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谈武王伐纣的另一种解读 讨伐纣王缺乏正确理由
历史趣谈武王伐纣真相是什么 武王伐纣胜利原因是什么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武王伐纣真相是什么武王伐纣胜利原因是什么
导语:武王伐纣的真相是什么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关于这场战争无人不知,很多人都认为武王伐纣是一场“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将
武王伐纣的真相是什么
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事件,关于这场战争无人不知,很多人都认为武王伐纣是一场“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将周武王写的英明神武,再加上一个神仙级别的姜子牙,而把商纣王写的却是如此昏庸不堪,事实真如此吗?
武王伐纣按照历史上来说,这场战争是如此的,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武王趁着伐纣的好时机,也就是商朝大军在讨伐东夷的时候,在牧野的地方和众诸侯宣读了商纣王的种种罪行,于是决定替天行道率领约4.5万的大军准备攻打商朝。
这个时候商朝的奴隶纷纷倒戈,周朝不攻自破,轻而易举的取得了胜利。
其实武王伐纣的真相并非如此,商纣王并非因昏庸无能才丧失商朝。
武王伐纣如此顺利其实都是一个叫做胶鬲的人物在从中作祟。
胶鬲是当时最大的盐商,可以用巨富来形容他。
古代的战争从来都离不开经济,商纣王在讨伐东夷的时候,耗费了很多钱财,国力空虚,于是周文王举荐了胶鬲,帮助了商纣王摆脱困境。
胶鬲是周文王的人,在周文王死后,武王即位,开始了灭商计划,而胶鬲这个人成为了周武王的卧底,和他商议灭商计划,并答应了他事成之后,可以为官等条件。
回到商朝之后,胶鬲就开始行动,成功的将能征善战的大臣都派到了东夷作战,等到周武王伐纣时,当时的70万商军都是他带领的,纷纷倒戈也就顺理成章了。
武王伐纣的真相就是这样的,并非奴隶自己主动倒戈,而是人为的作用。
生活常识分享。
武王伐纣读后感
武王伐纣读后感《武王伐纣》是一部关于商朝末年的历史传奇,讲述了商纣王暴虐无道,导致商朝灭亡,周武王带领众多诸侯联军最终推翻商朝,建立了周朝的故事。
这部作品不仅是一部历史传记,更是一部关于正义与邪恶、勇气与智慧的故事。
通过阅读《武王伐纣》,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悲壮和人性的复杂。
在这部作品中,商纣王被描述为一个残暴无道的暴君,他沉湎于声色犬马,肆意压榨百姓,对待臣下更是残忍无情。
他的行为导致了商朝的衰落和灭亡,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与之相对的是周武王,他是一个有着高尚品德和智慧的君主,他不仅有勇气和决心推翻商朝,更有着谋略和智慧,最终取得了胜利。
通过对比这两位君王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正义与邪恶、勇气与智慧的对比,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历史的发展规律和人性的复杂性。
除此之外,《武王伐纣》中还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情节,比如周武王在伐纣之前,曾数次派使者去商纣王那里劝说他改过自新,但商纣王却置之不理,甚至斩杀了周武王的使者。
这种对比显得更加鲜明,也更加突出了商纣王的暴虐和无道。
另外,书中还有许多关于忠臣义士的感人故事,他们不畏强暴,坚守信念,最终为正义和民族利益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这些故事无不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和伟大,也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通过阅读《武王伐纣》,我不仅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更对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在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正义的力量和人性的复杂,也更加明白了历史的悲壮与伟大。
同时,这部作品也让我深刻地反思了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比如权力的滥用、腐败的弊端,以及对正义和良知的追求。
在这个充满挑战和诱惑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学习《武王伐纣》中那些忠臣义士的精神,坚守信念,追求正义,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的来说,《武王伐纣》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历史传奇,它不仅展现了历史的悲壮和伟大,更让我们对人性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也可以更好地反思当今社会的一些问题。
初三历史备考知识:武王伐纣
20XX年初三历史备考知识:武王伐纣商纣王的暴政,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
下面小编收集整理的初三历史《武王伐纣》的备考知识以供大家学习。
初三历史备考知识:武王伐纣1、纣王的暴政建议教师让学生回忆夏桀的暴政,使学生理解凡是违背历史发展潮流、违背人民意志实施暴政的统治者最终都会遭到人民的反对的。
2、周国的强盛让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周国强大的原因,从而使学生明白周的发展、强大是周人经过艰苦奋斗,和特别是领导者重视人才的而得来的。
3、武王伐纣为什么武王伐纣是一次正义的战争?①商纣王的暴政,使商朝统治已成为历史发展的绊脚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断反抗和阵前倒戈。
