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作业设计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背影》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 理解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
3. 掌握小说《背影》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4.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作者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2. 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
3. 小说《背影》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分析。
4. 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思考和表达。
三、教学重点难点:1. 理解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
2. 掌握小说《背影》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3. 培养学生对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
2.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小说《背影》,感受其中的情感。
3. 分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思考。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材、多媒体设备等。
2. 导入:通过介绍朱自清和其代表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进修状态。
3. 进修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
4. 分析小说《背影》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5. 引导学生进行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思考和表达。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六、作业安置:1. 阅读小说《背影》,写读后感。
2. 思考家庭、亲情和成长对自己的影响,写一篇文章。
3. 选择一个场景,用朗读的方式表达小说《背影》中的情感。
4. 钻研朱自清的其他作品,写一篇作家介绍。
七、评判方式:1. 作业评分:根据作业的内容、表达和思考深度进行评分。
2. 参与度评分:根据学生在教室上的表现和讨论参与度进行评分。
3. 考试评分:根据考试内容和表现进行评分。
八、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
2. 鼓励学生多参与讨论和分享,增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 鼓励学生多阅读朱自清的其他作品,拓展视野,提高文学素养。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及其代表作品《背影》。
2.理解《背影》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和亲情之美。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4.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文化自大。
二、教学重点:1.理解《背影》中的主题和情感。
2.分析朱自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点。
3.感受亲情的伟大和珍贵。
三、教学内容:1.朱自清的生平介绍及其代表作品《背影》的背景。
2.《背影》的故事梗概和主要情节。
3.《背影》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心里世界。
4.《背影》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1.导入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入《背影》的故事背景,引起学生兴趣。
2.讲授法:老师讲解《背影》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背影》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学价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4.表演法: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背影》中的片段,增强对作品的理解和体验。
五、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播放《背影》的相关视频片段,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好奇和兴趣。
2.讲解《背影》的故事情节和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亲情的重要性。
3.分组讨论《背影》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分享各自的看法和感受。
4.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背影》中的情节和情感。
5.总结教学内容,强调亲情的珍贵和家国情怀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判:1.教室表现:学生参与讨论和表演的积极性和表现情况。
2.作业评判:要求学生写读后感、作文或绘画等形式表达对《背影》的理解和感受。
3.考试评判:以选择题、填空题等形式考查学生对《背影》的理解水平和文学常识。
七、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设备用于播放相关视频和音频。
2.教学资料:包括朱自清的生平介绍、《背影》的文本材料等。
3.教室活动设计:包括角色扮演、小组讨论、作业安置等环节。
八、教学反思:1.教学方法: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和主动性。
2.教学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背影优秀教案
背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背影》的作者及文章的背景。
2. 理解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3. 学习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2. 难点:学习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讲述《背影》的作者及文章的背景,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你们见过自己父亲的背影吗?
2. 整体感知
学生自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分析文章的结构,梳理作者的情感线索。
3. 深入研读
引导学生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理解作者如何通过细节表达父亲的爱。
分析作者在描写父亲背影时所运用的写作手法,如比喻、对比等。
4. 拓展延伸
组织学生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们是如何表达对父母的爱?
