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360》 壹 君道

合集下载

【VIP专享】《群书治要360》入选经典文献概要

【VIP专享】《群书治要360》入选经典文献概要

名为《傅子》,为内、外、中篇,凡有四部、六录,合一百四十首,数十万言。 12.238.266.267.
汉记》。此为崔寔针对当时政治问题发表的评论文章,名曰《政论》。
陸景(公元 249 年——280 年)字士仁,吴郡吴縣體亭(今上海松江)人,吴 196.
偏將軍陸抗之子。陸晏之弟,陸機、陸玄、陸雲之兄。從小受祖母管教,潔身
自好,勤奮苦學,博覽群書,精通文史,多有政治主張,并爲公主賞識,官拜
騎都尉,封毗陵侯。後任偏將軍,統帥父親的部分兵馬,在與西晋王濬交戰時
人。曾为司徒王导主簿,又被征为散骑常侍、大著作,不就。后赴广州,在罗
浮山炼丹。他总结了战国以来神仙家的理论,从此确立了道教神仙理论体系。
《抱朴子》是研究我国晋代以前道教史及思想史的宝贵材料。
仲长统(179—220 年),字公理,山阳郡高平(今山东省微山县两城镇)人。 21.111.332.
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原书已佚,《后汉书》“本传” 录有《理乱》、《损
益》、《法诫》三篇。《昌言》针对东汉末年的社会弊病,主张“限夫田以断并
兼,急农桑以丰委积,严禁令以阶僭差,察苛刻以绝烦暴”;主张“核才艺以叙官
宜”。在哲学上,提出“人事为本,天道为末”的观点,反对迷信天道而背人
事。
左丘明(前 556 年-前 451 年),姓丘,名明。汉族,春秋末期鲁国都君庄 242.341.
平(今河北安平)人。曾任郎、五原太守等职,并曾参与撰述本朝史书《东观
6.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对比及分析综合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蚯蚓教的学实难验点,线培形养动观物察和能环力节和动实物验的能主力要;特2.征通。过教对学观方察法到与的教现学象手分段析观与察讨法论、,实对验线法形、动分物组和讨环论节法动教特学征准的备概多括媒,体继课续件培、养活分蚯析蚓、、归硬纳纸、板综、合平的面思玻维璃能、力镊。子情、感烧态杯度、价水值教观1.和通过学理解的蛔1.虫过1观适、察于3程.观六 阅蛔寄内列察、 读虫生出蚯让 材标容生3根.常蚓学 料本教活 2据 了见身生 :,师的、问 解的体巩总 鸟看活形用 作题 蛔线的固结 类雌动态手 业自 虫形练本 与雄学、三4摸 :学 对动状习节 人蛔生结、、一 收后 人物和同课 类虫活构请一蚯摸 集回 体并颜步重 关的动、学、蚓蚯 鸟答 的归色学点 系形教生生让在蚓 类问 危纳。习并 从状学理列学平的题 害线蚯四线归 人、意特出四面体 生以形蚓、形纳 类大图点常、五观玻表 存及动的鸟请动本 文小引以见3引、察璃, 现预物身类学物节 明有言及的、导巩蚯上是 状防的体之生和课 历什根蚯环怎学固蚓和干 ,感主是所列环学 史么据蚓节二样生练引牛燥 鸟染要否以举节到 揭不上适动、区回习导皮还 类的特分分蚯动的 晓同节于物让分答。学纸是 减方征节布蚓物一 起,课穴并?学蚯课生上湿 少法。广的教些 ,体所居归4在生蚓前回运润 的;.泛益鸟色学生纳4靠物完的问答动的 原.蛔,处目类和习活环近在成前题蚯的? 因了虫以。标生 就体的节身其实端并蚓快触 及解寄上知物 同表内特动体结验和总利的慢摸 我蚯生适识学 人有容点物前构并后结用生一蚯 国蚓在于与的 类什,的端中思端线问活样蚓的人? 飞技基 有么引进主的的考形题环吗十生体能本 着特出行要几变以动1境?节 大活,的.方 密征本“特节化下物让并为近 珍习会形理法 切。课生征有以问的2小学什腹 稀性引态解。 的.课物。什游题主结生出么面 鸟和起结蛔关观题体么戏:要利明蚯?处 类适哪构虫系察:的特的特用确蚓, 等于些特适。蛔章形殊形征板,这是 资穴疾点于可虫我态结式。书生种光 料居病寄是的们结构,五小物典滑 ,生?重生鸟内学构5,学、结的型还 以活.要生类部习与其习巩鸟结是 爱的如原活生结了功颜消固类构线粗 鸟形何因的存构腔能色化练适特形糙 护态预之结的,肠相是系习于点动? 鸟、防一构现你动适否统。飞都物为结蛔。和状认物应与的行是。主构虫课生却为和”其结的与题、病本理不蛔扁的他构8特环以生?8特乐虫形观部特征境小理三页观的动点位点梳相组等、这;,哪物教相,2理适为方引.鸟些,育同师知应单面导鸟掌类结了;?生2识位的学你握日构解.互。办特生认线益特了通动手征观识形减点它过,抄;察吗动少是们理5生报.蛔?物,与的解参一了虫它和有寄主蛔与份解结们环些生要虫其。蚯构都节已生特对中爱蚓。会动经活征人培鸟与飞物灭相。类养护人吗的绝适这造兴鸟类?主或应节成趣的为要濒课的情关什特临?就危感系么征灭来害教;?;绝学,育,习使。我比学们它生可们理以更解做高养些等成什的良么两好。类卫动生物习。惯根的据重学要生意回义答;3的.情通况过,了给解出蚯课蚓课与题人。类回的答关:系线,形进动行物生和命环科节学动价环值节观动的物教一育、。根教据学蛔重虫点1病.引蛔出虫蛔适虫于这寄种生典生型活的线结形构动和物生。理二特、点设;2置.问蚯题蚓让的学生生活思习考性预和习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3.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群书治要》精校打印版(正文 目录)概要.

《群书治要》精校打印版(正文 目录)概要.

