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9 文学文化常识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中考课内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课内复习教案

初中语文中考课内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课内文章的复习,使学生掌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分析文章内容,把握作者观点。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4. 强化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回顾本册教材中的重点文章,包括散文、小说、诗歌等不同体裁的作品。

2. 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难点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语文基础知识。

4. 组织学生进行课内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 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三、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本册教材中的重点文章,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主题思想、结构特点、写作手法等。

2. 文章分析: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难点词汇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

3. 阅读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课内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 写作练习: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运用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2. 运用实例讲解法,通过具体的文章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采用分组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运用激励评价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内阅读训练,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的写作练习成果,了解学生对课内学到的写作技巧的掌握程度。

4.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本册语文教材。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含解析)

2024年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文化文学常识(含解析)
C.鲁迅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
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垂髫”,旧说是长寿的特征,用来指老人。
7.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项是()
A.《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共同编著的。
B.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B.《卖油翁》选自《资治通鉴》,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半山居上。
C.古人用辞谦敬有别,如垂询、高见、劳驾是敬辞,家慈、拙见、鄙人是谦辞。
D.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也是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之后是雨水,清明之后是谷雨。
4.下列文学常识的相关信息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社戏》体裁是小说,选自《呐喊》。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D.鲁迅的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和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等。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B.《回延安》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表达了作者重回阔别十年的延安时激动喜悦的心情。
B.小金告诉小吴,按照古代做法,初三毕业后应该举行加冠仪式的。
C.名著阅读分享会上,小吴交流了纪传体通史《史记》的阅读体会。
D.小吴在蠡园春游,目及满园春色,不禁吟诵起了朱自清的美文———《春》。
3.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朝花夕拾》,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文学常识教案初中

文学常识教案初中

文学常识教案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 使学生熟悉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如唐宋八大家、元曲四大家等。

3.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1. 文学基本概念和分类2. 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3. 文学作品的欣赏和批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文学基本概念、分类和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学作品,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文学作品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讲解文学的定义,使学生对文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讲解文学分类:介绍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和代表作品。

3. 讲解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流派:从古代到现代,介绍唐宋八大家、元曲四大家等,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和文学流派。

4. 分析具体文学作品:以唐诗、宋词、元曲等为例,让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

5. 讨论:组织学生就文学作品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6.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文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文学创作、表演等。

4.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文学常识的试题,测试学生的文学知识水平。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符合新课程标准的文学常识教材。

2. 参考书目:提供相关参考书目,便于学生课后拓展阅读。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文学常识教案

初中文学常识教案

初中文学常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一些常见的文学术语和文学手法;3. 了解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成就;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文学术语和文学手法;3. 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成就。

教学难点:1. 文学术语和文学手法的理解和运用;2. 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成就的掌握。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材和参考资料;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文学,文学有什么作用;2.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二、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5分钟)1. 教师介绍文学的基本概念,如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内容等;2. 教师讲解文学的分类,如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等;3. 学生认真听讲并记录重点内容。

三、文学术语和文学手法(20分钟)1. 教师讲解一些常见的文学术语,如情节、人物、主题、风格等;2. 教师讲解一些常见的文学手法,如比喻、拟人、象征、夸张等;3. 学生通过例子理解和掌握文学术语和文学手法;4. 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

四、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成就(20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如先秦文学、唐宋文学、明清文学等;2. 教师讲解中国文学的主要成就,如《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等;3. 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学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成就;4. 学生进行中国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

五、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讲解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含义和重要性;2. 教师给出一些建议和方法,如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学习文学理论、参加文学活动等;3. 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方法;4. 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欣赏。

六、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3.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阅读一本经典文学作品,写一篇读书笔记等。

初中语文文化常识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文化常识教案模板

初中语文文化常识教案模板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初中阶段必备的文化常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2. 培养学生对文化常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3.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为高中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包括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3. 现代文学与文化常识:包括现代文学作品、重要作家、文学流派以及当代文化现象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化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化常识的了解和感悟。

