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练习:5.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t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植被
读喜马拉雅山垂直带谱分布图,回答 2~3 题。
2.喜马拉雅山南坡山麓的自然带 M 可能为( )
A.热带雨林带
B.落叶阔叶林带
C.常绿阔叶林带
D.热带草原带
答案:C
解析:喜马拉雅山的南坡纬度较北坡低,夏季时,其南坡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山麓的自然带M 可能为常绿阔叶林带。
3.高山草甸在南北两坡分布的海拔存在明显差异,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 .南坡为迎风坡,水热条件好,分布海拔高 B.北坡为背风坡,降水少,分布海拔高 C.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高 D.北坡相对高度大,分布海拔低 答案:A
点题训练
(20 分钟,30 分)
知识点一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下图为某岛自然带分布范围图,图中 a 为两种自然带的分界线。读图回答 1~2 题。
1.该岛Ⅰ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 A .落叶阔叶林
B. 针叶林 C.苔藓和地衣 D.草原
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该岛为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南部沿海为苔原气
答案:B
解析:甲处的自然带为荒漠带、乙处的自然带为草原带、丙处的自然带为森林带,甲→
学无止境
乙→丙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受地形的影响,自然带往往会出现从山麓到山顶的更替规律(如下图)。据此完成 5~6
题。
5.从赤道向较高纬度地区,针叶林带在山地分布的海拔高度( ) A .逐渐升高 B.保持不变 C.逐渐降低 D.变化无序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出为北半球,纬度越高,对应针叶林带越向北,在山体分布的海 拔高度越低。 6.海拔低的山麓的自然带与所在纬度的水平自然带一致,所以纬度越高,相同海拔山 地垂直自然带带谱数量就越( ) A.多 B.少 C.不变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一般情况下,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变化与所在纬度自然带向极地的水平变化相似, 因此,纬度越高的山体垂直带带谱一般越少。 读不同纬度三地自然景观图,回答 7~8 题。
规律。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 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
(A: ①→②→③→④ B: 。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 是
。 答案:(1)热量 随纬度变化热量发生变化 从赤道向两极地域 (2) A 随海拔升高,水热产生变化 (3)距海洋远近不同,水分条件发生变化
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中
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带。 规律,这
(3) 图中自然带由E→A→D 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
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中
条件变化所引起的。
规律,这
(4) 在 A、B、C、D、E 中, 的 农业专业化地带。
带的大部分地区目前已开辟为以种植棉花为主
(5)图中渔场F 位于洋流拉布拉多寒流与
(洋流名称)的交汇处。
7.图中低纬度地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规律,体现了自然带的(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低纬度地区不同高度上形成了不同的自然带,自然带随高度的 变化而变化,这体现了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8. 影响森林带分布的海拔由低纬度到高纬度逐渐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坡度 D.季风 答案:A 解析:同一自然带是在相似的水热组合条件下形成的,与高纬度地区相比,低纬度地区 山麓的气温较高,热量充足,与高纬度地区山麓相同的自然带分布在海拔较高的位置。故影
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可知,干旱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可能会在该地区设置风力发电装置。 10.该植物所在地,以及由我国首都北京到该地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别是( ) A. 华南地区,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西北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青藏高原,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华北平原,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B
候,典型植被为苔藓和地衣。
2.该岛上Ⅰ、Ⅱ自然带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D
C.降水
.海陆位置
答案:B
解析:该岛Ⅰ自然带为苔原带,Ⅱ自然带为冰原带,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热量的
南北差异。
学无止 境
知识点二 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读理想大陆中高纬度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3~5 题。
学无止境
答案:(1)温带草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从沿海向内陆的分异或区域尺度的分异 水分 (3)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或全球尺度的分异 热量 (4)E (5)墨西哥湾暖流
时间:45 分钟
课 后 作 业(一)
满分:60 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30 分)
1.关于自然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地球上跨经度最多的自然带是亚寒带针叶林带 C.热带草原带在非洲分布最广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仅分布在亚欧大陆西岸 答案:D 解析:不同自然带的分布地区不同,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除了南极洲外的地区都有分布, 亚寒带针叶林带横贯北半球的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跨经度最多,热带草原带在非洲分布最
10.据图可判断( ) A.①②③曲线依次表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降水量、气温 B.多年平均雪线海拔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高 C. 中纬度地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与降水量的变化基本一致 D. 高纬度地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与气温变化趋势呈负相关 答案:B 解析:①曲线在副热带地区最高,高纬度地区最低,表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②曲线从 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表示气温;③曲线在赤道地区最高,南纬 60°附近出现 次高峰,表示降水量,故 A 项错误。从图中多年平均雪线海拔的分布可知,多年平均雪线 海拔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高,故 B 项正确。南半球中纬度地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与降水 量变化趋势不一致,故 C 项错误。高纬度地区多年平均雪线海拔和气温变化趋势大致呈正 相关,故 D 项错误。 1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 ) A .全球各地降水减少 B. 低纬度地区山地雪线上升 C.高纬度地区农业减产 D .中纬度地区温度带北移 答案:B 解析: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一些地区降水增多,另一些地区降水减少,故 A 项错误;低