目录壹、君道 (1)一、修身 (3)二、敦亲 (5)三、反身 (5)四、尊贤 (7)五、纳谏 (8)六、杜谗邪 (9)七、审断 (9)贰、臣术 (10)一、立节 (10)二、尽忠 (11)三、劝谏 (11)四、举贤 (12)参、贵德 (12)一、尚道 (12)二、孝悌 (13)三、仁义 (15)四、诚信 (15)五、正己 (17)六、度量 (18)七、谦虚 (18)八、谨慎 (20)九、交友 (21)十、学问 (22)十一、有恒 (22)肆、为政 (23)一、务本 (23)二、知人 (27)三、夫使 (28)四、至公 (29)五、教化 (30)六、礼乐 (32)七、爱民 (34)八、民生 (36)九、法古 (36)十、纲纪 (37)十一、赏罚 (38)十二、法律 (39)十三、慎武 (40)十四、将兵 (41)伍、敬慎 (41)一、微渐 (41)二、风俗 (43)三、治乱 (43)四、鉴戒 (44)五、应事 (46)六、慎始终 (48)七、养生 (48)陆、明辨 (48)一、邪正 (48)二、人情 (49)三、才德 (49)四、朋党 (50)五、辨物 (50)六、因果 (51)壹、君道一、修身甲、戒贪1. 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宁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

(卷十九汉书七)【白话】自成康盛世以来,将近千年,想使天下大治的人很多,然而太宁盛世再也不复出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领导者舍弃法仙制度,放纵自己的私欲,奢侈风行而荒废了仁义。

2. 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

(卷二十六魏志下)【白话】大凡事物成长得快则衰亡也快,缓慢适时地成就才会有好的结果。

早晨开花的植物,到了傍晚就会凋落;茂盛的松柏,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枯萎。

所以,道德很高尚的君子不求很快得到成效。

3. 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

《群书治要》原文+译文在线阅读

《群书治要》原文+译文在线阅读

《群书治要》原⽂+译⽂在线阅读
本书⽬录
作品简介
壹、君道--⼀、修⾝
壹、君道--⼆、敦亲
壹、君道--三、反⾝
壹、君道--四、尊贤
壹、君道--五、纳谏
壹、君道--六、杜谗邪
壹、君道--七、审断
贰、⾂术--⼀、⽴节
贰、⾂术--⼆、尽忠
贰、⾂术--三、劝谏
贰、⾂术--四、举贤
叁、贵德--⼀、尚道
叁、贵德--⼆、孝悌
叁、贵德--三、仁义
叁、贵德--四、诚信
叁、贵德--五、正⼰
叁、贵德--六、度量
叁、贵德--七、谦虚
叁、贵德--⼋、谨慎
叁、贵德--九、交友
叁、贵德--⼗、学问
叁、贵德--⼗⼀、有恒
肆、为政--⼀、务本
肆、为政--⼆、知⼈
肆、为政--三、任使
肆、为政--四、⾄公
肆、为政--五、教化
肆、为政--六、礼乐
肆、为政--七、爱民
肆、为政--⼋、民⽣
肆、为政--九、法古
肆、为政--⼗、纲纪
肆、为政--⼗⼀、赏罚
肆、为政--⼗⼆、法律
肆、为政--⼗三、慎武
肆、为政--⼗四、将兵
伍、敬慎--⼀、微渐
伍、敬慎--⼆、风俗
伍、敬慎--三、治乱
伍、敬慎--四、鉴戒
伍、敬慎--五、应事
伍、敬慎--六、慎始终
伍、敬慎--七、养⽣
陆、明辨--⼀、邪正
陆、明辨--⼆、⼈情
陆、明辨--三、才德
陆、明辨--四、朋党
陆、明辨--五、辨物
陆、明辨--六、因果
共 1页49条记录。

群书治要360之1君道篇

群书治要360之1君道篇
传统文化解读 重庆云阳 李元茂
3. 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 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 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所怒甚多,而 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卷十一 史记上)
【白话】荣夷公喜好独占财利,而不知道会造成严重的 社会问题。财利,是天地之间万物所依赖生存的资源。 而有独占的现象,造成资源不均的害处就多了!因为大 家都需要用到,怎么可以独占?不平的现象多了,而不 知道社会问题已经存在,必招致民怨,不去防备大的灾 难,却用这样的思想来教唆君王,王位怎能持久呢?
传统文化解读 重庆云阳 李元茂
5. 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有一于此,未 或弗亡。(卷二 尚书)
【白话】皇祖大禹有这样的话:在内迷恋女色, 在外迷恋游猎,纵情饮酒毫不节制,贪嗜歌舞 不知满足,住在豪宅,雕梁画栋,过度装饰。 以上几项只要沉迷于一项,就没有不亡国的。
传统文化解读 重庆云阳 李元茂
传统文化解读 重庆云阳 李元茂
7. 人主之大患,莫大乎好名。人主好名,则 群臣知所要矣。(卷四十八 体论) 【白话】君主最大的祸患,没有比爱好虚名更 大的了。一旦君主爱好虚名,群臣了解君主想 要的是什么,就会投其所好。
传统文化解读 重庆云 李元茂
一、修身 之乙、勤俭
8. 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 不织,或受之寒。」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 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纤至悉也,故其 蓄积足恃。(卷十四 汉书二)
勤俭 惩忿 迁善 改过
交友 学问 有恒
慎武 将兵
传统文化解读 重庆云阳 李元茂
邪正 人情 才德 朋党 辨物 因果
修身
敦亲
反身
戒贪 勤俭 惩忿 迁善 改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敬慎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敬慎篇】

修身齐家治国方略之宝典《群书治要》原文及解读!【敬慎篇】导读《群书治要》一书,是中国古圣先王修齐治宁之智慧、方法、经验、效果的集大成之作,是历经千万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

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必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领导者提供可贵借鉴。

