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超诊断仪的操作规程
B超诊断仪使用规程
![B超诊断仪使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365e1b4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06.png)
B超诊断仪使用规程一、操作人员的要求1.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并且接受过相关培训。
2.操作人员应熟悉B超诊断仪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常见的B超图像特征和病变表现。
3.操作人员应了解和掌握B超诊断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4.操作人员应做好个人卫生,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和无菌衣物等。
二、设备的准备1.在使用B超诊断仪之前,需要将仪器的电源线插入电源插座,并打开电源开关。
2.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包括探头、显示器、键盘等。
3.准备好需要使用的耦合剂,并确保耦合剂的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三、仪器的操作步骤1.患者的准备:告知患者进行B超检查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其同意。
帮助患者脱掉不必要的衣物,并保持安静和放松状态。
2.患者的位置:让患者采取适合的体位,如仰卧位或俯卧位,根据需要调整患者的体位。
3.选择适当的探头: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和检查部位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探头。
4.调整探头:将探头涂抹耦合剂,确保探头与患者的皮肤充分接触。
调整好探头的角度和方向,使其与所需的检查部位平行或垂直。
5.调整仪器参数:根据不同的检查需要,调整仪器的参数,如增益、深度、频率等。
6.开始检查:点击开始按钮,进行B超检查。
操作人员需要保持手稳定,移动探头以获得完整的B超图像,并确保图像清晰可见。
7.检查结束:检查结束后,点击停止按钮,关闭B超诊断仪。
四、诊断结果的记录和报告1.操作人员应将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检查日期和时间、检查部位、检查方法和参数等。
2.根据检查结果,操作人员应编写B超诊断报告。
报告应包括患者的病历资料、检查所见、诊断意见和医生的签名等。
3.操作人员应保护好患者的隐私,确保诊断结果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五、设备的维护和保养1.操作人员应按照设备的说明书和维护手册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2.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功能和性能,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3.设备的耗材和配件应及时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B超诊断仪的操作规程完整
![B超诊断仪的操作规程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892ed15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e.png)
B超诊断仪的操作规程完整一、前言二、使用前准备1.检查设备的电源线是否连接稳定,设备是否正常供电。
2.检查B超诊断仪的超声探头是否清洁并连接到设备上。
3.打开设备主机并进行系统自检,确保各功能模块正常运行。
4.调节设备的显示屏亮度和对比度,以保证操作的可视清晰度。
5.准备好所需检查的文档、病历和相关医疗器械。
三、操作步骤1.患者准备1.1接待患者并向其解释检查过程和注意事项。
1.2引导患者脱去衣物,保持检查区域清洁和暴露。
1.3帮助患者调整姿势,以便进行最佳超声检查。
2.检查区域准备2.1清洁检查区域,除去油脂和其他污物。
2.2将适当的水性超声胶涂在检查区域,以增加超声波传导效果。
2.3若需要,可使用透明超声膜覆盖探头,以增加皮肤与超声探头之间的接触效果。
3.开始扫描3.1将超声探头轻轻置于患者的检查区域上方,确保与皮肤有良好接触。
3.2按下设备上的扫描按钮,开始进行超声波扫描。
3.3保持手部稳定和平滑移动探头,直到完成整个检查区域的扫描。
4.检查图像显示4.1监视设备显示屏上显示的超声波图像。
4.2调节图像亮度、对比度和增益,以获得清晰的图像质量。
5.录制图像或视频5.1如有需要,可使用设备上的录像功能进行图像或视频的录制。
5.2确保录制的图像或视频质量符合要求。
6.完成扫描6.1扫描完成后,停止超声波传输并移除探头。
6.2清除浸渍在皮肤上的超声胶和其他污物。
6.3帮助患者整理衣物,提供必要的后续指导,如下一步的治疗或检查。
四、设备清洁和维护1.每次使用后,将超声探头彻底清洁,去除残留的超声胶和污物。
2.定期对B超诊断仪进行内部清洁,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3.停用时,将设备断开电源,防止意外启动和损坏。
4.定期维护设备的硬件和软件,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五、注意事项1.操作B超诊断仪时,操作人员应保持专注和敏捷,避免疲劳和分心。
2.在操作过程中,应遵循严格的卫生规范,保持清洁和无菌操作。
