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立项情况一览表-体育人文社会科学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133SS07090俄罗斯体育体制转型及其对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影响(研究成果简介)项目负责人:黎莎(成都体育学院)主要研究人员:邱凌云(成都体育学院)潘华(成都体育学院)崔莉(成都体育学院)张新(成都体育学院)完成单位:成都体育学院完成时间: 2008年12月28日俄罗斯体育体制转型及其对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影响(研究成果简介)在纷繁复杂的国外体育体制的现实和理论研究中,至今仍然有许多问题需要中国学人去探讨和研究,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体育体制的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从纯理论的角度看,俄罗斯目前奉行的体育体制是过渡时期的体育体制,既有市场经济条件的西方体育体制的特点,也保留了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体育体制的某些特点,尤其是普京执政后,这种过渡时期俄罗斯体育体制的特点更加凸现(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举国体制”)。
因此,俄罗斯的体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实践着一种新型的体育体制类型,其结果如何值得关注。
总结俄罗斯体育体制的转型实践对深化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借鉴意义。
本课题从体育史学的高度着眼,分析了俄罗斯体育体制的转型及其对我国体育体制发展的影响,做前人未曾做过的一项工作,将填补体育史学领域的一块空白。
其次,俄罗斯转型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更具特殊的典型意义。
因为中国与俄罗斯曾经历了相似的发展道路,有过相同的意识形态,给自己提出过相似的任务,几乎同时走上向市场过渡的道路,但由于过渡的战略和目标选择不同,却取得了迥然不同的结果。
中俄两国各自的经济发展与改革中的经验和教训对对方都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让我们从前苏联体育体制改革的历史回顾中去探究俄罗斯体育体制转型的逻辑起点:苏联中央体育管理机构的进行过多大9次的改组演化,1918—1991年,前苏联中央体育管理机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系列变化可以划分为以下4个阶段:1918—1923年、1923—1930年、1930—1948年、1948—1991年,每个阶段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央体育管理机构,不同时期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课题名称: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课题负责人:薛继升《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研究》是我们课题组所承担的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从2011年9月申请课题至今经过二年多时间的探索,已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现将研究情况及结果报告如下: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体育、健身、康复、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
人民的价值观、消费观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身心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健康的体魄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享受运动所带来的乐趣,提高生活质量是现代人所追求的生活目标。
社会有需求必然会影响到社会分工的变化,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引起更多人的重视。
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在群众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是社会体育重要支撑条件之一,是我国体育工作者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宏观上看,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精神文明、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从微观看,是社区体育、群众体育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基层健身站(点)百姓健身的传播者、引领者和饯行者,是群众体育的中坚和灵魂。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质量、深度和广度,影响到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前途。
回顾十几年来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历程,虽然在队伍规模、数量和质量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由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体制和管理体系的不完善也暴露出很多问题因,其中,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健建设问题尤为严重,因此,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的保证,是实现我国群众体育大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人力资源之一,可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研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项目编号 1462SS10016 项目名称浙江竞技体育院校化发展模式研究项目负责人李云林项目承担单位浙江省体育局项目组成员李建设(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赵红红(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丁云霞(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填表日期2013年2月28日摘要浙江竞技体育人才院校化培养的管理模式,以及基于这一模式的体制调整,在解决可预见问题及不断出现的新问题上,进行着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运行八年来,已经形成比较一致的思想基础、比较稳定的组织架构、比较合理的体制安排和比较顺畅的运作机制。
并经历了奥运会和全运会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质量和竞技体育队伍管理的检验考量,浙江竞技体育院校化发展模式的改革,得到了总局的关注和肯定。
探寻体工队模式向院校化模式转变的历史缘由和发展背景,从制度设计、体制架构和机制形成三个层面,分析浙江院校化模式的比较优势和实践价值,解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达成的基本共识,反思传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是否出现了问题?出现了什么问题?浙江竞技体育院校化发展模式,遵循的是预定路线的发展方式,坚定的是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实施的是三位一体的制度架构,其中“竞技体育系—项目管理中心—单项运动协会”三位一体的制度架构是浙江竞技体育院校化发展的重大创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院校化和竞技体育管理体制院校化。
