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

合集下载

2008中国十大绿色新闻

2008中国十大绿色新闻

点 评 : 怎 么 有 关 山西 和 北 京 的绿 色 新 闻跑 进 了 “ 中国西 部十 大 绿 色 新 闻” 榜 ? 当然 , 可 以肯 定 的是 . 不 管是 什 么 城 市发 生 的绿 色 新 闻都 值 得称 道 。 仅希望 , 2 6 0 9 中国西部十 大绿 色新 闻真的绿 色 . 真的纯 。
点评 : 看 罢这 则榜单 。 傻 眼了 : “ 绿色奥运 ” 的承诺兑现 了 。 环 境公 益有 法律 了 , 汶川 大地 震灾后重建用 上最牛的环 保技 术了 , 环 境 能源可 以交易 了… … 可 以感慨 的是 , 中国的生态文 明时代或许快到了. 我们在期待 。
发榜 日: 2 0 0 9 年2 月6 日 发榜机构 : 中国城 市竞争 力研 究会 、 中国西部杂志东西 部 比较研 究 中心 造榜理 由 : 涵盏汽车 、 能源 、 节 能减捧等众 多领域 。
发榜 日: 2 0 0 9 年2 月6 日 发榜 机构 : 中国城 市 竞争 力研 究 会 、 中国西 部 杂 志 东西 部 比较研 究 中

造榜理 由 : 根据 事件 的影响力 的程 度评 选 。
2 0惦 中国企业 十大绿色新闻
1 国家级节能环保实验室在奇瑞挂牌 2 宝 钢 以六 千 万 欧元 卖出节 能减排第 一 单 3 四 川十陵禽业 合作社研 制更高绿色标准的 “ 土鸡蛋 ” 4 国 内最大太阳能电池封装玻璃生产线在焦作建成投产 5 安利环保公益基金启动并首次发布其企业 社会责任报告 6 深圳达 实智能推广 “ 你节能 、 我投 资” 新模式 7 山西煤 、 焦 、 电力 、 冶金 四 大产业 实行产能控 制 8 福建青山纸业 实现亿元减排效益 9 深圳能源集团斥 巨资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 1 0 东航做好节能减排工 作争做 “ 绿色航空公司”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

浅析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于洪亮鞍山市千山区环境保护局辽宁鞍山114041摘要:随着国际上环境保护形态的变化,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成果。

从新中国成立到国家环境保护部成立,环境保护方针政策、行政体制、法律法规等方面都不断完善和进步,并取得了令人喜悦的成果,30多年环保事业的发展也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世界环保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环境保护;发展;历程Abstract:with the morp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in China has made tremendous achievements.From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to the 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policy,administrative system, constantly improve and progress in such aspects as laws and regulations,and the joy of achievement,more than30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lso for our country's social and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aid a solid foundation,has also made its contribution to the cause of worl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Key word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Development;course.中图分类号:[TU984.1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一、中国环境保护的萌芽和起步阶段(1970年至1978年)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1972年6月5日,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共有113个国家和一些国际机构的13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中国可持续发展及绿色经济

中国可持续发展及绿色经济

中国可持续发展及绿色经济2012年6月,联合国将在巴西召开“里约+20”峰会,回顾和评估过去20年全球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在新的历史阶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在“里约+20”峰会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在这里举办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并把主题定为“全球格局下的中国绿色发展之路”,目的也是为了总结和评估过去20年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展,进一步探讨新形势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新途径。

在这里,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谈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总结回顾20年来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谈谈当前大家比较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热点问题之一“绿色经济”。

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1 20年来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成就显著、经验丰富过去2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步伐最快的20年,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20年,也是我们成功应对国内外一系列重大风险和挑战的20年。

在这20年里,我们大力推进《中国21世纪议程》的实施,在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例如,在经济发展方面,GDP总量从全球第11位跃升至第2位,现已成为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国家;在社会进步方面,覆盖城乡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全面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在环境保护方面,单位GDP能耗降低了57.9%,森林覆盖率由12.98%增加到? 20.36%?,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趋势得到了初步控制。

?我国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成就还有很多。

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牵头编写《中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将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成就进行全面的阐述,我就不再多说了。

在这里,我想说的是,20年来我们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经验更值得回顾和总结。

作为一个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工作了20年的工作者,我觉得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总结和坚持。

?一是从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入手,持之以恒地搞能力建设。

?环发大会后,我们通过媒体宣传、教育培训等各种途径,在全社会广泛普及可持续发展理念。

为了提高领导干部对可持续发展的了解,我们举办过省部级干部培训班、司局级干部培训班。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指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单位、每一家公司、每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身体力行,节能减排,推动低碳经济。

