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复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Word版含答案.doc

合集下载

2016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复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word版

2016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复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word版

2016届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三复习班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 “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2.许悼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主要是基于()A.周初继承了商朝时的地方政治制度B.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C.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力D.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3.有学者指出:“商代邑中居民,甲骨文称为‘邑人’,通常以族氏组织相集约。

”如河南僵师城,“邑中居民各成体系,保持着以族为纽带的较严密分片分等级的居住形式”。

该材料能够反映的是()A.商代社会各阶层等级差距明显B.商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C.商代平民多居住于城市D.商代已经实行宗法制度4.“秦国在征服六国的同时,就要使秦文化也征服关东诸国的文化。

因此,秦朝采用了相关的有效制度来保障秦国对六国的文化影响。

”材料观点说明()A.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融合B.焚书坑儒保障了文化专制C.郡县制加强了文化的统一D.郡国制实现了文化的征服5.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

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A.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B.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C.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D.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6.西汉武帝在谈及制度建设时指出:“夫泛驾之马,拆(tuo)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试题二

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试题二

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一轮检测(二)高三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Ⅰ卷选择题(54*1=54分)1、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郑国国君与商人立下盟誓“尔无我叛,我无强贾,毋或匈夺,尔有利市宝贿,我勿与知”。

由此可见,当时的郑国A.重视儒家伦理道德 B.商业与政治联系紧密C.商人群体地位卑下 D.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2、《史记•河渠书》载:“渠就,……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钟,古代容量单位)。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材料中的“渠”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广通渠3、据西周青铜铭文记载,周王举行大阅一类典礼时,准备参加典礼的诸侯群臣都要觐见,觐璋是觐见时的必备物品,它的价格是贝币十八朋,折合十田。

铭文中“田、”被作为计量单位,并能与贝币进行折算,这说明当时A.井田制度逐步瓦解 B.分封制度走向崩溃C.周天子权力的衰微 D.存在土地买卖现象4、下列历史现象中,最能体现明清时期符合世界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玉米、甘薯等作物传入我国,并在一些地区广泛种植B.“湖广熟,天下足”取代了“苏湖熟,天下足”C.贵金属货币广泛应用,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5.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在汉代取得明显进步的是A.水排 B.耧车 C.曲辕犁 D.水转翻车6.历史学家王家范说: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基本形态的分布态势,极像哑铃,两头粗壮,中间细长。

“细长”者在这种“分布态势”中应为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 C.民营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7、北宋入传官员(指正传和《循吏传》)统计,该统计数据表明——据程民生《中国北方经济史》整理前期中期后期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北方278人84.5% 274人63.9% 121人40.3%南方51人15.5% 155人36.1% 179人59.7%A.南方人口数量开始超过北方 B.南北方官员选拔标准不同1C.南北方文化差异逐渐消失 D.文化重心随经济重心变化而变化8.某校学生在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时,用到了如下关键词:瓷器烧制技术,雍正时期,浓淡协调。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B卷

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试题分数:100分Ⅰ卷 选择题(50*1.2=60分)1.“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

在这一 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

这一主张出现在A .古希腊时期B .文艺复兴时期C .宗教改革时期D .启蒙运动时期2.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多以通俗的小故事来阐明他们的核心思想。

“刻舟求剑”和“ 守株待兔”的典故应出自A.儒家B.道家C. 法家D.墨家3.明朝中期,王艮(1483-1541)提出“良知现成”说,并提倡“百姓日用即道”。

从 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看,其思想的师承和后学分别对应A.董仲舒、陆九渊B.陆九渊、朱熹C.朱熹、王守仁D.王守仁、李贽4.下图为“马”字书法作品。

按其字体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排在末位的是5.先秦时期中国南方文学倾向抒情。

它大量运用神话材料,描绘神奇瑰丽的境界,给 人强烈审美愉悦。

下列作品中,最能说明南方文学这一特点的是A .《离骚》B .《春秋》C .《论语》D .《诗经》6、宗教改革把基督教的宗教理想与平凡的现实生活和谐地统一起来 将神性与人性融为一体 图1到图2的变化所体现的最大社会意义在于A 人文精神开始传播B 由此引发启蒙运动C 人们摆脱宗教信仰D 否定了教会的权威ABCD7.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

