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编15章3节

合集下载

【2024版】社会学概论

【2024版】社会学概论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学概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1.社会学创立的历史条件:社会学的创立是社会变革、自然科学发展、社会思想和社会经验研究的产物。

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马克思、孔德、斯宾塞等,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涂尔干和韦伯等。

3、创立时期代表人物:奥古斯特.孔德《实证哲学教程》。

孔德的学说:①科学的分类。

孔德认为,科学知识的发展由简单到复杂,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社会学居于科学的最高层次②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对于社会现象所固有的全部基本规律的实证研究。

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两个部分。

秩序和进步是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的核心概念③研究方法。

必须用研究自然界的科学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

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历史法。

3、赫伯特·斯宾塞代表作:《社会静力学》《社会学研究》《社会学原理》《伦理学原理》其中《社会学研究》被严复翻译成中文《群学肄言》。

4、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涂尔干社会学代表作是他的三论:《社会劳动分工论》《社会学方法论》《自杀论》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创立的社会学。

系统的社会学功能分析推理方法是由涂尔干创建的。

韦伯:主要著作有《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经济与社会》合理性是韦伯社会学理论的核心概念。

5、社会学中心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欧洲转移的美国,首先在美国发展为制度化学科。

时至今日,美国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仍然在世界社会学发展中产生巨大影响。

斯莫尔、托马斯、帕克、伯吉斯创立了芝加哥学派,其主要学术成就是:第一,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使社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开创了人文区位学研究的先河。

第三创建符号互动论。

后期的主帅布鲁斯。

6、欧洲在二战后的发展特点:社会学的研究重心转向现实社会/社会学研究领域的多样化/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已趋向多元化/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也取得了很大进展。

7、苏俄社会学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在20世纪50年代恢复以后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社会学概论新修

社会学概论新修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本章要点】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运行密切相关。

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4.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密切关系。

5.社会学具有认识和改造社会、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的功能。

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1.社会学在20世纪30-40年代产生,决定性的因素是时代实践的要求。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指出了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历史的途径(创始人说了些什么)、经验的途径(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什么)、分析的途径(理性指示什么)。

2.在近代西方社会的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到20世纪30-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已在欧洲主要国家完成了。

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美国的产业革命。

3.这两大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和后果,主要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理性的王国”,并没有带来普遍的“自由、平等、博爱”,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

4.社会学的思想源泉主要来自于:第一,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所包含的社会思想。

第二,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德国古典哲学,以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为代表的英国古典经济学,以傅里叶和圣西门为代表的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当然也是其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第三,自然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成就。

第四,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二.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1.社会的运行和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良性运行、中性运行和恶性运行;协调发展、模糊发展和畸形发展。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章节目录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章节目录