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国家把发展绿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突出绿色的理念和内涵。

释义绿色发展:从内涵看,绿色发展是在传统发展基础上的一种模式创新,是建立在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的约束条件下,将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支柱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要将环境资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素;二是要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绿色发展的目标;三是要把经济活动过程和结果的“绿色化”、“生态化”作为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绿色发展”则主要从节能减排及污染物治理的角度测度科技创新对首都绿色发展的作用,具体内容包括“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城市污水处理率”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

[1]机制随着“十二五”规划开始进入到设计阶段,我们需要思考整个规划的定位应该是什么。

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从2003年开始参与国家“十一五引引”规划的研究,并在2005年正式为国家发改委进行设计。

在制定“十二五”规划期间,气候变化就已经成为了我们必须考虑的最大的限制因素和国内外制约条件。

因此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就需要成为国家核心发展目标和核心发展政策之一,这既是巨大的挑战,又是巨大的机遇,并且还是重要的创新。

我们提出来这一次“十二五”规划的创新性定位就应该是“绿色发展规划”。

那么在“十二五”规划中应该如何凸显绿色发展规划?前面说过绿色发展的核心就是使得经济增长和二氧化碳排放开始“脱钩”,那么在“十二五”时期我们需要进一步淡化和缩小经济指标。

根据对过去几个五年规划的系统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五年规划中经济指标比例的一个显著变化。

在1981到1985年的“六五”时期,也就是当我们刚刚开始改革开放的时候,当时的五年规划中经济指标占了60%以上,非经济指标仅占不到40%。

中国十大环境事件

中国十大环境事件

一个环境问题产生,对普通公众或许无足轻重,而对受害者则可能是致命打击。

因此,我们的评选谈不上有多科学,只是关注环境问题的一种表达而已。

1.《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事件:1月1日,《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式施行。

这部法律的实施意义在于,促进了开源、节流和环境保护三者的结合。

污染减排是《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明确要求,通过总量控制制度推动各地和企业按照国家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的总体要求,减少污染物排放,这也是实施循环经济的必要前提和基础性保障。

这部法律明确了国务院和各省、区、市政府要设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循环经济的科技研究开发、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示范与推广、重大循环经济项目的实施、发展循环经济的信息服务等;规定国家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产业活动给予税收优惠,并运用税收等措施鼓励进口先进的节能、节水、节材等技术和设备,限制耗能高、污染重产品出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应当将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列为重点投资领域;政府采购应优先有利于保护环境的产品及再生产品。

这部法律施行后,环保部相关官员也曾在媒体发表观点称,《循环经济促进法》需要尽快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如一些重点污染的指标、强度回收名录、禁用物质的名录等。

12月份,国务院正式批准《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这是中国批准实施的第一个地区性循环经济发展规划。

点评:这部法律对希望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意义非同小可,也给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制度保障。

需要防止的是“挂羊头,卖狗肉”的跟风行为,“促进”意味着利益的调整和重新分配,其复杂性和诱惑力不言而喻。

现实中,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名大范围上马“两高”产业的例子并不少见,而本该充满朝气的新能源产业在某些区也出现过热苗头,这都是教训。

2.113个城市污染源 信息公开状况首次披露 事件: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环境信息公开办法》施行一周年之际,6月3日,国内环境NGO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 与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NRDC 在京联合发布了中国城市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指数,对国内113个城市2008年度污染源监管信息公开状况进行初步评价。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

我国环境保护的发展历程与探索人类起源于自然,生存于自然,发展于自然.自人类出现以后,生物与环境、人与自然就紧密联系在一起。

生物是在与环境的对立统一中存在的,而存在决定意识,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和经济增长模式的产物,根本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究其本质是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问题。

一、人类认识和解决环境问题的探索历程从全球视野看,人类面对的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宝贵的觉醒、奋起的飞跃”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沉痛的代价。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

随着科学技术、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人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提高。

传统工业化在创造无与伦比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大范围破坏生态环境,大量排放各种污染物,人类为此付出了沉痛的代价。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相继发生了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等八大公害.(二)第二阶段:宝贵的觉醒。

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促使人类环境意识开始觉醒。

在环境觉醒历史进程中,出现过著名的3本书.第一本书是《寂静的春天》,作者蕾切尔·卡逊是一位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这本书揭露了为追求利润而滥用农药的事实,因而也有人把它叫做《没有鸟鸣的春天》。