②周武王顺应民心,联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纣,解除了商纣对奴隶和平民的残暴统治,有利于历史的进步。
③是否顺应民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战争的重要标准。
1/ 3初三历史备考知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
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初三历史备考知识:早期国家的形成1、禅让制和世袭制的比较统治者产生方式特点禅让制民主选举“天下为公”世袭制父死子继“家天下”2、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是一部代表奴隶主意志的法律?①法典规定了奴隶主对平民和奴隶所享有的特权;②法典规定了奴隶可以买卖、抵债,使奴隶买卖合法化;③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④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⑤法典保护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利益。
3、《汉谟拉比法典》对当时的意义:是国家出现后的产物,是镇压劳动人民反抗、加强和巩固王权统治的工具,是维护奴隶2/ 3制统治秩序的工具。
武王伐纣读后感
武王伐纣读后感《武王伐纣》是一部反映商朝末年历史故事的史诗,描绘了武王姬发伐纣王的壮举,展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衰更替。
通过阅读这部史诗,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人性的复杂,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崛起和衰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史诗以武王姬发领导商朝的诸侯联军伐纣王为主线,展现了商朝的衰落和周朝的兴起。
在史诗中,武王姬发是一个英雄般的形象,他勇猛无畏,智勇双全,带领诸侯联军最终推翻了纣王的暴政,建立了周朝。
而纣王则是一个暴虐无道的君主,他残暴虐待百姓,荒淫无度,最终导致了商朝的覆灭。
史诗通过对这两个形象的对比,展现了善恶得报的道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衰规律。
通过阅读这部史诗,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
古代的战争是残酷而血腥的,人们为了权力和利益不惜一切代价,这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灾难。
史诗中描写的战争场面让我震惊和心痛,也让我深刻反思了人类的本性和社会的发展。
历史的沉重教训告诉我们要珍惜和平,追求和谐共处,而不是用战争和暴力解决问题。
史诗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古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历了无数次的兴起和衰落。
商朝的覆灭和周朝的建立,反映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规律。
史诗中描绘的商朝末年的社会动荡和政治黑暗,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也让我更加珍惜和热爱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总的来说,通过阅读《武王伐纣》,我对历史和文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史诗中的英雄形象和历史事件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人性的复杂,也让我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衰更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历史和文明,为我们的未来提供更多的启示和指引。
武王伐纣的历史典故
武王伐纣的历史典故【范文一】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典故之一,这段历史发生在3000年前的商朝。
当时,商纣王独裁暴虐,国家危在旦夕。
于是商朝帝族姜氏在周幽王的支持下发动了反抗战争,最终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周朝。
首先,我要谈到这段历史的关键人物武王。
武王是周武王的弟弟,他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军事家,他不仅拥有英勇的战斗力,而且善于战略谋划。
在伐纣之前,武王还进行过几次小规模的征战,积累了丰富的作战经验。
这段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武王率领诸侯军队征讨商纣王。
当时,商纣王已经弱化,但是他手中还有一支强大的军队和大量的财富。
面对商军士气低落的情形,武王采取了灵活的战术,首先攻陷了商纣王的重要城池牛首山,使商军失去了士气。
最终,在武王的指挥下,各诸侯联军合力攻克了殷都,大陆大约五千年的家天下结束。
关于写作重点,我认为在描述历史事件中必须注意事实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在描述武王伐纣事件时,要突出武王的英勇和战略谋划,同时注意表现商纣王暴虐和手中仍有一定军队的情况。
此外,要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在使用汉字写作时,字的搭配关系要注意合理性,以便表达正确的意思。
【范文二】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典故之一,发生在商朝的末期。