读下图,回答 6~7 题。
6.图中 A 处的典型自然带为 (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ຫໍສະໝຸດ Baidu
D.热带雨林带
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 位于我国长江以南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为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带。
7. 关于图中自然带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自然带B→C→D 的更替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自然带 B→C→D 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C. 自然带A→B 的更替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自然带A→B 的更替主要体现了水分条件的差异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高山草甸在南坡分布海拔较高,主要是因为南坡是阳坡、迎风
坡,水热条件好;北坡分布海拔较低,因为北坡是阴坡、背风坡,水热条件差。 4.读“自然景观地域分布示意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学无止 境
(1) 自然景观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
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
本原因是
,这种分异为
学无止境
纬度地区气温升高,雪线会上升,故 B 项正确;在高纬度地区,热量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 要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农业产量会上升,故 C 项错误;全球气 候变暖会使中纬度地区温度带北半球北移、南半球南移,故 D 项错误。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示意图”。读图,回答 12~13 题。
11.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的雪线比赤道地区高的原因是( ) A .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大
B. 赤道地区降水量多,蒸发量比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 C.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D.赤道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学无止 境
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课时目标
课标要求 1.了解地域差异的含义及其空间尺度,掌握自然带的概念。 2.了解由赤道到两极、从沿海向内陆以及山地垂直地域分异的概念,掌握这
些地域分异规律的形成和表现。
重要指数 ★★★
★★★★★
(10 分钟,10 分)
课前预习
1. 各陆地自然带最明显的标志是( ) A.气候 B.地形 C.水文 答案:D
12. 根据该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判断,该山地的地理纬度可能是( ) A.5°N B .25°N C .35°N D .45°N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该山基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故应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13.该山地同一自然带的分布南坡明显高于北坡,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
海拔高度
B.水分状况
解析:该植物所在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符合我国西北地区的特征。由我国首都北京
到西北地区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故 B 项正确。
读“雪线高度随纬度变化表”,回答 11~12 题。
纬度 雪线高度
23°26′S 5 800 米
23°26 ′N

40°S
40°N
5 600 米 4 800 米 4 800 米 4 000 米
解析:自然带B 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 C 为温带草原带,自然带D 为温带荒漠
带。自然带 A→B 的更替是以热量为基础的,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 B→C→D 的更替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体现了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读印度半岛东西向自然带剖面图,回答 8~9 题。
学无止 境
8.甲地自然带形成的原因是( ) A. 处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B. 位于西高止山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C.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少 D.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降水较多 答案:B 解析:甲地位于西高止山东侧,是西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带。 9.图中①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 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非带性现象 答案:D 解析:①自然带处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受地势起伏的影响,降水较多,形成热带雨林 带,是非地带性现象的体现。 下图显示了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海拔、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 10~11 题。
广,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在亚欧大陆东岸也有分布。
读美国本土自然带分布图,回答 2~4 题。
2.下列大洲缺少①自然带的是 ( )
A.非洲 B.南美洲
C.大洋洲
D.亚洲
答案:A
解析:①自然带所在区域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其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非洲无此自然带的分布。
3.自然带为( ) A.温带荒漠带
C.常绿阔叶林带
答案:D
B.温带草原带 D.常绿硬叶林带
解析:图中②自然带主要分布在 40°N 以南大陆西侧的地中海气候区,典型植被为亚热
带常绿硬叶林。
4.甲→乙→丙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 ) A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3.上图反映的自然带主要分异规律是( ) A .从沿海到内陆 B.从赤道到两极
C.从山麓到山顶 D.非地带性
答案:A
4.图中A 区域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B
5. 图中B 区域的植被类型是( )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落叶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答案:A
学无止境
响森林带分布的海拔由低纬度到高纬度逐渐降低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下面是“我国某地区典型植物示意图”,这种植物高度不足 50 cm,但根系在 20 m 以
上。据此回答 9~10 题。
9.根据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下景观最有可能位于该地区的是( )
答案:B 解析:根据该植物地面高度较矮而根系非常发达可知,这是生长在干旱环境中的植物;
C.热量差异 D.土壤差异
答案:C
解析:该山南坡为阳坡,热量状况优于北坡,自然带分布高度高于北坡。亚热带季风气
候区降水丰富,南坡和北坡降水量均能满足森林生长的需要。
14.读“北美洲部分地区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5)题。
(1)写出图例字母所代表的自然带名称:B 是
带,E 是
(2) 图中自然带由A→B→C 的依次更替体现了自然带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