其代表性语言是,“不解决环境问题,人类将生活在幸福的坟墓之中”。

第二本书是《增长的极限》,是1972年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几十位科学家、教育家和经济学家会聚在罗马提出的一份报告.该报告的代表性观点是,“没有环境保护的繁荣是推迟执行的灾难”。

第三本书是《只有一个地球》,是1972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秘书长莫里斯·斯特朗委托经济学家芭芭拉·沃德和生物学家勒内·杜博斯撰写的。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不进行环境保护,人们将从摇篮直接到坟墓".(三)第三阶段:奋起的飞跃.经历了沉痛的代价和宝贵的觉醒之后,人类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步深入,对发展不断进行深刻反思。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历程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历程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历程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2008年首届中加城市生态化建设论坛在京举行 ,同年6月21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 乡建设部、中国河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08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论坛暨中国河北城市规划建 设博览会”在廊坊落下帷幕。 2009年6月3日,中新天津生态城联合工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中新生态城服务中心举行,听 取了生态城工作报告,研究讨论生态城城市设计方案。中新天津生态城与新加坡有关企业签署 了合作备忘录,生态城科技园举行开工奠基仪式。 2009年代表国家社科研究最高水平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区域协调发展与政策研究”课 题组统计出中国第一份各省区市生态文明水平的排名,前十名有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福 建、江苏、天津、广西、山东、重庆。 2010年1月16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在深圳举行共建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合作框 架协议签字仪式。
中国生态城市发展历程
1970年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2010年
1997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决定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2000国务院颁发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 2003环保总局发布《生态县、市、省建设指标(试行)》。 2006年,先后制定了《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试行)》和《国家生态县、生 态市考核验收程序》,对生态城市建设、验收、评价、考核等工作提供了具体的考查标准和有 力的政策指导。 2007年6月7日建设部发布《关于公布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的通知》(城建函[2007]196 号),研究确定青岛市、南京市、杭州市、威海市、扬州市、苏州市、绍兴市、桂林市、常熟 市、昆山市、张家港市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 2007年11月18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加坡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共同签署了中新两国政府关 于在中国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

绿色GDP的中国历程

绿色GDP的中国历程

绿色GDP的中国历程从建区之始的拆迁、安置工作,到对企业的管理、人才的培养,再到区域环境的建设、规划,每一个环节无不贯穿着“和谐”主题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在墙边的一个玻璃水缸上,缸中几条红色金鱼不时轻触缸壁,水面顿时浮起几个小气泡。

“这水里可没有水葫芦。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遂宁绿色经济研究院院长季铸指了指鱼缸。

他说,干净的水里是不长水葫芦的。

刚从无锡回来的季铸,发现太湖的水还臭着,而且水里长满了水葫芦。

“太湖属于劣五类水,任何一个地方只要长水葫芦,就是劣五类水。

”季铸说,按水质分,最差的水就是劣五类水。

还有上海的苏州河富营养化严重,从水里捞出了几十万吨的水藻和水葫芦。

按照他的说法,无锡、上海的GDP是黑色的。

季铸眼中的“黑色”,是指工业经济大量使用石油、煤炭等黑色能源,生产钢铁、汽车等黑色产品,排放污水、烟尘等黑色污染。

季铸形容这些受污染的城市GDP时,通常称之为“黑色GDP”。

“好”的经济增长和“坏”的经济增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在2005年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就启动了绿色GDP试点工作,试图统计中国经济的“绿色成本”。

然而,这份绿色报告却在发布了一次后,无限期延迟发布。

在等待官方报告中,季铸教授带领他的学生一起用自己的计算方式发布了有别于官方的《绿色GDP报告》。

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季铸采用资源环境效率测算编制的第二个《中国300个省市绿色GDP指数》报告出炉。

报告统计的273个城市中,显示中国只有5个城市的GDP是绿色的。

事实上,在国外有一些国家已开始试行绿色GDP。

但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模式。

在中国,无论是采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的核算方法,还是季铸的资源环境效率测算,环境资源问题都已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绿色成本”的核算可谓一波三折,但环境保护和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却已经开始了它在中国的征程。

绿色试点起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许多城市湛蓝的天空变成了长年的灰霾,原本清冽秀美的太湖水,爆发了一场危及到无锡市民饮用水的蓝藻危机。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大事记(1994 ~ 2013 年)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大事记(1994 ~ 2013 年)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大事记(1994~2013年)2000年以前2005年2004年2001年1994年3月25日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发布,首次提出“促 进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与提高住区能源利用效率”。

199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 3月1日起施行。

★9月1日,《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出版发行。

4月1日,原建设部与科技部发布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申报指南,启动了“十五”国家科技重大攻关项目——“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