……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

”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A. 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B. 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C. 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D. 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8.先秦某思想家曾言:“人主之大物,非法即术也。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也。

术者藏之于胸中,而潜御群臣者也。

”这位思想家最有可能是A.荀子 B.韩非子 C.庄子 D.墨子9.中国近代某人物传记中的前言这样表述:他是我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启蒙思想家,他又是一位划时代的、独具特色的翻译家,正是通过翻译,他把当时先进的欧洲思想文化系统地输入中国。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b卷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试题b卷

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年上学期第五次月考高一(文)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50小题。

每小题1.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德国法学家耶林格认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武力,第二次是宗教,第三次则是以法律。

”古代罗马之所以能以法律征服世界,这反映出罗马法的主要作用是() A.人人平等,公正至上B.以牙还牙,以眼还眼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统治 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

”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A. 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 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3.19世纪30年代,工业资产阶级运动领袖托马斯·阿特伍德说:“……大贵族在下院有充分的代表权……工业和商业却几乎全无代表!它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与力量的源泉,……因此,改革这种状况对国家的昌盛极为重要。

”为此进行了A.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 C.1832年议会改革 D.责任内阁的设立4.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

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5.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

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试题一

河北省冀州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一轮复习检测试题一

河北冀州中学2016届一轮复习检测试题(一)高三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Ⅰ卷选择题(56*1=56分)一、单项选择题(共56小题,每题1分,共56分)1.战国时期,“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

这反映了当时A.分封制的强化 B.国君权力的加强]C.郡县制的确立 D.儒学地位的提升2.钱穆先生关于“如何研究中国政治史”曾谈到:“我们通常说中国自秦汉以下是一之开始,其实此说亦宜修正。

西周以下,中国早已具有统一规模了。

只是那时是封建政治下的统一,而秦汉以后乃是郡县政治下的统一。

”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是A.西周形成了中央对地方直接有效的控制 B.分封制使天子拥有统领诸侯的至尊权威C.西周确立了我国古代辽阔疆域的大格局 D.秦汉王朝继承了西周的一整套政治制度3.关于中国封建专制的基本特征,史学家白钢认为:政治上的表现,一是有权就有一切,二是家长制,三是官僚政治;经济上的表现,一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其经济基础,二是以自然经济为基本面貌的封建生产方式,文化上推行蒙昧主义,一是天命观。

其中“有权就有一切”、“家长制”、“官僚政治”、“蒙昧主义”历史根源分别是A.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B.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道家思想C.三公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D.皇权制、宗法制、中央集权制、儒家思想4. “宰相”两字的古文注解揭示了中国古代从“王国”转换成“帝国”后所形成的相权的本质。

“宰”有控制、掌握之意,原为“罪人在屋下执事者”,后引申为宰制的意思。

“目接物曰相”,故相又有“交接扶助”之意。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相权的本质是A.统帅百官以及协调政务B.是皇权的分权制约力量C.由皇权决定并为其服务D.拥有较为独立的施政权5. 选官是政治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下列对古代中国官员选拔的叙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选拔身份低微的士人组成外朝以牵制内朝B.九品中正制是世官制的一种,强化了中央的权力C.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政治公平性加强D.明朝内阁是中央级行政机构,但始终无法定地位6. 顾炎武曾这样批评中国古代某项政治制度:“国家取州县之财,纤毫尽归之于上,而吏与民交困,遂无以为修举之资。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A卷(复习班)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A卷(复习班)

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第一次月考高三往届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一.选择题(1-60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官职)“授土”,司徒(官职)“授民”。

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A. 周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B.鲁国国君的权力来源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 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2.史学家张荫麟说:“在一个王室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

”依据史实判断这样的社会实行A.小国寡民的民主政体 B.皇权至上的集权制度C.天下共主的封国体系 D.元老执政的共和体制3.下列材料反映了分封制遭到破坏的是A.“诸侯朝于天子……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B.“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C.“妻妾不分,则家室乱;嫡蘖无别,则宗族乱。

”D.“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终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藉,而争之易生,其弊将不可胜穷。

