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
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课例教学设计
一、引言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育也逐渐转向信息化教学。
信息化教学依托于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更加立体化、丰富化,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理念,探讨如何进行课例教学设计。
二、信息化教学理念1.信息化教学的概念信息化教学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信息化教学将学习者置于学习的中心位置,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强调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来建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教师应设定具有挑战性和实践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课例教学设计1.确定教学目标在设计信息化教学课例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应既包括知识技能的传授,也要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教师可以参考课程标准和学科特点,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2.选择问题情境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强调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因此选择问题情境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或社会实践相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设计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信息化教学课例设计的核心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探究、多媒体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4.整合信息技术信息化教学倚靠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进行支持和促进。
在课例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互联网资源等信息技术工具,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5.评价与反思课例教学结束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评价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思维品质。
教师还要反思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
四、案例分析以某高中生物课程为例,设计了一堂基于问题解决的信息化教学课例。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研究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中数学教学也需要不断更新与改进。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了畏难情绪,使得数学学习变得枯燥乏味。
如何在问题驱动下设计新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成为当前的热点研究话题。
本文从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展开研究,探讨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让数学学习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挑战性。
一、问题驱动问题驱动是一种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它以学生的问题和疑惑为出发点,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探究,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问题驱动教学注重学生的思维创新和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针对学生数学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来培养数学思维和方法,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问题驱动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性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
二、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1. 基于任务型教学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际操作和实际应用。
而基于任务型教学的数学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解决,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2. 引入项目学习项目学习是一种跨学科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和整合,使得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项目学习,通过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3. 运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高中数学教学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来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等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得数学学习更具趣味和挑战性。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实施探索——《方寸胸怀容万象——走进二维码》教学案例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实施探索——《方寸胸怀容万象——走进二维码》教学案例●设计思路(教学分析)二维码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其应用体现了计算思维的具体应用,对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信息技术、培养计算思维和提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价值,且其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难度在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以内。
因此,本课以新课标为指引,选择二维码的基本应用和基本原理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涉及二维码的生成、识别、定位、规则、容错和安全等内容。
●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的学生,该阶段的学生思维敏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不喜欢枯燥的理论知识,乐于动手操作,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学生有比较丰富的二维码使用体验,但对二维码蕴含的原理和技术知之甚少。
教师通过设计前测问卷获得统计数据,让学生扫描二维码完成调查,并利用南丁格尔图进行分析,准确把握了学生的学习需求及知识与能力基础(如图1)。
●教学目标①理解二维码编码原理,知道二维码的识读流程,培养信息意识。
②认识二维码中定位图形、码元颜色、版本的作用,提高信息素养。
③通过对比探究和分类探究,了解二维码中的纠错码与纠错等级,体会利用“数据冗余设计”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培养计算思维。
④通过模拟体验及对比分析,探究二维码应用中面临的信息安全问题,树立信息安全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二维码的编码原理,知道二维码的识读流程;认识二维码中定位图形、码元颜色、版本的作用。
难点:理解二维码中用于预防缺损问题的纠错码和纠错等级。
吕艺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洋湖实验中学图1●教学流程图(如图2)●教学过程1.游戏互动,激趣导入:二维码的影响(3min)(1)二维码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教师引导互动游戏:听词联想。
①可乐——图片联想选项:百事可乐、可口可乐。
②扫一扫——图片联想选项:扫帚、二维码。
学生作答结果对比发现:“可乐”的选择分歧明显;“扫一扫”基本一致选择二维码。
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实践探究
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实践探究作者:***来源:《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年第24期摘要:新课标倡导的项目式学习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者在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教材《数据与计算》的教学实践中,设计了“数读三国”项目范例作为校本项目学习框架,采用了两种策略开展教学实践研究,分析其中的优点和问题,以期为探索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提供可参考的经验。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2)24-0036-03高中信息技术新课标明确倡导项目式学习方式,针对教学内容要求“以主题为引领,课程内容情境化”,并强调“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
粤教版信息技术教材以项目式学习模式构建教科书框架,这就要求教师对项目式学习教育理念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对教师的项目式教学实施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笔者以在粤教版《必修1 数据与计算》教学过程中开发的项目式教学案例“数读三国”为例,剖析信息技术项目式教学实践过程中项目范例的作用,并分析项目式教学落地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项目范例在项目式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1.项目范例是载体与脚手架粤教版信息技术教材依照项目学习的内涵与特点,对项目式学习的教学过程和环节进行了重新梳理和编排,每章都设置了教师项目范例主线和学生项目学习活动主线。
教师围绕“情境→主题→规划→探究→实施→成果→评价”这一项目范例主线开展教学,引导学生项目学习活动的全过程,项目范例是教师开展项目式教学的载体。
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参考项目范例,围绕“项目选题→规划交流→活动探究→项目实施→成果交流→活动评价”这一主线开展项目学习活动(如下页图)。
项目范例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为其进行项目学习提供框架支撑和引领示范。
信息技术教学实践小课题(3篇)