8月27日, 原建设部设立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项,制定《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管理办法》。

12月3日至5日,胡锦涛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全面推广和普及节能技术,制定并强制推行更严格的节能节材节水标准。

”3月28日至30日,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研讨会暨首届国际智能与绿色建筑技术与产品展览会在北京举行。

5月31日,原建设部发布《关于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指导意见》。

10月27日,原建设部与科技部联合发布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20世纪60年代,美国建筑师保罗•索勒瑞率先提出了生态建筑的新理念,从此,绿色建筑开始跃入人们的视野。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能源,有效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我国的绿色建筑进入本世纪后开始了快速发展阶段。

★★★★★★★★7月27日,原建设部决定在“十一五”期间启动“100项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与100项低能耗建筑示范工程”(简称“双百工程”)。

8月21日,原建设部发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

8月21日,原建设部颁布《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管理办法》,规定了绿色建筑等级由低至高分为一星、二星和三星三个星级。

9月10日,原建设部颁布《绿色施工导则》。

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PPT

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PPT
Page 9
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国家政策变化及相关法律法规
由原来的态度上重视变为现在的行动上实施,包括相关鼓励 政策的出台,制定法律法规。
新环境保护法 2014.4.24
Page 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行 环境污染第三方 Nhomakorabea理的意见
2014.12.27
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
Page 8
我国生态建设的发展历程
院校专业开设
早期与环保相关的专业主要是公共卫生方面,70-80年代, 一些高校开始设置环保相关专业,90年代以后是高速发展期。
环保企业发展
自90年代起,环保企业开始有了较快的发展,相关企业主要 包括污水处理厂,环保咨询公司,环保工程公司,环保设备公司 等等,企业主要分布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如北上广,长江三 角洲等区域。
Page 6
生态建设的含义
生态建设的意义
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以科技为先导,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促进生态环境 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总布局中,这符合我国国情,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 择。
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 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Page 14
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Page 15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方案
2015年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

中国绿⾊建筑的发展历程中国绿⾊建筑的发展历程境问题。

在改善和提⾼⼈居环境质量的同时,如何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态环境,是建筑业发展⾯临的关键问题,也是业内⼈⼠致⼒解决的重⼤课题。

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到建筑的全寿命过程中,即发展绿⾊建筑,已成为今后建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建筑技术⽔平越来越⾼,随之⽽来的是如何将建筑⾏业发展成为世界领先的、可持续发展型的建筑。

这样融合了环保健康舒适的绿⾊建筑就成为了世界建筑的主题和未来建筑的主导。

1、绿⾊建筑理念的诞⽣随着不同时期社会⽣产⼒和可持续发展技术的需要,⼈们所追求和需要的建筑环境也在不断的进步和变化。

古代⼈们⾯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护⾃⼰、求得⽣存,从巢居、⽳居、散居到建房聚居正是⼈类⼒图适应⾃然、改造⾃然,不懈改善其⽣存环境的真实写照。

从远古时代到⼯业⾰命之前,⼈类为防御⾃然⽓候与灾难对⽣命的威胁,所建的建筑仅仅是为了遮风避⾬。

从⼯业⾰命到20世纪70年代,⼤量煤炭和⽯油的开采利⽤,发电和⽣产燃⽓技术的相对成熟,使⼈们得到了更多改善居住环境的⽅法。

空调和采暖技术以及照明技术的应⽤,使⼈类有条件去追求建筑的舒适性,⼈类进⼊了所谓的舒适建筑时期,产⽣了⼤量完全靠⼈⼯照明和空调来维持室内环境的现代化建筑。

然⽽,在1974年开始持续的⽯油能源危机,使赖以维持⼈们⽣活居住环境的能源供应产⽣了危机,⽽这些能源在使⽤的过程中也对⼈类的居住环境产⽣了很多负⾯影响。

⼯业界以及⼈们对⽣活观念产⽣了很⼤变化,建筑界也不例外。

于是很多节能规章制度和节能技术应运⽽⽣。

此阶段的建筑设计特征致⼒于在舒适与节能之间寻找平衡点。

20世纪80年代,国外学者开始研究健康建筑,特别是室内空⽓品质,甚⾄在⼤楼⾥建设模拟⾃然环境的⽇光浴森林。

这⼀阶段,耗能有所反弹,但更多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如何提⾼能源利⽤率,⽽现代信息和技术的介⼊对提⾼效率和降低能耗有了可靠保证。