二、课堂讲解(30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包括诗词、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特点和发展历程。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梳理文学发展脉络,掌握文学常识。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分析其中的文化内涵。

2.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加深对文化常识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有关文化常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第一课时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课堂讲解(30分钟)1. 教师讲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天文、地理、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了解和掌握文化常识。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学生通过分析案例,加深对文化常识的理解。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有关文化常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文化常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初中语文文化常识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文化常识教案设计

初中语文文化常识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如文学流派、文学史、文学人物等。

(2)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文化常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学。

(2)采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提高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水平。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运用文化常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文化差异,尊重其他文化。

(3)培养学生诚实、友善、合作的学习态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如文学流派、文学史、文学人物等。

2.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

3. 文化常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文化差异,尊重其他文化。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哪些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对中国古代文学有什么印象?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

(2)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中国古代文学案例,如诗词、散文等。

(2)学生分析案例,提高鉴赏能力。

5. 比较研究:(1)教师组织学生比较不同文学作品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差异。

(2)学生探讨差异产生的原因,学会尊重其他文化。

6. 生活实践:(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化常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学生分享实践经验,互相学习。

7.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语文初中文学常识教案

语文初中文学常识教案

教案:初中语文文学常识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文学作品的体裁和特点;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思维;4.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

教学内容:1. 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文学作品的体裁和特点;3. 文学鉴赏方法和批判思维;4. 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文学作品,思考文学作品的体裁和特点;2. 提问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认识。

二、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0分钟)1. 介绍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如文学、文学作品、文学体裁等;2. 讲解文学作品的分类,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3. 举例说明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区别。

三、文学作品的体裁和特点(10分钟)1. 分析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如诗歌的表达形式、散文的叙述方式等;2. 引导学生了解各类文学作品的特点和魅力;3. 通过具体作品为例,让学生感受不同文学体裁的魅力。

四、文学鉴赏方法和批判思维(10分钟)1. 介绍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品味语言、分析形象、理解主题等;2. 引导学生掌握批判思维的方法,如比较分析、评价鉴赏等;3. 通过具体作品为例,让学生实践文学鉴赏和批判思维。

五、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5分钟)1. 强调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重要性;2. 引导学生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良好习惯;3. 鼓励学生参与文学社团和文学活动,提高文学素养。

六、总结和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写一篇简要的鉴赏或批判文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文学常识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掌握程度;2. 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体裁和特点的理解和认识;3. 学生对文学鉴赏方法和批判思维的应用能力;4. 学生对文学素养和人文素质的培养的重视程度。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练习:名著阅读、文学文化常识专项训练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练习:名著阅读、文学文化常识专项训练

中考语文——名著阅读、文学文化常识专项训练(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名著阅读(共100分)一、基础题(每空1分,共34分)1.《朝花夕拾》是鲁迅追忆自己青少年时期生活经历的一部(文体)。

《琐记》是其中的一篇,生动地刻画了自私自利的衍太太,以及回忆了“我”到(地点)求学的经历。

2.在《朝花夕拾》中,我们认识了那位“方正、质朴、博学”的先生(人名),记住了那位看似“名医”实为“庸医”的(人名)。

3.小说《红岩》集中笔墨描述了被捕的地下党人在(地点)、白公馆开展争取自由、反对压迫的革命斗争,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人名),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4.《西游记》中,孙悟空起初在天庭时的官职是,猪八戒做过天庭的,沙僧曾为玉帝身边的。

后来他们都随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取到真经,修成正果。

5.现代作家(人名)写的《骆驼祥子》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但是,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地破灭了。

6.《海底两万里》一书中人物寥寥,有名有姓的只有四个半,即:船长尼摩、生物学家(人名)、仆人康塞尔、捕鲸手(人名),“亚伯拉罕·林肯号”驱逐舰舰长法拉格特只在小说开头部分昙花一现,姑且算半个。

7.简·爱小时候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在(地点)生活期间,常常受到表哥(人名)的殴打,简·爱反抗后,被舅妈关进红房子。