”这段话主要说明了A.嫡长子继承制的特点B.嫡长子继承制是历史的继承C.嫡长子继承制的弊端D.嫡长子继承制的优越性5.清代学者顾栋高在《春秋大事表》中指出:“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有土之诸侯未必皆贤,即使因其不贤而易置之,而其政令不能尽出于王朝,其民之视听不能尽属于天子。

故常散而不能聚,弱而不强。

其易而县邑也,则不然……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可见县邑制的出现A.完成了封建专制国家的统一 B.维系了君臣间的宗法关系C.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根源 D.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6.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牢固的部落集团)。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a卷

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I卷选择题(40*2=80分)1、“对皇帝的决定可以提出批评,这一条在某种程度上孕含着言论自由的原则,每每令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的人倍感兴趣。

”令研究者“倍感兴趣”的政治制度是()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科举制 D.谏议制度2、下列中国古代的官职中,按职能分组不同的一组是A.御史大夫、刺史B.丞相、参知政事C.太尉、军机处D. 郡守、县丞3、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

其中,兄终弟及3人,次子继位1人,孙子继位2人,不明嫡庶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2人。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分封制度瓦解 B.王位继承混乱C.宗法制度松弛 D.中央集权确立4、《贞观政要·论封建》记载:“贞观十一年,太宗以周封子弟,八百余年,秦罢诸侯,二世而灭??封建亲贤,当是子孙长久之道”,对这则史料评述正确的是( )A.唐太宗认为实行分封制是西周统治长久的原因之一B.唐太宗认为秦帝王暴政是秦亡的重要原因C.唐太宗对实行分封制持批评态度D.唐太宗所论“封建”指的是郡县制度5、“亲亲相隐”是中国封建社会一项重要的司法原则,也就是指亲属之间可以藏匿、包庇犯罪而不负刑事责任。

如以严苛著称的《大明律》中规定“同居亲属有罪互相容隐”“弟不证兄、妻不证夫、奴婢不证主”。

此司法原则( )A.确保了明代司法活动的公正 B.体现了宗法观对法制的影响C.损害了明代法律的权威性 D.认可了家庭在司法中的地位6、秦朝在边疆少数民族聚居地设置的“道”是( )A.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B.与郡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C.与县同级的地方行政机构 D.与乡同级的地方基层行政机构7、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摩擦、不断调整的历史。

”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D.明朝初年曾设置左右丞相统管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8、近来,以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持续热播。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B卷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B卷

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一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I卷选择题(40*2=80分)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从上述中国人重视姓氏这一现象中可以看出 (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个人名利色彩鲜明D.聚族而居根深蒂固2、据《史记·殷本记》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世乱”、“诸侯莫朝”的局面。

这是指( )①宗法制遭到破坏②分封制遭到破坏③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④郡县制受到挑战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3、刘邦称帝后,大封刘姓子弟为王,“自为枝辅,以卫王室”,允许后代继承封号,并规定“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由此可见当时存在着()①分封遗风②宗法观念③皇权思想④世袭制度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4、陆游名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中的“王师”,按两宋军事管理模式,其调兵之权应属于()A.节度使B.枢密院C.三司使D.转运使5、据史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王沈所处时代的选官制度最有可能是()A.禅让制B.九品中正制C.世官制D.科举制6、“夏朝设秩宗,商朝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反映出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 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 实行神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制度 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7、商王朝①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②开始出现“家天下”局面③留下了数量可观的甲骨文资料④商王朝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行决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古代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说法,特别强调华夏民族与夷狄、胡蛮的分别。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B卷

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高三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Ⅰ卷选择题(56*1=56分)1、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

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该先贤是A.程颢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2.六虱指的是危害国家的六事。

《商君书·靳令》指出,礼乐、诗书、修善孝弟、诚信贞廉、仁义、非兵羞战为“六虱”。

这反映了秦国当时A.儒家思想没有市场B.法家思想倍受冷落C.道家思想成为主流D.墨家思想渐趋没落3.爱因斯坦是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相对论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全新认识。

其实,早在我国春秋战国事情,就有类似的思想。

以下哪家思想最类似他的相对论思想A、儒家B、墨家C、法家D、道家4、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

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

”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5、陈献章(1428—1500,江门新会人)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自得”,开创“江门学派”,被誉为“真儒复出”。

