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液相色谱技术进展概述

合集下载

药学专业 论文报告 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药学专业 论文报告 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摘要:本文阐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指纹图谱、气相色谱法、薄层层析及薄层扫描法、超临界流体萃取-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等八种技术在中药复方中的最新应用状况,并且提出了较有价值的未来发展建议及规划。

关键词:色谱;中药复方;应用进展中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中药复方提取物是一个较复杂的混合物。

为提高中药质量,改变传统中药剂型“大、黑、粗”的状态,让中药步入国际市场,一些现代高新工程技术正被不断地运用到中药生产中,使中药生产不但更加符合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也更加确保了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还提高了现有中草药资源的利用率。

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是目前我国医药科研人员和产业化所面临的重大任务。

中药复方制剂现代化过程中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利用现代医学、化学、药学、计算机信息学等各项现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方法和技术,从微观分子水平认识和发展中医药理论,研制出现代中药复方新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将会运用到中药复方制剂有效成分的研究上。

这些高新技术具有传统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对提高中药制剂质量、减少服用剂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对八种高新技术在中药复方研究中的应用进展作了简要综述。

1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1.1 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测检方面的应用[1]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控制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势在必行,但由于中药复方制剂成分的复杂性,给这方面的工作造成很大困难。

HPLC技术在这方面有很大优势,甘草复方制剂质量评价常以甘草酸作为指标。

用RP-HPLC以浅性回归法测定甘草酸的结果表明其含量随产地、药材粗细、质地、断面颜色的不同而异,断面越黄,质地硬脆,折断性大者甘草酸含量高,为评价甘草复方制剂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1.2 中药配伍中的应用[1]中药汤剂多为复方,每种生药又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临床共煎过程中可能产生挥发、分解、助溶、吸附、水解、取代、中和、沉淀等一系列十分复杂的化学物理变化,这些变化直接影响到制剂的疗效和毒副作用。

色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色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色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前景色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已经成为化学、生物、医药和环境等众多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从色谱技术的历史发展、基本原理和分类、应用领域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色谱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意大利科学家托皮莫•赛维盖尼发现了物质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现象,并提出了通过这种方式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 A.J.P. Martin 和 R.L.M. Synge 利用液相色谱技术分离了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奠定了现代色谱技术的基础。

此后,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两大分支逐渐发展起来。

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样品在固定相上的吸附作用或移动相中的分配作用,实现混合物中化学物质的分离。

按照固定相的不同,色谱技术可以分为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在气相色谱中,固定相是用于填充色谱柱的固体材料,样品在气相中进行分离。

而在液相色谱中,固定相通常是高效液相色谱柱上的吸附材料,样品在液相中进行分离。

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和环境等多个领域。

在化学分析中,色谱技术可以对复杂的混合物进行快速分离和定性定量分析。

在生物学研究中,色谱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纯化蛋白质、核酸和多肽等生物大分子。

在医药领域,色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安全性评价等。

在环境监测中,色谱技术可以用于分析水质、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未来,色谱技术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仪器设备的性能将进一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和分辨率将得到提升。

其次,人们对生物大分子的研究需求越来越高,对分离和纯化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将进一步推动色谱技术的发展。

此外,随着化学合成和医药研发的进一步推进,对药物和药物代谢产物的快速分析和定性定量的需求也将增加,色谱技术将在这一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总之,色谱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和分析技术,已经在化学、生物、医药和环境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色谱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色谱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色谱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色谱分析技术是一种利用分离原理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各种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色谱分析技术也不断得到改进和提高,这使得这种方法的分析效率得以提高,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展。

本文将从色谱分析技术的概述、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环保、食品、医疗和化工等行业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概述色谱分析技术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在某种固定相上进行分离,再用检测器检测的分析方法。

色谱分析技术主要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等多种类型。

目前,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分析方法。

液相色谱是将样品溶解于流动相中,在填充有固定相的柱中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气相色谱是将样品以气体状态传送入柱中,在特定的固定相上进行分离和检测的方法。

超临界流体色谱在固/液相和气/液相之间,使用超临界流体来代替传统的有机溶剂。

二、发展历程色谱分析方法最初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当时科学家发现一些天然产物在某些化学柱上可以进行分离。

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人员发明了气相色谱法。

1960年代,液相色谱法得到了发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按照这两个分支的主要发展趋势,柱填充技术、分离效率、色谱柱外直接检测技术、联用技术和大功率技术等不断得到改进,提高了色谱分析的分析速度和准确性。

三、在环保方面的应用环保领域是色谱分析技术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环境监测方面,利用色谱分析技术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空气、水、土壤等中的污染物。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检测需求量大、分离效率高、分析速度快的有机污染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例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快速分析检测有机污染物中的苯、甲苯、乙苯、二甲苯等物质的含量,进而对潜在环境污染问题的存在进行预警、预防和治理,为我们的环境监测和治理做出了贡献。

四、在食品方面的应用色谱分析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液相色谱技术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添加的化学残留物,如农药、兽药、防腐剂等。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研究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研究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研究进展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是一种现代化的、高效的分离技术。

它利用分离样品中的化学成分的物理或化学属性,通过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相互传递的过程中实现化学成分的分离。