第1篇一、课题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方式逐渐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具有独特的优势。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策略,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二、课题研究目的1. 了解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及优势。
2. 分析当前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策略,为教师提供实践指导。
4.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题研究内容1. 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特点及优势(1)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特点①自主性:学生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合作性: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③开放性: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学习资源丰富,学生可以广泛涉猎,拓宽视野。
④个性化: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2)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优势①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学会如何获取、处理、运用信息,提高信息素养。
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式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思考、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通过丰富的学习资源、互动式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信息技术环境下探究式学习的现状及问题(1)现状①教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认识不足,教学方式仍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
②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缺乏自主探究的能力。
③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探究式学习资源不足,缺乏有效的整合与利用。
(2)问题①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足,无法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探究式学习。
②学生学习能力较弱,难以适应探究式学习的要求。
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模式建构
浅谈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模式建构【摘要】随着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探究式教学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但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教学设计还处于学习、研究、实践阶段。
新课程背景下,通过探究教学设计,减少和克服探究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增强了探究式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中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
如何将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深入到英语学科的课程标准之中已成为当前亟须研究的一大重要课题。
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的现状,笔者提出了三种探究式教学模式,希望能为本市以及其他地区的英语教师对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23-02信息技术支撑与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的整合作为一个切入点,还存在许多问题。
信息技术与探究式教学的有效整合不够完善,没有形成整合的系统模式与方法体系,导致信息技术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出来。
信息技术支撑手段是否必需?整合点是否能凸显英语学科的本质?整合的模式是否能解决英语学科的关键点?整合点选择的准确与否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的成败。
所以,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规划的准确性和实用性是构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
这种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高中英语探究式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链接网络社区的个性化和协作化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出独立思维、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英语知识的热情。
一基于主题探索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教材是教师把握探究式教学活动最好的题材。
注重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借助多媒体手段,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探索活动,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可以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纵观高中英语教材的革新,取材广泛,形式多样,具有较强的基础性、时代性和思想性,选入书本的课文无不充满着深切的人文主义情怀,不仅在信息索取方面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不断向国际视野看齐,在情感道德教育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的积极发展,陶冶其爱国热情与高尚情操,提高其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
探究式学习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一) 基 于 问题 的 指 导 性探 究
迁移知识 , 不断探究知识 。
( 二) 基 于 专 题 的 开放 性 探 究
基于专题的开放 性探究是 在学生具 备一 定 的基础知 识和 基本 技能 之后 , 由教 师 根据
一
活动 。 ” 而“ 学习” 在《 教 育大辞 典》 中是 指 由经 验或练习引起 的、 个 体 在 能力 或倾 向方 面能 够 相对持 久地保存 的变 化 。
、
探究式学 习的概念
在《 汉语 词典 》 中, “ 探究” 就是“ 探索, 研
教育研究与评论 ・ 技术教育
2 0 1 3 年第 3 期
革的要 求 , 是 为广 大教 师极 为 推崇 的一 种 教
们用来研究 自然 界并 根据研究 所获实证 作 出
解 释的各种方式 。科 学探究 也指学生 建构知 识、 形成科 学观念 、 领 悟科学研 究方法 的各种
学模式 。那 么 , 在信 息技 术 课 堂上 如何 有效 利用探 究式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呢?
生成为意义 的主动建构 者 。而建构 主义告诉 我们 , 要让学生成为意义 的主动建 构者 , 就需 要学生在学 习过程 中 自己去探 索 、 去发现 , 从 而建构知识 的意义 ; 在 建构意义 的过程 中 , 要
究所构成的全部环节 , 属于部分探究 。
例如 , 在教学“ 计 算机 网络拓扑结构 ” 时,
探究 式学 习在信 息技术课堂教学中 的应 用
林 边 菊
( 广西 南 宁市第二 中学 , 5 3 0 0 2 2 )
摘
要: 探究式学 习注重 学生 自主探究 的学 习过 程 , 它倡 导学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探究-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初中数学“图形的轴对称”为例
㊀㊀㊀149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3 08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探究整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项目式学习的 探究 整合 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㊀㊀㊀ 以初中数学 图形的轴对称 为例Һ路少荣㊀(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浙江㊀杭州㊀310000)㊀㊀ʌ摘要ɔ项目式学习是关注学生终身学习和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和路径.文章以 设计轴对称图案 为项目任务,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借助角色转变,通过准备轴对称图案素材㊁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㊁研究轴对称图形的作法㊁设计轴对称图案等环节深入理解轴对称的相关知识,整合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在项目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㊁空间观念㊁应用意识㊁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通过主动探究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和信心.ʌ关键词ɔ项目式学习;初中数学;轴对称一㊁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探索 探究 整合 教学新模式(一)项目式学习背景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教为中心,教师通过讲解㊁板书以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知识点通过大量重复性的讲授和练习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强化和巩固.相比较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来说属于被动式学习,学生掌握知识点较快,更适合于考试,但没有时间进行高阶思维训练,缺少和现实世界的互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相较于传统教学,最近几年 探究与实践 学科间整合的探究与实践 等教学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使得学生的学习主动性㊁知识的掌握程度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发展.‘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了项目式学习是初中阶段综合与实践领域中主要的学习方式,以问题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真实多样的情境中运用数学和其他多学科的知识自主探究㊁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设计项目任务,学生在完成项目作品的过程中,根据任务的需要会主动学习一些知识,并且进行组织整合.