这里的“彼”指的是A.程朱理学 B.陆王心学 C.佛教 D.道教6、(原创)杨师群教授所著《中国历史的教训》一书对百家争鸣的重要人物给予了高度评价,下列评价针对孟子的选项是 A、主张专制的底层工匠 B、空中楼阁的辛勤建筑师C、专制理论的极大成者D、虚无主义的逍遥游客7、北宋程颐说道“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夷狄之风。

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始于太宗也。

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

玄宗才使肃宗,便篡。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b卷文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b卷文

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一年级 (文) 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I卷选择题(50*1.2=60分)1、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

经此一战,外国人才知道中华民族是不可消灭的。

”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C.既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2、1931年,蒋介石曾说:“我国人民此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的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上述言论主要是针对日本( ) A.侵略东北地区 B.发动七七事变C.制造八一三事变 D.制造南京大屠杀3、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

文明之战即一种先进文明战胜落后文明;解放之战即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即黄种人应该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

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4、1940年9月7日,蒋介石下令“各战区应以十八集团军此次在正太、同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

”材料反映出()A.防御阶段敌后战场的抗战B.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全面开展游击战C.国共两党均开展过敌后抗战D.国共两党的抗战路线逐渐趋向一致5、“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上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

”这一文告发表的历史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爆发B.全面抗战开始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6、某事件被称作以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为主要号召的“传统民变的特殊标本,中西碰撞的旁生枝节”,该事件是( )A.辛亥革命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7、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一文中提出:“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

河北省衡水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B卷

河北省衡水市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B卷

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年上学期第三次月考高三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50小题。

每小题1.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这些年来,正是这个叛逆集团把大清帝国的统治推到了被颠覆的边缘”。

然而,“这两兄弟”却“扮演了希腊战神阿伽门农和斯巴达王的角色”,“各种荣誉和官职像流星雨般落到他们头上”,“如此高贵的爵位一直是属于满族独享的荣耀,在满族人征服汉人以后,还没有把这种称号授给汉人的任何先例”。

这段材料可以佐证A.义和团运动的蓬勃发展 B.晚清中央集权危机出现c.“民族主义”的巨大作用 D.选官制度发生重大改变2.从秦二世时赵高指鹿为马,到宋代童贯统辖禁军,再至晚清李莲英飞扬跋扈,宦官乱政问题一直很严重。

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出中国古代A.监察制度弱化 B.官僚缺乏监督 C.宦官职权扩大 D.专制皇权放大3.中国近代,“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我者’,打起驱除满族的‘他者’,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我者’与‘他者’的相对地位”。

这一观点反映的是A.太平天国挑战清廷统治 B.洋务运动存在矛盾现象C.新文化运动冲击了儒教 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4.根据罗马的习惯和法律,代表共和国权力与尊严的元老贵族不得从事包括航运与金融在内的商业活动。

共和末年,元老们常常通过亲属参与商业活动,同时,大量经商致富的“新人”也进入了元老院。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word版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word版

2015-201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50小题。

每小题1.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一同学的笔记片断,请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禅让制 B.科举制C.分封制 D.王位世袭制2.周公把商贵族微子启分封到宋,同时又在宋周围分封同姓诸侯。

周公这样做的目的是( )A.与商贵族共掌天下B.拉拢并控制商贵族C.巩固中央集权体制D.确立自己的专制权威3. 从秦二世时赵高指鹿为马,到宋代童贯统辖禁军,再至晚清李莲英飞扬跋扈,宦官乱政问题一直很严重。

这一现象实质上反映出中国古代A.宦官职权扩大B.官僚缺乏监督C.专制皇权放大D.监察制度弱化4.韩非子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下列首先实践上述政治思想的是( )A.封邦建国B.置“三公”“九卿”C.全国郡县化D.确立皇帝制度5.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世胄嗫高位,英雄沉下僚”B.“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C.“立嫡以长不以贤”D.“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6.“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

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B卷(复习班)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B卷(复习班)

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往届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不在于‘运动’本身‘革命’,而在于引发了‘生死竞争’,迫使不同营垒中的开明之士顺应历史发展方向。