3.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出现,如设备故障或患者不适,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寻求帮助。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b365994a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c.png)
B超操作规程标题:B超操作规程引言概述:B超(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检查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为了确保B超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一套操作规程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B超操作规程。
正文内容:一、准备工作1.1 检查设备准备- 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电源、探头、显示屏等。
- 检查设备是否已经校准,确保图象质量的准确性。
- 准备好必要的消毒液、清洁剂、透明膜等。
1.2 患者准备- 与患者进行必要的沟通,解释B超检查的目的和过程。
- 让患者脱去衣物,保持舒适的体位。
- 根据检查部位,清除患者身上的任何干扰物,如饰品、胶贴等。
- 对于特定检查,如腹部B超,患者需要保持空腹。
1.3 检查环境准备- 确保检查室内的光线充足,避免直射阳光或者其他强光源。
- 调整室内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者过冷。
- 保持室内的肃静,避免干扰B超设备的使用。
二、操作流程2.1 操作步骤- 根据医嘱选择相应的检查部位和模式。
- 将透明膜覆盖在探头上,涂抹适量的凝胶。
- 将探头轻轻放置在患者的皮肤上,保持适当的角度和压力。
- 挪移探头,调整深度和方向,以获取所需的图象。
- 在操作过程中,保持与患者的良好沟通,确保患者的舒适度。
2.2 图象获取要点- 确保探头与皮肤之间有足够的凝胶,以避免空气或者其他干扰物造成的伪影。
- 控制探头的角度和压力,以获得清晰的图象。
- 根据需要调整深度和增益,以显示所需的解剖结构。
- 注意挪移探头的速度,以避免图象含糊。
2.3 操作注意事项-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保持设备和探头的清洁。
- 注意消毒探头,避免交叉感染。
- 遵循医疗废物处理规定,将使用过的透明膜和凝胶妥善处理。
- 在检查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时记录异常情况。
三、安全措施3.1 辐射安全- B超检查是无辐射的检查技术,不会对患者和操作人员产生辐射危害。
- 确保设备的辐射安全标志醒目可见,及时维护和检修设备。
B超诊断仪使用规程
![B超诊断仪使用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9db7a04f18583d048645904.png)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
1.维持机器的正常工作环境和湿度,拉上机房内的窗帘时室内光线变暗。
2.将超声诊断仪电源与交流相连,启动稳定电源,使电源稳定机器额定的电压范围。
3.打开仪器开关、待仪器预热,图像显示清晰后,即可进行检查。
4.机器开启后,不要频繁启动、关闭,否则将影响机器使用时限。
保持工作台面整洁,避免粗糙物接触。
5.本机工作条件及测量技术参数原则上已内设定,操作者应尽量按要求操作,不应随意调整,以避免程序打乱,造成机器工作故障发生。
6.检查完毕,使探头处于休息状态,清楚探头上的残留耦合剂,放好探头。
7.下班关机器前,应将机器退回机器开始工作状态,关闭机器开关拔去电源擦头,盖上防尘罩。
8.清洁机器卫生,并紫外线清洁消毒。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afbf8a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7.png)
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一、概述超声诊断仪是一种用于医疗诊断的高科技设备,能够通过超声波技术对人体进行内部观察和诊断。
操作规程是为了正确、安全地操作超声诊断仪,保障医疗质量和医护人员的安全而制定的。
二、操作前准备1. 确认超声诊断仪电源已连接并开启。
2. 检查超声探头和触发器是否齐全并连接良好。
3. 将患者安置在合适的位置,清楚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做好交流和沟通。
三、操作步骤1. 首先,确定要进行的超声检查部位,选择相应的探头。
2. 根据超声诊断仪的提示,调整好探头的方向和角度,使其对准检查部位。
3. 适当调整超声诊断仪的参数,如频率、增益、深度等,以获得清晰的影像。
4. 用适当的胶水或凝胶涂抹在探头上,使其能够更好地与皮肤接触,并传导超声波。
5. 轻轻按压探头,将其放在患者的皮肤上,同时观察超声屏幕上的影像,调整位置和角度直到清晰的影像呈现。
6. 在检查过程中,应保持稳定的手持姿势,避免晃动或颤抖,以免影响影像质量。
四、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要随时关注患者的反应,若患者出现不适或疼痛应及时停止检查。
2. 操作结束后,及时清洁探头,保证卫生。
3. 操作人员应熟悉超声诊断仪的功能和操作流程,确保能正确操作。
五、操作结束1. 关闭超声诊断仪电源,清理好工作区域。
2. 记录检查结果和操作过程,便于医生分析和诊断。
3. 对超声诊断仪进行日常维护和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通过严格遵守《超声诊断仪操作规程》,可以有效地保障医疗安全和诊断质量,让医护人员能够更加安全、高效地进行超声诊断工作。
B超操作程序
![B超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6871bb39b89680203d82577.png)
.
