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1)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了解人类为应对自然灾害所做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的经验和成绩、采取的预防和预报措施。

3、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品质,学习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救互救的方法。

教学时间:4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学同学们,如果我们关注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台风、瘟疫……它们像凶残的魔鬼,肆虐地摧毁人类的家园,甚至会奔走人们宝贵的生命。

那么当灾害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做呢?二、教学活动活动准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围绕一种自然灾害展开专题研究。

活动一:地震灾害1、让学生用文字描述或图片展览的方式介绍地震发生时会出现的情况。

2、地震大事记及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先让学生借助资料,用列表的方式编写地震大事记,然后用表格或图片等方式对资料进行归纳和数字统计。

(2)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事例、亲历者笔记等,感受地震灾害给人们带来的创伤。

3、指导学生阅读《地震带分布图》,看看哪些地区易发生地震、自己的家乡是否位于地震带上。

活动二:洪水灾害1、引导学生阅读《河流分布图》,让学生通过地图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河流众多的国家,也是一个有重大洪灾隐患的国家。

2、教师可参与“资料库”,或收集有关资料,展示近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洪水灾害,让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洪水频发的国家,以及洪水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损失。

3、在认识洪灾危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分析造成洪水泛滥的原因。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学习,我快乐单元简介: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珍惜时间,学习合理安排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完成学习任务,不抄袭,不舞弊”等内容而设置的。

人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

学习是人类进步和发展的基础,是每一个人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

帮助孩子从小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而实际生活中,中年级的孩子对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不深刻,自控能力比较弱,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活动主题一时光老人对我说教学目标:1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2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教学重点:学会珍惜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在实践中学会提高效率。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分钟能做什么)第二课时(谁把时间偷走了)活动主题二我有一把金钥匙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一些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2在学习上不怕困难,能独立、自主地学习;3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在学习上不怕困难,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学习做生活的有心人,养成时时处处注意学习的好习惯。

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锦囊妙计)第二课时(记忆快车)第三课时(身边的学问)活动主题三今天我进步了吗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期待自己的成绩能不断取得进步;2知道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注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能为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制作学习档案,鼓励自己有计划地学习。

教学重点:体会学习的快乐,期待自己的成绩能不断取得进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今天又有新发现)第二课时(每天进步一点点)第二单元单元简介:本单元体现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了解有关安全的常识,有初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和自救的能力”设置的。

让学生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尽量少给父母添麻烦;关心家庭生活,愿意分担家务,有一定的责任感。

知道在家庭中要讲道德,家庭成员中要相互沟通、平等对待,能正确处理自己和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材,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1. 第1章《我的健康成长》:第1节《我的身体》,第2节《我的情绪》;2. 第2章《我的家庭生活》:第1节《家的温暖》,第2节《孝敬父母》;3. 第3章《我的校园生活》:第1节《我们的学校》,第2节《我们的班级》;4. 第4章《我们的社会》:第1节《我们的社区》,第2节《社会公共场所》。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和情绪,学会关爱自己;2. 培养学生懂得家庭温暖,学会孝敬父母;4. 提高学生的社会意识,学会在公共场所遵守规则。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践行道德与法治知识;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自我关爱、家庭责任感、校园归属感和社会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章节的重点、难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等;2. 板书形式:采用图文并茂、简洁明了的方式,突出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自己身体的变化,并说明如何关爱自己的身体;(2)结合自己的生活,谈谈如何孝敬父母;(3)描述一下你的学校、班级,以及你在校园生活中的感受;(4)举例说明你在公共场所遵守的规则。

2. 答案:(1)身体变化:如身高、体重等;关爱方法:合理饮食、锻炼身体等;(2)如帮助父母做家务、尊敬父母等;(3)描述学校、班级的特点,表达对校园生活的喜爱;(4)如遵守交通规则、保持环境卫生等。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全册教案第一章:规则与秩序1.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规则和秩序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和维护秩序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讲解规则和秩序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遵守规则和维护秩序的场景。

1.3 教学活动:开场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规则和秩序的理解和体验。

案例分析:分析违反规则和秩序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其后果。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遵守规则和维护秩序的场景。