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一、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二、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三、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对象的中国特色四、国内外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五、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的区别和联系六、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基本问题第二节社会学对象与社会学其他内容的关系一、关于社会运行微观分析和宏观分析的内容二、关于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的内容三、关于社会运行研究手段的内容四、关于分科社会学的内容第三节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一、社会学学科地位的历史演变二、社会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一、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二、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理论成长”中的中国社会学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第一节人口与社会运行一、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二、人口分布与人口迁移三、人口转变与老龄化四、人口健康第二节环境与社会运行一、环境极其社会功能二、环境与社会关系的演变三、工业社会中的环境问题四、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第三节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与社会运行一、两种生产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二、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基本特征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的基础第三章社会系统与社会运行第一节什么是社会与社会系统一、社会与社会系统的概念二、社会的特点三、社会的功能第二节社会运行一、什么是社会运行二、评价社会运行状态的原则第三节社会学考察社会的几种角度一、宏观社会与微观社会的角度二、个人关系、群体关系和社会制度的角度三、血缘、地缘和业缘的角度第四章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第一节文化的含义与特性一、什么是文化二、文化的特性第二节文化的类型区分一、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二、主文化与亚文化三、主文化与反文化四、评比性文化与非评比性文化第三节文化构成与文化分析一、从文化要素角度理解文化构成二、从文化分层角度理解文化构成三、文化中心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四、文化震惊与文化边际第四节文化的功能一、认同功能二、规范功能三、整合功能四、教育与教化功能第五章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第一节社会学方法论一、社会学方法体系二、社会学研究方法的特征三、社会学研究的范式第二节社会学研究过程一、研究的逻辑过程二、社会学的解释三、研究的基本程序第三节社会学主要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法二、田野调查法三、实验法四、历史比较法第四节社会指标一、社会指标的类型和功能二、社会指标体系的建立三、社会指标体系的应用第五节抽样技术与数据分析基础一、抽样技术二、简单随机抽样三、数据分析第二编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第六章社会化与个体化第一节社会化与个体化概要一、集体化社会与人的社会化二、个体化社会与人的个体化三、社会化与个体化的基本关系第二节人的社会化一、社会化概述二、社会化的条件和主体三、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内容第三节人的个体化一、个体化的意涵二、个体化与人的主体性三、个体化的机制第七章社会互动第一节社会互动的含义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与特点二、社会互动的维度三、社会互动的类型第二节社会互动的过程一、社会互动的过程二、社会转型与社会互动三、网络时代的社会互动第三节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一、经典社会学家对社会互动的分析二、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第四节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的含义二、社会角色的类型三、社会角色的扮演四、角色失调与角色调适第八章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第一节社会网络一、什么是社会网络二、社会网络的类型三、社会网络的功能四、社会网络分析第二节社会群体一、什么是社会群体二、群体的类型三、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四、社会群体的分化、冲突及管理第三节初级社会群体一、初级群体的基本特征二、初级群体的功能三、社会转型期的初级群体第九章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第一节研究概述一、研究对象与意义二、研究的独特角度第二节婚姻家庭社会学一、定义二、婚姻与家庭的宏观研究三、婚姻家庭的过程研究第三节性社会学一、性的概念二、性的社会因素三、性在社会活动中的表现第四节性别角色与社会性别一、从性别角色到社会性别二、性别观念的重构三、性别的社会定轨四、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第十章社会组织第一节社会组织概述一、社会组织的含义与构成要素二、组织的研究变项三、社会组织的分类第二节社会组织的目标一、组织目标的含义及分类二、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三、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四、组织目标实现程度及其评估第三节社会组织结构一、组织结构的含义二、组织结构的内容三、转型社会的组织结构第四节社会组织理论与管理一、组织理论的研究角度二、组织理论的发展形态三、社会组织管理第十一章社区第一节社区概述一、什么是社区二、社区的类型三、社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