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名科学家》表格教案第2课时

合集下载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2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 2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如果说上一课是从比较抽象的角度诠释科学是什么的话,那么本课就是让学生“真刀真枪”地体会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了。

再通过学生的经历与科学家的经历做对比,找出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使抽象与具体结合,获得对科学的认识和理解。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本课的主体活动,简单有趣。

借助纸鹦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

除此之外,活动的另一层意思是让学生从几种物体站起来中领悟到“重物加在物体底部,物体才可以保持平衡,而且重心越低,物体越平稳”这个道理。

探究活动流程为:“出示一个站在指尖的纸鹦鹉——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寻找使纸鹦鹉站立的方法——纸鹦鹉也站在自己的指尖上了。

”这个活动创设的情境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迅速产生提问题的愿望,而且会使学生的问题指向比较单一、集中,易于在课堂上解决问题,适合在科学学习初级阶段对学生进行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

接下来在让更多物体站起来的活动中,课文提示用不同形状的纸片来进行尝试:拱形、三角形、龙虾、手执铅笔;还有一支真正的铅笔。

找这些物体的平衡相对于纸鹦鹉来说,要有一定的难度,纸鹦鹉只要在尾部别一个回形针就能“站起来”,而这几种物体需要用夹子,尤其是铅笔,要借助缠绕金属丝再加上夹子才行,关键是要把夹子夹在物体的底部,使重心向下。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品质的养成:保持桌面的整洁,实验井然有序(这些要求要反复提醒,逐步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后的反思也很有必要,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活动一步一步梳理出来,为下面与科学家经历的对比做准备。

“找出让鹦鹉‘站’起来与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相似之处”是总结性话题。

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是什么,感到我们的身边就有科学,自己就是一名小科学家,激励孩子们走科学家走过的路。

拓展活动的内容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制作小丑玩具。

制作成功的关键是要把重物加在小丑的两只手里面,使重心转移到小丑支撑点的下部,才能使它在线绳上保持平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做一名小科学家》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设计了一系列观察和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的魅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心。

他们在前期的学习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科学知识,对科学探究有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 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观察和实验。

2.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的操作技能。

2.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灵活运用,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实验器材、实验药品。

2.教学课件、视频资料。

3.小组合作学习表格。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教材中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中来。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分析。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了解科学实验是怎么进行的。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进一步探究科学现象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什么是科学实验,科学实验该怎么进行。

•教学难点:学生可能没有进行过科学实验,如何引导学生参与科学实验。

三、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学内容1.什么是科学实验2.科学实验应该注意什么3.实验:酸碱中和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为了让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主题有初步认识,教师在导入环节中可以通过发问、展示图片、实物等多种方式展现出科技与学生生活的关系,以此为起点,启发学生去探究科学实验的相关概念。

•发问:–你们知道科学是什么吗?–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有没有遇到过科技带给我们的便利?–你们想过怎样才能了解到科技是如何发展的吗?–…2. 学习科学实验【20分钟】了解什么是科学实验,讲解有理论说明、观察现象、设立假设、实验验证、总结结论、修正假设六个步骤。

•讲解:–首先了解什么是科学实验。

–接着讲解科学实验的进行过程,主要包括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环节。

–最后通过实例,让学生感性认识到科学实验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3. 科学实验应该注意什么【10分钟】讲解科学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如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实验后的评估。

•讲解:–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结束后的评估。

4. 实验:酸碱中和【30分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步骤:1.把红、蓝色指示剂各倒入两个杯子里,先向蓝色指示剂杯子倒少量醋,观察后加入苏打,搅拌,记录结果,其他组员也操作此步骤。

2.再向红色指示剂杯子倒少量苏打,观察后加入醋,搅拌,记录结果,其他组员也操作此步骤。

•实验表: |试验材料|观察结果| |———|———–| |蓝色指示剂+醋| | |蓝色指示剂+醋+苏打| | |红色指示剂+苏打| | |红色指示剂+苏打+醋| |5. 实验讲解【10分钟】讲解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总结发现,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理解。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课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的第一课,主题为《做一名小科学家》。