第二章:家庭与亲情2.1 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价值。

培养学生对家庭的热爱和亲情的珍惜。

2.2 教学内容:讲解家庭的概念和家庭的重要性。

通过故事分享和小组讨论,让学生体验亲情的温暖。

进行家庭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爱。

2.3 教学活动:故事分享:教师分享有关家庭和亲情的温馨故事。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支持。

家庭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家庭角色扮演,体验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

第三章:友情与尊重3.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友情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的意义。

培养学生建立良好友谊和尊重他人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讲解友情和尊重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友情的重要性和尊重他人的意义。

3.3 教学活动:开场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友情和尊重的理解和体验。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尊重他人的场景。

第四章:合作与分享4.1 学习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的重要性和分享的意义。

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4.2 教学内容:讲解合作和分享的概念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小组活动和案例分析,让学生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分享的乐趣。

4.3 教学活动:开场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合作和分享的理解和体验。

案例分析:分析合作和分享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其重要性。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合作和分享的场景。

品德与社会教案三下

品德与社会教案三下

品德与社会教案三下教案主题:品德与社会教学目标:1.了解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几个常见的品德规范;3.了解社会的定义和作用;4.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意义。

教学重点:1.品德规范的意义和应用;2.社会的定义和作用。

教学难点: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培养。

教学准备:图片、PPT、教学视频、小组活动资料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教师使用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品德和社会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向学生提出品德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二、概念解释(10分钟)1.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教师使用PPT,简单解释品德的定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品德,品德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有些人的品德好会受到赞扬,有些人的品德差会受到批评。

2.品德规范的意义:教师使用PPT,列举一些常见的品德规范,比如诚实守信、友善待人、尊重他人等,并解释这些品德规范的意义和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这些规范。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教师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品德规范的讨论和展示。

2.学生根据分配的品德规范,进行小组内的讨论,讨论该品德规范的具体内容和应用场景,并准备展示材料。

3.各小组进行展示,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社会的定义和作用(10分钟)1.社会的定义:教师使用PPT,简单解释社会的定义和特点,并引导学生思考社会有什么作用,人们为什么要生活在社会中。

2.社会的作用:教师使用教学视频,结合实例,讲解社会的作用,如提供生活物质条件、提供就业机会、实现个人发展等,并引导学生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5分钟)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教师使用PPT,向学生介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并解释这些价值观的意义和培养方法。

2.讨论与分享: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分享,学生可以分享自己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经验和感悟。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心和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心社会的情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我们的价值观第1课:尊重他人第2课:公平竞争第3课:诚信为本2.第二单元:我们的社区第4课:我爱我家第5课:友好相处第6课:共建美好社区3.第三单元:我们的生态环境第7课:绿色生活第8课:保护大自然第9课:环保行动4.第四单元:我们的传统节日第10课:春节的传说第11课:清明节的习俗第12课:端午节的由来5.第五单元:我们的祖国第13课:认识我们的祖国第14课:我爱祖国第15课:我为祖国骄傲三、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我们的价值观1.第1课:尊重他人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2.第2课:公平竞争教学方法:游戏竞赛、小组讨论、案例分析3.第3课:诚信为本教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培养诚信意识。

教学方法:故事讲述、小组讨论、诚信实践活动(二)第二单元:我们的社区4.第4课:我爱我家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家庭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

教学方法:亲情故事分享、小组讨论、家庭作业5.第5课:友好相处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实践活动6.第6课:共建美好社区教学内容:让学生关注社区环境,积极参与社区建设。

教学方法:社区参观、小组讨论、实践活动(三)第三单元:我们的生态环境7.第7课:绿色生活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绿色生活的意义,培养环保意识。

教学方法:环保故事、小组讨论、环保实践活动8.第8课:保护大自然教学内容:让学生关注生态环境,学会保护大自然。

教学方法:自然观察、小组讨论、环保实践活动9.第9课:环保行动教学内容:让学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

(四)第四单元:我们的传统节日10.第10课:春节的传说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春节的传说,传承传统文化。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第一章:我们的家乡1.1 学习目标:了解我们所在的城市或乡村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家乡的了解。

讲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传统等。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1.3 教学活动:观看家乡的图片,让学生对家乡有更直观的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乡的介绍者,向其他同学介绍家乡。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家乡的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二章:我们的学校2.1 学习目标:了解学校的各个方面,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

