赖型的线粒体酶)的合成及作用途径,若图示的分解或转化过程不能发生,则会形成甲基丙二酸等有害物质,使其在血液中积聚而患甲基丙二酸尿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翻译过程中核糖体从左到右读取mRNA上的密码子B.导肽M对应的基因片段发生突变不影响MUT酶发挥作用C.推测维生素B12与MUT酶结合后可改变MUT酶的形状D.改变饮食结构可减轻甲基丙二酸尿症患者的症状2.皱粒豌豆的形成是由于编码SBE1蛋白的基因中插入了一段800 bp(碱基对)的Ips-r片段(如图所示),从而使豌豆种子内淀粉合成受阻,使淀粉含量降低,当豌豆成熟时不能有效地保留水分,导致种子皱缩。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皱粒豌豆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B.该实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外来DNA序列的插入,导致编码SBE1蛋白的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脱氧核苷酸数目增加D.翻译出的SBE1蛋白缺少了61个氨基酸,可能是因为mRNA中终止子提前出现3.(2023·石家庄高三模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可向多个方向进行分化。

向糖尿病患者体内输注间充质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进入胰腺组织后可分化为胰岛样细胞,以替代损伤的胰岛B细胞,恢复患者正常分泌胰岛素的功能,进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胰岛细胞的功能不同,原因是两者细胞中基因的表达情况不同B.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向多个方向进行分化,说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全能性C.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成胰岛样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与胰腺组织微环境无关D.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增殖、分化成胰岛样细胞过程中不会发生基因突变等变异4.(2023·天津高三模拟)促生长的A和无此功能的a是常染色体上的两种基因。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考专题生物高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考专题生物高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高考专题生物高考复习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00 分 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 (选择题)一、 选择题 (本题共计 8 小题 ,每题 5 分 ,共计40分 )1. 下列与教材实验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向蛋白质样液中加入蛋白酶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样液仍能产生紫色反应B.提取绿叶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时,至少需要破坏细胞膜和叶绿体膜C.经健那绿染液处理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中的线粒体依然保持生活状态D.可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用淀粉酶探究pH 对酶活性的影响2. 细胞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细胞质基质中可进行①和②过程B.大肠杆菌细胞进行①和③过程中均产生[H]C.人在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进行①和④过程D.①过程是真核与原核细胞中葡萄糖分解的普遍途径3. 细胞甲、乙、丙中均无核膜,其中甲、乙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生物,丙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成熟细胞。

要培养这三种细胞,根据代谢类型必须提供的外界条件如表所示(“√”表示需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细胞必需的生活条件光无机盐O H 2O 2CO 2C 6H 12O 6NH 3甲√√√√√乙√√√√√丙√√√A.细胞甲能固氮,其活动可提高土壤肥力B.生物乙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吸收,减缓温室效应C.细胞丙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消耗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D.甲、乙、丙三种细胞在代谢过程中均会产生4. 甲图表示的是pH 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乙图表示的是三种脱氢酶(A 、B 、C )的活性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甲图中可以知道,pH=6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B.从乙图中无法知道,酶C 的最适温度C.从甲图中可以知道,若细胞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淀粉酶活性逐渐升高D.从乙图中可以知道,活性温度的范围最广的酶是B5.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25℃的环境中探究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情况。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考专题生物高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考专题生物高考复习(含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中高考专题生物高考复习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8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分)1.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数是可以运动的B.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的“装配机器”,都游离于细胞质中发挥作用C.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D.能将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2. 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B.无线粒体的生物可能进行有氧呼吸C.叶绿体存在于所有植物细胞中D.内质网在囊泡的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交通枢纽作用3.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

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S,该区域荧光消失,如下图所示。

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预计细胞表面荧光变化情况最可能是()A.细胞表面荧光全部消失B.区域S又将出现荧光斑点C.荧光消失区域逐渐扩大D.细胞表面无明显荧光变化4. 下列关于“核酸是遗传物质的证据”的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32P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的子代噬菌体多数具有放射性B.肺炎双球菌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 型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C.肺炎双球菌离体细菌转化实验中,S 型菌的DNA 使R 型菌转化为S 型菌,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和重建实验中,用TMVA 的RNA 和TMVB 的蛋白质重建的病毒感染烟草叶片细胞后,可检测到A 型病毒,说明RNA 是TMVA 的遗传物质5. 水是细胞内重要的化合物。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7新人教版(2021学年)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7新人教版(2021学年)

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7 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7 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非选择题标准练7 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非选择题标准练(7)满分39分,实战模拟,20分钟拿到高考主观题高分!1。

(除特殊标注外,每空1分,共9分)自噬作用是溶酶体对自身结构的吞噬过程,如图为衰老的线粒体被细胞自噬的过程.(1)衰老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_.细胞内由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一个双膜的杯形结构,__________________从杯口进入,杯形结构形成双膜的小泡。

