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0的性质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一生活中的数各课知识点:可爱的校园(数数)知识点: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知识点: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知识点: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知识点: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各课知识点: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知识点: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知识点:1、长短、高矮、厚薄都属于物体长度的比较的问题,只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把水平放的物体的长度比较叫比长短,把垂直摆放的物体达到长度的比较叫比高矮。
把扁平的物体上下距离的比较叫比厚薄。
它们的比较方法是相通的。
2、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3、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轻重(比轻重)知识点: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了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一生活中的数可爱的校园(数数)1、按一定顺序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还可以表示0摄氏度。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二比较动物乐园(比大小与比多少)1、比较动物谁多谁少有两种策略:一是基于“数数”,二是进行“配对”,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2、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
3、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高矮(比高矮、比长短)1、认识高矮的区别,知道比较高矮、长短、厚薄时要在起点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正确比较。
2、知道高矮比较的相对性。
轻重(比轻重)1、经历比较轻重的过程,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及轻重的相对性。
2.初步体会借助工具确定轻重的必要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间接比较轻重,渗透等量对换的思想(对学生说具有一定的难度,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独立完成)。
三加减法(一)有几枝铅笔(加法的认识)1、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会读、写加法算式,知道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2、正确进行5以内的加法口算。
3、第一次出现了图形应用题,要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题目的意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说课稿范文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说课稿范文结合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统计活动的愿望,培养他们的统计意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统计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渗透“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观念.今天作者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说课稿范文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教案及说课稿范文5篇1一、设计理念“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体会基础之上。
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换的进程中真正知道和掌控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体会。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基于以上理念,充分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此,我在本课教学中提出了“引导探索学习,增进主动发展”的教学改革思路,并且构建了探干脆学习的课堂教学的纵向结构,即“回想---情形导入 ---引导探索---解决问题---总结提高------交换评判”的基本教学模式。
二、设计思路(一)关于教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3节“用替换物模拟实验”本课例基于学生的原有的认知水平,从学生熟知的生活实例--摇奖动身:激趣引探,明确规则,举行摇奖,缺少工具?探究替换,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实践操作,进一步营建和激发学习进程积极的心理氛围。
例题选取,基于教材,而又超出教材,着以生活色彩,附以社会背景。
德育渗透,丝丝缕缕,潜移默化,不失时机。
全部教学活动:面向全部,重视差异,小组合作,活动开放,成果共享。
旨在让学生放飞思维,寻觅替换物的乐趣,感受数学之美,切身体会,了解替换物的意义,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中,应以合作探索为主,利用集体的气力,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想象力,对问题展开讨论与交换,从而加深对本单元知识的知道和认识。
(二)关于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可以用替换物模拟实验的意义与方法。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一到六数学知识点