第二节农村社区一、农村社区概述二、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区的变化三、新农村建设第三节城市社区一、城市社区概述二、城市社区的分类三、城中村四、城市社区建设第四节虚拟社区一、虚拟社区的含义二、虚拟社区的特征三、虚拟社区与实在社区的关系四、对虚拟社区研究的几点思考第十二章社会制度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制度一、什么是社会制度二、构成社会制度的基本要素三、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社会制度的类型及功能一、社会制度的层次二、社会制度的类型三、社会制度的功能第三节制度创新与制度变迁一、制度创新二、制度变迁三、制度变迁的动力第十三章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第一节社会分层概述一、社会地位及其差别二、社会分化及其类型三、阶级、阶层与社会不平等第二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二、西方社会学的分层理论第三节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一、分层的方法和标准二、层内关系和层间关系分析三、多元分层结构分析第四节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一、改革前我国社会分层结构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第五节社会流动一、社会流动的含义二、社会流动的类型三、影响人们获得社会地位的条件四、合理的社会流动是社会良性运行的重要协调机制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一节社会变迁一、社会变迁的类型二、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三、社会变迁的根源与机制四、有计划的社会变迁与社会协调发展第二节社会现代化一、社会现代化的概念及由来二、社会现代化的含义第三节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一、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整合二、理性化三、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四、经济持续而迅速的发展五、城市化六、人的现代化七、全球化第四节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一、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历史条件二、“迟发展效果”三、“二元”社会结构的长期存在四、政府在现代化过程中发挥强有力的支配和指导作用第五节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一、近代以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二、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新时期第十五章城市化第一节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城市化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三、中国的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第二节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动一、城市空间结构的古典模型二、城市空间结构的分析三、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第三节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一、城市性:社会学家有关城市的社会文化结构的研究二、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概述第四节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一、城市问题二、城市规划第十六章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第一节集体行为和社会运动的概念及分类一、什么是集体行为二、集体行为的基本类型三、聚众四、群众五、社会运动及其分类第二节集体行为理论一、勒庞的集体心智理论二、布鲁默的循环反应理论三、特纳和克里安的即时规范理论四、格尔和戴维斯的相对剥夺理论五、斯梅尔塞的数值累加理论六、康豪瑟的群众社会理论第三节社会运动的兴起与发展一、从历史长河看社会运动二、社会运动的形成与演变三、社会运动的后果及影响第四编社会运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第十七章社会问题第一节什么是社会问题一、社会问题的含义二、社会问题构成要素第二节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及其类型一、社会问题的一般特征二、社会问题的类型第三节社会问题的理论研究一、社会整合理论二、文化失调理论三、社会解体理论四、价值冲突理论第四节社会转型与社会问题一、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成因二、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特征三、当代中国突出的社会问题第十八章社会控制第一节社会控制概述一、什么是社会控制二、社会控制的分类三、社会控制的一般特征四、社会控制的功能与意义第二节社会控制体系一、社会控制手段二、社会控制过程三、社会控制的度第三节社会越轨与社会控制一、社会越轨的含义及其类型二、社会越轨产生的原因三、社会越轨的控制第十九章社会政策第一节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概述一、社会政策的含义二、社会政策与公共政策三、社会政策的类型四、社会政策的理念基础第二节社会政策理论的发展一、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政策理论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政策理论三、福利国家时期的社会政策理论四、社会政策理论的多元化时期第三节社会政策的一般过程一、社会政策的制定二、社会政策的执行三、社会政策的评估四、社会政策的调整第四节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与现状一、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二、市场转型与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的变革三、中国社会政策现状的特点第二十章社会建设第一节社会建设的概念一、社会建设的主要关怀二、关于社会建设的综合性定义第二节社会建设的相关理论一、与广义社会建设相关的理论二、与狭义社会建设相关的理论三、社会建设的操作性观点。