而对于生活在社会中的每个人,《群书治要》也是修身、治家、处事的智慧源泉。

目录第一章、君道一、修身甲、戒贪乙、勤俭丙、惩忿丁、迁善戊、改过二、敦亲三、反身四、尊贤六、杜谗邪七、审断第二章、臣术一、立节二、尽忠三、劝谏四、举贤第三章、贵德一、尚道二、孝悌三、仁义四、诚信五、正己六、度量七、谦虚八、谨慎九、交友十、学问十一、有恒第四章、为政一、务本二、知人三、夫使四、至公五、教化六、礼乐七、爱民八、民生九、法古十一、赏罚十二、法律十三、慎武十四、将兵第五章、敬慎一、微渐二、风俗三、治乱四、鉴戒五、应事六、慎始终七、养生第六章、明辨一、邪正二、人情三、才德四、朋党五、辨物六、因果第五章敬慎一、微渐282.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卷一周易)【白话】积累善行的人家,必然给后世子孙带来福泽;积累恶行的人家,必然给后世子孙带来祸殃。

283.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也。

(卷一周易)【白话】善行不积累,就不足以树立名声;恶行不积累,也不足以自灭其身。

小人做事,完全以冺害关系为出发点,以为做出小小的善事不会得到什么好处,便索性不去做,以为做些小的恶事无伤大体,便不改过,所以日积月累,恶行积累到不可掩盖的程度,罪责大到无法解脱的地步。

284. 夫十围之木,始生而如櫱,足可搔而绝,手可擢而拔,据其未生,先其未形也。

磨砻砥砺,不见其损,有时而尽;种树畜养,不见其益,有时而大;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卷十七汉书五)【白话】十围粗的树,是从小小的嫩芽长起来的,当时用脚一碰就会折断,用手一提就可以拔出来,因为它还没有生长,没有成形。

刘余莉教授《群书治要360》第二集- 君道 修身 1

刘余莉教授《群书治要360》第二集-  君道  修身 1

《群書治要360》講記2集劉餘莉教授主講尊敬的各位同学,大家好我们今天正式进入《群书治要360》的学习,我们看《群书治要360》第一册,第一个纲目君道,这一篇主要是讲怎么样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第一个副标题是修身,在《大学》上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要想成为一个卓越的领导者,首先要从修身来下手,这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在修身第一个小标题就是戒贪,告诉我们修身从哪里开始?那就是《大学》上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后面才谈得上是修身,所以修身要从格物来做起,格物就是格除物欲的意思,也就是我们在财色名利,各种诱惑面前能够如如不动,把持住自己,做到八风吹不动,这个修身才有一点点的基础,所以修身从戒贪来做起。

第一条,“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十九,汉书七,我们知道《群书治要》的取材是经、史、子,而在史部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这称为四史,此外还有《晋书》,史书都是有很多的历史事实,来验证经部和子部的道理,所以经史合参的特点在《群书治要》中表现得非常明显,自《史记》到《清史稿》一共二十五部,俗称二十五史,二十五史的核心内容讲的是什么道理?它给我们讲了国家社会兴衰成败的规律,而这个规律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因果感应。

在《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在《书经》上也说:“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在《太上感应篇》开篇也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二十四史就是通过历史的史实,给我们验证了这些道理,特别是在历史上有一部书叫《历史感应统记》,这部书都是从二十四史,也就是正史之中的资料给我们验证了我们上面所说的道理,我们看了这一部书才知道因果感应并不是迷信,而是通过历史的史实验证的规律,像我们吃饭能够可以止住饥饿,喝水可以止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是可以看得见的显而易见的因果,有一些隐而未宣的因果,这些只有圣人去认真观察了,把它给记载下来,记在经典之中,所以我们学习经典,也就是在学习道,学习因果的事实,这个是告诉我们,史书它核心的内容就是讲因果感应的道理,这句话就是出自《汉书七》,是西汉的谏大夫贡禹劝谏汉元帝的上书中所说的两句话,贡禹看到当时朝政腐败,宫廷奢靡、圣教不行,社会风气日趋日下的现状,于是建议要兴起孔子的教诲来改变世风,在这句话之前贡禹就写道:孔子不过是一个寻常之人,但是因为乐于研求道义,端正自身而从不松懈的缘故,以至于现在四海之内、天下的君主都按着孔子的言论作为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更何况现在汉朝的地域辽阔,陛下您德行高尚,又居于天子的尊位,相信凭借着上天的帮助,如果想改变社会风气,调和阴阳,陶冶万物,通过教化匡正天下,就像决堤放水,遏制物体坠落一样容易,为什么这么容易?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后面他就说了这句话,告诉我们盛世不复存在的原因以及如何能够恢复盛世,这句话说:“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成康就是西周周成王和周康王统治的时候,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结果怎么样?囹圄空虚,监狱里都没有犯人,刑措不用,就是刑罚都放置不用,因为没有犯罪的人。

《群书治要360》1壹、君道

《群书治要360》1壹、君道

《群书治要360》1壹、君道壹、君道一、修身甲、戒贪1.自成康以来,几且千岁,欲为治者甚众,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也?以其舍法度,而任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也。

(卷十九·汉书七)【白话】自成康盛世以来,将近千年,想使天下大治的君王很多,然而太平盛世不复出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君主舍弃了治国的常理常法,而放任自己个人的私欲行事,导致奢侈横行而仁义废弛。

2.夫物速成则疾亡,晚就则善终。

朝华之草,夕而零落;松柏之茂,隆寒不衰。

是以大雅君子恶速成。

(卷二十六·魏志下)【白话】大凡事物发展过快则衰亡也快,缓慢稳定地发展则容易有圆满的成果。

早晨开花的草,到了傍晚就凋落了;茂盛的松柏,即使在非常寒冷的冬天也不会枯萎。

所以,德高才大的君子忌讳速成。

3.夫荣公好专利而不知大难。

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有专之,其害多矣!天地百物皆将取焉,何可专也?所怒甚多,而不备大难,以是教王,王其能久乎?(卷十一·史记上)【白话】荣夷公喜好独占财利,而不知道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财利,是天地之间万物所依赖生存的资源。

