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思考

合集下载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分析与思考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分析与思考

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的分析与思考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地区已经成为了资源型城市。

然而,由于受制于经济增速放缓,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下降等因素的影响,现在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也面临着转型难题。

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多个层面来分析和思考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问题。

第一层面:资源结构转型对于许多资源型城市来说,其主要经济支柱往往是资源开发和加工。

这一经济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的发展,但也会给城市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环境污染和资源依赖等。

因此,资源型城市应当在资源结构上进行转型,逐渐向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转型。

这意味着城市需要从单一的生产型城市转变为创新型、服务型城市。

第二层面:产业升级与转型近年来,我国政府在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等战略中一直强调我国企业的转型升级。

同样,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也是如此。

除了转型资源结构外,资源型城市还需要进行产业升级和转型,积极推进“双创”和“双改”等政策。

同时,资源型城市也应培育新的产业,如生态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等,来增加城市产业种类,降低对资源的依赖。

第三层面:城市文化和形象建设与资源结构和产业升级一样,城市文化和形象也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城市文化和形象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为当地产业发展和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支撑。

通过举办文化艺术活动、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等手段,可以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变得更加具有吸引力。

第四层面: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资源型城市,其经济增长和人口发展对当地环境的影响不可避免。

因此,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必须要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城市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规范生态环境的治理和管理。

此外,城市应鼓励绿色能源的使用,这样不仅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有利于城市能源结构的调整。

通过以上多个方面的分析和思考,可以发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性。

资源型城市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积极适应新发展模式和政策环境,由单一资源依赖型城市向多元化的城市模式转型,在城市形象、文化、经济和环境治理等方面全面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思考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思考

的需要 。
2 、 正 确处理 好 资源 型城 市 转型 中的关 系
解决 资源 型 城 市转型 问题 , 要 强 调 以人 为本 、 统 筹 兼顾 、 突 出重点 , 区分轻重缓急 , 标本兼治。 具体要 注 意处理 好 以下 几 个 方面的关系:
( 1 ) 传统产业 与新兴产 业 的关系
资源 型城 市 实施 产业 转 型 战略 的关键 在于 延 长 资源 开 发 期限 并 根 据 自身 的产 业 优势 延 伸产 品开 发 链 , 从 而 为城 市 完 成 产业结构调 整提 供 更 加充裕 的时间和 资金 并减缓 就 业 压 力。
人 类社会 已进 八 了新世 纪, 发展 的主题 发生 了重大 变化 , 以 人 为 中心 , 强 调 经 济 与资源 , 环 境 、 社 会 相协 调 的可 持续 发展 , 已 成 为 当今世 界 的潮 流 , 传统 发展 方 式 受 到 了 越 来越 严 峻 的挑 战 。 资源 型 城 市是 指 因 当地 森林 资源 、 石 油 、 煤炭 等 资源 的开 发 而兴 起 , 并在一 段 时期 内主 要依 靠资源型产 业 支持整个城 市经 济 发展 的一 种特殊城市类型 。 如何推进资源型城市和地 区 的可 持续 发 展 , 则是 当今 最 为急 迫 的重 要 内容 之 一 。
域 边缘 的荒漠地 区 , 远 离经 济发 达地 区 和 国 际 国 内市场 。 导致城
市基础设 施落后, 交通 不便, 信息不 畅, 投资环 境差 , 在 吸 引资
金和人 才方面 不 具优势。
( 5 ) 资金 障碍
资源 型 城 市 的转型 需 要 资金 的支持 , 缺 乏 资金 使 很 多资源型 城市转型 速 度缓 慢, 没 有取 得 实质 性进展 的主 要 原 因 。 资源 型 城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探讨

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模式探讨

成长期, 20%
成熟期, 68%
成长期 成熟期 衰退期
图3.中国矿业城市所处生命周期及其构成
4.机制体制问题突出,创新能力不足
管理体制的计划特色: • 条块分割,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权责利划分不清晰 • 计划经济体制的刚性制约导致政企职责不分、思想观念
陈旧,资源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难以建立,创新能力得 不到激发,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城市转型的重要障碍。 • 大中型国有企业与资源型城市政府责权利关系界定不清 导致的矛盾 • 资源区域分配机制不科学和资源产品价值扭曲 • 资源型城市政府官员考核机制的僵化
1.城市产业结构层次低下,属于资源型、粗放型
的传统初级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与效益低下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难点之一在于因特定自然资源而兴起的城市产业单 一性、产业结构的低层次性和不合理性。我国资源型城市大部分以资 源产业为主导。
中国资源型城市地区分布及其规模分类(个)
特大 大 中 小城 合 城市 城 等 市 计
白银 12.47 石嘴 7.24

