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_PPT课件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语文上九年级_沁园春雪_课件
合集下载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4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作者简 介
写作背 景
问题探 究
梳理总 结 艺术特 色
课外拓 展
布置作 业
作者简 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 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书法家。
6、谁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两 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 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 自信和自励,是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 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 词的主旨所在。
3、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 出?
末尾三句是虚景。从“须”这个字可以看出, 作者是借助想象来写雪后景象的。
晴天,红日照耀在白雪覆盖的源上,红白相映, 分外娇艳。
4、词的上阙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景色如此壮 美娇艳,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表现作者胸怀博大,气魄雄伟,心里充满喜欢, 豪迈奋发,境之美 修辞之美 用词之美 表达之美
情感之美 手法之美 想象之美 写景之美
学习诗词的一般方法:
晓背景 通诗意 明脉络 赏美点 夯积累
课外拓 展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1925)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 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 廓( liáo kuò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抗战胜利后公开发表。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 国民主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 后,评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 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在中国革命 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给人民以鼓舞。
毛泽东
作者简 介
写作背 景
问题探 究
梳理总 结 艺术特 色
课外拓 展
布置作 业
作者简 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 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 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诗人,书法家。
6、谁是真正的英雄人物?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两 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 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 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 自信和自励,是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歌颂,是 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 词的主旨所在。
3、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 出?
末尾三句是虚景。从“须”这个字可以看出, 作者是借助想象来写雪后景象的。
晴天,红日照耀在白雪覆盖的源上,红白相映, 分外娇艳。
4、词的上阙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景色如此壮 美娇艳,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表现作者胸怀博大,气魄雄伟,心里充满喜欢, 豪迈奋发,境之美 修辞之美 用词之美 表达之美
情感之美 手法之美 想象之美 写景之美
学习诗词的一般方法:
晓背景 通诗意 明脉络 赏美点 夯积累
课外拓 展 《沁园春·长沙》
毛泽东(1925)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 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 廓( liáo kuò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抗战胜利后公开发表。1945年8月重庆谈判期间,爱 国民主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即赠此词。柳读 后,评价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 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公开发表后,在中国革命 何去何从的紧要关头,给人民以鼓舞。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19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本词旨在赞颂无产阶级英雄,抒发词 人的远大抱负,为什么还要描写壮丽雪景 、评点历代帝王呢?
(1)描写壮丽雪景是后文抒情议论的基础。 作者描写北国的严冬雪景,表现景物的壮美, 抒发对其热爱之情,并发挥自己丰富独特的想象, 在冰雪茫茫的浩瀚画面上,呈现出阳光照耀大地 的壮美。正因为“江山如此多娇”,所以能很自 然地引出为它竞相折腰的无数英雄。
这三句是虚写,是想象中的情景,“分 外”二字透露出作者对雪后美丽风光的赞美 与热爱。
5.上阕哪几句是静景,哪几句是动景? 千里冰封
静景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动景
万里雪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上阕小结
作者描写北方雪景,视野开阔,画面 雄丽,气势宏大,气魄豪迈。目的是借景 抒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抒发为祖国而 奋斗的豪情壮志。
比高。
3.“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中“山”与 “原”都是静态之物,为什么要写其“舞”、 “驰”?
以“舞”字形容群山披雪似“银蛇”逶 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 “蜡象”奔腾跃动。这两句运用比喻的修辞 手法,化静为动,极为传神地将冰雪覆盖的 群山、高原写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4.分析“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 妖娆”三句写法上与上文的不同。
7.文中提到哪些英雄为江山折腰?诗 人是如何评论他们?
秦始皇(嬴政)
汉武帝(刘彻)
唐太宗(李世民) 宋太祖(赵匡胤)
成吉思汗(铁木真)
略输文采 稍逊风骚 只识弯弓射大雕
8.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
朝”? 最后三句为词眼,是本词的主旨所在。 作者用“往昔”与“今朝”对比,用过去的 “英雄”与当今的“风流人物”对比,突出 了“今朝”的风流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 定能不负历史使命,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创造空前的伟大业绩。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部编版)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45张PPT)
片 片 吹 落 轩 辕 台 。
燕 山 雪 花 大 如 席 ,
·
唐 韩 愈 《 春 雪 》
故 穿 庭 树 作 飞 花 。
白 雪 却 嫌 春 色 晚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本词,深入感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重点) 2、掌握本词写景、讨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品味本词准确、 凝练的词语。(难点) 3、感受作者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点明主旨,升华情感,作者以“往昔” 和“今朝”对比,突出今朝革命英雄主 宰河山的历史作用,这句是一种自励, 这是对未来创造英雄业绩的自励,又是 一种抱负和理想,抒发了词人作为无产 阶级革命领袖必将创造空前历史业绩的 自信,自励和抱负。
哪些属于实写?
• 冰:封(静态)冰雪弥漫的严冬景象 • • • 雪:飘(动态)壮阔雄奇的银装世界 • 实景 • • • 望:登高望远(统领下文,展开画卷)
“惜”中含有哪些意思?
“惜”中含褒,肯定他们,就是肯定中 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民族;
“惜”中含贬,在赞扬他们长于武功的 同时,委婉指出短于文治的缺点(略输、 稍逊、只识);
“惜”中寓志,“惜”并不是苛求古前 人,蕴含无产阶级后来居上豪迈气概, 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5、如何理解“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沁园”相传是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 的园林,曾被外戚窦宪夺取,后人作诗以咏其事。
读一读
分外妖娆(fèn)(ráo) 成吉思汗(hán) 数风流人物(shǔ) 还看今朝(hái)
• • • • 释词意: 莽莽:无边无际。 妖娆:娇艳美好。 折腰:鞠躬,倾倒。 风骚:这里用来概括广义的文化,包括政 治、经济、文化在内。 • 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 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语文上册《沁园春·雪》优课件(共19张PPT)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沁园春
背景知识 朗诵欣赏 词文简析 词文今译 艺术特色 比较阅读 人生感悟 领袖风采 书法欣赏 制作情况
写 作 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 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 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 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 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 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 首词。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
上的承作用上?启下
2、毛泽东对古代五位帝王是怎样评价的? 客观公允地评价:他们在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 进步作用,功业赫赫,为时代骄子;只可惜武功有
余,文才不足,不能成为美好河山的主宰。
3、你认为“数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中的“风流人物”指什么人?