而有独占的现象,造成资源不均的害处就多了!因为大家都需要用到,怎么可以独占?不平的现象多了,而不知道社会问题已经存在,必招致民怨,不去防备大的灾难,却用这样的思想来教唆君王,王位怎能持久呢?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卷三十四·老子)【白话】缤纷的色彩,容易使人失去判断优劣的能力,有如失明;过度追求声音的刺激,容易使人失去辨别优劣的能力,有如失聪;讲究食物的美味,容易使人失去分辨食物好坏的能力;沉溺于骑马打猎的快意,容易使人心神狂妄暴躁;稀有难得的货品,容易使人贪心增长,而造成行为偏差。

5.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雕墙。

有一于此,未或弗亡。

(卷二·尚书)【白话】皇祖大禹有这样的话:在内迷恋女色,在外迷恋游猎,纵一情饮酒毫不节制,贪嗜歌舞不知满足,住在豪宅,雕梁画栋,过度装饰。

《群书治要360》第三十集第3讲

《群书治要360》第三十集第3讲

《群书治要360》第三十集第3讲不仅不义之财会导致不好的结果,即使是正当收入所赚的钱财,也应该用在正当的地方。

中国有一句话“积财丧道”,如果一个人自己很有钱,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但是还有很多人吃不饱、穿不暖,过着衣不蔽体、食不饱腹的生活,上学也没有办法缴学费,结果“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会导致穷人的嫉妒和怨恨。

有人认为,其实一些富家子弟很可怜,因为他们穷得就只剩下钱了。

这话说得不无道理。

现在人应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字,因为每一个汉字都有教育的内涵。

例如,“錢”字,左边是一个“金”,右边是“戈戈”,即两把刀、两把枪。

意思是,如果人没有智慧,把金看得太重,就会导致拿着两把刀、两把枪去互相残杀。

现在社会就出现了这种状况:有人因为争遗产,把兄弟告上法庭;有人因为争财产,夫妻同床异梦;有人因为争房产,父子间起了冤仇。

由此可见,如果人为了争财利而不择手段,忘记了恩义、情义、道义,确实就穷得只剩下钱了。

金钱没有给他们带来幸福安乐的生活,反而还令其走向腐败堕落。

中国古人说“富不过三代”,如今也甚至“富不过当代”。

因为有人在赚钱时,不是依靠勤劳致富、辛苦付出,而且一旦有了财富就过上骄奢淫逸的生活,不懂得克勤克俭、艰苦奋斗,结果自己这一生还没有过完,就已倾家荡产、身败名裂。

所以,明智之人,愈富裕愈谨小慎微,愈要拿钱去做慈善事业,利益社会和大众。

例如,美国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比尔·盖茨,在二〇〇八年的时候,就把五百八十亿美元的个人财产捐到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并在遗嘱中宣布要拿出百分之九十八的财产捐给自己创办的这个基金会。

这笔钱用于研究艾滋病和疟疾的疫苗,并为世界贫穷国家提供援助。

因为他有善心,所以愈施愈多,财富不断增长。

《易经》中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很多具有远见的成功人士,有了财富后,并没有拿着钱去竞奢斗富,攀比谁的车子更豪华、谁的别墅更阔绰,而是把钱捐献给慈善教育事业。

《群书治要360》全文及译文

《群书治要360》全文及译文

《裙书治要360》全文及译文序言1. 《裙书治要360》是一部集中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和思想精华的古典经典之一。

它是一部涵盖广泛的文化巨著,内容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学等诸多领域,充分展现了我国古代智慧的精髓。

2. 本书的编写始于宋代,成书于明代,历经九载之久。

编者精选了三百六十部重要的儒家经典及其他名著,整理为《裙书治要360》,成为宋儒学经典以后最重要的一部经典之一。

3. 本书在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后世儒子及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裙书治要360》也一直被视为我国历史上重要的经典之一,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文化价值。

全文及译文第一篇:《尚书》4. 《尚书》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记事文字,也是儒家经典之一,记载了周朝早期的历史和礼制。

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制度和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第二篇:《诗经》5.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集,收集了大量古代民歌,内容丰富多彩,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和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篇:《周易》6. 《周易》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预测性经典,其中包含了六十四卦,每一卦都有着深刻的哲理和预测意义,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哲学和宇宙观具有重要价值。

第四篇:《春秋》7. 《春秋》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史书,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史,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左传》8. 《左传》是《春秋》的注释,对《春秋》的记载进行了解释和补充,是我国古代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史书。

第六篇:《国语》9. 《国语》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记载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政治风貌和历史事件,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历史和政治有重要意义。

第七篇:《论语》10.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儒家学说的重要来源,其中记载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对于研究儒家思想和我国古代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八篇:《孟子》11.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由孟子及其门徒的言论和思想组成,对于研究儒家思想和我国古代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群书治要360原文及解释

群书治要360原文及解释

群书治要360原文及解释
群书治要360原文及解释:
《群书治要》是一部古代中国的政治文献,作者是明朝官员李时中。

该书被誉为中国古代政治文献中的经典之作,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和治理方法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群书治要》共有三卷,每卷由多个章节组成,主要讲述了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军事战略、财政收支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第一章至第五章主要介绍政治制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原则,第六章至第十二章则介绍了行政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第十三章至第十六章则介绍了军事战略和战争谋略,最后第七章至第十九章则介绍了财政收支和财政管理。

本书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全面性和系统性。

作者李时中认为,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而行政管理则是实现政治制度的基础。

因此,他在《群书治要》中不仅介绍了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还详细阐述了行政管理的具体方法和技巧,以保障国家政治制度的稳定和运行。

此外,本书还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

作者李时中认为,政治制度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因此,他在《群书治要》中不仅介绍了政治制度的基本理论和原则,还提出了许多实用的治国策略和建议,以解决实际问题和促进国家的发展。

《群书治要》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政治理论价值的经典之作,不仅对中国政治制度、行政管理和治理方法等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政治理论和实践也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群书治要360》伍敬慎

