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当代版画的民族性文化特征与构建研究
贵州苗族传统文化中的设计元素发掘与利用研究
贵州苗族传统文化中的设计元素发掘与利用研究贵州苗族是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统文化。
苗族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设计元素,表现出苗族人民的智慧和生活方式。
本文将探讨贵州苗族传统文化中的设计元素的发掘与利用,并阐述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一、背景介绍苗族是中国的独特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云南、湖南、广西等地。
苗族人民崇尚自然、勤劳朴实,他们以种植水稻为主要生活方式,同时还具有丰富的手工艺技能,如织布、刺绣、纺织等。
苗族人民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设计元素,这些元素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理解和艺术表达的形式。
1. 动植物纹饰:苗族人民生活在山区,周围环境资源丰富,所以动植物对于他们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苗族人民常常将动植物纹饰运用到衣物、建筑、器皿等方面,展现出他们对自然生态的尊重和崇拜。
2. 几何图案:苗族人民善于观察自然,将自然界的形式转化为简洁的几何图案。
这些几何图案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审美观念,还具有某种神秘的象征意义。
3. 形态结构:苗族人民独特的建筑形态结构和工艺制作方式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苗族建筑采用木材、竹子等天然材料进行搭建,并遵循一定的构造原理,体现了苗族人民对建筑美学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感悟。
苗族传统文化中的设计元素具有丰富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在现代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
1. 服装设计:苗族的传统服饰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纹饰,这些纹饰可以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进行借鉴和创新。
设计师可以将苗族传统纹饰融入到现代服装中,使其更具魅力和艺术感。
2. 家居装饰:苗族传统建筑和工艺品制作具有丰富的设计元素,可以应用于现代家居装饰中。
设计师可以运用苗族的建筑形态结构和工艺制作方式,打造独特的家居风格,展现个性和品味。
3. 图案设计:苗族传统文化中的动植物纹饰和几何图案都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可以应用于现代图案设计中。
设计师可以将苗族的图案元素融入到产品设计中,为产品注入文化内涵,提升其艺术价值。
表现与立场——试谈版画的“当代性”
仓作 营造 出种种美好 , 使作 品在 内在 , 外在都在新 的层面上更
进一 步 。创 作 作 品 具 有 当 代性 与 时代 性 并 存 的作 品是 我 们 努 力的 目标 。
传统的延伸发展 。 其次在“ 四” 五 运动 以后 , 西方艺术思潮进入
中国, 使得 中国版画迅速加深 了表现力 , 立了牢固的现实主 建
对于版画而言 , 它的表现形式是独一无二的 , 如黑 白木刻 的强烈 对 比, 铜版 画的细腻精致 、 网版 画的色泽鲜艳 、 丝 综合 版 画表现丰富等特点 ,这些在使用 特有技术层面上 的艺术表 达方式 ,往往被版画家们用作心手相应 的独特思维来 区别于
在表现上 国际化的同时 ,也 注重对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
化心理更新创作理念 , 是创作更具有时代及民族特色 。 开放的 文化精神还应关注社会现实中大众 的心态 , 也包括 自己 , 以人
性 , 道 , 良为 尺 度 , 找 挖 掘 人 们 内心 点 滴 的美 好 , 自身 人 善 寻 用
具有社会意义。在当代版 画的创作表现上 , 已从 19 9 0年代前 美的规律 , 产生新 的意境 , 取长补短 , 广泛的借鉴 , 以开放的文 的泛政治化表达 , 逐步转 向版 画本体语 言的研究与探索 。
2 o . o 5
西方现代艺术 的创作原则并不适 用于我国,更 多是其含有的
2 1 年 8月 00
AU 201 a. 0
文 海 艺 苑
L TE RA R Y G A L I LER Y
表现 与 立场
试谈版画的“ 当代性 ”
薛珊珊
( 南民族 大学 , 西 四川 成都 604 ) 10 1
摘 要: 在表现上国际化的 同时 , 注重对 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的开掘 ; 立场上则是要放弃狭 隘的正式 也 在
边缘的力量_当代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评述
此外,2010年,贵州少数民族作家龙志毅、伍略、苏 晓星、滕树嵩、潘俊龄、弋良俊、汛河、石定、禄琴、罗 莲、杨启刚、完班代摆、潘国会、孟学祥、杨打铁、赵朝 龙、郑吉平、任菊生、罗国凡等23人的作品分别入选《新中 国成立60周年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6卷20册)各卷本, 集中代表了贵州老中青少数民族作家阵容。2011年,贵州的 伍略、罗吉万、肖勤、任菊生、禄琴、杨启刚、石尚竹、完 班代摆、王华9位老中青三代少数民族作家、诗人的作品入 选《〈民族文学〉30周年精品选》丛书。同一年,王华、 梦亦非、肖勤、杨启刚、徐必常、末未、陈德根、屯牛、弦 河、非飞马、杨代富、伍秋明、罗漠、杨村、李天斌、向笔 群16位新一代少数民族诗人、作家、评论家入选《少数民族 文学2011年度选》丛书。今年,谭良洲(侗族)的长篇小说 《歌师》、潘国会(水族)的长篇小说《乡间往事》、王华 (仡佬族)的长篇小说《家园》、丰非(布依族)的长篇小 说《山水情韵》、袁仁琮(侗族)的长篇小说《庄周》、石 玉锡(侗族)的长篇小说《竹影》、赵朝龙(苗族)的中短 篇小说《赵朝龙小说选》、韦昌国(布依族)的中短篇小说 《城市灯光》、郑吉平(白族)的中短篇小说《最后一块 田》、肖勤(仡佬族)的中短篇小说《丹砂》、徐必常(土 家族)的诗集《朴素的吟唱》、魏荣钊(土家族)的散文 集《遭遇北盘江》、安元奎(土家族)的散文《远山的歌 谣》、杨曦(侗族)的散文集《寻找侗族大歌》等作品还入 围第十届“骏马奖”评选名单,年内将角逐出最终获奖名 单,相信贵州少数民族作家又将有新的斩获。
对中国当代版画艺术的理解和思考
对中国当代版画艺术的理解和思考
李馨
【期刊名称】《美与时代(中旬刊)·美术学刊》
【年(卷),期】2013(000)007
【摘要】中国当代版画在中国深厚的文化背景下,在西方现代艺术的冲击影响下,创作者有了新的思想,从局限、狭隘性中跳出来,在现代技法、工具、材料上进行了探索和创新,让我们看到了版画发展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但是在当代版画艺术创作观念改变的同时,我们应该把创作方向更多地关注在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层面的拓展上,不断深入对版画本体语言的研究,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和现代科技有机结合,创作出赋予文化和精神内涵的具有独特魅力的艺术作品,开创中国当代版画的新境界。