劳动人民
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略输
稍逊 只识
惜
数 风流人物
——激情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3日星期日2022/4/32022/4/32022/4/3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32022/4/32022/4/34/3/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32022/4/3April 3,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雪
毛泽东
沁园春
背景知识 朗诵欣赏 词文简析 词文今译 艺术特色 比较阅读 人生感悟 领袖风采 书法欣赏 制作情况
写 作 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 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 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 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 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 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 首词。
1、“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
上的承作用上?启下
2、毛泽东对古代五位帝王是怎样评价的? 客观公允地评价:他们在历史上都起过一定的 进步作用,功业赫赫,为时代骄子;只可惜武功有
余,文才不足,不能成为美好河山的主宰。
3、你认为“数风流人物,还看 今朝”中的“风流人物”指什么人?
劳动人民
谢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略输
稍逊 只识
惜
数 风流人物
——激情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3日星期日2022/4/32022/4/32022/4/3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32022/4/32022/4/34/3/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32022/4/3April 3,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沁园春雪》PPT优秀课件
(四)词句品析
4、写作手法赏析 (2)从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角度“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①表现手法:“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是化静为动的浪漫 想象,显得“山”“原”活泼奔放,写出了北国雪景的壮丽雄奇。 ②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连绵起伏的山峦比作舞动的银蛇,把白雪 皑皑的高原丘陵比作奔驰的巨象,写出了北国雪景的壮丽雄奇。
(四)词句品析
1、上片的表达方式是? 描写
2、描写的是什么景?展现的是什么? 描写的是:北国雪景 展现的是:祖国山河的壮丽
3、哪个字统领上片所描写的雪景? 望
(四)词句品析
4、写作手法赏析 (1)“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三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冰封”“雪飘”一静一动相互映 衬,写出了北国雪景静穆之中又有雪花飘舞的动态美。
指文章辞藻。
(二)先明白诗歌鉴赏的三个概念
1、感情基调: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基本的情感取向,或者说情感态度。
(惆怅、悲哀、忧愁、伤感、寂寞、悲伤、深沉……喜悦、欢快……闲适、 恬淡……豪迈、奔放、热烈、激昂……)
2、意象:寄托作者主观情感的具体物象 3、意境:意象与情感融为一体的境界
(三)配乐朗诵
毛泽东的诗词题材广博,内涵深邃,文 情并茂,气势磅礴。
四
写作背景
课本P3 1936年2月,毛主席率领红
一方面军从陕北出发,准备东渡黄河,进入 山西西部。在陕北清涧海拔千米、白雪覆盖 的塬上,他面对茫茫雪野、苍茫大地,胸中 豪情激荡,写下了这首词。
五
诗歌鉴赏
(一)扫除生字词障碍
滔(tāo)滔(tāo)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ppt精美课件
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 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
人,书法家。 其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
选集》,其他已公开发行的著作有《毛 泽东书信选集》、《毛泽东农村调查文
集》、《毛泽东新闻工作文选》和《毛
泽东诗词选》等。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 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 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
江 山 如 此 多 娇
引 无 数 英 雄 竞 折 腰
惜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短于“文治”
看
今朝风流人物
文韬
武略
政治抱负:改造社会,引领时代风流
3.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 对比,“英雄”与“风流 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折
妖
腰: 鞠躬,倾倒。
娆: 娇艳美好。
词的上下两片写了什么内容?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
下片:纵论历代英雄
一、研读文本
1.请同学们阅读词的上阕,说说上阕是如何描写北方 壮丽雪景的?抒发了词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读词的下阕,想一想下阕是如何评论历史英雄的?
表达了词作者怎样的伟大政治抱负?
3.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的自况。这是词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决心登上历史舞台
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三、品析语言 1.上阕中“望”字统领到哪一句?“山舞银蛇,原驰蜡 象”,山脉怎会像银蛇在舞动,高原怎会像白象在奔 跑?
2.“须晴日”三句中,哪个字表明是虚写?试用散文化
的语言描述这三句诗的意境。 3.下阕中“惜”字包含着作者什么感情?评论了哪几位 历史人物?“略”、“稍”有什么作用?“略输”、 “稍逊”和“只识”有什么区别?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返回首页
小结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 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 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 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 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 深化。
结构
(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上阕描:写北国风光 热爱祖国河山
下阕: 评论历史人物 赞颂当今英雄
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 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 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
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 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 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 毛泽东
作者简介
毛泽东:
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 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 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 (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1976年9月9日 在北京逝世。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 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 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
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 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 样的意境?
明确:“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 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 艳、多姿多彩。
小结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 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 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 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 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 深化。
结构
(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
沁园春·雪
毛泽东
上阕描:写北国风光 热爱祖国河山
下阕: 评论历史人物 赞颂当今英雄
明确: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 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 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 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
提问: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 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 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 毛泽东
作者简介
毛泽东:
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 一个农民家庭。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 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36~1976),中国共 产党中央政治局主席(1943~1945)和中央委员会主席 (1945~1976),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 1954)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1959)。1976年9月9日 在北京逝世。
明确:“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 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 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
讨论: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 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 样的意境?