《群书治要360》伍敬慎

《群书治要360》伍敬慎伍敬慎一、微渐303.古者衣服车马,贵贱有章,以褒有德而别尊卑。

今上下僭差,人人自制,是故贪财趍利,不畏死亡。

周之所以能致治,刑措而不用者,以其禁邪于冥冥,绝恶于未萌也。

(卷十九汉书七)【注释】僭差:僭越失度。

僭,音jiàn。

超越本分,冒用在上者的职权、名义行事。

趍:音qū。

同“趋”。

追求;追逐。

致治:使国家在政治上安定清平。

刑措:亦作“刑错”或“刑厝”,置刑法而不用。

措,搁置。

【白话】古代衣服车马贵贱有规章,用来褒扬有德之人而使尊卑有所区别。

而今上下之间有超越本分的错失,人人自行制定而无节度,于是人们贪财谋利,不惜冒生命危险。

周朝之所以能达到天下大治,刑罚搁置不用,其原因就是在歪风未显露时就将其制止,在罪恶未萌生时就将其杜绝。

304.且夫闭情无欲者上也,咈心消除者次之。

昔帝舜藏黄金于崭岩之山,抵珠玉于深川之底。

及仪狄献旨酒,而禹甘之,于是疏远仪狄,纯(纯当作绝)上旨酒。

此能闭情于无欲者也。

(卷四十七政要论)【注释】闭情:闭绝欲望。

咈心:违背心意。

咈,音fú。

违背;违逆。

崭岩:高峻的山崖。

元和本作“渐岩”。

崭、渐此处读音均为chán。

渐,通“巉”,或作“崭”。

仪狄:传说为夏禹时善酿酒者。

?旨酒:美酒。

【白话】人能够做到闭情无欲可以算是上等人了,刻意违背心意消除欲求的人就要差一等了。

过去舜帝让黄金埋藏在险峻的高山之上,将珠玉弃置在深川的谷底。

仪狄进献美酒给大禹,大禹品尝后觉得非常甘甜,于是疏远仪狄,杜绝人们进献美酒。

这就是能够自我节制而达到无欲的例子。

305.抱朴子曰:“三辰蔽于天,则清景闇于地;根茇蹶于此,则柯条瘁于彼。

道失于近,则祸及于远;政缪于上,而民困于下。

”(卷五十抱朴子)【注释】三辰:指日、月、星。

清景:犹清光。

茇:音bá。

草木的根。

蹶:音jué。

竭尽。

?柯条:枝条。

【白话】抱朴子说:“日、月、星被天上云雾遮住了,地上的光明就会暗淡;植物的根部这里竭尽,枝条那里就会干枯。

《群书治要360》 壹 君道

《群书治要360》 壹 君道

《群书治要360》壹君道壹君道一、修身(一)戒贪1.圣人守其所以有,不求其所未得。

求其所未得,则所有者亡矣;修其所有,则所欲者至矣。

(卷四十一淮南子)【白话】圣人安守自己所具有的(德),而不追求自己没有的。

如果追求自己所没有的,那么已有的(德)也会丧失掉;如果修养自己已有的(德),那么想得到的也会自然地得到。

2.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途;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

其于名行,岂不善哉?(卷二十八吴志下)【白话】断绝无益的欲望,来遵循道德仁义之路;放弃无关紧要的事情,来修习建功立业的根基。

这对自己的名声与品行,难道不是很有益的吗?3.福生于无为,而患生于多欲。

故知足,然后富从之;德宜君人,然后贵从之。

故贵爵而贱德者,虽为天子不贵矣;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

(卷八韩诗外传)【白话】幸福产生于内心知足而无所外求,而忧患产生于人的欲望过多。

所以一个人知道满足,然后富裕会随着到来;德行适合领导民众,然后尊贵就会随之而来。

所以看重爵位而轻视德行的人,虽然做了天子也并不高贵;贪求财物而不知休止的人,虽然拥有天下也并不富足。

4.有以欲多亡者,未有以无欲危者也;有以欲治而乱者,未有以守常失者也。

(卷四十一淮南子)【注释】常:常规,常道。

【白话】有因为欲望太多而灭亡的,没有因为无欲而陷入危险的;有因为想要治理却混乱的,没有因为遵循常道却失败的。

5.三代之兴,无不抑损情欲;三季之衰,无不肆其侈靡。

(卷二十九晋书上)【注释】三代:指夏、商、周。

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

【白话】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兴盛,无不是因为领导者对自己的七情五欲加以节制;三代末期的衰败,无不因肆意奢侈浪费。

6.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秽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夫纵欲而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身则失,以治国则败。

(卷四十一淮南子)【注释】秽:污染,玷污。

【白话】日月本欲明亮,却有浮云遮蔽它;河水本欲清澈,却有沙石污染它;人性本欲宁静,却有嗜欲妨害它。

刘余莉教授《群书治要360》第三十集 -君道 审断 55

刘余莉教授《群书治要360》第三十集 -君道  审断  55

《群书治要360》讲记第三十集审断 55刘余莉教授主讲我们看第五十五句:夫听察者,乃存亡之门户,安危之机要也。

若人主听察不博,偏受所信,则谋有所漏,不尽良策;若博其观听,纳受无方,考察不精,则数有所乱矣。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八《体论》。

听察就是听取和考察各种意见;门户,这个是比喻,它比喻事物的关键;机要也是关键的意思;无方,没有方法;数就是策略的意思。

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是说听和察是国家存亡安危的关键,假如君主不能广泛地听取和明察,只接受亲信者的言论,那么谋划毕竟有疏漏,不能尽收好的策略,假如能广泛的听取和明察,但采纳的方法不对,考察也不精确,那么策略必然混乱无章。