本课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科学,以及科学的特点和方法,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科学现象和问题,并通过实验、观察、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目标1.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思考能力;4.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科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3.如何进行科学实验。

四、教学过程1. 集体活动(10分钟)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一些科学问题,如“水为什么能熄灭火?”等。

2.引入课题:通过提问和介绍,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以及科学的特点和意义。

2. 教师讲解(10分钟)1.讲解“科学是什么”:生活中遇到问题,进行实验或观察,进行总结归纳得到结论的一种学科。

2.讲解“科学的特点和意义”:科学是客观的、理性的、可证实的,并且对人类的发展和物质文明有重要作用。

3.讲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出问题、进行实验或观察、总结归纳。

3. 小组活动(20分钟)1.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或观察;2.思考问题,总结归纳结果。

4. 整合讨论(15分钟)1.学生报告实验结果;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3.总结本节课内容,为下节课作铺垫。

五、教学方式本节课主要采用讲解、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营造启发性和探究性学习氛围。

六、教学评估1.知识评估:通过学生问题回答和总结归纳等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科学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力评估:通过学生的实验和观察,检查学生是否具备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评估:观察和评测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生参与实验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课件——第二课时课件

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课件——第二课时课件

侧光照射下的植物
种子长成了幼苗
鸟蛋会孵出小鸟
大雁迁徙
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课堂检测:
1.( 琴纳 )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 2.( 好奇心 )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 并驱使我们不断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3.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 正确 ) 4.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 正确 )
课后作业
思考:
气球在水中是怎样沉浮的?金鱼和它很相似吗?
10


提出问题
作出猜测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1.刚上课的时候希望“纸鹦 鹉”怎么样? 2.然后我们围绕这个问题做 了什么?
3.最后我们知道了什么?
11
我们探究让纸鹦鹉“站起来”的秘密和琴纳发
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过程?
提出问题
作出猜测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同组交流: 在生活中,你还发现了哪些科学现象?
苏教版小学科学3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一名小科学家
提问导入
科学是什么? 科学一般来说是怎样研究问题的?
提出问题
——作出猜测 ——寻找证据 ——得出结论
课堂活动学做纸鹦鹉
1.将老师发的纸贴在图画纸上;
2.沿着纸鹦鹉的轮廓将它剪下来;
3.试试让纸鹦鹉“站在手指上。
4
你们有什么要问的吗?
思考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5
科学家在提出问题后,都要想办法把问题解决 掉,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说说你们的想法。
回形针加在哪里鹦鹉能够站起来?
把你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上。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优秀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明确科学探究的对象和方法;(2)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3)通过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提出猜想,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并掌握相关知识;(3)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注意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学会基本的科学实验步骤,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过程并提出问题,促进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教学准备】教材、教具:针、毛线、创可贴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1. 导入新课。

引出学生对于“做一名小科学家”这个主题的新鲜感与好奇。

2. 提问:你们小时候有没有做过科学实验呢?怎么做的?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引导学生回忆和交流。

3. 阅读荧光笔和手摇发电机,让学生明白科学实验有时也是需要一些工具的。

二、展示1. 将生活中常用的针、毛线等材料展示出来,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它们的初步认知。

2. 示范实验过程。

从针头拨动、线头牵引、拧成弯形、吸附在磁铁上四个方面进行示范。

三、探究1. 设计实验。

教师提出问题:针怎么才能让它吸附在磁铁上?让学生们一起讨论并提出实验方案。

2. 开始实验。

教师分发活动材料,让学生自己尝试将针变成磁性物质,然后通过带着磁力的针头挑战接住纸夹、拔出抽屉等不同实验过程。

四、总结1. 总结探究。

学生们分享各自的实验经验,并总结出实验的步骤和要点。

2. 引导归纳。

教师根据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主要问题、解决方法进行总结归纳,进一步加深对针磁性的认识。

三、作业1. 思考题:你们能想到那些日常生活中利用磁性物质来实现的事情?2. 为下次实验做好准备:学生们自主设计下一次的实验。

【教学总结】学习基本科学实验步骤需要学生掌握归纳分析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针及毛线和创可贴等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辅助作用。