当时的商纣王不仅身为商朝的皇帝,还是一个暴君和强盗,在百姓中没有任何威望。
武王此时协同多位诸侯,决定联手推翻商纣王的统治,造就了历史上的伟大事件。
对于这段历史,我认为写作重点应该突出反抗物的意义和武王英勇无畏的精神。
在文章中,要表现商纣王的暴虐和荒淫无度,凸显他不守法律,不尊重道德的丑陋形象。
同时,武王是个英俊而勇敢的人,他挑战了商军的军官和士兵,使他们的斗志低落,从而在战争中取得了胜利。
在用词方面,要注意谨慎。
文章要贯彻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为了搏效果而夸张。
同时,在文字应当根据事实慎重描写,要注意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此外,还要考虑主题表达的一致性,不能偏离表达目的。
总之,武王伐纣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事件之一,它的发生标志着商朝统治的结束和周朝的开始。
武王伐纣读后感
武王伐纣读后感首先,这部剧生动再现了周武王与商纣王之间的斗争。
周武王作为一个智勇双全的统帅,展示了他聪明才智和无敌武力的一面。
他利用诸侯的力量联合起来,打败了商纣王的势力,最终推翻了商朝的统治。
而商纣王则是一个残暴无道的君王,他贪图享乐荒淫无度,懒政虐民,最终导致了商朝的覆灭。
这一对比反映了善恶有报,天道好还的古老观念,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能陷入贪欲和荒淫无度的境地。
其次,剧中塑造了各色人物形象,丰富了剧情。
周武王胸怀天下,雄图大略,他冷静沉着、富有远见,率领诸侯推翻商朝的统治。
而商纣王则是一个典型的暴君形象,他残暴好杀,深受内外臣子的憎恶。
而在周武王的助力下,纣王的儿子纷纷起兵反对自己的父亲,试图推翻纣王的统治。
同时,剧中还有一些有趣的角色,如吕洞宾、何仙姑等仙侠角色。
他们形象鲜明,性格迥异,给剧情增添了一些幽默和趣味。
此外,剧中的服装、道具设计精美细致,再现了商朝时期的风貌。
周朝的服饰以大裂袍为主,颇具古代的气息。
而商朝女性辫子的梳法和头饰也十分精致,展现了时代的特点。
在道具方面,剧中的古代兵器、宫殿、陵墓等都栩栩如生,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这些精心考究的细节,对于展现历史场景和文化背景极为重要,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古代历史的氛围。
最后,这部剧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通过周武王伐纣的故事,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于专权统治和暴政的抵抗精神。
周武王凭借聪明才智和正义之心,推翻了商纣王的专制统治,开启了周朝的统治时期。
这个故事蕴含着对正义和公平的追求,对于当代社会对于政权及统治者的反思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综上所述,《武王伐纣》是一部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的优秀电视剧。
通过对周武王的英勇智谋和推翻暴政的决心的展现,让观众对古代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同时,剧中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精美的服装道具设计以及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传承和弘扬,都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使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时光。
历史趣谈:武王伐纣并非名正言顺?纣王是否残暴饱受质疑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武王伐纣并非名正言顺?纣王是否残暴饱受质疑导语:关于商纣王,大家都知道他是暴君,天怒人怨,然而,为什么史上不少人还指责周武王的义举呢?只能说,历史是很复杂的。
纣王固然残暴,但有没关于商纣王,大家都知道他是暴君,天怒人怨,然而,为什么史上不少人还指责周武王的义举呢?只能说,历史是很复杂的。
纣王固然残暴,但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呢?子贡就对此产生过怀疑。
武王伐纣武王入殷,闻殷有长者,武王往见之,而问殷之所以亡。
殷长者对曰:“王欲知之,则请以日中为期。
”及期弗至,武王怪之。
周公曰:“吾已知之矣。
此君子也,义不非其主。
若夫期而不当,言而不信,此殷之所以亡也。
已以此告王矣。
”明冯梦龙《智囊·知微卷五》话说周武王率军灭掉商朝,也就是殷朝,为了安抚当地民众,他特意接见了一些贤达和长者,听取不同的意见,以吸取商朝灭亡的教训。
事实上,灭了商朝,占了商的地盘后,周武王心里还多少有点发虚。
关于商纣王,大家都知道他是暴君,天怒人怨,然而,为什么史上不少人还指责周武王的义举呢?只能说,历史是很复杂的。
纣王固然残暴,但有没有夸张的成分呢?子贡就对此产生过怀疑。
况且,周的军队进入殷商的地盘,等于是一个国邦侵入另一个国邦,因此伯夷、叔齐扯住姜子牙的马,以君臣之义相告。
并不是这两位老人迂腐,而是他们根本就不赞同周朝军事占领商朝。
而且,商朝的人还有一点不服气:周朝之所以顺利灭商,是因为商朝的主力作战部队在远征东夷,来不及回防国都所致。
周朝灭亡商朝,不像一些书籍上写的那样名正言顺,周武王心里头虚,于是就拜访当地的长者,请教商朝灭亡的原因。
一位普通的民间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趣谈:千古奇冤!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千古奇冤!还原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
导语:在中国历史上,商纣王和夏朝的亡国之君桀一直都是暴君的代名词,我们多数人也都传承着这个观点。
然而,历史上为纣王翻案的声音一直没有断过
在中国历史上,商纣王和夏朝的亡国之君桀一直都是暴君的代名词,我们多数人也都传承着这个观点。
然而,历史上为纣王翻案的声音一直没有断过。