关键词:竞技体育, 院校化发展ABSTRACTThe management mode in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adaption based on the mode of Zhejiang Competitive Sports institutionalization are conducting active and effective explorations for solving the foreseeable and emerging problems. The eight years operating makes the comparatively accordant ideological basis, stable organization structure, reasonable system arrangement and smooth operational mechanism possible. Moreover, having been experienced the inspection of competitive talent cultivation and group administration in Olympic and the National games, Zhejiang reform of institutionalizing competitive sports has been received attention and acceptance from th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Explores the historical reasons and developmental background in transforming mode from sport team to institutionalization, analyzes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practical value of the latter mode from three layers—system desig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mechanism formation, then takes the further step of studying the major existing problems, reaching the basic consensus and reflecting the problem appeared by traditional cultivating system of competitive talents. Zhejiang Competitive Sports Institutionalization abides by the developing pattern of projected route, upholds the school-running ori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colleges and implements the trinitari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The trinity of department of competitive sports, center of project management and single event sports association is the significant innovation in the process of Zhejiang Competitive Sports Institutionalization, it achieves the goal of institutionalizing the competitive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competitive sports administrative system.KEY WORDS:competitive sports, developmental mode of institutionalization目录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 - 1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 -1、选题背景............................................. - 1 -2、研究意义............................................. - 3 -(二)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 - 4 -1、研究主题............................................. - 4 -2、研究方法............................................. - 5 -二、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成才规律和培养体制 ..................... - 7 -(一)竞技体育人才的成才规律................................ - 7 -1、科学选材规律......................................... - 8 -2、基础训练规律......................................... - 9 -3、“三从一大”规律.................................... - 10 -4、养成教育规律........................................ - 12 -(二)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体制.......................... - 13 -1、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形成...................... - 13 -2、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变革...................... - 15 -三、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性反思 ...................... - 18 -(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思...................... - 18 - (二)世界体育强国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 - 22 -1、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 22 -2、俄罗斯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 23 -3、英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 23 -4、澳大利亚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 24 -5、德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 24 -6、日本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及特点...................... - 25 -四、浙江竞技体育院校化发展模式的实践探索 .................... - 27 -(一)浙江竞技体育院校化发展模式的提出与实施.............. - 27 -1、浙江竞技体育院校化发展模式的提出.................... - 27 -2、浙江竞技体育院校化发展模式的实施.................... - 29 -(二)浙江竞技体育院校化模式的现实困境与发展思路.......... - 31 -1、浙江竞技体育院校化模式的现实困境.................... - 31 -2、浙江竞技体育院校化模式的发展思路.................... - 40 -五、参考文献................................................. - 49 -六、附件..................................................... - 52 -附表一: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机构设置....................... - 52 - 附表二:竞技体育专业学生入学及毕业人数统计表............... - 53 - 附件三:国内13所同类高等体育职业院校问卷调查.............. - 54 - 附件四:教育厅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基本办学条件评估........... - 56 - 附件五:我院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现状的调研报告........... - 58 -浙江竞技体育院校化发展模式研究浙江竞技体育院校化发展模式研究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思路竞技体育水平是衡量国家或地区体育运动发展水平的重要内容,是国家或地区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竞技体育的发展对于提升国家形象,展示国家精神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2010年-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2011