【总页数】2页(P70-71)
【作者】李馨
【作者单位】太原幼儿师范学校美术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对中国当代版画艺术发展的分析 [J], 狄彬彬
2.对中国当代版画的思考 [J], 陈光勇
3.对中国当代版画介入社会的再思考 [J], 郝斌;
4.我国当代版画艺术的色彩语言解析 [J], 刘红亮;
5."前进中的版画艺术
——纪念新兴木刻运动90周年中国现当代版画作品展"开幕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当代版画中中国精神
中国当代版画中的中国精神探析摘要:版画一直是我国传统美术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美术领域的国际化融合趋势,我国的版画创作也在积极与国际接轨。
但是,我们要认识到民族特色与传统精神在当代版画创作中的重要性,不能够为了适应国际潮流而迷失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内涵。
本文立足于我国的版画发展实际,对当代版画创作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希望版画创作者能够重视传统文化,并在今后的版画创作中对传统文化精神进行挖掘和再创造。
关键词:版画;精神;应用中图分类号:j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84-01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精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立性,并在各种文化艺术领域得到积极的体现。
艺术创作者都应重视中国精神在各种艺术创作中的具体表现,以及通过艺术手段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神韵。
同样,在当代的版画创作中也应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挖掘和应用,这对于继承优良文化艺术传统,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艺术体系都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精神与当代版画创作结合的文化意义随着国际交流的不断深入,中西艺术手段和艺术表现的不断融合,我国传统的文化艺术领域吸取了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水平的艺术创作理念,为我国的各项文化艺术发展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这种文化交融背景下,我国的各种文化艺术在积极引进国际创作理念的同时,却也在逐渐丢失着我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导致我国的艺术发展纷繁复杂,不伦不类,没有属于自己民族品格和精神特征的艺术作品,版画领域也是如此。
终归传统版画有其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在艺术理论与创作技法上也独具特色,我们的版画创作者不能单纯为了向国际水准靠拢,而丧失属于自己民族特色和中国精神的艺术创作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版画的创作具有很大促进作用,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内容丰富,集中代表了我国数千年来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精髓,能够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具有独立的民族特色和民族个性。
贵州蜡染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解析
贵州蜡染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解析The Analysis on Guizhou Batik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Abstract:Batik dyeing has a long history in Guizhou Province.It is an art treasure that integrates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folk art and one of China’s importa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Its beautiful patterns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 in folk art.Analyzing its art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batik technique and content.Key words:Guizhou batik;style;cultural connotation 蜡染又称“蜡缬”,是一种古老的以蜡为防染材料的手工印染技艺。
“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丝绸印染技术的重大进步。
从考古发现可知,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最早出现蜡染的地区,蜡染工艺世代相传,流行甚广,是当地妇女最具传统性的生产活动和艺术创作。
如今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蜡染制作方法和使用习俗,有着鲜明的地域风格特点。
本文试以贵州蜡染为例,分析贵州不同地区主要的蜡染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以期有助于传统蜡染技术和内涵的传承与发展。
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侗族大歌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探索
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贵州侗族大歌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探索贵州侗族大歌是人类民族艺术的奇葩,是侗族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
早在1986年9月,应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的邀请,贵州侗族大歌队赴巴黎演出。
这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的演唱,立时受到法国各界和广大听众的赞扬。
法国《世界报》评贵州侗族大歌“音乐精练优雅,可与意大利歌剧相媲美”。
2022年11月,贵州侗族大歌因其重要文化价值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再次引发了世界对这一艺术瑰宝的关注。
