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谷教案(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音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主要学习北美洲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朴实的歌词展现了红河谷的美丽风光和人们在这里生活的情景。

歌曲为2/4拍,共21小节,分为三个乐段。

第一乐段(18小节)描绘了红河谷的美丽景色;第二乐段(916小节)描述了人们在红河谷的欢乐生活;第三乐段(1721小节)为歌曲主题的再现,展现了人们对红河谷的热爱和依恋。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加拿大民歌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会演唱《红河谷》,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通过学习《红河谷》,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演唱《红河谷》,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

难点:歌曲中个别音的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以及歌曲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乐谱架、歌词展板。

2. 学具:学生音乐课本、练习册、五线谱本、三角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红河谷》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2)分析歌曲结构,讲解歌曲的三个乐段及其主题。

(3)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教师学唱,重点练习歌曲中的难点音。

3. 歌曲处理:(1)教师讲解歌曲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用心歌唱,表达对红河谷的热爱。

(2)分组练习,互评互鉴,提高演唱水平。

4. 课堂练习:(1)教师布置练习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熟练演唱《红河谷》。

(2)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展示:(1)学生代表展示演唱成果,其他学生评委打分。

六、板书设计板书歌曲《红河谷》的结构,包括三个乐段及其主题,标注难点音和重点音。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回家后,熟练演唱《红河谷》,并尝试分析歌曲的艺术特色。

2. 答案: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红河谷》,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四单元美洲乐声《红河谷》教案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美洲乐声《红河谷》教案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红河谷》教案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乐于以积极的态度体验美洲、拉丁美洲音乐的民族风格,喜爱美洲、拉丁美洲民族音乐。

教学重点、难点:1.唱好《红河谷》第一声部及弱起小节。

2.体验歌曲的二声部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欣赏短片《加拿大风光》加拿大不仅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很多脍炙人口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著名的加拿大民歌《红河谷》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一)综合训练:师:在学习歌曲之前呢,我要考考大家,检验一下同学们的音乐表现力怎么样,我们先来模唱几个音符:1.模唱单音 1 3要求:a.纠正坐姿在唱之前呢同学们调整好自己的坐姿,因为“正确的姿势是歌唱的基础”。

请同学们坐凳子大约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处,上身保持直立,自然放松,精神饱满。

眼睛平视前方,面部,眼神要自然生动,两脚稍微分开。

模唱 1 32.气息及发声练习:师:(唱一遍之后,纠正学生的呼吸)同学们注意要轻声的来演唱,现在很多同学到了变声期,尤其是男生一定注意不要大声喊唱。

要用平稳、轻柔的声音来演唱,要注意吸气,口鼻同吸,我们在吸气的时候可以采用闻花式吸气法,仿佛我们走在花丛中,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我们要深深地闻一闻,同学们体会一下。

(提醒学生吸气时不要提肩)来一起吸气(师生一起模仿闻花香)。

同学们,是不是感觉到腰部很舒服地向外松开,胸部也有舒张感?(是)吸气后气息要保持住,不要让气息一下子都跑光了,我们一起练习一下,吸气后发“s”分组演唱13长音和短音练习好,刚才同学们音准和声音都不错,下面我要增加难度了:3.用“lu”二声部的演唱:A.学唱简谱B.用“lu”模唱旋律C.合唱师:同学们两个声部配合的很好,音乐表现力也不错,好我们开始歌曲的学习,首先我们来聆听歌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去感受音乐,同学们乘着歌声的翅膀,发挥你的想象力。

(二)歌曲学习1.初听歌曲听后找同学说一说歌曲的感受:师:好,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思考角度和听音乐时的心情都是不同的,所以对音乐的感受是不一样的,是没有固定答案的。

音乐七年级的人音版演唱红河谷教案.doc

音乐七年级的人音版演唱红河谷教案.doc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授课课题歌曲《红河谷》学唱1、以积极的态度感受、体验美洲音乐。

2、能以二部合唱形式,用中等的速度、平缓的呼吸、整体统一的教学目标声音,深情地背唱《红河谷》3、感受合唱中音乐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学唱歌曲《红河谷》能够用平缓的呼吸、统一的的声音正确的歌唱。

2、在歌唱中进行二声部合作,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授课工具钢琴教学课时 1 添加栏五、教学过程(一)发声练习(提醒唱歌姿势)( 1) 4/41 - - - ︱3- - - ︱5- - - ‖1 - - - ︱5- - - ︱1- - - ‖( 2) 4/45 1 3 - ︱3 2 1 - ‖.51 1 - ︱7 1 6 - ‖. . .(先单条练习,再进行二声部练习)提示学生边唱边互相倾听别的同学的声音,要求声音的和谐,在二声部练习中体会声部之间的合作引出合唱的概念。

教(二)合唱的概念1、学生表述合唱的概念,老师再指正或补充。

学(合唱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

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2、合唱的基本要求(见书33 页)过(三)新授课这节课让我们也来亲自体验一下合唱的艺术魅力,学唱一首程非常好听的合唱作品《红河谷》。