学生知道学习这些知识的用处,学习起来就会有动力,会感觉到学习的内容有意义㊁有价值,会发现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项目式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将其和 学科间整合的探究与实践 教学方法有机结合,针对出现的低教学效率和低目标达成率问题进行课程设计,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二)基于探究 整合的新课程教学设计流程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笔者提出了一套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㊁整合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及思想方法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在 探究 整合 过程中对知识进行学习和应用,探索数学课教学新模式.主要环节如图1所示:图1整个过程从教师的角度分为课程目标分析㊁项目任务分解指导㊁项目执行督导㊁执行评价和整合提升四个阶段.教师需要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预估本次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对整个项目进行整体式设计,然后指导学生进行项目实践.整个过程从学生的角度看,分为接受教师给定的项目任务,在教师参与下确定子任务㊁班级分组后在教师督导下执行任务,最后接受教师的执行评价,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整合提升到高阶思维.现以 图形的轴对称 一节为例,探索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应用项目式学习.二㊁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优化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一)教学内容分析及提出项目任务轴对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变换, 图形的轴对称 一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初步认识轴对称基本概念和性质,并能综合应用.这节课的知识点相对比较简单,传统教法容易导致以下问题:(1)学生没有掌握图形的轴对称这一概念由来的基本规律,即人类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把事物的共同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形成概念;(2)由于缺少必要的训练,学生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没有深刻体会,没有完成从直观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缺少空间想象力;(3)学生欠缺对轴对称有关的思辨能力,和其他知识结合时出现困难,即高阶思维能力欠缺.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一些平面图形的特征,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自然界和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事物有很多,也为学生奠定了感性基础.比如,故宫雄伟壮观的轴对称布局体现了建筑中的轴对称之美.基于学生现有认知水平,教师可以通过设置 设计轴对称图案 项目,明确项目目标(即驱动性任务),按照图1所示通用性方法进行实际操作.(二)教师指导下的任务分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分析项目 设计轴对称图案 的核心任务,即通过观察多幅轴对称图形概括出图形轴对称的概念,精确描述出对称轴的定义,探究轴对称的诸多性质,㊀㊀㊀㊀㊀150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3 08并应用于实践.学生为完成这一核心任务,需要经历素材搜集㊁素材分析㊁归纳总结㊁应用验证4个阶段,最后获得4个关键子任务,即准备轴对称图形的素材㊁探讨对称轴的概念和定义㊁探究轴对称图形性质㊁轴对称图形的作法(见表1).表1㊀学生任务:长方形轴对称图案设计任务驱动学生核心任务探究分析生成性问题,激发再学习如何设计轴对称图案子任务1:准备轴对称的剪纸,体会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符合轴对称的定义,沿着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折叠的次数不同,得到的图形对称轴的条数也不同.如何设计轴对称图案子任务2:通过剪纸研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轴对称图形沿着对称轴折叠,对称轴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能够重合的两个点为对称点.问题1:如何找对称点?问题2:连接对称点的线段与对称轴有什么位置关系?问题3:连接对称点的线段被对称轴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子任务3:研究轴对称图形的作法.对称轴垂直平分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问题:如何找已知点的对称点?子任务4: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完成设计图.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问题:选择不同的比例尺会影响广场施工吗?(三)教师指导下的任务执行子任务1:准备轴对称图案素材,体会轴对称的概念由于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学习过轴对称图案素材,让学生通过剪纸和收集轴对称图形,经历得到轴对称图形的过程,可以加深其对轴对称特点的体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体验中国古老的民间剪纸艺术,感悟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去思考现实世界,发展核心素养.学生准备的部分轴对称图形如图2所示.图2在学生研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入两个特例:(1)五角星和矩形㊁圆等图形相比不直观;(2)一条线段和传统的轴对称图形差别更大.借此引导学生找到轴对称的规律,直观感知轴对称图形和图形的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切实感受对称的内涵.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观察㊁比较足够多的样本,激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对称轴概念的见解.经常碰到的说法有:对称轴是一条中间平分线,通过对称轴平分的图形两边能互相重合,有些图形有多条对称轴.学生搜集并对这些见解进行归纳概括,进一步抽象出定义.子任务2:通过剪纸研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教材中探索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时,在合作学习中给了两个对称点关于一条对称轴构成的简单图形样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各种方法寻找轴对称图形中的对称点,如对折后利用笔戳洞的方法可以找到任何一个点的对称点,然后连接两个对称点,观察对称轴和连接两个对称点的线段的关系,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㊀图3如图3所示,直线CD为对称轴,点A㊁点B为对称点.由折叠知线段AO和线段BO可重合,所以AO=BO,即CD平分AB;øAOD和øBOD完全重合,故øAOD=øBOD.而øAOD+øBOD=180ʎ,所以øAOD=øBOD=90ʎ,所以ABʅCD.综上所述,CD垂直平分AB.子任务3:研究轴对称图形的作法学生探索得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利用性质完成图形的另一半是对轴对称图形性质的应用,为后面设计轴对称图案做好铺垫,并通过画图巩固比较线段长度的方法:度量法和叠合法.学生也可以通过画图想象图形的空间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感知轴对称变换中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规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核心素养.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对称轴垂直平分连接对称点的线段.找出点A,线段AB,әABC关于直线m的轴对称图形(见图4).图4学生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得到图形的轴对称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子任务4: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完成设计图学校操场有一块长方形场地,长18米,宽15米,请同学们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轴对称图案,美化校园.借此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充分发挥空间想象力,分草图设计和最终图形设计两个阶段,在设计中发现问题㊁修正问题.教师可提示学生在图形设计中先进行整体轮廓设计,再进行细节设计.(四)整合与提升教师可通过改变情境,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整合能力,让学生再次体验成功,同时促进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转变.教师可以依次提出以下几点,供学生探讨,进一步夯实已掌㊀㊀㊀151㊀数学学习与研究㊀2023 08握的知识.问题1:如何画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方法一:引导学生找到一组对称点,分别以两个对称点为圆心㊁以适当长度为半径画弧,得到两个交点,过这两个点画直线,即可得到对称轴.方法二:引导学生找两组对称点,分别连接得到对应线段,过这两条线段中点的直线即为对称轴.问题2: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吗?该问题整合了平行四边形的知识,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了解有几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哪些是轴对称的,即正方形㊁长方形㊁菱形是轴对称的,其他不是.问题3:如何将平移和轴对称组合起来设计轴对称图形?将基础图形作轴对称得到一对图形,然后将这对图形平移,得到两对图形,整体图案仍是轴对称图形.这种方法也可被用于平面镶嵌.三㊁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本案例的主要知识点是对称轴的概念㊁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称轴垂直平分连接两个对称点的线段)㊁图形的轴对称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图形).本次教学采用项目式学习的方法,首先由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以往出现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设置项目任务,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分解任务,把全班学生分成4 5人一组,按照子任务逐步完成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最后对子任务执行中的缺陷进行完善,并引入本学科或跨学科的内容进行整合提升,实现了由 以教为中心 向 以学为中心 的转变,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开展探究㊁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一)实施项目式学习教学方法后带来的促进作用1.