高亮 高松山 高小军 葛青 郭春玲 郭修金 韩会君 韩建国 郝光安 胡庆山 冀运希 瞿巍 兰润生 雷敏 雷选沛 李晨峰 李敦厚 李洪斌 李江 李静波 李秀梅 李远乐 林小美 林晓华 刘梅英 刘琦 刘亚云 刘一民 刘志敏 陆小聪 栾开封 罗建英 罗旭 马鸿韬 马瑞 马卫平 马艳红 孟伟 彭道海 平杰 施秋桂 石振国
阿布拉·玉素甫
常成 陈明 陈宁 陈品 陈晓 仇军 褚波 崔立新 邓星华 丁怀民 董传升 董玉萍 杜平 冯骏杰 冯文明 符明秋 高军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2010
周文军 周莹 朱佳滨 朱菊芳 朱文英 祝振军 庄永达 陈洪 李豪杰 李圣鑫 李先燕 刘洪涛 刘俊一 刘亮 刘远祥 陆虹 邱雪 邰峰 汪流 吴香芝 赵彬彬 种莉莉 朱洪军 负责人 阿英嘎 李桂华 裴洋 韦迪 殷宝林 朱玲 蔡家东 钟秉枢 常利华 陈飞飞 陈亮 陈友华 谌晓安 戴国斌 戴晓敏 邓卫权 邓运龙 董进霞
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立项情况一览表
成都体育学院
TY200915
刘永峰
成都市新农村试点示范村体育发展模式研究
青年
成都体育学院
TY200916
王林钧
四川省体育后备人才实行“体教结合”培养模式的研究
青年
攀枝花学院
TY200917
李军汉
四川省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
青年
绵阳师范学院
TY200918
樊西娜
峨眉武术的旅游价值与开发研究
TY200926
陈波
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中学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
自筹
四川民族学院
TY200927
朱斌
普通高等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续服务与管理模式研究
自筹
成都大学
TY200928
姜一春
四川省体育社团实体化研究
自筹
西南科技大学
TY200929
沈富春
论毛泽东早期体育思想-反思四川省学校体育现存的问题
一般
阿坝师范高等学校
TY200911
王洪珅
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活态性”传承与保护研究-从民族聚落旅游开发的视角
青年
成都体育学院
TY200912
贺兆轩
体育院校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路径研究
青年
成都体育学院
TY200913
宋秀平
四川省民俗民间体育的传承与发展
青年
成都体育学院
TY200914
谭康
中国电视体育的发展史研究-以四川省电视体育的发展里程为例
秦勇
科学发展观视野下体育社团实业化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一般
四川理工学院
TY200904
邬建卫
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
单
佚名
【期刊名称】《体育科学》
【年(卷),期】2004(024)011
【总页数】2页(P79-8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
【相关文献】
1.关于开展2004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J],
2.2001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课题指南 [J],
3.关于开展2001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J], 国家体育总局
4.关于开展2002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J],
5.关于开展2002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7SS14038 李先雄 中国国际化体育城市的发展研究 2008SS14039 李小唐 丝绸之路岁时节日与民俗体育研究 2009SS14040 李正贤 山地户外运动安全管理指标体系的建构与评估——基于浙江省的实证分析
2010SS14041 廖元金 我国运动员职业转型培训体系与模式创新研究 2011SS14042 林建君 基于DEA模型的我国体育场馆投资效益评价研究 2012SS14043 林卫国 公共服务视角下的中国足球裁判工作管理体系建设及实证研究 2013SS14044 刘波 2014SS14045 刘贵 体育强国视阈下德国体育政策研究 社区体育与体育行政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的互动研究
哈尼克孜.哈德尔
安徽省体育科学技术研究所 一般项目
新疆多民族地区城镇社区体育文化发展的研究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体育局 一般项目 北京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院 河南大学 成都体育学院 哈尔滨体育学院 北京体育大学 沈阳师范大学 武汉体育学院 山西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成都体育学院 北京大学 广州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兰州理工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一般项目
*
3/7
2031SS14062 邵桂华 全民健身事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的系统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吉林体育学院 2032SS14063 石绍斌 政府购买体育公共服务的制度风险及其应对 2033SS14064 石生泰 甘肃特有民族体育文化研究 2034SS14065 宋军生 《体育法》的使命担当与效力期待 2035SS14066 宋一心
2010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
健身气功的学科建设探索
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
一般项目
1497SS10051
瞿巍
体育强国建设中体育产业发展的媒介制度与媒介环境研究
成都体育学院
一般项目
1498SS10052
兰润生
闽台民俗体育文化交流合作之研究
集美大学
一般项目
1499SS10053
雷敏
古都城市体育竞赛表演与现代城市经营发展问题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委托项目
1450SS10004
张林
“十二五”体育产业发展规划研究
上海体育学院
委托项目
1451SS10005
裴立新
“十二五”青少年体育发展规划研究
广州体育学院
委托项目
1452SS10006
任海
“十二五”体育人才与运动员保障规划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
委托项目
1453SS10007
祝莉
“十二五”体育对外交往规划研究
林晓华
湖北省“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的实证研究
湖北省体育局
一般项目
1510SS10064
刘梅英
工业化进程中农民体育发展规律研究
河南大学
一般项目
1511SS10065
刘琦
都市“蚁族”群体体质健康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北京大学
一般项目
1512SS10066
刘亚云
农村群众体育发展模式的创新研究
一般项目
1549SS10103
夏敏慧
体育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海南为例
海南师范大学
一般项目
1550SS10104
徐屏