一、生活中的数认识10以内数字,写,大小比较;认识,写大小等于符号二、比较大小,多少,高矮,长短,轻重三、加与减(一) 10以内的不进位加减法,加减法混合运算,加减法表整理与复习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列出算式四、分类按不同类型分类五、位置与顺序前后,上下,左右顺序和位置六、认识图形认识图形,图形分类七、加与减(二)认识个位·十位,和20以内的加减法,数学好玩找到校园里数学问题,八、认识钟表学会看钟表上的时间总复习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一、加与减(一)熟练20以内加减法,看图列式二、观察物体不同方向看物体,三、生活中的数认识,比较100以内数字,百位,百数表四、有趣的图形认识物体上常见的图形,平分图形五、加与减(二)加数+加数=和被减数-减数=差 10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学习竖式六、加与减(三) 10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一、加与减 100以内连续相加,相减,加减混合运算二、购物认识圆元角分以及应用三、数一数与乘法多个相同数字连续相加,引入乘法四、变化的图形五、2-5的乘法口诀熟记2-5的乘法口诀六、测量了解测量七、分一分与除法体会平均分,引入除法,倍数,乘除法互逆关系八、6-9的乘法口诀掌握6-9的乘法口诀乘法表九、除法再了解乘法除法的关系,用乘法口诀求商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一、除法除法竖式,有余数的除法二、方向与位置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以方向确定位置三、生活中的大数认识,比较10000以内的数,认识个位到万位四、测量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相邻进率为十五、加与减百位数加减,加减法验算方法六、认识图形认识角,角度,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七、时,分,秒认识时间,时分秒相邻进率为60,时间的计算八、调查与记录学会调查记录并计算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一、混合运算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运算顺序,从左往右,括号>乘除>加减二、观察物体不同位置看到物体的面三、加与减连续加减,带括号的要先算,里程表上分清起点终点四、乘与除整十整百整千乘以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除以一位数五、周长周长的概念(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长方形周长正方形周长计算六、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 0乘任何数都得0七、年、月、日平年闰年,大月小月平月(二月),学会看日历,12,24小时计时法,八、认识小数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加减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一、除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等于0,除法验算二、图形的运动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平移和旋转三、乘法整十整百相乘,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竖式四、千克,克,吨质量单位克g,千克kg,吨t,相邻单位进率为1000五、面积物体表面或者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区分周长和面积,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²,平方分米dm²,平方米m²,相邻两个单位进率为100,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六、认识分数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都可看作单位“1”。
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0的认识与书写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展示前一天的优秀作业,四组中,第一组选了3本,第二组选了2本,第三组选了1本,第四组一本也不选。
引导生说出3本用数字3表示,2本用数字2表示,1本用数字1表示,一本也没有该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师:一本也没有用数字0来表示,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0的认识与书写(板书课题)。
二、互动探究1、认识“0”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播放轻音乐)有一天,天气特别晴朗,小猫一家去河边钓鱼,小猫弟弟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这不他们钓了一个下午的鱼,(出示课件)现在扛着鱼竿带着鱼回家了,它们各钓了几条鱼,谁钓的最多,谁钓的最少?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图片,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同桌交流)师:谁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生:猫爸爸钓了3条鱼,猫妈妈钓了2条鱼,猫姐姐钓了1条鱼,猫弟弟一条也没钓着。
师:谁钓的最多,钓了几条鱼?用数字(3)表示,排第二的是谁?她钓了几条鱼?用数字(2)表示,排第三的是谁?她钓了几条鱼?用数字(1)表示,钓的最少的是谁?他钓了几条?(一条也没有钓着)一条也没有钓着,该用数字(0)表示呢?师:你们知道小猫弟弟为什么连一条鱼也没钓着呢?(生说想法)师:只要小猫改掉这些毛病,认真钓鱼,他下次一定会钓着,所以我们不能向小猫学习,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做事一定要认真。
看看坐姿就知道我们比小猫弟弟棒很多。
现在把课本打开到第9页,把每只猫钓到的鱼的条数,写在田字格里。
展示0写的不好的,引入书写“0”。
2、书写“0”想把0写漂亮吗?首先观察一下看这个“0”像什么?(像鸡蛋、椭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是:圆圆的,所以写“0”的时候注意要写的圆滑,不能有棱角。
仔细看老师怎样写的。
示范:0是一笔写成的,从上开始到左,再下往右,最后拐到上与起笔连接比一比,看谁写的规范漂亮?(生先描后写)3、进一步认识“0”的其他含义师: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一个也没有就要用数字(0)表示呢?“0”也和1、2、3...一样是一个数,但它比1、2、3都小。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一)数与代数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
基于儿童数数的经验,结合具体的情景认识10以内的数的意义,会认、会读、会写0——10的数,会用它们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初步感受“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第二单元《比较》。
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的意义的理解,并会用这些符号表示10以内的数的大小;经历比高矮、比轻重、比长短等实践操作或数学思考活动,体验“比”的方法的多样性与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倾听各自思考过程的交流中,体会学会有条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学会倾听的重要性。