”该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A、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B、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C、承担起了民主革命重任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2、“北无旅顺,南无台湾,中华海面,全为所扼,此后虽有海师,何以旅展?”这是张之洞对某次战争后所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批判。

该战争的历史影响在于A、使中国开始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B、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条件C、为国人思考制度变革提供历史契机D、使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3、“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

“将上年夏间凶惨案内所有承认获咎之各外省官员,分别惩办”。

“上谕将诸国人民遇害被虐之城镇停止文武各等考试五年”。

这些无理要求出自不平等条约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上课的时候,讨论辛亥革命究竟是成功还是失败,有几位学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史实与逻辑的是A、袁世凯称帝,君主专制又回来了,民国不再有民主共和,说明失败了B、民国建立,清帝宣布退位,君主专制制度就此结束,说明革命胜利了C、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说明民国与清朝一样专制,革命自然是失败的D、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民国由此进入法治轨道,说明革命成功5、孙中山在《制定建国大纲宣言》中说:“试观元年临时约法颁布以后,反革命势力不惟不因以消灭,反得凭藉之以肆其恶,终且临时约法而毁之,而大多数人民对于临时约法,初未曾计及于本身利害何若,闻有毁法者不加怒,闻有护法者亦不加喜。

”由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A、《临时约法》未能体现资产阶级意愿B、资产阶级革命时机未成熟C、《临时约法》被毁有其必然的因素D、三民主义思想不符合当时的国情6、罗素说:“我们习惯于指出,希脂人的‘民主’是不充分的,因为它排除了妇女和奴隶。

冀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含答案

冀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 含答案

试卷类型B 河北冀州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及试卷的规定位置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座位号等内容填写(涂)准确。

2。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涂黑,非选择题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I 卷(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本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从图一到图二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生产关系的变革B.铁农具和牛耕出现,生产效率提高C.私田开垦越来越多D.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2.“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享其利.”材料说明这是典型的A.灌溉工程B.防洪工程C.蓄水工程D.综合性水利工程3。

秦朝以后,大部分专制王朝都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这是因为A .小农与皇帝根本利益相一致B.小农经济是专制统治的基础C.历代帝王大多信奉平等思想D.地主与皇帝的矛盾十分尖锐4. 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A.主要满足官府需要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产品质量普遍不高D.全部销往海外市场5.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即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氏破"。

“初算缗钱”反映的是A.完善税收制度B.抑制商业发展C.增加财政收入D.打击偷税漏税6。

“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个地方就只有村落了。

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这个小村落变成了个小市镇.”据此,请判断徽商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应该是在A.秦汉时期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7. 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A.关注地方稳定B.关心百姓疾苦C.申饬官员无能D.强调重农意识8. 《剑桥中国晚清史》载:“19世纪90年代初期,清中央政府年收入田赋25 088 000库平银,关税21 989 000库平银,关税成为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省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河北省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河北省冀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50小题。

每小题1.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是秦朝从中央到地方官僚机构的一幅简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秦朝代表中央负责监察郡县官吏的是( )A.御史大夫B.郡守 C.县令D.监御史2.苏轼认为“任人(依靠保举)而不任法,则法简而人重;任法(依靠规则)而不任人,则法繁而人轻。

法简而人重,其弊也,请渴公行而威势下移;法繁而人轻,其弊也,人得苟免,而贤不肖均,此古今之通患也。

”据此分析实施“任法”制度产生的影响是()A .克服人情干扰,选拔德才兼备者为官B .能够克服人情干扰与规则约束的矛盾C .扩大统治墓础,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规则过于僵化,难以选拔有才者为官3.《明史》记载“居正为政……及史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史,不敢以僚自处。

……诏尽削居正官秩,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谓当剖棺戮死而姑免之”。

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皇权与内阁的矛盾不可调和 B.内阁成为制约皇权的中央机构C.内阁权力源自于皇帝的旨意 D.内阁首辅演变为事实上的宰相4.《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并未在国内予以公布颁行,当时连清朝办理“夷务”的员都“未见其文”,社会各界对条约具体内容更是缺乏了解。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帝颁发上谕,准允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印刷成册,颁发各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类型:B卷河北冀州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级(复)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分数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西汉武帝在谈及制度建设时指出:“夫泛驾之马,拆(tuo)弛之士,亦在御之而已。