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名小科学家》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名小科学家》说课稿2

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名小科学家》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做一名小科学家》是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旨在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

课文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探究的,从而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操作的指导,适合小学生阅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对科学探究有一定的了解,但还不够系统。

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浓厚,渴望亲自动手实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观察、实验、分析等科学探究技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学生做一名小科学家的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进行实践操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课外阅读材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引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课文: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讲解课文中的科学探究方法,如观察、实验、分析等。

3.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科学探究方法,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运用所学科学探究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白做一名小科学家的意义。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做一名小科学家科学探究方法:八. 说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实验操作:检查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情况,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019新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科学》(2019新教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计划
.师:现在我们将这两个气球挂在平衡尺的两端。再仔细观察老师带来的2个气球,它们有什么特点?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要用相同型号的气球?
.师:所以我们要挑选型号相同的气球。但是型号相同的气球质量也可能有差别,我们可以先将2个没有装空气 的气球,挂在平衡尺的两端,进行调整,使平衡尺保持水平。然后再给其中一个气球充气。这个气球充了气后,我们 又做什么?
科学态度: 1.培养尊重证据和按照科学认知程序进行科学探究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压缩空气有关的技术应用。 【教学重点】 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 了解空气能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气球、矿泉水瓶、大头针、大烧杯、小烧杯、锥形瓶、漏斗、注射器学生材料:纸、橡皮泥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故事导入新课
5、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活动,教师还应记 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便不断的改进。
6、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7、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树立开放式的教学观念; 8、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9、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
.(将锥形瓶里的水倒掉)提问:“仔细观察,此时瓶子里还有东西吗?”
.学生汇报:有,空气
.揭示课题:那空气会不会像水一样占据空间呢?
[设计意图:利用一个童年的小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用“水占满了树洞的空间”引出本科要研究的问题“空气占据 空间吗?”]
二、操作与探究
(一)烧杯底部的纸团会湿吗?
.演示讲解实验过程,提问:把小烧杯口向下竖直的扣到水里,并完全浸入水中,纸会不会湿?猜一猜并说出理 由。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2

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2《做一名小科学家》是一节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的课程。

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观察、思考、实验和分析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对科学探究有较高的热情,而有的学生则相对较为内向,需要鼓励和激励。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观察、思考、实验和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操作、数据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思考、实验和分析问题。

2.难点:实验操作的技巧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操作: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4.互动评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源。

2.实验器材:如显微镜、试管、试剂等。

3.教学场地:实验室、教室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如魔术表演,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介绍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思考、实验和分析问题。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是否规范,并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巧。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做一名小科学家导学案教学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做一名小科学家导学案教学案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做一名小科学家》导学案教学案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做一名小科学家》导学案教学案课题一. 2做一名小科学家课型课不时刻学习目标一、能够从探讨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方法解决问题。

学会从身旁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二、找出自己切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制造的相似的地方,熟悉科学是什么。

3、树立咱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名小科学家。

重点难点一、能够从探讨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方法解决问题。

学会从身旁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二、找出自己切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制造的相似的地方,熟悉科学是什么。

学法指导课前预备教师预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预备:剪子、彩笔、夹子等;课前搜集自己最喜爱的科学家的资料。

学习进程二次备课(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一、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二、谈话:今天科学课教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教师的手上。

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二)、探讨活动:活动一、制作纸鹦鹉,探讨其中的隐秘。

一、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二、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

(或成功或失败)4、引导学生试探:鹦鹉什么缘故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如何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五、分组实验,商量可行方法。

(提示:把想到的方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六、分组汇报、评判方式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方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一、提问:除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二、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觉,寻觅相似的地方。

(1)、提问:适才大伙儿在研究其他物体是不是能站立时有什么发觉呢?(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窗们想一想看今天咱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如何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设计

2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位小科学
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

2.能够想方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科学知识
1.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制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2.明白有专门多方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学习成果:估量学生能够
●初步体验探究。