3、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经历从实际问题抽象10以内的加减算式,并加以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体会加减法的含义,初步感受加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正确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掌握10以内数的分解与合成的技能;通过整理加、减法算式,并探索其间规律性的活动,培养与发展数感。
4、第七单元《加减法〈二〉》。
经历表示11——20的数的具体操作及其概括过程,初步体会用十进制记数的位值原理,会数、读、写20日内数,掌握它们的顺序,会比较它们的大小,结合解决问题的活动,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学会20以内的进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练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5、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结合日常作息时间,学会认读钟面上表示整时、半时的时刻,了解记时的书写方法,并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经历简单而熟悉的操作活动,体验时间的长短,培养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空间与图形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
结合生动有趣的情境或活动,体会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0》(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0》(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理解“0”的意义,掌握“0”的读写方法。
2. 能够运用“0”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1. “0”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2. “0”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
3. 相关练习题。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数字名称。
2. 引入“0”的概念,让学生了解“0”的意义。
3. 教师示范“0”的读写方法,并让学生跟读。
二、探究“0”的读写方法(10分钟)1. 教师出示“0”的卡片,引导学生观察“0”的形状。
2. 教师讲解“0”的读写方法,并让学生跟读。
3. 学生分组练习“0”的读写,教师巡回指导。
三、探究“0”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出示数学题目,引导学生运用“0”进行计算。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0”在数学运算中的规律。
3. 教师讲解“0”在数学运算中的应用,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布置作业5分钟)1. 完成《数学练习册》第1页。
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0”。
2. 学生能够运用“0”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3. 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互动良好。
4.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良好。
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应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0”的知识。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4.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5.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补充和说明:动手操作能力是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材分析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北师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的教学内容包括"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和"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方面.按照一年级刚入学儿童的学习水平,具体安排了如下一些内容:一,关于"数与代数"的学习内容的编写和安排(一)对数的认识,分三个阶段安排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即准备课.准备课就是要为儿童正式学习数学知识做一些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必要准备,同时也为教师进行正式教学做好一定准备.通过本单元的教学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认数字的情况,使学生初步体会基数与序数的含义,会数,认,读,写10以内的数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数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第二单元:比较.会比较并用数学符号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通过多种具体活动的比较,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会"比"的方法,并学会有条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3,第七单元:加减法(二),"捆小棒".会表示20以内的两位数,并理解位置原理,进一步发展数感.以上几单元都是通过生动活泼的数学活动呈现学习内容,让孩子们结合生活情境认识数的意义.例如:让学生自己看数去发现"可爱的校园"中的数学信息,体会数可以表示物体的个数(基数),教材每一个数都通过主题画让学生数各种实物,突出它们的数量都是某一数量;结合"快乐的家园"进一步认识"1"的丰富的意义,再迁移到对2,3……的认识,并初步体会数还有表示顺序的作用(序数);结合"小猫钓鱼"的情境,观察鱼的数量变化,发现"0"可以表示没有,同时也要知道0也可以表示起点和界限,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0.另外,这几个单元还体现了儿童从"动作把握→图象把握→符号把握"反复循环的认识发展规律,并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数学思考,解决问题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体验. 