54.25 64.88
33.27 27.87
铜陵 2.90 大冶 11.85 大庆 3.13 鞍山 5.37 阜新 20.72 鸡西 30.64
66.96 53.24 85.64 54.80 37.87 29.90
30.14 34.91 11.22 39.83 41.40 39.46
2001年不同规模矿业城市经济效益比较
人均GDP 百元产值利税 万元GDP耗水 万元GDP耗电
(元)
(元)
(吨)
(千瓦时)
9348 9940 12312
12.4 14.1 17.1
—— 107.7 82.4
—— 2383.7 2450.8

关于资源型城市统筹规划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资源型城市统筹规划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资源型城市统筹规划的思考与建议一、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及其带来的问题二、资源型城市统筹规划的必要性三、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四、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思路与路径五、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与实践探索一、资源型城市的特点及其带来的问题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产业的城市,通常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的开发与加工为主。

这类城市经济单一,专业化极强,但也具有一些共性的问题。

首先,资源型城市一般经济极度依赖资源产业,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还不够成熟,缺少多元化的经济支柱。

其次,资源型城市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大量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不仅会消耗大量自然资源,也会带来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

第三,资源型城市发展速度过快,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公共服务水平低,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以上问题的存在使得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受制于很多内外因素,如市场变化、环境保护要求等。

二、资源型城市统筹规划的必要性资源型城市统筹规划是对城市发展进行规范化、计划性整体管理和协调发展的一种重要措施。

由于资源型城市自身存在种种问题,如单一经济结构、环境污染等,因此对其进行规划和管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

首先,制定综合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公共服务,以逐步实现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其次,优化调整资源构成,加强新能源、高科技产业等多元化产业的发展,实现城市经济结构转型,满足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同时,加强环保管理,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资源开发和环保对于资源型城市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因而需要平衡,确保资源开发的同时不影响环境的稳定。

对于这个平衡问题,可从以下方面来进行思考。

首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采用高新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等措施,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环境保护。

通过技术改造等方式来降低污染物排放,同时,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对于违规排放的企业进行严厉的处罚,以遏制环境破坏行为的发生。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路径思考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路径思考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路径思考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

由于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模式主要依赖于一两种资源的开采和加工,所以在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都会限制其可持续发展。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是当前许多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就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路径进行思考,探讨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产业升级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和加工领域,这种单一的产业结构容易受到资源价格波动的影响,一旦资源价格下跌就容易陷入经济困境。

资源型城市需要进行产业升级,拓展新的产业领域,不断扩大产业链,实现多元化发展。

1.1发展现代服务业资源型城市可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领域。

通过发展服务业可以有效促进就业、增加城市经济收入,实现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1.2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资源型城市可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如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

通过引进高科技企业和研发机构,提升城市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实现产业升级。

1.3打造智慧城市资源型城市可以通过智能化技术,建设智慧城市。

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二、环境治理资源开采和加工是资源型城市的主要经济活动,但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需要进行环境治理,改善生态环境。

2.1加强环境监管资源型城市需要加强环境监管,制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法规,监督企业生产活动,减少环境污染。

2.2推动清洁能源发展资源型城市可以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碳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2.3生态修复资源型城市需要进行生态修复,修复受到破坏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植被、水资源等生态要素,实现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三、城市转型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离不开城市的发展和建设。

城市规划、城市管理、城市建设都是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方面。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顾名思义,是以自然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这类城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近年来,随着资源枯竭、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经济结构单一等问题的暴露,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面临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必要性1. 资源枯竭与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往往依赖于某种或某几种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加工,当这些资源逐渐枯竭时,城市的经济增长动力会大幅减弱。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

2. 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传统的资源型产业往往属于重工业领域,不仅能耗高、污染重,而且附加值低。

通过经济转型,可以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展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提高经济的整体质量和效益。

3. 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经济转型有助于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通过发展新兴产业、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软实力等措施,可以吸引更多的资本、技术和人才,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1. 资金与技术瓶颈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支持。

然而,资源型城市往往由于产业结构单一、财政收入不足等问题,难以筹集足够的资金。

同时,由于缺乏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新经济形势的发展。

2. 人才短缺与流失经济转型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撑。

然而,资源型城市往往由于经济发展滞后、教育水平较低等原因,导致人才短缺。

同时,由于缺乏吸引力,优秀人才可能流向其他发展较快的城市。

3. 生态环境压力资源型城市的产业发展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经济转型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解决策略1. 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如财政支持、税收优惠、土地使用等,为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提供支持和引导。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范文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资源型城市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依托,长期以资源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对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随着资源逐渐枯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资源型城市面临着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