1、聆听第 1页(1)范唱歌曲《红河谷》学生认真聆听,思考歌曲的演唱情绪、速度。

说一说歌词描写了什么?(2)集体有节奏地读歌词A、生表述歌词大意及思想情感B、老师总结:这是一首加拿大民歌,流传于加拿大以及北美洲红河一带,红河因河水中含有红褐色的土而得名,整首歌曲表现了移居北美洲红河一带的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2、学唱歌曲,提示强调弱起唱。

(1)分声部学唱:男生学唱第二声部,女生学唱第一声部。

(2)随琴小声哼唱曲谱,两声部合作。

(教师协助男生唱好第二声部)(3)要求用适宜的音量,平稳的速度去歌唱,要准确起唱并注意声部间的和谐统一。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红河谷说课稿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红河谷说课稿

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红河谷说课稿《红河谷》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红河谷》,我将从说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设计、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一、教材分析:《红河谷》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一首二声部唱歌课,歌曲为G大调,4/4拍,旋律优美、舒展,描述了加拿大红河一带的人民通过劳动建设美丽家园情景。

二、学情分析: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下面对学生情况分析如下:七年级的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知识经验,喜欢音乐活动,但是对于二声部歌曲的体验需要加强。

这是我在教学将要注意的地方。

三、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改的要求,本节课教学三维目标如下。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红河谷》的聆听和欣赏,了解加拿大民族音乐文化。

培养学生学习二声部歌曲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在歌曲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参与体验音乐,小组合作、乐器伴奏、音乐创编等方法,提高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对歌曲《红河谷》的学习,掌握弱起节奏、培养对二声部歌曲的切身体验,提高音乐文化素养。

四、教学重点:体会歌曲演唱情绪,自信优美地表达音乐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难点:1、歌曲弱起节奏的解决。

2、和谐统一的声音完成二声部的学习。

六、教学方法:音乐游戏软件、声势律动法、科尔文手势发声训练法、借助道具法游戏法等主要体现在在以下环节(一)、激趣导入:运用了(声势律动法)在课堂导入环节,我采用了奥尔夫声势律动,为学生做表演,引导学生用击掌的方式模仿出节奏。

并用奥尔夫声势动作,表现这条节奏。

4/4 XX∣X XX X XX∣ X X. X0 XX∣X XX X XX∣ X - - ‖(二)、和声发声练习:(科尔文手势发声训练法)用科尔文手势唱出111 -- 333 --- 555 分组演唱,要求声音和谐统一,这样继训练了气息,又增强了学生对二声部的体验。

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章《多彩的民族音乐》,具体内容为《红河谷》。

《红河谷》是一首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激昂的节奏展示了红河人民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

本节课将详细学习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以及相关的民族音乐文化。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红河谷》的旋律、节奏、歌词,能熟练演唱歌曲。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识和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通过学习《红河谷》,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和复杂的节奏。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歌曲旋律、节奏、歌词,了解歌曲背后的民族音乐文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音乐课本、笔、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红河风光的视频,让学生了解红河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a. 教师带领学生学唱《红河谷》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高音部分。

b. 学习歌曲的节奏,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拍打节奏。

c. 学习歌词,逐句教唱,注意指导学生咬字、吐字清晰。

3. 例题讲解:分析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和旋律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 随堂练习:a. 学生分小组练习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b. 各小组展示练习成果,全班同学共同评价、交流。

5. 歌曲背后的民族音乐文化介绍:讲解红河地区的民族风俗、音乐特点,让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

b.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c. 推荐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其他民族音乐作品,拓展音乐视野。

六、板书设计1. 《红河谷》2. 内容:a. 歌曲旋律:高音部分、节奏特点b. 歌词:逐句教唱,注意咬字、吐字c. 民族音乐文化:红河地区民族风俗、音乐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家长协助录制学生演唱《红河谷》的视频,至班级群。

b.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首其他民族音乐作品,了解其背景和特点,下节课分享。

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

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章《民族风情》,详细内容为欣赏和学习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了解加拿大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红河谷》的旋律和歌词,学会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2. 了解加拿大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中一些特殊的节奏和旋律,如切分音、跳跃音程等。

重点: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会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演唱歌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黑板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加拿大风光短片,让学生了解加拿大的风土人情,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介绍(10分钟)(1)介绍加拿大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2)引导学生学习《红河谷》的歌词和旋律。

3. 歌曲学唱(15分钟)(1)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随学唱。

(2)针对学生演唱中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4. 歌曲分析(10分钟)(1)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2)讨论歌曲表达的情感。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红河谷》,互相评价、交流。

(2)拓展了解加拿大其他民间音乐。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红河谷》歌词2. 黑板右侧:加拿大民间音乐风格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演唱《红河谷》,并分析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