历史上真实的商纣王究竟是怎样的?
商纣王历来被认为是荒淫无道的暴君典型。
然而毛泽东却认为把他看作坏人是错误的,他其实"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
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有功的。
"他的失败只是在于"俘虏政策做得不太好"。
这是近代为数不多的敢给纣王平反的人。
牧野之战的风云际会与喧嚣变幻,在后代史书上却被搞得模糊不清。
《尚书》中说这次战役的牺牲是"流血漂杵、赤地千里"。
我们看到的是战死者的血流成河,敌人踏着他们的血尸像洪水一样涌上来,商人拼死扞卫政权,周人则用极其残酷的手段夺取之。
周武王为了解释自己伐纣的合理性,在《尚书》中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
第一是酗酒;
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
第三是登用小人;
第四是听信妇言;
第五是信有命在天;
第六是不留心祭祀。
编者以为这些罪状不管放在哪个朝代都不算严重,也完全没有后人形容纣王时的荒淫残暴。
用现代价值观判断,甚至富于进步意义。
如"
生活常识分享。
【历史故事】武王伐纣的历史误读:武王观兵是司马迁编的故事
【历史故事】武王伐纣的历史误读:武王观兵是司马迁编的故事《尚书・周书・泰誓序》说:“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作《泰誓》三篇”。
孔安园在传“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句时说:“周自虞、芮质厥成,诸侯并附,以为受命之年,至九年而文王卒。
武王三年服毕,观兵孟津,以卜诸侯伐纣之心。
诸侯佥同,乃退以示弱”。
这就是“观兵说”的来源。
孔颖达的《正义》重复了孔安国的这个说法,司马迁的《史记》也重复了孔安国的这个说法。
其实,孔安国的“观兵说”并不可信。
一则《周书》并无观兵的记载。
再则孔安国的解释,也未尽情理。
因为武王为了卜诸侯之心而出兵伐纣,是要冒很大风险的。
武王出兵伐,诸侯可能闻风而动;也可能闻风不动。
如果诸侯对武王的兴师伐纣,闻而不动,一旦纣王兵来,武王岂不轩势单而败亡?从文王为报杀父之仇,忍辱五十年;武王为削足之恨,忍辱十一年来看,武王决不会贸然出兵的。
此其一。
司马迁意会孔安国的“诸侯佥同”为“诸侯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见《史记》P120)。
按八百诸侯中,不少诸侯地居僻远之壤,在当时通讯条件尚差的情况下,武王兴兵之事,有的不可能知道;即使闻讯前往,又限于当时的交通条件,也决不会在同一个时间到达,所以说“不期而会盟津,”是不可能的。
此其二。
“诸侯佥同,乃退以示弱”,未曾交兵,即引兵而退,诸侯的心会不服的。
司马迁为圆其说,说“女未知天命,未可也”(P120)。
武王既知天命,知纣王尚未可伐,为什么自己还要出兵伐纣呢?以此说服诸侯,诸侯会心悦诚服吗?此其三。
再者武王东观兵,行前有誓师,渡河有军令。
武王造如此大的声势,纣王竟毫无反应?任其自由来,自由去,揆诸情理,也绝不会如此。
此其四。
从上面分析看来,武王“东观兵”说是不可信的。
那么孔安国的“东观兵”说缘何而生?我们且看《尚书・泰誓》对武王伐纣的记载:《泰誓序》曰:“惟十有一年武王伐殷,一月戊午,师渡孟津”。
而《泰誓》正文曰:“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
被骗三百年!揭武王伐纣背后的历史真相
[键入文字]
被骗三百年!揭武王伐纣背后的历史真相
导读:武王伐纣想必大家都是有所耳闻的,用孟子的话来说,这是一场“以至仁伐至不仁”的战争,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但是这其中却有着我们不为所知的一面。
按照几千年来的说法,这场战争是这样的:
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周武王趁着商纣王的大军征讨东夷、朝中空虚的大好时机,在牧野代替老天爷宣读了商纣王的种种罪状,决定替天行道,率领4.5 万大军准备攻打朝歌。
正在酒池肉林寻欢作乐的商纣王听说后很纳闷儿:我是天子,老天爷就是我爹,我爹有什么话不直接跟我说,干吗还要让一个外人来转告我?
不过商纣王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自然不会把“老爹”的话放在眼里,当下便召
集70 万大军(以奴隶为主),兵发牧野,让周武王看看谁才是真正的“王”。
一边是4.5 万,一边是70 万,商纣王仿佛已经看到了即将发生的一幕:15 个人围殴1 个人,拜托,不要太血腥!
这时,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不可思议的场面出现了:还没等双方交战,70 万商军便集体倒戈,杀向朝歌!
延续500 多年的商朝就这样灭亡了,没有出现期待中的大决战,却出现了一幕极其吊诡的临阵倒戈!
几千年来,这次事件被无数次地传扬,周武王就此成为明君的代表,商纣王也就此成为昏君的典范,而70 万商军的临阵倒戈,也被定论为反抗暴君的弃暗投明。
以有道伐无道,以至仁伐至不仁,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
然而,历史无数次地告诉我们,“顺理成章”的背后往往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70 万商军的临阵倒戈,看似自然,却充满了说不清的吊诡。
1。
武王伐纣是因为纣王荒淫无道?其实周人只是为了报仇!
武王伐纣是因为纣王荒淫无道?其实周人只是为了报仇!看过《封神榜》的朋友们都知道纣王在女娲像前提了淫诗,所以女娲娘娘策划了封神榜,让岐周灭掉商纣王。
当然这只是小说,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上,商周之间又是怎么开始敌对的呢?也许跟我们想象的有点不一样,其实武王伐纣并不是因为纣王的荒淫无道,而是为了复仇。
这还要从头开始说起。
【定居岐山】周人本来是一支半游牧半农耕的部落,人口不多,实力也不强。
那个时候他们总是被附近的游牧民族劫掠。
周人百姓都想要奋起反抗。
当时的周人首领是古公亶父,他就对族人们说:“民众选择首领就是为了能有人带领他们好好生活,只要首领能做到这一点,那么我和别人做首领又有什么不同呢?你们为了我去打仗牺牲,那就是我没有做到让你们好好的生活,所以我不忍心开战。