”其意在通过制度()A.扩大人才的选拔B.培养个人的修养C.加强对官吏的监察D.神化治人之“术”2.江南土豪从汉魏以来既已存在,并随着江南经济的进步而有较大规模的发展,在刘宋时他们中就不乏“献私财数十万”以求升进者,但迄至梁末,他们并不能“预于南朝大政”,究其原因()A.军功授爵排斥纳粟拜爵B.新兴地主缺乏武装力量C.唯才是举一定程度规避门阀士族D.九品中正制形成僵化的门阀制度3.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垂相制度走向解体4.唐朝的科举制有明法科试律令,明算科试《九章算经》《夏侯阳算经》((周牌算经》等数学著作,明书科试《说文》《字林》等字书,录取后只在和专业相关的机构任职。

这说明唐朝的科举制()A.命题范围摆脱四书五经束缚B.庶族地主参政扩大社会基础C.注重专业人才的选拔与任用D.重视培养官员的文化素质5.《新唐书·礼三本》说:“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周易·家天下》说:“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

”马克思说:“就像皇帝通常被尊为全国的君父一样,皇帝的各个官吏也都在他所管辖的地区内被看作是这种父权的代表。

”这三则材料实质上揭示了()A.古代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特征B.家长制作风体现了封建特权思想C.君父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地位D.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6. “夏朝设秩宗,商朝设卜、巫、史,西周设太史、太祝、太卜、太士等,他们既是神权的掌握者,又是国家的重要执政官,权位显赫。

”这表明夏、商、周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A.按照血缘亲疏分配政治权力B.形成内外相辅的地方政权体制C、实行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的制度D.国家和家族宗法制度密切结合7.许悼云先生在其《西周史》中说:“商周的封建,事实上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许先生对“封建”的评价主要是基于()A.周初继承了商朝时的地方政治制度B.周王室众星捧月般政治格局的形成C.依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确定政治权力D.王权无力伸至诸侯所治理的共同体内部8.有学者指出:“商代邑中居民,甲骨文称为‘邑人’,通常以族氏组织相集约。

”如河南僵师城,“邑中居民各成体系,保持着以族为纽带的较严密分片分等级的居住形式”。

该材料能够反映的是()A.商代社会各阶层等级差距明显B.商代社会组织的基本单位是氏族C.商代平民多居住于城市D.商代已经实行宗法制度9.“秦国在征服六国的同时,就要使秦文化也征服关东诸国的文化。

因此,秦朝采用了相关的有效制度来保障秦国对六国的文化影响。

”材料观点说明()A.分封制促进了文化的融合B.焚书坑儒保障了文化专制C.郡县制加强了文化的统一D.郡国制实现了文化的征服10.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

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A.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B.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C.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D.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11.“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既无,远行买卖,用其所致珍异,孝养其父母。

”((易传》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12.学者阎步克说:“后世儒家所着力申说的‘义’和‘忠’,就是从‘尊尊’生发出来的;而‘仁’和‘孝’,则是从‘亲亲’生发出来的。

”儒家这一思想()A.与宗法观念相通B.是外儒内法的直接体现C.受佛道思想影响D.体现了价值取向多元化1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木工技术得到迅速发展,锯子、刨子、钻子等木工器械都是这一时期发明的。

这些发明主要得益于()A.小农经济的发展B.井田制的瓦解C.冶金技术的进步D.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14.西汉盐官有遍及二十八郡国的三十五处,铁官有遍及四十郡国的四十九处。

盐铁官统属于中央的大农令。

诸侯王国原来自置的盐铁官,也由大农所设盐铁官代替。

这表明()A.官方垄断盐铁经营B.政府严管盐铁业C.王国问题彻底解决D.冶炼业发展迅速15.北魏实施均田令,不仅把国有土地按桑田、露田名目请受登记,原有的私地在不变动所有权前提下,也按均田令规定进行了登记,充抵应受额。

这表明()A.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B.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被取消C.私有土地的所有者政府不再对其授田D.封建国有和私有土地制度并存于均田制范围内16.两汉时期,“钱”字很少见于文学作品中。