2. 答案:(1)演唱:正确演唱歌曲,注意发声方法和音准。

(2)分析:歌曲节奏明快,旋律优美,具有加拿大民间音乐的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歌曲学唱、分析讨论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红河谷》的旋律和歌词,了解了加拿大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歌曲的熟练程度,鼓励他们在课余时间继续练习。

同时,可引导学生拓展了解加拿大其他民间音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2024年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

2024年七年级下册音乐《红河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单元《民族风情》,具体内容为《红河谷》。

本节课通过学习《红河谷》,让学生了解加拿大民歌的特点,感受歌曲中表达的真挚情感,同时学习音乐的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红河谷》的旋律、歌词及演唱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加拿大民歌的兴趣,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通过歌曲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技巧。

教学重点:《红河谷》的旋律、歌词及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钢琴、音乐课件、黑板、粉笔。

学生准备: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加拿大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歌曲学习(10分钟)a. 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红河谷》。

b. 学生自主学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c.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和示范。

3. 歌曲鉴赏(10分钟)a. 分析《红河谷》的旋律、歌词特点。

b. 讨论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

4. 例题讲解(10分钟)a. 出示关于《红河谷》的填空题,检验学生对歌曲知识的掌握。

b.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公布答案并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演唱《红河谷》。

b. 教师评价并给予建议。

6. 课堂小结(5分钟)b. 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不断提高。

六、板书设计1. 《红河谷》2. 歌曲旋律:简谱及歌词3. 歌曲特点:加拿大民歌、真挚情感4. 教学重点:旋律、歌词、情感表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学唱《红河谷》,并了解其创作背景。

2. 答案:见教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歌曲的理解和情感体验,提高教学质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其他国家的民族音乐,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歌曲中部分旋律的演唱技巧。

第四单元美洲乐声《红河谷》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美洲乐声《红河谷》教学设计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红河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学习歌曲《红河谷》,感受加拿大民歌的艺术魅力,体会北美音乐艺术之美。

2、品味音乐文化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1、在参与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感受、体验、创造等方法,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及其表现力。

2、音乐实践活动与审美能力的提升。

【知识与技能】1、能够准确地把握歌曲的情绪及弱起节奏。

2、熟练地演唱歌曲。

3、能够运用自然、圆润的有气息支撑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运用自然、圆润的声音完整的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难点】熟悉并能准确演唱弱起小节,感受北美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三、教学用具电钢琴、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红河谷》这首音乐,大屏幕配上红河的风景视频,让同学们边听边看边思考:乐曲带给你的初步感受是什么样的?(二)初步分析歌曲1、播放歌曲《红河谷》音频,听歌曲旋律,思考问题:(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深情的、柔和的、抒情的、淳朴)(2)歌曲的速度、节拍又是怎样的?有什么特殊节奏吗?(中速、四四拍、弱起节奏)2.再次聆听歌曲,听辨歌曲的结构。

看看能分几个段落?(三)学唱歌曲A、学前准备,发声练习:(1)发“u”音,要求口型从“a”音,保持口腔打开状过渡到“u”音。

体会圆润、集中、富有弹性、且柔和的声音。

(2)用刚发声的感觉朗诵歌词,体会有气息支撑的声音是怎样的?其实说话和唱歌的发声原理是一样的。

(3)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注意保护嗓子(尤其是青春期)。

B、分段学习歌曲(1)老师播放录音,要求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打着拍子唱,尤其要注意第一小节的起句有什么不同?在弱拍上起唱,顾名思义弱起节奏。

(2)回顾弱起小节知识。

弱起乐曲从弱拍或弱位开始,叫做弱起,第一条小节线之前的部分,叫做弱起小节;也有说法将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红河谷-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红河谷-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

红河谷-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教案简介《红河谷》是一首经典的山歌。

它讲述了云南红河州地区平民百姓在土地失去以后,劳动不息,艰苦奋斗的故事。

本教案以人音版七年级音乐下册版本教材中的《红河谷》作为教学重点,发掘其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以其独特的审美眼光,倾听和欣赏这首经典民歌。

教学目标1.了解《红河谷》这首民歌的创作背景,戏剧性结构及艺术价值。

2.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曲式和歌词,并学会分析其音乐特点和情感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表演技巧,感受民歌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教学过程第一课:认识《红河谷》1.通过多媒体手段,播放《红河谷》的原唱版本,带领学生聆听这首经典民歌。