我国体育行政奖励机制创新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最终成果(1234SS08052)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的研究课题负责人:欧阳静仁副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课题组成员:王进副教授华南农业大学顾伟农教授广州体育学院周毅教授广州体育学院黄继珍副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饶舒扬副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陈华副教授广州体育学院2009年6月18日摘要本研究应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为研究对象,从广州市体育场馆建设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国外奥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的一些实际经验,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提出对策建议,旨在为广州亚运会场馆的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提供参考。
研究主要结论如下:广州亚运会场馆赛后需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过度投资带来的问题增加了赛后场馆运营风险;场馆布局存在的矛盾导致赛后经营困难;设施功能的单一致使赛后场馆功能转换不利;经营管理体制缺陷难以适应赛后市场化运作的需要;专门经营管理人才的匮乏制约赛后场馆经营管理水平。
现代奥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推动奥运会“瘦身运动”;注重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开发;建立奥林匹克基金会;把奥运会场馆的赛后利用开发跟职业体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新型产业园区;以组织大型活动为核心;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采取政府和企业合作的建设与运营模式。
广州亚运会场馆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阶段划分为准备阶段、试运转阶段、亚运会阶段和全面拓展阶段四个阶段。
建设规划与赛后利用原则包括厉行节约原则;多中心、多功能原则;“场馆建设—地区发展”联动原则;场馆及配套设施与城市公共配套结合原则;场馆与大众健身相结合原则。
规划与赛后利用的经营目标定位为:由事业型向经营型转变,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管理方式定位为统一管理与分散经营相结合;营销策略定位为改善营销手段,建立营销网络;功能设置定位为以体为本,进行多元化功能开发。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在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作为一门跨学科领域的学科,在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同时,也融合了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对于深化人们对体育文化、体育社会及体育观念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学科特点等方面进行剖析,旨在展现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特色与学术价值。
一、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概念与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体育与社会、文化、人类行为等关系的学科。
它试图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等多个学科的视角,深入研究体育与人类社会、文化、政治等各个层面的互动关系。
体育人文社会学主要关注的研究领域包括体育文化、体育社会、体育政策、体育哲学等。
随着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的不断发展,体育人文社会学逐渐成为学术界的重要研究领域。
早在20世纪70年代,体育人文社会学就在北美的大学中开始兴起。
随后,许多欧洲和亚洲国家也开始重视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于1952年,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具有深厚的学术积淀和丰富的研究资源。
二、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作为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重点之一,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领域涵盖了多个方面。
其中,体育文化是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
通过研究体育文化的形成、传播、演变等过程,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历史背景下体育活动的社会、文化意义,从而推动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此外,北京体育大学的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还涉及体育社会问题的研究。
体育作为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
例如,通过对体育与性别、阶级、种族等社会现象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深刻认识到体育在社会结构和社会变革中起到的作用,为促进社会公平与和谐提供理论支持。
此外,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还包括体育政策、体育哲学、体育伦理等领域的研究。
这些研究方向涉及到体育的制度性问题、伦理价值问题以及体育运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方面,有助于推动体育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共同进步。
2013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我国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公民参与研究
体育社会组织对我国体育发展的作用研究:基于公民社会的视角
小康时代我国城市居民体育休闲消费的趋势、特征与对策研究
政府职能转变与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模式研究 我国体育行政行为研究 江苏省体育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发展战略研究
刘晓艳 刘云发 陆淳 吕旭涛 罗嘉司 罗旭 马玉芳 毛俐亚 孟亚峥 倪会忠 潘迎旭 漆昌柱 秦文宏 丘乐威 尚志强 邵长专 史友宽 宋秀平 孙思哲 谭康 唐吉平 陶于 童莹娟 庹权 王大中 王小娟 王小平 王晓 王永红 王钰清 王智慧 温搏 吴昊 吴义华 夏青 肖波 熊欢 徐曼 徐娜
体育文化与体育产业的耦合互动研究 关于构建社区体育公益性岗位服务管理体系的研究 我国篮球职业联赛引入伤病保险制度研究 社会变迁视阈下武术文化建设研究 辽宁休闲体育文化产业定位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 竞技体育软实力评价及中国路径选择
2013年度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立项名单
项目编号 1840SS13001 1841SS13002 1842SS13003 1843SS13004 1844SS13005 1845SS13006 1846SS13007 1847SS13008 1848SS13009 1849SS13010 1850SS13011 1851SS13012 1852SS13013 1853SS13014 1854SS13015 1855SS13016 1856SS13017 1857SS13018 1858SS13019 1859SS13020 1860SS13021 1861SS13022 1862SS13023 1863SS13024 1864SS13025 1865SS13026 1866SS13027 1867SS13028 1868SS13029 1869SS13030 1870SS13031 1871SS13032 1872SS13033 1873SS13034 1874SS13035 1875SS13036 负责人 陈佩杰 郭建军 胡德春 李海 裴立新 闫平 闫育东 张鲲 郑芳 曹春梅 曹勇 常辽华 陈瑜 程大力 董进霞 范冬云 方方 傅永聚 高文景 韩春利 何世权 胡乔 胡玉玺 姜传银 姜广义 姜同仁 蒋健保 李鸿江 李杰 李伟峰 李艳翎 李正梅 刘春华 刘春燕 刘扶民 刘静民 项目名称 青少年体育活动中的兴奋剂问题研究 青少年体育振兴规划研究 体育场馆运营管理改革研究 