本文旨在探讨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背景与必要性1. 背景:随着资源逐渐消耗,传统资源开采和加工产业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

同时,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变化,要求城市产业更加多元化和可持续。

2. 必要性: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转型,可以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对单一资源的依赖,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面临的问题1. 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过度依赖资源开采和加工产业,其他产业发展滞后。

2. 人才流失:由于产业单一,缺乏其他产业带来的就业机会和吸引力,导致人才流失严重。

3. 环境问题:长期资源开采导致环境破坏和污染严重,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4. 政策支持不足:政府在推动经济转型过程中,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策略与建议1. 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

通过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措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 人才培养与引进: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同时,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人才,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3. 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加强环境治理,减少污染排放。

对受损环境进行生态修复,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4.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加大对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支持力度,制定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财政扶持政策等,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5. 区域协同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通过区域协同发展,推动产业转移和升级。

6. 创新驱动发展: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路径思考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路径思考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路径思考随着全球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资源型城市也面临着升级转型的压力。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城市,这类城市一般要么因自然资源丰富而兴盛,要么因自然资源依赖而衰落。

随着全球经济向多元化、高端化和绿色化方向转变,资源型城市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发展路径,实现升级转型。

一、挖掘内生动力,培育现代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之一是创新,资源型城市可以通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推进自主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现代产业是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路径,例如,通过发展农业、旅游、文化等现代产业,可以实现对传统资源型产业的补充和优化;利用先进技术创造现代服务业,提高科技水平,改善城市营商环境,培育新兴产业等等,这些都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二、发挥地方文化特色,提升城市品牌价值资源型城市的优势通常是建立在本地资源丰富的基础上,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源就是独特的。

发挥地方文化特色,推出符合城市形象的文化产品,通过文化产业提高城市的品牌价值,这是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

例如多伦多的艺术文化、温哥华的自然生态、北海道的风景胜地、南京的文化古迹,这些城市都依托独特的地域文化成为了独特的品牌。

三、实现从过剩供应到精细供给的转变随着资源型城市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的结束,资源的质量量也逐步下降,企业面临的成本上升,过剩供应问题愈趋显现,因此实现从过剩供应到精细供给的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精细供给的意义就在于提高资源的合理利用率,从而实现产业规模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含量和资源利用率、降低能耗、推出市场化的价值导向政策等,推进精细化供给,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是实现资源型城市一次良性循环的关键手段。

四、跨境合作,实现区域经济联动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资源型城市也已越来越成为跨境合作的参与者。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跨境合作可以吸收外来的技术、资本和资源,促进资源的更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策略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过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转型升级,以适应经济发展的新需求。

而对于那些曾经依靠资源型产业发展的城市来说,资源枯竭和环境压力增大是不可避免的现实,其经济模式也必须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一、资源型城市的困境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利用,这也为这些城市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能。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开采进入后期阶段,许多城市已经开始遭遇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此外,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资源价格波动剧烈,也加重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压力。

由此可见,资源型城市的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资源枯竭。

大多数资源型城市所依赖的资源均属于自然资源,随着开采时间的延长和维护成本的增加,城市的资源储备逐步耗尽,这也使得其经济增长的后劲不足。

2. 市场需求降低。

资源型城市所生产的产品大多为原材料或半成品,而这些商品的市场需求受到宏观经济波动、行业政策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产业增长快速下滑。

3. 环境污染。

资源型城市所生产的产品通常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如水、土壤、空气等污染问题。

在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格的今天,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维护环境的目标。

二、如何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意味着要实现从资源型产业向服务型产业的转变,主要从企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等方面来实现。

1. 企业升级。

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的转型升级,企业的升级和优化是至关重要的。

在这方面,需要鼓励企业积极转型,扩大产业覆盖面,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实现规模化经营。

2. 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它对于发展服务业、提升城市竞争力以及吸引外来投资都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尤其是在交通、能源、信息等领域的投资建设。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考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考