促进师生进步在新课教学中融入项目式学习,可促使教学设计从 教的设计 转变为 学的设计 ,课堂内外相结合.项目式学习能使学生亲身感受情境的真实性,体验探究的过程㊁问题的解决㊁成果的展示,让学生个体和团队对新知有了新的理解和尝试,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通过此次项目式学习,学生的作业质量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作图题,大多学生能够严格按照尺规作图的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遇到开放性的题目时,学生会自觉地进行讨论,会主动动手实践.比如下面这道题,学生就把每个小正方形都移动了一次,放在所有可以放的位置进行尝试,把所有的图形都画出来了.如图5,在4ˑ4的方格中有五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移动其中一个正方形到空白方格中,与其余四个正方形组成图5的新图形是一个轴对称图形,这样的移法共有多少种?请画出图形.2.促进思维发展思维的发展是从直观思维到具体形象思维再到抽象逻辑思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思维由低阶逐渐向高阶发展.在新课教学中,教师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通过知识的探索 整合 实践,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造力的提高,克服了知识学习与思维实践的割裂状况,使学生能像数学家一样, 做学用 结合,在与真实情境的持续交互中构建知识㊁能力和价值观,获得真实的学习体验,产生创造性的数学理解成果.3.促进多元评价在项目式学习中,评价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运用评价量表进行评价.同时,学生也可以进行自我评价,并且家长也可以参与评价,评价学生发现问题㊁提出问题㊁解决问题的能力,评价学生小组沟通和协作的能力.(二)在实施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有三点值得注意1.项目式学习的不足之处虽然在核心素养时代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但教师要用很多的时间准备设计和材料;学生在探究实践中有兴趣㊁有信心,但是往往会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不能合理安排,就会影响正常学习的进度.2.项目式学习重在过程尽管事先已经有了一个最终要达到的目标,但是师生㊁生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过程是自由开放的,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的培育和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探讨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引导能力,防止问题不能聚焦.3.项目式学习关注整合提升项目式学习把大部分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但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最后得到的结果不如预期.对此,教师需要通过整合提升,把整个知识点的相关内容串联起来,对本学科或其他学科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做到 学的设计 和 教的设计 有机结合.结㊀语综上所述,项目式学习能够契合现实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发展规律,模拟大样本数据观察㊁特征分析㊁归纳定义㊁实践应用几个环节.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有始有终,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学生的思维能力㊁学习能力㊁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因此,教师应积极了解㊁学习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并将其运用于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ʌ参考文献ɔ[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叶立军,徐蒙恩.数学项目化学习的特征及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1(34):62-64.[3]夏雪梅.素养时代的项目化学习如何设计[J].江苏教育,2019(22):7-11.。
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
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1. 本文概述本文主要探讨了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适应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师们在教学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挖掘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备受关注的方法。
本文的研究得到了国家级精品课程《材料力学》、国家级力学教学团队项目以及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的支持。
文章以工科基础课《材料力学》为例,总结了三年来的探究式教学改革实践经验。
实践表明,基于问题学习的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教与学相互统一的过程,通过结合网络学习和团队学习等新的教学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扩展学生课外的自主学习空间。
通过将具有前沿性、基础性与交叉性的问题融入教学中,将工程实践中新的材料力学问题与基于问题的学习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工程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水平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2. 问题学习的理论基础基于问题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其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认知发展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在PBL中,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构建和理解知识,这与建构主义的观点相一致。
通过与同学和教师的合作,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问题,从而更深入地掌握知识。
认知发展理论强调学习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高阶思维活动,如分析、综合、评价等。
PBL通过提供复杂的、真实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进行这些高阶思维活动,从而促进他们的认知发展。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主动搜索信息、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评估结果,这些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PBL还受到社会学习理论和合作学习理论的影响。
STEM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
STEM教育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当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
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在这样的背景下,STEM教育理念应运而生。
STEM教育强调跨学科融合,强调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实践探究和团队合作来培养综合能力。
将STEM教育理念引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的需求。
对于如何基于STEM教育理念来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讨相关教学策略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STEM教育理念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实际现状和问题,探讨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推动信息技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STEM教育理念下如何有效开展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2. 深入研究STEM教育理念,探讨其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3. 探讨基于STEM教育理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包括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探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4. 提出具体的实施策略和方法,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1.3 研究意义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是当前教育领域中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在当前STEM教育理念的指导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以适应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需求。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案例分析
基于问题式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案例分析作者:朱涌来源:《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2014年第08期【摘〒要】通过对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观摩课的分析,辨析教学模式特点。
【关键字】教育技术;教学模式;基于问题式;网络探究式一、教学案例笔者近期参与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任务的组织工作,每次示范课、观察课后的交流讨论,参培教师都踊跃发言,引经据典,谈论教学中都用到了哪种教学模式,哪些教学策略。
在培训过程中,麓山学校初中部的钱老师上了一堂《生活创意设计》的信息技术观摩课。
课后研讨时,参培教师对钱老师所上课程采用了哪种教学模式进行了争论,有人认为这次课采用了基于问题式的教学模式,也有人说这次课采用了基于Internet的网络探究(WebQuest)教学模式。
下面是钱老师的上课实录:上课开始了,钱老师在计算机教室里通过投影和屏幕广播展示了三组创意图,第一组是外型像折纸动物的灯具,第二组是带帘子的花洒,第三组是外型像苹果的创意桌椅。
钱老师要求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是:这组图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词语?同学回答有诸如创意、design、设计、idea等词语。
钱老师布置任务:要求同学们上网查找“设计”一词的概念。