明确:“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 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 艳、多姿多彩。
第1课 《沁园春 雪》课件(共15张PPT)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活动2.为自己的诗作配上插图,设计排版,在小组内交 流展示。
任务四:点情感
忆梦
一声你好,暖了秋风; 秋风轻轻唤醒,这浅浅的忆梦。 骄阳渐渐升起;汗水洒向土里; 走廊上的笑语,我们小憩;书案下的印痕,刻着坚毅。 笔尖沙沙奏不完青春乐章,寒窗几载写不尽横竖撇捺。 时光缱绻,念不尽青葱岁月,忆往昔追梦年华。
任务五:用其妙
活动1.结合课堂所学,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升格小诗。
《沁园春•雪》 毛泽东
自学展示
活动1.各小组出示整理的生字词及其注音、释义; 活动2.介绍本首词的创作背景和发表经过。
字词释义
①莽莽mǎng :白茫茫一片。 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 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③分fèn外妖娆ráo:景色特别娇艳美好。 ④稍逊xùn风骚sāo: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意近 “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 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⑤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
活动2.思考作者选取这些意象的原因?(作者身份、意境、 情感)
原因(重点难点拨)
①作者身份:作为革命领袖人物,毛主席不仅视 野开阔,他的胸襟更为开阔,所以选取的意象都 具有宏大开阔的特点。 ②意境:气势雄浑、壮阔豪迈。 ③情感:表达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感叹与热爱。
任务二:思意象
活动3.学习《沁园春•雪》中意象的运用,选择合适的意象, 修改小诗。
一声你好,开始了初中生活。 校园的太阳;操场的汗水; 走廊的脚步;书案的印痕。 即使我园春•雪》,找出词中的韵脚。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活动2:有感情地朗读这幅群山高原图,说说它美在何处? (手法) 词语错搭
任务三:炼语言
任务四:点情感
忆梦
一声你好,暖了秋风; 秋风轻轻唤醒,这浅浅的忆梦。 骄阳渐渐升起;汗水洒向土里; 走廊上的笑语,我们小憩;书案下的印痕,刻着坚毅。 笔尖沙沙奏不完青春乐章,寒窗几载写不尽横竖撇捺。 时光缱绻,念不尽青葱岁月,忆往昔追梦年华。
任务五:用其妙
活动1.结合课堂所学,进一步完善自己的升格小诗。
《沁园春•雪》 毛泽东
自学展示
活动1.各小组出示整理的生字词及其注音、释义; 活动2.介绍本首词的创作背景和发表经过。
字词释义
①莽莽mǎng :白茫茫一片。 ②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 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③分fèn外妖娆ráo:景色特别娇艳美好。 ④稍逊xùn风骚sāo: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意近 “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 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⑤成吉思汗hán:元太祖铁木真。
活动2.思考作者选取这些意象的原因?(作者身份、意境、 情感)
原因(重点难点拨)
①作者身份:作为革命领袖人物,毛主席不仅视 野开阔,他的胸襟更为开阔,所以选取的意象都 具有宏大开阔的特点。 ②意境:气势雄浑、壮阔豪迈。 ③情感:表达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感叹与热爱。
任务二:思意象
活动3.学习《沁园春•雪》中意象的运用,选择合适的意象, 修改小诗。
一声你好,开始了初中生活。 校园的太阳;操场的汗水; 走廊的脚步;书案的印痕。 即使我园春•雪》,找出词中的韵脚。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活动2:有感情地朗读这幅群山高原图,说说它美在何处? (手法) 词语错搭
任务三:炼语言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沁园春 雪》优秀PPT课件
“惜”中寓志,蕴含后来者居上的气概以及超越历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重点探究
作者将“往昔”与“今朝”对比,“英 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 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今朝”的风流 人物不负历史使命,将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 物,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从而点明“数风 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
重点探究
第1课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道路。漫天皆 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 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 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 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重点探究
这首词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抒情,写景、 抒情之中也兼议论,而且水乳交融,不能截然分开。 上阕写景部分,严寒的冬天没有一点凄凉枯槁,恰 恰相反,北国冬天的风光雄壮、朴素、美丽动人, 令人精神奋发,豪情万丈,虽然句句写景,可是抒 情的味道很浓重。下阕评论人物,不流于枯燥,对 历史人物的评价有理有情,极有分寸。写景、议论、 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重点探究
探究一:感受诗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体会诗人的英雄气 概和壮志豪情 1.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下阕是如何过渡的? 2.词的上阕是怎样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的? 3.词的下阕是如何评论历代帝王的?为什么要评说古代帝王?
重点探究
1.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下阕是如何过渡的?
上阕:描写北国风光,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词人的远大抱负。 过渡: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从上阕写景过 渡到下阕议论。
重点探究
作者将“往昔”与“今朝”对比,“英 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 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今朝”的风流 人物不负历史使命,将超越历史上的英雄人 物,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从而点明“数风 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
重点探究
第1课 沁园春·雪
毛泽东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道路。漫天皆 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 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 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 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 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重点探究
这首词上阕着重写景,下阕着重抒情,写景、 抒情之中也兼议论,而且水乳交融,不能截然分开。 上阕写景部分,严寒的冬天没有一点凄凉枯槁,恰 恰相反,北国冬天的风光雄壮、朴素、美丽动人, 令人精神奋发,豪情万丈,虽然句句写景,可是抒 情的味道很浓重。下阕评论人物,不流于枯燥,对 历史人物的评价有理有情,极有分寸。写景、议论、 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
重点探究
探究一:感受诗歌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体会诗人的英雄气 概和壮志豪情 1.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下阕是如何过渡的? 2.词的上阕是怎样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北国严冬雪景图的? 3.词的下阕是如何评论历代帝王的?为什么要评说古代帝王?