”于是古公亶父带着周人开始迁徙,最后在岐山脚下定居。
周围的部落听说古公亶父这么仁爱,也就纷纷前来投奔。
古公亶父这次迁徙让周人开始了崛起的征程,迈出了代替商朝成为天子的第一步。
他死后,他的小儿子季历继位,这个季历就是文王姬昌的父亲,武王姬发的爷爷。
【季历兴周】季历是周人兴盛的关键人物,而且也是季历开始,商周开始结仇的。
季历继位的时候商人已经开始衰落了。
在商人西北方向有一个强大游牧民族,叫做鬼方。
在商王武丁时期兴起,和商人作对了两百多年。
周人离鬼方很近,也受到其威胁。
于是季历用雷霆之势征讨鬼方,帮助商王抵挡了鬼方的入侵。
战争持续了三年,季历俘虏了二十个鬼方部族的首领。
这让他得到了商王的赏赐和承认。
在征服鬼方以后,季历继续在山西地区征讨戎狄。
收服了很多戎狄部落,壮大了自己的势力。
在季历征服余无戎之后,风头一时无两,商人西北部的戎狄之患基本都被季历平定了。
于是当时的商王册封季历为牧师,用来表彰他的贡献。
季历受封这个牧师职位又可以被叫做方伯,拥有一方诸侯之长的地位。
由于周人在西部,所以又可以叫做西伯。
这时候的周只用了两代人就成为了仅次于殷商的一方诸侯之长。
而这个成就都是季历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武王伐纣的历史典故
武王伐纣的历史典故武王伐纣的历史典故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很多优秀的典故吧,要准确理解有关典故的正确含义和使用方法,避免用错,用偏,产生笑话,影响意思表达,你知道都有哪些经典典故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武王伐纣的历史典故,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武王伐纣的历史典故1周王姬昌死后,他的第二个儿子姬发在丰京继位,称为武王,并将自己的父亲西伯昌追称为文王。
周武王拜姜尚为军师,用对待父辈的礼仪尊重他。
武王还团结自己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shì)等,使全国上下一条心,厉兵秣马,积蓄力量,准备起兵灭商。
数年后,武王率军东进。
但他没有公开打出灭商的旗号,相反却仍以商朝属国的名义,让军队在前面抬着自己父亲的木牌位,大旗上书写着西伯昌的名号,而自己也不称王,只称太子发。
武王的这种做法,显然是为了对当时的政治和军事形势进行一次虚实试探。
武王的军队东进渡过黄河来到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果然许多商朝属国的诸侯们纷纷赶来汇合,表示支持。
但武王考虑到纣王在商朝还有一定的号召力,纣王的叔父比干、兄弟箕子、微子等一批商朝的贵族大臣们还在竭力维护这个摇摇欲坠的政权,觉得灭纣的时机尚未成熟,因此,只在孟津进行了一次观兵演习,与诸侯们联络了一下感情,便带兵回到了丰京。
这时纣王的昏庸暴虐却更加变本加厉了。
有天早晨,纣王在鹿台上与妲己一起观赏风景。
此时正是隆冬天气,他们看见远处的淇水边有一老一少两个人正赤着脚在蹚水过河。
前面的老人走得很快,好像不太怕冷,而后面的年轻人却缩手缩脚,一副十分怕冷的样子。
为什么年轻人反倒不如老年人?纣王觉得奇怪。
妲己说,这是因为那老人的父母生他时很年轻,因此他的骨髓饱满、精血旺盛;而这年轻人则相反,是一对老年夫妇所生,因此他的骨髓先天就不饱满。
纣王不信,就命武士立刻去将两人抓来,当场砍开他们的脚胫骨看个究竟。
还有一次,纣王为了与妲己打赌在鹿台下路过的一个孕妇肚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又让武士马上剖开了她的肚子。
商朝牧野之战也称武王伐纣:商朝牧野之战失败原因
商朝牧野之战也称武王伐纣:商朝牧野之战失败原因商朝牧野之战也称武王伐纣:商朝牧野之战失败原因商汤建立商朝,经历六百多年后,传位至第三十一位国王帝辛(商纣王)时,已是危机四伏。
据历史记载,商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政治上帝辛耗巨资建鹿台、矩桥,造酒池肉林,使国库空虚。
宠信爱妃妲己以及飞廉、恶来等一帮佞臣,妄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诸侯臣属纷纷离叛。
军事上帝辛致力于用兵于东南夷族,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俘虏了“亿兆(上百万)夷人”,帝辛也被誉为“百克(百战百胜)”,但商军主力远征东夷,造成商都朝歌(今河南省淇县)空虚,无兵可守。
周部落本来是渭水中游的一个古老部落,居住于今陕西中部的一些地区,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逐渐发展起来。
到姬昌时,对内重用吕尚、散宜生、太颠、闳夭、南宫适等一帮贤臣,国力日强;对外姬昌宣扬德教,积极调停各方国间的争端,使诸侯纷纷依附。
姬昌趁机大搞统一战线,而各国由于要供应商朝攻打东夷的大量军队和物资,又受到商王的猜忌和钳制,早已苦不堪言,当然也乐于向“西伯”靠拢。
据《史记》记载:“天下三分,其二归周”。
公元前1055年,姬昌出兵伐犬戎。
翌年又讨伐侵凌邻国的密须,解除了伐商的后顾之忧。
公元前1053年,姬昌出兵东向攻黎(山西省长治市西南);公元前1052年,攻(今河南省沁阳市);公元前1051年,攻取了商王宠臣崇侯虎的崇国。
这三场战争胜利后,周切断了商朝同西部属国的联系。
同年,姬昌迁都于丰(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角),使国都不易受戎狄的侵扰并更有利于向东进兵。
至此,姬昌伐商的战略部署已经基本完成。
但牧野之战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建立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也没有被完全消灭。
周武王死后,武庚联合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才被完全消灭。
商朝牧野之战失败原因――商纣王残暴失政,武王行仁义之师伐之,商纣王临时组织起七十万之众,与武王的五万之师战于牧业,由于商朝军队对纣王的不满而临阵倒戈,导致了纣王牧野之战的失败,也直接导致了商王朝的灭亡。
周武王是趁商朝大军在外伐东夷,朝哥空虚之际而灭商有何史料依据?