现实生活中,侗族的孩子从小就开始学歌,父母言传身教,歌师逐村传歌,乡民在鼓楼里唱歌议事。
“饭不吃肚肠叫,歌不唱心烦恼”。
在侗乡,唱歌与吃饭同样重要,唱歌成为侗家人生活里重要的组成部分。
因为这样的生活环境基础,侗族才创造出了“天籁之音”——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中不管是千百人一起合唱声音高耸入云,还是三五人低声浅吟,站在歌者面前,看着歌者忘我的唱歌神情,听着或高或低的曲调,这“天籁之音”一样的和音,充满了点线面的画面感,直通心灵,把人带到悠远古老的世界。
这样动人心的美景,产生了艺术灵感。
笔者从开始了解到深入研究背后的历史渊源,文化含义,再到用心绘制这样题材的工笔人物画。
几年的探索积累,笔者以贵州侗族大歌为题材的中国工笔人物画已经取得初步成果,本文是结合笔者的创作实践,通过分析,归纳而产生的阶段性理论成果,期望能够为以贵州侗族大歌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一、以侗族大歌为题材的工笔人物画创作元素(一)歌者质朴天然的形象在开始对侗族大歌进行描绘时,其中歌者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留存的是其整体印象,就像西方人眼中的东方人具有的黄皮肤、扁平面孔和单眼皮小眼睛的共性。
侗族因为生活地域族群关系,大致相同的生活习惯,类似的服饰特点,整个民族也会呈现出一种整体印象。
在作品创作过程中,这就需要保持这种感受,创造出她们最具有代表性的形象特征。
她们多数有圆额头,宽鼻头,鼻梁普遍不高,眼窝较深,嘴唇略厚,整体上呈现一种跟汉族相区别的憨厚纯真的独特美。
版画艺术内涵及发展研究
版画艺术内涵及发展研究【摘要】版画艺术是一种古老而有价值的艺术形式,在艺术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本文通过对版画艺术内涵及发展的研究,探讨了传统版画艺术的特点、现代版画艺术的发展、数字版画技术的兴起、以及版画艺术与当代艺术的关系等内容。
版画艺术在当代文化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在与当代艺术的融合中展现出独特魅力。
本文还对版画艺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呼吁对版画艺术的重视与保护,以确保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传承与发展。
通过对版画艺术内涵及发展的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形式,同时也为其在当代艺术领域中的发展提供参考与支持。
【关键词】版画艺术、内涵、发展、传统版画、现代版画、数字版画、当代艺术、文化、未来发展、重视、保护1. 引言1.1 版画艺术内涵及发展研究的重要性版画艺术内涵及发展研究的重要性在于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历史价值,是探讨艺术发展脉络和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版画艺术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技术特点以及艺术家的创作理念,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当代艺术创作的方向和趋势。
版画艺术的发展研究也可以启示我们对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与创新,促进版画艺术在当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
1.2 历史背景版画艺术源远流长,起源于中国唐代的木刻书画。
随着时间的推移,版画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在历史背景下,版画艺术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
在古代,版画被广泛应用于印刷书籍和绘画作品的复制。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版画艺术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推广和发展。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版画艺术达到了新的高度。
艺术家们通过版画作品,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对人类情感的探索。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版画艺术持续吸引着众多艺术家和爱好者的关注。
版画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历史文化的遗产和精神,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为版画艺术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0年总目录
㊀㊀㊀2020年总目录«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0年总目录第一期名家访谈01㊀迈向龙门石窟与中原美术考古研究新高度宫大中教授访谈韦昊昱ꎬ宫大中艺术传播08㊀华托与布歇的中国风绘画王才勇18㊀禅宗美学对美国战后艺术创作主题的影响李㊀阳23㊀«七子之歌 澳门»主题歌曲的文本传播分析王㊀潇 电影理论 专题(学术主持人:龚艳)29㊀电影作品的审美召唤系统述描王志敏37㊀从 赋比兴电影理论 的建构经验到 易电影理论 的创建刘成汉44㊀迁电影:亟待重视的一种中国电影民族化类型林㊀筠戏曲专题(学术主持人:张婷婷)51㊀乾嘉戏曲中的南明忠臣再现:瞿式耜与«鹤归来»陈亮亮61㊀扬高戏声腔考及其活态传承兼谈乡村振兴战略下稀有剧种的保护路径刘㊀恒68㊀山东文人叶承宗杂剧评点考论张玉梅绘画与图像74㊀文人画中的肉身性特征匡景鹏82㊀元代少数民族画家群体研究刘㊀凯91㊀祝寿图像的文化艺术价值程波涛舞蹈学100㊀反思田野中的 非遗 舞蹈传承人以翼城花鼓为研究个案许晓云105㊀贵州彝族铃铛舞的艺术特征与文化传承研究吴㊀舒第二期名家访谈01㊀贵州民族文化 集成 工作的回顾与反思王立志研究员访谈余顺顺ꎬ王立志艺术理论12㊀解开美与艺术在概念上的捆绑李永胜傩戏专题(学术主持人:刘祯)18㊀多民族视角下的中国傩文化李祥林27㊀道教文化融入香童戏之管见倪开升37㊀东岳文化与巫傩和儒道袁志鸿45㊀试论东岳信仰对梅山巫傩体系的庇护作用以新化东岳庙的 庙中庙 为个案李新吾52㊀ 胡公信仰 仪式音声的传播与衍变以纸媒为中心(1885 1948)林莉君 电影理论 研究专题(学术主持人:龚艳)62㊀犹在镜中:自我反射式纪录片对真实的构建与反思莫常红69㊀异托邦空间规划与文化主题变奏论影像再媒介化的两个基本问题赵㊀斌ꎬ张娟娟74㊀活动影像对原初交流体验的救赎卢卡奇早期电影理论研究徐亚萍图像与文化82㊀女娲图像的历史演变及当代建构唐㊀睿92㊀伊朗 四十柱宫 音乐图像研究胡㊀啸101㊀卡哈尔脑神经解剖图像的艺术特征研究崔之进ꎬ叶宇涵6012020年总目录㊀㊀㊀第三期刘纲纪艺术-美学思想 纪念专题(学术主持人:李松)01㊀美学人生刘纲纪先生访谈姜修翔ꎬ刘纲纪06㊀刘纲纪对中国当代美学的独特贡献张玉能18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论刘纲纪的实践本体论石长平亚洲电影 