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观之_以道观之与以类观之_以先秦为中心看中国文化的认知取向_杨国荣

合集下载

杨国荣:从“道”到“事”--中国哲学可以为世界哲学提供资源

杨国荣:从“道”到“事”--中国哲学可以为世界哲学提供资源

①被访谈人:杨国荣(1957— ),浙江诸暨人,国际形而上学协会主席、IIP院士、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上海,200062;访谈人:贡华南(1971— )男,安徽泗县人,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文汇-复旦-华东师大联合采访组成员(简称文汇),上海,200062;郭美华(1972— ),男,四川自贡人,上海师大哲学学院教授,文汇-复旦-华东师大联合采访组成员(简称文汇,)上海,200433;撰稿人:贡华南;访谈时间:2018年4月—5月;访谈形式:面访。

2018年第6期杨国荣:从“道”到“事”①———中国哲学可以为世界哲学提供资源 实践智慧,这两个都看得懂的汉字词组,在哲学里有特别的含义。

亚里士多德曾论证过,康德也提过与之相近的“实践理性”,杨国荣以逻辑分析与辩证思维为方式,同时又引入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资源。

《人类行动和实践智慧》一书因为中西融通又富有原创性,创建于1683年的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2016年将之翻译成英文出版。

同样的原因,《成己与成物》一书由有百年历史的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6年9月,59岁的华东师大哲学系教授杨国荣收到国际哲学学院(IIP)的通知,他被评为该院院士。

1937年成立的IIP素有国际哲学界“参议院”之称,常年保持着104位院士名额。

此前在中国仅有古稀年的杜维明和耄耋年的邱仁宗两位入选。

从1978年入学到1988年师从冯契先生获得哲学博士,杨国荣在华东师大度过十年求学路后留校,30岁的他依然孜孜不倦,从中国古代哲学梳理到近现代哲学,主攻儒学和理学;从西方古典哲学研究到现代哲学,深谙分析哲学和现象学,一条会通中西的为学路徐徐展开。

好思辨的他吸收了英美分析哲学的逻辑推理、析义论证,又做中国哲学的挖掘浚发。

近年的“具体的形上学”三书被誉为具有概念建构的原创性,杨国荣着力构建起自己的研究体系:以元哲学研究见长的他近年又融入“道德之善”维度,不分中西、史思统一、形上形下的治学始终指向现实的意义追问。

走向世界哲学的理论儒学——论杨国荣教授的儒学研究

走向世界哲学的理论儒学——论杨国荣教授的儒学研究

走向世界哲学的理论儒学——论杨国荣教授的儒学研究朱 承(上海大学哲学系 上海 200444)摘 要:儒学是杨国荣教授庞大研究体系里一个重要论域。

多年来,围绕着何为儒学、如何研究儒学、儒学何为等问题,杨国荣教授形成了一套理论儒学的观点和方法。

杨国荣教授的理论儒学以世界哲学作为背景与潜在的对话者,着意从观念层面去界定儒学的本质性内涵,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揭示儒学思想的理论蕴含、建构儒学思想的演变逻辑,强调儒学的精神性意义和规范性价值,主张包括儒学在内的中国哲学应与西方哲学相互激荡,进而成为世界哲学必要的理论资源。

关键词:杨国荣 理论儒学 世界哲学中图分类号:B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9)03-17-24DOI:10.14040/ki.52-1004/k.2019.03.004由于传统儒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长期重要地位,在当代中国,研究狭义的“中国哲学”乃至研究哲学的学者们,大致都不能回避如何认识儒学、如何对待儒学的问题。

作为一位当代中国哲学家,杨国荣教授虽然不能简单地冠以“某某儒家”的称号,但儒学也一直是其予以理论探讨的一个重点内容。

杨国荣教授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到现在,长期关注儒学发展历史上的核心人物、关键观念、逻辑脉络以及未来走向等事关儒学研究宏旨的问题,出版有《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孟子新论》(《孟子的哲学思想》)《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的历史衍化及现代转换》等一系列儒学专题的专著,发表有“何为儒学?”“儒学发展的历史向度”“儒学的精神性之维及其内蕴”“儒学在近代的历史命运”等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百余篇专题论文,形成了从人物思想、命题概念等个案性分析到整体儒学的总体性认知的儒学研究体系,从这些论著中,我们可以对杨国荣教授的儒学研究进行分析与省察,考察其思想特质与方法路径,展现当代中国哲学家对于儒学思想的认知、体察以及对于儒学发展走向的判断,也可以看出在世界哲学背景下所形成的当代理论儒学的基本形态。

杨国荣:儒家眼中什么才是最理想的人格

杨国荣:儒家眼中什么才是最理想的人格

杨国荣:儒家眼中什么才是最理想的人格杨国荣:儒家眼中什么才是最理想的人格典籍导读《道德与文明》杨国荣2015-12-18 15:37我要分享8导语:理想人格可以视为价值理想的具体体现,它以综合的形态展示了人的价值取向、内在德性、精神品格。

儒家从先秦开始已考察人格理想的问题。

人应当走向何种存在形态?完美的人格具有何种内涵?这一类问题都为儒家人格学说所关注。

尽管随着社会的演进,对人格的理解需要进行历史的转换,但儒家人格学说中的一些思考,在今天依然有其意义。

文:杨国荣按儒家的理解,理想的人格包含多重内涵。

早在先秦,儒家已提出了成己之说,所谓成己,也就是成就理想的人格。

孔子以仁道立说,仁道的基本要求是爱人,这一要求决定了理想人格以仁爱的精神为题中应有义。

作为理想的品格,仁爱不仅仅一般地表现为对他人的尊重、关心,而且更在于同他人在情感上的相互沟通,亦即以真诚之情对待他人。

孟子把仁界定为“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一种同情心。

在孟子看来,一个完美的人应当具有普遍的仁爱之心:“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

”(《孟子·尽心下》)同样,荀子也认为,作为理想的追求,完美的人格应当包括健全的情感。

对荀子而言,人性之中本来便包含着情:“情者,性之质也。

”(《荀子·正名》)当然,本然形态的情感还未能达到理想的要求,人格应当进而提升到诚的境界。

儒家眼中什么才是最理想的人格(资料图图源网络)人格的另一重规定是坚定之志。

孔子说:“仁者必有勇。

”(《论语·宪问》)“仁者”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勇”则更多地体现了意志的品格。