8.在《昆虫记》中,在地下“潜伏”四年;在编织“罗网”方面独具才能;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9.《傅雷家书》中傅雷认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是第一位的。

傅雷希望儿子做一个“的艺术家”。

10.抗战时期,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和“”。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的歌手。

11.《水浒传》中第三十八回的回目是“及时雨会神行太保,黑旋风斗浪里白跳”,其中“黑旋风”指的是,“浪里白跳”指的是。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有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有答案)

2021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训练——文学文化常识1.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而是用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

如襁褓指未满周岁的婴儿;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而立指三十岁;耄耋指八十九十岁的老人。

B.“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中“风骚”本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杰出的文人。

C.《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

本文运用了夸张和讽刺等手法生动描绘了范进中举后喜极而疯的形象,并通过他的命运变化反映了世态的炎凉,从而揭露了科举制度的罪恶,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

D.《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他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2. 选出下列句子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A.1987年出生的丁俊晖是中国优秀的斯诺克球手,今年4月1日,他就到了而立之年B.古代文人“四艺”是指:琴、棋、书、画,其中“琴”指的是钢琴C.“高山流水遇知音”讲述的是春秋时期发生在钟子期和俞伯牙两人之间的动人故事D.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时”指半夜11点到1点这段时间3.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A.《无题》作者是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著名诗人,作品还有《泊秦淮》。

B.《行路难》作者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土,唐代大诗人。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

C.《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苏轼,北宋文学家,创作了散文名篇《记承天寺夜游》。

D.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

4. 下列关于温州美食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温州菜自成一派,称为“越菜”,选料以海鲜为主,强调鲜活生猛;烹饪讲究重油轻芡,菜品口味鲜美。

B.温州传统的点心小吃有:楠溪麦饼、白象香糕、莘塍五香干、泰顺婆饼、洞头猫耳朵、虹桥绿豆糕、清江三鲜面等等,富有地方风味。

C.温州百姓有家酿米酒的习俗。

初三语文教案文学常识积累

初三语文教案文学常识积累

初三语文教案文学常识积累初三语文教案-文学常识积累文学常识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文学常识的积累,学生能够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本教案将通过介绍文学常识的相关内容,帮助初三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积累。

一、文学常识简介文学常识是指涉及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作品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了解文学常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和理解文学作品,同时也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文学史知识的积累1. 古代文学史在学习古代文学史时,学生需要了解古代文学的起源与发展、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家和代表作品等内容。

例如,可以介绍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汉代的《史记》,唐代的《长恨歌》等。

通过学习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艺术特点。

2. 现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是近现代文学的一部分,包括了从鲁迅、郭沫若等人的“五四”运动时期到当代作家的作品。

学生可以通过了解这些文学史知识,掌握现代文学的发展脉络,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当代作家的作品。

三、文学理论的积累1. 文学批评理论学生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文学批评理论,例如“意象派”、“现代主义”等。

了解这些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方式,并提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2. 文学流派与文学风格学生需要熟悉一些文学流派和文学风格,例如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

通过了解这些流派和风格,学生可以更好地分析和评价文学作品,同时也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

四、文学作品的积累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学习大量的文学作品,扩大自己的文学知识面。

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例如《红楼梦》、《西游记》、《哈利·波特》等,进行阅读和学习。

通过深入研究不同文学作品的内容和艺术特点,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五、文学常识的运用学生在理解和掌握了文学常识后,应该能够将其应用到实际的文学阅读和写作中。

初中古代文学常识专题教案

初中古代文学常识专题教案

初中古代文学常识专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包括《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主要文学形式。

2. 使学生掌握一些著名古代作家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

3.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介绍《诗经》、楚辞、唐诗、宋词等主要文学形式的特点及历史背景。

2. 著名古代作家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如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

3. 古代文学典故和成语:介绍一些与古代文学相关的典故和成语,如“滥竽充数”、“的对对”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著名作家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一些古代文学作品,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的特点。