B超操作程序
一.仪器的准备和调节
1、接通电源;
2、启动稳压器,使电压稳定在220伏;
3、启动超声诊断仪的开关;
4、调节仪器:(1)发射级调节:用以调节发射超声的强度;(2)接受级调节:分近、远场调节和总增益;(3)显示器的调节:主要是调整适当的辉度、对比度。
二.病人接受检查时的准备,根据检查的脏器采取适当的体位,暴露受检部位的皮肤,涂以适量的藕合剂。
三、进行检查、扫查时,应注意将探头密切接触皮肤,一般按水平、矢状、冠状扫查的顺序进行,必要时还应进行各个方位的斜行扫查。
四、记录。
在扫查中,当获得典型的图像时,应停顿进行必要的测量和记录。
五、连续工作。
每检完一个病人,应使机器暂停在图像冻结状态,并注意去掉屏幕上的记录,为病人出具超声诊断报告,病历资料存档。
工作完毕后,关闭机器,关闭稳压器,切断电源,待机器适当冷却后,加防尘罩。
整理版。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ae82d22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73.png)
B超操作规程一、引言B超(超声波)是一种无创的医学检查技术,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回波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的图象信息。
为了确保B超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以规范B超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设备准备1. 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的电源和连接路线是否正常。
2. 检查探头是否完好,无损坏或者漏胶现象。
3. 准备好B超检查所需的消毒液、乳剂、透明膜等辅助材料。
三、患者准备1. 接待患者并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确保患者身份准确。
2. 向患者解释B超检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知情允许。
3.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采取适当的体位和姿式,如仰卧、侧卧等。
4. 协助患者脱下不必要的衣物和饰品,确保检查部位暴露。
四、操作流程1. 消毒:将探头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无菌状态。
2. 乳剂涂抹:根据需要,在患者皮肤上涂抹适量的乳剂,以提高超声波的传导效果。
3. 探头放置:将消毒后的探头放置在涂抹了乳剂的皮肤上,确保探头与皮肤贴合密切。
4. 调节参数:根据检查部位和需要,调节B超设备的参数,如频率、增益、深度等。
5. 扫描操作:通过控制B超设备的扫描按钮或者控制杆,进行图象采集。
在操作过程中,需保持手稳定,避免晃动。
6. 观察和记录:观察B超图象,注意检查部位的结构和异常情况,并及时记录相关信息。
7. 结束操作:完成检查后,关闭B超设备,清理探头并进行消毒处理。
五、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B超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操作经验。
2. 操作人员应穿戴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并佩戴手套和口罩,以确保操作的卫生和安全。
3. 患者的隐私和尊重应得到充分保护,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与患者的沟通和配合。
4.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B超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5. 操作人员应遵守医疗废物的处理规范,将使用过的一次性材料和乳剂等进行分类处理。
6. 如发现B超设备异常或者操作难点,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或者技术人员进行处理。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589260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d.png)
B超操作规程标题:B超操作规程引言概述:B超操作规程是指在进行B超检查时,医务人员需要遵守的操作规范和流程。
正确的B超操作能够提高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保障患者的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B超操作规程的五个部份。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信息:在进行B超检查之前,医务人员需要核对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确保与患者本人或者病历上的信息一致。
1.2 患者准备:告知患者需要解除腹部衣物,并保持膀胱充盈,以便更好地观察腹部器官。
同时,提醒患者注意饮食和药物方面的禁忌。
1.3 设备准备:检查前需要检查B超设备的工作状态和消毒情况,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准备好必要的探头和适当的凝胶。
二、操作流程2.1 定位检查部位:根据医生的指示,确定需要检查的部位,并告知患者需要改变体位或者调整姿式。
2.2 调整设备参数:根据检查部位的不同,调整B超设备的参数,包括频率、增益、深度等,以获得清晰的图象。
2.3 进行B超检查:医务人员使用适当的探头,涂抹适量的凝胶,将探头轻轻贴近患者的皮肤,进行B超检查。
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保持稳定的手法和适当的压力,以获得清晰的图象。
三、图象采集与保存3.1 采集静止图象: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采集一系列静止图象,以展示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器官结构,确保全面的检查结果。