●进一步认识科学是什么。

●学习用多种形式交流收集的资料。

●体验活动有效开展,树立起做科学家的信心。

学习成果评判
概念进展
层次1:不明白科学是什么。

层次2明白科学是什么,但不能将科学家的发明制造相联系。

层次3: 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制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探究能力:明确科学是什么,体会做科学家的满足感。

层次1:学生不能从找平稳活动中体验探究。

层次2:学生能从平稳活动中体验探究,但不能与发明制造相系。

层次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家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材料:三角形、拱形硬纸片,晒衣夹子若干,铅笔(削好带尖的)
或雪糕棒、一段金属丝(要柔软一点的,用手就能缠绕的)
圆规、曲别针、各种颜色的卡纸(硬纸板)、剪刀。

教学步骤:。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做一名小家》教案——第二课时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做一名小家》教案——第二课时

小学科学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做一名小科学家》教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难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法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相关资料。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

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

二、新授1.讲科学家的故事:(1)同学们相互讲;(2)学生阅读P5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3)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

2.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我们吹泡泡的游戏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

(1)学生比较并记录;(2)学生相互交流;3.玩自己带来的玩具。

(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学生分组研究;(3)汇报交流;(4)得出结论。

科学就是这样的。

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

我们也能做科学家。

三、练习看教材第六页上的一幅图,说一说科学是什么?1.学生观察研究;2.师生讲座后得出: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四、总结科学家的研究都是从“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到“问题的发现和提出”,只要你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你也就是一个小科学家!让我们尝试象小科学家一样的工作吧!五、作业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10个科学的问题,记在书后第74页的表格里。

提出后最好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六、板书做一位小科学家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上册 做一名小科学家 3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上册 做一名小科学家 3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上册做一名小科学家 3教案苏教版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科学上册兔和猫教案鄂教版一、教学目标1.热爱小动物,乐于去研究它们的生活习性。

2.能用比较的方法,找出猫和兔的相同点,归纳出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

3.知道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吃奶长大。

4.能认识多种常见的哺乳动物。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兔的生活习性的图片,活兔或兔的剥制标本。

2.学生准备:课前有目的的观察兔的生活习性,收集有关兔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观察兔的身体特点。

教师出示观察材料,兔或兔的挂图。

(二)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教师将学生的汇报板书到黑板上。

(三)比较猫和兔的异同,揭示哺乳动物的概念。

1.将兔的特点和前面一课观察过的猫比较,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记录到课本上。

2.研讨.汇报。

3.教师小结。

像兔和猫这样的动物,身体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尾五部分,身上长毛,胎生,小动物吃它妈妈的奶长大,叫做哺乳动物。

(四)运用概念判断,认识更多的哺乳动物。

1.学生阅读课本中的图,指出课本中的这些小动物是不是哺乳动物?2.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五)单元小结。

本单元我们学习了鸟类和哺乳动物,你能说说这两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有什么不同吗?在学生比较回答后,教师小结:我们研究鸟和哺乳动物,主要是从它们的身体特点.生活习性.繁殖方式等方面去研究的。

在以后研究别的动物时,也应该从这些方面去研究,并且可以将这些方面特点相似的动物归为一类。

(六)课外拓展。

同学们课后可以选定一种动物,继续研究它的生活习必性,并写一篇研究报告。

小学教育资料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第4 页共4 页。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做一名小科学家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做一名小科学家苏教版

2.做一名小科学家【教学目标】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

2.感受并体验科学并不神秘,科学就在身边。

3.通过小组合作,不断尝试,寻找让物体站在手指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通过对比,能找出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5.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于日常生活或小制作中。

【教学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教学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不倒翁。

学生材料:三角形卡纸、夹子、纸龙虾、纸鹦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活动:让三角形“站”起来1.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科学家一般是按照一个过程进行工作的:提出问题——作出猜想——寻找证据(做实验)——得出结论那今天我们按照科学家的工作过程,一起学习做个小科学家吧!课题:做一名小科学家。