2008中国十大绿色事件

2008中国十大绿色事件

2008中国十大绿色事件作者:来源:《绿色中国》2009年第01期2008年是光荣和梦想激荡的一年,百年奥运梦圆北京,绿色奥运是给世界的礼物。

也成为中国最大的奥运遗产。

2008年是伤痛和温暖并存的一年,1月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5月的汶川大地震、9月的三鹿奶粉事件,让我们在经历磨难的同时也看到了危机应对背后日趋完善的国家制度建设和强大国力。

2008年也是改革和希望交汇的一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环境保护部正式成立、博鳌亚洲论坛唱响“绿色亚洲”主题、林业生态建设获得重大进展、4万亿“绿色方案”应对金融危机、《循环经济促进法》获人大表决通过,意味着国家的绿色事业正孕育着新的勃勃生机。

而当“团团”、“圆圆”在台北安下家时,也预示了2009将是圆满的一年。

——本刊编辑部绿色奥运圆梦北京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环境保护部正式成立博鳌论坛唱响“绿色亚洲”赠台大熊猫“团团”、“圆圆”抵台抗震救灾彰显人间大爱“三北”等林业生态建设获重大进展4万亿“绿色方案”应对金融危机《循环经济促进法》获人大表决通过三鹿事件引发全民关注食品安全绿色奥运圆梦北京2001年,北京赢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13亿中国人向全世界承诺,践行“绿色奥运”。

至2008年,北京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山区林木覆盖率达到70%、全市形成三道绿色生态屏障、市区建成112万公顷的绿化隔离带、全市自然保护区面积不低于全市国土面积的8%、“五河十路”两侧形成2.3万公顷的绿化带。

7年中,在政府职能部门、民间环保志愿者和普通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北京控制煤烟型污染、治理机动车尾气排放、推广清洁能源,空气质量明显优化;污水处理、河湖治理、中水及再生水利用,水环境有了很大改善;推进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垃圾分类,加强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处置;推广城区绿化、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护和繁育工作,生态保护力度加强;优先扩展公共交通系统、大力推进轨道交通运营,交通污染防治措施得力。

20080103《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第三章 中国水资源政策综合评估

20080103《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 第三章 中国水资源政策综合评估

第三章中国水资源政策综合评估1 1本章研究同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503016)的资助。

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领域。

当代中国的水问题日趋突出,水问题整体态势异常严峻和复杂,同时面临着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灾害等多重相互交织的危机和挑战,其中水资源短缺已成为长期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水资源政策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构成当代中国可持续发展政策的重要方面。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寻求复杂水问题的解决对策的过程中,特别是在长江洪水、黄河断流、南水北调实施方案的酝酿等治水实践的推动之下,政府部门有意识加快了水治理变革,提出了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由此拉开了中国治水转型的序幕。

1996~2006年正是中国治水模式发生深刻转型的关键时期。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已经初步探索出了适应市场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条件的治水新模式。

本章对该时期我国的水政策(特别是水资源政策)进行评估,分别从立法、管理体制、具体政策和流域管理等多个侧面进行评价。

总的结论是:过去十年间,中国成功实现了治水战略的转型,在水政策的许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水政策方面取得的各项成绩,也构成了过去十年中国可持续发展事业进展的重要方面;与此同时,应对严峻和复杂的水问题,中国的水政策在很多方面还存在问题或缺陷,需要通过不断变革来改进和完善。

本章首先概括总结过去10年中国发生的治水战略转型,然后逐一评价水政策主要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及未来改革的方向。

一、治水战略思路的转型理念和思路是制定政策的基础。

过去十年中国水政策的转变,首先是在战略思路转变的推动下形成的。

整体来看,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近50年历史,我国治水的战略思路是以工程建设为中心的,共建成水坝8万多座,堤防20多万公里,是人类水利史上最大规模的水利建设。

绿色建筑认证

绿色建筑认证
室内环境质量
类型
准入条件
最低认证条件
各类指标体系的要求
LEED2.2
7项前提
7项前提+26项选项(总69项)
可偏重某些方面
LEED3.0
8项前提
8项前提+40项选项(总110项)
可偏重某些方面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
LEED“市场转型”策略
推动市场转型的良性循环
LEED宣扬绿色建筑的市场价值和投资回报
消费者们购买/投资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市场价值不断提高
LEED认证分类
分类
所用方面
LEED NC (LEED for New Construction)
面向新建筑
LEED EB (LEED for Existing Building)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共6项)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共7项)
室内环境质量(共6项)
运营管理 (共7项)
控制项