近年来,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不断在技术细节、数据分析、纯化和检测灵敏度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液相色谱柱的发展液相色谱柱是HPLC技术的核心部分,HPLC的分离效果和方法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色谱柱的品质。

因为使样品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相互传递所需的时间取决于柱内的分离效果。

近年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涌现使得液相色谱柱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例如,阴离子交换柱有了更好的抗污染性,表面经处理的柱材料也能够更好地避免有机污染物的吸附。

二、柱外引道注射技术柱外引道注射技术是提高色谱分析速度、提高灵敏度以及降低流动相损耗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此技术是基于待分析物质的性质选择可以产生极高的浓度梯度的引道。

现在,多种柱外引道注射技术已被广泛的使用,如微量分析技术(MEMS)和尖峰式带型变形的色谱方法(systmic-sieve effect chromatograph),这两个技术都在注射控制的同步性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最近,由微型气泡引导的无毒注射技术也被用于蛋白和DNA的定性分析。

三、离线(离线联机)联用技术联用有助于更有效、安全、高分辨率的分析。

离线联用就是离线上分离了化学组分,然后用在线方法来定性或定量分析化合物(当需要在线定量分析液相中的某些组分时则是在线联用)。

在离线联用的模型中,分离过的化合物必须被固定在收集器中,只有当样品收集完成时才可重新溶解。

虽然离线联用总体上是一种昂贵的技术,但是它在处理复杂的样品时可极大地提高精度,它还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流量下降或光度漂移等还是有很多缺陷的在线方法所出现的问题。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展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展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

中药作用机制和药效研究
总结词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有助于深入探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和药效,为中药的通过分析中药在体内代谢产物的变化,可以探究中药的作用机制和代谢途径。同时,利用该技术可以 检测中药对生物体内各种代谢产物的调控作用,从而全面了解中药的药效和作用特点。这有助于推动 中药的现代化研究和临床应用,为中药的国际化和普及化奠定基础。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LC-MS 逐渐应用于环境、食品、药物等 领域,成为一种重要的分离和检
测手段。
近年来,LC-MS在仪器设备、 分离效果、检测灵敏度等方面取 得了显著进展,为复杂样品的分
析提供了有力支持。
技术的主要突破和进步
高通量分析
高分离效果
通过自动化和快速进样技术,LC-MS可以 实现高通量分析,提高了分析效率。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 展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
• 引言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进展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
的应用 • 案例分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
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 结论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广泛应 用于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随着科技的发 展,该技术在中药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为中药质量控制 、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等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
采用新型色谱填料和优化色谱条件,LCMS的分离效果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更好地 解决复杂样品中的分离难题。
高灵敏度检测
多维度分析
通过采用新型离子源和质谱检测器,LCMS的检测灵敏度得到显著提升,能够检测 低浓度的目标物。
通过串联质谱技术,LC-MS可以实现多维 度分析,提供更多的结构信息和分子量信 息。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导论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导论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导论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敏、准确的分析技术,它可以
用来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

它是一种综合
性的分析技术,可以用来分析复杂的混合物,并且可以在短时间
内完成分析。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然后用检测器测量每个成分的浓度。

液相色谱技术的基本组成部
分包括柱、检测器、泵和计算机。

柱是液相色谱技术的核心部分,它由一种吸附剂组成,可以将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分离出来。


测器是用来测量每个成分的浓度的,它可以根据每个成分的特性
来测量它们的浓度。

泵是用来将混合物送入柱中的,它可以控制
混合物的流速,从而控制分离的效果。

计算机是用来控制整个液
相色谱系统的,它可以控制柱、检测器和泵的运行,并且可以将
测量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用来分析各种混合物,如药物、食品、环境样品等。

它可以用来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析。

此外,它
还可以用来检测混合物中的有毒物质,从而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
的保障。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也受到了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柱材料、
检测器、软件等。

柱材料的发展使得液相色谱技术可以分离更复
杂的混合物,检测器的发展使得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检测更灵敏的
成分,软件的发展使得液相色谱技术可以更快地完成分析。

综上所述,现代液相色谱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敏、准确的分析技术,它可以用来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混合物中的各种成分,并且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分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展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展及其在中药中的应用
新药研发支持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新药研发中也具有广泛应用,如用于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药代动力学研究等,为新 药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
05 中药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 用
活性成分筛选与鉴定
快速筛选与分离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可以快速筛选和分离中药中的活性 成分,提高研究效率。
结构鉴定
07 总结与展望
当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领域取得成果总结
成分鉴定与质量控制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中药复杂体系的成分鉴定和质 量控制,为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代谢组学研究
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中药在体内外的代谢过程进行深入 研究,揭示了中药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
质谱技术简介
质谱(MS)是一种通过测量样 品离子的质荷比来进行分析的 技术。
质谱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和 高分辨率等特点,能够提供样 品的分子量和结构信息。
常用的质谱类型包括电子轰击 质谱、化学电离质谱、电喷雾 质谱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 质谱等。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原理及优势
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将液相色谱的 分离能力与质谱的定性分析能力相结合,提高了 分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当前中药研究面临问题
成分复杂
中药通常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其结构和性质各异, 给研究带来一定难度。
质量标准不统一
由于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方法,不同批次 或来源的中药质量存在差异。
药效机制不明确
部分中药的药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限制了其在 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药物相互作用评价
该技术可评估中药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 科学依据。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现状【文献综述】