研究专题(学术主持人:龚艳)24㊀移植与改写:韩国犯罪片在华翻拍现象研究张㊀燕ꎬ李楚芃31㊀马来西亚多语种电影的主流院线生态现状王昌松36㊀从«无所不能»和«一个母亲的复仇»看印式英雄之旅徐㊀辉41㊀日本恐怖电影中怨灵的身份与行为研究李旺芝音乐与舞蹈学46㊀从弗德雷 阿斯泰尔到抖音网红好莱坞歌舞片的符码转喻对跨媒介舞蹈影像建构的意义张㊀阳54㊀现代民族国家视域中的国乐建构对刘天华国乐改进思想与实践的考察叶洁纯敦煌专题62㊀敦煌行僧取经伏虎图像志研究周晓萍71㊀莫高窟285窟«五百强盗成佛故事画»中的艺术简化马㊀莉78㊀莫高窟交脚弥勒造像的考察以北凉时期为中心庞跃雷图像与文化87㊀比德观念中的审美与自然以梅花意象为例徐贤如95㊀基于贵州布依族枫香印染传统功用的现代创新应用研究张㊀超ꎬ冯㊀坤图书评论99㊀重生之路读汪小洋«中国墓室壁画史论»杨爱国102㊀ 重生 与不朽汪小洋«中国墓室壁画史论»读后朱存明106㊀墓室壁画:封闭空间中的幻像狂欢兼论«中国墓室壁画史论»的审美之维周晓燕第四期梅兰芳研究专题(学术主持人:张婷婷)01㊀ 梅兰芳表演艺术体系 说的是与非郑传寅20㊀梅兰芳的艺术追求与镜鉴意义赵兴勤25㊀论梅党创作的梅兰芳演出剧本的探索俞丽伟克拉考尔研究专题(学术主持人:龚艳)34㊀ 作用于皮肤和头发 :克拉考尔的«电影理论»和1940年的 马赛笔记米利亚姆 汉森/文ꎬ安㊀爽/译50㊀克拉考尔的 羊皮书米利亚姆 汉森对«电影理论»的阐发安㊀爽59㊀赛博格女孩与福特治理术黄金二十年代 的克拉考尔(1924 1933)徐亚萍民族音乐学73㊀中㊁老瑶族婚俗乐舞的风格与形态描述赵书峰域外视角89㊀鹰纹中的隐文:早期销美外销瓷 鹰 纹图案探微吴平贞96㊀美国综合性大学艺术类专业本科招生模式研究王㊀伟ꎬ朱鹏云本土艺术101㊀西南少数民族电影的叙事身份嬗变探究袁㊀源106㊀贵州当代版画创作与公众审美李玉端ꎬ梁练方701㊀㊀㊀2020年总目录第五期名家专栏01㊀我与艺术史研究李心峰08㊀李心峰艺术史研究概观颜景旺艺术理论16㊀影视剧艺术与文学之间的关联姜耕玉21㊀ 艺术区 的称谓与类型分析以北京地区为例秦㊀竩傩戏专题(学术主持人:刘祯)27㊀蒙古村落傩仪戏剧 呼图克沁一个意义的象征体系董㊀波39㊀福州九案泰山信仰与城市 大傩 张㊀帆47㊀池州傩逐疫事象研究檀新建电影收藏与策展 专题(学术主持人:龚艳)57㊀收藏㊁修复与策展石川教授访谈录石㊀川ꎬ龚㊀艳ꎬ张隽隽64㊀纪录与收藏上海音像资料馆龚伟强先生访谈龚伟强ꎬ龚㊀艳ꎬ张隽隽70㊀电影策展:实践与经验北京国际电影节策展人沙丹访谈沙㊀丹ꎬ姜㊀贞图像与文化77㊀南朝石墓门图像组配探究以南京栖霞区灵山大浦塘村南朝墓石墓门为例李海磊85㊀旅行的图像:«译文»中的插图与乡土公共性建构冯㊀波艺术人类学94㊀手工艺与民族文化复兴方李莉民族文化复兴观刍议谢旭斌ꎬ赵倩巍102㊀贵州少数民族音乐中的特殊节拍徐小明第六期舞蹈专稿01㊀中国舞蹈精神的探索从戴爱莲的 边疆舞 实践谈起邓佑玲ꎬ黄际影艺术史论07㊀西方古代艺术理论中的智识传统从柏拉图到黑格尔孙晓霞16㊀西方艺术史的 转向 与 危机20世纪30-70年代的艺术社会史戴㊀丹傩戏专题(学术主持人:刘祯)26㊀明清时期中原地区应对瘟疫民俗活动考述杨志敏35㊀傩坛里的道教元素以临武油湾村 狮子愿傩 为例李跃忠41㊀南乐目连戏在时代语境下的发展与嬗变范㊀静电影专题(学术主持人:龚艳)47㊀新疆本土电影中的民俗吴玉霞54㊀强力的缓慢:试论缓慢电影和国产艺术片的诗意哲思刘思成61㊀电影中的疫情㊁秩序与共同体徐进毅ꎬ段运冬艺术人类学(学术主持人:安丽哲)66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视野下的艺术人类学理论汪㊀欣72㊀民族造型艺术对现代设计的文化认同的构建周逸煊ꎬ金兑玩78㊀ 汉服 的概念内涵与汉服体系的建构路径杨㊀娜88㊀魅惑的技术:人类学视域中传统木版年画的艺术性研究荣树云民族音乐学96㊀涪陵龚氏家族道场施食科仪音乐民族志研究胡晓东ꎬ韦仁忠801。
对当代中国版画的思考
1 版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从总体上说 . 中国版画艺术在历史上经历 了三次高潮 : 第一次 . 是中国唐代木 刻雕版 的发展 印刷业发展迅速推 动了版 画艺术 的发展 .印刷业 实质上是利用木刻复数性 的特点得 以发展 . 而 木刻画也利用印刷业的需求 和发展壮大 了 自己 现在世界所公认最早 的一 幅木刻 版画是唐代举世 闻名 的“ 成通” 本《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 》 卷 首 图. 根据题记 . 作于公元 8 6 8年 . 该 画已达到相 当高 的水平 。这一时 代 的作 品大多古朴俊秀 . 奏刀有 神 . 内容题材 以宗教经卷为主。 第二 次 . 是2 0 世纪 3 0 年代 . 鲁迅先生将欧 洲创作性版画艺术 引 到中国 自 1 9 3 1 年鲁迅先生在上海创办“ 新木刻讲 习会 ” 开始 . 新版画 艺术在 中国迅速发展起来 此时 . 版画艺术适应 了国内革命 形势的发
展, 作 品具斗性 。新版 画艺术 从
它诞生那天起 . 便和 中华民族的解 放事业 和广大人 民群众 的命 运紧密 地结合 了起来 .它是中国革命 文艺 的一个 重要组 成部分 .是 2 O 世纪 3 0 年代左冀美 术的主力军 版画家是以艺术家和革命 战士 的双重身 份 出现在历史舞 台上 . 在思想教育战线上 发挥 了巨大的作用 新兴版 画不仅 以传 统的木刻为基础 . 而且受到西方创 作版画的影 响. 它采用 现 实主义的创 作方法和 比较 写实的手法 . 以极 大的热情 . 表 现现实生 活。 由于木刻版画容易制作 . 也容易接受 . 特别是条件 比较艰苦 的环境 下. 这适合 了革命年代艰苦生活的背景 . 从 而蓬勃发展起来 。 第 三次 . 是新 中国成立 以后 . 社会需要各 种艺术人才 . 国家在文化 艺术发展方 面给予 了巨大的投人 . 新中国版画艺术正是在这种条件下 蓬勃发展 。 尤其是改革开放 以后 . 是新兴版画的转型时期。这个时期 , 随着我国民主政治进程 的加快和经济体制的改革 . 文化艺术事业呈现 出繁荣 的局 面 在“ 二为 ” 方 向和“ 双百” 方针的指导下 . 版画艺术广泛 吸引西方现代诸流派成果等外来艺术 .提倡革命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 形成了新 时期艺术创作 的基本格局
浅析中国当代版画的美学意蕴
浅析 中国 当代版 画的美 学意蕴
蔡 丽 福 建 省松 溪县 美术 馆
摘 要 :意 象 可 以说 是我 国 艺 术的 本 源 ,其展 现 出 了中 华 民族 文 化 气 质 与 美学 所 具 备 的 内在 蕴含 。随 着 时代 的不 断进 步 以及 社 会 体 系的 日益 完善 ,人 们 极 其 注 重 生 活 品 质 的提 升 。艺 术作 为人 们 忙碌 生 活 中的 一 种 休 闲选择 . 是 人 们 对繁 杂 生 活 环 境 的 逃 离 ,我 们 希 望 能 够在 艺术 的世 界 当 中对 自 己的 相 关 情 感 予 以 有 效 的 表 达 .以 此 来 对 自己的 情 绪 予 以 宣泄 ,而版 画作 为一 种 艺术 表 现 形 式 ,其 以 独 特 的 绘 画 形 式 为 人 们 留 下 了极 其 深 刻 的 印 象 基 于此 ,本 文 主要 谈 谈 中 国 当代 版 画 当 中的 美 学意 蕴 ,以供 参 考 。 关 键 词 :当代 版 画 美 学意 蕴
贵州仡佬族民居装饰艺术特色及其文化内涵探析
口
摘
要: 对 湖 北地 区的 老 河 口陈氏年 画 的
页 生 态 关学维度 的 解读 , 是 一种 用整 体式 的体验
诖
消 除传 统二 元对 立的 审 美方式 , 分 析 民间 美术
中敏 锐 的地 域生 态信 息 , 以期探 索 出的生 态审
报, 2 0 1 2 ( 2 ) . [ 3 ] 吴 正光 . 多姿 多彩 的仡 佬 族 民居 . / J 、 城镇建设 , 2 0 0 6 ( 2 ) . [ 4 ] 杨 大 禹. 传 统 民居 及 其 建 筑 文 化基 因 的传 承 . 南 方建 筑 , 2 0 1 1 ( 6 ) .