重点探究
1.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上下阕是如何过渡的?
上阕:描写北国风光,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下阕: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词人的远大抱负。 过渡: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从上阕写景过 渡到下阕议论。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5张PPT)语文九年级上册
拟人:“欲与天公试比高”,一个“欲”字把“山”“原” 拟人化化,生动地写出它们雄心勃勃的精神风貌和昂扬奋发的 气概。
借代:“文采”“风骚”本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❸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作。上阕写景,气势磅礴、气 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 下阕议论,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抒发词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 使主题鲜明突出,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巧评英雄:一代代英雄皆短于“文治”。“俱往矣”宣告了 旧时代的一去不复返,为下文蓄势。
豪迈论今: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人民, 才算得上是创造历史、开拓未来的真正英雄。表现了毛泽东 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1 沁园春·雪
评 古 论 今
由景生“议”(承上启下)
抒纵
发论
评价五位帝王——“惜”(做铺垫)
失滔滔”,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些
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
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描写出了北国壮丽
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❷ 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喻成 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 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的美。
1 沁园春·雪
登高远眺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实中有虚 景象雄奇
胸怀万里江山:博大豪迈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比喻,化静为动 充满生机活力
欲与天公试比高。 “试比高”拟人 斗争精神
借代:“文采”“风骚”本指的是文学才华,这里指的是 广义的文化,指的是文治;“弯弓射大雕”指的是武功。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❸ 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
这是一首雄壮的抒情词作。上阕写景,气势磅礴、气 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河山的豪情。 下阕议论,由评论历史人物转到歌颂当代无产阶级英雄, 抒发词人的豪情壮志。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 使主题鲜明突出,表现出强烈的艺术效果。
巧评英雄:一代代英雄皆短于“文治”。“俱往矣”宣告了 旧时代的一去不复返,为下文蓄势。
豪迈论今: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伟大中国人民, 才算得上是创造历史、开拓未来的真正英雄。表现了毛泽东 作为革命家的伟大抱负。
1 沁园春·雪
评 古 论 今
由景生“议”(承上启下)
抒纵
发论
评价五位帝王——“惜”(做铺垫)
失滔滔”,动景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些
是实景。“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是虚
景。这样动静结合,虚实相映,描写出了北国壮丽
的风光,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写作特色
1 沁园春·雪
❷ 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比喻、对偶: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群山比喻成 一条条银蛇在舞动,把高原上的丘陵比喻成许多白象在奔跑, 既形象,又增加了动感的美。
1 沁园春·雪
登高远眺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实中有虚 景象雄奇
胸怀万里江山:博大豪迈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比喻,化静为动 充满生机活力
欲与天公试比高。 “试比高”拟人 斗争精神
九年级语文上册1沁园春雪课件(幻灯片19张)
分 外 成吉思汗 数) 千里冰封, (拉长) 万里雪飘。 (高昂)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慢)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高昂)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慢)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低沉) 略输文采; (慢)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 慢)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低、慢)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一字一顿)
山
全文赏析
概括上下阕的主要内容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 山河 下阕:纵论历史英雄,抒发了诗人的抱 负
找出过渡句,说说它的作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作用:承上启下(上下阕联系更加紧密, 使文章更加的连贯)
1、找出上阕中描写风景的句子,作者描画 了怎样的雪景?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元稹《南秦雪》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卢梅坡《雪梅》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的《行路难·其一》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 柳宗元的《江雪》
沁园春∙雪
毛泽东
1936年在陕
作者简介
化静为动的浪漫想象,使诗人眼前的大自然生机勃勃, 生动活跃。
6、上阕最后一句是虚写还是实写?从哪里可以 看出来?表现出怎样的意境? 虚景
“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是作者的想象。 写出了雪后之景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7、在如此广阔的空间描写中,展现了诗人怎
样的胸怀?在美丽的雪景下,抒发了诗人怎样 的情怀?
3、作者望到了哪些景观?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 雪》课件(37张PPT)
袖高瞻远瞩的博大胸怀和乐观精神
• 诗人是怎样由上阕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转入对历史人物 的评点的?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的 过渡句。使全词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 “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相照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出下文。“竞”字 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斗争,写尽英雄之间的相继崛 起,“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雄人物的奋 斗动机和奋斗姿态。
山、原,这些原本静止的景物,作者却写 出它们的“驰”和“舞”,这样化静为动, 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因素有三:第一,视觉因素,远望山 势绵延起伏,确有动感;第二,精神因素, 作者精神振奋,视大地也生动活泼;第三, 时代因素,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中华民 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恰如这群山高原的 性格。雪景的壮丽雄奇,神州大地的勃勃
诵读贴士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2、作者以“望”统领哪几句,都望到 了什么? 3、上阕中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是虚 景?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 腰”在结构上什么作用? 5、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 6.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各用了什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赞美祖国河山。(描写) 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下片:评论古代帝王,赞美当代英雄。(议论)