3. 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情境教学法:设置一些与古代文学相关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古代文学的魅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文学的地位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诗经》:介绍《诗经》的来源、特点及历史地位,分析部分诗篇的意义和艺术特色。

3. 介绍楚辞:讲解楚辞的起源、代表作家(屈原)及作品(《离骚》、《天问》等),分析其艺术特点。

4. 讲解唐诗:介绍唐诗的发展历程、代表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及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

5. 介绍宋词:讲解宋词的起源、代表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及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

6. 讲解著名古代作家的生平事迹及代表作品:如屈原、李白、杜甫、苏轼等。

7. 介绍古代文学典故和成语:讲解一些与古代文学相关的典故和成语,如“滥竽充数”、“的对对”等。

8.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9.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10.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阅读一篇古代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文学常识初中讲解教案

文学常识初中讲解教案

文学常识初中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文学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一些常见的文学术语和概念。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1. 文学的基本分类和特点。

2. 常见的文学术语和概念。

教学难点:1. 文学术语和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文学的定义和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和感受。

二、文学的基本分类和特点(15分钟)1. 教师介绍文学的基本分类,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 教师讲解各类文学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 学生通过实例来了解和区分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

三、常见的文学术语和概念(20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常见的文学术语和概念,如情节、人物、主题、风格等。

2. 教师通过具体作品来讲解这些术语和概念的应用和意义。

3. 学生通过实例来理解和运用这些术语和概念。

四、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讲解如何欣赏和评价文学作品。

2. 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具体作品来培养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

2. 教师布置相关的作业,如阅读一部文学作品,写一篇读书笔记等。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对文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也应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有解析)

2020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有解析)

中考复习专项·文学文化常识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乡试是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全省考试。

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B. 词又称“散曲”“曲子词”,也叫“长短句”“诗余”等。

C. 雨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代表作有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漂亮朋友》等。

D. 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作者分别是曹雪芹、施耐庵、罗贯中、吴承恩。

【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识记作家作品和理解“词”的有关知识的能力。

识记作家作品,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

注意掌握作者、生活时代、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

平时注意积累有关“元曲”和“表”的有关知识,就能很好答题。

A.说法正确;B.说法错误。

“散曲”不是词的称谓;C.说法错误,《漂亮的朋友》作者是法国的莫泊桑;D.说法错误。

四部名著作者应为:曹雪芹、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

故选A。

2.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常识及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曹刿论战》选自编年体史书《左传》,文章记录了曹刿关于战争的论述,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掌握战机,是弱国战胜强国的必要条件。

B. 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与英国作家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中的主人公都具有“硬汉精神”。

C. “对月怀远”是中国古典诗词的一个永恒主题,清冷的月色催生了诗人们对远方亲友的怀念,也慰藉了他们孤寂的情怀,北宋文豪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其中的经典之一。

D. 戏剧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融音乐、舞蹈、文学、美术于一体。

京剧可以说是中国的国粹,而话剧在西方有较为悠久的历史。

《威尼斯商人》是话剧中的喜剧精品。

【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如果以选择题出现的话,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

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文化文学常识(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文化文学常识(含答案)

2023年初中语文中考二轮复习专题训练:文化文学常识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A.古人常以“加冠”、“而立”、“知天命”、“耳顺”代称二十岁、三十岁、五十岁、六十岁。

B.《唐雎不辱使命》讲述了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与秦王展开激烈斗争,终于折服秦王,保存国家,完成使命,选自西汉刘向编撰的编年体史书《战国策》。

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都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

D.《儒林外史》是清朝吴敬梓创作的一部批判封建科举制度的讽刺小说,塑造了范进、严监生等典型的儒生形象。

2.关于下列文学名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它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B.《战国策》是西汉司马迁根据战国时期史料整理编辑的,共33篇,分国编次。

C.《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

D.《红星照耀中国》,让世界第一次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真实面貌。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当一个十七、八岁健美青年向你走来,他给你的印象是爽直、纯洁、豪华、富丽。

”这句话的标点使用正确。

B.《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国别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别体通史。