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考作为一类特殊类型的城市,资源型城市为建立国家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创下了辉煌的业绩;在提供基础原材料、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强国家综合国力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然而,资源型城市的主导产业,是围绕矿产资源开发而建立的采掘业和初级加工业等,经过多年的高强度开发,资源储备日益枯竭,开采成本急剧上升,生态环境恶劣,大量富裕人员被迫下岗,这一系列现实问题困扰着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型城市的生存与发展不仅自身面临新的挑战,而且直接关系到城市体系乃至区域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大局,由于资源型产业在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中的特殊地位,单纯依靠市场导向再进行资源配置和产业转型难以达到有效的转型目标,因此,政府的干预、推动和政策扶持便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一、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思考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是经济、社会、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多方面的系统变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世界性难题,它以原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为出发点和主导,并由此引发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变化,是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等多要素的时空耦合,最终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城市发展之路在进行资源型城市、城镇、新农村建设体系转型规划时,应围绕构建创新型区域思路规划,集中有限资金,吸引优势产业的发展和集中,在发展初期不过分强调各城镇的协调统一,而是围绕创新型区域建设思路,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之后在此基础上,采用最小的调整和投入实现创新型区域间建设的整体协同,最终实现创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与此同时,按照城市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过去以分散形式解决职工居住的建设方式已经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朝多功能、集约式的城市建设方向更新和转化。

2.学习借鉴国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先进经验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国外资源型城市通过多元化经营实现转型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如德国的鲁尔区煤炭基地在转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政府干预方式;欧洲则立足于市场经济,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欧盟模式”等。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和理论谈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策略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和理论谈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策略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和理论谈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策略中国资源型城市是指以资源开采、加工和贸易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

这些城市大多集中在中国的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金属矿产等资源。

随着全球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这些资源型城市逐渐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产业单一等一系列问题,急需转型升级。

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和理论研究为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以下将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来谈中国资源型城市转型策略。

一、国内外资源型城市转型实践1. 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市加拿大埃德蒙顿市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以石油开采和加工为主要产业。

面对全球石油价格波动和资源环境压力,埃德蒙顿市提出了“多元经济”的转型路径,积极发展科技、金融、文化等新兴产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实现了城市经济的多元化。

2.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纽卡斯尔市纽卡斯尔市曾是澳大利亚最大的煤炭出口港口,但随着煤炭需求的下降,城市经济陷入困境。

纽卡斯尔市通过发展旅游业、高科技产业和人文教育等新兴产业,成功实现了从“煤港”到“多元城市”的转型。

以上两个案例表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关键在于多元化发展,通过培育新兴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 产业结构升级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障碍。

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必须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2. 环境可持续发展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往往伴随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要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必须实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低碳经济,加大环保投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3. 创新驱动发展创新是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源泉,资源型城市要实现转型,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科技研发投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推动经济发展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

1. 加快转型步伐中国资源型城市要加快转型步伐,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思考以徐州市为例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思考以徐州市为例

转型之道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思考——以徐州市为例许士春中国矿业大学一、引言资源型城市是指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建设兴起并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成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参照国际公认的分类标准,符合下述两条之一者即可确定为资源型城市,一是资源型产业从业人员占全市从业人员15%以上,二是资源型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10%以上。

毋庸置疑,作为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应地,资源型城市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但长期以来依赖资源开采和粗加工为主导的畸形产业结构,使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为经济结构单一,难以适应灵活多变的市场运作机制,失业和社会保障不力,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资源耗竭,环境破坏严重等。

徐州是江苏省的资源型城市和重要的老工业基地。

作为省内唯一的煤炭生产基地,徐州的产业定位是重点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原材料产业,主导产品是原煤、电解铝、铁矿石、普通原材料、普通建筑材料、化工原料等初级产品和基础原材料。

这种产业定位决定了徐州在江苏省经济布局中的特有的经济形态,即以矿产资源采掘、原材料初级加工为主的畸形单一经济结构。

因此和其他的资源型城市一样,徐州也面临着城市转型迫切、产业接续困难、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下岗职工多、改制成本高、社会保障乏力、就业矛盾突出等难题。

资源的开发一般经历四个阶段,即前期开发、增产期、稳定期和衰退期。

伴随着矿产资源开发的周期性规律,资源型城市的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徐州矿产资源开发较早且规模较大,如煤矿即占徐州市工业产值的10%以上,从业人员占全市职工总数的12%以上。

目前,整个徐州地区的煤炭资源能够开采的只有4亿吨,按照一年1 500万吨的生产能力,再过20年,徐州将无煤可采;同时,一些自然资源的储量也在逐年减少,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状况。