社会学概论笔记

社会学概论笔记

社会学概论笔记第一章社会学概述第一节社会一、社会的概念:社会是以特定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为基础、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口为主体而建立起来的共同体,是人们交互作用的产物。

二、社会的特点1.社会是由人群组成的,一个人是无法组成社会的,数量:2个以上,这是最低限度。

2.社会以人与人的交往为纽带。

3.社会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

4.社会是以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的。

5.社会系统具有心理的、精神的联系。

三、社会的功能1.整合功能2.交流功能3.导向功能4.继承和发展的功能第二节社会运行一、什么是运行与社会运行运行表述的是一种动态过程,含有运动、变化的含义。

社会运行:社会有机体自身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表现为社会系统内各子系统及内部构成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和功能。

二、社会运行的类型一是良性运行协调发展。

是指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四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的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二是指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

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它们还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发展中国家就是这一类)三是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亚非拉低度发展国家)四评价社会运行的原则1综合型 2满足需要 3.协调第三节社会学1.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2.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是将社会问题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和可接受的程度之内,因此,条件和机制指的是如何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和途径3.社会问题是社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4.社会学的研究视角:宏观、中观、微观微观层面:可以分析个人购买钻石的社会因素或其中的社会意识对个人购买钻石的决定性影响。

宏观分析:全球化资本主义生产体系1、产地较为集中:比较好的原产料多产于非洲,特别是南非。

2、加工:初加工(东南亚国家——印度)精、高级加工(欧美发达国家——比利时美国)我们大体可以看到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中观分析:钻石消费统计可以分析社会分层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第一节人口与社会运行01 人口与社会运行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这两种生产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共同构成了人自身的存在方式一、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一)人口规模:是指在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作人口数量的同义词。

社会学概论讲义

社会学概论讲义

社会学概论复习指南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社会学的孕育产生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为学科的社会学却只有160多年的历史。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孔德使用“社会学”这个术语,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但社会学本身的发展,无论是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还是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演变的过程。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上个世纪社会学产生的各种条件。

一、社会学产生的社会条件社会学首先是时代的产物,是适应时代实践的要求而产生的,这个“时代实践的要求”,主要就是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以及资本主义大发展所引起的社会变化。

(一)18、19世纪西方的两次大革命在近代西方的社会变革历史中,最核心的事件是18、19世纪的两次大革命。

一次是以1789年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同时也是思想大革命),到19世纪30、4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已在欧洲主要国家中完成了。

另一次是18世纪在英国开始,19世纪扩展到整个西欧和北美的产业革命。

(二)西方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两次大革命的实质是推动西方社会由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

在两大革命的推动下,西欧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社会行为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作为这种巨变之突出表现的工业化、都市化、人口流动,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对推动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三)资本主义社会理想的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带来启蒙学者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建立起所谓“正义的王国”、“理性的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的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贫富悬殊、劳资冲突、失业和犯罪等等。

《社会学概论》全套课件 PPT

《社会学概论》全套课件 PPT

文化传播的手段。社会交往有利于个人 成长。社会交往是文化传播的手段。社 会交往是社会构成与发展的基础。
3.社会交往的类型
从不同的角度,把社会交往划分为:个
人交往与群体交往;直接交往与间接交 往;竞争、合作、冲突、调适等。
4.社会交往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交往理论:交往的物
质条件。需要是义往的原因。经济交往 是其它交往的基础。
本章是教材的逻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
节。社会是由社会关系构成的,而社会 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交往基础上的,本章 继续深入分析究竟为什么有了社会交往 和社会关系,就能构成社会,这是本章 的主要内容。本章在理论主和重点和难 点,就是要深刻阐明马克思列宁主义诉 社会交往理论,以及吸取符号相互作用 认在社会交往中的微观分析理论。
3.初级社会关系与次级社会 关系
三、社会角色
1.社会角色与社会地位
所谓社会角色,是指社会关系两端位置
上的行为类型、行为模式。所谓社会位 置,就是社会关系中的社会地位。而社 会角色就是与那个社会地位相联系的行 为模式,社会角色按一定的社会规范, 表现一定的社会行为。
2.社会角色的类别
理想角色和实际角色、先赋角色和自致 角色。
开拓和交往的扩大而逐渐按生存、享受、 发展需要的方向增长的。
2.集体的发展与人的需要不 断提高
社会集体希望自己不断发展,并能满足
其成员不断增长的需要。
3.社会需要的满足
社会需要的满足决定于一定社会的生产
水平、生活水平和文化环境。人的需要 具有社会性,也表现在人的需要的满足 方式和满足的可能性具有社会制约性。
需要的社会性与实践性。也就是说,只有通 过劳动,通过实践,需要才能发展,才能实 现。
二、社会需要的理论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社会学概论ppt课件