——







——
★★







★★★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资料来源:《绿色建筑技术指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中国绿色建筑认证的实施
强调建筑运营管理评估
LEED CI (LEED for Commercial Interior)
针对商业内部装修
LEED CS (LEED for Core &Shell)
提倡业主和租户共同发展

绿色发展研究述评

绿色发展研究述评

【经济新视野】社会科学家SOCIAL SCIENTIST 2018年4月(第4期,总第252期)Apr.,2018(No.4,General No.252)收稿日期:2018-02-08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黄淮平原农产品主产区农业生态补偿效益评价及财税政策优化研究”(项目编号:15YJC790082)、江苏省“333工程”科研资助项目“创新驱动发展导向下农业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研究”(编号:BRA2016261)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秦小丽(1976-),女,陕西富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与审计、农村财税、生态补偿与绿色发展等;刘益平(1959-),江苏如东人,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创新创业等。

绿色发展研究述评秦小丽1,2,刘益平1(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211106;2.宿迁学院商学院,江苏宿迁223800)摘要:结合绿色发展的大潮流,对国内外绿色发展、绿色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发现“绿色发展”思想的萌芽最初是从分析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的关系来进行的,随后的相关研究推动了国际经济发展向着可持续与绿色化的方向迈进。

目前国外有关绿色发展的实证研究偏重于绿色能源经济方面的探讨,同时有关绿色发展的诸多方面及更普遍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尚存争议。

而国内相关的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的内涵、战略、路径、政策、策略等方面,也有学者围绕绿色发展模式、发展中的制度设计、发展评价等展开分析,总体来看,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绿色发展观的形成,加快了国内绿色发展理论的建构,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的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指引了方向。

关键词:绿色发展;绿色转型;述评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18)04-0070-05一、引言“绿色发展”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环境政治主题,2002年,“让绿色发展成为一种选择”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提出;2008年10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倡议“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其主旨是为推动各国构建“绿色化”的制度,进而促成世界范围内的绿色产业革命。

环境保护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绿色发展

环境保护绿色发展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地严重挑战。

在人口剧增、资源过度消耗、气候变异、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问题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本文就对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进行分析,希望可供相关从业者的参考借鉴。

关键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可持续1 人类应对环境问题三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式第一种是传统的发展方式。

它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第二种是环保主义的方式。

它要的是一种停滞发展、保护环境的方式。

第三种是绿色发展方式,是要求环境保护和发展要共赢。

这三种发展观对发展的内涵理解是各异的。

首先看一下国内专家对于“绿色发展”是怎么定义的。

从收集到的一些资料看,基本上是以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本质条件的经济发展模式。

包括现在所讲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生态经济、绿色经济、清洁生产等,它的主要特征就是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国际上对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有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更加关注人类的健康和福祉;第二更加关注社会的公平和进步;第三更加关注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和生态价值;第四更加关注技术创新高效管理获得的新的增长点。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要求,人类文明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农业文明,它要解决的是土地的权属问题。

第二个阶段是工业文明,它要解决的是财产权的保护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

第三个阶段是生态文明,它要解决的是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的核心是保护人的环境权。

按照环境权益的定义,每个人都享有在良好环境中生活和工作的权利。

环境权益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小康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人民福祉的主要内容,是经济建设的红线。