周武王是趁商朝⼤军在外伐东夷,朝哥空虚之际⽽灭商有何史料依据?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需要提及两个前提:第⼀,我们知道,中国不曾间断的传世历史⽂献是从公元前841年开始的,在这之前的历史⽂献不成体系,或者散佚亡失。
第⼆,利⽤考古和⽂献两⽅⾯的证据,我们只还原了商王世系,殷商诸王在位的具体年数,多说并存,只能作为参考。
如:《今本⽵书纪年》记载商纣在位52年。
【注1】《夏商周断代⼯程》给出商纣帝⾟在位时间为30年。
【注2】「武王伐商」⽬前暂定为前1046年,但是,商代的年代学研究⾄今还不是很确凿,题主的这个问题,特别确凿⽆误的记载是没有的。
我们只能根据⼀些间接证据进⾏推断,结论是:帝⾟时期确实对东夷进⾏过⼤规模的⽤兵,证据来⾃有「地上」和「地下」两⽅⾯:地上的传世⽂献——如:《左传》等儒家经典⽂献的零星记载地下的考古材料——殷商的甲⾻⽂和⾦⽂与⽂献之间的互勘。
⼀般来说,因为⽂献材料的模糊和缺乏,「考古」和「⽂献」相结合的「⼆重证据法」,是研究先秦史的基本⽅法。
------------------------------------------------------------⼀、⽂献中记载的商纣征东夷殷商晚期,商纣(帝⾟)扩张东⽅,频繁⽤兵讨伐东夷,传世⽂献有零星的记载,主要来⾃儒家经典。
⽐如:《左传》记载商纣⽤兵东夷之「黎」,激起叛乱:《左传.召公四年》:商纣为黎之搜,东夷叛之。
《⽵书纪年》也记载过商纣对「黎」的⽤兵,并严刑治理:《⽵书纪年·殷纪·帝⾟·四年》:⼤搜于黎。
作炮烙之刑。
《左传》⼜⾔商纣灭亡的原因是「克东夷」:《左传·昭公⼗⼀年》:纣克东夷,⽽陨其⾝。
周⼈认为这些⽤兵是消耗国⼒的「穷兵黩武」,是商纣灭亡的原因之⼀。
所以《尚书·周书》记载,商纣虽然⽤兵平定四夷,但是夷⼈并不同⼼同德:《尚书·周书·泰誓》:纣有亿兆夷⼈,离⼼离德。
武王伐纣的历史真相!学者指出:周灭商的真实原因超出你的想象
武王伐纣的历史真相!学者指出:周灭商的真实原因超出你的想象真知堂上古史研究:公元前1044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来自于陕西偏远地区的周族,率领一群被商王朝称为蛮夷的部落,在牧野之战中打败了商纣王,消灭了商朝。
随后,周武王姬发对臣服于商的诸多方国展开了征伐,不久平定中原,迁九鼎于东都雒邑,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关于武王伐纣的故事,喜欢上古史的朋友基本上耳熟能详。
对于周武王剪商这件事,几乎所有学者都一边倒的认为:商纣王无道,所以周武王是奉天命、吊民伐罪。
周之代商,是正义取代了邪恶,是先进文化取代了落后文明。
那么,真实的历史真是这样的吗?在开始本文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两件青铜器。
一件是著名的商后期青铜器,司母戊鼎。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这些简单的记载中看到一个野心勃勃,崇尚武力的蛮族周崛起的全过程。
商王武乙三年,周的先祖古公亶父战败后投靠商朝,奉命迁居岐山。
休养生息二十一年后,周人在他的儿子季历的带领下重新开战。
从武乙二十四年开始,季历就好像开了挂一样,在短短的23年间,他先后征伐了周边七个戎狄国家(包括秦时有名的义渠国),地盘扩大了好几倍!看到这种情况,商王文丁出了一身冷汗!这个看似弱小的西鄙偏僻小部落不得了!再让他走下去,绝对会养虎为患。
于是,文丁先”嘉季历之功,锡之圭瓒、秬鬯,九命为伯,既而执诸塞库。
“也就是先给周公季历升官封赏,再把他关了起来,一直关到死。
所以后世说”文丁杀季历“。
周人也因此和商王朝结下了血海深仇。
周文王姬昌不过,说真的,周人真是挺能忍的。
俗话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但父亲季历死在商王文丁之手,姬昌并没有和商王翻脸。
他默默的拭去了眼角的泪痕,在心里发誓:”有生之年,我一定要灭商!“姬昌在文丁十二年继承了季历的周公之位。
十年后,帝辛(商纣王)即位为王。
姬昌被任命为西伯,又称西伯侯。
此时的西伯姬昌不敢再冒进,《竹书纪年》中仅有”帝辛十七年,西伯伐翟“的记载。
中国古代战争选萃及前因后果解读之三,周武王牧野伐商纣
中国古代战争选萃及前因后果解读之三,周武王牧野伐商纣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商汤当年怎么也不曾料想到、自己兴兵诛桀的历史场景,时隔数百年,又在自己子孙商纣统治末年一一重演了,这是一场令人感慨万端的悲喜剧。
商汤所建立的商王朝,历经初兴、中衰、复振、全盛、衰弱等发展阶段后,到了商纣王统治时代,已滑向全面危机的深渊。
这时的商王朝已是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内部分裂、民怨沸腾,整个社会动荡不安。
与商王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商的西方属国一周的国势却后来居上,日趋强盛。
周文王姬昌即位后,任用贤明的姜太公(吕尚)为相,“阴谋修德以倾商政”,积极进行灭商兴周的大业。
王为完成“翦商”大业,积极修德行善,广罗人才,发展经济,裕民富国,造就清明的政治局面。