我国体育彩票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培育发展我国群众体育组织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世界各主要国家体育政策规划及组织机构的动态研究 我国集体球类项目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项目编号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研究报告项目编号:1683SS12076休闲体育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文化价值研究课题负责人:杨芳课题完成单位:西安体育学院课题完成时间:2013年9月二〇一三年九月课题负责人杨芳西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课题组成员陈鹤星西安体育学院图书馆副研究员馆员杨建设西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姜健西安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休闲体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张琴西安体育学院在读研究生代蓓西安体育学院在读研究生关彬西安体育学院体育经济管理系讲师硕士刘小容西安体育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科研部讲师硕士张欣广州体育学院体育艺术系讲师硕士休闲体育在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文化价值研究摘要:休闲体育作为一个新的社会文化现象,对人的日常生活结构、社会结构、精神结构以及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建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作为人的一种特有的休闲方式,其价值、功能和作用越来越为更多的人们所认识,民生体育的观念正在形成,休闲与休闲体育文化将日益成为人们的日常理想状态。
休闲体育不仅在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帮助人们获得巨大的精神动力,提高人们的整体素质方面日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且对于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发展,完善和健全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际交往、建设和谐社会和增进体育事业活力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文明、健康、科学的,成为关注的领域。
为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矛盾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试从休闲体育发展的社会背景、休闲体育文化价值及功能为切入点,阐述休闲体育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是如何促进民生和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并且从休闲体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分析,以城市发展、消费水平、青少年和老年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为例,对我国休闲体育的文化价值与功能深入挖掘。
研究结果表明:1)休闲体育改善了人的生存状态和提高人的生存质量;2)休闲体育丰富了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品质;3)休闲体育促进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4)休闲体育提高了人们的消费品质;5)休闲体育促进人了类社会和谐稳定。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年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2年)(研究报告)国家蹦床队文化建设研究RESEARCH O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OF NATIONAL TRAMPOLINE TEAM天津科技大学课题负责人: 张建三课题组成员:李舸、齐玉刚、朱建民、黄艳梅2013年9 月摘要国家蹦床队是近年来中国竞技体育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支世界强队,在十年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从文化的角度探讨这支运动队迅速发展的原因,将隐含在蹦床队中的文化元素提炼出来,升华成为蹦床队的价值观体系,加强蹦床队文化建设,对国家蹦床队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保持竞争优势,提供软实力支持。
这是这份研究报告的基本目的。
研究报告通过深入了解运动员的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获得第一手资料,通过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分析验证,在与蹦床队领导深入讨论的基础上,从而构建起国家蹦床队文化价值观体系,并提出了加强蹦床队文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关键字:国家蹦床队;文化建设;价值观;运动队;软实力AbstractNational trampoline team, which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en years, has been a rapidly rising World Team in Chinese competitive sports in recent years. Discussing the reason for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is sports team from cultural perspective, refining and sublimating the cultural elements implicit in the trampoline team, then forming trampoline team's values system and strengthen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trampoline team have an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this young sports team to maintain long-term competitive advantages. This is the basic purpose of the study. The study obtains first-hand information through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athletes’ upbringing and mentality, and makes statistical analysis through seminars and questionnaires. Based on the in-depth discussions with the trampoline team leader, the report builds cultural values system of the national trampoline team and propos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trampoline team culture.Keywords:national trampoline team; cultural construction; values; sports teams; soft power引言 (1)第一章国家蹦床队的发展与展望 (2)1.1 国家蹦床队创建的历史回顾 (2)1.2 国家蹦床队历届比赛成绩回顾 (2)1.3 国家蹦床队未来的发展展望 (4)第二章运动队文化的理论架构 (5)2.1 运动队文化的内涵 (5)2.2 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5)2.3 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6)第三章运动队文化的作用 (7)3.1 精神立队 (7)3.2 培养坚定的信念 (7)3.3 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 (8)3.4 塑造优秀的运动员 (8)3.5 文化传承 (8)第四章国家蹦床队价值观体系的构建 (10)4.1 蹦床队的治队理念 (10)4.1.1 成才 (10)4.1.2 成人 (10)4.1.3 成功 (11)4.2 蹦床队价值理念的挖掘、提炼 (12)4.3 蹦床队的价值观体系 (13)4.3.1 为国争光 (13)4.3.2 实现梦想 (14)4.3.3 永不放弃 (14)4.3.4 永不自满 (15)4.3.5 团结协作 (15)4.3.6 核心价值理念 (16)4.3.7 基本信念 (16)第五章国家蹦床队文化建设的途径 (17)5.1 领导亲自挂帅 (17)5.2 让文化理念渗透到运动队的日常活动中 (17)5.3 正确处理文化建设与制度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18)5.4 文化建设要形象具体 (18)5.5 提高运动员的文化素质 (18)结论 (19)参考文献 (20)致谢 (21)附录A 蹦床队价值观体系调查问卷 (22)附录B 董栋:我的成长之路 (23)附录C 陆春龙:我的体育之路 (28)附录D 李丹:梦想成功的路上总有坚持伴随—记我的蹦床生涯 (33)中国蹦床队是我国组建较晚、成长最为迅速的一支国家运动队,十年间,数十次夺得世界冠军,连续两届获得奥运金牌,成为一支世界强队。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