2.出示材料——一个三角形。

问题:你怎样让物体站在手指上?3.分小组尝试,如果不能完成想想有什么其他的办法。

一定要注意是手指与三角形接触。

4.很多小组发现如果只用一个三角形好像很难完成任务,老师准备了一些夹子,看看能不能帮上忙?分发夹子作为辅助材料,进一步探究。

5.小组尝试借助辅助材料能让物体站起来。

6.任务反馈:(1)请成功的小组介绍经验。

(2)请初次未成功,经调整成功的小组介绍方法。

(3)确保每个小组都过关。

评价任务设计:鼓励为主,看各小组的纪律,组员参与度和展示的效果,进行表扬和适当加分。

学情预设:1.能够正确理解“站在”手上,不是卡在手上。

2.是否能考虑到借助物体。

应对策略:利用图片展示“站”的实例,小组讨论向借助物体方向思考。

二、进一步寻找方法1.进一步探究,利用上面的方法换一个物体试试,还能让“半圆环”站起来吗?2.分小组尝试,成功的小组展示,未成功的小组可以向其他小组寻求帮助。

3.根据两次的实验,你有什么发现呢?可不可以利用刚刚的方法,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展示:纸鹦鹉、小丑、龙虾等,请小组长自己选择要完成的任务。

【表格】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名科学家表格教案第2课时

【表格】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名科学家表格教案第2课时
2、交流发现
提问:说说大家的研究发现。(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内容、方式)
旁注
四、练习展评
1、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你的指尖上。
将卡纸、夹子、铅笔、电线等物品综合起来运用,看看哪些东西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改造后,可以站立在自己的指尖上。
2、通过以上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课题
2、做一位小科学家
课型
新授
课时
2-2
授课
日期
教学
目标
1、找出自己的探究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进一步认识科学是……
2、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于日常生活或小制作中。
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我们探究让鹦鹉铅笔等保持平衡的秘密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我们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做事情!
3、怎样去制作教材P8的杂技小丑玩具
交流展示,学生反思:都经历了那些过程,刚开始怎样,后来怎样?
五、反思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很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回家做一个这样的玩具和物品吗?
教学
准备
1、学生准备自带手工制品。2、制作用硬卡纸
预习要求
试着让铅笔站起来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内容、方式)
旁注
一、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一起时纸鹦鹉站了起来,还记得是用什么方法的吗?
二、预习反馈
你能让铅笔站起来了吗?学生肯定有人做到了
三、精讲探究
1、指名几名学生上台展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么使铅笔站在了手上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02做一位小科学家word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02做一位小科学家word教案
教师出示“有秘密”的纸鹦鹉(提示:回形针不能露出来)。
师:今天的科学课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鹦鹉。为什么叫纸鹦鹉呢?一是因为它是纸做的,二是它能像真鹦鹉一样站起来。(演示:让纸鹦鹉站在圆环上或站在手指上,不会掉下来)它真的站起来了,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本课的主体活动,简单有趣。借助对科学的认识,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
2.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从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家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举一反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最后通过对比,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科学是什么,感到我们的身边就有科学,自己就是一名小科学家,激励孩子们走科学家走过的路。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和发现制作小丑玩具,学生的思维会更开阔,研究的兴趣也会更大,这样学生会越发感觉自己像个小科学家,对以后学习科学会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3.谈话:同学们回想一下今天的这节科学课,我们在刚开始上课时做了什么?(提出了问题)然后围绕提出的问题,又是怎么做的?(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怎样让一个物体站起来,我们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做事情)
三、拓展运用。
1.师: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很多物体“站”起来。
2.两人合作,想办法让纸龙虾.拱形纸片.铅笔等“站”在指尖。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章节
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做 Nhomakorabea名小科学家

【推荐】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02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3).doc