引导学生运用文中的细节描写手法,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5. 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布置作业:背诵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段落。
五、教学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了解了《背影》的作者及文章的背景,理解了文章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并学习了运用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的写作手法。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意观察和分析身边的人和事,并通过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背影》作业设计
7、《背影》作业设计花沟中心校张军一、预习课文,完成下面的练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交卸()狼藉()簌簌()赋闲()颓唐()琐屑()蹒跚()()2、解释下列词语。
交卸:__________ 狼藉:___________颓唐:__________ 琐屑:___________ 3、选词填空。
(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
A.惨淡B.凄惨C.暗淡(2)父亲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颇踌躇了一会。
A.牢靠B.妥帖C.可靠4、这是一篇____ ,它以_____ 为线索,表现父亲的____ 。
【课内探究案】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
1、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味本文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读课文后,请你用“文章_________最感人,因为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一共写了几次背影?几次背影的出现各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细细品味。
3、二、三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父亲买橘子的段落是文章的精彩处,请你深情朗读。
第六段对父亲进行了哪些描写?找出动词,体会其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文选取“背影”这个表现角度好在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结合目标,有效训练。
朱自清《背影》优质教案
朱自清《背影》优质教案朱自清《背影》优质教案「篇一」《背影》中“无言的父爱”是浓烈、深沉、厚重的爱,表现在父亲为“我”所作的小事里,行动中,深藏在做紫毛大衣和买橘子的艰难中。
是成人难于察觉,学生难于理解的爱,意在引导学生从父亲的背影、“我”的落泪及情感变化、父子服饰的对比入手,去感受父爱的真切,去理解感恩的真挚,从而让他们走进作者,把自己感情融化于文本。
以下是我基于以上动机设计的教案。
一、情景疏导“父亲”是男士的另一职业,他的职责是关爱,这种爱也许是你疼痛时的轻轻抚慰,也许是你懂事时赞许的目光,也许是你调皮时严厉地训斥,也许是你饥饿时的一顿美餐父爱就那么简单,时时打动人心。
父亲另一职责是奉献,为孩子默默地奉献。
他省吃俭用,给孩子做最好的衣服;他含辛茹苦;送孩子上最好的学校:他倾家荡产,让病危的孩子住最好的医院父爱就是这样,他忍辱负重,别人却不感动。
今天,我们要认识朱自清的父亲,让我们通过他的艰难处境,透过他的背影和他为儿子所做的小事来感悟他对儿子那一份无言的爱。
二、检测预习,选词连句指导学生在下列词中选择五个以上的词连句,所连句子要合乎课文的意思。
备选词:交卸、狼藉、簌簌、惨淡、赋闲、勾留、踌躇、紫、黑、蹒跚、颓唐三、阅读感知,概括全文1、学生参阅课文,细听录音朗读。
2、用一句话概述课文内容。
提示:人物+地点+事情小结:父亲和我(奔丧后)在车站告别,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
3、另拟标题,与原标题比较,讨论使用原标题的好处。
生1:“背影”是父爱的折射,父爱都集中在那细小的背影上。
标题预示了课文“以小见大”的写法。
生2:“背影”在课文中出现四次,贯穿全文,用它作标题有穿针引线的作用。
四、重点探究,加深理解1、指出课文“背影”出现的四个地方,进行简单描述。
小结:第一处,文章开头,背影点题:第二处,望父买橘,描写背影;第三处,父子分别,惜别背影:第四处,别后思念,再现背影。
2、品读第六段,研读背影的描写。
《背影》教案最新6篇
《背影》教案最新6篇《背影》优秀教案篇一本课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记叙文,第二单元的主题是关于“人物刻画”,主要通过学习写人的文章,对生活有更丰富的解读,对人生有更深刻的领悟,同时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了解人物的记叙、记叙的详略和中心的表达,以期提高写作能力。
学情分析我的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太好好。
阅读能力较差,学习习惯也欠缺,因而我立足基础,让学生多读,在阅读中领会文章主旨,多一点个性化阅读的激励,先让学生喜欢。
而后,在指引学生步步深入,领会其中的情感和思想。
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在形成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习抓住人物特征细致描写的方法。
(2)品味朴实简洁的语言。
(3)初步学会欣赏叙事散文。
2、方法与过程:合作探究式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深切的父爱,净化自身,净化灵魂。
4、德育目标:教育心存爱意,理解自己的父母,感恩自己的父母,孝敬父母,关心他人。
学生重点1、四次背影、四次流泪的描写作用。
难点文中父爱的体会及主旨的体现课前准备课件、电脑、投影仪教学方法导读法:在老师引导知文意研讨法:个体思考,小组讨论,共同交流。
教法设计1.学生自己走进文本。
2.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做必要的提示点拨。
3.以写促读。