非物质文化遗产
ART EDUCATI oN R E SE A R C H
家族 的标 志 , 因此 , 从现存 的仡佬族 民居 图案 中, 可 以看到许 多以 鸟类作 为装饰 图案 的。在保 存至今 的清代 时期仡佬族 民居 中, 可 以看到在 许 多木雕 、 石雕 图案 中, 有许 多鸟类形状和 葫芦形状 , 可 见他们 对乌的 崇拜 。民居的木雕 窗花 和香 龛木雕 图案 中, 也有 不 同形状 的乌, 有 的像 鹰 , 表达 仡佬族人展翅 飞翔 , 共创 幸福 生活 的 美好 愿 望 ; 有 的和 石榴 在 一 起 , 表 达 主人 对 家庭 多子 多福 的愿
其关注 的题材 亦是一切具 有喜庆色 彩 的民间故 事和地 理 风俗 , 所 以常常 带有 明显且 浓 重 的地
仡佬 族人 常常把 生产 生活 的好 坏与幸 福是否 寄托于 祖先是 否保 佑。特别 是在祖先 的墓 葬上体现最为 明显 , 在现存 的许 多石
浅谈版画创作与贵州版画印象
浅谈版画创作与贵州版画印象中国的版画历史悠久深远,追溯历史现存中国最早的版画是在公元868年时期的唐朝,也就是举世闻名的咸通本《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卷首图。
但也有史学记载,四川成都唐墓出土的至德本版画,据估计比咸通本还要早约百年。
而在唐、五代时期的版画,在中国的西北和吴越等地都有发现作品,作品风格大多是古朴俊秀,奏刀有神,内容题材主要是以宗教经卷为主。
到宋元时期,出现的主要是佛教版画,这一时期的版画刻本章法上逐渐完善,体韵遒劲,一个新的景象是在经卷中开始出现山水景物图形。
北宋的汴京,南宋临安、绍兴、湖州、婺州等,成为各具特色的版刻中心。
宋元时期版画开始出现山水景物的题材,这得追溯到中国山水画的历史。
在魏晋时期、五代-北宋时期、元代这三个时期,可以说是山水画最具鲜明特色的时期。
魏晋时期人们崇拜鬼神,对神明的尊敬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并且渗透到生活的每个领域,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影响到山水画。
而到了五代,社会混乱,人们纷纷隐居山林,人们在山水画中寻找自己的理想家园,到北宋时期,这一时期的创作开始崇尚自然的真实。
所以在版画创作中,除了宗教外,出现山水景物的题材也实属正常。
一、贵州印象关于贵州山水风光、人文风情的作品比比皆是,用一首歌的歌词来形容贵州的美丽山水:“奇风异俗动魂魄,笙歌鼓舞入梦乡;拦路酒送客礼,让人沉醉欢畅。
”这一切使人痴迷、激扬、沉醉、欢畅。
而贵州这片土地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内涵与难以言表的意境美。
在这片高原的土地上成长的贵州版画家创作的版画作品,有雄浑、粗犷、古拙的阳刚壮美,又有绮丽、缜密、飘逸的阴柔秀美。
写实风与装饰风共存,具象性与抽象性并举;造型夸张而不流于怪诞,色彩华丽而不近于庸俗,构图充实而不陷于繁冗,想象丰富而不类乎玄虚。
版画历史沿袭至今,古今对比,现代版画史是现代人对生活的一种感悟与宣泄,没有任何约束和定式,一切尽在自然中,只将感情完美地呈现在画作中。
尤其是在情感驱动下的那种姿意挥洒,而营造出画面的肌理,画的激情,往往能使观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当代版画的现状
当代版画的现状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版画在210多年的发展进程中,1方面伴随着失落、痛苦、徘徊、挣扎、绝望、觉醒、自律与希望等种种心理历程,在观念转化、语境变易、视觉革命和本体建设上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版画创作明显呈现出艺术自律性;而另1方面却逐步滑向中国当代美术的边缘,这是1个不容回避的现实。
这其中固然有诸多客观因素,但最主要的还是版画自身的问题:其1,在大的时代变革与文化转型中,版画发展缺少创新的理论建设与严肃的批评介入,版画创作没有明确的艺术主张与精神导向;其2,版画家的身份意识过于单1,艺术视野相对狭隘,对版画制作技术细节过于迷恋,作品缺少内在的精神涵量;其3,版画学术活动组织方式较为落后,“版画展览的运作1直没有摆脱单1模式,艺术主张与学术定位比较模糊,缺少多样化的组织运作,”(1)而评奖中的“游戏”规则还遗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印记,这无疑降低了版画展览的学术标准与权威,难以引起艺术批评界的广泛关注与社会大众的兴趣;其4,有限的制作技术条件制约了版画向纵深发展。
与其他的绘画形式相比,版画对制作的技术要求较高,在版画的创作过程中有时技术占决定性因素,况且不同版种制作的工艺也不尽相同,所涉及的工具材料与设备繁多,因此,艺术家在熟悉版画的制作技术上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加之版画专业材料的匮乏和印刷设备的简陋,分散了版画家有限的精力,客观上也制约了版画的发展。
至此,构建新型的版画理念,明确中国当代版画的精神走向与文化定位,丰富和拓展先人所制定的版画规则以适应当代版画艺术发展,就显得10分迫切与必要。
版画理念的延伸与发展,须以艺术自律为原点,以独特的版画外显生态为基准,以当代社会主体精神与文化指向为参照,同时吸收其他艺术表现形式的长处,来建构当代版画的理论内核,丰富当代版画的艺术表现力,确立当代版画的内在精神品格与外显风貌。
当代版画应既有内在现实的人文观照,也有外部对传统表现语境的超越。
只有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产生具有当代品格的版画力作。
浅析木刻套色版画的艺术魅力
浅析木刻套色版画的艺术魅力作者:冯容来源:《艺术评鉴》2024年第10期【摘要】套色木刻是木刻版画的一种类型,它是在原有黑白木刻版画的基础上,加上多种颜色套色而制作。
朱世伟近年来的套色木刻艺术作品以戏曲表演为表达题材,立足于传统文化,在画面中用绝版套色木刻技法呈现内心世界,体验戏曲表达和客观存在的矛盾统一,因而人物和场景打破了现实的时空限制,穿插以花为代表的视觉符号,自由融合。
其作品技法精湛、表达角度独特、有较高的艺术品位。
贵州本土戏曲在朱世伟的版画中获得新的艺术呈现,作品体现出强烈的地域性、时代性、艺术性,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为中国当下版画创作走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参照。
【关键词】版画套色木刻正安马马灯傩戏繁花视觉语言中图分类号:J2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4)10-0051-06当今的艺术领域内,版画艺术是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的一种视觉艺术门类,它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它的艺术成熟是伴随着中国传统的印刷技术发展起来的,具有极高的文化内涵和传承价值。
自从鲁迅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引入中国以后,它在中国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设时期都在政治、文化及人们的生活日常中产生了重大作用,在当下的中国时代环境中有着非凡意义,在文化传承和艺术拓展上都有着特殊价值。
版画这一艺术样式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得以传播和拓展,在艺术表达的技术和理念上打破了西方艺术的“范式”要求,在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代凸显出特殊的艺术语言内涵。