意志首先具有自主选择的功能,孔子强调“为仁由己”,便把是否遵循仁道视为主体自主的选择。

除了自主的选择外,意志还表现为一往无前的坚韧毅力,对孔子而言,为了实现仁道,即使献出生命,亦应在所不辞:“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正是这种意志的坚毅性,构成了完美人格的又一品格。

中国文化中的道阅读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中的道阅读题及答案

《中国文化中的“道〞》杨国荣
1.以下有关“道〞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日用即道〞,道表达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

B.道是抽象的,道的意义只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方可呈现出来。

C.儒、道两家学说中“道〞都涉及到人,说明儒、道两家对“道〞的理解是一致的。

D.道的品格具体表现为“中〞,它表达了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那么。

2.以下理解和分析与原文内容相符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在儒家那里,道是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

.儒家的“中道〞,实质内涵那么集中表达在“度〞的观念上,可以看作一种实践智慧。

C.孔子只关心自身的现实存在,而反对关心任何超现实的对象。

3.以下表述与原文观点不相符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A.儒家的“中庸之道〞,能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B.深山中的花开花落,本身不存在美或不美的问题,因为其审美意义是要在人的审美活动中才得到呈现的,这就是“美不远人〞。

C.儒家反复强调道并非超然于人,它能具体展开于人的日常生活过程中。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表达了“度〞的智慧,这种智慧能使不同个体的差异、不同社会领域的分化过程以非冲突的方式共处于世界之中。

参考答案
1.C 解析:C项,“儒、道两家对‘道’的理解是一致的〞,在文中无依据。

3.A 解析:A项,“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中庸》提出的一种思想,并非能达成的结果。

实践哲学的“史”与“思”——杨国荣教授学术访谈

实践哲学的“史”与“思”——杨国荣教授学术访谈
” ) :具 体来说 ,大概从
2 0 1 0 年初 至今 年上半年 。我 的研 究主要集 中在实践 哲 学 的领 域 。这 个 话题 从 我 自己本 身 学术 进 程来 看 ,是一 个顺理成 章 的事情 。一个是从 我研究 的内
化 ,扩展 了 中国哲 学 的视界 ,成为 当代 中国哲 学发
上 :对许 多哲学 的难题进行 探讨 的路 向和远 景也都
被 归结到 “ 实践”上 ,对 “ 实践 ”的研究似 乎 占据
了哲 学研究 的核心地位 。华东师 范大学 的杨 国荣教
授 近年来一直致 力于实践 哲学 的研 究 .近期 将有相
动哲学 ( P h i l o s o p h y o f A c t i o n )有一 定 的 了解 ,可
和意义世界 的生成 ,其 中的 “ 成 ”字 是一个动态 的 概念 ,含有生成 之意 ,同时 , “ 成 ”是 与人 的知行
过程 相关 的。因此 ,成 己与成物本 身是和实践哲 学 相 关 的 。还有 ,2 0 0 6年到 2 0 0 7年 ,我在斯 坦福 大
学进 行学术研 究 。对分 析哲学 中的行动概念 或说行
中》 ,您谈 到 了康德 ,您认 为康 德理 性 的实践 与道 德 理性 相 联 系 。所 以它 关 心 的不 是存 在 的实 际根 据 ,而是 其应 当发 生 的法则 。 国内有 学者认为 ,康 德对行 为的先验分 析和规定 。完全抽掉其历 史 的实
2 0 1 3 . 1 1 I 5
括: 《 王学通论》 、《 善的历程》 、《 伦理与存在》 、 《 思与所思》 、 《 存在之维》 、 《 杨国荣讲王阳 明》 等 ,同时主编 《 现代 化过程 的人 文之 维》 、 《 中 国现代 化进程 与人 文学术 ・ 哲 学卷》等 著作 。 另有论 文数 十篇 发表 于 《 中国社会科 学》 、P h i l o s o p h y :E a s t a n d s t 、J o u na r l o f C h i n e s e P h i l o s o . p h y等 国内及 国际学术刊物 ,学术影 响蜚声海 内外。在 2 0 1 3年 8月的第 2 3 届世界 哲学大会上 .杨 国荣教授 当选 为新 一任 国际形而上学 学会主席 。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2. 坚忍不拔的精神境界。中国文化强调“仁者不忧,知者 不惑,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 厄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 列; 不 违 迁 蜀,世 传《吕 览》; 韩 非 囚 秦, 《说难》、《孤愤》; 《诗》三百篇,大抵圣 贤 发 愤 之 所 作 为 也。” ( 《史记·太史公自序》) 这就是中国文化所强调的人生态度, 把困难、挫折、痛 苦 作 为 人 生 的 财 富,把 坚 贞 不 屈、不 畏 艰 险、 不 惧 挫 折 、奋 斗 不 息 作 为 精 神 追 求 。 正 是 这 种 民 族 文 化 ,锻 造 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人为万物之灵的 观 念,使 得 中 国 文 化 在 其 源 头 上 就 摆 脱 了 宗 教 神 学 的 羁 绊 ,中 国 文 化 是 以 人 为 中 心 来 建 构 、以 人 心 和 人 生 为观照,给个人 设 计、归 属 取 向、社 会 理 想 都 打 上 了 鲜 明 的 人 文主义烙印。
3 、以 民 为 本 。中 国 民 本 思 想 源 远 流 长 ,早 在 尚 书《夏 书 · 五子之歌》中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夫民,神之 主也。是已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 《左传·桓公六年》) “民,神之主也。”( 《左传·僖公十九年》) “民者,君 之 本 也。” ( 《春秋·榖梁传》) 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在后来 2000 多年的 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人众而不亲,非其人也”( 《管子·霸言》) 、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管子·牧民》) 、 “民 恶 忧 劳 ,我 佚 乐 之 。民 恶 贫 贱 ,我 富 贵 之 。 民 恶 危 坠 ,我 存 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 《管子·牧民》)、“上观于贤,下 听于人”、“人有非上之过,所谓正士”( 《管子·桓公问》) 的民 本原则。这些思想和原则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民主性精华 的内容,值得认真总结。