培养对学校的归属感。

2.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学校的了解。

讲解学校的各个方面,包括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师资力量等。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学校的归属感。

2.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参观,让学生对学校的各个方面有更直观的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学校的归属感。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学校的介绍者,向其他同学介绍学校。

2.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学校的了解程度。

评估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学校的归属感。

第三章:我们的家庭3.1 学习目标: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兄弟姐妹等。

培养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3.2 教学内容:引入话题:让学生谈谈对自己的家庭成员的了解。

讲解家庭成员的职业、兴趣爱好等。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庭的热爱之情。

3.3 教学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自己的家庭成员的了解。

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家庭成员,向其他同学介绍家庭成员。

组织学生进行家庭照片展示,让学生对家庭成员有更直观的了解。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学生对家庭成员的了解程度。

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一课:关心他人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关心他人的重要性,了解如何关心他人。

2.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培养友善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3. 学习策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1. 学习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2. 学习关心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人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2. 教具:图片、小组活动的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关心他人的重要性。

例如,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一个孤傲的小孩,让学生思量如何关心他人,为什么要关心他人。

2. 学习(30分钟)(1)教师通过课件或者黑板,向学生介绍关心他人的方式和方法。

例如,匡助别人、关心他人的感受、与他人分享快乐和难点等。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每一个小组选择一种方式来关心他人,并制定一个行动计划。

例如,匡助老人过马路、匡助同学解决问题等。

(3)每一个小组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行动计划,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反馈和建议。

3. 拓展(10分钟)教师通过故事、视频等形式,进一步拓展学生对关心他人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讲述一位关心他人的英雄的故事,或者播放一个相关的视频。

4. 总结(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关心他人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五、课堂延伸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一篇关于关心他人的短文或者制作一份小册子,分享给同学。

2. 学生可以在家庭中找到一个关心他人的机会,与家人分享并记录下来,下节课进行分享。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小组活动和拓展故事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并培养了学生的友善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学生能够在合作中学习,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通过延伸活动的设计,让学生能够在课后继续关心他人,并将关心他人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①设置出行情景(以教材提供的范例设置)②以小组为单位,看交通图,讨论可以选择哪条路线,坐什么车。

③实地到街上看看站牌和乘坐的车的特征。

④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所看到的情况。

⑤将小组研讨的结果汇报。

二、我们演一演①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乘车时注意什么”和“假如不认识路怎么办”问题,先研讨,然后设计不同的情境,再表演出来。

各小组可侧重不同的主题,如乘车秩序、乘车安全、乘车文明、问路。

②以小组为单位表演,大家评一评。

③归纳和总结。

三、试一试制订一份出行计划①师:暑假来了,爸爸妈妈准备带你到外地去旅游,你准备到哪里去呢?你能自己制定一份出行计划吗?试一试吧!②学生制订计划。

③交流。

第二课时准备活动:1. 根据教材的调查表让学生到学校或家庭附近找一找、看一看,了解本地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和各路车(船)可以到达什么地方等,并填写在表上。

2. 找一找图片或画一画本地人们主要使用的交通工具。

活动过程:一、说一说自己家附近有哪些交通工具?它们能到达哪些地方呢?起点与终点是哪里?二、介绍、讲述自己乘某路公汽或其他交通工具的经历(单独一人的经历更好)。

三、交流与展示1. 交通调查表记载的情况2. 介绍与展示记录表3. 介绍其他地区人们常用的交通方式四、画一画或演一演你常用的交通工具(备注:演一演可以自己与小伙伴创设情景,也可以动作模拟)。

五、“小小交通工具设计师”二十年后,交通方式会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大胆想像,自己设计未来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合作,可以画图,也可以文字说明)。

1. 学生设计。

2. 展示作品。

3. 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

六、延伸活动当一回小记者,调查、采访一下,这几年,你的家乡在交通方面有哪些新鲜事呢?第四课马路不是游戏场教学目标:1. 观察本地交通秩序现状,知道有关的交通规则和常识。