(2)小泡与成熟的__________________融合,融合泡中的物质被水解酶降解。

这种融合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水解酶的合成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自噬溶酶体内的物质被水解后,其产物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2分)。

由此推测,当细胞养分不足时,细胞的自噬作用会__________________(填“增强"“减弱”或“不变").【解析】(1)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衰老线粒体的功能逐渐退化,会直接影响细胞的有氧呼吸。

分析题图可知,细胞内由内质网形成一个双膜的杯形结构,衰老的线粒体从杯口进入,杯形结构形成双膜的小泡。

(2)小泡与成熟的溶酶体融合,融合泡中的物质被水解酶降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选择题专练(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综合题1.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较弱,需要逐步适应外界环境才能往大田移栽。

研究人员进行了“改变植物组织培养条件缩短试管苗适应过程”的实验,实验在适宜温度下进行,图甲和图乙表示其中的两个实验结果。

请回答:(1)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

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基中________和________更高。

(2)图乙是试管苗在密闭、无糖培养条件下测得的24 h 内CO2浓度变化曲线。

图中b~c段CO2浓度升高缓慢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c~d段CO2浓度急剧下降是因为试管苗________________。

若d点时打开培养瓶,试管苗的光合速率__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无糖培养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解析:(1)由图甲可知,①相同光照强度下,不加蔗糖的试管苗的光合速率高,说明其固定CO2的能力强;②不加蔗糖的试管苗的光饱和点比加蔗糖的试管苗的光饱和点高,说明不加蔗糖的试管苗能更好地利用光能。

(2)由图乙可知,a点之前有光,试管苗可进行光合作用,吸收CO2,使密闭的培养瓶内CO2浓度处于较低水平;a~b段,试管苗进入黑暗环境中,利用a点之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O2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使得培养瓶中CO2的浓度迅速升高;因a~b段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O2,使得b~c段缺少O2,且温度较低,酶活性下降,故呼吸作用减弱,释放的CO2减少,故培养瓶内CO2浓度升高缓慢;c~d段因试管苗重新受到光照,试管苗利用培养瓶在a~c段积累的大量CO2迅速进行光合作用,使培养瓶内CO2浓度迅速下降;d点后因缺少CO2,光合作用减弱,若打开培养瓶,试管苗可利用外界的CO2,光合速率上升。

(3)由(1)(2)可知,采用无糖培养基可提高试管苗的光合速率,增加光照、补充CO2均可提高试管苗对CO2的利用率,即可提高光合速率,故采用无糖培养基、增加光照、补充CO2等方法均可提高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答案:(1)光合速率光饱和点(2)O2浓度过低及温度降低使细胞呼吸减弱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了CO2提高(3)适当提高CO2浓度适当提高光照强度2.下图为某科研小组对寒富苹果叶片发育状况的研究成果,其中图2为一定温度、最适CO2浓度下的测定结果,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水在光下裂解为________。

为探究叶片发育过程中的光合生产能力,选择晴好天气,可根据单位时间O2的释放量来测定。

若在正午12:00左右测定,则净光合速率可能会降低,此时叶绿体中三碳糖含量与10:30左右相比会________。

(2)图1显示,萌发后的叶面积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这主要是细胞____________的结果。

在叶片发育的过程中,其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光合结构逐渐完善,____________逐渐增强;二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________增加较少。

(3)光补偿点是指当整株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时的光照强度。

由图2可知,寒富苹果叶片的光补偿点与__________(因素)有关。

若升高温度,则A点的变化是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无法确定”)。

解析:(1)水在光下裂解为[H]、O2,正午12:00左右,叶片气孔部分关闭,二氧化碳的吸收减少,三碳糖含量减少。

(2)叶面积不断扩大,主要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净光合速率逐渐升高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光合结构逐渐完善,光反应逐渐增强;二是随着叶片的展开和扩展,与叶片发育密切相关的细胞呼吸增加较少。

(3)寒富苹果叶片的光补偿点与叶片萌芽后的时间有关,题干中给的是一定温度,若升高温度,A点变化无法确定。

答案:(1)[H]、O2减少(2)分裂分化光反应细胞呼吸(3)叶片萌芽后的时间(叶龄)无法确定3.“茶宜高山之阴,而喜日阳之早”,安徽盛产茶叶,科技人员为提高茶叶品质和产量,对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有关研究。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植物的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____过程。

(2)如图所示,从8:00开始到10:00左右,净光合速率不断升高并出现第一个高峰。

影响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中午时分,光合速率下降,出现光合“午休”现象。

从图中的曲线分析,主要原因是气温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部分关闭,导致________。

(4)至下午15:00左右,净光合速率回升出现第二个高峰,但峰值较低,限制的主要因素可能是气温过高、呼吸作用增强、光照减弱以及________等。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查资料得知茶树喜阴湿环境,他们设想,如在茶园空隙处间行种植一些高秆作物如玉米等,不仅可以增加经济收入,还可能有效缓解茶树的光合“午休”现象。