同学们在网上查询“设计”一词相关内容,钱老师则在教室里来回走动,督促学生完成任务,并将自己看到的情况大声说出来告诉其他同学,同时要求学生将找到的有关“设计”概念的内容写在流程性检测单上,并要求每组成员将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定义告诉组长。
4分钟后,钱老师请同学们举手回答“设计”一词的意思。
此时同学们都看着其他同学,无人举手,钱老师点了13号同学回答问题,13号同学说:“还未找到。
”钱老师马上问道:“28号同学愿意帮助13号同学吗?”28号同学说:“…设计‟是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
”同学们对28号同学的回答给予热烈的掌声。
钱老师说:“可把…设计‟总结为两个词,即idea、design”。
她还说道:“热爱生活的人身边总是充满创意的,有的同学上课用铅笔写字时,要用橡皮擦拭时却总是找不到橡皮,他就把橡皮绑在自己的铅笔上面,掉过来擦擦,于是就有了带橡皮头的铅笔了,这就是一种创意。
主题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主题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分析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也在不断更新变革。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力,提高教学效果,不少学校开始尝试引入主题探究模式来进行信息技术教学。
主题探究模式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通过以问题为中心,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以达到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
本文将就主题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及应用情况。
1. 基于问题的学习主题探究模式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实施探究。
在教授电子表格制作时,教师可以提出实际问题如“如何利用电子表格整理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开支情况”,学生通过探究,慢慢掌握了电子表格的制作技巧和运用方法。
这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更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提高学习效果。
2. 学生自主学习在主题探究模式中,学生扮演着积极的角色,他们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从问题的角度主动去寻找答案。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可以自主选择探究方向,自己去查找资料、设计方案、实施探究,并归纳总结探究成果。
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融合多种技能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对技术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主题探究模式的应用,可以融入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比如与语文、数学、实践课程等的结合。
学生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不仅要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还需要综合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并进行实际的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学生很难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而主题探究模式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去发现和解决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究。
2.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主题探究模式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信息获取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其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学生对数学存在困惑和挫败感。
因此,探索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以帮助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发现和探索的教学方法,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来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例如,可以使用真实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自己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教学方法,通过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提供个性化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方式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不同级别和难度的题目,根据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来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以增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动力。
三、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通过给予学生问题和挑战,鼓励他们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和解决数学问题。
例如,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合作讨论来寻找解决方案。
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四、信息技术融合教学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例如,可以使用数学软件和在线模拟实验来进行数学演示和实践操作,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基于问题驱动法的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第21卷㊀第12期2019年12月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J o u r n a l o f T i a n j i nV o c a t i o n a l I n s t i t u t e s N O.12V o l .21D e c .2019基于问题驱动法的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践崔建锁(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天津㊀300131)摘㊀要:㊀传统的数学课教学以以传授知识 为主,是一种灌输式教学. 教师讲,学生听 是其主要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师缺乏给学生探究的意识,学生缺少自主探究的机会.问题驱动法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学习模式.在此模式下,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多维互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具体的解决方案,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并在问题的解决中获取新知识,享受学习的快乐.此模式的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关键词:㊀问题驱动;合作;探究中图分类号:G 712㊀㊀文献标识码:A ㊀㊀文章编号:1673-582X (2019)12-0037-05收稿日期:2019-11-04作者简介:崔建锁(1974-),男,河北饶阳人,天津市红星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高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传统的数学课教学为灌输式教学,基本模式是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讲授新知,解决问题;强化练习,巩固效果.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传授知识 ,学生被动地接受新知识,学习目的也仅限于识记相关定义㊁公式,并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整个过程学生都是被动地学习,缺少积极主动的思考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学生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交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㊁能力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以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学生在探索问题中学习,从而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问题驱动法 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模式,又是一种学习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后,学生们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多维互动,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探索具体的解决方案,尝试用已有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们除了获取新知识之外,还充分享受自主学习的快乐.在此过程中,通过环环相扣的问题链,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探究的学习状态.一㊁基于问题驱动法的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式基于问题驱动法的数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良师,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以往的灌输式教学使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令许多学生望而生畏,甚至干脆放弃了数学学习.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知识内容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因此,从理论上讲,每一节数学课,教师都可以创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情境,提出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情境.