谢谢大家!
二、社会结构的微观要素(重点)
1、社会结构
社会结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社会结构是指社会中的各个组成要素及其要素之间持
久的、稳定的相互关联的模式。
2、转型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
(1)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国家—民众”“国家—社会中间层—民众”
(2)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
阶层内部分化,不平等现象日渐突出
1、微观、中观与宏观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曾提出社会学研究既不应该热衷于 过于抽象的宏大理论,也不应该停留于具体的经验判 断,而是应该注重提出“中层理论”,即在具体经验 研究的假设基础上进行有限度的理论探讨。
2、社会群体、临时性集群、社会类属
秧歌队、公园里的游人、老年人
3、广义社会组织、狭义社会组织、初级社会群体
父亲缺位家庭、双薪核心家庭、代沟问题、农村留守儿童 的社会化、随迁农民工子女的社会化
2、社会角色的扮演
角色丛 角色不清、角色冲突、角色中断、角色失败 儿媳妇、双面胶、新妈妈、离婚
3、社会互动、社会关系、社会网络、社会资本:
处于结构资源内部的个人行动者可以从中得到包括规 范、信任和网络等各种形式的便利。
由于社会成员的行为偏离了自己的角色,违反了社会的期 望——越轨
5、集群行为、社会运动、集体行动、政治运动 6、社会变迁、现代化、全球化
四、社会结构的变异与变迁(重点)
1、改革前后中国的社会分层
改革前后:政治标准多元、封闭性二元结构、不平等低断裂 90年代中后期以来:贫富差距、社会分化与聚合、资源的一体化配
2、社会学的想像力:
跳出日常生活,重新思考“习以为常”
人们只有将个人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一 起认识,才能真正的理解它们。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完整版>精研学习䋞>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是我国高校广泛采用的社会学权威教材之一。

作为该教材的学习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框架图表体系,通俗易懂易记本书每章的知识梳理框图,在全方位把握重要考点的同时,提纲挈领地以知识框架思维导图形式,呈现重要的考点、难点,脉络清晰,一目了然,更容易记忆。

2.整理名校笔记,归纳考点难点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考点难点进行了整理,对部分关键词进行了标记,并将全书考点按照重要程度分为一星(一般了解)至五星(熟练掌握),以便考生更有针对性地复习。

3.解析课后习题,提供详尽答案本书参考大量社会学相关辅导资料,对每章的课(章)后习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部分给出了提示。

4.精选考研真题,补充典型习题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近年的社会学考研真题,并补充了典型习题。

所选习题涵盖的知识点全面,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凸显当前热点。

要深深牢记:考研不同一般考试,概念题(名词解释)要当作简答题来回答,简答题要当作论述题来解答,而论述题的答案要像是论文,多答不扣分。

有的论述题的答案简直就是一份优秀的论文(其实很多考研真题就是选自一篇专题论文,完全需要当作论文来回答)!试读(部分内容)隐藏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1复习笔记【知识梳理(庖丁解牛)】【考点难点归纳(去粗取精)】考点一:社会学概述★★1社会学的提出“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孔德在1838年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社会运行论认为,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2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见表1-1)表1-1社会学研究对象的历史时代根据3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见表1-2)表1-2社会学研究对象的现实社会根据4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见表1-3)表1-3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5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见表1-4)表1-4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及分类6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的区别和联系(见表1-5)表1-5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的区别和联系7社会学学科的层次结构(见表1-6)表1-6社会学学科的层次结构拓展:学科的研究对象是它的研究客体,无论学者们从什么角度去研究,无论得出什么结论,即使是相差很大,甚至相反的结论,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仍是同一个,这个对象是整个学科的对象,而不是某一学派的研究对象。

社会学概论新修 重点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 重点笔记

《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郑杭生主编,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词源: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社会历史背景(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