2.让学生探究《红河谷》这首歌曲的文化背景,了解其中的历史背景和创作意图。

3.对于学生中可能不了解的一些文化词汇,如“流寇”、“福利社”等进行解释和引导。

第二课:探究《红河谷》的音乐特点1.在学生听过原唱版本的基础上,再次播放最基本的唱和韵律,带领学生跟唱并理解《红河谷》的旋律。

2.解析《红河谷》的乐器编制及各个乐器在歌曲中的表现功能,如“马头琴”、“唢呐”等等。

3.结合乐曲旋律和歌词,让学生掌握该曲的基本节奏和曲式,并尝试发掘歌曲的情感表达方式。

第三课:理解歌词,体味文化内涵1.通过阅读、理解歌词,生动感受歌曲中反映的历史背景,以感性的方式全面了解歌曲的情感内容。

2.与学生一起相互分享感受和理解,并引导学生探讨其中所表达的人生、生命、情感等方面的意义。

3.引导学生针对歌词的情景,进行情感复述、表演小品,甚至能尝试进行素材拼贴制作小作品等。

第四课:艺术欣赏与表演1.通过展示不同版本的演唱和表演视频,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版本表演在音乐、节奏和舞蹈等方面的不同特色。

2.带领学生自己组织、排练、表演《红河谷》,以自己的表演方式重新诠释这一经典民歌。

教学评估通过基于每课的课堂活动,采用现场评估的方法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按照评分要求进行自我总结和学习反思。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演唱:☆红河谷》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演唱:☆红河谷》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人音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演唱:☆红河谷》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一、能够准确视唱一、二声部的旋律。

二、能够基本掌握双声部并进行演唱。

三、体会合唱的美,从而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意识
2新设计
教材分析:《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

反映了17世纪,来自英国的移民开发北美的情景。

表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

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

歌曲为G大调,4/4拍,弱拍起的节奏性贯穿全曲。

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舒展、述说的特色。

歌曲简单易学,特别是全曲只有八度音域,曲调又多在中音区进行。

学起来叫容易,但是歌曲分两声部,低声部旋律有四五跳进,教师在两声部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训练,使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并注意在合唱中的演唱方法。

3学情分析
学生是初中一年级学生,学生对音乐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而且有了小学的音乐学习,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讨论,但学生们对于合唱训练培训的少,所以这个合唱《红河谷》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合唱歌曲《红河谷》
教学难点:歌唱中进行二声部合作,能够基本掌握双声部旋律并进行演唱。

5教学过程
5.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听音乐分辩哪个作品是合唱。

初中音乐人音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美洲乐声红河谷教学设计

初中音乐人音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美洲乐声红河谷教学设计

红河谷教学设计一、概述:【学科及来源】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四单元【课时】1学时【教学内容】红河谷【价值及重要性】体现外国民歌表达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分析: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自然圆润的歌声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能感受体验节奏、速度、旋律等在音乐表现上的作用3、知识与技能:了解弱起小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初一年级的学生属于中学阶段的低年级,通过平时课间交流知道年龄在11-13岁,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学习风格为喜欢游戏与活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情景教学法导入,对比教学法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电脑,多媒体,PPT,音频,视频:六、教学过程: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你们去旅游,大家都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啦。

师:自动播放加拿大风景及标志性建筑图片17张(背景音乐《红河谷》)。

生:观看图片。

师:告诉老师,刚才看到的建筑和风景来自哪个国家呀?生:加拿大。

师:对,宝贝们观察真仔细。

加拿大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还有许多优美动听的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好听的加拿大民歌。

我们先听听这首歌曲吧。

初步聆听:说一说,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歌曲的情绪是欢快活泼的还是优美抒情的?想一想,歌曲的旋律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接下来,拍一拍,这首歌曲的节奏节奏练习:4/4(1) |X X X X |X X X X |(2) X | X X X X|X X X|(3) XX |X X X X XX |X X. 0 |4/4拍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强弱次强弱关于弱起小节:乐曲由拍子的弱部分开始,叫做弱起。

弱起乐曲第一条小节线之前的部分,叫弱起小节。

弱起小节属于不完全小节,因此,计算乐曲小节时,由第一个完全小节算起。

学唱歌曲《红河谷》(一)、跟音响,让我们用弱起的感觉“La”模唱这首曲子。

(播放伴奏音乐)(二)、把歌词加入到旋律中,跟着音乐来唱唱这首歌曲。

(播放音乐)(三)、师弹尤克里里,范唱(四)、师唱旋律,生唱歌词(五)、师弹尤克里里伴奏,生唱歌词展示歌谱(图片)跟伴奏唱红河谷(播放伴奏音乐)1、一边拍节奏,一边唱歌词(第1段八分音符时双手互拍,四分及附点音符时双手胸前交叉拍肩;第2段八分音符时双手互拍,四分及附点音符时同桌双手互拍)2、想一想,我们该用怎样的速度和情绪来演唱这首歌曲? 用中速、抒情的情绪跟着伴奏完整的演唱一遍。

7下第四单元 《红河谷》(教案)

7下第四单元 《红河谷》(教案)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红河谷教学设计
1.聆听歌曲,想想这首歌讲述了什么内容呢?《红河谷》歌词表现了移居于北美红河一带人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终于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