3.2 动态观察:对于需要观察运动的器官,如心脏等,医务人员需要进行动态观察,记录相关的图象和视频。
3.3 图象保存与命名:完成检查后,医务人员需要将采集到的图象进行保存,并按照规定的命名方式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后续的诊断和病历记录。
四、操作注意事项4.1 遵循无创原则:在进行B超检查时,医务人员需要尽量避免对患者造成伤害,减少不必要的疼痛和不适。
4.2 注意卫生防护:医务人员在操作B超设备时,需要佩戴洁净的手套和口罩,保持设备的清洁和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4.3 与患者沟通: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解答患者的疑问,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B超诊断仪使用说明书
![B超诊断仪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cd0a70f8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1.png)
B超诊断仪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I. 简介B超诊断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进行超声波检查和诊断。
本使用说明书旨在向操作人员提供关于B超诊断仪的使用指导,确保正确操作和有效使用该设备。
II. 安全注意事项在使用B超诊断仪之前,请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并确保所有操作人员都理解并遵守。
1. 设备安全- 在操作设备之前,请确保设备与电源连接稳定,无松动或损坏情况。
- 检查设备外部是否有明显的物理损伤,如裂纹、碎裂或松动的零部件等。
如发现问题,请勿继续使用设备,并联系维护人员进行维修。
- 使用B超诊断仪时,请避免将液体溅入设备内部。
如发生溅入,请立即断开电源并清洁。
- 不得在潮湿或有爆炸性气体的环境中使用设备。
2. 人体安全- 使用B超诊断仪时,请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相关培训,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 操作人员应当正确配戴消毒手套、口罩和其他个人防护装备。
- 在进行诊断前,请先向患者了解其过敏史,以避免对患者产生过敏反应。
- 如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任何身体不适或异常情况,请停止操作并向医生汇报。
III. 设备操作请按照以下步骤正确操作B超诊断仪。
1. 准备工作- 确保B超诊断仪已连接到电源,并启动设备以进行自检。
- 清洁并消毒探头,以确保无菌状态。
- 铺设无菌垫或纸巾在患者身体部位,以避免污染和交叉感染。
2. 设备操作- 按下电源开关以启动设备。
- 调整各项参数,如深度、增益和频率等,以获得清晰有效的图像。
- 将探头轻轻接触患者身体部位,并以适当的角度进行检查。
- 在操作过程中,可根据需要调整和优化图像质量。
- 操作完成后,将设备关机并断开电源。
IV. 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本节列出了一些可能出现的常见故障以及相应的排除方法。
1. 无法启动设备- 检查电源连接是否稳定。
- 确保电源开关已打开。
- 如有需要,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
2. 无法获得清晰图像- 检查设备连接是否良好。
- 根据需要调整参数,如增益和深度等。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f1af6d8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dc.png)
B超操作规程标题:B超操作规程引言概述:B超是一种常见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的情况。
正确的操作规程对于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患者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B超操作规程的内容。
一、准备工作1.1 确认患者信息:在进行B超检查前,医生需要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等,以避免混淆或者错误。
1.2 准备设备: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探头是否清洁,并调整好图象清晰度和亮度。
1.3 准备患者:让患者脱掉上衣,暴露需要检查的部位,保持舒适和放松的状态。
二、操作步骤2.1 选择适当的探头:根据需要检查的器官和深度选择合适的探头,不同探头适合于不同部位的检查。
2.2 调整探头位置:将探头涂抹适量凝胶,并轻轻按压在患者身体上,调整位置和角度,确保超声波能够准确传达到需要检查的部位。
2.3 进行检查:在屏幕上观察图象,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检查,调整探头位置和角度,记录需要的图象和数据。
三、注意事项3.1 避免过度压迫:在进行B超检查时,要避免过度压迫患者的身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疼痛或者损伤。
3.2 注意卫生防护:医生在操作B超设备时,应注意卫生防护,使用消毒液清洁探头和设备表面,避免交叉感染。
3.3 保护患者隐私:在进行B超检查时,要保护患者的隐私权,避免在公共场合暴露患者的隐私部位,确保检查环境的私密性。
四、结果记录4.1 记录数据:在完成B超检查后,医生需要及时记录检查结果和数据,包括图象、测量值等,以备后续分析和诊断。
4.2 与患者沟通:将检查结果和诊断意见及时告知患者,解释结果并提供必要的建议和治疗方案。
4.3 存档备份:将B超检查结果存档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以备日后查阅和比对。
五、操作规程的改进5.1 定期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B超操作规程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生和技术人员的操作水平和质量意识。