C.高尔基的《海燕》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文中的“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海鸭”等象征迅猛发展的革命中的战友。

D.《儒林外史》是一部以封建时代的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以批判科举为中心思想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

4.关于求知中学建筑的命名,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叶适报告厅”取名源自南宋思想家、文学家、政论家叶适。

他生于浙江瑞安,后居于永嘉水心村,世称水心先生。

学校文学社“水心”和社刊《水心》都与他相关。

B.“落红轩”的命名取自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龚自珍是浙江杭州人,清朝思想家、文学家,他的诗文洋溢着爱国热情。

湖南省邵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湖南省邵阳市2021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训练

中考复习——文学文化常识训练一、选择题1.七年级组举行文学常识、文化常识比赛。

请你选择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朱自清,字舍予,散文家、诗人、学者。

著有诗文集《踪迹》,小说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B.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

主要作品有《吉檀迦利》《新月集》《繁星•春水》《园丁集》《飞鸟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C.《论语》,是孔子所写的一部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

D.古代称谓中有敬辞与谦辞的区别,比如谦辞有“家慈”“拙作”“见谅”,敬辞有“惠存”“奉送”“赐教”。

2.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杏花雨”指春雨、“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指月亮,“巾帼”指女子等。

B.《马说》《小石潭记》《醉翁亭记》《记承天寺夜游》这些我们学过的课文都是我国古代名篇,也都出自“唐宋八大家”之手。

C.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文学样式,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鲁迅的《社戏》便是这样的文章。

D.童话和寓言是世界文学独特的风景线,丹麦的《安徒生童话》、古希腊的《伊索寓言》,这些伟大的作品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露水”“惊蛰”两个节气。

B.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有扫墓、祭祖、踏青、放风筝等习俗。

C.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

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青代指史册。

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议论抒情,属于散文的范畴。

如《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就属于古典文学中的“记”类作品。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写的是元宵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的是清明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文学文化常识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2.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3.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难点: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学习《林黛玉进贾府》,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大家的感受非常真实,这是我们自己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可为什么会各不相同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文学文化常识。

二、要点回顾
文学文化常识主要考查教材中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文体常识,名著阅读的考查以课标推荐的篇目为主,考查点主要有作家名、作品名、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和阅读感受等。

在考查题型上,选择、填空、简答均有涉及;考查内容更为具体、细致、多元。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学常识的要求是:“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对名著阅读的要求是:“学生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课标”要求学生能够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了解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化常识。

中考试题一方面主要考查作品的主题、主要人物、故事情节,另一方面考查文学常识和文体知识。

三、技法点拨
(一)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贯穿古今中外,涉及到的作家、作品、年代,面广、量大,纷繁复杂,单纯依靠机械识记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

同学们复习时不妨采用以下方法,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表格法。

一般就是把作家按照古代、现当代、外国分成三大类,列表与他们的作品一一对
照。

如,中国古代的作家、作品,可按年代先后列表,识记作家的姓名、字号、朝代、集名、篇名等。

这样一一列表,十分清晰,便于识记。

2.网络法。

即对单个作家来说,可将其名字、篇名、名句对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络,对作品比较多的作家(指课本中出现的和新课标推荐的名著),可将其作品一一罗列,将文学常识方面的知识点加以归纳。

3.比较法。

针对一些自己容易混淆、不易区别的文学常识,可以把它们单列出来,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以强化识记。

(二)名著阅读。

1.读书札记
在课外阅读名著时不能只看不写,不能只读故事情节而不注重人物形象,不能肤浅略读而不深刻分析。

要有计划地写读书札记,谈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语言艺术、思想情感和感受启示。

2.体验感悟
对每一部名著的精彩片段都要反复阅读,同时要独立思索,对涉及作品的传统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疑问,这样才能有自己真正的阅读体验与感悟。