例如:生活中的数,是让孩子们动手数数,看图说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是让他们先数出数目比大小,再看图自己比大小,然后会用数学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关系;"捆小棒"这一节是让学生在计数器上表示数,经历20以内数的具体操作及认识过程,初步体会十进制的记数方法.再例如第二单元的比较,教材的设计非常有条理:比一比:让同桌两位同学经历比较高矮的实践活动,体验比高矮的正确方法,并进行交流.说一说:你怎样判断蚂蚁爬行路线长短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称一称:比较1只苹果和1只梨的轻重,先掂一掂,再称一称,体验称是比较物体轻重的好方法.练一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或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学习倾听和质疑.(二)关于"加减法"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应注意下面问题.1,把解决问题和学习"加减法"结合起来.数的分解与合成不再是学习"加减法"的逻辑起点,在实际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出发,让他们自己提出数学问题,经历从问题情境抽象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化"的过程与学生认识和发展过程是统一的.例如:有"几支铅笔""摘果子""乘车""搭积木"等,都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编排的.2,加法和减法的安排有分有合.如:加减混合安排的课例:"小猫吃鱼""猜数游戏""看电影""有几只企鹅""分苹果""搭积木"等.在我们看来,加减混合安排的意图,便于理解加法与减法的关系.让孩子们在实际学习中不断体会,从而运用.有时,同一个情境可以提出加减两方面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加减法关系的理解,也提高了学习效率.3,鼓励算法策略的多样化.在传统教学中, "算法单一""答案唯一"禁锢了学生的创造性.而目前提倡的算法多样化有利于一题多解,有利于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尊重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但不存在适合所有学生的最优算法.例:"有几瓶牛奶"用画呈现情境:两箱牛奶(每箱可装10瓶),其中一箱有9瓶牛奶,另一箱有5瓶:9+5=(1)直接去数图中的两箱牛奶.(2)先手数出9根和5根小棒,放在一起数.(3)观察图发现,先从5瓶箱里取出1瓶把另一箱装满,答案是14瓶.(4)把有9瓶的箱当成满箱,这样共有15瓶,再减1瓶,得14瓶.(5)9+5=9+1+4=10+4=14(6)9+5=5+9=5+5+4=10+4=14(7)9+5=5+9=5+10-1=15-1=14等等.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体现数学的价值.在教学中,要让孩子们感受生活中有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培养学生主动地尝试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例:从"操场上"开始提出"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此后,教材至少有5处提出同样的问题和要求.可以说会提出问题比会理解问题更重要.二,关于"空间与图形"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一)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分两个单元进行.1,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孩子们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看到的物体,体会这几个方向,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2,第六单元,认识物体.教材打破了传统教材的教学模式,让孩子们先认识体,再认识面. (二)空间观念是自觉地把握空间,使用图形的意识和能力.1,以图形为载体,以生活空间中物体的位置关系和形状为学习活动的主题.2,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身边物体的位置和顺序.3,会用直观地辨认长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在教学中要注重创造情境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经历在现实中描述与交流物体间的位置与顺序,例如:"你相邻的同学是谁 ""教室里有什么 ""指一指"文具盒的上下,左右,前后6个面等;让学生动手做,获得空间与形象思维的体验,例如:"我说你摆"动手搭你喜欢的东西等.三,怎样把握"分类"与"统计"的教学要求(一)经历分类活动,感受分类的必要性.1,在日常生活的分类(如:"整理房间","整理书包"等)活动中,体会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分类活动的结果与分类标准有关.2,在"整理房间"时,给定标准对事物进行比较,分类,体验活动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3,在"整理书包"时,由学生自主选择标准,体验活动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分类就是把同类的物体划分在一起.这是学生理解数概念的基数含义的基础,可以为以后学习看图数数,学习加,减法含义做些准备,还渗透着集合思想.教学时只让学生按一定的标准把同类的物品用线圈起来,不给学生讲集合这一术语.(二)经历统计初步活动,感受统计的必要性.1,统计是一门数据处理的学问. 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整理;数据的描述(统计图表);数据的分析(作出推断).2,统计活动的每个环节怎样进行,要让学生小组讨论.共同出注意,想办法,经历全过程.3,统计图表是统计的必要手段,而非目的.学生将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通过简单的调查活动,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四,有关实践活动的要求在实践活动中,要让学生充分自主,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1,经历观察,调查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2,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主观性知识);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作用.当学生学习新知识时,鼓励他们采用探索的方法经历由已知出发,经过自己努力或与同伴合作,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不是采用"告诉"的方式.当学生面临困难时,引导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所获得的经验,而不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当学生对自己或同伴所得到的"数学猜想"没有把握时,要求并帮助他们为"猜想"寻找证据,根据实际修正猜想.