5.2 持续监测:建立B超操作规程的监测和反馈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保证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e7303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0.png)
B超操作规程一、引言B超(超声波检查)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通过超声波的回声信号来观察人体内部器官和组织的结构,以诊断疾病或评估病情。
为了确保B超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制定本操作规程,以指导医务人员正确进行B超检查。
二、设备准备1. 确保B超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检查设备的电源、探头、连接线等是否完好无损。
2. 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探头,并进行消毒处理。
3. 准备必要的耦合剂和消毒液。
三、患者准备1. 接待患者时,应向其说明B超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不适感。
2.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症状,了解其病情,以便在检查过程中进行更准确的评估。
3. 根据需要,指导患者饮水、排尿等操作,以便更好地观察相关器官。
四、操作步骤1. 患者脱去相关部位的衣物,保持舒适的体位,如仰卧位、俯卧位等。
2. 在患者的皮肤上涂抹适量的耦合剂,以提高超声波的传导效果。
3. 将探头轻轻贴紧患者的皮肤,保持适当的角度和压力,避免过度挤压或刺激。
4. 在监视器上观察图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5. 对于不同的检查部位,可以采用不同的扫描方式,如B模式、M模式、彩色多普勒等。
6. 在检查过程中,及时记录关键信息,如图像特征、测量结果等,以备后续分析和报告。
五、注意事项1. 检查前,应向患者了解其对超声波的过敏史,避免出现过敏反应。
2. 操作时应注意卫生和无菌操作,保证探头和耦合剂的消毒。
3. 对于孕妇、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应特别关注其生理和心理需求。
4. 对于患有严重心脏病、呼吸困难、皮肤破损等情况的患者,应慎重选择B超检查。
5. 在检查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解答其疑问,减轻其紧张和不适感。
6. 检查后,及时清理设备和消毒探头,保持设备的干净和正常运行。
六、操作风险和应急措施1. 超声波对人体无辐射,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误诊、漏诊等风险,医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
2. 如发现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检查,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并及时报告医生。
超声诊断仪器常规操作规程
![超声诊断仪器常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87cf68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6e.png)
超声诊断仪器常规操作规程
超声诊断仪器常规操作规程
1、开机前检查各个开关是否在正常位置。
检查地线的连接是否正常,所有插座连接是否正确。
2、机器与患者接触部分,要认真检查,防止漏电。
观察稳压电源电压,待稳定到215-220V 之间5分钟后方可开机。
3、机器应由熟练专业人员操作,非专业人员不可任意开机操作。
4、开机后严密监视机器运转有无异常现象出现,待显示器上图像稳定后,方可开始工作。
如发现异常情况:特别气味,异常声音等,应立即关机,检查原因并联系资装办维修人员。
检查中,严密观察病人有无异常,当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操作。
关机或采取适当处理。
5、检查中,交待并注意病人勿触碰机器,诊断或治疗中注意不要超过规定的剂量或时间。
6、每天仪器使用完毕按规定顺序关掉机器,切断电源,取下插头时,勿拉扯电线。
7、关机后,清洁探头,擦干后放入有软垫的探头架内。
超声诊断仪日常维护保养及使用安全事项
1、定期清扫仪器表面灰尘,不用时盖好防尘罩
2、探头怕受冲击,特别是接触体表的探头容易损伤。
请注意不要摔落或碰撞,使用时要涂耦合剂,请不要把探头浸在水溶液中。
3、电缆线不可用力折弯,拉伸,否则易造成断线,更换或拔插头时,一定要切断装置的电源,为保护探头不受强电流冲击,检查结束时,实时扫描一定要停顿。
4、探头使用后,请擦干净探头上的油污,清洁时,勿用酒精等有机溶剂。
5、仪器附件及不使用的部件,要收拾,整理,归类存放,贵重仪器要加锁妥善保管。
6、每6个月联系资装办维修人员对仪器进行全面保养、检测
7、做好仪器使用及保养的记录,以便核查。
ZK3000 B超诊断仪操作规程
![ZK3000 B超诊断仪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52cc545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27.png)
ZK-3000B超诊断仪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操作,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无误。
2、适用范围
适用于ZK-3000B超诊断仪操作规程的使用与维护。
3、职责
1.1科室负责人:负责监督仪器的使用和维护。
3.2操作人员:按规范操作,搞好日常维护,作好使用记录。
3.3保管人员:负责仪器定期维护,保养。
4、操作程序
4.1开机
打开仪器操作台上电源开关,面板上电源指示灯亮,仪器进入工作状态。
调节监视器亮度调节器,对比度调节器及键盘STC旋钮至适宜位置,以使图像
满足操作者的视觉要求。
4.2诊断