它回顾了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并展望美好幸福的生活前景,歌词富有生活气息。

2.歌曲分析。

(1)歌曲的情绪:深情、抒情
(2)歌曲的速度:中速
(3)歌曲的音乐风格: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
(4)歌曲旋律的曲式结构
3.歌曲旋律与节奏:
·G大调,4/4拍子(强、弱、次强、弱)。

·两个乐句,总共8小节。

·节奏稳健,富有情感。

·旋律朴实、舒展。

4.弱起节奏
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节奏练习。

五、学唱歌曲。

1.学唱全歌。

歌唱要求。

(1)姿势端正(坐和站)。

(2)面带微笑。

(3)态度认真、积极向上。

(4)富于感情、表现力。

(5)声音连贯、优美。

2..合唱歌曲。

体验合唱的魅力。

将歌曲分成两部分,全体女生合唱第一部分,男生合唱第二部分,最后全班合唱。

在合唱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声部间地互相倾听,关注声部间的和谐统一、实现声部间的配合与合作。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4单元演唱《红河谷》教案4人音版

七年级音乐下册第4单元演唱《红河谷》教案4人音版

《红河谷》教案教学内容分析《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

反映了17世纪,来自英国的移民开发北美的情景。

表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

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

歌曲为G大调,4/4拍,弱拍起的节奏性贯穿全曲。

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舒展、述说的特色。

《红河谷》歌曲简单易学,特别是全曲只有八度音域,曲调又多在中音区进行。

学起来叫容易,但是歌曲分两声部,低声部旋律有四五跳进,学生不容易掌握。

教师在两声部教学中会有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训练,使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并注意在合唱中的演唱方法。

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1、起始环节——聆听感受法课件聆听两首不同演唱形式的歌曲让学生能分辨歌曲的不同之处,并通过初步体验合唱,为下面的合唱教学做好铺垫。

2、新授环节——聆听,学唱、表现法聆听歌曲,对歌曲的优美旋律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激情的学唱歌曲,并愿意用圆润的歌声表现自己。

3、拓展环节——欣赏、讨论法欣赏优秀的合唱音乐作品,通过对其音乐的表现方式及艺术效果处理等方面进行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合唱的艺术,并找出自己的不足与努力方向。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合唱中音乐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

2、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合作、体验、实践、聆听感悟等方法,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体会合唱的艺术魅力,并结合所学提高自己演唱水平。

(三)“知识与技能”目标1、在歌唱中认识音程。

2、在合唱中准确把握音准、节奏、并做到声音的和谐。

3、能用自然圆润的歌声正确表达歌曲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学唱歌曲《红河谷》能够用圆润的声音正确的演唱。

(二)教学难点在歌唱中进行尝试合唱练习,感受合唱的艺术魅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欣赏两首歌曲的片段合唱《东方之珠》、独唱《东方之珠》。

提问: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不同的效果?2、老师介绍什么是合唱。

音乐七年级下人音版第4单元演唱《红河谷》教案3人

音乐七年级下人音版第4单元演唱《红河谷》教案3人

《红河谷》教案教学目标:1、分析歌曲《红河谷》的速度、力度、节拍特点,从而体会歌曲的深情,感受歌曲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风格。

2、用自然、舒展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且背唱歌曲《红河谷》。

3、对比聆听《红河谷》合唱版,启发学生初步感受多种演唱形式的音乐魅力。

教学重、难点:选用恰当方法,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教材分析:《红河谷》是一首有百余年流传历史的歌曲。

由于歌中红河谷地理位置存在争议,加拿大人和美国人都视之为自己国家的民歌。

该歌曲以朴实的曲调和歌词所表现出来的朴实的情感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本歌曲为F大调,四四拍,歌曲的节奏稳健,富有动感,旋律朴实、舒展。

音域适中,易学易记。

结构是由四个乐句构成的起、承、转、合的单乐段结构,歌曲一、三句开始的三个音为连续的跳进,表现了留恋的深情,二、四句与前面的衔接处也是跳进式的起伏,在句法上采用一问一答、前呼后应的手法,第二乐句为半终止收束,第四乐句为完全终止收束。

这四个乐句的节奏基本相同,显示出歌曲旋律既统一又有变化的特点。

这些形成了这首歌曲的朴实无华、感情真挚而深沉的风格。

这首歌曲还被改编成了合唱等多种音乐表演形式。

《红河谷》歌词表现了移居于北美红河一带人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终于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地方。

它回顾了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并展望美好幸福的生活前景。

歌词富有生活气息,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乐风光片视频,教室里挂上北美地图,营造教室气氛,学生听着歌曲《红河谷》的音乐进教室,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课题。

2、师:根据课前播放的音乐及现在你们看到的图片,同学们猜猜看,今天咱们要去哪个洲或者国家了解它的音乐呢?生:北美洲。

师:有谁知道刚才你们听到的音乐叫什么名字?生:《红河谷》。

师:听到《红河谷》还能联想到什么信息?有谁能帮我们介绍一下?生:是一首加拿大民歌、有一个美国电影也叫《红河谷》。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唱《红河谷》。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红河谷》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红河谷》