他的“笃仁、敬老、慈少、礼下贤”政策,赢得了广泛拥护,巩固了内部团结。
在修明内政的同时,周还向商纣发起了政治外交攻势:请求商纣“去炮烙之刑”;争取方国,最大限度孤立商纣;颁布搜索逃亡奴隶的法令,以保护奴隶主既得利益,从而大大扩大了自己的政治影响。
在处理商周关系上,周文王大施韬晦之计,表面上装出恭顺事商的姿态,以麻痹纣王。
例如,文王曾率诸侯朝觐纣王,向其显示自己的“忠诚”;文王也兴土木,“列侍女,撞钟击鼓”,以示自己不思进取,贪图享乐。
以此欺骗纣王,诱使其放松警惕,确保灭商准备工作在隐蔽中顺利进行。
文王还在姜太公辅佐下制定了伐纣的军事战略方针。
其第一个步骤,就是除掉商室的羽翼,对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形成战略包围。
为此,文王首先将兵锋指向西北和西南,相继征服犬戎、密须、阮、共等方国,解除己方的后顾之忧。
接着又挥师东进,渡过黄河,先后荡平黎、邘、崇等商室重要属国,打通进攻朝歌的道路。
至此,周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伐纣灭商只不过是一个时间问题了。
可是,周文王自己没有能等到这一天,他因积劳成疾而于大战前夕撒手归天。
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
武王继承父亲的遗志,遵循既定战略方针,并一一予以落实,准备对商纣发起最后的一击。
武王伐纣前一个“下三滥”细节,揭开商朝灭亡真相,纣王太冤
武王伐纣前一个“下三滥”细节,揭开商朝灭亡真相,纣王太冤公元前1045年1月27日,周武王从镐京发兵,开启了其继位以来的第二次灭商之战。
与第一次孟津会盟后谨慎的下令撤兵相比,这一次军事行动堪称冒险。
首先是此前的会盟已经“打草惊蛇”,让周文王时代以服事殷的韬光养晦换来的纣王信任荡然无存。
其次,也是最要命的,周武王兵力不足。
西周在鼎盛时期,主力军队共有2支,一支是镇守东方的“殷八师”,另一支则是守卫镐京的“西六师”,西周时期每师的兵力为2500人,合计是3.5万人。
当然,这个兵力是西周强盛时期的数字。
而武王伐纣时,他治下的国家还只是西部一个邦国,远非天下共主。
《牧誓》和《吕氏春秋》都记载说,周武王有戎车三百辆(每车72人),虎贲三千。
《史记》补充说周武王还有甲士四万五千人,这些甲士应该属于诸侯联军,而非周军嫡系。
那么纣王兵力是多少呢?《史记》说是70万,这个数字应该是传抄西周文献时抄错了,实际是17万,《逸周书》也说周武王“斩首馘耳者17万多人”。
不管是70万还是17万,纣王的兵力是绝对超过周军的。
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从1月27日发兵,到2月22日和诸侯联军在盟津会师,再到28日抵达殷郊牧野,在长达32天的行军过程中,商朝方面居然没有任何军事部署,直到兵临城下了,纣王才发觉,匆忙抽调俘虏迎战。
更奇怪的是周武王行军过程中一系列的反常举动。
2月27日天降大雨,周军士卒病倒不少,军师都劝谏说:“卒病,请休之”,然而周武王不仅断然拒绝,反而下令急行军,于甲子日(28日)凌晨抵达牧野后,未作修整即下令向商军发起进攻。
结果周军的进攻异常顺利,天亮时分,周武王已经坐在了朝歌大殿上。
如果我们把武王伐纣看作是一次长途奔袭作战的话,那么周武王冒雨急行军的突然性的确符合兵法的攻敌不备。
但可惜,这种可能性并不存在。
首先是在抵达牧野之后,周武王迷之自信的交待士卒:“不得暴杀纣师之奔走者,当以为周之役也”。
长途行军未做修整的周武王,似乎提前就能料定商朝大军会有“奔走者”。
商纣王不祭祖,为何会成为武王伐纣理由?考古显示周朝隐匿了历史
商纣王不祭祖,为何会成为武王伐纣理由?考古显示周朝隐匿了历史自古王朝兴替,除了军事上的动员准备外,新兴政权所做的第一件事往往是重建法理,即找一个看似合理的推翻现政权的理由,让民众知道自己才是正统的延续。
粗略梳理,古代的“法理”(出兵借口)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吊民伐罪,替受苦受难的百姓主持公道;第二种是打出灭亡政权的旗号,如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打的就是宋朝皇室后裔的名义;第三种则是借口气数已尽,逼迫禅位,比如东汉和隋唐的灭亡就是以禅让形式落幕的。
《尚书·牧誓》曾记载了周武王在灭商前发布的动员令,其中也同样提到了纣王“俾暴虐于百姓”,看起来武王伐纣也是打着吊民伐罪的旗号。
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周武王口中的“百姓”跟秦汉以后的百姓概念是不一样的,商周时期的“百姓”一词衍生自“多生、百生”,也就是因母系传承的关系被纳入别家而成为异氏的后辈,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除王族外的其它宗族支系,并不是指代黎民百姓。
也就是说,武王伐纣其实还不算上是“吊民伐罪”,不仅如此,即使是“俾暴虐于百姓”这个出兵的理由,也是被周武王列为了最后一条。
那么周武王到底是以什么理由发动战争的呢?周武王《牧誓》列举了纣王的多条罪状,其中排在首位的是“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昏弃厥肆祀”,翻译过来就是“纣王只听信妇人的话,对祖先的祭祀不闻不问”。