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现状【文献综述】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应用化学高效液相色谱的发展及现状1. 色谱技术的发展历程色谱技术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俄国植物学家M.S.Tswett发表了题为“一种新型吸附现象在生化分析上的应用”的研究论文中提到了一种用吸附原理分离植物的方法,并将其命名为色谱法。

但由于这种色谱分离技术速度慢且效率低,没有受到科学界重视。

1938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德国化学家Kuhn采用Tswett色谱分离技术,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分离和结构的分析中取得了重大成果,色谱法因此得到各国科学家的关注[1]。

可以预想到,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色谱技术更是飞速发展。

随着1940年Martin 和Synge提出液液分配色谱法后,1952年James和Martin发明了气相色谱因此获得1952年诺贝尔化学奖[2]。

紧接着,通过各国科学家的努力,还分别开创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毛细管超临界色谱、毛细管电泳和电色谱等分析分离技术,使色谱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

高效液相色谱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由高压泵和键合固定相应用于液相色谱,导致了高效液相色谱的出现。

直至今日,高效液相色谱技术不断发展,并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成为分析、分离技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尖端科技。

2.高效液相色谱的构成高效液相色谱是近几十年来分析化学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这种将分离手段及检测系统相连接的分析分离技术,逐步成为在生化药物、精细化工产品、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中主要的物质分析分离方法[3]。

2.1输液系统——泵由于色谱柱很细,填充剂粒度小,因此阻力很大,为达到快速、高效的分离效果,必须要提高柱前压力,以获得高速的液流,使分析、分离更加有效率的进行。

泵为液相提供了流动相流动所必须的压力。

2.2进样系统一般高效液相色谱对于进样系统多采用六通阀进样[4]。

先由注射器将样品常压下注入样品环[5]。

然后切换阀门到进样位置,由高压泵输送的流动相将样品送人色谱柱。

样品环的容积是固定的,因此进样重复性好。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高效液相色谱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一、概述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的重要技术,具有快速、高效、灵敏度高和分辨率高等特点。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色谱理论和仪器技术的不断发展,HPLC已成为药物分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其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差异,通过高压泵将流动相推动通过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实现样品中各组分的分离。

随后,通过检测器对分离后的组分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药物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近年来,随着药物分析需求的不断提高,HPL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在药物质量控制方面,HPLC可用于药物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杂质含量的检测以及药物制剂中各组分的分离分析等。

HPLC还可应用于药物代谢产物的分析,为药物研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在药品检验中,HPLC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检验的准确性和效率,还有助于实现药品检验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同时,随着HPLC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也将不断拓展和完善。

本文旨在综述HPLC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简介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是一种重要的色谱分析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多个学科领域。

作为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HPLC以液体为流动相,通过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

在柱内,各成分因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的大小、强弱不同,而在固定相中滞留时间不同,从而先后从固定相中流出,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实现对试样的分析。

HPLC具有“四高一广”的特点,即高压、高速、高效、高灵敏度和应用范围广。

高压是因为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柱时受到的阻力较大,需要高压泵来推动流动相通过色谱柱。

色谱技术的发展

色谱技术的发展

色谱技术的发展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科学体系的不断完善,科研界已经逐渐研发出无数造福于人类的新技术,而色谱技术就是其中之一,这项技术对于物质物理属性和化学属性的分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色谱技术在近代以来的各方面发展过程做简略的介绍。

关键词:色谱技术;应用;发展色谱法是一种高效能的物理分离技术,它利用混合物中的各组分在互不相容的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的差异而使混合物得到分离的一种方法。

利用色谱分离技术再加上检测技术、定量分析的仪器就是色谱仪。

近年来多种高新技术的引入,各类色谱仪器在性能、结构和技术参数等各方面都有了极大提高。

色谱分析技术就是根据被测样品(混合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流动相、固定相和其他操作条件,利用色谱仪的分离系统将样品中的各个组分分离开来,然后利用检测系统对各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它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样品量少且速度较快、结果准确等优点,是分析混合物的有效方法。

目前比较成熟的色谱仪器主要是气相色谱仪与高效液相色谱仪两大类。

两者最显著差异就是在流动相的选择上,气相色谱仅能用于氢气、氦气等少数几种性质相近的气体,而高效液相色谱可供选择的溶剂多种多样,可通过改变其极性、黏性、pH值、浓度等调节两相之间的分配差异,进而有效地改善分离条件;另一方面,正是由于流动相的差异,导致气相色谱仪只能用于被气化物质的分离和检测,而液相色谱的样品无需气化而直接导入色谱柱进行分离、检测,特别适用于气化时易分解的物质的分离、分析。

19世纪,色谱法被化学家使用。

首先对色谱法进行详细描述的是俄国植物学家茨维特。

1906年,茨维特在研究植物色素的组成时,把含植物色素,即叶绿素的石油醚提取液注入一根装有CaCO3颗粒的竖直玻璃管中,提取液中的色素被吸附在CaCO3颗粒上,再加入纯石油醚,任其自由流下,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叶绿素中的各种成分就逐渐分开,在玻璃管中形成了不同颜色的谱带,“色谱”(即有色的谱带)一词由此而得名。

现代色谱法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化学课件)

现代色谱法分析技术—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化学课件)