他们欲利用学校的一块正方形茶园进行探究,请完善以下实验:①将该茶园均分为东、西两块,分别标为A组、B组,其中B组为实验组。

②____________,对两组进行相同的栽培管理。

③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分别测量A、B两组茶树的________和胞间CO2浓度。

④结果______________,则说明他们的设想是正确的,原因可能是间作玉米能提高__________,降低光照强度和局部温度,提高茶叶的胞间CO2浓度等。

解析:(1)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CO2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2)分析题图可知,从8:00开始到10:00左右,净光合速率不断升高并出现第一个高峰。

影响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逐渐增加、气温回升、CO2浓度适宜等。

(3)中午气温升高,植物为减少水分散失,气孔部分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光合速率下降。

(4)下午15:00左右,气温过高,呼吸作用增强,光照减弱以及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导致实际光合速率不高。

(5)实验目的是探究玉米是否能有效缓解茶树的光合“午休”现象,自变量为玉米,A 组为对照组不种植玉米,B组为实验组种植适量玉米。

因变量为光合速率,通过测量胞间CO2浓度和O2释放速率检测。

其他变量为无关变量,需要等量适宜控制,两组进行相同的栽培管理。

如果实验组O2释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都高于对照组,则表明间作玉米能提高空气湿度,降低光照强度和局部温度,提高茶叶的胞间CO2浓度等。

答案:(1)光反应暗反应(2)气温回升CO2浓度适宜(3)胞间CO2浓度降低(4)胞间CO2浓度较低(5)②A组不处理,B组间种适量的玉米③净光合速率④若B组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高于A组环境的空气湿度4.研究发现,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高氧及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叶绿体中的C5会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产生CO2。

这是除细胞呼吸外,植物分解有机物产生CO2的另一条途径。

请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CO2被叶绿体中的C5固定,首先形成________化合物。

(2)光照条件下,植物细胞产生CO2的另一条途径的场所有________。

(3)与黑暗相比,光照下植物体有机物的损耗量会________(“增大”或“减少”)。

(4)如图表示不同CO2浓度下温度对某植物光合速率的影响。

据图可知,高CO2浓度时,植物的光合速率较________,这可能与CO2浓度高时,________反应被抑制有关。

解析:(1)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反应生成三碳化合物。

(2)根据题干信息,植物分解有机物产生CO2的另一条途径是:光合作用细胞在光照、高氧及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叶绿体中的C5会与O2反应,产物经一系列变化后到线粒体中产生CO2,所以植物细胞产生CO2的另一条途径的场所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3)光照下,植物会通过叶绿体和线粒体加速有机物的分解,所以与黑暗相比,光照下植物体有机物的损耗量会增大。

(4)根据图形分析,高二氧化碳浓度下,植物的光合速率较高,这可能与CO2浓度高时,C5与O2反应被抑制有关。

答案:(1)C3(2)叶绿体、线粒体(3)增大(4)高C5与O25.灌浆期是农作物开花后有机物储存在子粒中的一个阶段,当有机物含量不再增加时,灌浆期结束。

研究发现温度对小麦子粒干重的影响与小麦灌浆期的长短有密切关系。

某科研小组在温室条件下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中15/10 ℃、21/16 ℃、30/25 ℃分别表示三组不同的昼夜温度组合)。

请据图回答:(1)由曲线可看出,小麦子粒干重最大的为________组合,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冬小麦一般在五月初进入灌浆期,请据图推测小麦灌浆期时间为________天。

如果在此期间遇到连续高温干旱的天气,小麦灌浆期会________,子粒干重________。

(3)如果灌浆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小麦子粒的干重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解析:(1)据图,小麦子粒干重最大的为15/10 ℃组合,原因是灌浆期最长。

(2)由五月初的环境温度推出灌浆期时间为30~40天,如果在此期间遇到连续高温干旱的天气,小麦灌浆期会缩短,子粒干重减少。

(3)如果灌浆期间遇到连续的阴雨天,小麦子粒的干重会减少,原因是光照弱,光合作用强度降低,有机物积累量减少。

答案:(1)15/10 ℃15/10 ℃昼夜温度组合,灌浆期最长(2)30~40(答案处于此范围内均可)缩短减少(3)减少光照弱,光合作用强度降低,有机物积累量减少6.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研究某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到下图所示结果。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图表明影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当光照强度为5 klx时,与25 ℃相比,15 ℃条件下叶绿体产生O2的速率________。

(2)在25 ℃条件下,AB段光合作用较弱是由于________,导致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____________不足,从而限制了暗反应的进行。

(3)为探究叶绿体在光下利用ADP和Pi合成ATP的动力,科学家在黑暗条件下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测叶绿体中形成ATP的动力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