教学流程一、导入:(一)入题:(课件)(二)文学知识课件)(三)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投影)2、指学生导读准字音理解词语三、整体感知课文(一)朗读课文(二)思考问题讨论问题:1、本文写的主要事件是什么?2、全文共写到父亲几次背影的?课文的结构是怎样的?3、为什么要多次描父亲的背影呢?4、本段运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父亲?为什么写得这样详细呢?四、小结:五、作业的布置六、教学反思朱自清《背影》教案篇二一、课文导入1、欣赏歌曲《父亲母亲》朱自清(1898—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生于光绪二十四年十月初九(1898年11月22日),卒于1948年8月12日。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及其背景;2. 理解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掌握小说《背影》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4.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5.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朱自清及其代表作介绍;2. 小说《背影》的主要情节分析;3. 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4. 小说《背影》的人物形象分析;5. 小说《背影》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三、教学重点:1. 小说《背影》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 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小说《背影》中的情感表达;2. 分析小说《背影》中的人物形象。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朱自清及其代表作,介绍背景知识;2.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解读法:逐段解读小说《背影》,分析人物形象;4. 分组阅读法:分组阅读小说《背影》,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六、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形式介绍朱自清及其代表作,引起学生兴趣;2. 进修:讲解小说《背影》的背景和作者,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3.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阅读一部分小说《背影》,并做重点摘录;4. 讨论分享:每组分享自己的摘录和理解,进行讨论和交流;5. 整合总结:老师对小组讨论的内容进行整合和总结,引导学生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情感表达;6. 教室作业:安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稳固学生对小说《背影》的理解。
七、评判方式:1. 教室表现:包括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分享观点等;2. 作业成绩:包括课后阅读任务、写作任务等。
八、延伸拓展:1. 邀请专家讲解:邀请文学专家或作家讲解《背影》的文学价值和意义;2. 创作小说:让学生模仿《背影》的风格,创作自己的小说作品;3. 进行戏剧表演: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背影》的情节,体验文学作品的生动性。
通过以上设计方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背影》这一经典文学作品,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情趣。
最新-《背影》教案设计(精选5篇)
2023《背影》教案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本文是编辑为大伙儿分享的2023《背影》教案设计(精选5篇)。
2023《背影》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用截取法,构建文章,体会父子情深,品味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从而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和从写作中精选材料、谋篇布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这是一篇叙事纪实散文。
学习本文,阅读方法上以朗读训练为重点;内容探究上,以学生自学为主,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写作练习上,学习运用截取法来叙事抒情的训练。
引导学生用“整体感知、重点研读、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模式来掌握内容,领悟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文中血浓于水的浓浓亲情,从感情的聚焦点――背影中发掘深深的父爱,陶冶学生爱我亲人、爱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体会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点背影抒发的真挚亲情。
☆难点:明确文章“背影”与“父子深情”和谐统一的结构特点;体会文章余音袅袅、情思绵绵的意蕴。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CAI课件(含动画歌曲《背影》,CCTV-3电视散文诗《背影》,歌曲《父亲》)教学流程设计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欣赏动画歌曲《背影》,感受父子深情。
二、作家作品(教师讲授)(一)朱自清介绍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有诗文集《踪迹》、《欧旅杂记》,以及一些文艺论著,收在《朱自清文集》里。
《背影》是记实散文,写于1925年。
作者曾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那句话。
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
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眼前一般无二。
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二)《背影》介绍《背影》,一篇娓娓道来的文字,何以在文坛不朽?正在于它是一记情感的重锤,重重地敲击在人的心灵共鸣点上。
朱自清的《背影》教案设计