分析乙苯及二甲苯三个异构体的样品,用归一化法定量结果如下,计 算各组分百分含量。
组分 峰面积A 重量校正因子
乙苯 120 0.97
对二甲苯 75 1.00
间二甲苯 140 0.96
邻二甲苯 105 0.98
(乙苯21.15%;对二甲苯17.50%;间二甲苯31.35%;领二甲苯24.00%)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内标法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目录
01 面积归一化法
02 外标法
03 内标法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什么是定量分析方法
实质是搞清楚样品里各组分含量有多少的问题 。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将组分分离后再分析含量 。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案例
怎样测出食品中的添加剂是符合标准的呢?
高效液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案例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目录
01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分析原理
02 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分析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天麻为天麻片的主药,怎么鉴别 天麻片里是否真正含有天麻呢?
功效 祛风除湿 舒筋通络 活血止痛
医学用途 治疗肢体拘挛 治疗手足麻木 治疗腰腿酸痛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01.定性分析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分析方法
课后思考
复方感冒片里主要有伪麻黄碱、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右美沙芬这四种成份,请你结合
前面所学知识,说一说如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性鉴别这四种成份呢? 如下图所示,这个样品中是否含有这四种有效成份呢?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念
高效液相色谱法概述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介
液相色谱分析是在经典的液体柱色 谱基础上,引入了气相色谱的理论;

药物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药物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药物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分析技术也在不断地创新和进步。

药物分析技术是药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研究药物的化学成分、性质、作用机制等方面,为药物的研发提供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药物分析技术的进展与应用。

一、高效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现代分析化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它以高压泵为动力,利用液相在高压下的流动性质,通过色谱柱将混合物中的化合物分离出来。

HPLC技术具有分离效率高、选择性好、灵敏度和重复性都很高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食品分析、环境分析等领域。

二、质谱技术质谱技术是药物分析领域中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它可以帮助分析人员在药物分析过程中确定药物的分子结构、给药途径、代谢途径等重要信息。

质谱技术有多种形式,如质谱联用技术、飞行时间质谱、离子阱质谱等,每种形式都具有自己的优点和应用范围。

三、荧光光谱技术荧光光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

荧光光谱技术可以通过测量药物在激发光源下发射出的荧光光谱来确定药物的化学性质、结构等信息,从而为药物的研究提供重要支持。

四、红外光谱技术红外光谱技术是以化学物质对红外光吸收为基础的一种分析技术。

通过对药物样品吸收红外光时的波长和强度进行测定,可以确定药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为药物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红外光谱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度分析、鉴别分析、结构分析等方面。

五、核磁共振技术核磁共振技术(NMR)是通过检测样品中原子核的共振信号来提供有关样品的结构和动力学信息的技术。

在药物分析中,核磁共振技术可以用于确定药物的分子结构、化学成分、代谢途径等信息,这对于药物的研制和研究非常重要。

六、电化学法电化学法是一种将电化学方法应用于药物分析中的技术。

这种方法可以利用药物分子对电极表面的反应来确定药物的化学性质和浓度,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等优点。

电化学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度检测、稳定性检测等方面。

液相色谱法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液相色谱法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液相色谱法名词解释-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分离和分析化学物质的重要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包括药物研发、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等。

它通过在固定相(填料)上溶解待测物质,利用流动的液相作为分离介质,在柱内或板内进行化学分离,最终通过检测器检测不同物质的保留时间或光谱特性,实现对化合物的分离和定量分析。

液相色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高效率的优点,能够分析复杂的混合物,并且通常能够达到微量甚至痕量水平的检测。

因此,液相色谱法已经成为现代化学分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对液相色谱法的概述、原理及应用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帮助读者了解液相色谱法的基本概念和特点,进一步探讨其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将对液相色谱法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包括液相色谱法的概述、原理和应用。

我们将详细解释液相色谱法是什么,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情况。

结论部分将对液相色谱法进行总结,强调其优势和未来发展方向。

我们将讨论液相色谱法在当今科学领域的重要性,并展望其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液相色谱法,并对其进行全面解释和解析。

通过对液相色谱法的概述、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介绍,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的分析技术。

我们将介绍液相色谱法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案例分析,以展示其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同时,我们还将总结液相色谱法的优势,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前景,为读者提供关于这一分析技术的全面了解和展望。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读者可以加深对液相色谱法的理解,并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和应用液相色谱法。

2.正文2.1 液相色谱法概述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利用液相作为固定相,通过溶质在流动液相和固定相之间的分配作用实现样品分离的方法。

液相色谱概述与基本原理

液相色谱概述与基本原理
超高效液相色谱(UHPLC)
采用更小粒径的填料,实现更高的分离度和分析速度。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
发展反相色谱柱和洗脱液体系,增强对极性化合物的分离效果。
亲水作用色谱(HILIC)
利用亲水作用力进行分离,适用于极性化合物的分离和分析。
提高分离效率和灵敏度
新型检测器
开发和应用新型检测器,如质谱检测 器、荧光检测器等,提高检测灵敏度 和选择性。
THANKS
感谢观看
按固定相的极性分