而不是直接肯定或否定他们的"猜想".当学生对他人(包括教科书,教师)的思路,方法有疑问时,鼓励他们为自己的怀疑寻求证据,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作为思维的目标从事研究性活动,即使学生的怀疑被否定,应当首先对遵循事实,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给予充分的肯定.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分析第一部分整套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全套教材的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猫钓鱼0的认识-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快乐的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理解数字0,并能够正确书写。
2. 培养学生通过数学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1. 认识数字02. 0的书写3. 0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和认识数字02. 0的正确书写教学难点1. 0在生活中的应用2. 学生对0的理解和运用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数字卡片2. 画有0的图片3. 0的书写模板4. 彩色笔、纸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引入新知识1. 利用数字卡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字,然后引出数字0。
2. 通过故事或图片,让学生了解0的意义和特点。
第二阶段:学习新知识1. 利用画有0的图片,让学生观察0的形状,并引导学生自己画出0。
2. 教师示范0的书写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
第三阶段:实践与应用1. 学生通过小组活动,用0进行各种数学游戏,如“找到0”、“0的排序”等。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0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话号码、车牌号码等。
2.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板书设计1. 利用彩色笔,画出0的形状,并标注0的特点。
2. 用大字书写0,让学生清晰地看到0的书写方法。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0进行一些数学游戏,如“找到0”、“0的排序”等,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和家长一起,找一找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0,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发现学生在理解0的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困难,尤其是在0的书写和应用上。
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通过更多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0。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在家里多进行数学游戏,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教学过程详细说明第一阶段:引入新知识1. 数字卡片回顾:教师展示数字卡片19,与学生一起回顾已学过的数字,通过问答形式检查学生的记忆。
例如,教师举起数字卡片,学生快速说出数字名称和对应的数量。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猫钓鱼(0的认识与书写)》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小猫钓鱼》教学设计1.听“小猫钓鱼”故事。
2.观察情景图中的信息。
预设:生:第一只小猫钓了3条,第二只小猫钓了2条,第三只小猫钓了1条,第四只小猫钓了0条。
生:第四只小猫气呼呼地说一条鱼也没钓着。
也就是0条鱼。
1.多媒体出示“小猫钓鱼”故事。
让学生看图说故事2.引导学生观察情境中的信息并完整表达。
(课件出示主题图)师:四只小猫去钓鱼,他们的收获怎么样呢?你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呢?量吧!活动意图说明:首先创设“小猫钓鱼”的故事情境,以趣导入,设悬引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
当学生都被有趣的故事所吸引,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情节和教师的问题中去的时候,“0的认识”自然就呼之欲出了。
环节二:自主探究,体会领悟1.活动(一):说一说,填一填0表示“没有”初步感知0表示“没有”的含义。
生:没钓到小鱼就是0条,用数字0表示。
生:0表示没有钓到的鱼。
2.活动(二):描一描,写一写(1)观察想象认识0生:0像一个鸡蛋生:像拼音里的o 1.活动(一):说一说,填一填0的第一种含义表示“没有”。
师:原来没钓到小鱼就是0条啊,那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呢?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数字,它能表示“没有”,那就是“0”。
(板书0)2.活动(二):描一描,写一写(1)观察想象认识0师:我们认识了0,我们会写0吗?小朋友看、看,想一想,这个“0”的形状像什么?.......生:坐姿端正写生:要写的圆圆的......(2)写一写0生:先听儿歌,并伴随音乐有节奏地朗读一遍数字0,像鸡蛋,上下长,左右扁;要想把它写得好,封口之处是关键。
生:学生观察、描写生:学生尝试写(生生互评以及自评)活动(二):1.发散思维:小组讨论交流生:在尺子、温度计、电话、时钟上见过0。
生独立思考生:直尺上的“0”表示起点生:温度计上的0表示0摄氏度。
生:风扇开关上的0表示开关师:请小朋友说一说怎样才能写好0?要注意什么?(2)写一写0①听《写0儿歌》。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
北师版一年级教材分析第一项:一年级上册教材知识领域结构图可爱的校园(数数)——由第一单元前移第一单元 生活中的数第二单元 比较第三单元 加减法(一)第七单元 加减法(二)第八单元 认识钟表位置与顺序认识图形第四单元 分类1.4 综合与实践 数学好玩1.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2课时:基数 、序数2.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3.小猫钓鱼---(0的认识与书写)4.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2课时:试一试10的认识 第二项:各单元知识点分解2.1 第一单元知识点分解可爱的校园---(数数)生活中的数新增:5.快乐的午餐——分餐具中比多少,体会一一对应思想6.动物乐园——认识“>”“<”和“=”,并会书写 可爱的校园(数数):1.按一定顺序手口一致地数出每种物体的个数。