如果突破了这个红线,牺牲环境去发展就不是绿色发展了,就危害了人民的环境权益。

2 绿色发展所经历的两大转型时期第一次转型是在上个世纪70年代前后。

绿色发展参考文献

绿色发展参考文献

绿色发展参考文献[1]冯真真,李燃.城市绿色发展指标设定的实践与思考—以中新天津生态城指标体系为例[C].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0.562-565[2]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7-31[3]蔡邦成,陆根法,王翠然.城市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取向与反思[J].环境管理,四川环境.2006(2)[4]马远,龚新蜀.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西北地区城市生态系统安全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6)[5]许学强,张俊军.广州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地理学报.2001(1)[6]同济大学,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65-186[7]方建德,杨扬,熊丽.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比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8).132-136[8]胡鞍钢.中国:绿色发展与绿色GDP(1970-2001年度)[J].中国科学基金. 2005(2).84-89[9]胡鞍钢.实施绿色发展战略是中国的必选之路. 绿叶.2003(6)[10]欧阳志云,赵娟娟,桂振华.中国城市的绿色发展评价[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9(5)[11]2010年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R]. 中国绿色画报.2010年12月12日[12]谭黎.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曲靖市麒麟区目家可持续发展实脸区工作的实践和探索[J].云南科技管理.2007(6)[13]凌亢,白先春,郭存芝.城市可持续发展调控的可拓研究[J].理论·方法与案例.2009.133-141[14]曲靖年鉴[M].曲靖市人民政府地方杂志办公室编.德宏民族出版社.2010[15]曲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课题研究成果汇编[C][16]曲靖统计年鉴[M].曲靖市统计局,曲靖市统计学会编.德宏民族出版社.2005[17]曲靖统计年鉴[M].曲靖市统计局,曲靖市统计学会编.德宏民族出版社.2006[18]曲靖统计年鉴[M].曲靖市统计局,曲靖市统计学会编.德宏民族出版社.2007[19]曲靖统计年鉴[M].曲靖市统计局,曲靖市统计学会编.德宏民族出版社.2008[20]曲靖统计年鉴[M].曲靖市统计局,曲靖市统计学会编.德宏民族出版社.2009[21]20112011年天下经济论坛. 胡鞍钢:中国将进行一场绿色革命[EB/OL].2011年1月10日[22]谢云华.营造山川秀美曲靖建设生态园林城市[J].生态建设·云南农业.2009.30(4)继续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中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首届中国绿色发展高层论坛组委会中绿时代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绿色画报2008年11月15日我国城市绿色发展报告一.城市绿色发展的研究 (3)(一)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 (3)(二)我国城市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4)1.我国城市空气污染问题 (4)2.我国城市工业污染问题 (4)3.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5)(三)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模式 (6)(四)城市绿色发展的目标 (7)(五)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常用指标 (8)二.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评价方法 (9)(一)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原则 (9)(二)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10)1. 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体系的具体内容 (90)2. 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初评办法 (10)2.1 空气质量 (100)2.2 城市环境治理 (10)2.3 水、能高效利用 (10)2.4废物处理率 (11)2.5 城市绿化122.6 环境治理投资122.7总评分计算及城市排名办法 (11)2.8数据来源 (12)3. 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的第二阶段评价办法 (12)三.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进展 (13)(一)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绿色发展进展 (13)(二)我国城市废物处理绿色发展进展 (17)(三)我国城市环境治理进展 (28)(四)我国城市环境治理投资进展 (39)(五)我国城市资源高效利用进展 (52)(六)我国城市绿地建设进展 (59)(七)我国城市绿色发展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我国直辖市绿色发展评价 (79)2. 我国副副副省级市绿色发展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我国地级市绿色发展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我国县级市绿色发展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城市绿色发展的研究(一)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促进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走绿色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模式。

胡鞍钢指出:所谓绿色发展之路,就是强调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统一与协调,即更加积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John Knott of Charleston认为绿色发展就是“回归一种结合新技术,对气候、地理、文化影响良好的发展方式”。

显然,“绿色发展”要求既要改善能源资源的利用方式,还应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共同进化。

城市绿色发展的内涵首先是生态环境响应:不能对自然系统结构与过程造成破坏,还要通过绿色的发展设计实现城市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

其次是高效的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是城市居民可持续的消费行为。

第四是城市生态环境良好、生态风险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

第五是人与人的和谐,城市社会平等不断进步。

绿色发展模式是我国在城市发展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城市建设之路。

绿色发展中“绿色”的涵义与“可持续”、“可持续发展”是分不开的。

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代表“世界环境与保护委员会”在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明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观,指出可持续发展是“在不危及后代人需求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观包涵着两个重要的原则,一个是一代人对下一代人所负有的责任,另一个是社会、经济、生态复合系统之间的相互依赖性。

因此绿色发展的涵义包涵着多方面的内容:(1)社会、经济、环境复杂系统之间保持平衡;(2)世界能源具有有限性;(3)城市建设者、决策者、管理者、使用者之间的相互协作、共同承担;(4)维护人类代际平等;(5)尊重人类的同时也尊重自然;(6)将能源高效利用、弹性设计和可循环使用的材料相结合;(7)保护城市居民不受污染物危害。

(二)我国城市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世界其他城市一样,中国城市建成区在城市化影响下环境质量恶化,对能量和水的需求却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而不断上升。

在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污染、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仍然非常严峻。

1.我国城市空气污染问题在我国大多数城市地区,空气质量都是一个核心的环境问题。

城市空气中的污染物,包括一样化碳、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颗粒物及地面层臭氧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大气污染与人群的许多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系统疾病、肿瘤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孙小莉,2008)。

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世界范围内,城市空气污染造成每年约800 000人死亡。

美国癌症协会研究发现,空气中的细颗粒物每升高10μg/m3,总死亡率、肺心病死亡率和肺癌死亡率的危险性分别增加4%、6%和8%(Health Effects Institute,2003)。