朱自清的《背影》优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背影》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2)能够分析并欣赏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能够领悟作者通过描写背影来表现父子深情的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通过朗读、感悟来体会文章的情感内涵。
(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父爱的伟大,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2)学会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3)激发对文学的热爱,提高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背影》的基本内容,把握作者朱自清的生平及文学地位。
2. 分析并欣赏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
3. 领悟作者通过描写背影来表现父子深情的手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分析作者运用的人物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3. 深入领悟课文所表达的父子情深。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
2.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内容。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情感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亲情。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朱自清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春》、《荷塘月色》等课文,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背影》,理解课文内容,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并结合课下注释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3.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如通过描写背影来表现父子情深等。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4. 合作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5. 情感体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亲情经历,感受父爱如山,培养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亲情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会珍惜亲情。
7.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亲情的短文,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身边的感人故事。
背影的教案设计(精选10篇)
背影的教案设计〔精选10篇〕背影的教案设计〔精选10篇〕背影的教案设计篇1学习目的:1、情感朗读,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3、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的心灵。
4、培养学生珍爱亲情,擅长理解,积极与父母交流与沟通。
学习重点:1、情感朗读,整体感知,体味深情。
2、语言揣摩,背影品味,感悟亲情。
学习准备: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
差使、狼藉、簌簌、迂腐、踌躇、拭、颓唐、琐屑、举箸2、结合注释,理解下边词语的含义。
狼藉、惨淡、勾留、变卖典质、赋闲、蹒跚、颓唐触目伤怀、不能自已、情郁于中、琐屑3、反复朗读课文,体味文章所表现的父亲的深深的爱子之情。
教学设想:朱自清的《背影》是一篇叙事散文,其语言质朴,饱含真情。
在教学中,应以“情”为切入口,要求学生在诵读中体味出文章中所蕴含的父子深情——父亲爱儿子,儿子理解思念父亲。
同时要精心设置好问题,引导学生在整体感悟的根底上深化理解作者情感并进展体验,以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心生活、感悟亲情的生活习惯,激发学生宽容仁爱、勤奋学习的热情。
教学设计:一、父情体验,激趣引读。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经意的细节,会引发我们内心的感动。
比方:春天树尖上长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里远处传来的一首怀旧的老歌,周六回到家,父母早已为我们准备了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这样的事,也许还有很多很多。
它表达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之中,也许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并不经意,但在特定的环境中,那种对亲情的感念便会涌动在我们的心田。
那么哪位同学愿意再体验一下这种温情呢?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
祖籍浙江绍兴,主要作品有《朱自清散文集》。
我们熟知的作品有《匆匆》、《春》、《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这篇课文追忆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读书时经历的家庭变故。
当时中国社会的状况是:军阀割据,帝国权力明争暗斗,知识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劳碌,谋事困难,在他们心头覆盖着一层不散的愁云。
背影教案设计 《背影》教案(优秀12篇)
背影教案设计《背影》教案(优秀12篇)《背影》选自《朱自清散文集》,是朱自清早期散文代表作,作为一篇叙事性散文入选人教版和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作者选取“背影”这个独特的视角,用朴素真挚的语言、细腻传神的细节和白描手法,客观真实地再现了父亲浦口送别的情境,把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重点描写了父亲为我买橘子的场景,让“背影”定格,成为永恒的经典。