2.能用1-10各数正确地表述物体的数量。
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2课时)1.能形象理解数“1”既可以表示单个物体,也可以表示一个集合。
2.在数数过程中认识1-10数的符号表示方法。
3.理解1~10各数除了表示几个,还可以表示第几个,从而认识基数与序数的联系与区别:基数表示数量的多少,序数表示数量的顺序。
玩具(1~5的认识与书写)1.能正确数出5以内物体的个数。
2.会正确书写1-5的数字。
小猫钓鱼(0的认识)1.认识“0”的产生,理解“0”的含义,0即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点。
2.学会读、写“0”。
文具(6~10的认识与书写)1.能正确数出数量是6-10的物体的个数。
2.会读写6—10的数字。
快乐的午餐(分餐具比多少)1.体验“同样多”、“多”、“少”、“最多”、“最少”的含义。
2.学会用“配对”进行比较,从而体验“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
比较 3.学会用“数数”进行比较,掌握比较谁多谁少的两种策略。
动物乐园(认识“>”、“<”、“=”)1.通过比较具体数量多少的数学活动,获得对“>”、“<”、“=”等符号意义的理解,学会写法。
北京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认识0
课件PPT
典题精讲
1.数一数每盆花各有几朵?写下来。
解题思路: 数出每种花的量
写出相应的数字
典题精讲
解答:4 2 0
课件PPT
典题精讲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排队。
课件PPT
解题思路:
先找出最小的数,放在最前面;再找出比 它大,比其他数小的数,放在第1个数的 后面;依此解答。
典题精讲
解答: 0 1 2 3 45
北京课改版
一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三单元 认识10以内的数
4 认识0
课件PPT
学习目标
课件PPT
1.理解0的意义,学会正确书写0。
2.能用0表示一些常见的事物。
3.知道0所表示的几种常见的意义。
复习导入
课件PPT
1.1~5各数的含义是什么? 数量是1~5的事物可以用1~5各数来 表示。
2.怎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 两数相等时,用“=”表示;两数不 相等时,用“>”或“<”表示。
课件PPT
复习导入
例 (1)看图写数。
课件PPT
解答:数出个数
写出数字
25 34
复习导入
例(2)比较大小。
课件PPT
2○5 4○1 3○3
解答:看数哪大边的 <>=
填“>”“<”或 “=”
课件PPT
情景导入1
三只小猴去摘桃,第一只小猴摘了2个 桃,第二只小猴摘了1个桃,第三只小 猴1个桃也没有摘到。一个桃也没有怎 样表示?
探究新知
课件PPT
一个也没有,用0表 示。0和1、2、3、4、 5一样,也是一个数。 0读作:零。
情景导入2
直尺上,1左端的数字是几?
课件PPT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0北京版(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0 北京版 (1)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认识0 北京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第四节“认识0”。
学生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0的意义,能够识别和书写0,并能够理解0在数学中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0的概念,理解0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0。
3. 培养学生运用0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0的意义,能够运用0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掌握0的概念,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0。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讲解一个实际情景,如购物时找零钱,引出0的概念。
让学生观察和思考,在没有零钱的情况下,如何表示欠款或找零。
2. 讲解0的概念:教师在黑板上写出0,并解释0的意义。
0是一个数,表示没有数量,也可以表示空集。
在数学中,0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 识别和书写0:教师通过示例,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识别和书写0。
强调0是一个圆圈,没有起点和终点。
4. 练习: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
如:写出0,找出隐藏的0等。
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5. 应用0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0进行解决。
如:有3个苹果,吃了2个,还剩几个?学生回答2个,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没有吃,还剩几个?学生回答0个。
六、板书设计1. 0的概念。
2. 0的书写。
3. 0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 写出0。
(2) 找出隐藏的0。
(3) 应用0解决实际问题。
2. 答案:(1) 0(2) 隐藏的0(3) 应用0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0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够正确识别和书写0。
在应用0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2. 拓展延伸:下一节课,可以进一步教授学生0的运算规则,如加减乘除等。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猫钓鱼》知识讲解 0的作用
0的作用
问题导入:说一说,哪里有“0”?(教材9页例题)
过程讲解:
用途一:电话机上的一个数字键。
O表示一个数字键,要想拨通一个带有O的电话号码,如150××××8120,就必须按顺序依次按每个数字键,这其中就包括数字“O”。
用途二:开关上的数字“O”表示用电器的工作状态。
用途三:表示起点。
观察直尺,发现“O”在直尺的最左端,直尺上的数的排列顺序是O,1,
2,3,4,5,…这里的“O”表示起点,O排在l的前面,1排在O的后面。
用途四: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归纳总结:
O的作用:1.电话机上的一个数字键;2.在开关上表示用电器的工作状态,3.表示起点;4.表示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误区警示:
误区:数一数有几朵花。
错解分析:第三株上没有花应该写O,O表示一朵花也没有。
正确解答:(4) (3) (O)
温馨提示:如果一个事物也没有,应该用0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