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

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

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第二版)第十五章

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第二版)第十五章

趋势与展望
1、制度建设: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运作; 2、工作方向:治疗和预防社会问题并重; 3、服务对象:弱势群体问题群体为主体,兼顾全
第十五章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目录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由来与发展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第三节 社会保障的发展
第一节 社会工作的由来与发展
一、社会工作的基本含义
社会工作在西方经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充实、修正和完 善,已发展成为一门拥有一定的理论、方法和专门技术 的实用性社会科学学科,成为一项具有广阔就业前景的 专门职业。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价值
(1)社会工作的恢复功能 (2)社会工作的协调功能 (3)社会工作的稳定功能
现代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可以从两个方面 去解释:
➢ 一是关于人的价值 ➢ 二是关于社会的价值
第二节 社会工作的对象、内容和方法
一、社会工作的对象 一般说来,社会工作的主要对象是指那些在
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某一方面受到损害的人 、群体和社区。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社 会福利制度的发展,有些国家把为全社会成 员服务的某些工作也纳入社会工作,这可以 看做是社会工作的延伸。
在开展个案工作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接纳原则 ❖ 个体原则 ❖ 沟通原则 ❖ 保密原则 ❖ 案主自决原则
团体社会工作
团体社会工作是以社会各种群体为工作对象 ,探讨群体中人们的互动模式及相互关系, 引导个人与群体的协调,消除群体内个人之 间的障碍,提高群体活动的质量,增强群体 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社会工作的Leabharlann 容(1)社会福利 (2)社会服务 (3)社会保险 (4)社会救济 (5)救灾工作 (6)社区工作 (7)社会工作教育 (8)社会工作行政、督导和咨询 (9)国际社会工作

社会学概论(5th)

社会学概论(5th)
26
调适
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适,即社会调适
27
为什么存在调适? 1、由冲突引起的调适,任何冲突都不可能 无休止地进行下去,总要有个结局。 2、有社会发展或变迁引起的调适 3、由文化交流或迁移引起的调适
28
调适的种类 和解 妥协 统治与服从 容忍 权变 突转 顺从
29
22
冲突的原因
23
冲突的种类 个人冲突和集团冲突 经济冲突、政治冲突、思想冲突、文化冲突、 宗教冲突 阶级冲突、非阶级冲突
24
冲突的类型 口角 拳斗 械斗 仇斗 战争 论战
25
冲突的社会作用 消极作用 积极作用 1、促进群体内部的团结 2、促进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 3、文化冲突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4、思想冲突可以促进学术思想的发展
15
竞争的种类 经济竞争 政治竞争 文化竞争 地位竞争
16
个人竞争 集团竞争
17
竞争的方法 1、破坏法 2、宣扬法 3、改革法 4、专业化
18
竞争的社会作用 讨论
19
冲突
冲突及其产生的根源 冲突与竞争的区别?
20
21
冲突带有情绪上的敌对 有的冲突双方有深刻的仇恨 冲突的根源是个人或集团间在利益、意见和 态度方面的根本对立
3
社会互动的分类: 直接互动 间接互动
4
社会互动的理论
1、形式主义互动理论 互动形式是指在各种各样的情境中发生在社 会生活中稳定的、模式化的方面,它是从无 限丰富的互动内容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就像 从丰富多彩的语言中抽象出语法结构一样。
5
2、精神自我理论 米德 儿童并不具有天生的自我意识,人的自我意 识来源于社会互动。在社会互动中,学习和 使用语言符号,通过角色扮演和他人对自己 扮演角色的反馈,逐步形成自我意识,人格 的发展是个体在与他人使用符号进行交往过 程中掌握社会观点,并学会扮演社会期望角 色的过程。

《社会学概论新》课件

《社会学概论新》课件
《社会学概论新》PPT课 件
欢迎来到《社会学概论新》PPT课件!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索社会学的 定义、起源以及经典和现代社会学理论。我们还将介绍社会学研究方法、社 会结构与社会变迁、社会交往与社会心理以及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社会学定义和起源
1 社会学是什么?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行为、社会关系和社 会结构的学科。
2
社会心理Biblioteka 社会心理研究人们在社会环境中的思维、情感和行为。
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
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社会中存在的负面、不稳定或不公正的情况或现象。
社会政策
社会政策是针对社会问题制定的行动计划和政策措施。
社会网络理论
社会网络理论研究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个体和社会 的影响。
性别与社会学
性别与社会学研究性别对社会结 构和社会行为的影响。
文化多样性
文化多样性关注不同文化之间的 差异、冲突和交流。
社会学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等方法 收集数据,了解人们的观点 和行为。
实地观察
在现场直接观察和记录社会 行为,获得深入的实地数据。
2 社会学的起源
社会学起源于18世纪的欧洲,与工业革命和 社会变革密切相关。
经典社会学理论
1
功利主义社会学
功利主义社会学注重个人的行为动机和利益最大化。
2
结构功能主义
结构功能主义关注社会结构和功能对社会稳定和秩序的重要性。
3
符号互动主义
符号互动主义强调人们通过符号交流和互动来赋予意义。
现代社会学理论
文献研究
通过研究已有的书籍、期刊 和其他文献,深入了解社会 学理论和观点。
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