教师应该挖掘与学习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提出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今后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数学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并进一步解决问题,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学习机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提出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学生在回顾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㊁归纳㊁猜想㊁类比等数学研究方法,找到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并运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问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经历新知识的生成过程,培养学生观察㊁分析㊁猜想㊁归纳㊁逻辑㊁推理的能力.(三)分组合作,解决问题在这个环节,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分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方案.学生先介绍个人解决方案,然后组内互评,评出最佳方案;接下来,各组的方案再进行交流,评出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最后教师进行点评.这样,通过学生自评㊁学生互评㊁师生互评,学生们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找到自己探索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对自己的方案进一步进行完善.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通过同学之间的积极配合完成任务,一方面可以培养了学生互助合作的精神,另一方面,学生会收获到自主解决问题带来的快乐,有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兴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探索过程和结果,使学生觉得学有所得,获得探究性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四)回归主题,理论升华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能力比知识更重要,过程比结果重要,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积累知识,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而现在学习的知识内容恰恰就是学生未来学习的基础,因此,在引导学生解决完问题后,教师有必要把生活问题与数学理论进行有机结合.因此,接下来,教师要由生活实例转入数学理论知识的讲授.有了前面的铺垫,学生在前面几个阶段经历了本节课知识的产生过程,下面的教学只不过是把问题由特殊推广到一般,自然是水到渠成,一气呵成.(五)应用理论,验证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以致用,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刚才的生活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列出已知㊁求解,并运用数学理论写出求解过程,对开始时的探讨结果进行论证.通过本环节,学生能够把数学理论与生活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提高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的能力.(六)例题讲解,规范示例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讲究的是数学逻辑思维.也就是说,数学教学不只停留在学生能够写出最后的结果,还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的解题过程.因此,合理地设置例题,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方面,例题是当堂理论知识的具体运用,可以深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教师严谨规范地书写解题步骤,可以给学生提供示范,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逻辑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七)强化练习,知识迁移课堂练习是巩固知识㊁反馈效果的必要手段.学生通过练习,可以进行自我检测,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可以了解教学效果,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依据.需要注意的是,练习的设置要分出层次,既要有公式定义的直接应用,又要有公式的简单变形,还要有一定量的综合练习,通过层层深入的练习,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八)作业反馈,更正问题课后作业起到的是检测教师授课㊁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学生通过规范的解题步骤,一方面可以巩固对当堂知识的理解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教师通过作业,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当堂课的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通过学生解题是否规范,可以找到学生逻辑思维中存在的问题,使以后的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效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同时,教学相长,通过对学生作业的检查,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积极进行教学反思,教师也能发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于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二、基于问题驱动法的探究式数学教学模式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基于问题驱动法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最根本的特点就是 以逐层深入的问题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㊁以学生为主体 .在一个个问题的驱动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㊁探索.在此过程中,努力营造开放式的课堂,充分发扬学生自主探究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㊁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节为例,针对各个环节进行简单说明:第一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一次面对财会专业的学生讲授此节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情景:你是一家电器商场的负责人,为了提高商场知名度,你决定进行一次促销活动,进价650元的洗衣机,买一台950元,买两台单价900元,以此类推,每多卖一台,单价下降50元,要是商场每次交易利润不低于300元,问每个顾客做多能买几台?财会专业的学生,天生的对 赚钱 感兴趣.见到这道题,学生们马上来了兴趣,恨不得立刻就能解决问题把钱赚到手.第二步: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在引起学生的兴趣后,我引导学生大胆测,进行探究.先引导学生分别算出有的学生分别算出买一只㊁两只㊁三只时的价格及利润,找到购买台数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式,然后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利用学过的不等式知识,列出不等式,经过整理合并,学生们最终列出了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那么,如何求出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呢?为了启发学生,我列出了这一组一元一次方程㊁一元一次不等式,引导学生画出对应的一元一次函数的图像.通过观察分析,学生会发现,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函数图像在X轴下方或上方部分所对应X值的范围就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也就是说,一元一次不等式解集㊁一元一次方程的根与一元一次函数之间存在内在联系,可以利用图像法来接一元一次不等式.同样的道理,能不能利用一元二次函数图像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呢?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函数图像,可以画出大致图像,通过类比用图像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学生很快找出了这个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第三步:分组合作,解决问题解决完上面问题后,我把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推广到一般情况.根据判别式的值的情况,学生们分别画出一元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有一个交点㊁两个交点㊁没有交点的情况,找出对应的不等式的解集.学生分组对不同的情况进行了交流㊁讨论㊁总结,找出了问题答案.在交流过程中,学生们及时发现自己探索中存在的问题,在同学帮助下进行更正,既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又提升了认知水平.第四步:回归主题,理论升华在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一元二次函数图像,我进行了对比分析,进行了总结,当二次项系数大于零时, 大于零取两边,小于零取中间 .最后,我总结出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一般步骤:1㊁转化为标准的不等式(二次项系数大于零,不等号右侧为零)2㊁根据判别式情况求对应的方程的根3㊁根据根的情况写出不等式解集.第五步:应用理论,验证问题引导学生重新审视情境问题,把利润问题转化为列不等式㊁解不等式问题.学生列不等式㊁解不等式,找出情境问题答案后,对一开始的猜想结果进行验证.通过前面几个环节,学生经历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整个过程,培养了利用数形结合分析㊁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获得了成功的成就感.通过用不等式知识解决情境问题,体现 数学从生活中来,并为生活服务 的思想.第六步:例题讲解,规范示例本阶段,我列举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各种形式进行讲解,同时在黑板上板书规范的解题步骤,给学生起到示范引领的作用.第七步:强化练习,知识迁移本阶段,我设置三个练习,分别对照不同形式的不等式,有直接对应例题必做的,有形式稍作变化选做的,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通过练习,学生们巩固了所学知识,培养了数学思维能力.第八步:作业反馈,更正问题我从课后作业中选取了有代表性的三道题,主要看学生解题步骤和书写格式是否规范,逻辑分析是否合理,并督促学生更正.值得一提的是,有的同学把不等号左边的式子进行了因式分解,由两个实数相乘, 同号得正㊁异号得负 ,得出了因式相乘的规律,把一元二次不等式转化为了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同样得出了不等式的解集.对此,我对学生的探究精神进行了充分肯定,并应向学生解释这种方法的局限性,鼓励学生深入㊁全面㊁细致的分析问题.