人与世界以事观之———杨国荣教授访谈

人与世界以事观之———杨国荣教授访谈

人与世界:以事观之———杨国荣教授访谈杨国荣 刘梁剑等【摘要】以事观之,主要是从“事”这一角度出发来对人和世界加以理解,而不是对“事”本身做出某种终极的哲学论述。

现实世界与真实存在的生成过程,与人所从事的多样活动———人所作的多样之事———无法相分。

西方没有类似“事”这样的概念,这表明了中国哲学的独特意义:中国哲学包含不少其他文化传统所缺乏的概念,后者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现实世界和人类生活。

就意识层面而言,作为意识主体的自我和作为反观对象的自我之间的关联,实在地发生于做事过程。

在事的展开过程中,知识与价值的问题密切联系在一起,做事既需要解决做什么的问题,也需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从事的角度来看,儒道两家的理想人格呈现出不同特点。

道家以自然为第一原则,主张“为无为”,儒家则更重视参与活动的合目的性。

从事的角度来理解世界和人,既着眼于大的哲学问题,也关注于伦理学、语言哲学等具体领域的思考。

【关键词】事;人;世界;以事观之中图分类号:B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60(2020)03-0111-07作者简介:杨国荣,浙江诸暨人,(上海20024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刘梁剑,浙江永嘉人,(上海20024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一、“以事观之”问:突出“事”这一范畴,是出于哪些考量?如果不特别将“事”提出,哪些问题容易被遮蔽或讨论得不彻底?答:先做一点澄清。

用“事哲学”或者“事的哲学”来概括我的思考,似乎不很恰当。

当然,相对说来,从表述上看,“事的哲学”要比“事哲学”好一点。

总体上,“事哲学”或“事的哲学”容易被理解为专门对“事”这一特定范畴做哲学考察。

但是我所做的工作,实际上更多地是以“事”作为视域来理解或说明世界与人类活动,简言之,就是从“事”的角度出发来考察人和世界,而不是对“事”本身做出某种终极的哲学论述。

为什么会提到“事”的概念?当然有各种具体的因缘。

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

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

中国历史上的人文主义思潮【内容提要】“人文主义”是humanism的译名。

在中国,晚明社会和清朝前期以李贽、汤显祖、戴震、曹雪芹等人为代表的启蒙思潮,适宜于称为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潮在当时的中国虽然没有掀起西方那种文艺复兴运动,但它是近代文明的滥觞。

目前,中国学术界对“人文主义”的理解存在着较大歧异,有相当多的学者把儒家的精神以及中国文化的精神总括为“人文主义”。

本文对“人文主义”一词作了必要的界定,并有所辨析。

【英文摘要】The paper borrows"humanism"from West to illustrate Chinese classical ideology and enlightening trend of thought happening in late Ming Dynasty and early Qing Dynasty,should be properly called humanism,which was represented by Li Zhi,Tang Xian-zhu,Dai Zhen,Cao Xue-qin and so humanism trend didn't produce revival of literature as occurred in the west,it originated modern culture in presen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t opinions over the understanding of"humanism"in Chinese lot of scholars summarize the spirit of confucianism,even th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as"humanism".This paper defines the word"humanism"necessarily and makes some discrimination and analysis.【关键词】人文主义/人文/红楼梦/曹雪芹humanism/humanity/A Dream of Red Mansions/Cao Xue-qin近一些年,中国学术界使用“人文主义”一词比较多,而且相当普遍地认为儒家的精神以及中国文化的精神是“人文主义”。

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读书报告

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读书报告

杨国荣孟子的哲学思想读书报告孟子是一位杰出的古代思想家,也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他的教诲影响了自古至今的东方文化,杨国荣在他的著作《孟子》中深入剖析了这位古代思想家的哲学思想,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孟子的作品。

杨国荣指出,孟子的哲学思想围绕着“仁、义、礼、智、信”五大哲学原则进行探究。

这五大完整的哲学原则帮助人们理解生活的本质,也帮助孟子创立了他自己的学说。

首先,“仁”是孟子的最高境界,它不仅体现了仁慈的思想,还代表着一种社会责任和道德规范。

“义”是仁慈的一种表达,它 oz 代表着孟子的行为准则,帮助他建立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礼”指的是人们之间的相互尊重,孟子教导人们要做守规矩的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社会福利。

“智”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唯一标准,孟子要求我们要懂得如何正确认识事物,以便达到最优的社会状态。

最后,“信”为孟子提供了一种远离浮华的追求,它代表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和不可动摇的信念。

杨国荣还指出,孟子的哲学体系是建立在“爱”和“朋友”的基础之上的。

孟子认为,只有爱心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通过友谊我们才能以最佳的方式处理社会关系。