画家们立足于自身的生存环境和地域文化,在版画创作表达和技术语言方面不断探索,形成多样化的版画样式和版画创作群体。
尤其是套色木刻版画,在技法日趋成熟、手法更加豐富的当代艺术家手中,仍然是最具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之一。
这种以多块色板套印而成的木刻艺术,按颜料种类的分法,分为油印套色木刻和水印套色木刻。
若从制作技法出发,则分为有骨套色、色块套色、有主版套色、无主版套色、绝版套色等五种木刻版画。
贵州水城农民画艺术特色研究
贵州水城农民画艺术特色研究
贵州水城农民画是贵州水城县长寨乡农民们自发组织起来,以一种朴素、自然的方式,通过绘画展示自身生活、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传统民间艺术的基础上,水城农民画创造性地借鉴了现代绘画艺术的技巧和风格,形成了较为独特的艺术风格。
水城农民画不仅依托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自然环境进行表现,而且还展现了农民们自己的艺术才能和创造力。
在画面中,常见的主题和形象有自然风景、人物、动物、建筑、意象等。
画面通常由具体而有生命感的线条和鲜艳明快的颜色组成。
同时,水城农民画也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和赞誉。
在近年来,贵州水城农民画已经逐渐迈向了国际舞台,成为国际艺术界的热点关注。
同时,在贵州地区更是受到人们的推崇和喜爱,被誉为“中国乡土艺术的一朵奇葩”。
贵州农民画的发展与传承问题
34艺术家The artists一、贵州农民画的发展状况贵州农民画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的“大跃进”时期,兴盛于20世纪80年代。
在这一时期,由于贵州省政府和各地政府对农民画的重视和扶持,农民画的创作者得到了绘画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培训,把颇具贵州少数民族特色的生活元素很好地融入了民间绘画中。
贵州农民画开始走出深山,为国人所知,在全国享有一定的声誉。
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初,贵州省有5个地方被文化部誉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它们分别是水城、大方、麻江、剑河和黄平[1]。
按照地域划分,贵州农民画主要集中在黔东南、毕节和六盘水三个地区。
此外,贵州省及地州市政府为鼓励农民画发展,也陆续确立了惠水县雅水镇、龙里县巴江乡、贵阳市新堡乡等十多个地方为农民画画乡。
从贵州农民画的发展状况来看,20世纪80年代末至2010年是它的鼎盛时期。
2010年后,农民画的发展日渐式微。
特别是最近几年,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至2010年,贵州农民画作品多次荣获省级、国家级美术奖项。
许多作品得到了国内外绘画专业人士和业余爱好者的好评。
贵州省政府资助开办农民画培训班,共培养出1000余名农民画家;贵州地区共有10000多件农民画作品参加国内外各地农民画展;2400多幅作品入选州级、省级、国家级及国际性展览,并荣获2个国际性奖项、100多个国家级奖项、600多个省级奖项、500多个州级奖项;贵州地区农民画家还多次到法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等地进行学术交流,农民画作品也分别赴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地进行展览,多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当地美术馆及私人收藏。
2010后,全省农民画创作者人数锐减,作品数量大幅度下降,而曾经被誉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的几个地区的农民画作品也陷入有价无市的窘境。
时至今日,贵州农民画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
二、贵州农民画的传承问题贵州农民画在21世纪以后由于自身的限制和其他原因,面临着许多挑战,也出现了严峻的传承问题。
版画艺术内涵及发展研究
版画艺术内涵及发展研究版画艺术是一种通过雕刻、凹版印刷、丝网印刷等方式制作的艺术形式,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发展历史。
本文将探讨版画艺术的内涵及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
一、版画艺术的内涵1. 艺术形式多样性版画艺术包括木刻、铜版画、丝网印刷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风格。
木刻版画以其简洁、朴素的风格而闻名,铜版画则以细腻的线条和浓烈的色彩而著称,丝网印刷则具有丰富的层次和色彩变化。
这些不同形式的版画艺术都展现了艺术家们对材料和技术的巧妙运用,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2. 艺术表现力版画艺术在表现形式上具有独特之处,它能够通过线条、色彩和质感来表达艺术家们的情感和想法。
木刻版画以其简约的线条和质朴的色彩,表现出了朴素而真挚的艺术感染力,铜版画则通过线条的精致和色彩的丰富,展现出了细腻而富有层次的艺术表现力,丝网印刷则以其色彩的变化和层次感,呈现出了丰富的表现力和艺术魅力。
3. 艺术传播与交流版画艺术具有较强的传播和交流性,它能够通过印刷品的方式被大量复制和传播。
这种传播与交流方式不仅使艺术品获得更广泛的观赏群体,也促进了不同地域和文化间的艺术交流和融合。
版画艺术不仅是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媒介。
二、版画艺术的发展状况1. 古代版画艺术古代版画艺术在不同地域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历程和表现形式。
中国的木刻版画在唐代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以《李白醉酒图》等作品为代表,表现出了古代中国的风采和艺术风格。
在欧洲,铜版画和木刻版画在中世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们被用来印刷书籍、宗教画等艺术品,为当时的艺术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近代版画艺术近代版画艺术在19世纪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各种新的版画艺术形式相继出现,并影响深远。
在中国,近代版画艺术得到了西方艺术形式的影响,出现了许多具有独特风格的版画作品,如齐白石的水印画、吕叔湘的木刻画等。
在西方,20世纪的版画艺术更是出现了多种崭新的形式,例如丝网印刷、素描版本等,代表人物有毕加索、米罗等。
探究当代民族美术教育发展中的挑战及思考
2021·05美术教育在当前物质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思想、精神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