在病员诊断部位涂以接触剂(医用超声耦合剂),将探头与之紧密接触(不宜过度用力,以免损坏探头),观察图像,适当移动探头,以寻找和确定探测最佳位置。
在诊断过程中,可适当调节监视器亮度,对比度以及键盘上STC旋钮使图像清晰度达到满意。
4.3测量
用“+”或“X”测量标记均可进行距离测量,周长、面积测量。
M型图像按B/M、M测量。
4.4关机
关闭仪器操作台上电源开关。
若长期不使用仪器,最好拔掉交流电源插头。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ce6256e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8c.png)
b超操作规程B超操作规程一、B超仪器准备1. 检查B超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情况,包括开机、校准、参数设置等。
2. 检查探头和电缆的连接是否良好,并清洁探头表面。
3. 检查B超仪器所需的耗材和消毒器械是否齐全。
二、患者准备1. 根据医嘱及患者需要,做好相应的饮食和水分控制。
2. 患者需要保持膀胱充盈,要求其在检查前饮足够的水,并禁止排尿。
3. 告知患者检查部位需要裸露或解开相应的衣物。
4. 患者需要解释检查的目的和操作过程,并征得其同意。
三、消毒准备1. 在操作区域设置洁净平整的工作台,放置洁净的手套、无菌布、消毒液等。
2. 对于有创性检查,如穿刺造影术,需进行局部消毒和防护措施。
3. 对B超探头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探头表面无细菌残留。
四、B超操作步骤1. 根据医嘱,通过光标选择检查部位和模式,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
2. 为了获得更佳的图像质量,操作员需要在患者体表涂抹适量的消声凝胶。
3. 操作员应正确握持探头,并保持探头与患者皮肤的接触,移动探头进行扫描。
4. 根据需要,可以调节B超仪器的图像亮度、对比度等参数,以获得更清晰的图像。
5. 对于观察复杂部位或发现异常情况时,操作员应尽可能多方位进行观察,并在必要时进行打印、截图等操作。
6. 操作员需要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检查参数、异常发现等,并在必要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员需要保持良好的沟通技巧,尽量消除患者的紧张和不适感。
2. 操作员需要严格遵守医疗器械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安全和检查准确性。
3. 操作员需要对仪器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如清洁、校准、更换耗材等。
4. 操作员需要尊重患者隐私权,确保检查过程尽可能快速、准确。
六、操作后处理1. 关闭B超仪器,对设备进行整理和清洁,并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
2. 对消声凝胶、无菌布等耗材进行处理,防止二次污染。
3. 对于检查结果异常的患者,操作员需要及时将结果报告给临床医生,以便进一步处理。
B超操作规程范文
![B超操作规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c8c496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de.png)
B超操作规程范文一、概述B超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设备,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为了确保B超的正常运行和可靠性,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制定了本操作规程。
二、操作前准备1.打开设备电源,并进行自检。
2.张贴有关的操作流程图和注意事项。
3.按照消毒规程对B超设备进行彻底消毒。
4.检查B超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包括探头和电缆是否完好,设备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三、操作步骤1.根据患者的需要选择适当的B超探头,并进行消毒处理。
2.确认患者的基本信息,并解释检查目的和过程,沟通好与患者的协作。
3.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并调整仪器使之适应。
4.探头与患者皮肤接触时,使用适量的凝胶以减少摩擦和消除空气,保证图像质量。
5.操作人员需熟知B超设备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合理调整B超的参数以获得最佳图像质量。
6.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必要的扫描动作,包括旋转、上下移动、前后倾斜等操作,以获得全面的检查结果。
7.在进行图像采集的同时,及时于设备屏幕上进行观察,调整探头的位置和扫描方式,确保图像清晰可见。
8.遇到异常情况,及时请教专业人员或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并记录在案。
9.检查结束后,及时清理和消毒B超探头和设备,保持其整洁干净。
四、操作注意事项1.操作人员应取得相关职业培训合格证书,并经过B超设备的专业操作培训。
2.在操作前,要仔细阅读设备的技术说明书和使用手册。
3.操作人员在进行B超操作时,应佩戴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4.患者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明确了解检查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5.操作人员应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6.在进行图像采集时,必须确保患者的隐私权受到保护,避免泄露患者的个人隐私信息。
7.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与患者保持适度的交流,解答患者的疑惑,提供必要的安慰。
五、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1.图像质量差:调整扫描参数,保持探头与患者的接触充分并使用足够的凝胶。