为大家带来的是《背影》教案,欢迎阅读参考。
下面的12篇《背影》教案是由作者精心整理的背影教案设计范文模板,欢迎阅读参考。
《背影》教案篇一助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在表达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
2.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的一个特征--“背影”,在特定的环境下进行细致描写的特点。
3.感受父子情深,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助学重点:体会文章饱含深情的、朴素的语言。
教学难点:明确“背影”是课文的明线,“父子深情”是课文的暗线,二者和谐统一,结构文章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如果说母爱如涓涓溪流滋润着我们的心田,那么父爱便是一首永远不老的歌,时时震撼着我们的心灵!生活中“父亲就是那登天的梯,父亲就是那拉车的牛”!父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无私、深沉的爱!有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体现父子之情的榜样作品。
(板书课题:背影)二、学生自助: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我”与父亲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见面的?请从文中找出写见面背景的句子。
2.文中共有几次写到“背影”?给你感触较深的是哪一次?文章为何以“背影”为题?(1)四次写到“背影”:点题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分别时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2)感触较深的“背影”:买橘子的背影。
(3)“背影”贯串全文始终。
3.文章明暗两条线索各是什么?明线:父亲的“背影”。
暗线:父子深情。
三、求助互助:有感情的朗读买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样细致刻画这一“背影” 的?你认为用得较生动的动词有哪些?(1)感情基调:舒缓、深沉。
《背影》教案(精选9篇)
《背影》教案(精选9篇)朱自清《背影》优秀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品读文章朴实的语言,感悟文中蕴涵的浓浓的父爱。
2、仔细研读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3、联系自己的生活,进行写作训练。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进行细致描写的方法。
教学难点:用诗意的语言诠释父爱的内涵。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酝酿情感。
同学们,谈及亲情,最先映入我们脑海的是谁?确实,母亲感情细腻,柔情似水,而父亲则是一部深奥厚重的书,年少的我们常读不懂,今天,让我们跟随着朱自清饱含深情的笔墨走近一位父亲,继而走近我们的父亲。
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
二、整体感知,品味父爱——父爱,是一首含蓄的诗。
1、昨天已让同学们预习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父亲为儿子送行,是一件很寻常的事,同学们从这次寻常的送别中品味到了一种怎样的情感?3、品读父爱,用诗意语言诠释父爱。
①老师示范:父爱,是簌簌落泪时一句“好在天无绝人之路”的劝慰②展示品读要求:标出你感悟到的父爱的句子;用诗意的语言诠释父爱的内涵,每位同学至少写一句。
③同学朗读自创的诗歌。
三、品味细节,走近背影。
——父爱,是一幅感人的画。
赏析凝聚的感情最深重、最浓烈的画面——买橘子时的背影。
1、请同学们按要求来品味买橘子时的'背影的画面。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这个背影的?②你从这些刻画中感受到了这是怎样的背影?采用“这不仅是买橘子时的背影,还是的背影”句式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明确:体态——肥胖的背影衣着——沉重的背影走姿——蹒跚的背影攀爬月台——艰难努力的背影③找出作者感受的句子。
④听电视散文朗诵,再一次感受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所聚集的“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父爱!四、激情碰撞,抒写赞歌——父爱,是一首悠远的歌。
回顾父亲曾为自己做的一些事,截取闪光的瞬间或典型的经历,写一个最感人的片段。
五、布置作业,感恩父母。
歌手屠洪纲曾在《感谢》中唱到:“感谢我的爸爸/感谢我的妈妈/感谢您们/当初决定把我生下/感谢您们让我/看到这个世界/还把我辛苦养大/还给我一个温暖的家!”课后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对我们的爸爸妈妈说一声:“谢谢您们,我爱您们!”《背影》教案篇二长久以来,上课、编制初中语文背影教案、辅导学生、业务学习是中小学教师日常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
《背影-朱自清》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及其作品背景;2. 理解小说《背影》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背影》的主要内容和背景;2. 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对父爱、亲情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内容:1. 朱自清简介及《背影》背景介绍;2. 小说《背影》的主要内容分析;3. 主题和情感表达的分析;4. 课文赏析和讨论。
四、教学方法:1. 听课、讲解;2. 教室讨论、互动;3. 小组合作、展示;4. 个人写作、表达。
五、教学过程:1. 朱自清简介及《背影》背景介绍(15分钟)- 介绍朱自清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 分析《背影》的写作背景和主题。
2. 小说《背影》的主要内容分析(20分钟)- 分析故事情节及人物性格;- 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和主题。
3. 主题和情感表达的分析(20分钟)- 分析父爱、亲情在小说中的表现;- 探讨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文学手法。