“一切景语皆情语”,毛泽东选用这些 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上阕
降雪冰冻地 区之广
寒冷程度之 烈
千里万里 冰封雪飘
望
(描写)
长城--惟余 大河--顿失 山--舞—银 原--驰—蜡
对偶夸 张
静态
须
比喻拟 人
动态
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对偶比 喻
总
分
实
• 诗人是怎样由上阕对祖国山河的赞美转入对历史人物 的评点的? •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的 过渡句。使全词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 “娇”是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相照应。“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出下文。“竞”字 写尽了英雄之间激烈的斗争,写尽英雄之间的相继崛 起,“折腰”的形象,最能概括每一个英雄人物的奋 斗动机和奋斗姿态。
山、原,这些原本静止的景物,作者却写 出它们的“驰”和“舞”,这样化静为动, 是什么因素造成的? 因素有三:第一,视觉因素,远望山 势绵延起伏,确有动感;第二,精神因素, 作者精神振奋,视大地也生动活泼;第三, 时代因素,蓬勃发展的中国革命、中华民 族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恰如这群山高原的 性格。雪景的壮丽雄奇,神州大地的勃勃
诵读贴士
沁园春· 雪
毛泽东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哪几句? 2、作者以“望”统领哪几句,都望到 了什么? 3、上阕中哪几句是实景,哪几句是虚 景? 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 腰”在结构上什么作用? 5、找出诗中最能体现本诗主旨的诗行。 6.这首词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各用了什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赞美祖国河山。(描写) 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下片:评论古代帝王,赞美当代英雄。(议论)
“一切景语皆情语”,毛泽东选用这些 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上阕
降雪冰冻地 区之广
寒冷程度之 烈
千里万里 冰封雪飘
望
(描写)
长城--惟余 大河--顿失 山--舞—银 原--驰—蜡
对偶夸 张
静态
须
比喻拟 人
动态
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对偶比 喻
总
分
实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沁园春 雪》课件 (共27张PPT)
步出夏门行·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气势磅礴
上联:壮丽山河,纵横千万里; 下联:风云历史,上下五千年。
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侵华的 魔爪正伸向中国内地;国民党反动派抱着“攘外必 先安内”的宗旨围剿着中国的正义人士。 诗人怀着急切突入战斗的决心来到当时有“抗战 中心”之称的武汉,却发现报国无门! 他深切地感悟到我们这古老的民族在解救自身的 战争中所承受的极其深重的灾难,而神州广袤的土 地和亿万生灵的命运也将要经历极为艰辛的日子。 诗人意识到这场民族解放战争通向胜利的道路是 泥泞的、寒冷的、曲折的。这一切都强烈地震撼了 诗人本已经十分动荡的内心,所以写下了《雪,落 在中国的土地上》。 1937年12月于武汉!
咳,就在如此寒冷的今夜, 无数的, 我们的年老的母亲, 都蜷伏在不是自己的家里, 就像异邦人, 不知明天的车轮, 要滚上怎样的路程? ——而且, 中国的路, 是如此的崎岖, 是如此的泥泞呀。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透过雪夜的草原, 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 无数的,土地的垦植者,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禽,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 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 拥挤在, 生活的绝望的污巷里; 中国, 饥馑的大地, 我的在没有灯光的晚上, 朝向阴暗的天, 所写的无力的诗句, 伸出乞援的, 能给你些许的温暖么? 颤抖着的两臂。 中国的痛苦与灾难, 像这雪夜一样广阔而又漫长呀!
那从林间出现的, 赶着马车的, 你中国的农夫, 戴着皮帽, 冒着大雪, 你要到哪儿去呢? 告诉你, 我也是农人的后裔—— 由于你们的,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江山/如此/ 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 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 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 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 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 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
3、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北国雪景?字里行间流露出 作 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广袤无垠,雄伟壮丽、娇艳美 好的北国雪景。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这三句描绘了 一种怎样的画面?
末尾三句是虚景。从“须”(等到)这个字可 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想象来写雪后景象的。
1)含褒义,肯定秦始皇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他们 具 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
2)含贬义,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善“ 文 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 才华 也欠缺;
3)“惜”中寓志,蕴含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以及超越 历 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3、谁是“今朝”的“风流人物”?如何理解结尾三句,作用是什么?
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 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上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词中哪部分写雪景?写的是哪里的雪景?
阙Hale Waihona Puke 赏上阙写景。写的是北国雪景。
北方的风光,千万里冰封冻,千万里雪花飘。望长城内外,只剩下无 边无际白茫茫一片;宽广的黄河上下,顿时失去了滔滔水势。山岭好 像银白色的蟒蛇在飞舞,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都 想试一试与老天爷比比高。要等到晴天的时候,看红艳艳的阳光和白 皑皑的冰雪交相辉映,分外美好。 江山如此媚娇,引得无数英雄竞相倾倒。只可惜秦始皇、汉武帝,略 差文学才华;唐太宗、宋太祖,稍逊文治功劳。称雄一世的人物成吉
3、说一说作者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北国雪景?字里行间流露出 作 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描绘了一幅冰天雪地,广袤无垠,雄伟壮丽、娇艳美 好的北国雪景。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末尾三句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字可以看出?这三句描绘了 一种怎样的画面?
末尾三句是虚景。从“须”(等到)这个字可 以看出,作者是借助想象来写雪后景象的。
1)含褒义,肯定秦始皇等人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他们 具 有雄才大略,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过巨大的影响。
2)含贬义,委婉地批评了这些英雄的不足,他们不善“ 文 治”,在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不多,个人的文学 才华 也欠缺;
3)“惜”中寓志,蕴含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以及超越 历 代英雄人物的自信。
3、谁是“今朝”的“风流人物”?如何理解结尾三句,作用是什么?
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这些人物全都过去了,数一数能建功立业 的英雄人物,还要看今天的人们。
上 1、这首词的题目是“雪”,词中哪部分写雪景?写的是哪里的雪景?