这一句话是提醒做领导者的,要广泛的听察,但是听取建议的时候,还要认真的去考察,不能够什么话都听。

在《体论》上说,为什么君主要靠忠臣谋士帮助他处理很多的政务?为什么要去广泛的听取和考察各种意见?因为君主他如果不去广泛的听察,就一定会有很多细微之处注意不到,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君主的尊贵不同于一般的人,他之所以尊贵,就在于他能够随顺自己的志趣来调养自身,当他想享受欢乐时,就有高雅的音乐充盈于耳,古玩珍宝足以悦目,美丽的姿色满足欲望,漂亮的衣服正合其身,想要登高远眺,极目展望的时候,就可以登上耸立入云的高台,想逍遥自在,就穿过有飞阁的楼观,嬉戏于碧水清池,游览于桂林芳园,戏射野鸡与大雁,跟踪飞鸟,追逐走兽,出行的时候有佳丽为伴,回宫的时候与美女共处,像这样又怎能体会到穷困忧愁的悲哀,了解鳏寡孤独的难以忍受?用餐的时候就有蒸煮食物的钟鼎,用以切肉的砧板,美味佳肴多种多样,五味俱全,珍馐美味摆满了厅堂,音乐声起,开始用餐,鸣钟之后撤去宴席,一道一道的美食交替而上,口中的美味不断,这又怎能感受到饥馁的苦楚,困窘的难堪?天热的时候,盖上薄如云雾的绉纱,穿上细葛布做的衣裳,居住在有华丽帐幔的高大房舍,安处于有重重浓荫的北向庭堂,揭开美观的丝帐,迎来清凉的微风,破开凝冻的冰块儿,遏止轻微的暑热,侍奉起居的人摇动着粉扇,主管穿衣服的人更换薄衫,飘飘然似有秋日的凉爽,又怎能体会到炎夏的酷热,怎能知道酷热的难耐?寒冷的时候,则身着棉袍,套上软软的皮衣,盖上锦绣的被子,铺上貂皮褥子,还有层层叠叠的垫子,处于幽深的居室之中,身在重重的帷幕里,房角烧红火炭以提高温度,献上玉杯盛着的美酒来抵御寒气,暖呼呼的犹如夏日的温热,又怎能体会到隆冬的惨烈,知道严寒的难耐?我们以上描述的这些情况,确实是君主无从知道的事情,从此就可以知道,还有很多众多的隐微之事和这些情况来类比,就知道必定会有被君主遗漏而不被明察的,在这种情况下,就依靠忠心的臣子来辅助君主开阔视听,使他醒悟。

刘余莉教授《群书治要360》第三十集 -君道 杜馋邪 53

刘余莉教授《群书治要360》第三十集 -君道  杜馋邪  53

《群书治要360》讲记第三十集杜馋邪 53刘余莉教授主讲我再看下一句,第五十三句:“夫人主莫不爱爱己,而莫知爱己者之不足爱也,故惑小臣之佞,而不能废也;忘违己之益己,而不能用也。

”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七,《刘廙政论》。

小臣就是指职位低的,而且德行不高的官吏,佞就是花言巧语,谄媚巴结,这个忘,这个里边的注解说,忘疑忌,实际上在《说文解字》中,这个忘的意思就是不识也,从语句上是通顺的,这句话解释过来就是,君主没有不宠幸那些喜爱自己的人,却不知道喜爱自己的人不应该被宠幸,所以迷恋于小臣的谄媚而不能远离罢黜,感受不到不顺己意的人,是有益于自己的,而不愿意任用他,这里边讲的人主莫不爱爱己,这个爱己就是喜爱自己的人,特别指那些专门满足自己的欲望,讨好自己的人,用《韩子》上面的一句话来说,爱己的人有这样一个特点,它说,凡奸臣者,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信幸之势者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

它说大凡是奸臣、小人,都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都愿意顺着君主的心思去做,他为什么这样做?为的是取得君主的信任和宠幸。

所以君主认为好的事,他一定会跟着去赞叹,君主所憎恶的事,他一定跟着去诋毁,这就是奸佞之臣最大的特点。

所以《韩非子》上面这一句话,就容易让我们辨别自己身边的臣子、属下到底是忠臣还是奸臣。

在《傅子》上也指出,正道之不行,,常由佞人乱之也,正道之所以不能够顺利的推行,是什么原因呢?就是由于邪曲奸佞之人在作怪,譬如说在历史上,桀他信任佞臣推役侈【duō】,把敢于犯颜直谏的关龙逢(【pánɡ】通”旁”)给诛杀了,结果夏朝就灭亡了;而商纣王信任佞臣恶来,把犯颜直谏的臣子比干剖视其心,最后殷朝也就灭亡了,但是从历史上看,从古至今,奸佞之人,就是那些善于谄媚巴结讨好领导者的人,却大多受到重用,这是什么原因?《傅子》上这样说,奸佞之人他善于养人的私欲,所以私利欲望很重的领导者就喜欢奸佞之人。

群书治要---壹、君道

群书治要---壹、君道

2015-1-16
乙、勤俭

【白话】所以,修身治国, 没有比节制欲望更重要的了 。经传(《礼记》)上说: 「欲望不可放纵。」遍观有 家有国的领道者,其取得成 功,无一不是凭借勤俭节约 ;其导致失败,无一不是由 于奢侈浪费。勤俭的人节制 欲望,奢侈的人放纵情感。 放纵情感的人危险,节制欲 望的人安全。


2015-1-16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二○一一年八月二十六日
11
一、修身

甲、戒贪

1. 自成康以来 ,几且 千岁,欲为治者甚众, 然而太平不复兴者,何 也?以其舍法度,而任 私意,奢侈行而仁义废 也。 (卷十九 汉书七)

【白话】自成康盛世以 来,将近千年,想使天 下大治的人很多,然而 太平盛世再也不复出现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 领道者舍弃法令制度, 放纵自己的私欲,奢侈 风行而荒废了仁义。
5
2015-1-16
《群书治要》序


书成,如魏征于序文中所说,实为一部「用之当今,足以鉴 览前古;传之来叶,可以贻厥孙谋」的治世宝典。太宗喜其 广博而切要,日日手不释卷。 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卿等力也」。由是而知,贞观 之治的太平盛况,此书贡献大矣!诚为从政者必读之宝典。 然因当时中国雕版印刷尚未发明,此书至宋初已失传日本僧人手写《群书治要》的全帙 。并于清乾隆六十年,由日人送回中国本土。上海商务印书 馆四部丛刊和台湾分别以此版为底本影印出版。二○一○年 岁末,净空幸得此书,反覆翻阅,欢喜无量,深刻体会古圣