可分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正 相色谱采用极性固定相,适用于 极性物质的分离;反相色谱采用 非极性固定相,适用于非极性物 质的分离。
03
液相色谱的应用
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
液相色谱可用于分离和纯化有机化合物,如芳香烃、醇、醛、酮等, 常用于有机合成和天然产物的分离。
02
有毒有害物质分析
03
生态毒理学研究
液相色谱可用于检测工业废水、 废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为环境 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液相色谱可用于研究环境污染物 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为生态毒 理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04
液相色谱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技术创新和改进
高效液相色谱(HPLC)
通过改进色谱柱填料和固定相,提高分离效率和选择性。
微柱和纳升液相色谱
采用微柱和纳升液相色谱技术,降低 样品消耗量和流动相体积,提高分离 效率和灵敏度。
解决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复杂样品处理
发展样品前处理技术,如固相萃取、在 线萃取等,简化样品处理过程,提高分 析效率。
VS
多维液相色谱
采用多维液相色谱技术,实现更复杂的样 品分离和分析,提高分离效果和峰容量。

高效液相色谱相关技术

高效液相色谱相关技术

RP-HPLC中流动相组成与其性质的关系
离子抑制色谱(Ion Suppression Chromatography)
RCOO- + H+
RCOOH
R-NH2 + H+
+ R-NH3
流动相:缓冲液+有机溶剂
离子对色谱(Ion-pair(ed) Chromatography, IPC)
R-aq + C+aq [RC]aq [RC]org
高效液相色谱相关技术
报告人:王俊德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
内容目录
一、液相色谱进展 二、液相色谱分离模式 三、柱技术和柱选择 四、HPLC样品制备与制备液相色谱技术 五、HPLC定性定量分析 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一、 液相色谱进展
简单回顾 1970年代初,LC复苏,出现HPLC。 1990年代,HPLC仪器销售额年增长超过两位数,接近
有机:A 合成高分子
B 天然高分子(多糖凝胶) Sephadex, Argarose, 纤维素和淀粉,Chitosan C 多孔碳
几何结构
全孔,6~10nm,30nm以上
无孔微球,1~2µ m 表面多孔
分子烙印聚合物(MIP)
MIP 原理
共价键型
非共价键型
N-Cbz-L-Tyr
N-Cbz-L-Tyr
4)整体柱(Monolithic column) 单体、致孔剂、引发剂、添加剂一起在色谱柱内聚合 反应 灌注的原理 毛细管、一般分析柱、粗短柱(色谱饼)
5)膜亲和色谱(MAC)
生物专一性,选择性过滤 膜材料:尼龙膜,聚砜膜,纤维素膜 间隔臂:双环氧化物,已二胺,戊二醛 配基:氨基酸,肽,蛋白质,核酸或碱基,染料等 MAC将膜分离的低压、高通量与AC的高选择性和高分 离度结合在一起。

现代液相技术

现代液相技术

简述液相色谱的现代技术和应用近年来,新颖液相色谱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灵敏度和选择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使得复杂生物样品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检测更加准确、快速和简便。

本文将简单介绍液相色谱的现代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1.高效液相色谱(HPLC)在液相色谱中,采用颗粒十分细的高效固定相并采用高压泵输送流动相,全部工作通过仪器来完成。

这种色谱称为高效液相色谱。

根据分离机制不同,高效液相色谱可分四大基础类型:分配色谱、吸附色谱、离子交换色谱、凝胶色谱。

从应用的角度讲,以上四种基本类型的色谱法实际上是相互补充的。

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0的物质的分离主要适合选用凝胶色谱;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离子化合物的分离较适合选用离子交换色谱;对于极性小的非离子化合物最适用分配色谱;而对于要分离非极性物质、结构异构,以及从脂肪醇中分离脂肪族氢化合物等最好要选用吸附色谱[1]。

与传统的液相色谱法相比,高效液相色谱发展不仅具有高效快速的分析和分离技术,还有着灵敏度较强和选择性较好等方面的特点,因此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当中。

1.1在中药学中的应用(1)质量控制。

中药是一个多成分(包括有机成分、微量元素成分及其络合物成分)的复杂体系,并具有多效性和整体的平衡调节性。

由于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成分分析就变得较为困难。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分离和测定中药材和中成药的有效成分、活性成分或主要成分先进手段,它在这一领域的应用将促进我国中药质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和中成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尤其在指纹图谱质量标准研究方面已有大量文献报道。

(2)在治疗药物监测和药代动力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同时进行分离和定量测定的优点在治疗药物检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中体现地尤为突出。

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其及其代谢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有关。

治疗药物通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在体内还有一定的残留,同样会影响人的某些生理功能,因此进行体内药物残量分析也成为近年来新药效能研究的主要内容[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食品安全检测以及临床疾病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是以质谱仪为检测手段,集HPLC高分离能力与MS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于一体的强有力分离分析方法[1]。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电喷雾、大气压化学电离等软电离技术的成熟,使得其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更加可靠,同时,由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高沸点、难挥发和热不稳定化合物的分离和鉴定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它已成为中药制剂分析、药代动力学、食品安全检测和临床医药学研究等不可缺少的手段。

1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发展1977年,LC-MS开始投放市场;1978年,LC-MS首次用于生物样品中的药物分析;1989年,LC-MS-MS取得成功;1991年,API LC-Ms用于药物开发;1997年,LC-MS用于药物动力学筛选;1999年,API Q-TOFLC-MS-MS投放市场,大气压离子化接口的应用,彻底改变了面貌,使其迅速成为制药工业中应用最广的分析仪器[2]。