阙Hale Waihona Puke 赏上阙写景。写的是北国雪景。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32张PPT)
明确字词读音:
分( fèn )外 妖娆( yāo ráo ) 成吉思汗( hán ) 还看今朝( zhāo ) 数( shǔ )风流人物
结合课后注释与工具书,解释字意
惟: 只。 上下: 上上下下,即上游和下游。 顿: 立刻。 蜡: 白色。 须:等到。 素: 白色。 妖娆: 艳丽多姿。 竞: 争。 折腰: 鞠躬、倾倒,这里有称颂、赞美的意思。 输、逊: 都是差的意思。
——岑参 ——柳宗元 ——韩愈 ——杜甫 ——纳兰性德
沁
园
春
·
毛
雪
泽 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 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小结: 下阙主要写作者对古代英雄人物 的评价,抒发作者的伟大抱负及 胸怀。
总结:
上阙写景: 物——江山
下阙抒情: 人——英雄
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 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 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作业布置:
1,收集毛主席其他与《沁园春.雪》在写作手 法上相似的诗词,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2,品味词中所描绘的画面和作者所抒发的感 情,融入作者的写作特色,将这首词改写成一 篇小作文。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总写北国风光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上 阙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最新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24张ppt)
品读感悟——议论抒情之美
把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和历代帝王的英雄历史一笔带过,
旨在突出今天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三个字结束评古,
气势逼人。点明全词的主题。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指一个新的时代。这个新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今
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 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作者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 感情基调:作品的总的感情态度,包括欢快、忧愁、 寂寞、伤感、恬淡、闲适、激愤、激昂等。
∙雪
毛泽东
预习检查
读一读
qìn
mǎng
沁园春 莽莽
ráo
妖娆
xùn
稍逊
风 s骚āo
tāo
yāo
yǐ
hán
滔 滔 折腰 俱往 矣 成吉思汗
jiāo
guǒ fèn
一代天骄 红装素裹 分外
毛泽东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伤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悲。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
上 下精品教学资源
毛泽东
品读感悟——议论抒情之美
“引” 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秦
汉
唐
宋
成
皇
武
宗
祖
吉
思
汗
毛泽东
品读感悟——议论抒情之美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忽 视
文
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治
“略输”“稍逊”与“只识” ,“只识”的否定程度大于前两个。
毛泽东
(动景) (静景)
上 下精品教学资源
沁园春·长沙
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共33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 《沁园春·雪》
contents
目录
• 背景介绍 • 字词解析 • 句子分析 • 段落分析 • 主题探讨 • 对比与参照 • 课堂互动 • 复习巩固
01
背景介绍
课文背景
•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的一首词 ,是《沁园春》词牌中的一首。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陕 北清涧指挥红军准备渡河东征时所写,它表达了作者 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 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
• “望长城内外”和“看红装素裹 ”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示了作者对 祖国山河的深情赞美。
句子含义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 述了北国的壮丽雪景,表现了作者的豪迈 情怀。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 滔滔”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大自然的力量 和人类的渺小。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 高”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展示了高原 和群山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 畏和对未来的期许。
第二段
• 分述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苦 卓绝的战斗和生活。
第三段
• 通过比喻手法,赞扬红军的豪情壮 志和革命精神。
第四段
• 号召红军指战员珍惜和发扬自己的 成绩和光荣传统,胜利前进。
重点段落解析
• 第二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其中 又以“雪里行军情更迫”等比喻最 为生动形象地表现红军在恶劣环境 中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难的英雄气 概
02
字词解析
生字生词
沁园春
• 词牌名,也称《洞庭春色》《瑞雪图》等。
雪
• 指自然界降落的白色降水,如雨、雾等。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纯洁、高雅的品质。
莽莽
• 形容原野辽阔无垠,一片苍茫。
contents
目录
• 背景介绍 • 字词解析 • 句子分析 • 段落分析 • 主题探讨 • 对比与参照 • 课堂互动 • 复习巩固
01
背景介绍
课文背景
•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的一首词 ,是《沁园春》词牌中的一首。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陕 北清涧指挥红军准备渡河东征时所写,它表达了作者 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中国 革命前途的坚定信心。
• “望长城内外”和“看红装素裹 ”通过对比和对照,展示了作者对 祖国山河的深情赞美。
句子含义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 述了北国的壮丽雪景,表现了作者的豪迈 情怀。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 滔滔”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出大自然的力量 和人类的渺小。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 高”通过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展示了高原 和群山的动态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 畏和对未来的期许。
第二段
• 分述红军在长征途中所经历的艰苦 卓绝的战斗和生活。
第三段
• 通过比喻手法,赞扬红军的豪情壮 志和革命精神。
第四段
• 号召红军指战员珍惜和发扬自己的 成绩和光荣传统,胜利前进。
重点段落解析
• 第二段是本课的重点段落,其中 又以“雪里行军情更迫”等比喻最 为生动形象地表现红军在恶劣环境 中的英勇顽强、不畏艰难的英雄气 概
02
字词解析
生字生词
沁园春
• 词牌名,也称《洞庭春色》《瑞雪图》等。
雪
• 指自然界降落的白色降水,如雨、雾等。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比喻纯洁、高雅的品质。
莽莽
• 形容原野辽阔无垠,一片苍茫。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课《沁园春雪》课件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 大雕
2、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的不足, 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 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 不多。
3、“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 伟大气势,体现了无产阶级的 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 信念。
!
目的:陪衬当代英雄,为下文歌颂无产阶级英雄
作铺垫。
对帝王的长于武功,短于文治的评论蕴含 着后来居上,超出前人的意味。 毛主席显露出的超出历代帝王,主宰江山, 首创伟业的自信和抱负,让国民党深感畏 惧。
3、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 人物?这些英雄人物有何共性? 诗人用哪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 评价?理解、品味这个字的丰 富含义。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什么?
功业显要的封建帝王,对中国历史 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秦皇汉武,
1、肯定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 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 响。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咏雪诗句集锦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王安石《梅花》 ——柳宗元《江雪》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昆明大观楼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
历来对风流人物的认识有不同。 一是诗人自指。 二是领导人民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三是人民群众,无产阶级。
5、归纳小结
引
江 山
无 数
惜
如英
此 多 娇
雄 竞
2、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的不足, 批评他们短于“文治”,在 政治、思想、文化方面建树 不多。
3、“惜”字包含后来居上的 伟大气势,体现了无产阶级的 革命英雄必将胜过前人的坚强 信念。
!