孟子的哲学思想要求我们要维护人们的公平,谅解他人,并且尊重他人的想法和观点。

杨国荣还指出,孟子的哲学思想不仅涵盖了精神内涵,还包括社会方面的内容。

孟子提倡“仁义礼智信”,但他也强调了社会和政治责任,他认为如果每个人都以“仁”为榜样,那么政治和社会就会出现变革,这将有助于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另外,孟子还主张要让真理和正义成为统治者的主导思想,而不是以权力来衡量责任的执行。

虽然孟子的哲学思想是古老的,但它对于当今世界来说也十分重要。

如果我们能够学会用“仁、义、礼、智、信”原则来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尊重他人,推崇真理和正义,这样就能够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友爱的社会环境。

因此,孟子的哲学思想是我们深思和学习的一个重要遗产,激励我们做出更多的社会贡献。

学以成人杨国荣

学以成人杨国荣

学以成人——杨国荣在华东师范大学的讲演2014年09月04日 16:58:51来源:文汇报作者:杨国荣字号:【大中小】“学”在宽泛意义上既涉及外部对象,又与人相关,“成人”则指成就人自身。

狭义之“学”主要与知识的掌握和积累相联系,以“成人”为指向的广义之“学”则以知与行的统一为其内容。

这一视域中的“学以成人”相应地意味着:在知与行的展开过程中成就人自身,其中既涉及本体与工夫的关系,也关乎性与习的互动。

学以成人的讨论,既涉及如何理解“学”(何为学)的问题,也关乎如何“成人”(如何成就人自身)问题。

以中西哲学的相关看法为背景,可以注意到以上论域中的不同思维趋向。

由此作进一步考察,则不仅将深化对“学”与“成人”关系的理解,而且可以在更广意义上推进对如何成就人自身的思考。

为学的广义内涵“学”在宽泛意义上既涉及外部对象,又与人相关,“成人”则指成就人自身。

首先可以关注的是以认知或认识为侧重之点的“学”,其传统可追溯到古希腊。

在古希腊的德尔菲神庙之上,镌刻着“认识你自己”(Knowyourself)。

这里的“你”,可以理解为广义上的人,认识人自身,旨在把握人之为人的特点。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以上看法一方面意味着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另一方面也关乎人和神之别:人既不是动物,也不是神。

在此意义上,认识人自己,意味着恰当地定位人自身。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就是知识”。

这里的美德主要是指人之为人的基本规定,正是这种规定,使人区别于其他对象。

把美德和知识联系起来,体现的是认识论的视域。

作为与知识相关的存在,人主要被理解为认识的对象。

以“美德即知识”为视域,与人相关的“学”,也主要展现了狭义的认识论传统和进路。

在近代,对“学”的以上看法,依然得到了某种延续。

康德在哲学上曾提出了四个问题“我可以知道什么?我应该做什么?我能够期望什么?人是什么?”最后一个问题(“人是什么”)具有综合性,涉及对人的总体理解和把握。

康德对“人”的理解涵盖多重方面,包括从人类学的角度考察人的规定,以及从价值论的层面把握人的价值内涵。

个体存在老子的价值取向

个体存在老子的价值取向

个体存在:老子的价值取向*杨国荣摘 要:从自然的原则出发,老子对个体存在给予相当关注,通过“后其身”和“外其身”而达到“身先”和“身存”,便体现了这一点。

按老子的理解,相对于外在的“名”和“利”,个体的生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由此引向天人之辩,便涉及在更广意义上对人的理解。

在本体论上,老子强调以“道”观之,物无差别;从价值观看,老子则肯定以“天”观之,天人如一。

相对于通过确认“身”以突出个体的存在价值,以上取向更多地从类的角度,强调人的存在与自然(天)的相通性。

由等观天人,老子进而对偏离自然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规范提出了种种批评。

历史地看,社会的规范和文明发展的成果对人的存在本身并不仅仅具有消极的意义,走向合乎人性的社会形态,也无法完全抛却以上方面。

老子对社会规范和文明发展成果的责难和质疑,无疑仅仅见其一而未见其二,其思维进路也相应地呈现抽象的性质。

关键词:身;天人之辩;社会规范中图分类号:B2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21)02-105-07DOI:10.13644/31-1112.2021.02.010作者简介: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 (上海 200241)一如何理解个体存在?这是价值领域无法回避的问题。

当然,对个体的考察,可以有不同的视域,老子注重自然原则,对个体的理解也以此为出发点。

在谈到“身”之时,老子指出:“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①自然作为价值领域的基本原则,并非抽象、空洞,其内涵展开于多重方面。

这里的“天地”泛指自然界或一般意义上的世界,“天长地久”,表明世界是永恒的。

天地为何能长久?或者说,世界何以具有永恒的品格?老子用“以其不自生”加以解释。

这里的“自”,着重的是有意而为之或追求某种自身的目的。

依此,则天地之所以长久,主要在于它非有意生成,也非刻意预设永恒存在的目的,一切自然而然。

杨国荣教授“儒学研究四书”义理初探

杨国荣教授“儒学研究四书”义理初探

杨国荣教授“儒学研究四书”义理初探作者:崔海东来源:《贵州文史丛刊》2019年第03期摘要:杨国荣教授“儒学研究四书”之义理可以分为三部分。

首先,“王学两书”从明代出发,详析阳明学派的哲学精神及其演变,以本质与存在之辩出本体之转向,以本体与工夫之辩出工夫之转向,从而揭橥阳明对朱子、清儒对明儒之革命。

其次,“善的历程”纵贯古今,以价值观为核心,以天人之辩→力命之辩→群己之辩→义利之辩→理欲之辩→经权之辩→理想人格等关系为链,以价值观之建构、权威化与批判为界,分为“先秦至魏晋”“隋唐至明清”“明清至今”三期,揭橥了整个儒学史的内在逻辑与历史发展。