4. 课文赏析和讨论(25分钟)- 分组讨论小说中的关键段落;- 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六、作业设计:1. 阅读《背影》全文,写读后感;2. 分析小说中的关键人物及其性格特点;3. 以“父爱”为主题,写一篇感人的散文。
七、评判方式:1. 作业成绩占评分的50%;2. 参与教室讨论和表达的积极性占评分的30%;3. 课后思考和感悟的深度占评分的20%。
八、教学资源:1. 朱自清的相关资料和著作;2. 电子版《背影》全文;3. 资深教育专家的讲座和解读视频。
九、教学反思: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进修《背影》,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父爱、亲情的真谛,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教室讨论,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在作业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深度,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
背影作业设计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我是来自XX班级的XX,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为大家分享我的背影作业设计发言稿。
首先,我要感谢学校和老师们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
背影作业,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描绘一个人的背影来展现其性格、品质、情感等。
这种作业形式既富有创意,又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人。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大家介绍我的背影作业设计。
一、作业主题本次背影作业的主题是“致敬身边的最美身影”。
我们希望通过描绘身边那些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人的背影,传递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作业要求1.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可以是家人、朋友、老师、同学,也可以是陌生人。
2.通过观察、访谈等方式,了解这个人物的性格、品质、情感等。
3.运用绘画、摄影、写作等手段,描绘这个人物的背影。
4.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让作品更具感染力。
三、作业设计思路1.绘画类:以写实为主,突出人物背影的线条、轮廓,通过光影、色彩等手法,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摄影类: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捕捉人物背影的瞬间,通过后期处理,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3.写作类:以散文、诗歌等形式,描述人物背影背后的故事,表达对人物的敬意和赞美。
四、作业展示1.绘画作品:《默默奉献的背影》。
作品描绘了一位在社区义务巡逻的退休老人,他的背影显得坚定、执着,体现了无私奉献的精神。
2.摄影作品:《清晨的背影》。
作品拍摄了一位环卫工人,她每天凌晨起床,清扫街道,为城市的美化付出辛勤努力。
3.写作作品:《致敬最美身影》。
文章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描述了作者与一位患有残疾的邻居的交往,通过邻居的背影,展现了坚强、乐观的品质。
总之,背影作业是一种富有创意的作业形式,它让我们在描绘人物背影的过程中,更好地了解身边的人,传递正能量。
我相信,在这次背影作业的展示中,我们都能收获满满,为自己的成长添砖加瓦。
最后,祝愿大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最美身影,为之努力,为之奋斗!谢谢大家!。
【双减作业设计】《背影》随笔作业:告别_____
【双减作业设计】《背影》随笔作业:告别_____人这一生早晚会遭遇告别,告别让我们成长,学会告别让我们成熟,而无论是主动地选择,还是被动地面对,告别多少有些伤感,但是告别也蕴藏着希望。
每一段告别的背后都有故事,一段又一段的告别,构成了人间百态。
——《朗读者》告别___一、头脑风暴从主题上来说,《背影》算是一篇“告别”主题的文章。
在教完《背影》后,我让学生做一个填空:告别__________并提供给学生一些参考:海子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与稚嫩的自己告别;“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这是陆游和唐婉之间,痛彻心扉的告别;“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这是杨绛先生平静超然地和这个世界告别;曹文轩和我们娓娓道来:和故乡和父亲的告别,也让我们仿佛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间所有的文字,千年百年都在做着同一篇文章:生离死别。
(以上文字来自《朗读者》)二、归纳总结头脑风暴之后,我们进行归纳,“告别”一词之后填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三类:1.某个人2.某个地点3.过去的自己明确:告别某个人可以是告别亲人或身边熟悉的人,如朱自清告别父亲、朱德告别母亲、鲁迅告别阿长、鲁迅告别藤野先生、史铁生告别母亲……告别某个地方,如钱学森告别美国,斯诺告别中国,维和战士告别祖国,袁隆平告别武汉,汪曾祺告别昆明,堂吉诃德告别家乡走上骑士之旅,杜小康告别油麻地,苏轼告别黄州,唐僧告别长安……告别过去的自己,如告别胆怯、告别谎言、告别不成熟、告别鲁莽……我们发现,其实“告别”主题的文章本身就带有一种回忆性散文的性质,《背影》亦是如此。
三、拓展文章我还为学生提供了几份与“告别”相关的材料:1.时事素材《<我是遗物整理师>:当有人离去,如何说再见?》(三联生活周刊)《女儿、母亲、女王和遗孀:伊丽莎白二世的光与影》(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2.名家美文《目送》(龙应台)、《老海棠树》(史铁生)3.唐人诗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送友人》(李白)、《送元二使安西》(王维)、《送柴御史》(王昌龄)四、布置作业完成一篇随笔:告别________字数400字以上。
《背影》教案
《背影》教案教案:《背影》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文章《背影》。