针对民族文化瑰宝的民族美术来说,进行美术教育对于美术文化传承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但是,目前我国民族美术教育依然不够成熟,受多方面因素干扰,影响民族美术的继续发展。
基于此,本文以民族美术基本内涵以及特征为切入点,探究美术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对策,旨在进一步对优秀民族美术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
一、民族美术基本内涵及其特征民族美术是我国各个民族的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的总称,不同民族的民族美术都具有其特有的美学特征、美学内容和美学形式,是对该民族及其所在地区社会生活和风俗的反映[1]。
我国民族美术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但是始终保持着丰富的内涵和顽强的生命力,对于我国现代美术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民族美术在当代依然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因此我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民族美术专业,主要教育内容为美术造型基础、速写、白描、创作、民族装饰图案及表现手法、中国美术发展史、民族美术发展史、计算机绘图等,培养了许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和民族文化素质,熟练掌握民族美术基本知识,具备雕塑、绘画能力,从事民族美术作品收集、传承、发掘、整理与制作等专业工作的复合型人才,对我国民族美术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但是民族美术带有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导致民族美术在当代社会发展遭遇了许多的挑战。
当代美术教育呈现出娱乐化、商业化趋势,导致民族美术传承受到影响,不利于民族美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对美术教育内容的不断探索[2]。
二、当代民族美术发展中的主要挑战(一)当代美术教育中的科技影响民族美术是伴随着各个民族生产以及生活劳动而出现的,是各个民族意识形态及其生活环境的集中体现,以生动形象、艺术化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各民族的思想意识、民族文化以及价值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当代版画的民族性文化特征与构建研究作者:李西臣刘恩芹来源:《美与时代·美术学刊》2015年第08期摘要:全球化语境下,当代版画创作的民族性更加凸显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贵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和民间美术资源,从而为贵州当代版画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视觉图像资源、独特的艺术价值构建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艺术家不可多得的创作源泉。
对贵州当代版画的民族性文化特征与构建进行研究,可以为贵州当代版画提供价值梳理和人文构建,从而拓展贵州当代版画的语义边界,为贵州当代版画在当下的“突围”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当代版画;民族性;民间美术;文化特征;构建[基金项目:本文为2014年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项目编号:14ZC125)研究成果之一。
]贵州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其中有苗族、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
“贵州少数民族由于其独特的历史和地理位置,保留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世代相传。
”[1]这些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且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为贵州当代版画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基于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丰富的民间美术资源,贵州当代美术以其别样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呈现出了独具一格的创作面貌,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曾以“贵州美术现象”引起美术界的极大轰动。
纵观贵州当代版画艺术创作,它们大多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艺术特色,这种艺术特色使贵州当代版画在中国当代版画中独树一帜,在中国当代美术中异军突起并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贵州当代版画中,这种民族性文化特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呈现和构建的。
一、民族民间元素的撷取与语言转换在贵州当代版画创作中,艺术家善于从民族生活的经验和民间传统的实践中发掘艺术创作的源泉,如从民间戏剧、民间蜡染等民族民间文化中,不断提炼出鲜活的创作要素,并把它们转换为版画创作的独特语言,从而使作品呈现出民族性的特点,使版画画面散发出原始和朴素的韵味。
贵州重要的代表性版画艺术家董克俊先生的作品,是“淡化情节或消解情节,强化符号化的黑白语境产生的精神性表现力,取代直观生活现象的描写,让传统的民族民间资源在现代性中重组,促进图像转化创造精神性联想的视觉结果”[2]。
他的作品没有学院派的约束和限制,而更多的是艺术创作中的自由和率性,他从民族民间美术中汲取养分,把民族民间元素发挥得淋漓尽致,作品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文化特征。
如《牧童和牛》、《樱桃红了》、《山娃子和大白》等作品的造型古朴简率,色彩沉着而富有灵动性,使贵州山地简单生动的生活画面具有天籁一般的情韵。
他的《乌蒙山新集》、《无极》等木刻版画以线条、块面的交织穿插体现出一定的哲理和思辨。
而他作品的艺术价值也恰恰在于通过民族性文化特征与西方现代主义进行巧妙融合,撷取民族性的造型元素加以木刻语言的转换,形成了作品特有的造型和色彩等语言特征。
与董克俊不同,蒲国昌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可以说是科班出身,接受过严谨和系统的学院教育,拥有扎实的绘画基础。
但在对民族民间元素的撷取和语言转换方面,他的敏感性和对艺术语言的敏锐性却丝毫不亚于董克俊。
从他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版画和版刻作品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野性和张力、质朴和现代,以及民间艺术与西方现代艺术的碰撞,感受到艺术家生猛的创作激情。