目的:陪衬当代英雄,为下文歌颂无产阶级英雄
作铺垫。
对帝王的长于武功,短于文治的评论蕴含 着后来居上,超出前人的意味。 毛主席显露出的超出历代帝王,主宰江山, 首创伟业的自信和抱负,让国民党深感畏 惧。
3、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 人物?这些英雄人物有何共性? 诗人用哪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 评价?理解、品味这个字的丰 富含义。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 什么?
功业显要的封建帝王,对中国历史 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秦皇汉武,
1、肯定这些英雄人物的功绩, 他们在中国历史上的巨大影 响。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咏雪诗句集锦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王安石《梅花》 ——柳宗元《江雪》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昆明大观楼
上联: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 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北走蜿蜓,南翔缟素。 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
历来对风流人物的认识有不同。 一是诗人自指。 二是领导人民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三是人民群众,无产阶级。
5、归纳小结
引
江 山
无 数
惜
如英
此 多 娇
雄 竞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语文PPT课件-沁园春-雪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抵重庆,同国 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在此期间,著名爱国民主义 人士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求诗), 10月7日, 毛泽东亲手书写《沁园春·雪》赠给他 ,随即发表 在重庆《新华日报》上,轰动一时。
读准字音
分外妖娆( fèn)( ráo ) 逊( xùn ) 成吉思汗( hán ) 数风流人物( shǔ ) 还看今朝(zhāo)
减字木兰花 广昌(1930年2月)
毛泽东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相同:都写雪,都气势雄壮,风格豪迈。
不同:
(1)《沁园春》,借景抒怀,抒写革 命者的壮志豪情;《减字木兰花》,写景为 叙事,衬托红军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课堂练习
1、《心园春 雪》的体裁是__词__,其中 “沁园春”叫___词__牌,题目是___雪_。全篇的 主旨句___数__风__流__人__物__,_还__看__今__朝__。
上阕中具体写景时,运用比喻、对偶化 静为动的句子是__山__舞__银__蛇__,__原__驰__蜡__象__。。
2、比较《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与《沁园春·雪》的异同。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 腰。”承上启下,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 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给人严丝合缝, 完整无隙的感受;“折腰”本来是鞠躬、 倾倒的意思,这里有赞颂、赞美的意思, 而它比“赞美”程度更深,感受情更强烈, 更能体现出无数英雄为祖国的壮丽山河而 倾倒之情。
5、找出全词点明主旨的句子 。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课文讲解
1、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 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抒发了 词人怎样的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沁园春
背景知识 朗诵欣赏 艺术特色 比较阅读 人生感悟 春· 雪》写于1936年2 月。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 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他率领 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 又领导全党全军开展抗日战 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 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 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 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 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词里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 的热爱,表达了当今革命英 雄空前伟大的抱负和无比坚 定的信心。这首词,写景, 纵横千万里,气势磅礴,旷 达豪迈;议论,纵贯古今, 气雄万古,风流豪壮。
地域,显示 “封”字显得凝然 了博大的胸 安静,“飘”字显 怀和雄伟的 得舞姿轻盈。肃穆 气魄,可以 中有飞舞的动态, 领略到祖国 意境开阔,气魄宏 大,格调不凡。 河山的壮美。
品评上阕
上阕重在写景: 开首总写北方雪景。诗人极目远眺,只 见祖国万里河山坚冰封冻,雪花漫天飞舞。 何等壮丽! 次写长城南北大雪纷飞,白茫茫一片; 奔腾咆哮的黄河一下失去了波涛滚滚的气势。 那披雪的群山,如同无数条银蛇在舞动;秦 晋高原上绵延起伏的高山,好像一只只白象 在奔跑。它们似乎想要跟老天一比高低。多 么神奇! 接着想像雪后天晴的景象:那万道红光 普照着白皑皑的雪地,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 显得格外壮丽。
水调歌头 重上井冈山
清平乐 六盘山
(一九三五年十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 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忆秦娥 娄山关
(一九三五年二月)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 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 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沁园春 雪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 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品 读 词 义
上阕(片)
北国风光,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山舞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原驰蜡象, 原驰 欲与天公试比高。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分外妖娆。
才饮长沙水,又 食武昌鱼。万里长江 横渡,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 闲庭信步。今日得宽 馀,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 起宏图。一桥飞架南 北,天堑变通途。更 立西江石壁,截断巫 山云雨。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 界殊。
久有凌云志,重 上井冈山。千里来寻 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莺歌燕舞,更有 潺潺流水。高路入云 端,过了黄洋界,险 处不须看。 风雷动,旌旗奋, 是人寰。三十八年看 过去,弹指一挥间。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 五洋捉鳖。谈笑凯歌 还,世上无难事,只 要肯登攀。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书
法
欣 赏
领袖风采
书
法
欣 赏
盼你成才
不 会 写 诗 也 会 吟
谢 大 家 谢
熟 读 诗 歌 三 百 首
1.描写、抒情、议论有机结合。
2.动静相衬,虚实相生。
3.用词准确、精练,形象鲜明。
4.意境风格独特:气势磅礴,雄浑壮
阔,义气豪迈。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
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
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
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
秦皇汉武
宋太祖
秦始皇
唐太宗
成吉思汗
汉武帝
巧妙过渡:祖国河山是这样美好,引
品 评 下 阕
得古今英雄竞相为之奋斗,自然引出 下文。 巧评英雄:一代代英雄,长于“武 力”,短于“文治”。 “俱往矣” 宣告了旧时代的一去不复返,为下文 蓄势。 豪迈论今:只有今天在中国共产党领 导下的伟大中国人民,才算得上是创 造历史、开拓未来的真正英雄。表现 了毛泽东气吞山河、雄视千古的伟大 气魄和创造美好明天的革命豪情。
以引入、评古、论今为序, 以议论为主,结合抒情。
小 结
你喜欢这首词吗?