三、基于问题驱动法的探究式数学教学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其一,创设的情境要与本节课的中心内容紧密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利用本节课的知识点解决该问题.创设的情境应该是生活中学生能够实际接触到的,尽可能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其二,提出的问题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经过自助探究㊁合作讨论之后,运用已有的知识应该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并最终给予解决.其三,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不能一开始就给学生高深莫测的感觉,这样会使学生无从着手而最终放弃,不但达不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目的,严重的会适得其反,加剧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倦程度.其四,学生的探究活动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应该进行适时㊁适度的引导,避免学生的探究活动偏离主题.适时,是说教师的引导要抓住时机,为学生指明正确的探究方向;适度,是说教师的引导不能过多,点到即止,不能一路引到到底,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其五,整个过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学生自己探究也好㊁小组探究也好,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保证学生能够真正进行探究,不能探而不究,更不能浅尝即止,否则,所谓的问题驱动的探究式教学就会成为空谈.其六,在任何一节课中,从来不存在单一的教学模式.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学习知识的能力各异,因此,基于问题驱动的探究式教学要与分层教学综合运用.设置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问题之间要有一定的梯度,即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保证各层次的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关问题进行探究.此外,在例题设置㊁练习巩固㊁作业检测阶段多要分出层次,使得所有的学生都学有所得,把问题探究式教学落到实处.多种教学模式综合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开展基于问题驱动法的探究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㊁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值得指出的是,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厌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不管实行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其转变也不会是立竿见影的.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多进行这种模式的探索实践,只要持之以恒,数学教学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参考文献:[1]毛新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 教材 教法,1999,(09).[2]汪露露.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8).[3]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P r a c t i c e i nM a t h e m a t i c a l I n q u i r y T e a c h i n g M o d e l B a s e do nP r o b l e m-d r i v e nM e t h o dC U I J i a n-s u o(T i a n j i nH o n g x i n g V o c a t i o n a lS e c o n d a r y V o c a t i o n a lS c h o o l,T i a n j i n300131)A b s t r a c t:T r a d i t i o n a lm a t h e m a t i c s t e a c h i n g i sb a s e do n i m p a r t i n g o fk n o w l e d g e ,a n di t i sa k i n do f i n f u s i o n t e a c h i n g. T e a c h e r s t e a c h i n g a n d s t u d e n t s h e a r i n g i s t h em a i nm o d e l.I n t h i sm o d e l, t h e t e a c h e r s l a c k t h e a w a r e n e s s o f a l l o w i n g t h e s t u d e n t s t o h a v e a n e x p l o r a t i o n,a n d t h e s t u d e n t s l a c k t h e o p p o r t u n i t i e s t o i n q u i r e i n d e p e n d e n t l y.P r o b l e m-d r i v e nm e t h o d i s a t e a c h i n g m o d e l,a n da l s oa l e a r nGi n g m o d e l.I n t h i sm o d e l,t h e t e a c h e r sw i l l c r e a t e s i t u a t i o na n d p u t f o r w a r d q u e s t i o n s,a n d t h e s t u d e n t s w i l l,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i ro w n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t o q u e s t i o n s,e x p l o r e t h e s p e c i f i c s o l u t i o n s t h r o u g h m u l t i d iGm e n s i o n a l i n t e r a c t i o na n db y u s eo f t h ee x i s t i n g k n o w l e d g ea n de x p e r i e n c e,a n dt r y t os o l v e t h en e w p r o b l e m sw i t h t h e i r e x i s t i n g k n o w l e d g e.I na d d i t i o n,t h e y w i l l g e t n e wk n o w l e d g e a n d e n j o y t h e h a p p iGn e s s o f l e a r n i n g i n t h e p r o c e s s o f p r o b l e ms o l v i n g.T h e t e a c h i n g u n d e r t h i sm o d e l c a n h e l p t o f u l l y m o b iGl i z e t h e e n t h u s i a s mo f s t u d e n t s t o l e a r nm a t h e m a t i c s,a n d i m p r o v e t h e s t u d e n t s m a t h e m a t i c a l l e a r n i n g aGb i l i t y a n d l e a r n i n g e f f e c t.K e y w o r d s:P r o b l e m-d r i v e n;c o o p e r a t i o n;a n d i n q u i r y。
基于UMU互动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究
基于UMU互动平台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探究作者:郭鸿波来源:《考试与评价》2021年第02期【摘要】教育进入了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智慧教育的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迎来了新机遇。
UMU互动平台就是智慧教育的产物。
UMU互动平台提供的混合式学习模式,打通线上与线下、台上与台下的大通道,实现课前导学、课中活动、课后分享的UMU教学与学习过程。
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UMU互动平台信息素养新课标随着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到来,教育进入了“互联网+”、数字化、智慧化的全新阶段。
而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还没真正进入智慧化的时代,存在最大的弊端是被动学习为主。
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以电脑上机练习与教师的讲授为主,这种有其优点,但不适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学。
尤其是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全程被动学习的学习方式,不再适合新课程的要求。
信息技术课要实现真正的智慧教育,需要网络互动平台的支持。
而UMU互动平台是全场景一站式教学工具,它构建混合式学习模式,打通线上与线下、台上与台下的大通道,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在教师互动中教学。
一、UMU互动平台课前导学,让学习更有的放矢2017年版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创新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合理选用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UMU互动平台构建起混合式学习模式,这一模式打破了传统被动的学习方式,在课前导学上,学生就先明确学习目的,做到学习有的放矢,学习效率更高。
UMU互动平台拥有丰富的在线课程资源,这些资源形式丰富,有导学在线文档、微课、视频、动画等。
这些资源可以通过多个渠道发布给学生,如UMU电脑端、移动APP、微信小程序、QQ等多个途径向学生发送课前导学资料,让学生在家就提前完成课堂学习的预习。
如必修2《数据库的构建》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提前把Microsoft Office Access入门教程文档和入门视频发到UMU互动平台,让学生课前先了解Access的基本操作,为用Access创建图书管理数据库这一学习任务做好准备。
基于问题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形态
基于问题探究式的课堂教学形态作者:张丽琴来源:《读写算》2012年第04期“问题探究式教学”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教师创设最佳的问题情境下,引导学生自学生疑,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用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实现再创造的教学活动。
通过近两年的实践,结合李卫东老师《可爱的草塘》教学,谈谈课堂操作流程。
1、创境激疑,感知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经验、认知规律等因素,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实物、实事入手。