2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应用2.1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食品的营养性、保健性和安全性的关注均趋于理性化、科学化。

国家对食品的监管也愈加重视起来,因此食品监督部门在食品检测中应用了一种准确的分析手段—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近几年发展起来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集液相色谱对复杂基体化合物的高分离能力和质谱独特的选择性、灵敏度、相对分子质量及结构信息于一体而广泛应用于食品检测方面,为食品工业中原材料筛选、生产过程中质量控制、成品质量检测等提供了有效的分析检测手段[3]。

目前,LC-MS主要检测食品中农兽药的残留、食品中违禁物质和有害添加剂的检测、保健品中功效成分的检测等。

该技术在食品分析检验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液相色谱分析进展

液相色谱分析进展

目前,液相色谱分析在各种类型的液相色谱仪、进样技术、数据处理方法等 方面都取得了重要进展。
液相色谱仪的种类繁多,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离子交换液相色谱仪、凝胶 渗透液相色谱仪等。这些仪器都在特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进样技术也得到了 不断优化,如自动进样、在线样品制备等,大大提高了分析效率。此外,数据处 理方法也不断创
术,如直接进样、微流控芯片等,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样品在线处理中。
1、直接进样:直接进样技术是指将待测物从样品溶液中直接引入液相色谱 柱中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直接进样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省去了样品前 处理的步骤等优点。近年来,一些新型的直接进样技术,如采用超声波辅助进样、 采用微流控芯片
辅助进样等,已经被用于提高直接进样的效率和精度。
新,如多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等,使得复杂样品的分析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应用场景
液相色谱分析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如生物制药、环境监测、食品分 析等。
在生物制药领域,液相色谱分析用于研究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的结构和性 质,以及药物分子的分离和纯化。环境监测领域中,液相色谱分析用于检测
水体、土壤中污染物含量,帮助评估环境质量。在食品分析领域,液相色谱 分析用于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等,保障食品安全。
参考内容
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是 一种常用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和医学等领域。样品处理是液相 色谱分析的重要环节,对于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次 演示将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样品处理技术的进展进行综述。
五、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包括分离原理、应用范 围、操作条件和仪器设备等。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方 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两种方法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未来的科学研 究和技术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中国液相色谱发展现状

中国液相色谱发展现状

中国液相色谱发展现状如下: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中国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和生产高性能液相色谱仪的能力,在分离柱技术方面,开发出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超高压液相色谱(UHPLC)等技术。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液相色谱仪在各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多的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始投资购买液相色谱仪。

加大了投入。

中国在液相色谱仪相关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方面加大了投入,致力于新型色谱柱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也在不断优化色谱仪的控制系统和检测器件。

新液相色谱柱活化

新液相色谱柱活化

新液相色谱柱活化
液相色谱柱是现代分析化学和制药化学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分离
和纯化工具。

然而,柱老化和污染问题一直困扰着液相色谱柱的应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开发新的液相色谱柱活化技术。

新液相色谱柱活化技术包括柱表面修饰、柱填料表面修饰、柱填料再生等方法。

其中,柱表面修饰技术是一种在柱表面覆盖一层新的材料来提高柱的性能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改善柱的分离效率、分离精度和柱寿命等性能。

同时,柱填料表面修饰技术是另一种提高柱性能的方法。

这种方法是在柱填料表面修饰一层新的材料来提高柱的分离性能和稳定性。

这种修饰方法可以用于改善柱的选择性、分离效率、分离精度和柱寿命等性能。

最后,柱填料再生技术是一种将老化或污染的柱填料再生成新的填料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废旧柱填料的浪费,同时提高柱的性能。

总之,新液相色谱柱活化技术为液相色谱柱的应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柱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液相色谱技术进展概述搜药在线色谱法最初仅仅是作为一种分离手段,是根据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在流动相和固定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从而得到分离。

直到五十年代,人们才开始把这种分离手段与检测系统连接起来,成为一种独特的分析方法,是几十年来分析化学中最富活力的领域之一,也是生命科学和制备化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手段。

色谱的发明者,俄国植物学家M.S.Tswett,是在研究植物色素的过程中,于1906年创立这种简易的分离技术,奠定了传统色谱法基础。

从此之后,化学家、生物化学家和生理学家们在制备高纯化合物、分离和鉴定复杂混合物时便有了一条崭新的有效途径。

自从有了这种手段,使许多过去被认为是单一的物质,判明却是多种化合物的混合物;许多化学反应的过程依靠这种方法而得以探讨;终于使许多复杂混合物,例如维生素、药物、色素、氨基酸等得到离析;这种方法甚至帮助科学家们了解了一些长期模糊不清的自然现象,诸如植物与动物的营养、激素对人和动物的生理特性、维生素在动植物体中的分布等等问题。

Tswett 的实验意义很大,尽管他于1907年在德国柏林植物学会议上反复强调色谱技术,但并没有受到当时科学界的重视。

经过二十五年后,德籍奥地利化学家R.Kuhn 等利用他的方法在纤维状氧化铝和碳酸钙的吸附柱上将过去一个世纪以来公认为单一的结晶状胡萝卜素分离成a 和b 两个同分异构体,并由所取得的纯胡萝卜素确定出了其分子式。