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红河谷》第一篇: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单元《红河谷》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总课时:第十三课时第四单元《美洲乐声》《红河谷》教学设计方案周次:第13周班级:七年级1-12班执笔:审核:教学内容:1、歌曲和合唱曲《红河谷》。

2、欣赏翻译版本《红河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键盘钢琴、三角铁、手鼓、沙锤等乐器。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唱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能力目标:欣赏合唱曲《红河谷》,通过与齐唱曲的比较,启发学生初步理解合唱的特点。

3、情感目标:欣赏翻译版本《红河谷》,结合歌曲、合唱曲《红河谷》,让学生初步了解北美洲的欧洲移民后裔音乐与欧洲音乐的血缘关系及其音乐特点。

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作品中流露出的爱乡之情,更让他们成为情感丰富,爱心四溢的创造者。

【德育渗透】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唱、背唱《红河谷》。

理解欧洲移民后裔的音乐特点。

难点:(1)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和切分音。

(2)启发学生理解该旋律与欧洲音乐风格特点的联系。

(3)应启发学生从调式、音阶、旋法、节奏等方面来分析音乐艺术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红河谷》音乐片段红河谷.MP3(设计意图:营造一种音乐气氛,让学生听着音乐走进课堂,为导入新课作铺垫。

)师:同学们,这节课老师要带领大家去游览一处自然景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是哪个国家的景色?(播放课件)加拿大风景.ppt 生:加拿大师:为什么?生:枫叶国旗、多伦多电视塔等。

(设计意图:从多媒体播放的音乐风光片中可以看到,辽阔的草原汹涌的江河、枫叶国旗以及多伦多电视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说出正确答案——加拿大,此时背景配乐为加拿大民歌《红河谷》,为下面的欣赏及学唱作铺垫。

采用情景教学法导入)师:同学们对加拿大还有哪些了解和认识? 生:移民国家,英法后裔;森林资源、水资源、矿产、渔业、新闻纸等。

师总结:加拿大位于北美洲,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它的面积居世界第二,而人口只有3000多万。

人音版音乐七下第4单元演唱《红河谷》初三音乐教案环球之旅

人音版音乐七下第4单元演唱《红河谷》初三音乐教案环球之旅

环球之旅-北美掠影(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歌曲和合唱曲《红河谷》。

2、手风琴曲《列·布朗底》。

教学准备:钢琴、录音机、磁带、CD机(盘)等。

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红河谷》,启发学生用舒展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

2、欣赏合唱曲《红河谷》,通过与齐唱曲的比较,启发学生初步理解合唱的特点。

3、欣赏手风琴曲《列·布朗底》,结合歌曲、合唱曲《红河谷》,让学生初步了解北美洲的欧洲移民后裔音乐与欧洲音乐的血缘关系及其音乐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唱、背唱《红河谷》。

理解欧洲移民后裔的音乐特点。

难点:(1)唱好《红河谷》弱起小节和切分音。

(2)启发学生理解该旋律与欧洲音乐风格特点的联系。

应启发学生从调式、音阶、旋法、节奏等方面来分析音乐艺术的特点。

教学过程:1、教师用语言引入本课的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红河谷》。

2、教师范唱,或听录音、CD,或看录象、VCD,引起学生对歌曲《红河谷》的兴趣。

3、边听录音边哼唱第一段。

哼唱二三遍后进行乐谱分析。

如果学生的音乐基础较好,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分析。

(1)调式、调性、音阶(大调式,F 大调,自然大调音阶);(2)节奏、节拍特点(四四拍子,弱起、切分音);(3)曲式、句式(单乐段,四句体);(4)旋律进行特点(见本单元第四部分(三)之1的旋律进行线条分析);(5)词曲关系、感情特点。

4、再哼唱一二遍,唱熟,初步背唱。

5、欣赏合唱曲《红河谷》,与歌曲《红河谷》进行比较;启发学生理解合唱与齐唱的不同:(1)利用声部的穿插、衬托,增添变化,增强厚度,丰富表现力。

(2)通过调式转换,丰富音乐色彩。

6、如果时间允许,可再欣赏手风琴《列·布朗底》,启发学生将它与《红河谷》联系在一起,初步理解欧洲移民后裔音乐与欧洲音乐的血缘关系,及其音乐特点。

(第2课时)教学内容:因纽特人《歌唱伙伴》、印第安人《仪式歌》、美国的非洲黑人《波底·斯拉宾和弗拉德弗德》。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红河谷

人音版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红河谷

红河谷一.教课目的1.感情态度价值观:感觉合唱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合唱的兴趣,培育学生集体协作的精神。

2、过程与方法:能踊跃参加倾听、演唱、研究、合作、表现等音乐活动。

3、知识与技术:能以二部合唱形式,用中等的速度、缓和呼吸、整体一致的声音正确表达歌曲的感情。

二.学情剖析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六年半的音乐学习,已初步具备音乐感觉与鉴赏能力,也累积了有关演唱、演奏、表演等有关经验。