最后,“儒学再思”则放眼天下,反思当今儒学与西方哲学发展之问题,针对存在之歧出,提出回归周孔、仁礼合一与超越有限、重建斯文的儒学发展之路向。

关键词:杨国荣阳明学价值观存在中图分类号:B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9)03-25-36站在历史的高原,四向而望,现代儒学发展的多重路径与诸多流派中1,杨国荣教授可谓大家,其空诸依傍,自觉担当,恪守中正,高明中庸,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變,合中西之慧,成一家之言。

本文对杨国荣教授儒学研究之初探仅据其著作展开,不涉及个人思想际遇等,著作也仅限于《王学通论——从王阳明到熊十力》《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善的历程——儒家价值体系研究》以及《再思儒学》四书。

2所谓初探,亦仅是梳耰义理,勾勒脉络,间补己说,以为其有三重视野,“王学两书”自明代出发,“善的历程”则纵贯古今,而“儒学再思”乃放眼天下,由此渐进,揭橥儒学之本然形态、历史分化与未来走向。

一、“王学两书”:从明代开始的精神之旅杨国荣教授孤明先发,穷十年之功,成“王学两书”(《王学通论》侧重流派之演变,《心学之思》侧重义理之阐释),详析阳明学派的哲学精神及其演变。

愚以为,其义理脉络之大者,一是以本质与存在之辩而出本体之转向,二是以本体与工夫之辩而出工夫之转向,从而揭橥阳明对朱子、清儒对明儒之革命。

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杨国荣《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

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

“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

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

一般而言,“照着讲”主要是从历史角度对以往经典作具体的实证性研究,诸如训诂、校勘、文献编纂,等等。

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对以往思想的回顾、反思,既应把握历史上的思想家实际说了些什么,也应总结其中具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内容,从而为今天的思考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与“照着讲”相关的是“接着讲”,从思想的发展与诸子之学的关联看,“接着讲”接近诸子之学所具有的思想突破性的内在品格,它意味着延续诸子注重思想创造的传统,以近代以来中西思想的互动为背景,“接着讲”无法回避中西思想之间的关系。

在中西之学已相遇的背景下,“接着讲”同时展开为中西之学的交融,从更深的层次看,这种交融具体展开为世界文化的建构与发展过程。

中国思想传统与西方思想传统都构成了世界文化的重要资源,而世界文化的发展,则以二者的互动为其重要前提。

这一意义上的“新子学”,同时表现为世界文化发展过程中创造性的思想系统。

相对于传统的诸子之学,“新子学”无疑获得了新的内涵与新的形态。

“照着讲”和“接着讲”二者无法分离。

从逻辑上说,任何新思想的形成,都不能从“无”开始,它总是基于既有的思想演进过程,并需要对既有思想范围进行反思批判。

“照着讲”的意义,在于梳理以往的思想发展过程,打开前人思想的丰富内容,由此为后继的思想提供理论之源。

在此意义上,“照着讲”是“接着讲”的出发点。

然而,仅仅停留在“照着讲”,思想便容易止于过去。

难以继续前行,可能无助于思想的创新。

就此而言,在“照着讲”之后,需要继之以“接着讲”。

后形上学时代的形上之思——杨国荣教授“具体的形上学”访谈

后形上学时代的形上之思——杨国荣教授“具体的形上学”访谈

后形上学时代的形上之思——杨国荣教授“具体的形上学”访谈杨国荣;刘梁剑;吴闻仪【摘要】刘梁剑、吴闻仪(以下简称“刘、吴”):杨老师,您好!2011年4月,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您的“具体的形上学”系列著作,包括《道论》、《伦理与存在》和《成己与成物》。

英文刊物Contemporary Chinese Thought也将专辑介绍您在具体形上学方面的工作。

借用哈贝马斯的说法,我们正置身于一个后形而上学的时代。

【期刊名称】《哲学分析》【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16页(P141-156)【关键词】形上学;形上之思;北京大学出版社;杨国荣;教授;学时;后形而上学;英文刊物【作者】杨国荣;刘梁剑;吴闻仪【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6在中国哲学领域,杨国荣已然确立自己作为卓越学者的地位。

另一方面,他对西方哲学的熟稔与把握常令我们这些以西方哲学研究为主业者汗颜。

在中西哲学两种传统方面所拥有的坚实功底为其从事哲学比较提供了独特视角。

他最近的著作《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即是一本比较哲学的杰作。

当大多数比较哲学的研究者还在从事不同哲学传统的比较之时,杨国荣却在从不同哲学传统当中汲取资源来做哲学。

对此,杨国荣有可贵的自觉:“如果比较仅仅被理解为罗列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各自特点,指出什么是二者的相同之处,哪些是它们的差异之点,等等,那么,这显然是较为表层的。

”②杨国荣:《存在之维:后形而上学时代的形上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以杨国荣之见,如果一个人能运用来自其他哲学传统的洞见去理解、丰富和发展其自身所在的哲学传统,那将是一种更接近本真意义的比较哲学工作。

不过,在杨国荣看来,更高级的比较哲学应以建构性的哲学思考为目标:“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积累了具有原创意义的思维成果,这些成果不仅仅是历史中的存在,它同时也构成了当代哲学发展的源头,具有建构功能。

2015届高考终极压轴卷(二)——语文(全国卷)

2015届高考终极压轴卷(二)——语文(全国卷)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5年高考语文最终压轴卷(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天人共美:一种生态的理念 杨国荣下列对“以人观之”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狭义上的理性认知,表现为在事实层面上对自然本身、自然与世界关系的把握。