2. 培养学生自学遵守交通法规,注意安全的现代交通意识。

3. 使学生初步有归纳能力和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通用3篇)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通用3篇)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通用3篇)1.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学校各类工作人员为自己的成长付出的心血,使学生感受到他们对自己的爱,并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尊敬他们。

2.通过学生交流讨论,引导学生感受同学之间互帮互助的友爱,进而增强热爱学校生活的感情。

3.让学生知道社会各界对少年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4.通过资料搜集,使学生了解国家所制定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法律条款,从中体会到这也是国家对自己的爱。

二、教材分析教材中安排了四个具体活动:1.调查采访根据教师教学用书的活动安排,首先要通过调查采访学校的老师,或者学校的一两名工作人员,使学生了解被采访人员的工作中的喜怒哀乐,知道他们工作中的辛苦,从而深深体会到自己每时每刻都受到许多人的关爱。

2.畅谈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结果听听老师的心理话,汇报情况交流感受,从而开阔学生思维,使其更全面的去体会学校生活中的各种爱,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生活的感情,教师搜集社会上常见的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和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法律法规,使学生了解到社会各方面对他们的关爱。

3.观察了解学生自由观察、搜集一些保护少年儿童健康成长而设立的警示语、标志牌,了解它们的具体作用,同时可以用照片、图画的形式将警示语、标志牌记录下来;搜集一些社会各界对我们儿童关心、爱护的事例;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社会各方面对他们的关爱。

4.总结体验学生汇报学习体会,教师总结全课,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行动来汇报学校,社会和国家对我们的爱,从而深化本课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三、学生分析第一次给他们上课,根据我的了解,平时学生很少开展调查采访活动,而且学校也没有树上图片上的医务室,食堂等所设施,所以我对一些内容稍做了调整,以符合学生实际情况。

四、设计理念让爱贯穿始终,沿着爱的足迹,追寻爱的脚步,以旅途见闻的形式,吸引学生,让学生畅游在爱的世界,感受爱的熏陶,激发学习斗志。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品德与社会》教案篇一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诚信是金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和儿童的生活经验,理解老实守信的重要意义,懂得“人无信不立〞的道理。

2、知道老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老实是立身之本,理解“人无信不立〞,理解老实在待人处事中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老实守信是中华的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1,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诚信的经典事例。

2、把第八页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完成调查问卷,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

3、利用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新课从前面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了什么是“诚〞,什么是“信〞,今天我们将继续来探讨“诚信〞这一话题。

二、分组讨论,续编故事。

1、课件出示第八页故事情节。

2、分组讨论:〔1〕那个扔掉诚信的青年人可能回成为什么样的人?〔2〕想象一个不讲诚信的人在待人处事上会是什么样?这样下去其结果会是什么样?3、小组合作,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续演出来。

三、交流收集,了解人们对诚信的看法交流课前调查的情况和问卷统计结果,看看划去“诚信〞的人占多大的比例,他们选择丢掉诚信的理由是什么;不愿意丢掉诚信的人占多大比例,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四、学习第九页的案例,体会“人无信不立〞的含义1、课件出示第九页的案例。

2、讨论:〔1〕仅仅是三次逃票的记录使他失去了〔工作的时机〕,这些公司为什么把诚信看的这么重要?〔2〕在我们生活中,人们有时常常在不经意中失去了诚信,然而当诚信被丢掉时,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呢?3、小结是啊,正如同学们所说的一样,人如果丢掉了诚信,即使有着聪明的大脑,出众的才学,也会因为不被社会成认,他的才学机敏无法展现,金钱荣誉无法获得,可见诚信是人立足与社会的根本,正如孔子所说的〔出示孔子的话〕——人无信不立。