本文是一篇叙事散文,讲述了作者童年时与父亲分别的情景,通过描述父亲的背影,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表达作者情感的写作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表达作者情感的写作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文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组父母与孩子分别的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与父母分别时,心里是怎样想的?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
3. 课堂讲解(15分钟)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表达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讲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4. 例题讲解(10分钟)利用PPT展示例题,讲解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来描述自己的父母。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课堂讲解和例题,自己动手写一写,描述一下自己的父母。
6. 课堂小结(5分钟)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父母的作文。
2. 抄写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六、板书设计背影思念感激七、作业设计1. 作文题目:《我的父母》答案:我的父母是非常爱我的人。
他们每天早出晚归,为了我们的生活而努力工作。
在我遇到困难时,他们总是鼓励我,帮助我度过难关。
我感激我的父母,他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2. 抄写题目: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答案: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已抄写完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课文《背影》,让学生学会了如何描述自己的父母,表达了他们对父母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背影》练习设计
楠木中学何绪阳
[语言积累•运用]
(一)走近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号,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出版有诗文集,散文集、《欧游杂记》等。
朱自清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散文家之一,其散文文字风格不一,但都注重写法上的“”,曾被誉为“美文”的典范。
(二)学海拾贝
1.你能准确地标注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吗?
奔丧()狼藉()妥帖()踌()躇()
蹒()跚()颓唐()琐屑()晶莹()
2.你能找出下面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过来吗?
①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附闲。
改为
②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惊醒些,不要受凉。
改为
③我赶紧试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改为
3.你能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吗?
①(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②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
③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4.你能发现下面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有误的一项吗?( )
A.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
B.我北来后,他写了一封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
C.“不行!”小李不服气地说,“刚才漏了一着,不补回来睡不着。
”
D.“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厂长严肃地说。
(三)语言实用
请仿造下面的句子,续写一句赞美母亲的话。
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响起,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母亲是。
(四)综合性学习
2006年5月,某中学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以该校一名中学生的身份参与这项活动,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1.请结合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宜传标语以营造气氛。
(不超过20字)
2.如果你所认识的一位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请向她推荐一本相关的名著,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文本感知•探究]
(五)整体感知
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一共写了父亲的四次背影,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四次背影的内容。
(六)语言品味。
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
请体味下面句子中蕴涵的深厚感情。
1.“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
3.“进去吧,里头没人。
”
(七)写法体悟。
我们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
比如:“皱纹很深”,“两鬓苍苍”等等,本文的作者却选择“背影”这样的角度来命题立意,并用它来组织材料、结构成文。
这样写用什么好处?