而从两晋时期起,它的别称被大量收录:鲁褒尊其为“孔方兄”,干宝以“青蚊”称之,而王衍则贬之为“阿堵物”。

这说明魏晋时期()A.商品经济发展促使社会价值观念变革B.自然经济解体导致儒家义利观的解构C.儒家地位的变迁影响文学内容变化D.商业繁荣为市民文学发展奠定基础17.钱穆先生指出:古罗马奴隶多半来源于战俘,而汉代的奴隶则是农民主动离开土地,参加大规模的工商新生产;不是出卖自由,而是对国家法规的一种逃避。

汉代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A.小农经济的形成·B.庄园经济的盛行[C.编户制度的消亡D.工商食官的出现18.唐代经济学家陆蛰认为“财之所生,必因人力”。

他主张:“建官立国,所以养人也;赋人取财,所以资国也,故立国而不先养人,国固不立矣。

”下列历史现象能体现上述观点的是()A.秦汉推行“重农抑商”B.北魏至唐推行均田制C.明代出现“计日受值”D.明清实行“田赋征银”19.据史载,隋朝时期,“京兆王都所在,俗具五方,人物混淆,华戎杂错。

去农从商,争朝夕之利,游手为事,竞锥刀之末”。

材料表明隋朝()A.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的现象比较普遍B.都城商业活动很频繁,草市开始普及C.草市作为乡村集市发展为地方商业中心D.民众经营的意识增强但受到舆论指责20.北宋时有商人说:“士非我匹,若工农则吾等也……(农与工)所食皆不过其劳。

”明中叶以后“士商异业而同志”已不足为怪。

这说明()A.封建重农抑商观念逐渐淡化B.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C.封建“四民”秩序有所松动D.商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21.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22.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

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

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23.(宋神宗)土豪大姓,诸色人就耕淮南,开垦荒闲土地归官庄者,岁收谷麦两熟,欲只理一熟。

如稻田又种麦,仍只理稻,其麦佃户得收(《宋会要辑稿》食货六三)。

这表明政府意在()A.增加财政收人B.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C.增加粮食产量D.提高佃农生产的积极性24.有史书载,宋代“田制不立,吠亩转易,丁口隐漏,兼并冒伪,未尝考按,故赋人之利,视古为薄”。

该记载表明()A.放任土地兼并影响政府收人B.人口快速增长影响土地制度C.宋代小农经济得到长足发展D.土地制度变革影响人口流动25.宋代地主利用农民之间的矛盾,用增租转佃方式试图增加地租,而农民则利用地主之间的矛盾,用转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

在这一斗争过程中,地租剥削率自然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

材料意在强调宋代()A.完成了土地关系的变革B.封建租佃制的积极作用C.推行抑制土地兼并的政策D.传统经济结构发生改变26.宋敏求《长安志》说:“(长安城)棋布栉比,街衢绳直,自古帝京未之有也。

”也有人感慨长安城是“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这一现象反映唐都长安A.城市布局整齐B.城市规模过大C.城市功能单一D.经济政策抑商27.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

此规定有利于A.商品经济的发展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28.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典卖”,是指将土地、房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

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

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豪民图谋小民田产”,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

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

这说明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29.表2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对表格分析正确的是晚清政府外贸概况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B.《马关条约》的签定是进口激增的最主要原因C.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困境D.一战爆发促进中国出口的增长30.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载:“远东是世界最后受到欧洲扩张影响的地区……由于推行强硬的闭关自守的政策,这里也没有潜在第五纵队(注:内奸)。

”以下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A.闭关自守的政策客观上起到了抵挡列强扩张的作用B.闭关自守的政策在当时起到了积极作用C.欧洲的扩张遭到了殖民地人民顽强的抵抗D.列强的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31.据史料记载,16、17世纪时,西属拉美国家墨西哥和秘鲁的白银生产量约占世界的85%,其中近半数流入了中国,这主要是因为A.中国手工业高度繁荣B.东西方的经济交流空前发达C.中国的政治制度先进D.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32.“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 …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

”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33.明清时期,制瓷中心景德镇发展迅速,从事商品生产的民窑,其规模和数量逐渐超过专门为官府服务的官窑,出现了官府委托民窑代烧瓷器的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