另外他还发现了八种新的类胡萝卜素,并把它们制成纯品,进行了结构分析。

同年,他又把注意力集中在维生素的研究上。

在确定了维生素A 的结构以后,于1933年从35000升脱脂牛奶中分离出一克核黄素(即维生素B2),制得结晶,并测定了它的结构。

此外,他还用色谱法从蛋黄中分离出了叶黄素;还曾把腌鱼腐败细菌中所含的红色类胡萝卜素确定离析出来并制成结晶。

Kuhn正是由于在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离析与结构分析中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而获得了1938年诺贝尔化学奖,也正因为他的出色工作使色谱法名声大振,迅速为各国科学家们所注目,广泛被采用起来。

1 液相色谱固定相1.1 正相色谱八十年代初,人们使用的正相色谱固定相硅胶和吡啶硫氰酸镍盐的络合物晶体能与芳香族化合物形成包合物用于分离芳香族含氮异构体和胆甾醇晶体。

已有人[1]将焦炭吸附剂作为填料和键合硅胶作过比较并研究其热力学机理。

具有离子化或非离子化功能团的大孔聚合物也开始应用于液相色谱,这些聚合物在整个酸碱范围内稳定,其中一个缺点是当溶剂改变时,它们会热胀冷缩,但是其主要的分析方面用途,即从水中收集痕量研究化合物是没有问题的,通过适当的处理装入色谱柱,一些物质出现过度的峰带变宽,而另一些则出现尖、窄的峰带和高分离度,在强碱性大孔树脂中120分钟内可分离100 种尿液中紫外吸收物质[2]。

有人将各种链长度的碳氢配位体键合到硅胶上,根据链长短效应研究保留值的影响,也有过类似的报道,将C22 键合相以及制备键合相担体各种条件作过比较,其键长度和吸附自由能成线性关系。

一般地,碱溶液会破坏硅胶,烷基胺比季铵盐更会腐蚀硅胶填料,故通过加填有5m m 硅胶的短预柱来洗脱碱性溶液。

Kataev等[3]用聚三氟苯乙烯涂成的硅胶微粒基质并应用到卤代芳烃、多肽和蛋白质的分离。

1993年11月,Majors 讨论了在日本发展迅速的HPLC 聚合物填料。

Hosoya 制备了大孔聚合乙烯—对—叔丁基苯甲酸丁酯微球和两种别的聚合物微球的性能以及更多的C18HPLC固定相。

1.2 反相色谱固定相的研究进入九十年代更是热火朝天。

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远远超过流动相的研究,人们不断探索保留过程及相关烷基键结构的复杂性和可能制得的各种新型固定相。

Bolok 和其合作者从统计技术研究反相色谱柱的老化过程。

Montes 等评价了一种硅氢化物介质的硅氢烯制备烷基键合相,更早时候基质制备可供参考。

Moriyama等评价了用2mm 硅胶制得的TSK胶Super ODS新型反相色谱柱的特性,他们论述了如何分离手性化合物。

Schmid与合作者论述了含饱和脂肪酸键合相的合成与性质,并且与相应的饱和烃固定相的使用作过比较。

Pesek和Matyska合成了两种不同的二醇键合相,包括一种是“可靠的”,另一种通过将7-辛烯-1,2-二醇直接连接到氢化硅基质上。

Jino和Nakamura [4] 评价了用氟处理的键合硅胶作为一种反相色谱基质与常规反相色谱基质的选择性不同。

Buszewki 等比较了烷基胺和烷基键合相基质用于反相分离,发现前者对分离极性化合物效果显著,但其热稳定性不如后者。

Wongyai 用苯丙醇胺键合到硅胶上产生离子交换——反相基质的混合模型,并且评价了酸性系列、中性和碱性物质的分离效果。

Friebe 将Calixarene键合到硅胶上研究其作为选择相能够形成类似于环糊精的内包合物。

Chriswanto 和伙伴们将聚吡咯相涂在硅胶上作为HPLC 的特征化填料。

Ge等合成了聚3-辛环吡咯改性硅胶,评价其作为蛋白质的分离及探讨酸、碱介质的稳定性。

Skapo和Simpson 则在流动床中制得反相基质,他们总结出在有机溶剂中通过这种途径与常规键合相比较可制得重现性更好的基质。

Theinpont 论述了在HPLC 柱中已经填装好的硅胶的衍生化过程和通过这种途径制得的色谱柱和常规键合相色谱柱进行了比较。

1.3 亲和色谱日本和欧洲较多研究多孔聚合物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这些聚合物可用于分离各种芳香族化合物和糖类,高分子填料对保留值有较大影响,依据不同溶剂洗脱次序,可估算出聚合物溶解度参数。

它们适用于亲水溶质排阻色谱,如有一种吸附剂TSK-SW 硅胶带有亲水键合相,在较大的流速下能经受高压且有非常高的分离度,尤其适用于蛋白质和腐殖酸的分离。

曾有人描述过带羟基、氰基、铵离子及芳基金属醚键合到硅胶上,铵离子键合相主要以氢键结合,通过溶剂作用稳定保留值。

1.4 离子交换色谱离子交换固定相的确研究过不少,如八十年代初流行的TSK型SW硅胶及基于二乙胺乙基(DEAE) 制成的阴离子交换材料用于蛋白质及核酸的优化分离,低聚糖的分离采用Micro-Pak AX-5。