而这恰恰是源于贵州本土民族文化的滋养和民间美术的浸润,正是这种滋养和浸润,成就了他个性化的艺术语言,使他的创作能够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
通过对董克俊和蒲国昌作品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却把贵州独特的民族性文化融入自己的艺术创作,但这种融入不是简单地把民族民间文化元素挪用到自己的作品中,更不是简单地拿来主义,而是通过其与版画本体艺术语言的融合与转换,并与西方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了版画创作的民族性文化特征,并构建出了更具个性和独特语言特征的作品。
二、多彩民族风情的眷恋与表现贵州“各民族在这块土地上生存和发展,不论是游牧民族、山地民族,还是稻作民族,都在对土地的开发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环境,并依托于这些环境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
[3]在贵州当代版画中饱含着艺术家对生养大地深厚的感情和对多彩民族风情真挚的热爱,这种感情和热爱使贵州当代版画散发出浓郁的民族色彩。
贵州是高原,是山地,对高原的敬意、山地的膜拜,以及对多彩民族风情的眷恋,成为艺术家在版画创作中的重要主题。
艺术家王建山的作品《璀璨的阳光》,曾获得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铜奖等多个奖项。
画面中少女身上鲜明的民族服饰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扑朔和变幻的光影,并成为画面美感的着力点,使作品独具民族性的魅力。
而作品《和煦春风》则运用单纯的黑白灰色调和点线面元素构成画面,摒弃完全写实性的描摹,使作品呈现出单纯的语言之美。
而李丰的作品则着力表现贵州独特的民族村寨,从另一个角度演绎本土民族风情。
如在《浮云积翠》、《山乡物语》、《天高云淡》等作品中,艺术家结合贵州本土的山石结构、独具审美特色的村寨等元素,营造出了中国古典山水画的意蕴。
邓广荣的版画《多彩·无声曲》以近乎线描的形式表现多彩的民族之美,画面中无论是民族服饰、民族风情还是民族文化,所呈现出的点线面之韵律美都是一种客观的无声的存在,是一种华美、高尚、凝练而有气度的美的赞歌。
贵州当代版画抒发着艺术家对生养大地强烈的情和对多彩民族生活真挚的爱,传达了艺术家对贵州多彩民族文化和生活的爱恋。
这种感情的赋予使作品蕴含着丰富的人性之美,并把贵州民族性文化的魅力通过版画进行演绎和传播,又从另一个角度构建出了贵州当代版画民族性的特点。
三、丰富民俗文化的融合与拓展民俗文化是劳动者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文化传承,使得贵州有着极为丰富的民俗文化和多彩的民俗生活,艺术家以独特的生活感受和艺术体验不断发掘身边的美,以版画的手法融合并拓展了贵州多彩的民俗文化。
傩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是贵州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傩文化的面具艺术“在孕育、成长、成熟和繁荣过程中,逐渐形成固定的模式,从用以‘驱疫病’或‘驱邪纳吉’的宗教祭祀活动,逐渐演化为娱乐的傩仪、傩舞、傩戏等多种表现形式”[4]。
艺术家朱世伟的版画创作也融合了民俗文化要素来进行艺术语言的民族性构建。
首先,从造型语言来看,画面中具有鲜明的贵州民间傩戏元素的借用。
在作品《清露》中,可以看到艺术家塑造的傩戏中的人物形象。
人物造型完整、动态生动、神情微妙。
通过画面我们仿佛感受到在一个清新的、充满潮湿露气的早晨,一个头戴面具,腰插旌旗,身着华丽戏服的戏剧主人公在他的世界中忘我地徐步游园,仔细品味着园中的遒叶劲花,它们都和主人公一样绽放着生命的绚烂。
在作品《傩韵》中,人物的造型被解构,在一张张隐约的面具和一组组戏剧图式中可以领略到丰富而独特的民俗韵味。
其次,从画面色彩语言的表现来看,朱世伟的版画作品色彩丰富、鲜艳而又和谐,饱满的色彩作用于观者的视知觉,给人一种竞绽生命和生机无限的视觉感受。
民俗性的鲜艳而明丽的色彩冲击着观赏者的感官。
在这里色彩是丰富而有层次的,丰富的色彩承载了民俗文化的多姿多彩,传达了艺术家在艺术创作活动中饱满情感下律动着的诗性灵感。
因此,艺术家对傩戏这一民俗要素的提取和运用,是民俗文化元素和民间美术资源,特别是傩戏的面具艺术在版画作品中的转换与构建。
而且他把傩戏中民间色彩的鲜艳、饱满、丰富进行融合延展,并将这一要素以艺术语言的方式进行构建,从而使他的版画呈现出鲜明的民族性特征。
四、民族性文化特征构建过程中对东方艺术精神的传承贵州当代版画在对民族性文化特征构建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本地区域性的民族性,而且注重对东方艺术精神的传承,从而使作品具有了更广义的民族性文化特征。
一方面,贵州当代版画散发着一种浑然的东方民族精神,如很多作品中古朴的形象、稚拙的造型和沉着的色彩,都体现出“大巧若拙”、“大智若愚”的东方艺术精神。
另一方面,画面中的构图以及对形色位置的经营又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有无相生”、“以黑计白”的辩证关系。
曹琼德也是贵州版画界代表性的艺术家之一,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获奖。
他的作品《甲骨文》,在形式上犹如中国古代的钱币造型,而且暗含天圆地方的古代思想和智慧。
作品中的甲骨文、英文字母和阿拉伯数字相互叠压和冲突,正如中西方文明的渗透与融合,使《甲骨文》更加具有符号性和观念性,包含着东方的辩证思维,作品更具有广义的民族性特点。
由此可见,贵州当代版画通过对东方艺术精神的传承,使作品在民族性文化特征的构建过程中具有了更广义的民族性风格,也拓展了贵州当代版画的语义边界。
五、结语综上所述,贵州当代版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征,而这种民族性文化特征是艺术家通过民族民间元素的撷取与语言转换、多彩民族风情的眷恋与表现、丰富民俗文化的融合与拓展,以及对东方艺术精神的传承等方式构建和营造出来的。
正是由于作品中民族性的重要特征的构建,才使贵州当代版画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创作面貌,并在中国当代艺术舞台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1]袁行霈,陈进玉,顾久.中国地域文化通览·贵州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4:339.[2]董克俊.命运的重量:一个艺术家大半个世纪的人生自传[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18.[3]谢廷秋.文化孤岛与文化千岛——贵州民族民间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M].济南:齐鲁书社,2011:341.[4]杨再伟.贵州民间美术概论[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2009:114.作者简介:李西臣,六盘水师范学院艺术系讲师。
刘恩芹,六盘水师范学院艺术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