空气污染全球化且日趋严重,使地球变暖、城市热岛效应加剧、酸雨蔓延,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危机(王燕侠等,2007;Zhang GC et al.,2007;Gopikrishna I et al.,2007)。

另外,空气污染还使植物产生产量下降、品质变坏等严重后果(周新青,2006)。

因此,治理空气污染物、减少空气污染已刻不容缓。

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07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全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但部分城市污染仍较重。

在监测的地级城市中,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城市占2.4%,二级标准的占58.1%,三级标准的占36.1%,劣于三级标准的占3.4%。

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颗粒物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占72.0%,劣于三级标准的占2.2%。

二氧化硫年均浓度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占79.1%,超过三级标准的占1.2%。

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均达到二级标准(其中86.9%的地级城市达到一级标准)。

2.我国城市工业污染问题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07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全国城市工业污染控制取得比较好的成效,除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和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稳定达标率比上年略有下降外,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重点工业企业的烟尘、二氧化硫和粉尘的排放稳定达标率均较上年有所提高。

全国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平均为94.71%,比上年下降了1.01个百分点,有31个城市未按要求进行工业危险废物处置。

在全国283个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工业危险废物未按要求进行处置的城市有14个。

全国重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稳定达标率为89.33%,比上年下降了0.85 百分点;重点工业企业烟尘、二氧化硫、粉尘的平均排放稳定达标率分别为90.94%、90.73%、90.16%,分别比上年提高了1.26、1.96 和1.65个百分点。

一些城市的工业污染控制水平依然比较低,工业污染控制任务十分艰巨。

3.我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根据我国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07年全国城市环境管理与综合整治年度报告》,全国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但全国仍有1/4 左右的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城市建设问题突出。

2007 年,全国“城考”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平均为51.95%,比上年提高了9.40个百分点,其中,296个城市的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高于60%,比上年增加了36个,162个城市的城市生活污水未经二级处理且未达到排放标准,比上年减少了43个。

在全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生活污水未经二级处理且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城市有46个。

2007年,全国“城考”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平均为67.58%,比上年提高了8.10个百分点,其中,330个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80%,比上年增加了11个。

城市生活垃圾未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城市158个,比上年减少了34个。

在全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城市生活垃圾未按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的城市有38个。

2007 年,全国“城考”医疗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全国医疗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平均为73.63%,医疗危险废物未按要求进行集中处置的城市155个,比上年减少了13个。

其中地级城市医疗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率77.24%,比上年提高了7.02个百分点。

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中,有61个城市的医疗危险废物未按要求进行集中处置,比上年减少了17个。

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如何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需要着重解决城市环境污染、能源消耗及自然生态系统的绿色发展问题。

(三)我国城市的绿色发展模式联合国计划开发署最近发表的《2002中国人类发展报告:绿色发展,必选之路》,首次提出在中国应当选择绿色发展之路,这是不同于长期以来实行的以“增长优先”的传统发展模式,这一模式的特点是“先污染、后治理”,被视为危险之路,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发展极不平衡,贫困人口深受其害。

中国有可能不需要经过许多西方国家曾经经历的高消耗资源、高污染排放的过程,直接进入“绿色发展”阶段;也不必要等到达到较高收入时在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胡鞍钢,2008)。

21世纪世界发展的核心是人类发展,人类发展的主题是绿色发展。

中国也不可能按照传统的发展模式实现现代化,也不可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根据清华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指出:第一,欧美、日本等在发动工业化时,就积极参加了国际贸易,与世界市场相互联系起来,以战争和殖民方式积累原始工业资本,开拓国际市场,靠工业化和国际贸易两个轮子促使经济起飞;中国在经历了百年磨难之后开始对外开放时,国际市场早就分割完毕,以初级产品为主的贸易结构使之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第二,中国发动工业化的时间晚,经济发展起点低,与工业化国家相比,生产技术和开发、利用资源能力差距甚大,虽有后发优势,但障碍重重;第三,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只及欧美国家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没有条件实现高消耗资源生产型、高消费生活型的物质高度现代化;第四,中国不可能像过去的工业化国家那样通过战争和资源掠夺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只能从中国的内部改革和发展之中寻找出路(胡鞍钢,2008)。

对如何实现绿色发展的模式,胡鞍钢认为:“中国的发展战略必然要不同于传统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而应采取符合中国国情的非传统现代化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就是实行低度消耗资源的生产体系,适度消费的生活体系,使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的经济体系,保证社会效益与社会公平的社会体系,不断创新、充分吸收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技术体系,促进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的、更加开放的国际经济体系,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防止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