随着徐州现有矿产资源的日益枯竭,资源采掘业进入产业周期的衰退期,不但逐渐失去了对徐州市发展的前推力,反而可能成为城市发展的障碍与阻力。

加快资源型城市科学转型的战略思考

加快资源型城市科学转型的战略思考

•引言•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状与问题•科学转型的路径与方法•转型的保障措施与政策建议•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总结•结论与展望引言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源型城市转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路径资源型城市转型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要求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背景与意义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升级、经济结构优化和生态环境改善,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科学转型的内涵建立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开放包容的科学发展模式,提升资源型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科学转型的目标科学转型的内涵与目标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现状与问题1.A 1.B1.D1.C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支柱产业往往高度集中在少数几个资源型产业,导致城市经济发展对资源的依赖度较高。

资源枯竭与环境问题随着资源开采的深入,许多资源型城市面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如土地塌陷、水资源短缺等。

科技创新不足由于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往往不足,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社会问题资源型城市的就业结构单一,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居民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现状社会稳定风险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由于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可能引发一些社会问题,如职工下岗、居民生活受到影响等,需要妥善处理。

转型资金不足资源型城市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生态环境治理、社会福利保障等方面的投入。

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由于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型城市转型过程中需要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如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产业多元化是关键。

人才流失问题由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不足,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人才流失的问题。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问题科学转型的路径与方法010203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推动资源型城市向综合性、多产业、多领域发展,降低对单一资源的依赖程度,构建多元化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提升产业附加值。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与思考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与思考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研究与思考一、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和特点资源型城市是随本身丰富的资源开发而兴起,并以资源开采利用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城市。

我国存在较多的资源型城市。

据统计中国现有矿业城市178座,占到全国城市总数的1/4以上。

这些矿业城市按其开采年限,可分为幼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三种情况。

其中有29座城市发展时间不足20年,属于幼年期矿城;有131座城市建市在20-50年之间,步入中年期;还有18座城市建市时间超过50年,进入了老年期。

人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体力和生活方式,一个城市亦然。

也有其少年、中年和老年,也应该有不同的发展模式。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全部矿业城市中,有1/10的城市矿产资源开始枯竭,如辽宁的阜新市、甘肃的白银等,已经亮起红灯,开始了从资源丰富型城市向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滑落,开始面临经济衰退,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急需转型,重振雄风。

资源枯竭的定义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后期,其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情况。

按此分类,资源枯竭型城市可划分为发展型、警戒型和危机型三类。

其中第一类约有20多个,正在成长,前途风光:第三类也约有20多个,日子十分难过;其余的都在第二类之列,再过10-15资源开始枯竭,属于眼下不急,马上就难过的境地。

全国有95座高度依赖矿业的资源型城市,其中58座是煤城。

××市的财政收入一半以上来自煤炭工业,当属此列。

按开采时间××市属于老年期,按可采储量当属第二类和第三类之间,对××的未来应该给以及早的、高度的重视,尽早着手准备转型工作。

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转型之路,使自然、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才能避免重蹈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覆辙。

二、资源型城市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解决资源型城市转型必须解决好认识、规划和环境和调产问题。

资源是资源型城市的立身之本。

资源型城市过去得以笑傲天下,依靠的就是得天独厚的自。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精)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精)

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几点认识和思考内容摘要:资源型城市是依托资源开发而兴起或发展起来的城市。

由于矿产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转型是每个资源型城市都必须面对的问题。

本文以淮北市的基本情况为例,从分析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和问题入手,论述转型存在的主要制约因素,并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城市产业竞争力为关键,从资源型城市政府和国家层面找寻推动转型的路径。

资源型城市,又称“资源性城市”、“资源城市”、“资源指向型城市”。

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对资源型城市大致可从发生学和功能学两个方面来界定。

从发生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的城市;从功能学角度看,资源型城市要承担为国家输出资源性产品的功能,即资源性产业要在城市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

因而所谓资源型城市,是因自然资源的开采而兴起或发展壮大,且资源型产业在工业中占有较大份额的城市。

目前,城市转型问题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

一、资源型城市的现状和问题分析从以上意义统计,目前我国共有118个资源型城市,主要包- 1 -括以煤炭、石油、冶金、森工等为主导产业的城市。

在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中,资源型城市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从50 年代到70 年代,我国实行封闭的重工业化战略,工业的发展依靠本国廉价的能源、原材料作为支撑。

而大多数资源型城市都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为我国现代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从淮北市的情况看,1960年因开采闸河煤田而建市以来,淮北矿业集团、皖北煤电集团就先后建成大小矿井37对,年产原煤2700多万吨,电厂装机容量155万千瓦,累计向国家提供原煤7亿多吨,输送电力100多亿度。