出生年月职务(称)工作单位源自对本项目做出创造性贡献的内容
二、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不少于1200字,不多于1500字)
(1)项目研究综述
(2)项目的详细内容
三、本项目发表及曾获励奖情况
1、何年何月
在何刊物
(出版社、
研讨会议)
发表
2、何年何月
曾获何种奖
励(须注明
奖励等级、
奖金数额、
授奖部门)
四、申报部门意见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
专项奖申报书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负责人所在单位
填表日期
国家体育总局编制
2001年7月印制
一、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工作单位
任务来源
项目编号
研究
起止时间
联系电话
成果形式
A.专著B.译著C.论文D.研究报告E.工具书F.电脑软件
字数
千字
主要参加者情况表
姓名
公章
年月日
五、评审组评审意见
主审专家建议入选意见
主审专家签字评审组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国家体育总局政法司审批意见
公章
年月日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立项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立项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1609SS11017)结题报告项目名称: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创新负责人:邓运龙研究单位:军事体育运动大队科研所单位电话:66852417邮政编码:100072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12号二O一三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创新摘要:目的: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背景中,着力于突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理论建设,发挥其对推进运动训练科学化应有的先导与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主义与历史意义。
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思维等方面,在借鉴相关文化理论的思维方法的基础上,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指导下,结合运动训练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与现实需要,对运动训练的思想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结果: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的特质、精髓和要义作以初步界定与论述。
其特质在“辨”,精髓在“辨证施训”,要义在“训练中认识认识中训练”。
运动训练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类型主要包括项目特性、队员个性和比赛烈性,专项化训练、个性化训练与实战化训练。
其中,项目特性的实质是其核心竞技能力,通过专项化训练来实现;队员个性的实质是其社会属性,通过个性化训练来实现;比赛烈性的实质是其运动负荷,通过实战化训练来实现。
在运动训练认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并提出了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九个主要方面的创新:一是注重辩证思维,认识项目本质;二是注重整体观念,发展核心能力;三是注重实践总结,更新训练观念,四是注重具体分析,追求辨证施训;五是注重实战能力,落实三从一大;六是注重训练感悟,建立直觉判断;七是注重功能属性,掌控竞技状态;八是注重参赛准备,谋取制胜先机;九是注重情感投入,激发拼搏精神。
结论: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的创新推进了运动训练理论建设,符合东方文化特点,具有启发思维、遵循规律、促进科学训练的作用。
关键词:运动训练理论;理论建设;项目特性;队员个性;比赛烈性;专项化训练;个性化训练;实战化训练Sports Train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rticle:Objective: In the background of moving from sport country to sport power, it has realistic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inent sports training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ce scientific sports training pilot as well as its guiding role.Methods: This thesis used way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thinking, drew lessons from basics of relevant cultural theory thinking especially in Marx's dialectical thinking guidance, combined basic situation, basic features and practical needs of sports training,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inking methods of sports training.Results: This thesis defines and discusses the essence, heart and key point of sports training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essence is “resolution”, the heart is “d ialectical training”, the key point is “training in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training”.The essential attribute and its basic types of sports training include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athlete personality and game intensity as well as specific training, personalized training and combat training. The nature of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is its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realizes through specific training. The nature of athlete personality is its social quality and realizes through personalized