《 沁 园 春 · 雪 》 的 结 构 ? 《 沁 园 春 · 雪 》 的 内 容 ? 《 沁 园 春 · 雪 》 的 意 境 ? 《 沁 园 春 · 雪 》 的 情 感 ? 《 沁 园 春 · 雪 》 的 风 格 ?
艺 术 特 色
准 备 飞 往 重 庆 的 毛 泽 东
毛泽东和蒋介石谈判时的合影
发
表背
景
这首词公开发表于1945年8月。 当时抗战胜利,蒋介石假意电邀 毛泽东去重庆和平谈判。毛为了 争取和平,不顾个人安危,与周 恩来飞抵重庆,与蒋谈判。期间, 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 毛就把10年前写的《沁园春.雪》 抄给他。柳和了一首,发表在 《新华日报》,不久《新民报》 发表了毛词,引起各方关注和反 响,迅速在人民当中传颂,极大 地鼓舞了全国人民 的革命斗志和 胜利信心。据说蒋还暗中组织写 词高手,填写“沁园春”词,可 没有超过毛词的。于是他恼羞成 怒,指使一些反动文人进行诽谤 和攻击,但终于被赞扬这首词的 正气给压下去了。
横空出世,莽昆仑, 阅尽人间春色。飞 起玉龙三百万,搅 得周天寒彻。夏日 消溶,江河横溢, 念 人或为鱼鳖。千秋 奴 功罪,谁人曾与评 娇 说? • 而今我谓昆 仑,不要这高,不 昆 要这多雪,安得倚 仑 天抽宝剑,把汝裁 为三截,一截遗欧, 一截赠美,一截还 东国。太平世界, 环球同此凉热!
水调歌头 游泳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列宁
斯大林
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毛 泽 东 诗 词 欣 赏
毛 泽 东 简 介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 义者,伟大的无产阶革命家、战 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 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 书法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 民政府主席(1949~1954)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主席(1954~ 1959)。字润之,笔名子任。
下阕开头两句,起 “惜”的含义:①含褒, “引”字引出 过渡作用,前句总 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 了秦始皇、汉 今朝的风流人物:新时 ②委婉批评短于“文治”。 括上阕写景,后句 武帝、唐太宗、 代在文治和武治(文韬 宋太祖、成吉 ③表现后来者居上的伟大 启下,总领下文议 武略)方面都更具才能 思汗。这五人 气概。 和抱负的人,是人民群 论、抒情。 都是历史上杰 “略”、“稍”表明对这 出人物,是无 众,也是领导人民群众 四个英雄人物并不一概否 数英雄中的姣 进行斗争的革命家,还 姣者,都具雄 定,并非全无文采;而对 是诗人自己。这是诗人 才大略,赫赫 成吉思汗,却先扬后抑, 的自信和自励,是对中 战功,对中国 肯定其“一代天骄”,但 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的 历史的发展产 “只识”不但有惋惜之意, 生过巨大影响。 歌颂,是他们决心登上 几乎近于嘲讽了,对他缺 但一个“惜” 历史舞台的宣言。这是 字,显现出作 少“文治”的批评更严厉 全诗的主旨所在。 者对他们的遗 一些。 憾。
品 评 上 阕
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运用比喻、
拟人等修辞,描绘了雄奇壮美的
境界,借景抒情。 上 阕 小 结
作者写北方雪景,视野开阔,画 面雄丽,气势宏大,气魄豪迈。目的 是借景抒情,赞美祖国壮丽河山,抒 发为祖国而奋斗的豪情壮志。
下阕(片) 江山如此多娇,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 引无数英雄 惜秦皇汉武, 竞折腰。 腰。 惜 略输文采; 惜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 略输文采; 略 稍逊风骚。 唐宗宋祖, 一代天骄, 稍逊风骚。 稍 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 只识弯弓射大 成吉思汗, 雕。 只识弯弓射大 雕。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人生感悟
赏领袖诗词 学伟人精神 做时代骄子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gě)争流。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chà ng)寥(liá o)廓(kuo),问苍茫 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zhēng ) 嵘(ró ng)岁月稠(chó u)。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ú )。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è )飞舟!
题解 沁园春 雪
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东汉窦宪仗 势夺取沁水公主园林,后人作诗以咏 其事。此调以此得名。“雪”为题目。
毛泽东一生写过不少诗词,其中我们熟悉 的用“沁园春”填词的有《沁园春· 雪》和 《沁园春· 长沙》
熟读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 逊 风 骚
宋 太 祖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
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毛泽东诗词
题材多样,大都 与革命或建设事 业密切相关,表 现爱国主义、革 命英雄主义和共 产主义理想信念 等主题。 想像丰富奇特 , 豪放雄浑,文采 飞扬, 气势磅礴, 情操高尚,理想 抱负远大。—— 颇具伟人风范。
“驰”和“舞”, 描写雪景, 末三句是虚景, 前三句总写雪景, 由“望”字 化静为动。雪景 “须”字,借助想 把读者带进了冰天 领起:从 的壮丽雄奇,神 象,写出了雪后景 雪地、广袤无垠的 “长城内外” 天地里。创造了一 象的晴朗、娇艳、 州大地的勃勃生 到“试比 个广阔博大的意境, 多姿多彩。 机,让人倍感振 高”,展示 体现了诗人雪中赏 如此广阔的 奋,前途光明。 雪的豪迈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