这首歌曲简单易学,特别是全曲只有八度音域,曲调又多在中音区进行。

学起来较简单,可是歌曲分两声部,在一节让学生娴熟掌握合唱,教师在两声部教课中会有一些困难,因此在教课过程中教师要采纳有效的方法来训练,使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并注意在合唱中的演唱方法。

三.要点难点要点:可以用圆润的声音正确地演唱。

难点:正确起唱并掌握歌曲节奏。

四.教课活动活动 1【导入】《红河谷》第一课时(一)倾听导入先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

播放《红河谷》,问:你听到过这首歌曲吗?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导入课题。

活动 2【讲解】(二)新授1.初步倾听歌曲《红河谷》学生仔细倾听,思虑说一说歌词描绘了什么?师总结:这是一首加拿大民歌,流传于加拿大以及北美洲红河一带,红河因河水中含有红褐色的土而得名,整首歌曲表现了移居北美洲红河一带的人民经过勤劳奋动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

2、再次倾听歌曲,思虑:歌曲表现的情绪如何?这首歌曲是什么拍子?4/4 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旋律进行是安稳的仍是跳跃的?表现的情绪是高兴开朗的仍是优美抒怀的?3、发声练习4、学唱第一声部曲谱,学生用LU 模唱师:最后一拍是弱拍,这首歌曲第一小节只有一拍,在小节线的左边也就是最后一拍,而最后一小节有三拍,首尾相加是一个完整小节,这叫弱起小节。

注意弱起小节和切分节奏的唱法。

5、填词演唱把歌词加入到旋律中,随着钢琴伴奏来演唱歌曲。

指引学生纠正咬字问题,并用圆润的声音正确的演唱。

6、再次倾听歌曲(1)给歌曲标出呼吸记号(2)训练学生掌握正确的歌唱呼吸方法。

人音版《红河谷》教案

人音版《红河谷》教案

人音版《红河谷》教案《人音版《红河谷》教案》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红河谷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教唱歌曲,启发学生用圆润、连贯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提高其正确理解歌曲内容及恰当表达歌曲情感的能力。

2、提高学生在演奏歌曲中表达情感的能力,并启发注意做到声部间的均衡和统一,教育学生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这一目标。

3、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与同伴分享活动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重点:合唱的声部均衡。

难点:音乐中4的流畅吹奏以及两声部的音准、音色和音量的均衡。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看,图片中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水面很平静,我们用一个母音(WU)表达一下平静的画面和平静的心情。

尽量让自己声音饱满,充分准备好:2加大难度:现在有音的高低了。

练习两声部的和声。

3、师:考验你们的时刻来了,加入一点节奏,变成了一句音乐。

二、介绍新歌。

师:这两句旋律来自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红河谷》,这是一首流传于北美洲红河一带的民歌,具有加拿大民歌的特点,同事又带有美国北方民歌的某些风格特点,在加拿大南部很流行,因而加拿大人认为它是一首加拿大的民歌。

我们的教材也默认这是一首加拿大民歌。

2、播放音乐,欣赏的同时思考:歌曲的旋律进行是平稳的还是跳跃的?歌曲的情绪怎么样?歌曲描绘什么?答:平稳。

表现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

3、请同学用用一句话来描绘歌曲。

师:表现了移居于北美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乡,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人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回顾了人民艰苦创业的经历,第二段歌词展望了美好幸福的生活前景。

三、歌曲学唱1、首先我们来唱一唱第一声部。

(1)注意节奏,音准。

(2)观察一下这四句有一个共同的节奏特点,是什么?(弱起)这首歌曲是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怎样的?我们应该怎么唱?第二次唱。

(3)同学们能否标出呼吸记号?分别标在哪里?尾音落在哪个音上?像这种主音是1的称为大调音阶,简称大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美洲乐声
第1课时红河谷
课型:唱歌课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第十四册第四单元《美洲乐声》这一主题中的一首必唱歌曲。

《红河谷》是一首加拿大民歌。

反映了17世纪,来自英国的移民开发北美的情景。

表现了北方红河一带的人民,在这开垦荒地建设自己的家园,建设城市。

并通过人民的艰苦劳动,把一片片荒地变成美好的家园。

歌曲为G大调,4/4拍,弱拍起的节奏性贯穿全曲。

单乐段结构,歌曲旋律优美,具有舒展、述说的特色。

学情分析
歌曲简单易学,特别是全曲只有八度音域,曲调又多在中音区进行。

学起来叫容易,但是歌曲分两声部,低声部旋律有四五跳进,学生不容易掌握。

教师在两声部教学中会有一些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训练,使学生掌握二声部旋律,并注意在合唱中的演唱方法。