六、相关记录1.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等。
B超操作规程
![B超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31aa7dc7f121dd36a22d8202.png)
B超仪器操作规程一、开机检查(1)打开电源,检查设备的启动、操作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存在报错信息。
(2)记录设备的名称、型号、硬件和软件版本,以及探头的配置情况。
(3)询问用户设备的使用情况。
(4)关机。
二、卸下设备的外围部件,断开与设备连接所有电缆(1)将B超的电源线从插头拔出,切断设备的电力供应。
(2)将探头从连接器上小心卸下,并放置到适当的地方保存。
防止跌落、碰撞、拉扯电缆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3)如果B超配备了打印机、录像机等外部设备,应将这些设备从拆卸,与主机分离。
(4)将与B超连接的信号线、控制线等断开。
注意电缆的接口位置,以便将来复原。
三、拆卸设备(1)为达到有效的除尘效果,必须对设备进行拆卸。
(2)电缆连接器的位置非常重要,虽然大部分设备有防止插错的装置,但仍然要注意记住连接器的正确连接。
如果没有编号的插座和插头,应拍照或人工标记。
(3)用适当工具和正确的方式,将设备的外壳、部件等分离。
在正确的操作程序下,这些工作不需要很大的力气。
不正当的拆卸方式和使用暴力拆卸,将导致设备损坏。
(4)拆卸下的螺钉等部件必须小心存放,不可丢失。
四、除尘(1)使用高压风机进行除尘。
(2)除尘的重点部分包括:a.电源机箱b.电路板机箱c.过滤网d.风扇单元e.键盘、TGC控制器和轨迹球六、清洁(1)使用优质的毛巾和温和的清洁剂对设备表面和探头进行清洁。
(2)清洁探头时,注意不能用力拉扯电缆。
(3)不能用水洗涤过滤网。
如必须洗涤,一定要等过滤网充分晾干之后才能安装到机器上。
(4)使用湿毛巾时,应注意拧干,防止水滴进入机器内部。
七、重新装配和开机(1)将拆卸的部件重新装配回机器。
(2)认真检查电缆的连接情况,确保是正确的、牢固的。
(3)检查所有的拆下的部件和螺钉已经安装到设备上。
(4)将外围设备和电缆重新装配到原来的状态。
(5)开机,注意设备的启动过程,然后检查系统的功能。
八、结束(1)由客户代表对机器功能测试,确认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
B超机器操作规程
![B超机器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88116474284ac850ac0242ae.png)
精品好资料——————学习推荐
B超机器操作规程
1、B超室的温度应控制在20—25℃以下方开机使用。
2、开机必须在稳压条件下,停机后如再开机使用时必须等15分钟,离开B超室必须随手关机。
3、B超机必须由专职人员操作、使用,专职人员不得擅自使用。
4、保持机器的清洁,随时擦净机器的灰尘,每周消洗防尘海绵垫一次,每天擦净或用水酒精棉球清洁消毒探头一次。
5、如有图像异常或发现有损坏现象,立即通知设备科及时修理。
6、按时做好国家对B超机器有关规定计量测定合格后使用。
1 / 1。
超声仪器操作流程(上墙制度)
![超声仪器操作流程(上墙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72580ae03d8ce2f0166235c.png)
超声仪器操作流程
1、每日交接班认真交接所有仪器及配套设备,特别检查探头有无损坏,有无软硬件故障,若有故障及时登记并上报。
2、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章制度先启动稳压器电源、电源稳定后再开机,关机时先关仪器开关,待停机后再切断稳压器电源。
3、遇有突然停电时,应及时关机,来电后待电压稳定后再按顺序开机。
4、按照所检查部位对诊断仪器进行适当调节,在保障使用安全的条件下,力求获得最佳的声像图。
5、检查时必须做到轻拿轻放探头,如遇仪器损坏应及时报告科主任。
6、每次检查完病人后,应用柔软纸巾擦去探头上的耦合剂,以保持探头的清洁。
7、检查结束后,应及时按冻结键,避免不必要的损耗。
8、结束一日的工作后,检查仪器及探头是否完好,并做好交接班。
9、每天清洁仪器、每周彻底除尘仪器一次,做好定期保养及维修登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超诊断仪的操作规程
1开机
打开仪器的电源开关,面板上电源指示灯亮,屏幕显示“凯信电子”,按任意键进入B模式工作状态
2探头选择
在实时状态下,按探头转换键,可实现AB探头插座的互换。
探头型号显示在右边的显示区。
系统默认接插在探头插座A中的探头
注意:在使用单一探头时,应首选接插在A插座中。
3模式选择
3.1 B模式
B模式为基本模式,开机或按键时,屏幕显示单幅B模式图像。
按冻结键可冻结或解冻当前图像。
在实时状态下,按或或或键,都能退出B模式。
图
屏幕上显示的固定字符注释如下:
1.左右扫描标记7.冻结标记
2.灰阶8.主机工作频率
3.B模式图像9.大写标记
4.体标10.距离测量标记
5.功率指示11.深度标尺起点
6.STC曲线12.日期、时间
3.2 B/B模式
按键,可进入B/B模式,在实时状态下,按键可切换左右幅图像显示,被切换的一幅图像被冻结,另一幅被激活。
按冻结键可冻结或解冻当前的一幅图像。
在实时状态下,按或或或或键,都能退出B/B模式。
3.3 4B模式
按键,屏幕显示第一幅实时图像,再按4B模式选择键,屏幕显示第二幅图像,前一幅图像被冻结;依次按4B模式选择键,可显示四幅图像。
其中一幅为“实时”图像,另三幅为“冻结”图像,反复按此键,可实现四幅图像“冻结”和“实时”状态的切换。
在实时状态下,按或或或键,都能退出4B模式。
图:
3.4B/M模式
在实时状态下,按键,切换到B/M模式:反复按键,可实现滚动与扫描方式的转换,按或或或键,都能退出B/M模式。
在B/M模式中,可同时获得B模式图像及M模式图像。
利用B 模式图像移动波束采样线至心脏特定区域,得到相应的M模式图像。
屏幕显示及固定字符的意义如图:
3.5M模式
在实时移动的状态下,按键显示M模式图像;反复按键,可实现滚动与扫描方式的转换。
移动B/M模式下的采样线到所需观察
的M模式位置,按键也可显示M模式图像。
按或或或键,都能退出M模式,当前的扫描速度可以用键进行选择。
4.调节图像质量
4.1 图像亮度、对比度的调节
显示器的对比度及亮度的调节对图像的质量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显示器的对比度及亮度的调节与使用场所的亮度相关,用户应根据环境的实际状况,进行调节。