但在发展过程中,资源型城市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产业结构的单一性、资源环境的耗竭性和空间结构形态的松散性。

首先,产业结构呈现单一性。

资源型城市大都由资源开发基地演变而来,资源开发企业在城市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城市的多数其他产业都是围绕资源开发而展开,并和资源主导产业形成千丝万缕的联系。

资源型城市转型探讨

资源型城市转型探讨

资源型城市转型探讨近年来,随着经济增长的放缓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资源型城市开始面临转型困境。

如何转型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是资源型城市在未来发展道路上必须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资源型城市的定义、转型的必要性、转型路径、转型的难点等角度进行探讨。

一、资源型城市的定义资源型城市是以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工为主要经济支柱的城市。

这种城市一般具有自然资源非常丰富和开发程度很高的特点,同时也存在人口密度低、经济结构单一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

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如中国的大庆、抚顺、兰州等城市,这些城市在建国初期,以石油、煤炭等资源开发为主要支柱,曾经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资源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面临经济增长放缓等问题。

二、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1、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由于过度的资源开采和加工,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这不仅影响当地居民的身体健康,也拉低了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影响了城市的发展潜力。

2、经济效益逐渐下滑随着资源开采程度的不断提高,很多资源型城市的经济效益已经逐渐降低,如此一来,这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难以跟上国内外其他城市的步伐。

3、经济结构单一性影响发展资源型城市的经济结构十分单一,基本上都是在资源开发和加工产业上,这也让这些城市的发展现状受限于资源的开采和加工生产,难以实现多元化的经济结构和城市的长远发展。

三、资源型城市转型的路径1、发展新兴产业资源型城市可以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清洁能源、绿色化学等,在保护环境的同时,拓展城市经济的新领域。

2、搭建科技创新平台通过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吸引高科技人才,并且研究创新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城市的新兴产业,而且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活力。

3、提升城市形象资源型城市可以在城市形象上下功夫,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吸引外来投资,进行城市形象的转型,在提高城市硬件设施的同时,也要注重城市的文化、环境、社会等方面的提升。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构思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构思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构思彭介林张萌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是一个全世界性的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

资源型城市转型要解决资源开发进程中所积存的一系列重大经济、社会和环境矛盾,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离不开以政府为主导的政策体系的支撑。

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域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假设干意见》明确提出,要研究成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以下简称“两个机制”),以增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和可持续进展。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确立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政策体系框架。

成立“两个枕绷”势凌必行(一)我国资源枯竭城市现状截至2001年末,我国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占全国城市总数的18%;这些城市面积约占全数国土总面积的10%:资源型城市总人口占全国城市人口总数的12.3%。

2000年,118个资源型城市实现GDP为1.16亿元.人均为7500元,比我国全数城市的平均水平低115元;职工年平均工资为7800元,比我国城市的平均水平低1700元。

尽管整体上实现了初步小康目标,但要紧经济社会进展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有较大差距。

(二)“两个机制”解决的要紧难点——要紧资源枯竭,经济进展滞缓。

以东北地域为例,通过近百年来的开发,区域原始丛林消耗殆尽,林木质量严峻下降,矿产资源趋于枯竭。

最近几年来,由于可采资源日趋减少,资源开采难度愈来愈大。

城市的产业结构日趋不合理,尤其是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伊春两大林区和吉林、辽宁两省的大部份煤矿,近乎无林可伐、无煤可采,新的接续产业远未形成.主导产业空洞化成为城市经济进展的突出问题。