XAD 树脂是色谱中使用最基本的固定相,弱酸、弱碱及两性电解质的分离均有人研究过,反离子以扩散双电层形式存在。

也有人制备多孔甲基丙烯酸盐离子交换剂,但多数人愿意使用商品化的交换剂。

Sevec 和Frechet [5] 制得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二甲基乙烯丙烯酸酯色谱柱(300×8 mm) 用于蛋白质离子交换的制备色谱。

他们能做到一次进样到这种色谱柱分离300mg 的蛋白质混合物。

Gawdzrk 和 Matynia 制备了一种交联的(p,p’—二羟基苯)—丙烷二环氧甘油醚和二乙烯苯的甲基丙烯酸酯的多孔共聚物作为一种最新的HPLC填料并且评价了其作为正相和反相分离的效果。

Danielson 和其合作者[6] 用一种丙胺基硅基质同Kel-F800 反应制得一种弱阴离子交换填料。

1.5 空间排阻色谱 Kato 等曾通过丁醚或三乙醇苯醚与TSK G3000 SW 空间排阻色谱法(SEC) 结合合成 HIC 固定相材料,当使用盐溶液梯度洗脱时,可达到很高的分离度。

一些极性键合相通过分配比调节的排阻色谱分离蛋白质和多肽。

Miller 等报道过用醚相结构合成大孔硅胶填料:Si-(CH2)3-O-(CH2CH2O)n-R;n=1,2或3;R=Me,Et或n-Bu。

用这种填料制得的色谱柱可至少连续使用五个月其保留值不变。

烷基链长度和配体密度能直接影响到保留值与分离度,而使用低配位数密度基质更易再生,不易变性,对分离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基质微球直径在300Å 时具有最强的再生力,直径小到1mm的多孔微粒填入1cm 的色谱柱中对于蛋白质的分离十分有用。

另一改进色谱有效途径是使用非多孔微球(1-3mm),柱长约30mm,柱效稳定,当小心控制流动相温度和所有仪器组成时,柱外效应很小,曾有人通过洗脱法在2分钟内分离6种蛋白质的混合物。

Smigol[7] 论述了均相聚合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聚乙烯二甲基丙烯酸酯微球用特殊化功能的多孔介质制得二醇或二乙胺相有较大孔隙和十八烷基官能团有较少孔隙,这样制得的一种基质当所有分子接近极性相时,较少的分子进入多孔介质,而限制了大分子进入到十八烷基键合相中。

总之,不论是何种类型的固定相对于手性异构体的拆分以及蛋白质和多肽大分子的分离仍在不断的探索完善之中,从发展的趋势看,寻求各种高分子材料作为新型色谱固定相前景光明。

2 液相色谱流动相液相色谱应用广泛的是反相色谱,其流动相的优化组合直接关系到分离效果。

八十年代二元流动相组成优化依赖于容量因子(k’)的对数值与极性溶剂的摩尔分数关系,根据两者线性关系,可以估算溶质的保留值。

曾有人确定过14种二元溶剂系统的容量因子与流动相的关系。

Scott,Snyder和Soczeuinski的色谱模型被应用于分离烷基酚和萘酚,使用m Bondapak NH2 固定相,Nurok和 Richard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方程来确定溶剂组成的优化,这种方法既可以用于TLC也可以用于HPLC。

六种等离子强度溶剂的结合被应用于产生六种三元流动相,用于分离大范围的化合物,这些混合物的极性通过增加极性溶剂来调节。

Zima和Smolkova 报道过在碳吸附剂上氨基酸保留值的酸碱效应及离子强度,并且给出一系列方程式预言这些两性电解质的保留行为。

Markl曾将有机磷和硫加入到流动相中可以调整硅胶表面,这些化合物吸附在硅胶表面由于氢键作用而改变了选择性和溶质的保留值。

Hitachi化学公司用于二甲基乙烯酰胺和二甲基聚丙烯酰胺流动相用无机酸调节PH 2 -6来分析PI2550使用二乙烯苯—苯乙烯作填料,曾获得专利。

Cole和Dorsey研究过在反相分离梯度洗脱过程中二次平衡保留时间问题,他们发现当加入3%1-丙醇到强溶剂和弱溶剂中去时,二次平衡时间大大缩短。

在反相分离过程中,曾有人作过三种研究关于分配过程中热力学驱动力。

Sentell和Henderson研究过C18 相作为温度和键合密度形状选择性并且发现低于室温和高键合密度固定相可获得较好的选择性,他们建立了范德荷夫座标图并且指出作为一种功能键合密度图形的差异。

Gheong和Carr曾使用对于烷基苯在水和4种最普通的有机混合溶剂的一系列无限稀溶液的活度系数的混合物中,观测其保留过程。

他们注意到非极性溶质在饱和的十六烷甲醇溶液中和在纯十六烷溶液中测得的活度系数稍微不同,表面积对键合的体积比率在键合相色谱中至关重要。

Park等曾利用Kamlet-Tafl溶剂化色谱图途径来研究保留过程,他们测得氢键给体对甲醇、乙醇、异丙醇、乙腈和四氢呋喃的水溶液的混合物的酸度进而研究单取代酚基于溶剂能量线性关系的保留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