B.价值的关切,以天地之间的价值意义为指向,但并不包含任何物质上的价值利益。

C.孟子指出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就是对事物在价值层面的考察与把握。

D.从人自身的视域出发来理解和评判世界,狭义的理性认知直接指向了对价值的关切。

下列理解和分析。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人类对待自然的角度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所确认的是自然作为与人共存的对象有其必然存在的意义。

B.前一代人对自然的过度占有,必然导致后来世代的生态危机。

这也表明,今天的生态问题就是由我们上一代人过度消耗自然资源造成的。

C.生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人的角度加以考察与理解,避免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的失衡。

D.宋明理学家在孔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仁者与万物一体”等观念,也体现了以人观之的价值内涵。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万物而不相害”引申而言不仅表现为理解自然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原理,而且构成了把握人与人关系的出发点。

B.不同的个体、阶层、集团、民族、国家所拥有的权力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不能仅仅强化人类部分成员的权利,就否定、排除其他成员的同等关权利。

C.单纯地基于工具层面的理性去理解天人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往往会引向过强的功利意识,进而导致了人与人的关系以及天人关系的失衡。

D.“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是中国哲学对自然等对象的价值关切的科学概括,及自然中的每一个体之间不管是敌是友,都可以互不伤害共生共存.A(原文并没有“并不包含任何物质上的价值利益”;原文是说只有“后者”,即“爱物”才是“对事物在价值层面的考察与把握”原文是“它不仅涉及狭义上的理性认知,而且关乎价值的关切”,而不是“直接指向了对价值的关切”;) .C( “在孔子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在原文中缺少依据;不是“从对待自然对象的角度看”,而是“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今天的生态问题,就是由我们上一代人过度使用自然资源造成的”的结论没依据,过于武断。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观在思维方式上,强调整体性、和谐性、统一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

而从先秦的“天人合一”论到宋明的“万物一体”论,则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

我们的祖先在商周之际就开始了对天人关系的探讨和阐发。

注重人与天、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协调,即“天人合一”观念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观念。

儒家经典《周易》有云:“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妇夫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仪有所错。

”天地、万物以及以礼仪为行为规范的人群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而天则是这个统一体的主宰、本源。

《中庸》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即是“天道”,人只要能扩展天道德性,就会达到天道、人性、物性和整个自然界、整个社会的合一。

孟子更以简练的语言概括了“天人合一”思想:“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孟子·尽心》)“性”即人固有的仁义礼智,植根于“心”,人只要极尽其心以思行善,便可知其“性”;知其“性”,便可知“天道”贵善,于是心、性、天相通,融为一体。

先秦道家同样主张“天人合一”。

道家的“道”,同儒家的“天”一样,都是宇宙的本体,只不过道家更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25章)庄子更从道的观念出发,认为天地、万物和人是齐同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

西汉武帝时期,适应加强国家统一、实行朝政改革的政治需要,董仲舒进一步发展了先秦以来的“天人合一”观,明确地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哲学命题,使“天人合一”观念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广东省高三语文月考试题(附答案)_高三语文题

广东省高三语文月考试题(附答案)_高三语文题

广东省高三语文月考试题(附答案)_高三语文题广东省高三语文月考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天人共美:一种生态的理念杨国荣生态之域的视域首先表现为“以人观之”。

宽泛而言,“以人观之”就是从人自身的视域出发来理解和评判世界,这种“观”包含多方面的意义:它不仅涉及狭义上的理性认知,而且关乎价值的关切。

理性的认知具体表现为在事实层面上对自然本身、自然与世界关系的把握,价值的关切则以天人之间的价值意义为指向。

中国哲学很早已意识到以上方面。

孟子曾指出:“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这里涉及“亲”“民”“物”三种不同的对象,对待这些对象又有“亲”(以亲情相处)、“仁”(以仁爱之心相待)、“爱”(以珍惜、爱护之心相待)三种价值立场、价值态度,后者也属广义上的“观”——对事物在价值层面的考察与把握。

不仅对“亲”(家庭伦理领域中的成员)、“民”(一般社会成员)要给予价值的关切,而且对广义上的“物”也应当有一种珍惜、爱护(“爱”)之情,这种情感在实质的层面渗入了价值的内涵。

宋明时期,理学家们进一步提出“民胞物与”“仁者与万物一体”等观念。

“民胞物与”“万物一体”意味着将世界之中一切对象都理解为与人相关的对象,并赋予它们以相应的价值意义,这一看法的内在要求是对人之外的其他对象给予应有的价值关切,其中也体现了以人观之的价值内涵。

中国哲学不仅在实质层面涉及对自然等对象的价值关切,而且也提出了如何展开这种价值关切的总体观念或总体原则。

后者可以用《中庸》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来概括,即“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从对待自然对象的角度看,“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意味着自然中的每一个体、每一对象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它们可以共同存在,彼此之间并不相互排斥。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这里所确认的是,自然作为与人共存的对象,同样有其存在的意义。

以上主要从天人关系的角度,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在理解和对待自然方面的价值取向。

可以看到,在天人关系之后,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 晚近以来 , 则 可 进 一 步 看 到 从 体 知 等 层 面 考 察 中 国 文 化 的 趋 向 。 ③ 这 得到关注 。
些理解对中国文化在认知层面的不同取 向 各 有 所 见 。 然 而 , 从 总 体 上 看 , 中 国 文 化 在认知取向方面呈现哪 些 特 点 ? 这 些 特 点 的 哲 学 意 蕴 是 什 么 ? 它 们 与 道 、 礼 、 语 言 等文化观念和文化形态具有何种关系 ? 这些问题似乎仍需作进一步的思考 。
2 0 世纪上半叶以来 , 对中国文化在认知层面的特点 , 便存在不同的理解 。 在 较
① 与 中 国 文 化 相 联 系, 似 乎 成 为 了 主 长的时期中 , 将 “ 逻辑和认 识 的 意 识 不 发 达 ”
流的看法 。 随着研究的深入 , 中 国 文 化 中 的 另 一 些 方 面 , 如 注 重 辩 证 逻 辑 , 也 开 始
以人观之 、 以道观之与以类观之
— — — 以先秦为中心看中国文化的认知取向