《群书治要》序

实有其神圣使命,欢喜委托 世界书局重新影印出版一万 套,拟赠两岸三地暨世界各 国、各党、各级领道共同学 习,则和谐社会、大同之治 的世界指日可待。欣见《群 书治要》重新出版在即,阎 初仁者嘱余为序,谨以此数 语,表随喜赞叹之意。 净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书治要360》壹君道壹君道一、修身(一)戒贪1.圣人守其所以有,不求其所未得。

求其所未得,则所有者亡矣;修其所有,则所欲者至矣。

(卷四十一淮南子)【白话】圣人安守自己所具有的(德),而不追求自己没有的。

如果追求自己所没有的,那么已有的(德)也会丧失掉;如果修养自己已有的(德),那么想得到的也会自然地得到。

2.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途;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

其于名行,岂不善哉?(卷二十八吴志下)【白话】断绝无益的欲望,来遵循道德仁义之路;放弃无关紧要的事情,来修习建功立业的根基。

这对自己的名声与品行,难道不是很有益的吗?3.福生于无为,而患生于多欲。

故知足,然后富从之;德宜君人,然后贵从之。

故贵爵而贱德者,虽为天子不贵矣;贪物而不知止者,虽有天下不富矣。

(卷八韩诗外传)【白话】幸福产生于内心知足而无所外求,而忧患产生于人的欲望过多。

所以一个人知道满足,然后富裕会随着到来;德行适合领导民众,然后尊贵就会随之而来。

所以看重爵位而轻视德行的人,虽然做了天子也并不高贵;贪求财物而不知休止的人,虽然拥有天下也并不富足。

4.有以欲多亡者,未有以无欲危者也;有以欲治而乱者,未有以守常失者也。

(卷四十一淮南子)【注释】常:常规,常道。

【白话】有因为欲望太多而灭亡的,没有因为无欲而陷入危险的;有因为想要治理却混乱的,没有因为遵循常道却失败的。

5.三代之兴,无不抑损情欲;三季之衰,无不肆其侈靡。

(卷二十九晋书上)【注释】三代:指夏、商、周。

三季:指夏、商、周三代的末期。

【白话】夏、商、周三代之所以兴盛,无不是因为领导者对自己的七情五欲加以节制;三代末期的衰败,无不因肆意奢侈浪费。

6.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秽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

夫纵欲而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身则失,以治国则败。

(卷四十一淮南子)【注释】秽:污染,玷污。

【白话】日月本欲明亮,却有浮云遮蔽它;河水本欲清澈,却有沙石污染它;人性本欲宁静,却有嗜欲妨害它。

如果放纵欲望而丧失了本性,那么行动就没有正确的时候,以这种心态修身则自身会陷入危殆,以这种心态治国则会使国家衰败。

7.天下之愚,莫过于斯,知贪前之利,不睹其后之患也。

(卷十二吴越春秋)【白话】天下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了,只贪图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身后的祸患。

8.今人之所以犯囹圄之罪,而陷于刑戮之患者,由嗜欲无厌,不修度量之故也。

(卷四十一淮南子)【注释】囹圄:音jiān yù。

监狱。

刑戮:受刑罚或被处死。

厌:满足。

度量:法度。

【白话】人们之所以犯监禁之罪,而遭刑罚、杀戮之祸,是因为其嗜欲没有止境,(心灵堕落)而不以法度自我要求的缘故。

9.夫物暴长者必夭折,功卒成者必亟坏。

(卷二十二后汉书二)【注释】暴长:急遽生长。

卒:突然。

后多作“猝”。

【白话】任何东西迅猛生长必然会夭折,功业仓促而成必然会很快衰败。

(二)勤俭10.俭,德之恭也;侈,恶之大也。

(卷二十九晋书上)【注释】恭:通“洪”。

大。

【白话】节俭是伟大的美德,奢侈是严重的恶行(因为节俭可培养爱敬之心,奢侈则产生很大后患)。

11.古言非典义,学士不以经心;事非田桑,农夫不以乱业;器非时用,工人不以措手;物非世资,商贾不以适市。

士思其训,农思其务,工思其用,贾思其常。

是以上用足而下不匮。

(卷四十九傅子)【白话】古时,言谈不符合经典义理的,学士不会留心;不是耕田养蚕之事,农夫不因之而扰乱本业;器具不适宜当时使用的,工人就不会动手去做它;物品不是社会需要的,商人不会把它运到市场。

士人想着圣贤的训诲,农民想着务农,工人想着器物的实用,商人想着经营常用的物品。

因此,在上者用度充足,百姓的需要也不缺乏。

(三)惩忿12.损。

君子以惩忿窒欲。

可损之善,莫善损忿欲。

(卷一周易)【白话】君子看到损卦,就知道应当善于掌控自己的愤怒,克制自己的欲望。

13.秦始皇之无道,岂不甚哉?视杀人如杀狗彘。

狗彘,仁人用之犹有节。

始皇之杀人,触情而已,其不以道如是。

而李斯又深刑峻法,随其指而妄杀人。

秦不二世而灭,李斯无遗类。

(卷四十九傅子)【注释】彘:音zhì。

猪。

触情:触发情绪。

深刑:严刑。

遗类:指残存者。

【白话】秦始皇残暴无道,岂不是太严重了吗?看待杀人如同杀猪狗。

猪狗,仁人使用它们尚且有节制。

始皇杀人,只是因触怒了自己而已,他不按道义行事达到了如此程度。

李斯又进一步施行严刑峻法,按自己的意图胡乱杀人。

结果秦朝不满两代就亡国,李斯全族也绝灭。

(四)迁善14.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卷九论语)【白话】孔子说:“看见贤人,便应当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应当自我反省(是否有和他类似的情形)。

”15.太上乐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强也。

(卷三十五曾子)【白话】人最高的境界是乐于为善,其次是习惯为善,其下是能够勉励自己努力为善。

(五)改过16.益。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矣。

从善改过,益莫大焉。

(卷一周易)【白话】君子看到益卦,就知道见到别人的善言善行就应该努力效仿,有过错就要立即改正。

1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卷五春秋左氏传中)【白话】哪个人没有犯过错误?犯了过错能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善行了。