采用猜谜、讲故事、游戏、竞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疑问,加以梳理,形成需要共同来探索的问题(这就是学习的目标,也是教学重点和难点)师:现在同学们要想,这学习从哪开始(板书?),从问题开始.看到课题,你就产生一系列的问题,老师把课题写完了,你的问题就提出来了.生1:草塘在哪里?生2:草塘是怎样的?生3:草塘可爱在哪里?生4:为什么草塘是可爱的而不是美丽的?师:我们把大家提出的问题梳理一下,同学们提问题要注意问题的顺序和思维方法,先问是什么?再问为什么?最后问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那么问题就是1、什么是草塘?2、草塘在什么地方?3、为什么草塘是可爱的?4、为什么草塘是可爱的而不是美丽的?至于草塘大不大这个问题,在我们理解为什么草塘是可爱的这个问题时就可以解决了。
学贵在于疑。
李老师深谙此道,在板书课题中,要求学生依课题进行质疑.学生紧扣课题关键词进生质疑,但李老师并不满足于此,而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将问题及时归类,梳理,理清问题顺序。
2、自读自究,分层推进自读自究是充分利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放手让学生自读,力求从语言文字入手,能通过读的形式把握课文内容。
再循着认定的目标,通过反复自读自究形成朗读体验与思考发现,有针对性地提供给小组分析、比较与评价,从而促进学习从求异走向求同。
师:现在能读课文了,读课文有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读正确、流利。
“基于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模式探索——评《基于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与探究式课堂教学法》
“基于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模式探索——评《基于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与探究式课堂教学法》
仲伟东
【期刊名称】《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24(44)8
【摘要】中学数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观念,研究课标、教材和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传统数学教学模式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灌输和机械应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对其创造力的培养。
因此,目前教育界亟需探索和实践出一种基于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的数学教学模式。
哈利·弗莱彻·伍德编著,刘卓、耿长昊译,中国青年出版社于2019年10月出版的《基于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与探究式课堂教学法》一书,核心内容是将学生置于学习过程的中心。
【总页数】1页(PF0003)
【作者】仲伟东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自主探究、互动交流演绎课堂教学的精彩——"无问题"互动式课堂教学探索
2.互动式教学中学生参与的一种模式——"自主性引导教学法"的实践体会
3.互动式课
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基于自主研发的“课堂表决器”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运用4.“基于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模式初探5.普外科临床教学中基于问题为导向的互动式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思维方法和教学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创新教学方法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议题。
本文将围绕创新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重要性以及如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
一、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创新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在于其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及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创新教学方法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知识层面上取得更好的成果,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的合作活动,促进他们之间的互动与沟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再是孤立地学习知识,而是通过合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三、问题导向学习问题导向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通过教师提出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
问题导向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四、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以真实问题或实际情境为背景,将教学内容融入到具体案例中进行教学。
通过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五、信息技术教学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开始越来越多地应用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教学能够提供多媒体、网络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和工具,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六、个性化教学个性化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个性化教学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他们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七、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将游戏元素融入到教学中的方法,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游戏中进行知识的获取和应用。
游戏化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他们的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中, 教师的讲解 、 演示 、 指导有效统 一 , 学 生 的 观 察 与 实 践 有 效统一 , 有利于信息教学的技术要领的掌握 。
四、 合理评价 。 注重 课 堂 的高 效 性 评价 , 是 探 究 式 教 学 模 式 的 重 要 环 节 之 一 。结 合 高 中
呈现需 求 , 选 择 适 当的 工具 和方 法 , 分 别对 声 音 、 图形、 图 像、 动画 、 视频等多 种媒 体信 息进 行适 当的处理 ; 学 习 重 点 是 特 殊 画 笔 的设 置 、 绘 制路径 、 路径 转化 为选 区 ; 学 习 难 点 是 图层的使用 、 路 径 的特 性 、 路 径 与 选 区 的 转 化 。 在 梳 理 教 学 目标 的 基础 上 , 以教 学 目标 为 纲 来 设 计 问 题 , 使 课 堂 的探 究 由 浅入 深 , 层 层 展 开 。其 具 体 问 题 可 设 计 为 : 自 主 理 解 并
而提高教学质 量。本文 以教 科版 高 中信息 技术《 图 像 的 加
工与处理 》 一课为例 , 浅 谈 基 于 问 题 的 高 中 信 息 技 术 探 究 式 教学模式 。
一
、
问题弓 l 领。 突 出 课 堂 的探 究性
搜集数据 、 分析汇报 、 模 拟 实 验 。在 《 图像 的加工 与处理 》 的
教学 中, 按 照 知 识 的 内在 逻 辑 加 以 资 源 整 合 , 设 置 为 四 大 模 块, 实现了从图片背景到镂空 图案 , 从 特 殊 形 状 图 片 到 自 主
在探究式教学 中, 问 题是 核心 , 由此而 来 的“ 问题 导 向 式” 学习 , 更 大 程 度 上 将 课 堂 的 目的 性 与 探 究 性 有 机 统 一 ,
随 着 教 学 改 革 的深 入 发 展 , 变教为学 , 以学 生 为 主 体 的
自主 、 合作 、 探 究 式 的 学 习 得 到 了 广 大 师 生 的 欢 迎 。具 体 到
图案 , 在 实践 中 理 解 路 径 的 作 用 , 既 体 现 了 信 息 技 术 课 堂 的
技术性 , 又突出了趣味性。
特殊性 。因此, 在信息技术教 学中. 以 问题 为核 心 , 通 过 精 心 设 计 教 学 问题 , 实现 课 堂 主 体 多元 互 动 , 从 而 构 建 高 效 的 探 究 式 课 堂, 是 当前 信 息 技 术 教 学 改革 的重 点 之 一 。
关 键 词 问题 高 中信 息技 术 探 究 式教 学
高 中信 息 技 术 教 学 中 , 便是教师精 心设计 问题 , 以 问题 来 激
发 学 生 的探 究 兴趣 , 以丰 富 的教 学 情 境 来 强 化 学 习 氛 围 . 从
三、 资源整合 , 推 动 课 堂 的技 术 性 随着 探 究 式 教 学 的 深 入 开 展 , 资 源 整 合 对 于 学 习 的 意 义 日益 为 人 们 所 重 视 。在 高 中 信 息 技 术 教 学 中 , 资 源 整 合 的主 体 既 有 教 师 又 有 学 生 , 它强 调在一定 的教学 情境 中 , 学 生 针 对 教 师 设 计 的 问题 展 开 假 设 、 猜想 与论证 。 由此 而 主 动
从 而 推 动 了高 效 探 究 课 堂 的 构 建 。对 于 高 中信 息 技 术 教 学
来说 , 问题引领 , 意 味着 教 师 需 要 通 过 精 心 设 计 思 辨 性 强 而
设计作 品, 从理论知 识 的引 申到 图层 、 路 径 和选 区的实 践 ,
最后到 P h o t o s h o p的综 合 运 用 。 以“ 剪裁图块” 为例 , 教 师 讲 解 外 部 图像 文件 的 打开 方 法 , 演 示 路 径 转 化 为选 区 的过 程 , 同 时 强调 在移 动 的 过 程 中 容 易 出 现 的 问 题 , 学 生 从 中 观 察 路 径 与选 区在 外 观 、 用途上 的区别 , 用 以 实 践 。在 这 一 环 节
题” 的准备 、 思考、 分析 、 论 证等 加 以有效 输 出, 与 小组 成 员 充分交流 , 从而不断突破原有 的认知 , 丰 富 自 己 的 学 习教 学 中 , 如 何判 断 学生 对 “ 熟 悉 图 层” “ 络制 图 形 ” “ 剪 裁 图块 ” 前 三 个 模 块 的 操 作 熟 练 程 度 与
难 度 适 中 的 问题 , 实 现 自身 对 课 堂 的 预 设 , 而在课堂实 践 中 则 是 由学 生 发 挥 主 体 作 用 , 凭借 “ 问题 ” 自主 学 习 、 小 组 交
流、 深入探究 、 发 现 论 证 等 。在 《 图像的加 工与处 理》 的 教 学 中, 教师在设计问 题之前 , 需 要 梳 理 教 学 目标 : 能 根 据 信 息
● 课 堂 教 学 与研 究 ●
2 0 1 5 . 1 2 新课 j l导 孥
基 子 问 题 的 高 中 信 息 技 术 探 究 式 教 学 摸 式 探 索
江 苏 省 丹 阳市 高 级 中学 方 俊
摘 要 作 为研 究性 教 学 的 重要 模 式 之 一 , 探 究 式教 学 重 在 培 养 学 生的 主 体 意识 , 使 其 在 自主 阅读 、 思考 、 探 究 的 过 程 中. 提升思维品质 , 强化 动 手 能 力 。 而 高 中信 息技 术课 程 的 实践 性 、 研 究性 、 综合性 、 技 术性等特 点 , 决 定 了其 探 究 式教 学 的
小组交流 , P h o t o s h o p的 界 面 、 颜 色 等基 本 知识 , P h o t o s h o p 三大 基 础 即层 、 路 径 和 选 区 的 概 念 是 什 么 ? 如 何 熟 练 打 开
信 息 技术 课 程 的 特 点 , 既要关 注结果评 价 , 更 要 关 注 过 程 评 价 。在 小 组 合 作 中 。 过 程 评 价 意 味 着 学 习 主 体 将 自 己对 “ 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