课前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红河谷》,指导学生能用自然饱满舒展的音色演唱歌曲。

2.通过学唱二声部,感受合唱中音乐的艺术魅力,体验合唱的和谐之美。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红河谷》
教学难点
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看,我在画的是什么?(师板书枫叶,生:枫叶)真棒,一眼就认出来了。

再看,这又是什么?(师板书国旗,生:……)对了,同学们的知
识面很丰富,这是加拿大国旗。

国旗的中央,是一片枫叶。

(播放PPT)在加拿大境内,有许多枫树,到了秋天,深红的,橘黄的,挂了满树、铺了满地,煞是好看。

加拿大国旗上的枫叶,足以表达加拿大人对枫树的喜爱。

枫树是加拿大的国树,而加拿大也有着枫树之国的美誉。

今天,我就要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加拿大,学唱一首加拿大民歌——《红河谷》
二、新课教学
(一)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各音乐要素的特点
1、师:请同学们在听完以后告诉我,歌曲在情绪、速度、节拍、节奏、音高等音乐要素上有什么特点?(PPT出示单声部谱例、师自弹自唱)(情绪:优美的、抒情地、舒展地
速度:中速
音高:适中、1个八度)
2、弱起小节
师:歌曲还有什么特点?(稍顿,提示)歌曲是几几拍?(4/4、板书x x x x |)4/4拍的强弱规律是什么?(板书:强、弱、次强、弱)那这首歌曲开头部分是从强拍开始还是从弱拍开始呢?(弱拍)
一般来说,歌曲多数是从强拍开始的,但也有部分歌曲是从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像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红河谷》。

这种从弱拍或次强拍开始的小节就叫做弱起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而弱起小节的歌(乐)曲的最后结束小节也往往是不完全的,首尾相加其拍数正好相当于一个完全小节。

(带着学生数一数验证)
(二)再听歌曲,找出有几个乐句,标记出换气点。

1、找出乐句
师:接下来我们再听歌曲,找出歌曲有几个乐句。

伸出你们的右手(师示范),每找到一句就请大家伸出一个手指示意我。

我们一起来。

(听歌曲)
师:找到了几句?(4句?8句?)我们再听歌曲的验证一下。

(听歌曲)
2、找出换气点
师:我们已经找出了歌曲有4个乐句,那我们演唱时应该什么地方换气呢?(每一个乐句结束后)对了,每一个乐句结束后,快速地换气。

3、呼吸练习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我们练习练习:快吸、慢呼。

注意我的手势。

(三)学唱歌曲
1、发声练习、用“lu”跟钢琴哼唱旋律
师:现在,请大家用“lu”轻声地跟着钢琴哼唱旋律,唱的过程中,注意:姿势、呼吸、音准和节奏。

(1)完整哼唱
(2)视情况纠正
师:你们觉得哪一句特别难吗?……
我觉得弱起小节开始得很犹豫,不干脆。

歌曲从第几拍开始的?(第4拍)准备:1、2、3(手势)(生唱)
我还觉得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衔接的地方,从4到低音6的部分,做得不是很好,我们单独练习……
说最后一个我觉得做得不好的地方之前,我想请同学们对比:我的两种演唱,哪一种更好听?(师对比连贯与不连贯,生答:第二种)为什么?(更连贯)对了,让我们用连贯的气息和语气完整的哼唱一次旋律。

2、学唱歌词
师:同学们对旋律已经非常熟悉了,现在我们带上歌词跟着钢琴演唱歌曲。

(关注弱起、音准、节奏、情绪表达)
3、歌曲处理
师:同学们都唱得非常投入,通过欣赏和演唱,你们感受到了歌曲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了吗?
(生答)
师:对了,《红河谷》主要表现了移民北方红河一带的居民在这里垦荒种地、建设家园、发展城市,最终将野牛出没的荒原变成了人们生活的家园。

既表现了劳动人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现在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情感,完整的演唱歌曲。

(跟钢琴演唱)
(四)二声部学习
1、合唱要求
师:同学们看看,这一个谱例和刚才的谱例有什么不同?(生……)对了,多了一个声部,用了一个大括号把两个声部连起来了。

这是一个二声部演唱的谱例。

演唱二声部歌曲的时候要求大家做到两个声部在声音上的统一。

我们来试试看。

2、学唱二声部旋律
师:观察谱例:二声部有什么特点?(提示:哼唱、范唱)
分2组:跟指挥练习。

(1)分组、交换
(2)要求:轻声唱、注意看指挥
(五)创编——加入伴奏:串铃
1、分3组
第一组:串铃
第二组:演唱第一声部
第三组:演唱第二声部
先由第一、二组演唱第一声部、配合串铃练习,再加入第二声部,再分3组配合演唱演奏
2、创编
师:同学们有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加入串铃伴奏呢?
(生……)
三、小结、结束全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感受了加拿大名额的优美,也初步体验了二声部歌曲的演唱。

最后,让我们在优美的《红河谷》的歌声中结束今天的学习。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