(八)语段研读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的问题。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①着上面,两脚再向上②;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③,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
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
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请为选文内容拟写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2.请将“倾”“攀”“缩”三个动词填入文中的横线上,并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这三个动词的表达效果。
①,表达效果:
②,表达效果:
③,表达效果:
3.文中写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4.文中画线的句子“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表现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爱,请具体说说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理活动。
5.选文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的好,为什么?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说明理由。
6.为什么浦口惜别时父亲的“背影”让作者终生难忘?试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7.父爱如山。
生活中我们对父亲理解的太少太少了,请你在父亲节时为父亲发送一条短信或邮寄一张你精心制作的贺卡,表达自己对父亲的谢意。
请把短信或贺卡的内容写在下面。
[课外拓展•创新]
(九)类文赏练
阅读《距离》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距离
当我来到继父家时,我知道我打量那个家的目光是敌意的,我与那个家是有距离的。
那陌生
的屋檐下挂着惨白惨白而寒意逼人的冰凌,融化了的冰水不时地顺着瓦檐滴到墙上,发出沉重的响声。
墙用石灰新刷过,隐约还露出凌乱的稻草。
为了不影响我读书,继父把我安置在条件最好的西厢房,自己和母亲住到了阴湿的东厢房。
他还特意到供销社买了一盏台灯放在我的书桌上。
每天晚上,他都拿着一本从书店买来的新书,坐在我对面,陪着我学习。
他只是安安静静地坐着,偶尔翻一下书。
还有几个月就中考了,每晚我都看书到很晚,然而不论多晚,他都会一直陪着我,直到替我关上灯。
我知道,干一天农活下来是很累的,而且我很不愿意他坐在我对面,我便对母亲说:“叫他以后晚上不要再到我房间里来。
”母亲嘴唇动了动,没有说话,眼睛红红的。
那天晚上,我无意中听到他对母亲说:“晚上学习辛苦,有个人陪伴,精神点!”
以后我便没介意他陪着我看书,只是他又放了一张桌子在我房里,跟我书桌的距离
正好足台灯光线的边缘。
每天晚上,他依然陪着我一块看书,只是更安静了,翻书声也更小了.偶尔声音稍大一点,他便像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惊恐地抬起头看看我,见我没在意,才会继续安心地看书。
就这样,直到中考前,他陪着我翻掉了厚厚十几本书。
考试那天,他执意要骑车送我去,我没说什么。
坐在后座上,看着他汗流浃背的样子,我觉得我们的距离已经缩短了.考试结束那天,他又骑了三十多里路来接我,却一点没问我考得怎样,就像来的时候一样,默默地骑着车,但我知道,我跟他的距离更近了。
发录取通知书那天,我正在别人家玩。
当我飞奔回到家门口时,他正和邮递员面对面站着。
邮递员让他签收,他望了望我,又望了望邮递员,接过笔,在邮递员指的地方,打了一个钩,说:“我不识字,不会签名!”然后又禁不住自己的喜悦,朝着周围的村民笑了。
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他不识字,可他,却……”一种难言之情涌上心头,我泪流满面跪在他面前,失声喊道:“爸——”他依然只是笑,却带着几许酸楚、几许欣慰。
夏日的阳光照着家门,我再次打量这个家时,我觉得已经与这个家没有距离了。
1.通读全文,另选一个角度,为本文再拟写一个题目。
2.“一切景语皆情语。
”文章第一段的景物描写,衬托了“我”什么样的心境?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3.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我”与继父交往中的几件事情。
4.文中有很多语句看似平常,实则包含有丰富的内容,请品析下面的几个句子。
①那天晚上,我无意中听到他对母亲说:“晚上学习辛苦,有个人陪伴,精神点!”
②就这样,直到中考前,他陪着我翻掉了厚厚十几本书。
③这时我的大脑一片空白:“什么,他不识字,可他,却……”一种难言之情涌上心头,我泪流满面跪在他面前,失声喊道:“爸——”
5.本文在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首尾呼应。
请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
6.文中的“继父”与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父亲”极其相似。
请结合文本,说说这两个人物的相同点。
(十)写作秀吧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作家克里腾登写过一篇题为《母亲的价格》的文章,指出如果母亲的日常工作可获薪水,合理的年薪约为六万美元。
母亲们做这些工作,做得细腻,做得纯粹,乐此不疲,头发做白了,腰做弯曲了,眼睛做昏花了,她们也毫无怨言。
子女们在、受母爱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已经欠下了母亲那么巨大的一笔薪水。
其实,不管是母爱、父爱,还是其他亲人、老师对我们付出的爱,都无法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
只有我们懂得珍惜,才会真正体会其价值。
请以"珍惜"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