【推荐】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02做一位小科学家》教案(3).doc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章节
第一单元
教学内容
做一名小观: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科学探究:
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2.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科学知识:
1.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2.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能从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家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提出问题。
3.交流实验成果。
4.思考:通过以上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5.对比分析:你刚才玩的过程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之处?
四、课后拓展:
布置任务:用课上的发现,结合书中第8页的图制作一个杂技小丑玩具。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这个活动创设的情境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迅速产生提问题的愿望,而且会使学生的问题指向比较单一.集中,易于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接下来学生尝试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教师出示“有秘密”的纸鹦鹉(提示:回形针不能露出来)。
师:今天的科学课我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只鹦鹉。为什么叫纸鹦鹉呢?一是因为它是纸做的,二是它能像真鹦鹉一样站起来。(演示:让纸鹦鹉站在圆环上或站在手指上,不会掉下来)它真的站起来了,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是本课的主体活动,简单有趣。借助对科学的认识,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做一名小科学家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做一名小科学家苏教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教材简析:《做一名小科学家》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我们差不多上科学家》的第2课,探究纸鹦鹉站立的隐秘是本课的主体活动,借助纸鹦鹉活动,让学生经历从提出问题到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

探究活动流程为:“出示一个站在手指上的纸鹦鹉——激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查找使纸鹦鹉站立的方法——纸鹦鹉也站在自己的手指上了”;接下来让学生结合让更多物体站起来的活动,领会“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平稳”的道理。

通过学生的“让纸鹦鹉站起来”的亲身经历与科学家的经历做对比,找出两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总结出科学探究要经历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推测—查找证据—得出结论”,从具体的活动中获得对科学的认识和明白得,体会到科学并不奇异,自己就能够做一名小科学家,鼓舞学生走科学家走过的路。

学情预估:三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上一课从比较抽象的角度诠释了科学是什么,学生们也已通过“小人”活动对科学课产生了一些爱好,感受到科学就在周围,喜爱提一些“什么缘故”之类的问题;本课连续鼓舞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让学生“真刀真枪”地体会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建构起科学探究的框架,培养他们对科学探究的浓厚爱好。

创设让纸鹦鹉站起来的情境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迅速产生提问题的愿望,而且学生的问题指向比较单一、集中,易于在课堂上解决问题,适合在科学学习初级时期对学生进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训练。

本节课的重点是要把自己的探究与科学家的探究过程联系起来,建立自己对科学的感性认识;但关于三年级的小孩来说,仅仅靠嘴上的概括或比较,会杂乱而没有条理,因此利用多媒体设计了表格,随着探究问题的逐步解决,探究的步骤清晰可见,对学生明确探究过程起到了辅助作用。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让纸鹦鹉站在手指上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能找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科学家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

3、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于日常生活或小制作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展示,学生反思:都经历了那些过程,刚开始怎样,后来怎样?
五、反思拓展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很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回家做一个这样的玩具和物品吗?
提问:你准备做什么?怎么做?
学生提意见、建议,巩固前面获取的发现。
2019最新苏教版科学三上《做一名科学家》表格教案第2课时
2、做一位小科学家
课型
新授
课时
2-2
授课
日期
教学
目标
1、找出自己的探究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进一步认识科学是……
2、能将探究的结论运用于日常生活或小制作中。
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
重、难点
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与科学探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将卡纸、夹子、铅笔、电线等物品综合起来运用,看看哪些东西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改造后,可以站立在自己的指尖上。
2、通过以上活动,你有什么发现?
我们探究让鹦鹉铅笔等保持平衡的秘密和琴纳发现牛痘可以预防天花的过程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我们也能像科学家一样做事情!
3、怎样去制作教材P8的杂技小丑玩具
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
准备
1、学生准备自带手工制品。2、制作用硬卡纸
预习要求
试着让铅笔站起来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内容、方式)
旁注
一、复习回顾
上节课我们一起时纸鹦鹉站了起来,还记得是用什么方法的吗?
二、预习反馈
你能让铅笔站起来了吗?学生肯定有人做到了
三、精讲探究
1、指成功的学生再做一次,学生探索物体站立奥秘的关键过程,要求学生自己通过不断的尝试找到曲别针位置的关键点,并把你的方法记在活动记录上。
2、交流发现
提问:说说大家的研究发现。(重物在支撑点的下面,物体会“站起来”)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内容、方式)
旁注
四、练习展评
1、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你的指尖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