社会学概论新修整理版

社会学概论新修整理版

1.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的社会科学。

这个定义的观点浓缩为社会运行论。

2.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特定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大系统之间以及各系统内不同部分,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促进,而社会障碍、失调等因素被控制在最小限度和最小的范围之内。

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互适应的体现。

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理想模式,因程度不同表现多样性。

3.社会的中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社会运行有障碍,发展不甚平衡,包含较多较明显的不协调因素,但他们未危害,破坏社会的常态运行。

可称“有障碍的常态运行”。

是一种良性,恶性运行之间、协调,畸形发展之间的中间状态,是一种不稳定状况,可能向前进、进化,可能向后者退化。

4.社会的恶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指社会运行发生严重障碍,离轨失控。

5.教育社会学: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角度来研究教育现象的边缘性科学。

第二章6.社会要素:要素是指,必要因素,一个都不能少,孙文本把社会要素归纳为:地理的要素、生物的要素、心理等要素、文化的要素。

6.硬控制:指控制的手段和方式都依赖于社会组织的强制力实施的控制。

国家,法律,纪律等。

7.软控制:指不依靠强制力,而依靠社会舆论,社会心理、社会大众传播工具等进行的控制,所以又叫舆论控制、心理控制,使用风俗、道德、信仰、信念等手段。

8.转型效应:主要指由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等转换的不同步性而对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和制约。

9.机制:亦称机理,原意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在自然科学中引申为事物或自然现象的作用原理、作用过程及其功能。

基本含义:(1)指事物各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即构造。

(2)指事物在有规律的运动中发挥的作用,效应,即功能。

(3)指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

机制就是“带规律的模式”。

10.◇社会运行机制: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行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说,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
社会工作的对象
1.定义:社会工作对象是指直接接受服务和帮助的个人或群体
2.划分: (1)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 社会工作最初的工作是救助穷人,其对象是物质生活最 困难的群体。在各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初期,社会工作首这些人包括: ①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他们多数因为生理 机能不足或受损而难以像别人那样生活,并陷人困境,他们 缺乏基本的能力去维持自己的生存。 ②精神病患者。由于心理上、精神上患有疾病,他们难 以自理,他们的家庭也难以照顾他们,所以需要别人的帮助。 ③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这些人是最无依靠、最需 要帮助的人,是由于生理、心理原因,或者由于个人无法抵 御的社会和自然原因而陷于生活极度困难的群体,从而成为 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社会工作对他们的帮助反映了政府和 社会对这些人的仁爱和责任。
划分
(2)社会工作对象的扩大 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 制度的发展。社会工作的对象也在扩大,这 主要表现为从帮助物质生活上最困难的人逐 步扩展到所有基本生活遇到困难、难以自拔 而需要帮助的人,从贫困的个体和家庭到有 问题、欠发展的社区,从困难民众到一般公 众
社会工作的内容
社会工作的焦点在于人类与环境的互动, 目的在协助个人、家庭、团体、社区能 适应所在的社会环境脉络,增强或恢复 其社会功能的能量,及创造有利于达成 目标的社会条件的一种专业活动,以预 防或舒缓社会问题
社会工作的方法
一、个案工作 个案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 和技巧,通过专业的工作程序,帮助 有困难的单个个人或者家庭发掘和运 用自身及其周围的资源,改善个人与 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 二、小组工作 小组工作又称为团体工作,它是 以小组为单位(两个或者更多的 人)的助人工作方法,是社会工 作方法在群体情境中的应用,是 群体与社会工作方法的结合。 三、社区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