听信妇言并不是重点,因为商朝原本就有妇女参与政治的传统,比如商朝历史上著名的女战神妇好,不仅能带兵出征,还能代替商王武丁主持祭祀。
所以,“妇言是用”只是因,落脚点依然是纣王不祭祖。
在“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的商周社会,不按时祭拜先祖,的确是一件可以上升到政治层面的事。
但这件事不是由殷商王族,而是由身为人臣的周武王提出来,就有越俎代庖之嫌了。
殷墟的考古发现显示,殷墟末期,即帝乙、帝辛(纣王)时期出土的祭祀卜辞大幅减少,相应的殷墟末期的人殉数量也远不及武丁等商王在位时期,这固然是一种社会进步,但也印证了周武王指责纣王不祭祀祖先的确有所依据,不是凭空捏造。
商纣王亡国的原因
商纣王亡国的原因在历史上有两种观点:一是残暴无德失国之说;另一是征战过甚为人所趁之说。
残暴无德失国之说是讲商纣王在位期间,骄纵自傲,消耗国家人力财力兴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大肆扩建的豪华宫殿园林,每天只管享乐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使得国库一天天消耗逐渐空虚。
商纣王不听取贤良忠臣的劝谏,凡是有反对他的人,就对其使用炮烙等酷刑。
残酷的对待百姓,征用民夫,杀死亲叔叔比干,囚禁贤臣箕子,不顾国内困苦,年年对外征战,因而民心尽失。
这个说法是周武王编写的,大家不用想就知道可信度如何了。
另一种说法是说商纣王在位期间为稳定统治宣传国威,所以连年对外征战,在攻克东夷后,商朝军力损耗过多,还没有来得及休整训练新军,就遭到了周武王姬发的快速袭击。
周武王姬发为了报父仇而趁机举兵伐纣,他召集了11个小诸侯国会盟进兵,出其不意,以有备攻无备。
商周牧野之战,商朝临时组织的俘虏兵阵前倒戈,周武王的联军不战而胜。
郭沫若作诗说:“勿谓殷辛太暴虐,奴隶解放实先驱。
殷辛之功迈周武,殷辛之罪有莫须。
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
”郭沫若先生认为是奴隶军的哗变才导致商朝灭亡,帝辛的功绩其实是远远超过周武王的。
孔子门生子贡就曾怀疑是有人故意把天下的罪恶都加在商纣王的头上了。
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在经过详细的考察后发现商纣王的七十多条罪恶是随着时间的往后推移,越说越多的。
也就是说,是后人穿凿附会,添加编排的。
真实可信程度相当的低。
那么,商纣王是被怎么丑化为暴君的?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胜者王侯败者贼,充分的说明了商纣王成为“暴君”的原因。
周武王灭商建周当然需要丑化自己的对手,对自身的政权进行美化了,周王朝的那些文人们可是需要按照周武王的意思把商纣王怎么丑恶怎么写。
就比如说商纣王穷奢极欲,残暴荒淫,残杀百姓,炮烙挖心,连自己的亲叔叔都杀死。
这些劣迹真是骇人听闻,人神共愤啊。
还有说商纣王专宠妲己,还把自己的王后给杀了,让妲己当王后。
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帝王怎么可能为一个女子所左右呢,说商纣王沉迷妲己因之亡国只不过是欲加之罪而已?就像夏桀和妹喜,周幽王和褒姒,唐明皇和杨贵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武王伐纣的另一种解读讨伐纣王缺乏正确理由
导语:孔夫子是反对犯上作乱的,比如张三杀了君主,孔子就在他的编年史上写为“张三弑其君”。
但如果张三杀的是一个昏君,孔子就隐去了张三的名字
孔夫子是反对犯上作乱的,比如张三杀了君主,孔子就在他的编年史上写为“张三弑其君”。
但如果张三杀的是一个昏君,孔子就隐去了张三的名字,写为“国人弑其君”。
这就叫做春秋笔法。
杀人的主体成了“国人”,是国人皆曰可杀的意思,张三是代表国人拿刀的。
“弑”是贬意词,孔子认为杀君主这种行为是不对的。
这就好比罗国齐氏被处决后,美国总统表示遗憾一样。
对于武王伐纣,因为属于犯上,孔子没有表态。
《论语》中有赞扬周武王的句子,说明孔子对武王伐纣是肯定的。
《论语》中不提伐纣之事。
只有这几句: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
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这段话首先抛掉了大前提。
“三分天下有其二”,怎么有了的?周原来的地盤只有陕西栒邑一带很小的地方。
经过古公覃父等三代人的经营,逐渐扩大了地盤。
西北一带是从少数民族手中夺取的,可以说是自己争来的。
但是江汉流域一带,却是通过恩威并用的手段使其“贰于己”的,也就是说,是用“不臣”的手段取得的。
这怎么叫“犹服事殷”呢?孔子认为,周本来具备了灭商的实力,没有提前动手,这就是最高尚的道德。
假设一个部门经理,夺走了公司三分之二的资产,只是没有夺取董事长的位置,能说他的道德高尚吗?如果这个逻辑成立的话,我们完全有理由称曹操是道德最高尚的人。
王莽和赵匡胤在篡位之前,同样也可以说是高尚的人。
实际上,周之“三分天下有其二,犹服事殷”,与春秋时列国没有灭
生活常识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