杨 国 荣
摘 要 : 在中国文化中 , 事实的认知与价值的评价彼此交错 , 从道 、 礼和语言 的层面观察 , 认知都展现出以人观之的向度 , 其过程不仅限定于狭义的对事实的把 握 , 也同时指向价值的评价 。 从认知方式的角度看 , 这种认知取向既表现为以道观 之 , 又呈现为以类观之 。 前者关注对象本身的关联性 、 整体性 、 过程性 , 内含辩证 思维的趋向 ; 后者从类的层面把握对象 , 并以类同为推论的出发点 , 体现了不同于 演绎推理的思维特点 。 能知层面的以人观之与所知层面的以道观之 、 以类观之 , 同 时指向知行过程的有效性 、 正当性 、 适宜性 , 并在中国文化中具体表现为明其宜的 认知取向 , 而论证与特定情境的适合 , 既涉及理 , 又关乎事 , 在实践过程中融合了 中国文化中的各种认知特点 。 关键词 : 认知 以道观之 察类 明其宜 ) 。 作者杨国荣 ,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 上海 2 0 0 2 4 1
·6 6·
以人观之 、 以道观之与以类观之 ① 而且其把握世界的方式也在一定意义上制约 衍化过程在礼之中得到了某 种 延 续 ,
着尔后的认知过程 。 事实上 , 在评价向认知 的 渗 入 中 , 不 难 看 到 对 世 界 的 价 值 投 射 以及以实现人的价值目的为出发点等巫术方式的历史影响 。 相对于巫术 , 礼更多地体现 了 脱 魅 的 特 点 。 从 作 用 的 趋 向 看 , 较 之 巫 术 以 沟 通 天人为旨趣 , 礼主要指向人间秩序的建构 和 维 护 , 涉 及 对 社 会 人 伦 的 把 握 。 作 为 社 会秩序的 担 保 , 礼 既 体 现 于 多 样 的 社 会 体 制 中 , 也 包 含 广 义 的 规 范 系 统 , 后 者 以 “ 应当做什么 ” 的规定为其内容 。 从现实功能看 , 礼的作用首先表现为确立 “ 度量分 , 亦即对社会成员作政治 、 伦理等层面的区分 , 使每一成员都各安其位 , 彼此互 界” ,又关乎 “ 不越界 , 由 此 建 立 社 会 的 秩 序 。 具 体 而 言 , 其 中 既 涉 及 “ 别 同 异” 明贵 , 前者与事实层面的社会区分相联系 , 并相应地包含认知内容 ; 后者则以价值层 贱” 依礼而行 ) 面的上下之别为指向 , 并相应地具有评价的意义 。 进而言之 , 行其当然 ( 在逻辑上以知其当然 ( 明其礼 ) 为前提 , 然 而 , 对 规 范 系 统 的 把 握 , 不 仅 仅 限 于 对 何为规范及其内容的理解 , 同时 还 要 求 把 握 规 范 对 社 会 生 活 的 内 在 意 义 : 唯 有 不 仅 知其当然 , 且理解遵循规范的价 值 意 义 , 即 当 然 之 则 在 建 构 理 想 的 社 会 生 活 中 的 作 用 , 才可能在行动中自觉地依循规范 。 关 于 规 范 内 容 的 理 解 , 与 “ 是 什 么” 的 认 识 意味着什么 ” 的评价相一致 。 具有相通性 , 把握规范对社会生活的意义 , 则与 “ 礼既有形式的规定 , 也包含 实 质 的 趋 向 , 在 宽 泛 的 层 面 上 , 礼 的 形 式 规 定 首 先 体现了理性的程序 , 其实质趋向或内在精 神 则 与 情 相 联 系 。 无 论 是 礼 乐 文 化 , 还 是 ,且体现 “ 。所谓 “ 、“ 礼义要求 , 其中的 “ 礼 ” 都不仅关乎 “ 理” 情” 礼 云 礼 云” 人 ” , 便既指礼包 含 内 在 的 方 面 , 而 非 仅 仅 形 之 于 外 , 也 意 味 着 礼 不 仅 而不仁如礼何 ? 具有理性的规定 , 而且包含仁爱之情 。 从具体的运作看 , 如果仅仅关注理性的程序 , 则 “ 礼 ” 往往容易成为虚文 , 唯有同时渗入内在之情 ,“ 礼 ” 才具有现实的生命 。 谈 “ , 可以只关注理性的程序 ; 言 “ 法” 礼” 则 无 法 略 去 内 在 之 情 , “ 礼” 不 同 于 “ 法” 的重要之点 , 便在于其运作同时涉及理与 情 。 内 在 之 情 包 含 价 值 内 涵 , 这 使 礼 难 以 远离评价性的认识活动 。 与侧重 于 形 式 化 的 程 序 相 联 系 , 礼 之 中 的 理 性 规 定 更 多 地 关乎认知 。“ 情” 与 “ 理 ” 在礼之中的交织 , 从另一个方面引向认知与评价的互融 。 礼作为社会体制和规范系 统 , 主 要 从 外 在 的 方 面 制 约 人 的 认 知 过 程 。 从 内 在 的 方面看 , 认知活动又与语言的运 用 相 联 系 。 最 值 得 关 注 的 是 汉 语 的 结 构 及 运 用 规 则 对认知活动的影响 。 语言以思想为内容 , 思 想 通 过 语 言 而 表 达 , 认 知 过 程 既 涉 及 思 想内容 , 又关乎语言形式 。 现实中 , 正如人并非先理解逻辑规则 , 然后再进行思维 , 人也非先学会语法 , 再运用语言 。 语法与逻 辑 内 含 于 语 言 和 思 维 之 中 , 形 式 与 内 容 不可分离 。 就认知活动而言 , 获得认知内容 , 需要借助语言的形式 , 而语言的形式 , 也制约着认知内容的生成 。
《 ,以 “ 。“ 尔雅 》 又以 “ 勤” 释 “ 事” 劳” 释 “ 勤” 勤” 与 “ 劳” 都 和 人 的 活 动、 作 用 相联系 , 后者又进而与知交融或相涉 。 ·6 5·