training. The nature of game intensity is its training load and realizes through combat training. In the bases of sports training knowledge research, this thesis further clarifies and puts forward nine innovation aspects of sports training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emphasis on 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project nature; 2.emphasis on the concept of holism and development of core competence; 3.emphasis on practical summary and upgrading of training concept; 4.emphasis on specific analysis and pursuit of dialectical training; 5.emphasis on competence of real compet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ree obedience and one bigness”; 6.emphasis on training comprehens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preventative judgment; 7.emphasis on functional nature and controlling of competitive state; 8.emphasis on competition preparation and opportunity to seek victory;9.emphasis on emotional input and stimulation of fighting spirit.Conclusion: Sports training theoreticalinnov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mote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sports training, accords with the feature of Oriental culture,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inspiriting thinking, following the law, promoting scientific training.Key Words:sports training theory;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athlete personality; game intensity; specific training; personalized training; combat training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特色的才是实质的,只有创新的才是自主的。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立项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2011年国家体育总局立项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号1609SS11017)结题报告项目名称: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创新负责人:邓运龙研究单位:军事体育运动大队科研所单位电话:66852417邮政编码:100072单位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射击场路12号二O一三年三月二十一日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创新摘要:目的: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时代背景中,着力于突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运动训练理论建设,发挥其对推进运动训练科学化应有的先导与指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主义与历史意义。
方法:本课题采用文献资料、逻辑思维等方面,在借鉴相关文化理论的思维方法的基础上,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的指导下,结合运动训练的基本情况、基本特点与现实需要,对运动训练的思想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结果: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的特质、精髓和要义作以初步界定与论述。
其特质在“辨”,精髓在“辨证施训”,要义在“训练中认识认识中训练”。
运动训练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类型主要包括项目特性、队员个性和比赛烈性,专项化训练、个性化训练与实战化训练。
其中,项目特性的实质是其核心竞技能力,通过专项化训练来实现;队员个性的实质是其社会属性,通过个性化训练来实现;比赛烈性的实质是其运动负荷,通过实战化训练来实现。
在运动训练认识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并提出了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九个主要方面的创新:一是注重辩证思维,认识项目本质;二是注重整体观念,发展核心能力;三是注重实践总结,更新训练观念,四是注重具体分析,追求辨证施训;五是注重实战能力,落实三从一大;六是注重训练感悟,建立直觉判断;七是注重功能属性,掌控竞技状态;八是注重参赛准备,谋取制胜先机;九是注重情感投入,激发拼搏精神。
结论:中国特色运动训练理论的创新推进了运动训练理论建设,符合东方文化特点,具有启发思维、遵循规律、促进科学训练的作用。
关键词:运动训练理论;理论建设;项目特性;队员个性;比赛烈性;专项化训练;个性化训练;实战化训练Sports Training Theoretical Innovation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rticle:Objective: In the background of moving from sport country to sport power, it has realistic 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to prominent sports training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ce scientific sports training pilot as well as its guiding role.Methods: This thesis used ways such as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thinking, drew lessons from basics of relevant cultural theory thinking especially in Marx's dialectical thinking guidance, combined basic situation, basic features and practical needs of sports training,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inking methods of sports training.Results: This thesis defines and discusses the essence, heart and key point of sports training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essence is “resolution”, the heart is “d ialectical training”, the key point is “training in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in training”.The essential attribute and its basic types of sports training include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athlete personality and