——经济结构滞重.增加方式粗放。

东北资源型城市的最重要的特点是城市功能缺损。

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加过度依托自然资源,低级产品占绝对优势。

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比重较大,加工工业比重较小。

产品的加工程度相对较低,高科技产业进展滞后,第三产业比重偏低;经济成份单一。

国有工业企业在各类经济成份中占较高比重;“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多,而专业化分工协作的企业群体、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较少;同时,由于受城市投资环境和投资条件的限制,利用外资规模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产出量下,技术进步意味对投入要素的节约。按照 投入要素比例的变化特点,技术进步可分为三种类 型: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和中 性技术进步。由于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的节约,使 得区域生产对非本区域资源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依赖 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 际竞争能力,如节能技术的发展,使得单位产出的耗 能量减少,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技术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元化。技 术进步不但引起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且由于社会分 工、协作与专业化的加深,以及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变化。 4政策机制 关于政策的关键问题是用什么能保证资源型城 市产业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生必要变化,创 造上述条件。显然当私人公司是经济中的主导力量 时,只有刺激私人公司的发展才能保证资源型城市 有良好的未来,然而,若政府不对私人公司在劣势地 区的投资所增加的成本做出补偿,则其不会在资源 型城市大量投资,这些较高的成本是由资源的枯竭、 边缘位置、当地劳动力质量不高、市场规模小、环境 差等因素造成的。最后,政府援助应反作用于私人 经济发展所固有的地理惯性,即 (下转第23页)
以推动力增创企业能效 (1)内部市场行为推动,增经营能效。一是确立
种形式激励。运用目标奖励制、授权经营制、台阶奖 励制、员工荣誉金制、自学成才待遇制、绩效工资制 等,有效地调动各个层面的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 积极性。 (4)绩效考核推动,增约束能效。确立考核主 体。分别对煤炭生产单位及经营者、生产服务单位 和承包者、生活服务单位或承包者、矿用产品生产单 位或承包者制定考核内容,规范考核。量化考核标 准。实施岗位定标,场所定置。按照“软指标硬化, 硬指标量化,定性工作标准化,定量工作数据化”量 化考核,达到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实施有效考 核。综合运用依“法”考核、考核到位、重点考核、成 果第一、考核方法一体化和奖惩兑现考核手段,发挥 考核应有的作用。