3.作品延伸
对作品的外延也要了解,如作品中的人物所涉及的典故、歇后语、成语的来源及涵义等。

文体知识相对较为简单,只需把握住古代文体如:古体诗和近体诗、词、曲以及史传文、论说文、应用文,现代文体如:小说、诗歌、戏剧、散文和其他实用文体等的梳理和识记即可。

此外,应对文学文化常识题,加强积累也是考生备考的关键。

四、典例精析
1、下面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水浒传》中的鲁达个性鲜明,他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尽显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的英雄本色。

B.《名人传》分别叙述了德国的贝多芬、意大利的米开朗琪罗、俄国的列夫·托尔斯泰三人伟大而坎坷的一生。

C.《童年》中的朱赫来是外祖父家的房客,他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做任何事都要讲求技巧。

D.《骆驼祥子》的主人公祥子来到北平后,当上了人力车夫。

他省吃俭用地拼了三年,买了第一辆车。

[点拨:《童年》中是房客“好事情”教阿廖沙用心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做任何事情都要讲求技巧。

朱赫来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人物。

2、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
A.《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祥子最初老实,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

祥子的这一变化,正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

C.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一位英雄好汉,他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曾经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桃花村,血溅鸳鸯楼,火烧瓦罐寺。

D.唐代诗人中,“初唐四杰”是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小李杜”是指李商隐、杜牧。

[点拨:“大闹桃花村”和“火烧瓦罐寺”的是鲁智深。

]
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D)
A.《论语》是儒家经典,记录了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行;《庄子》属于道家经典,是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

B.《桃花源记》借虚构的故事寄托社会理想,《五柳先生传》用传记的形式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这两篇文章都是东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

C.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现代著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诗《荷叶·母亲》中借助具体形象来表达,而学者胡适在《我的母亲》中通过回忆母亲的教子方式来体现。

D.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点拨:D选项中,《巴黎圣母院》的作者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所著。

《装在套子里的人》作者是俄国19世纪作家契诃夫。

板书设计
文学常识:表格法,网络法,比较法
名著阅读:读书札记,体验感悟,作品延伸
作业布置
1、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左传》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B. 李白是盛唐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

他的诗大多具有沉郁顿挫的风格。

C. 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分婉约和豪放两大派别。

其中豪放派代表人物是苏轼和辛弃疾。

D. “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跟现代杂文相似。

2.有一位同学,读了《水浒》之后,写了一副对联,请判断对联说的是哪个人物,并概述对联中提及的一个情节。

对联:打山门拔杨柳洒家自洒,闻潮信圆六和吾身非吾
人物:
3.班长要为升旗仪式写一篇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稿,他打算用保尔的事迹作例子。

请你依据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积累,仿照下面的示例,帮他再举一例。

示例: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双目失明的保尔拿起笔来顽强地从事创作,甚至手稿丢失也不放弃。

4. 读过《巨人三传》后,你一定被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

请任选其中一位,联系上面的相关片段,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

(50字以内)
5.下列各句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B.“五体投地”中“五体”指双手、双膝和头;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八两”中“八两”,即半斤;“点卯”一词因我国旧时政府机关在卯时查点到班人员而得来。

C.《骆驼祥子》《红高粱》《威尼斯商人》《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分别是老舍、莫言、莎士比亚、莫泊桑。

D.“三味书屋”中的“三味”指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陶渊明因其宅边有五棵柳树故自称“五柳先生”;《聊斋志异》因作者曹雪芹的书斋“聊斋”而得名。

教学反思
通过文学文化交流,阅读名著的心得体会、复述名著作品内容、品味名著精妙语言等活动形式组织教学,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设备,全面解析名著导读,教学学生认识名著、评点名著、话说名著。

将近几年来各省市的名著导读中考试题精编细选,以典型试题考察学生基本的理解能力,强化学习效果。

从新课标的要求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每学年应当阅读两三部名著。

从教材编排来看,名著导读属于课外阅读,仅作阅读参考。

但是名著导读有增加语言经验和生活智慧,提高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水平和思考能力,丰富开拓学生的文学视野,是对课堂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由此可见,名著导读的教学不可忽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