中国社会科学 2 0 1 4 年第 3 期
化看来 , 正是这种价值目标 , 使 认 知 得 到 了 限 定 , 由 此 展 开 的 认 知 过 程 , 则 相 应 地 将避免与人无涉的泛然性而获得具体意义 。 认知与评价的相关性 , 同时 体 现 于 知 和 行 的 互 动 过 程 。 墨 子 在 谈 到 如 何 治 天 下 人 以 治 天 下 为 事 者 也,必 知 乱 之 所 自 起 焉,能 治 之;不 知 乱 之 所 自 时 , 曾指出 : “ 起 , 则不能治 。 譬之如医之 攻 人 之 疾 者 然 , 必 知 疾 之 所 自 起 焉 , 能 攻 之 ; 不 知 疾 之 所自起 , 则弗能攻 。 治乱者 , 何 独 不 然 ? 必 知 乱 之 所 自 起 焉 , 能 治 之 , 不 知 乱 之 所 ” (《 自起 , 则弗能治 。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 , 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 。 墨子·兼爱 ,或 上 》) 这 里 既 关 乎 如 何 行 , 也 涉 及 对 “ 知” 的 理 解。 无 论 是 “ 知 乱 之 所 自 起” “ , 其中的 “ 知疾之所自起 ” 知 ” 无疑都包含对相关领域对象的事实认知 ( 把握 “ 乱” “ , 但又不限于 事 实 层 面 , 而 同 时 涉 及 价 值 的 旨 趣 : “ 疾 ” 发生的原因 ) 知乱之所自 , 旨在 “ ;“ , 则指向 “ 。以 “ 起” 治天下 ” 知疾之所自起 ” 攻人之疾 ” 治天下 ” 与 “ 攻 人之疾 ” 为指向 ,“ 知 ” 不同于仅仅认识事物的自身规定 , 而是内在地关乎事物对人 所具有的作用和功能 , 对后者的把握 , 则同时表现为一个评价的过程 。 从形而上的层面看 , 认知与评价的如上关联 , 与中国文化对道的理解难以分离 。 ,便通过道 道可以视为中国文化的最高原理 , “ 形 而 上 者 谓 之 道, 形 而 下 者 谓 之 器” 《 与器的分别 , 突显了道作为存在的统一性原理这一品格 ,“ 一阴一阳之谓道 ” ( 周易 · 系辞 上 》) , 则突出了道与发展过程的联系 。 然而 , 道并非仅仅表现为形上的世界 道 不 远 人。人 之 为 道 而 远 人, 不 原理 , 而是同时与人自身 的 存 在 紧 密 相 关 , 所 谓 “ ”( 《 可以为道也 。 中 庸 》 第十三章 ) 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 , 道的意义之呈现 , 离 不开人自身的存在 。 进一步 说 , 道 既 表 现 为 天 道 , 又 展 现 为 人 道 , 天 道 侧 重 于 存 在 的原理 , 人道则包含价值原 则 , 而 对 中 国 文 化 来 说 , 正 如 天 与 人 无 法 相 分 一 样 , 天 道与人道也难以分离 : 人道以天道为根据 , 天道则具体落实 、 体现于人道 。 道与人 、 天道和人道的如上关联 , 从形而上的层面 , 构 成 了 认 知 与 评 价 交 错 的 理 论 之 源 : 道 或天道首先体现为世界本身的 原 理 , 人 或 人 道 则 与 价 值 的 关 切 相 联 系 , 前 者 涉 及 形 , 后者则关乎价值层面 的 “ ,二者相互联系渗入认 上层面的 “ 是什么 ” 意 味 着 什 么” 知过程 , 使认知与评价彼此交错 。 道的以上观念体现出中国人 以 理 性 的 方 式 把 握 世 界 与 人 自 身 的 存 在 。 从 文 化 发 展的原初形态看 , 对世界的理解往往与巫 术 相 联 系 。 在 涉 及 天 人 关 系 方 面 , 对 道 的 追问与巫术存在某种相 通 性 , 不 过 , 巫 术 视 域 中 的 天 , 常 常 表 现 为 神 秘 化 、 超 验 化 的形式 , 更多地展开为操作性的过程 , 而对 道 的 追 问 首 先 表 现 为 观 念 性 的 活 动 。 以 , 而是实现人的价 沟通天人为指向 , 巫术所追求的 , 不是如其所是地把握对象 ( 天) 。 诚然 , 巫术的操作过程也关乎对对象的理解 , 但这种理解 值目的 ( 祈福 、 去祸等 ) 中处处包含人的价值投射 : 巫术运作的前提在于其沟通和作用的对象并非自然事物 , , 显然有别于单纯的事实认知 。 随着 而具有降福或降祸的力量 。 这一意义上的 “ 知” 中国文化的发展 , 巫术本身固然 逐 渐 淡 出 历 史 , 但 不 仅 其 仪 式 化 的 系 统 通 过 漫 长 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