更加明显,或在比较中处于前列时,才能算作优势。 有利条件是产生区域优势的基础,区域有潜在的优 势,也有现实的优势,有过去历史上的优势,也有未 来经过努力才能出现的优势。 区域内各种各样的优势很多,区位优势、资源优 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产品、品牌等,任何事物都 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过去的优势,不等于现在仍 具有优势,潜在的优势,可以变为现实的优势,资源 的优势可以转化为产品的优势和商品的优势。有些 区域既不具备资源优势,也不具备技术优势,但有便 利的交通条件,具有良好的商业贸易环境,良好的服 务设施,可以成为商品的集散地,从而成为经济富裕 地区。更有特殊的,既不具备资源优势,交通条件也 不便利,特殊时期、特殊条件,靠几个能人起家,在一 个区域形成规模,产生规模效益,占整个市场份额很
(责任编辑
张大鹏)
(上接第20页) 公司受自然引力的吸引而朝向发达地区。 在发达国家,特别是在西欧,传统上将重点放在 直接援助:拨款、优惠贷款与税收减免,同时在一些 问题突出的资源型城市采用控制与许可制度,在法 律允许的条件下,在特定的区域从事特定的活动,如 工业许可证、贸易许可证、博彩等。 5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加强职业培训。鼓励个人创业 (1)学习借鉴国外经验。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 产业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其转型是一个全球性 的问题。发达国家由于工业化进程和资源大规模开 发较早,比我国更早地面临产业转型的问题。对此 他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积极的实践,并已在某些 地区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如法国洛林地区煤炭工业 转型,德国鲁尔地区煤炭转型。虽然这些国家的国 情和我国有较大差异,但不少作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19
业,寻找发展机会,一是深入研究本区域的实际情 况,正确认识本区域的优势和劣势,对影响区域发展 的各种内在因素,各种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 以确定哪种因素、哪种资源、哪个条件对城市的发展 作用最大,是优势所在,对各种资源、各种条件进行 分析比较,要具体区分它对区域发展有利的方面和 不利的方面;二是区域和区域之间进行比较,最容易 表现出强势、弱势甚至是劣势出来。在比较时应将 某区域可能成为优势的有利条件或认为优势的东 西,同近邻的或全国其他地区进行比较。只有当该 区域的有利因素、优越条件比其他地区更有利,优势
中国煤炭第30卷第1I期人声誉、客户关系等个人优势归档 管理,通过技术人才管理制度、客户关系管理制度, 把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记录、整理、分享并保存,从制 度上保证团队组织利益,从而保证企业的优势资源 能量。
3.5
控制模式,达到相互制约,优势互补。如在财务管理 过程中,分别设立结算部门与财务部门平行运转,从 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反映与 监督。 (3)激励机制推动,增聚焦能效。制定和实施多
减少转型成本。从区域经济分析与规划入手 资源型城市可以借助周边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产
大,如浙江省义乌的桥头镇很偏僻,却垄断了全国的 纽扣市场。优势或劣势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转化 的。但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就是:技术上可 行,经济上有利,初期风险低、成本低,生态上允许, 整体上适宜。 在战略抉择中,要识别区域的优势和劣势,尽可 能扬长避短,规划中克服各种不利因素或限制区域 发展因素的突破口,放水养鱼,提供良好环境,发展 壮大,形成产业链。要了解周边地区的情况,分析区 域和周围地区的关系。研究周边环境,‘分析区域在 地域分工所能起的作用、能力及扮演的角色。了解 周围地区生产要素的禀赋情况,研究周围地区的经 济结构、发展水平、市场状况,找到突破口和连接点,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战略思考
万方数据
针对自己的城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我们 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是十分重要的,可以减少我们产 业转型的成本。 2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2.1
2.4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提高市民综合素质,为经 济发展创造优质软环境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 着经济的发展。为此,我们按照先进文化的要求,通 过多种措施和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 面提高市民的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大 力倡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思想作风,努力树立有 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观念、新思想,为经 济发展营造开放、文明、诚实、守信的人文环境。 3充分利用技术。减少对资源的依赖程度 (1)技术进步扩大了人们利用资源的广度和深 度,甚至可以变废为宝,变废为利,地质勘探技术的 提高,使人们可以发现更多的地下矿藏;工业上的采 选、冶炼和综合技术的发展,可以提高矿石的回采比 率,利用品位较低的矿石,回收有用的伴生物质,从 而使过去不能利用,甚至视为废石的矿物得以利用, 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2)技术进步是指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同样
聚能管理在煤炭企业的应用
可以谋求政府间和企业间的交流和合作,并以此为 契机,引进国外技术和投资。 (2)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产业转型的最大难点 是人员的“转型”,这是因为资源型产业的大多数从 业人员受教育程度低,技能单一,适应能力差,转移 到其他行业就业的难度很大。因此,必须大力加强 培训,根据城市产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自愿,开展有 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同时,通过提供创业支持 和优惠政策,鼓励转型人员个人创业和自谋职业,形 成良好的个人创业环境和氛围,这是一个城市得以 持续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 总之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是一个复杂的 系统,不是简单的设计,不可能只依据客观的社会经 济目标,必须考虑大量的政治、历史因素,要有长远 的规划,预期的目标,提高资源型城市的自身造血能 力,保证社会经济稳定与发展。 (责任编辑张艳华)。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发展创造硬件优势 现代城市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和交流的中心,
其所能提供的交通、通信、能源、居住、娱乐等代表当 代人类生活水平的自然和人文条件构成其环境的硬 件,是城市比较经济优势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加 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净化、绿化、美化环境,增强城 市的综合服务功能。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 的汇聚和辐射创造良好的条件。同时,着力强化城 市特色,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资源,加 强对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保护性开发利用,以良 好的文化品位和整体形象,增强对企业、人才、资金 的吸引力和对经济持续发展的支撑力。 2.2营造良好的经济秩序,为经济发展提供体制优 势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 市场是各类经济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 建立有利于商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要素顺畅 流动的统一市场,努力创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 生产要素的环境,对政府管理的诸如专营专卖项目、 政府投资项目等,采取公开招标、拍卖方式,吸引各 类经济主体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公平竞争,实现资 源配置市场化。在政府补贴、公共产品、垄断行为、 特种行为、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尝试“敞开市场、发 放牌照”的特许经营权公开招标的准入制度。为商 品流通和资源配置提供有利的载体和条件。依法维 护市场秩序,增强各类经济主体的契约和信用意识, 提高市场经济运行效率,降低商务成本。 2.3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最重要的是转变政府职能 大力精简机构,简化办事程序,提供优质服务, 提高办事效率,实现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 转变,政府行为转到研究发展战略、实施宏观调控、 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把工作重点放 到为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提供良好环境和优质服务 上来,把生产经营权交给企业,把资源配置权交给市 场,把一般性社会服务交给各种社会团体、社区组织 和中介机构,逐步形成科学的、现代的社会运转机 制。特别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加大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目前,我国的经济正与世界经济接轨,资源型城 市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如何摆脱资源有限性或资源枯竭的困境,稳妥有序 产业结构转型,是我们当前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两大问题,一方面作为计 划经济的产物,为国家贡献能源和原材料是其主要 的经济职能,因此形成了大而全的政企合一的体制, 不仅使企业负担沉重,而且地位不突出;另一方面现 代经济增长使产业结构变化速度加快,城市原有的 支柱产业衰退,新的产业支柱尚未形成,结构性矛盾 突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脱节,城市生态受到破 坏,资源型城市转型势在必行。 资源型城市实施这种转型战略,必须要有长远 的观点、新思路、新举措,主要应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