五、作业通过收集媒体中的相关报道,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调查周围人的方式,了解有关不诚不信害人害己的事例。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全册)
教学过程:
1、导入。请学生阅读14---17页,教师说明:“教科书向我们展示了解情况50年前、30年前的社区,还战士了现在的社区。其实,同学们自己所生活的社区的过去和现在也在发生着变化。这节课的主题就是认识变化中的社区,那么,从哪些方面最能帮助我们认识自己的社区呢?(和学生交流,再转移到书上)
2、交流活动。“课前,我请同学们收集反映社区生活的图片,现在就请同学们介绍一下你收集到的图片,它表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有哪些希望是我们小学声、生可以帮助实现的?
为了实现这些希望,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6、小节。
家庭作业:
完成教科书第27页的填空。
板书设计:
社区应该更美好
希望做些什么
课题4社区少先队员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少先队员活动的意义,加强作为社区成员的主人翁意识。
2、养成乐于参与社区少先队活动的积极态度,增进对社区的情感。
四、小组准备。各个小组为自己计划的实施做准备工作。
五、全班交流。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己的计划内容,以及今天都做了哪些准备,其他同学和老师提出补充意见。
六、教师小节。鼓励学生将计划付诸实施。
家庭作业:
1、向家长介绍自己小组的准备工作。
2、利用课余时间落实计划。
板书设计:
社区少先队
活动内容活动步骤安全措施活动时间地点活动评价
1、提问。你想画什么地方?从哪些地方画起?教师组织学生画教室图。
2、小组交流。评价:你觉得哪个地方自己画得最满意?(自评)你最欣赏哪位同学的作品?为什么?
三、全班讨论交流。教师提问:(1)同一个教室,班内每一个同学画的教室图一样吗?哪儿不一样?(2)怎样把教室画得既完整又明白呢?
四、教师小结。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本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本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本教案、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与教学反思整理: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家人的爱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读懂爸爸妈妈的心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来自社会的爱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不一样的你我他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换个角度想一想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分享快乐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阿姨叔叔辛苦了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说声谢谢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看平面图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校外探路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出行的学问教学设计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马路不是游戏场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4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4单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1-4单元)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第一课家人的爱一、主题目标: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与爱。

二、教学重点: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课前准备:教师引导学生事先观察家人在一天中为自己所做事,并作为观察记录,学生自己小时候的照片。

四、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父母养育自己很辛苦,从中体会到父母的爱心,从而激发他们对父母的爱,促使他们产生孝敬父母的行动。

教学重点:强调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一、情景导课让学生把自己小时候的照片拿出来,同学互相传看,并和现在比比,看看有什么变化,让学生体会出我们在一年年长大,并且让学生知道是家人的爱才使我们一天天成长。

(板书课题;家人的爱)二、活动组织(是爱让我长大)活动一:1、引导学生年页几幅表现家人的爱的场景,让学生体会家人在这种背后的种种付出。

2、参照2页的图,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回忆和讲述自己家人关爱自己的故事,让学生体会什么是家人的爱。

活动二:1、结合课前的观察记录,与组内同学交流一天中家人为自己做的事情,请记录,做的最详细或最有特点的同学再向全班同学介绍,让大家共同分享家人对孩子的爱。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月月年年,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引导学生思索自己应该对家长说些什么?做些什么?活动三:引导学生读一首小诗结束全课。

我们一天天长大,辛苦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懂得家长对自己无私的爱,疼是爱,严厉也是爱。

并说说作为子女要不要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教学重点:懂得家长对自己无私的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父母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引导学生看4页、5页的几幅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二、活动二1、什么是父母的爱,(学生自由说)2、经验交流:向同学介绍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当时家长是怎样说的,自己是怎样想的,现在又是怎样体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教学设计
高湾小学续文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体验,认识人们的生活离不开从事各种服务的劳动者,感受他们的劳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

(2)初步感受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相互服务的共生共存的关系。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生交流。

老师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课感到非常地高兴,因为大家给了老师无限的支持和鼓励。

你快乐吗?
二、联系生活,谈生活中需要谁
1.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亲近的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有吗?让我们一起走入生活去看看吧!
2.学生观察后联系到自己生活中的一天接触到的服务行业,全班交流反馈。

3.揭示课题:我们的生活需要谁?(板书课题)
4.可有一个同学说他的一天不需要任何人为他服务,你同意他的说法吗?
5.小结:其实看似简单的休息生活背后,有许多我们看不见的人间接
的为我们默默无闻的提供着服务,丰富着我们的生活。

6.你由眼前的一样事物联想到了哪些为我们服务的人?他们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方便?
三、拓展延伸
1.孩子们,假如有一天,忽然没有了这些人的工作,我们的生活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2.和同桌一起讨论讨论吧!
3.知道大家有很多话要说,赶快把你们想到的写下来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