game intensity as well as specific training, personalized training and combat training. The nature of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is its core competitive ability and realizes through specific training. The nature of athlete personality is its social quality and realizes through personalized training. The nature of game intensity is its training load and realizes through combat training. In the bases of sports training knowledge research, this thesis further clarifies and puts forward nine innovation aspects of sports training theory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1.emphasis on dialectical think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project nature; 2.emphasis on the concept of holism and development of core competence; 3.emphasis on practical summary and upgrading of training concept; 4.emphasis on specific analysis and pursuit of dialectical training; 5.emphasis on competence of real competi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ree obedience and one bigness”; 6.emphasis on training comprehension and establishment of preventative judgment; 7.emphasis on functional nature and controlling of competitive state; 8.emphasis on competition preparation and opportunity to seek victory;9.emphasis on emotional input and stimulation of fighting spirit.Conclusion: Sports training theoreticalinnov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promotes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sports training, accords with the feature of Oriental culture, and has the function of inspiriting thinking, following the law, promoting scientific training.Key Words:sports training theory;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project characteristics; athlete personality; game intensity; specific training; personalized training; combat training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特色的才是实质的,只有创新的才是自主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四川省社科联、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立项情况一览表
序号编号姓名单位课题名称类别1TY2018101胡毓诗成都体育学院郑怀贤医学资料的挖掘与整理委托
2 TY2018201 宋秀平成都体育学院新时代体育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究重点
3 TY2018202 万德权阿坝师范学院阿坝亚高原康养与训练基地建设研究重点
4 TY2018301 赵红梅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加绒藏族锅庄舞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一般
5 TY2018302 李杨成都体育学院郑怀贤口述史资料的挖掘与整理一般
6 TY2018303 谢志民西昌学院彝族医药典籍中的传统体育养生史料研究一般
7 TY2018304 杨明四川文理学院川东土家族巴渝舞仪式的身体记忆变迁研究一般
8 TY2018305 谭伟平内江师范学院三峡“巫文化”与峨眉武术发展的双向实证研究一般
9 TY2018306 郭荣娟西南医科大学“一带一路”倡议下四川龙舞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研究一般
10 TY2018307 雷斌斌四川传媒学院新媒体时代四川体育文化传播模式创新研究一般
11 TY2018308 张小林成都体育学院新时代四川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一般
12 TY2018309 吴丹成都体育学院新媒体对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影响一般
13 TY2018310 孙宇岸成都中医药大学DT时代四川省体育产业发展路径研究一般
14 TY2018311 王春华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四川民俗民间体育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研究一般
15 TY2018312 罗雪成都师范学院四川滑雪旅游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一般
16 TY2018313 李郁四川师范大学四川体育培训市场结构研究一般
17 TY2018314 陈鸥西华大学体育社团促进四川体育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一般
2018年四川省社科联、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立项情况一览表
序号编号姓
名
单位课题名称类别
18TY2018315杨晔宜宾学院健康中国2030战略下四川传统养生对老龄健康的促进研究一般
19 TY2018316 陶朔秀成都学院健康中国战略下巴蜀传统体育养生方法与治未病健康工程的协同发展研究一般
20 TY2018317 朱道辉成都体育学院四川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路径研究一般
21 TY2018318 卢永雪阿坝师范学院“健康中国”视域下民族地区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模式研究--阿坝藏族羌族自
治州水磨镇体育特色小镇可行性研究
一般
22 TY2018319 黄小花四川音乐学院“产、城、人、文”融合下四川体育特色小镇产业选择与评价研究一般
23 TY2018320 高金霞四川大学体育赛事与成都城市发展研究一般
24 TY2018401 王如镇成都理工大学川蜀地区导引养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自筹
25 TY2018402 杨雪红西南石油大学新时代推动四川全民健身运动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研究自筹
26 TY2018403 朱丽萍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新媒体背景下四川体育文化传播策略研究自筹
27 TY2018404 黎丹西南医科大学“施坚雅模式”下民俗体育文化促进泸州城市建设探究自筹
28 TY2018405 谢蓉电子科技大学健康中国背景下四川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研究自筹
29 TY2018406 邢丽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四川空竹文化资源调查、开发与传播研究自筹
30 TY2018407 赵丰超西南交通大学互联网+视域下基于O2O的四川省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路径研究自筹
合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