18.太上不生恶,其次生而能夙绝之,其下复而能改。

(卷三十五曾子)【白话】人最高的境界是没有恶念,其次是有了过错能早早地断绝,其下是错误复犯后终能改过。

19.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主,亲也。

惮,难也。

(卷九论语)【白话】孔子说:“君子内心和外表不威严,便没有威仪,学问都不扎实。

亲近忠信之人(以他们为师),不和与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交朋友。

有了过失,不要怕改正。

”二、敦亲20.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法也。

寡妻,寡有之妻,言贤也。

御,治也。

文王以礼法接待其妻,至于其宗族,以此又能为政,治于家邦。

(卷三毛诗)【注释】型:法。

指以礼法相待(依郑玄笺注)。

寡妻:嫡妻。

御:治理。

【白话】修养德行首先给自己的妻子做个好榜样,处处以礼法相待,由此扩展到作为兄弟们的表率,进而就可以用来治理一家一国了。

21.君之于世子也,亲则父也,尊则君也。

有父之亲,有君之尊,然后兼天下而有之。

(卷七礼记)【白话】君王对于世子,从亲疏关系而言是父亲,从尊卑关系而言则为君王。

君王对于全国民众既具有父亲的亲爱,又具有君王的尊严,然后才能君临天下、拥有百姓。

22.《传》曰:“周之同盟,异姓为后。

”诚骨肉之恩,爽而不离。

亲亲之义,寔在敦固。

未有义而后其君,仁而遗其亲者也。

(卷二十六魏志下)【注释】同盟:《左传·隐公十一年》及《三国志·陈思王植传》通行本均作“宗盟”。

宗盟,指天子与诸侯的盟会。

爽:差失;不合。

亲亲:亲爱亲属。

寔:同“实”。

确实,实在。

【白话】《左传》上说:“周朝天子与诸侯盟会,异姓诸侯排列在后。

”实在是因为骨肉之间恩情深厚,即使有过失也不会离弃。

亲爱亲属的道理,确实应当敦厚坚贞。

未曾有忠义的臣子会怠慢君主,也未曾有仁德之人会遗弃自己的亲人。

23.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兴,起也。

能厚于亲属,不遗忘其故旧,行之美者也,则皆化之,起为仁厚之行,不偷薄。

(卷九论语)【注释】①偷:浇薄;不厚道。

【白话】在位的君子,若能厚待他的父母兄弟,民众就会兴起仁爱之风;不遗弃他的旧友故交,民众就不会对人冷淡无情。

三、反身24.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也。

”故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不可得反也。

(卷十七汉书五)【白话】孔子说:“人能光大道义,不是道义去光大人。

”所以国家的安定与动乱、兴盛与衰亡,都决定于君主自己,而并非天命不可挽回。

25.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敬其身也。

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病,犹难也。

(卷九论语)【注释】病:难,不易。

诸:“之乎”二字的合音字。

【白话】子路问怎样才算君子。

孔子说:“以敬来修治自己,使身心言语统归于敬,处处合礼,这就可以算是君子了。

”子路又问:“这样就够了吗?”孔子说:“修治自己来让百姓得到安乐。

修治自己进而令百姓得以安乐,这件事就是连尧、舜那样的圣君,恐怕也难做得周到呀!”26.主者国之心也,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

治犹理也。

节犹事也。

以体喻也。

(卷四十一淮南子)【注释】治:指心绪安宁平静。

节:骨节。

人身骨骼连接的部分。

【白话】君主好比是国家的心脏,心安则全身都会安定,心乱则全身都会紊乱。

27.故天下不正,修之国家;国家不正,修之朝廷;朝廷不正,修之左右;左右不正,修之身;身不正,修之心。

所修弥近,而所济弥远。

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正心之谓也。

(卷四十九傅子)【注释】弥:更加,越发。

禹:姒姓,名文命,鲧之子。

又称大禹、夏禹、戎禹。

后被选为舜的继承人,舜死后即位,建立夏代。

③汤:契的后代,子姓,名履,又称天乙。

商开国之君。

④罪:归罪于。

【白话】所以,天下不正就要整治国家,国家不正就要整治朝廷,朝廷不正就要整治身边的臣子,臣子不正就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自身不正就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

所整治的愈切近,所成就的越远大。

夏禹、商汤常常检讨自己的错误,国家的兴盛就很快,这就是正心的结果。

28.唯不推心以况人,故视用人(视用人作用是人)如用草芥。

使用人如用己,恶有不得其性者乎?古之达治者,知心为万事主,动而无节则乱,故先正其心。

其心正于内,而后动静不妄,以率先天下,而后天下履正,而咸保其性也。

斯远乎哉?求之心而已矣!(卷四十九傅子)【注释】推心:以诚相待。

况:比,引申为推及;推测。

恶:音wū。

相当于“何”、“怎么”。

达:通晓;明白。

⑤履正:躬行正道。

【白话】正是没有推己及人去体谅他人,所以看待用人如用草芥。

如果任用别人就像任用自己(如此感同身受),怎么会不了解人民的性情(顺应民心而治)呢?古代能通达治国之道者,明白心是万事的主宰,行为无节制,就会使国家动乱,所以首先端正自己的心念。

假如心念端正,无论动还是静,都不会胡作非为,自己做天下人的表率,天下人就会践行正道,从而皆能保有其良善的本性。

这些要求遥远吗?不过是求之于自心而已呀!29.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悌,上恤孤而民不背。

所恶于上,无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

(卷七礼记)【注释】老老:以敬老之道侍奉老人。

【白话】所以在上位的人能尊敬老年人,那么百姓的孝敬之风就能兴起;在上位的人能敬事长者,那么百姓的爱敬之风就能兴起;在上位的人能体恤孤苦无依的人,那么百姓之间就不会相互背弃。

不喜欢上司对自己的一些做法,就不要这样去对待下属;不喜欢下属的一些行为表现,自己就不要以同样的方式来对待上级。

30.尧舜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之。

(卷七礼记)【白话】尧王、舜王以“仁”领导天下,百姓就跟着他行仁;夏桀、商纣以暴戾横行天下,百姓就跟着他做坏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