1)对比度调节
调节对比度按键或旋钮,能使显示屏上的图像黑白反差增大或减小。
用户可根据需要及操作场所的明暗状况进行调节
2)亮度调节
调节显示器上的亮度按键或旋钮,能使显示屏上的图像亮度增大或减小。
用户可根据需要及操作场所的明暗状况进行调节。
4.2STC的调节
在B模式解冻状态下,按下B模式选择键,STC曲线将出现在B模式图像的左边;在B/B 、4B、B/M、M模式解冻状态下,连续两次按下B模式选择键,STC曲线将出现在B模式图像的左边。
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调节,获得优质满意的图像。
4.3动态范围调节
顺时针旋转动态范围旋钮数值增大,图像更加细腻;逆时针旋转动态范围旋钮数值减小,图像层次感增强。
动态范围数值线在右边的显示区。
4.4 总增益调节
顺时针旋转总增益旋钮数值增大,图像总增益增大;逆时针旋转总增益旋钮数值减小,图像总增益见效。
总增益数值显示在右边的显示区。
4.5 四种频率
在实时状态下,按频率键,可实现四种频率变换。
频率数值显示在显示区的右下角。
每种探头均有四种工作频率,低频适合偏胖人体,高频适合偏瘦人体。
4.6 帧相关选择
在实时状态下,按帧相关转换键,可实现四种帧相关转换。
帧相关系数显示在右边的显示区。
帧相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图像噪声,但会使图像的实时性变差,所以建议在扫查腹部时选择50%;在扫查心脏时选择25%。
本仪器开机默认前一次设置的帧相关系数
4.7彩色转换
在实时状态下,按彩色键,可实现八套彩色的相互转换(包括一套黑白)。
4.8 边缘增强
按边缘增强键,可得到被锐化处理的图像,能更好的突出脏器的轮廓方便观察。
边缘增强分为0、1、2、3、四级,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级数显示在右边的显示区。
系统默认为2级。
4.9 伽玛校正
按伽玛校正键,可得到被校正的图像,伽玛校正分为0、1、2、3四级,级数显示在右边的显示区。
系统默认为2级。
5. 控制图像
5.1图像左右翻转
在实时状态B、B/B、4B和B/M模式下,按扫描方向转换键,可实现探头扫描方向的改变。
“探头扫描方向”用图像右上方的箭头显示。
5.2图像上/下翻转
在实时状态下,按图像上下翻转键,可实现图像上下翻转。
5.3图像负片
在工作状态下,按负片功能键,可实现负片功能。
5.4图像冻结/解冻
在实时状态下,按冻结/解冻键,可实现图像“冻结”;在冻结状态下,按键,可实现图像解冻。
5.5焦点控制
1)选择焦点模式:在实时状态B、B/B、4B模式下,按焦点模式选择键盘,可选择5种不同的焦点模式分别为:1段、2段、3段、4段、动态聚焦;焦点模式显示在右边的显示区;
(1)改变焦点步长:在2段、3段、4段状态时,按方向键可改变其步长;
(2)移动焦点:按方向键或操作轨迹球,可移动焦点的位置;
2)B/M,M模式下,为单焦点模式,按方向键或操作轨迹球,可移动焦点的位置。
5.6 倍率选择
在实时状态下,按倍率转换键,可获得“╳0.8”、“╳1.0”、“╳1.2”、“╳2.0”、“╳2.4”、“╳3.0”八种倍率的图像,使用户得到满意的图像和更佳的观测效果,倍率显示在右边的显示区。
快捷选择倍率:分别按键,可对应选择“╳0.8”、“╳1.0”、“╳1.2”、“╳2.0”、“╳2.4”、“╳3.0”八种倍率的图像。
5.7 局部放大
在实时状态B模式下,按局部放大键,出现一个方框,操作轨迹球使方框移到需要放大的位置,按键,选中的图像被放大;放大倍数显示在右边的显示区。
再按键,退出局部放大状态。
5.8 深度提升/摇镜
在实时状态下,按深度提升/摇镜功能键,屏幕中央“”时,操作轨迹球,可使图像上下或左右移动,以便观察不同深度和宽度的图像。
再按深度提升/摇镜功能键退出深度提升移动状态。
按倍率键退出深度提升/摇镜功能。
在0.8倍率时,无提升功能。
5.9角度变换
在实时状态B、B/B、4B模式下,按角度变换键,可改变B模式图像的角度和宽度,(凸阵为扫描角度、线阵为扫描宽度)。
角度越大视野越大,角度越小帧频越高,用户可根据诊断自行选择。
B超诊断仪的使用
1.使用环境要求
1.1. 室内温度:+5℃~40℃
1.2. 相对湿度:≤80%(20℃)
1.3.大气压力:80kpa~106kpa
1.4.供电电源:AC198V~242V,49HZ~51HZ
1.5.远离磁场、强电场设备及高压设备
1.6.避免强日光直射显示屏,室内应避光,以利于图像观察,并保持通风防尘。
2.仪器的检查与保养:
2.1.本机为精密仪器,电压适用范围为AC198~242V,如电源波动太大,应配稳压电源。
如电源电压超过仪器规定的适用范围时不得开机。
2.2.仪器电源线、探头线等严禁用里拉扯、挤压,定期检查是否有扯断,裸露现象,如发现应立即切断供电电源、停止使用,更换后方可使用。
2.3.仪器出现异常现象,应立即关闭电源停止工作。
2.4.仪器使用环境应符合1使用要求。
2.5.使用时不能封堵仪器的通风口。
2.6.仪器外壳需清洁时,应在关机状态下,并拔去电源插头后,用棉球沾水和去污粉擦拭,禁用酒精等溶剂,但应防止浸倒机器内部。
仪器保养后,应在四小时后开机。
2.7.仪器是用结束后,应关闭电源拔掉电源插头。
2.8.仪器放置应稳妥、轻提、轻放,切忌在仪器上搁置重物。
2.9.仪器使用一年,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对仪器做一次全面的检查保养。
3.探头的保养
3.1.探头不能跌落、碰撞、不能加热。
3.2.探头不能受强烈震动,切勿用力拉扯、挤压探头线,以免损伤。
3.3.在暂停诊断时,应将其放入仪器探头架内,并按下“冻结键”,使探头处于“冻结”状态。
3.4.探头使用的接触剂应为医用超声耦合剂,不能用其他油类代替。
3.5.每次使用后,应将耦合剂拭去。
3.6.探头不允许浸入其他导电液体,勿近高温,以免损坏探头和护套。
3.7.探头清洁灭菌和消毒应用酒精棉球轻轻擦拭。
3.8.探头与主机连接好后,不得随意拆卸。
4.保护接地
用户应用截面积为1.5mm的铜芯黄绿护套线,或本机配备的接地线,一端接仪器后面板上的接地端子,另一端与地线相连。
注意:地线的敷设,用户应按有关标准或在有经验的电工指导下进行
5.注意事项
该仪器是高精密医疗仪器,在操作时应注意:
5.1.不能在通电状况下装卸探头。
5.2.不能在短时间内开关电源,至少要等5分钟才能重新开机。
5.3.在开机不用时,请使仪器处于冻结状态,以延长探头的使用寿命。
5.4.工作结束后,必须对探头进行清洁处理,探头表面可以用软布或棉花沾水清洗,不可用硬纸等擦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